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项目发展

农业项目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项目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项目发展

农业项目发展范文第1篇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以专业项目实施的创业教育引领农业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是一条光明的希望之路。对于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其启发意义更为深远:贴近、融入农业生产实际,强化、突出农业技能实践。在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我们很有必要将职业教育重点投向农业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要坚持农业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城市职业教育也应当包含农业职业教育内容,如此才能避免农业经济生产技术劳动力资源失重、新型农民断层。在创新推进农业职业教育过程中,各中等职业学校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

一是面向农业生产,推进职后教育,改变农村原有劳动力素质面貌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创新效益应当首先从农业生产的现实土壤中生发出来。通过多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普及和提高培训,更新广大农民的创业思想和创新行为,促进农业科学技术快速、有效地推广和应用,能够增强农业经济生产率,也能够有效地拉动农业职前教育的改革推进。所以职后教育在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改革推进中尤为重要。职后教育服务对象不仅要瞄准农业生产实际劳动力,而且要指向那些富余劳动力。对后者进行专业技术熏陶,支持他们开阔眼界,立足现代农业发展寻求新的创业机会,可以避免他们涌向城市和工业等其他非农领域,孕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新生力量。

面向农业生产实施专业技术职后培训教育,着力点是搭建农业科技推广平台。围绕地方农业经济生产特点和区域条件优势,广泛吸纳新信息、新技术,有针对性地整合实用价值水平高、发展前景好的科学技术项目课程,在生产实践中提供信息咨询和技术应用、转化等服务,以科技帮扶和跟踪支持形成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学校和农村紧密合作,加快技术转化,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价值。立足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平台,广大农民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增强创新意识,弘扬创业精神,能够展现出映射时代光辉的新形象。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也在技术培养价值实现中获得了新生。

二是面向农业项目,延伸职前教育,坚定农村新生劳动力就业信心

职前教育实施专业学历教育,在育人功能上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全面性、系统性教育培养为主,对于农业经济新生劳动力的培养具有决定性作用。然而传统落后的分散型、劳作型的农业生产对这些标准的要求却很不敏感,以至于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学历培养的专业技术支持功能始终难以在农业天地打开局面,职前教育在农业生产中显现不出明显的价值优势。

因而,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应该进一步深入创业实践,大张旗鼓地开展创业教育和创新服务,以此为引领积极推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上形成“招得进,学得好,用得上”的良好态势。在现行职前教育体系中,创业教育虽然列入课程系列成为各专业公共文化必修课程,并且拓展进入其他课程教学目标,但基本上局限于形势的熏陶、榜样的感染和理想的憧憬(职业规划设计),实践性的创业教育并未很好地落到实处。

农业项目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经济学

项目管理是国民经济中许多经济组织和科研组织需要用到的管理手段。在理论上项目管理专家把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项目管理称为传统的项目管理,80年代以后为现代项目管理。传统项目管理主要包括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四个方面,这一阶段项目管理主要应用于国防科研、建筑工程等领域,致力于预算、规划和达到特定目标的小范围活动。现代项目管理在传统项目管理基础上增加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和综合管理五个方面的内容,项目管理的应用也逐渐扩展到制造、金融、电信、软件开发等许多行业,国外许多大公司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及培训来提高项目管理能力。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华罗庚教授等数学家在全国推广统筹法开始了项目管理的研究与应用,20世纪80年代中建筑工程项目实行招标承包制初步形成了建筑市场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20世纪90年代开始了我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研究工作。在我国的项目管理体系内,理论核心包括了项目管理的概念、观点、原理及与项目环境和管理行为有关的内容,诸如领导、权利、成员及组织的目标等,这些基本的内容与农业技术经济学有密不可分的学科与应用联系。项目是一个特殊的将被完成的有限任务,它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性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技术科学与经济科学相交叉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农业技术进步中的技术经济关系。农业技术经济学以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特别是以技术经济效益原理为主线,对农业技术进步的现象和特点进行解释,对农业技术进步在农业经济系统内的地位进行分析,对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农业技术进步的一般规律进行探索。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越来越多的知识性项目蕴运而生,农业技术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知识性项目。

一、农业技术进步与项目管理的关系

(一)农业技术进步具有项目的特性

农业技术进步就是农业新技术不断运用于农业生产,并使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农业新技术通常是通过提高单位投入的农产品产量,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或增加农产品的新用途等形式对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发挥作用的。农业技术进步活动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技术创新项目,如研制开发、工艺进步、技术改造等活动,这些活动具有开创性、前瞻性、风险性、一次性等特点,都有明确的目标和时间、成本、质量等约束条件,每一个活动也就具备了项目的特性。另一类是这些创新成果的应用,如日常的生产、营销活动的组织,这些活动具有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特点,这些活动由于面对社会需求的不同,每一次组织活动也可当作一个项目来管理。

(二)农业技术创新离不开项目管理

1.农业发展要靠技术创新项目来实现。农业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个项目诞生、实施、运作过程的集合,农业科研机构不断参与技术创新和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项目也就不断产生。每一个创新项目构成了技术进步的载体,成功的项目为农业带来了活力,也构筑了农业发展的阶梯。

2.项目的成功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和实践。项目构成了农业技术创新的载体,项目开发的成败也就决定了农业的发展速度和综合实力。随着项目规模的日趋扩大、技术复杂程度的日益提高、专业化分工愈加精细,以及涉及的项目利益相关方和管理层越来越复杂,投资者必然对项目的质量、工期、投资效益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就必须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三、加强项目管理促进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

农业项目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检查验收;技术规范;福建龙岩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132-04

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是一项政府涉林重点建设项目[1-3],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开展绩效评价,不仅有助于加强项目实施技术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而且对于进一步加快花卉产业发展,提高产品竞争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5]。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检查验收的术语和定义,检查验收依据、对象、内容、制度、方法和步骤、评价标准、结果应用与处理等。本规范适用于龙岩市范围内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的检查验收,各类花卉项目参照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2.1 花卉栽培设施

花卉栽培设施是人为建造的适宜或保护不同类型的花卉正常生长发育的各种建筑及设备,主要包括温室、塑料大棚、冷床与温床、荫棚、风障以及机械化与自动化设备、各种机具和容器等。

2.2 温室

温室是以采光覆盖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围护结构材料,可在冬季或其他不适宜露地植物生长的季节供栽培植物的建筑。

2.3 智能温室

智能温室也称作自动化温室,是指配备了由计算机控制的可移动天窗、遮阳系统、保温系统、升温系统、湿窗帘/风扇降温系统、喷滴灌系统或滴灌系统、移动苗床等自动化设施,基于农业温室环境的高科技“智能”温室。

2.4 标准温室

标准温室是连片建设面积2 000 m2以上,檐高≥2.5 m,脊高≥4 m,外遮阳高≥5 m,每拱跨度6.0~12.0 m,开间3.0~8.0 m,配备风扇水帘降温系统、加温系统、供水及浇灌系统、外遮阳系统、卷膜通风系统的温室。

2.5 荫棚

荫棚是为园林植物生长提供遮阳的栽培设施。

2.6 大棚

大棚是由热镀锌管制成的拉杆、压杆、立柱以及拱杆等材料作骨架,覆盖塑料薄膜而成为拱圆形的料棚。根据其形状特点分为拱形钢架塑料大棚、连拱钢架塑料大棚、标准钢架大棚。

2.7 喷灌

喷灌是利用喷头等专用设备把有压水喷洒到空中,形成水滴落到地喷灌面和作物表面的灌溉方法。

2.8 滴灌

滴灌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需要的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土壤中的灌水方法。

3 检查验收依据

①《福建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闽财农〔2008〕92号);②《省级设施农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闽财农〔2013〕115号);③《福建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考评(试行)办法》(闽财农〔2009〕16号);④省财政厅、林业厅印发的省级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和省级设施农业(花卉)项目年度申报指南或申报要求;⑤省、市下达的年度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计划任务;⑥市林业局、财政局印发的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实施方案批复文件;⑦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实施方案、设计图;⑧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建设竣工资料;⑨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施工合同书。

4 检查验收对象

承担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和各类设施农业(花卉)项目的县(市、区)及相关实施单位。

5 检查验收内容

5.1 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对照项目批复文件逐项检查建设任务完成实绩。设施栽培示范基地项目重点检查设施建设面积、工程质量、配套设施设备及建成后的使用情况,苗木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重点检查基地建设面积、各分项建设任务完成情况及工程质量。

5.2 资金到位使用情况

省级下达的项目资金和配套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5.3 组织措施落实情况

项目县及项目建设单位为推进项目建设采取的具体措施办法。

5.4 项目建设成效情况

包括种植花卉单位面积产量、产值增幅及农民增收的情况。

6 检查验收与备案制度

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实行三级检查验收和省级备案制度,即实施单位自查、县级初级验收,市级竣工检查验收,省级备案。

7 检查验收方法和步骤

项目竣工验收采取自下而上的自查―初级验收―竣工检查验收―备案程序。

7.1 单位自查

各项目建设单位应组织专人根据项目批复文件,逐项检查落实批复任务的完成情况、建设质量和成效,以及省、市下达的项目资金和地方及建设单位配套资金到位使用等情况,并出具审计报告,连同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建设情况总结(含建设合同、工程决算书、竣工图、验收报告等),上报并申请县林业局、财政局组织项目验收。

7.2 县级初级验收

7.2.1 准备工作。检查验收工作由县财政局、林业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服务机构完成;购置检查验收工具、文具等设备;学习检查验收方法、标准、要求;收集检查作业设计说明书、图纸,施工合同、自检报告等资料文件。

7.2.2 验收比重。全面验收。

7.2.3 外业检查验收方法。

(1)钢架大棚(温室)外业检查验收方法。①面积测量:用皮尺或其他高精确度的仪器测量钢架(温室)大棚内部长度、宽度,计算面积。②主体结构:用皮尺或其他高精确度的仪器测量钢架(温室)大棚檐高、脊高、外遮阳高、跨度、开间、纵向立柱间距、顶高等。③配套设施:验收时现场查对项目建设标准提出的主要配套设施设备是否配齐,主要配套设施是否达到要求。④材料质量:由实施主体负责提供生产厂家的质检证明,或供货单位的证明,或实施主体提供的证明,作为验收附件。

(2)观赏苗木生产示范基地设施外业检查验收方法。①田间道:用皮尺或其他高精确度的仪器测量田间道长度和路面、路基宽度。质量符合《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技术规范》(NY/T 2194―2012)。②生产用道:用皮尺或其他高精确度的仪器测量生产用道长度和路面、路基宽度。质量符合《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技术规范》(NY/T 2194―2012)。③蓄排沟:用皮尺或其他高精确度的仪器测量蓄排沟长度和沟底宽、沟深。④喷溉设施:喷灌工程需符合《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2007)。应审查技术文件是否齐全、正确;应检查土建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的规定;应检查设备选择是否合理,安装质量是否达到本规范的规定。应进行全系统的试运行,并应对主要技术参数进行实测。⑤滴溉设施:滴灌工程需符合《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485―2009)。应审查技术文件是否齐全、正确;检查土建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设备选择是否合理,安装质量是否达到本规范的规定。应进行全系统的试运行,并应对主要技术参数进行实测。⑥蓄水池:用皮尺或其他高精确度的仪器测量蓄水池容积。

7.2.4 检查验收标准。检查验收标准见附录A。

7.2.5 检查验收成果资料。检查验收报告书、检查验收统计表见附录B。

7.2.6 检查验收报告内容要求。①检查验收基本情况,包括验收时间、验收组织、验收方法;②检查验收结果及评价;③完成任务情况分析;④建设资金筹集、投入和管理情况。

7.2.7 检查验收成果上报。县(市、区)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检查验收成果一式4份,于每年11月底前上报市财政局、林业局。

7.3 市级竣工检查验收

在县级初级验收的基础上,由市财政局、林业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服务机构完成。

7.3.1 听取项目实施情况汇报。听取项目县(市、区)及项目承担单位对项目管理与实施情况汇报;观看项目实施过程的录像资料;开展检查质询等。

7.3.2 查阅项目文档资料。项目县(市、区)及项目承担单位需提供的文档资料主要包括:①项目申请、计划批复、实施方案、自查自检等文件资料;②项目资金拨付文件、会计账表、管理制度等;③项目建设合同、工作总结;④项目实施过程中质量监查、录像、照片等有关资料。

7.3.3 项目区实地检查。实地检查主要包括建设内容、建设面积和工程质量等内容。①建设内容:核对与项目批复文件的建设内容是否一致;②工程数量:实地测量,核对与项目批复文件的建设任务是否完成;③工程质量:检查各项工程的建设标准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7.3.4 竣工检查验收方法标准。竣工检查验收方法标准与县检查验收相同;竣工检查验收结果的确定。①以实施单位为主体,检查面积(长度、容积),市级竣工检查验收的核实数量与县级初级验收之比≥97%者,则按县级初级验收数量计算成效,否则,以市级竣工检查验收数量为准;②工程质量以市级竣工检查验收为准。

7.3.5 竣工检查验收成果。

(1)竣工检查验收报告内容。①竣工检查验收工作简况;②竣工检查验收情况及结果;③工程典型经验介绍;④主要存在问题和建议。

(2)竣工检查验收统计表。①竣工检查验收统计表(附录B);②市级竣工检查验收与县级初级验收情况对比总表;③竣工检查验收结果评分表;④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表。

7.3.6 竣工检查验收成果上报。市级竣工检查验收成果于每年12月底前一式2份上报省财政厅、林业厅。

7.4 省级备案

县级初级验收后,将项目批复文件、经专家评审修改确认的实施方案及附件、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及施工图纸、工程决算书及验收报告、现场签证材料(含影像材料、主材合格证、设备出厂证书等)、项目现场布置平面图、项目实施总结及审计报告等材料作为县级初级验收报告附件,需逐页盖章,连同县级初级验收报告一并上报市财政局、林业局。市级竣工检查验收后将市级竣工检查验收报告及竣工检查验收结果评分表一起转报省财政厅、林业厅备查。

8 评价标准和结果应用与处理

8.1 评价标准

8.1.1 资金到位使用情况(35分)。包括资金到位、资金使用和财务管理等指标。主要评价资金的拨付、列支、核算、管理执行有关专项资金管理规定的情况。

8.1.2 建设任务完成情况(55分)。按任务完成的百分率计算得分。主要评价项目技术方案是否科学、项目实施是否规范到位、建设任务是否完成等。

8.1.3 项目管理情况(10分)。主要考核项目县在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科学指导、确保成效等方面采取的措施;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核项目在提高产量、产值,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成效;检查内业资料,包括照片录像资料以及文档管理情况(附录C)。

8.2 结果应用与处理

8.2.1 县级初级验收结果应用与处理。县级初次验收不合格的,由县林业局、财政局向项目单位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项目单位限期整改;第2次验收不合格的,项目县林业局、财政局必须及时上报市林业局、财政局,市级项目由市林业局、财政局取消项目补助,收回市级补助资金;省级项目转报省林业厅、财政厅,由省林业厅、财政厅取消项目补助,收回省级补助资金。

8.2.2 市级竣工检查验收结果应用与处理。市级竣工检查验收结果评判实行百分制,计分采用量化指标,满分为100分(附录C)。根据得分的不同情况将考评结果划分为4个等级:总分在90分以上(含90分)为优秀;80~89分(含80分)为良好;70~79分(含70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

(1)省级财政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竣工检查验收结果应用与处理。市级竣工检查验收不合格的,由市林业局、财政局向项目单位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限期整改后仍达不到竣工要求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市级对检查发现存在弄虚作假、套取补贴资金的项目,取消项目补贴资格,收回补贴资金,情节严重的暂停该县(市、区)下一年度补贴项目。

(2)市级财政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竣工检查验收结果应用与处理。项目实施单位必须按批复的项目内容、数量、标准及时间要求完成,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经市级竣工检查验收任务完成率100%以上的,项目验收为合格,且申报单位建设项目(温室、大棚)或苗木基地内的花卉苗木栽培面积必须大于申报建设项目(温室、大棚)面积80%的,予以全额补助;50%~80%的按比例补助;50%以下的不予补助;经市级竣工检查验收任务完成率低于100%的,验收为不合格,市级对检查不合格的项目,由市林业局、财政局向项目单位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限期整改后仍达不到竣工要求的,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市级对检查发现存在弄虚作假、套取补贴资金的项目,取消项目补贴资格,收回补贴资金,情节严重的暂停该县(市、区)下一年度补贴项目。实施多个项目的单位任务完成率按补助项目资金权重加权计算。任务完成率(%)=符合质量要求的实际完成数/批复任务数×100。

9 参考文献

[1] 晓峰.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项目通过竣工验收[J].农业工程,2014(4):43.

[2] 李.水稻轻型栽培机械化技术规范[J].贵州农机化,2001(6):26-27.

[3] 何少波.规范和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管理工作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09(9):30-32.

[4] 阮雅琴.农业产业化项目扶持资金管理亟待规范[J].杭州(周刊),2016(2):42.

[5] 袁静.规范农业项目资金管理的对策和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5(1):142.

附录A 项目建设标准和要求

1 省级财政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质量标准

1.1 智能温室

1.1.1 主体规格。檐高≥3.0 m,脊高≥5.0 m,外遮阳高≥5.5 m。每拱跨度8.0~12.0 m,开间4.0~8.0 m。

1.1.2 结构材料。钢结构骨架使用质量不低于Q235优质钢材,所有钢架及构件均采用热镀锌材料,并经防老化、耐腐蚀处理,风载≥0.75 kN/m2(相当于11级大风以上)。现场组装不经焊接工艺,确保温室密闭性。

1.1.3 覆盖材料。透光覆盖材料使用适合南方气候特点的长寿型PEP利得膜,厚度≥0.15 mm,透光率≥85%。

1.1.4 遮阳系统。需安装双层遮阳网,可根据生产用途选择使用合理遮光率的针织遮阳网;配备电动和手动2套控制系统。

1.1.5 降温系统。水帘厚度≥10 cm,蜂窝孔直径≤9 mm;风机功率≥1 kW,排风量≥40 000 m3/h。如设有侧通风,需加装防虫网。

1.1.6 排水。水槽须用热浸镀锌或热浸镀锌板冷弯成型,壁厚不少于2.5 mm,并满足最大排雨量≥120 mm/h的要求;落水管为PVC,直径≥110 mm。

1.1.7 其他。温室四周裙墙需砖砌。配备移动苗床的智能温室,移动苗床面积应占智能温室面积的70%以上,地面硬化率≥60%;无配备移动苗床的,地面不需硬化。

1.2 大跨度生产荫棚

1.2.1 主体框架结构。跨度≥30 m,纵向立柱间距≤6 m,可根据生产用途选择使用合理遮光率的针织遮阳网。

1.2.2 灌溉设施。每跨配备1台大型多用途移动喷灌车。

1.2.3 地面处理。由机械平整土地,整成折扇型地面,斜度为 ≥2°,地面铺设≥8 cm厚小碎石,覆盖园艺地布,并设排水沟。

1.3 连拱钢架塑料大棚

1.3.1 大棚规格。跨度≥6 m,肩高≥2 m,顶高≥3.6 m,开间≤4 m。

1.3.2 水槽。用热浸镀锌或热浸镀锌板冷弯成型,壁厚不少于2.5 mm。

1.3.3 覆盖材料。覆盖层采用适合生产需要的长寿型PEP利得膜或长寿型PEP利得膜和针织遮阳网。

1.4 拱形钢架塑料大棚

1.4.1 大棚规格。主骨架采用国产热镀锌钢管,棚体高度≥2.5 m、宽度≥6.0 m,拱间距≤1.3 m。

1.4.2 覆盖材料。覆盖层采用适合生产需要的塑料薄膜和针织遮阳网。

1.5 观赏苗木生产示范基地

1.5.1 田间道。路面宽3~4 m,路基宽3~4 m,纵坡标高应高出地面≥0.5 m,路面采用泥结碎石,质量符合《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技术规范》(NY/T 2194―2012)。

1.5.2 生产用道。路面宽1.0~1.5 m,路基宽1.5~2.0 m,路面高出地面≥0.3 m,采用砂性土夯实,质量符合《农业机械田间行走道路技术规范》(NY/T 2194―2012)。

1.5.3 蓄排沟。沟底宽≥0.3 m,沟高≥0.3 m,沟底为C15混凝土底板厚度为10 cm,沟壁为12墙砖,并用M5水泥砂浆抹面 1 cm。

1.5.4 喷溉设施。喷灌工程须符合《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50085―2007)。

1.5.5 滴溉设施。滴灌工程须符合《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485―2009)。

1.5.6 蓄水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砌成;全埋式或半埋式蓄水池也可采用砖混结构砌成。

2 市级财政现代农业(花卉)生产发展项目质量标准

2.1 温室

连片建设面积2 000 m2以上,各项性能参数不得低于以下要求。

2.1.1 主体规格。檐高≥2.5 m,脊高≥4 m,外遮阳高≥5 m。每拱跨度6.0~12.0 m,开间3.0~8.0 m。

2.1.2 主要性能指标。风载≥0.75 kN/m2(相当于11级大风以上),最大排雨量≥120 mm/h,电源参数220 V/380 V,50 Hz。

2.1.3 材料及工艺要求。①钢结构骨架使用质量不低于Q235优质钢材,所有钢架及构件均采用热镀锌材料,并经防老化、耐腐蚀处理;②透光覆盖材料使用适合南方气候特点的长寿型PEP利得膜,厚度≥0.15 mm,透光率≥85%。

2.1.4 设备要求。配备风扇水帘降温系统、加温系统、供水及浇灌系统、外遮阳系统、卷膜通风系统等。

2.2 标准钢架大棚

连片建设面积2 000 m2以上,各项性能参数不得低于以下要求。

2.2.1 标准钢架大棚规格。跨度≥6 m,肩高≥2 m,顶高≥3.6 m,开间≤4 m,拱间距≤1.3 m。

2.2.2 立柱。采用4 cm以上热镀锌管,设置抗风钢丝绳或抗风内支撑,四周手动或电动卷膜。

农业项目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呼伦贝尔市;农牧业;空间相关性

F327A

李晶(1981-),女,汉族,内蒙古呼伦贝尔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刘启云 (1979-),女,汉族,山东武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王淑华(1980-),女,汉族,山东郓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内蒙古高校科学研究项目“以发展牧区经济为中心,推进呼伦贝尔新牧区建设的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NJSY11226。

一、引言

呼伦贝尔市地处东北部,土地资源丰富,农牧业一直是呼伦贝尔市传统基础性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加快了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的转变,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步伐也日益加快。农牧业产值增长迅速,草原畜牧业结构趋向合理,带动全市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旗县区间的联系不断增强,农牧业逐步打破地域限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程度也在提高。本文以地方农牧业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分析呼伦贝尔市各旗市区间农牧业发展的相关性。

二、实证分析

(一)空间相关性模型选取

Anselin(1988)发展了空间计量模型,提出了空间自相关概念,这是一种空间统计方法,研究对象和其空间位置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空间自相关是检验某一要素属性值与其相邻空间要素上的属性值是否显著关联的重要指标。空间自相关的全域指标用于验证整个研究区域的空间模式,Moran’s I系数是常用的全域空间相关性。为了检验公共服务的空间溢出效应,本文采用空间经济计量分析中的Moran’s I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表示空间单位的变量,表示区域内空间单位的个数,为二进制的空间权重矩阵,其目的是定义空间对象的相互邻接关系,便于把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库中的有关属性放到所研究的地理空间上来对比,有多种计算方法,本文采用以区域为基础的邻接标准建立空间权重矩阵,其定义规则为:

Moran’s I指数在(-1,1)之间,大于0表示各地区间为空间正相关,数值越大,正相关的程度越强;小于0表明空间负相关;等于0表示各地区之间无关联。

(二)相关性分析

本文以呼伦贝尔市13个旗市区的农牧业生产总值为对象进行统计描述由计算结果可知,2012年农牧业生产总值的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为04757,表明各旗市区农牧业发展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正自相关关系和空间依赖性。这种农牧业生产的空间结构使农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相靠近,农牧业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相邻。

下面采用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分析各地区农牧业发展的空间相关性,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表示旗市区农牧业发展水平与全市农牧业发展水平均值的离差。表示旗市区的相邻旗市区的农牧业发展与全市农牧业发展平均水平的离差,是二元空间权重矩阵的元素。若>0,则旗市区与相邻旗市区的农牧业发展间存在正相关性;若0,旗市区与相邻旗市区的农牧业发展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LL型:>0,旗市区与相邻旗市区的农牧业发展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HL型:

对呼伦贝尔市13个旗市区进行分类,如图1所示,第一象限内的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扎兰屯市、牙克石市属于第一种类型,即农牧业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集中地;第二象限内的鄂伦春旗属于第二种类型,这种类型特点是周边地区农牧业发展水平较高,本地区发展水而较低;第三象限内的根河、额尔古纳市、海拉尔区、陈巴尔虎旗、满洲里市、新陈巴尔虎左旗、新陈巴尔虎右旗属于第三种类型,农牧业发展的周围也是低财政支出地区。其中,位于一、三象限地区的为正,表明地区间的农牧业发展存在正的空间依赖性,位于二、四象限的为负,表明地区间的农牧业发展存在负的空间依赖性。

呼伦贝尔市有12个旗市区位于一、三象限内,地区间的农牧业发展呈现明显空间依赖性。位于第一象限的扎兰屯、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LMI明显值大于牙克石市,且牙克石市的LMI接近于零。从地理位置来看,前三个地区位于岭东主要以农业为主,牙克石市位于大兴安岭中部林区,表明农业的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第三象限的包括了四大牧业旗—陈巴尔虎旗、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自治旗,位于岭西,位于岭西的还有海拉尔区、额尔古纳市、满洲里市,四大牧业旗的发展对岭西的其他地区产生影响。总体上,农牧业的发展呈现高度空间聚集状态和显著的空间相关性。

三、回归分析

从空间自相关系数可知呼伦贝尔市农牧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效应,进一步分析此种聚集效应是否会对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影响。

(一)模型设定

为了分析农牧业的空间聚集效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本文用GDP描述经济发展水平、农牧业生产总值描述农牧业发展水平。由于受统计资料的制约,在计量分析中仅用时间序列资料不能反映空间特点,这样会降低分析结论的可信度。而面板数据在时间序列上可取多个截面。在这些截面上同时选取若干样本观测值所构成的样本数据。也就是说面板数据能够同时从时间和截面构成的二维空间反映变量的变化特征和规律。所以本文空间滞后模型分析农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建立模型如下:

其中,表示GDP,表示农牧业生产总值,w表示空间权重矩阵。

(二)结果分析

通过空间滞后模型发现,基于邻接权重的方程,采用单一的生产增加值代表产业发展水平,农牧业发展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不是很显著,即农牧业通过空间传导机制作用于其他地区总体经济的效果不是很好。由于呼伦贝尔市旗市区土地面积差距较大,且主导产业明显不同,农业经济区、牧业经济区、林业经济区空间分布呈明显聚集状态,同时该地区农牧业产业更多处于初加工生产阶段。

四、结论与建议

(一)呼伦贝尔市的农牧业发展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

通过全局Moran’s I指标计算发现13个旗县区农牧业经济存在空间相关性,且相关性较高,呼伦贝尔市的旗市区除个别地区外,大部分农牧业发展具有显著空间聚集形态。各旗市区要抓住机遇、依托特色自然资源持续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同时拓宽农牧产品的深加工领域,以主要产业、特色产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农牧业的空间传输效果不理想

一方面是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呼伦贝尔市土地面积广大、人口相对稀少,经济带划分明显。呼伦贝尔80%以上的牧民居住在远离城镇的草原,有25%的牧民仍以游牧为主,维持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加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使得农牧业的空间传输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是由于农牧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仍采取粗放的生产经营模式。长期以来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二、三产业相对落后。同时,农牧产品的生产方式相对发达地区较落后、生产效率低。因此,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利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李靖,肖运来,常瑞甫等青海省农牧业发展现状和特色及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1)

[2]张荷亮,智颖飙,王再岚等内蒙古农牧业投入水平变动的时序性特征[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2)

农业项目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309-01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综合发展受到广泛重视。其中,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区域内,为了提高农民的综合收入和社会生态效益,而对农业资源进行的一次性投资活动。在实际的农业综合开发中,项目管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基于以上论述,本文深入讨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力度,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事业的发展。

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理论落后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从20世纪90年代初被引进国内,由于我国经济处于起步初期,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比较小,研究机构的建设不够完善,导致我国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与国际脱节,在项目运行上依然处在不成熟的阶段。该理论的应用范围比较小,主要是在建筑业上对项目工程的管理,由于技术等原因,国外先进管理理念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本土现状,因此农业开发项目管理仍在起步阶段。

1.2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目前,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采取多部门协调配合的方式,每一个项目的实施都有赖于各个部门和环节的密切配合。例如在一般的管理系统中都应该有项目审批部门、项目执行部门、项目实施部门,这些部门在项目进行时各尽其责,如果一个部门在中间失去效应,那么其后果就是农业生产出现问题。

1.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组织机制存在问题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组织机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职权不集中,组织管理效率低。由于农业综合开发主要在农业、林业、水业、土地、财政和税务等方面,这些方面的职权分散难免有重叠的部分,影响农业的综合开发。另外,农业管理机构的归属复杂给农业综合开发的统一协调管理带来麻烦。

2 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水平的对策

2.1 调整农业项目方向和重点

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增强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在农业项目方向上做出重点调节。首先,应该不断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把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作为首要项目管理目标,把建设农村水电和乡村道路作为小康社会管理的附加条件。其次,集中力量发展农村优势产业,围绕着国际化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准则,把土地治理和科技推广产品集中起来发展,多层次、多角度地投入,用最快的速度把优势产业的作用发挥到最好,从而提高农产品国际化。最后,支持建设农民收入保障体制,这样可以做到对农民投保和理赔的双向支持,保证农民的基本权益[1]。

2.2 科学规划项目库

依据“十二五”计划,农业综合开发应该具有多种经营的模式,生产规划应该与产业相结合,形成鲜明的计划经营体制,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按照发展规划,建立多种经营项目库,建立健全专家评审和项目招标制度。在做好项目规划的前提下,按照质量储备的状况,择优选择农业管理项目,避免因为仓促而造成的资源不规范管理。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中各级都要建立项目库,对较好的项目产品进行筛选,对那些有助于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应该先进项入库储备再进行筛选[2]。

2.3 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项目

虽然我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起步比较晚,但农业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此,应该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从国内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来看,总体上依然处在起步和不成熟阶段,与预期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因此,要借鉴国外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农业项目发展的实际情况,尽快走出发展误区,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庆的项目管理模式。

2.4 建立组织管理体系

在建立组织管理机制前应有效整合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解决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职权分散和管理效率低的问题。在各个基层部门应改善农发机构的临时性状况。将农发部门社会化职业化,以节约资源、提高专业化水平[3]。

2.5 建立项目储备和评价制度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的要求,提高开发项目的质量,必须建立有效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储备制度。为了更加系统而客观地分析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达标情况,就需要建立项目成果评价制度。该制度通过判断项目的初期目标是否完成,判断项目的规划是否具有合理性,在具体数据的分析中找出项目失败的原因,并且总结经验,为以后新的开发项目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完成农业综合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4]。

2.6 引入竞争机制

对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体制来说,需要激烈的竞争机制才能找到管理的不足之处并且改正。在项目管理中,充分引入竞争机制,以项目招标为突破口,落实项目民主而科学地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哪个项目的开发前景好,开发投资就集中在哪个项目上。在进行全面招标的过程中,项目本身应该进一步优化,充分体现竞争优势[3-8]。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发展呈现繁盛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在项目管理中存在的理念差异和体制的不足,需要在实际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中调整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依照我国的具体国情,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在众多项目竞争中积极改正错误,将我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推到新的顶峰。

4 参考文献

[1] 赵凤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2] 夏东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7.

[3] 李红岩.我国农业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技术经济,2006(9):87-89.

[4] 韩梅.对监理机制在农业项目管理中应用问题的思考[J].安徽建筑,2015(1):177-178.

[5] 黄盛杰.农业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苏农机化,2013(2):47-49.

[6] 赵新红.规范农业项目管理 努力提高投资效益[J].中国农业会计,2013(8):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