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省级论文

教育省级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省级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省级论文

教育省级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山西省自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财政投入总量不足,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推行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对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更好的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使农村基础教育更加公平,更加和谐的发展。 

 

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制度从1985开始,经历了以“乡镇为主”的投资体制到“以县级政府”为主的投资体制的转变,明确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主体为县级政府。2005年,山西省规定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同时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免除学杂费以及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校舍维修资金等经费由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按比例分担,逐步建立起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分级分担投资体制。这一投资体制的建立对于本省农村基础教育健康、均衡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本省地理条件特殊,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在基础教育投资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一、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制度在推行中面临的问题 

1.“以县为主”的投资体制导致各县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存在较大的差距 

2001年实行了“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把农村基础教育所需的资金交由了县级政府。这样使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多少就只能取决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地方的财政收入状况。对于煤炭资源丰富的县区,地方的财政收入多,用于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相对多。以“山西省初中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的一项“生均公用经费”调查为例:y市以资源经济为主,属于山西经济较发达地区,2004年gdp产值为401548万元,初中生均公用经费为650元;p县以农业经济为主,属于山西省欠发达地区,2004年gdp产值为185000万元,初中生均公用经费为121.9元;s县以农业为主导产业,而且是贫困县,2004年gdp产值为92166万元,初中生均公用经费为88.7元。这一调查结果明显反映了不同县(市、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象。 

2.农村税费改革使基础教育投资经济薄弱县教育公用经费紧张,办学条件差 

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主体提升到县级财政,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进行,即取消农村教育集资和农村基础教育费附加,这两项教育经费来源的取消,使本已严重不足的教育经费更加短缺。对于经济薄弱县,教育公用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办学条件无法保障。 

3.教师收入经费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山西省各市县中小学不仅实行了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而且实现了县域内中小学教师工资的统一标准,并把教师工资全额纳入了县级财政预算,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实力相对落后地区教师的基本工资与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市际、县际教师由于津补贴及福利不同而造成的收入差异较大,教师工资收入的巨大悬殊给全省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国家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总量不足 

《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1993年通过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5年通过的《教育法》规定:“到20世纪末,财政性教育支出应达到gdp的4%。”尽管多年来各级政府都在努力增加义务教育经费,但与法律的要求和实际需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不仅如此,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资料,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平均教育投入占gdp比重仅为2.79%,2000年这个数字为2.87%,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了10万亿元,而用于教育的资源不足3%,大大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财政对教育投入的总量是不足的。 

2.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教育投入的比例不合理 

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我国财政收入的大部分都集中到了中央,而县乡财政所占的比重却非常小。据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据,我国现有2109个县级财政,4.6万多个乡级财政,2000年财政收入1.34万亿元,其中中央占51%,省级占10%,地(市)级占17%,县乡两级共计20%多。县乡两级财政收入才占到全部财政收入的1/5,而相比之下,所承担的教育支出则占的比重较大。据2001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中国义务教育经费78%由乡镇负担,9%左右由县级财政负担,省级财政负担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约2%。实行改革后,虽然投资主体由乡镇提升到县级政府,但也只是将原来由乡镇负担的经费上移给了县级财政,并未改变县乡两级财政总体的负担比重,以少于20%的财政收入去负担超过80%的义务教育支出,这显然不符合财权与事权相对等的原则。 

由此可见,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教育投入结构不合理,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将政府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责任过分集中在县,但县财政薄弱,这种事权与财权不统一是造成农村基础教育资金紧张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各县区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制约,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教育投入存在较大差距 

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后,教育投入的多少除了受领导重视与否等人为因素影响外,还直接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挂钩。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制约教育的经费投入。经济发展滞后、总量不足、资源短缺是山西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的制约,导致山西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均衡。山西全省可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部地区煤、铁、铝、盐等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科技文化集中,是发展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西部也有一定的煤、畜牧和水资源,但因历史社会原因和较差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科技文化相对落后,其中的西山二十八县是山西最贫困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极低。自然的、历史的原因导致山西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差距较大。 

三、山西省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对策 

1.提高政府对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加用于教育的公用经费总量,以保证农村基础教育顺利健康的发展 

政府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正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先进理念。要保证农村基础教育顺利健康发展,就要加大政府用于基础教育的公用经费总量。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财政性教育支出无论是相对量还是绝对量都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其相对量更是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人均基础教育费用更是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因此,应增加政府用于教育的公用经费比重,以保证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顺利健康的发展。 

2.合理确定各级政府教育费用分担比例 

农村基础教育是关乎整个国家的振兴与发展的基础事业,各级政府都有责任对农村基础教育进行投入。应坚持“以县为主”的投资体制的前提下,加大中央、省、市政府在基础教育投入中的职责,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基础教育分担体制。《义务教育法》中对于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做出了具体规定,主要强调义务教育投入要由中央、省、地(市)、县四级政府共同承担责任,不再强调“以县为主”,而今后所谓“以县为主”,更多地指一种管理责任。这就要求今后在义务教育投资体制上逐步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分担体制。 

为了明确中央、省、市、县四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中的职责,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通过法律形式确定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投资中的分担比例,并逐步加大中央、省、市(地)级政府的分担比例。山西省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将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上移到以中央、省、地市级财政为主,以县为辅,并在中央、省、地方和县之间规定一个具体的投资比例。2005年《山西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中规定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含县城所在地学生),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免学杂费资金由中央和地方6:4分担,地方分担部分由省、市、县按5:2:3分担,其中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由省、市、县按7:2:1分担,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由中央承担。对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资金由中央分担50%,地方分担50%,地方分担的部分由省、市、县按4:3:3比例分担。省级对“两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给予重点补助,两项资金统筹使用。通过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投资分担体制,确定农村教育的投资比例,来保证农村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3.健全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法制化建设,完善依法筹措和分配教育资源的体制 

要依法实现教育预算的单列,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在预算中适当强化义务教育财政的相对独立性。要依据义务教育法,尽快制定义务教育投资条例,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上的责任,经费负担比例和具体的财政措施。 

4.发展地方经济,为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只能取决于各县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的发展为教育投资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山西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各县区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层次和不平衡性,因此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地方经济,以保证教育的投入。 

5.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除了要保障各级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持续投资以外,还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办学。教育事业是一项公共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发展教育不仅是政府的职责也是我们社会的职责。针对当前山西省农村办学的实际,政府应该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发展教育,解决不同收入阶层的不同需求。要完善企业及公民个人向教育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发展各种形式的公益性教育基金和信托基金,鼓励和支持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发展校办产业。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企业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出资和投资办学。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还要大力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崇爱.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成因、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10). 

[2]侯怀银,焦佩婵.山西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7). 

[3]李建萍.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的思考[j].山西财税,2006,(8). 

[4]何玉静,高国普.河南省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2,(8). 

[5]田贤国.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j].理论界,2006,(9). 

教育省级论文范文第2篇

1.职业教育结构要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决定了一个地区的人才需求结构,进而影响一个地区的职业教育结构。虽然从整体上看,我国劳动力的供应是充足的,甚至供过于求,就业压力很大。但是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来看,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已经十分严重。职业教育是培养各级技术工人的主要阵地,根据市场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合理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重要措施。

2.职业教育发展能促进产业升级

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重点。发展新兴产业需要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很多方面的配套措施,其中,人才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新兴产业需要的技术工人、科研人员和管理人才,是我国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内蒙古产业升级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契合点

职业教育要把握定向性、面向地方性、办学的开放性、培养目标的技术性等特点,用全新的观念设置专业,确定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建设师资队伍,办出高职特色,为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培养出优秀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

(一)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面向实际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一是推广在学校和企业分阶段培养模式,让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环境下了解专业技术的发展、应用前沿,熟练专业岗位技能操作,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避免产学脱节、学非所用等问题的存在。职业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这样不仅使企业也有机会承担社会教育的责任,使院校教师有机会参与企业的发展进程的相关培训,也会使在校接受学习和技能培养的人才的就业获得有利的保障。同时校企合作还会缩短新的应用技术转化成社会生产力的时间,还可以为院校的研发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从而实现区域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学校应该尝试与企业或用人单位协同完成教学及实训过程,使学生既学到理论知识,又掌握实践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乎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进一步推动以工学交替、工学结合为特征的专业建设改革,让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工作过程达到学习职业技能的目的,改变传统教学缺乏岗位情景和职业氛围的缺陷。二是继续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方案要与职业岗位技能目标紧密结合。课程内容上增加应用性、实践性,淡化学术性;教学实践上增加操作性、直观性,淡化理论性;专业实训上增加生产性、职业性,淡化综合性。三是循序渐进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及比重,以教师的职业经验引导学生,以实践内容的趣味性与研究性吸引学生,以实践结果的成功体验激励学生。四是在教学氛围营造上,专业教师角色要有经理味道,贴近企业;教学组织要有企业味道,贴近生产;学生角色要有员工味道,贴近岗位;教学过程要有培训味道,贴近职业。

(二)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

教育省级论文范文第3篇

(一)书写不过关。90年代的大学生,身处信息化时代,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信息设备比较多,许多学生不重视书写,黑板字和钢笔字荒于练习。黑板字粉笔运用不当,字迹不清楚,字写的歪歪扭扭,行距上上下下,一点不美观。写的钢笔密密麻麻一大篇,字迹潦草,看起来“像蟹爬”,这样的字学生看不懂,家长也很难辨认,将来怎样搞好课堂教学?书写是一个不容小觑的问题,英语教育学生要求汉字和英语书写都要练习,千万不能认为从事英语教学,汉子书写就不用练习了。其实,汉语和英语书写可以相得益彰,汉子写得好,就会把书写技巧运用外语书写中。

(二)语言表达不过硬。语言表达有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外语专业的学生,通过几年的专业训练,口语水平怎么样,一开口就应该听出是专业的水平。可是,有的学生朗读英语文章很不流利,音调把握不准,节奏感不强,语速控制不当,感彩不丰富,甚至吐字浑浊不清。在进行教学实践中,不能利用好英语口语组织教学,或者语言非常生硬,这样的口语水平怎能教好学生。在书面表达方面,有些学生还只能写些初中水平的简单句子,要表达一个观念,没有适合的词和句子,或句子之间联系不紧密。

(三)教学技巧应用不灵活。授课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把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在开展实践教学时,英语教育学生不能把握好导入环节,采用单一的导入方式,或者没有进行导入就直接进入新课内容,这样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教授新课时,方法单一,授课方式单调,一般就是朗读、练习加讲解,。没有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方法,教学中就只能按固定呆板的方法,学生听多了索然无味,课堂气氛低迷。有些学生组织教学时,只会按步就班地照教案进行,不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面对课堂突然发生的问题,缺乏应对的教学机智。

(四)备课说课基本功不扎实。有些师范类学生在实习前,要进行试讲,还不知道怎样备课,教案包括哪些环节。当提到教师应聘时要进行说课时,有些学生还以为说课就跟上课差不多,这样的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如何能适应工作的需要?平时就缺少备课和说课技能训练,备课时就会无从下手,找不到重点、难点。备课训练中一些同学不动脑筋,依赖于网络教案、教参,照搬他人的优秀教案,但不能他人编写教案意图,运用起来不得要领。

(五)课件、图片制作不熟。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学必须借助各种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其中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目前师范类学生都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里面有多媒体课件制作内容。但有的学生没有充分引起重视,或教师组织学生实践操作机会少的原因,许多学生制作课件的基本技术没有掌握,对于应用一些动画技巧,制作漂亮的课件根本没有尝试过。虽然也开设了美术课,但基本上没有真正学到为教学服务的真本领。其实从应用角度来说,课堂中应用最多的是简笔画,所以在美术课中要加大对简笔画的训练力度。

二、英语教育类学生教学技能提升策略

师范生要从一名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教师,在大学几年,不仅要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各种教学技能的训练。师范生毕业能否顺利走向职场,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就看教学技能的培养水平。英语教育类学生教学技能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充分把握时间,发挥各种课程优势,利用各种途径训练实践技能。

(一)适应教学技能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大学时间就3、4年,一般现在都采取3+1的培养模式,英语教育类学生实际在校时间就是3年,要开设的课程数量很多,有英语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基本素养课程,还有一些选修课等。所以在课时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应该将有关课程进行优化调整,总的宗旨应该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以实践为取向,着重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根据教学工作的要求,英语教育类学生主要的教学技能有:二字(钢笔字和粉笔字)一话(普通话)、绘画、英语教师口语、听力、歌唱、课件制作,备课、说课、讲课、评课。开设如下技能必修课,英语教师口语,双语书写和板书设计,教学简笔画,英语听力、英语写作,普通话,现代教育技术、英语教学法。根据技能培养要求,适当增加技能课时,创新上课形式,课堂以实践训练为主。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技能示范和悉心指导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极为重要。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课堂上展现他们的知识面、基本功和教学能力,这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大学教师应该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想方设法提高和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地提高自己教学技能,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设计,灵活使用各种方法,把讲授与设疑、自主探究、合作与交流等方法综合使用,为师范生参加教学实践起到示范作用。为了适应英语教育学生技能培训要求,教师要注重自身技能的提升,寻找机会参加技能培训和研讨会,加强教学技能训练和教学研究,在教学中向学生展现自己过硬的的教学技能。

(三)大学全程贯彻教学技能训练。教学技能不是短期就能形成的,有些要贯彻大学全程,甚至参加工作后都一直要加强训练。所以对有些技能要安排好训练时间,注重训练方式。大一是学习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阶段。第一个学期就要开始“两笔一话”技能、信息技能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可以参考以下模式,每周一、三晚安排20分钟进行钢笔字和粉笔字练习,周二、四晚安排20分钟进行普通话练习,周末安排英语文化沙龙活动,训练英语口语能力。第二个学期抽出一个晚上20分钟时间训练简笔画,有些专业课程开展3分钟英语演讲。大二开始学习课件制作,教案设计,板书设计,进行备课、说课、授课训练。大三阶段,继续加强备课、说课、讲课技能训练,并开始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在微格教学中,进行专项突破,如英语口语,英语板书,导入技能,讲授技能,教学方法训练等。

教育省级论文范文第4篇

1.1调查对象

抽取2013年10-12月接受湖南省卫生厅统一举办的“湖南省乡镇卫生院医生培训班”医生206名(每家卫生院1名),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

1.2调查表设计

本课题组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在经过5位相关专家(3位教授、2位副教授)论证后,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其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①医生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学习背景;②中医药知识知晓率调查,题目为闭合式,共10个题目,内容主要涉及中医药基本知识,如中医藏象、五行、八纲辨证、六、辨时给药、中医养生等知识,答对赋分为“1”,答错或不答赋分为“0”,超过2个题目未回答者视为无效问卷,满分为10分;③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及需求情况,内容包括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情况、迫切需要学习的中医适宜技术等。调查均采用封闭式提问,调查前进行预调查,一般10min可完成答卷,根据预调查反馈的信息,调整问题后,Cronbach'sα系数为0.84。

1.3调查方法

调查前,统一培训10名调查员,根据每期乡镇卫生院医生培训人数的50%随机现场发放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当场填写并检查后回收;若发现未填写或缺项,则当场要求补填。共调查4期,每期调查人数分别为49、51、53、53名,共发放问卷206份,回收有效问卷206份,有效回收率100%。10d后随机抽取15位乡镇卫生院医生重测,重测信度为0.86。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秩和检验等统计方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中医药知识知晓率

乡镇卫生院医生中医药知识知晓率(答对的题数/总题数)为63.83%,其年龄、性别、学历、职称均对中医药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无差异(P>0.05),但其学习背景对中医药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有差异。

2.2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情况

乡镇卫生院医生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应用情况不容乐观,仅有20.39%的医生经常采用中药治疗疾病,不足20%的医生经常使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疾病。

2.3迫切需要学习的中医适宜技术

不同医生对中医适宜技术的需求不一,大多数医生希望学习针灸、推拿、敷贴、拔火罐、刮痧等操作协助治疗疾病,96.60%的乡镇卫生院医生希望学习一种或多种中医适宜技术来帮助诊疗疾病。

3问题与对策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强调要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但本调查发现,湖南省乡镇卫生院中医院校毕业的医生仅占21.84%,接受过西学中培训的医生为18.45%,说明中医培训及中医继续教育的范围太窄。本次调查发现,乡镇卫生院医生具有“四低”特征,即低学历、低职称、低中医药知识知晓率、低中药和中医适宜技术使用率。学历和职称是反映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的指标之一,本次调查的206名医生中,81.55%的医生学历为中专和大专,90.29%的医生职称为助理医师和医师,这与同类调查的数据较为接近。另外,乡镇卫生院医生中医药知识知晓率仅为63.83%,且具有中医背景的医生中医药知识知晓率要高,由此可见中医院校教育及中医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在低中医药知识知晓率的前提下,仅有少部分人经常采用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疾病。众所周知,中医适宜技术在治疗疾病方面不仅能够节省医疗费用,且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临床研究表明,中医适宜技术不仅可以配合西药较迅速、较长时间地控制血压,还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不适症状。因此,不少乡镇卫生院医生希望学习一种或多种中医适宜技术以帮助诊疗疾病。基于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四低”特征及乡镇卫生院医生迫切希望学习中医适宜技术的情况,建议卫生主管部门为乡镇卫生院医生提供中医继续教育的机会,使乡镇卫生院医生提高学历、职称、中医药知识知晓率、中药和中医适宜技术使用率,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和降低基层医疗费用的目的。为此,笔者认为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

3.1开展网络远程教育及对口援助,拓宽中医药继续教育的渠道

目前,我国常用的中医药继续教育渠道为各类研修班、学习班、学术讲座、学术交流及脱产进修等,但我国乡镇卫生院医生数量少、日常工作繁重,加之高昂的培训费用等,导致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医生无法离岗学习,进而影响中医继续教育的开展。而网络远程教育可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使乡镇卫生院医生可随时随地学习,能有效帮助其提升学历和职称,提高中医药知识知晓率,并可节省费用。另外,卫生主管部门可指定省、市中医院对口援助县中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定期选派中医药专家赴基层讲学,安排中医骨干到基层历练并指导县中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在中医适宜技术开展中遇到的问题。

3.2合理选择中医药继续教育内容

根据乡镇卫生院医生呈“四低”的特征和迫切希望学习中医适宜技术的现实状况,在进行乡镇卫生院中医继续教育时,应首先夯实乡镇卫生院医生的中医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再开始加强中医适宜技术(针灸、推拿、刮痧、火罐等)的培训,以实际满足乡镇卫生院医生的迫切需要。

3.3以农村地区疾病为导向,创新中医药继续教育方式

教育省级论文范文第5篇

(一)发展目标为学生成长导引方向

继续教育学生作为一个群体,一旦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行进速度和与目标的距离,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达到目标,有的放矢地规划和完成大学学业,科学合理地度过学习生活。这里强调的发展目标并非只是职业目标,而是发展自己真正喜欢、可带给自己满足和挑战、符合所处环境的要求、并能充分展示和发挥自己所长的人生目标。基于以上原因,帮助他们确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成为继续教育学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二)学习阶段是人生中明确自身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

社会心理学提出学生人格发育的七向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包括能力培养、情绪管理、从独立走向互赖、成熟人际关系、自我认同、发展目标的确立、实现整合,这些向量反映的是学生发展的不同领域和不同层次。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继续教育学生群体被划分为人生的青年期,心理上基本处于安定状态,情绪上也趋于老练和稳健,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趋于稳固,心理达到了相对成熟,发展应侧重于七向量中的较高层面,即发展目标的真正确立。

(三)系统指导促进学生确立人生发展目标

首先,时间上覆盖学生培养全过程,强调一个点和一条线。一个点就是从学生入学开始作为起点,要尽早地开展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把这类教育前置,在第一时间安排进新生入学教育,请相关领域专家介绍当前就业形式、就业趋势、职业规划等内容,使学生一进校门就清楚他们面临的就业形势,做到心中有数,早准备早发展。一条线是指发展目标的确立要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因为目标具有时间性,不能一蹴而就,需经过长期的累积才能达到。其次,空间上强调多层次、多渠道。把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列入学生选修课范畴,系统地教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举办职业选择论坛,请即将离校的毕业生现身说法,给在读学生以实践启示;充分利用校友资源,举办知名校友论坛,树立榜样,增强信心;组织各种高端论坛,拓展视野,开拓思路;千方百计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探索社会环境,为自己准确定位。

二、发展策略上强调学生获得发展认同感

生物个体、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得到所处环境的认同。为了适应环境,生物群体一般采取竞争和互利共生两种策略。竞争和互利共生是生态系统中群体内部、群体之间普遍存在的现象和规律,是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群体保持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学生个体之间、群体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也同样存在竞争和互利共生两种关系。学生工作也就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运用这些规律。

(一)竞争策略提升发展竞争力

群体内部同一种个体之间甚至群体之间,通常因分享共同资源导致相互干扰或抑制形成竞争。竞争是一种选择压力,普遍存在且并非完全有害,个体或者群体必须通过各种行为适应来克服或应付竞争,竞争最终有利于群体的进化与繁荣。对于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群体,一是在理念、心理层面,要使他们接受竞争的普变存在性和合理性。竞争导致的优胜劣汰是社会前进的动力,这个客观规律由人类所具有的生物属性所决定。二是在实践层面,营造竞争环境。通过各种措施,如助学、助教、助研岗位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把活动项目化并向学生公开征集并择优采用实施,奖学金设置在注重广度的同时拉大各档次间的差距等措施,营造竞争氛围,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只有那些富有竞争力的环境适应者,才能在发展中处于主动有利的位置,即所谓适者生存。

(二)互利共生策略促进共同发展

互利共生是一种双赢或多赢的生存和发展策略,同样适用于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群体。只有更好地运用互利共生机制,才能充分体现人类所具有的社会属性。这一学生群体所处的人生发展阶段,使他们具备了互利共生发展的特质和优势。这是因为他们处于成年期,在学习、掌握知识方面所面临的目标已不再是对知识的获取和占有,而是如何运用知识、经验、技能及道德规范,更好地发挥潜能去解决各种问题,取得工作及人生各方面的经验和成绩,承担和履行各种社会责任和义务,以期达到新的适应,最终取得自我发展。“重要性理论”也持同样的观点,即发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自我感觉到的重要性程度,这种重要性来源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即得到他人和社会环境的认可。因此,他们的发展应该而且必须与社会发展、他人发展相结合,个人的发展要与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社会责任有机统一。

1.学生群体内部个体之间的互利共生促进共同发展

提倡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在条件上互通有无,在学习和科研上相互支持,在思想上坦诚沟通,在生活中互相帮助和谅解,增强凝聚力,实现和谐发展。如通过开展学生“自助工程”中的“朋辈导师”项目,由高年级同学担任一年级新生的朋辈指导顾问,在学业、生活、情感等方面给与指导和支持,有效地干预了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为积极参与的同学颁发顾问聘书,并作为评优的加分指标,增加发展认同感。

2.学生群体和社会环境之间互利共生促进和谐发展

倡导学生发展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也就是个人的发展要贡献于社会的发展和他人的发展,获得社会和他人的认同,才能更好地转化为内在的发展动力,促进自身的发展。“学生参与”理论指出,学生花在有意义活动上的时间越多,付出的努力和精力愈多,收获就愈大。如首都师范大学在北京数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展的“同在蓝天下”学生支教活动,发挥学生智力资源优势,长期义务为打工子弟学校同学开展授课等支教活动。活动主题“同在蓝天下”蕴含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共促和谐平等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宗旨。广大支教学生充分体会了自己在构建和谐社会征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在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更好地促进了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发展模式上突出学生自主性

生态系统中,个体和群体具有自我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再生、自我设计机制,在生存和发展中具有充分的自主性,能够影响甚至一定程度上改变环境。人类作为生态环境中最为重要的生态要素,其最高的生态位决定了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地位,这就使人能充分认识自己所在的生态系统,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图去影响这个系统,人类有能力也有责任发挥主导作用。接受继续教育的学生群体处于成年期,心理发展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高峰时期,更加关注自我发展,心理成熟度、知识储备以及人生阅历也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发展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要求我们要给与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学生是我们工作的主体,他们的发展应该让他们自己做主。在实际工作中,要为学生创造参与和学习的机会,给与他们自主性。如学生活动可采取“项目化”的管理方式,把各种活动作为项目,由学生组织或学生个人申请,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从创意、策划、准备、实施到完成和总结,完全由学生承担,在培养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促进他们的发展。让学生承担研究课题,从学生角度分析学生德育工作等。这些做法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同时,有效地拓展了我们工作的角度和视野,也拓宽了我们的工作思路,实现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的教育理念。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从中受益匪浅。

四、发展途径上着重营造学生发展的环境

环境是生物有机体周围一切要素的总和,是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个体或群体的生活与发展的各种因素。环境对有机体的发展具有作用力,能够阻碍或者促进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有利的生存环境,能够有效地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过程发生在学生所处的一系列情景和关系中,这些情景和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推动学生发展的力量。学生个体与环境之间形成了交织错综的复杂关系,他们的行为和发展很大程度上由诸如社会规范、价值、规则和政策等社会环境所决定。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社会环境的所有层面进行整合,创造各种条件,实现学生的顺畅发展。学生培养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充分利用大学的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发展空间,搭建发展平台。(1)学术环境。学生应该侧重学业发展,创造各种条件营造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历练学术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大学学科和师资优势,注重专业知识的普及,拓展人文素质。最终实现学术为本,充分发挥学术育人功能。(2)校园文化环境。通过开展适合学生特点,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通过健康和谐文化的引导,增进学生身心健康。(3)人际环境。学生的生活、学习相对分散,学业、就业等各种压力与日俱增,成为心理危机的易感人群。我们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使他们形成和谐成熟的人际关系。例如,可开展素质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配备朋辈导师等活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获得他人支持。(4)激励支持环境。激励和资助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手段。通过奖学金和各种评优活动,引导他们投身于学术研究,鼓励他们甘于奉献;关注困难学生,通过提供有偿劳动岗位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通过减免学费解除后顾之忧。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