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统计学笔记

社会统计学笔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统计学笔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统计学笔记

社会统计学笔记范文第1篇

1.1评价对采用微信群授课前后的课后考核成绩和学习笔记记录的合格率进行统计比较。

1.2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微信群授课前后护理业务学习听课笔记记录和课后考核成绩合格率比较,见表1。

3讨论

3.1有效提高了听课笔记记录合格率“好记忆不及烂笔头”,课堂笔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维持注意力②优化感知③易于记忆④深化思维⑤强化概括[2]等优势,还可以帮助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和调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品质。因此护理部每年年底都会检查统计全院不同职称护士的院内业务知识培训学分册、学习笔记和课后考核的合格情况,发现学习笔记和课后考核合格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历年的扣罚作用收效甚微。针对该问题,护理部征求意见,于2013年7月对全院护士建立了以护理学习为目的的二级微信群,分护士长群和科室群,以微信为平台,把每月课件提前3天发到护士长群,再由护士长转发至科室群中,使每位护士及时提前获取学习内容选择参加听课,来听课者提前做好内容大纲笔记,听课时追加记录详细内容。微信群是通过手机网络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极具实用性、趣味性,能准确无误地把信息传递,通讯费用低[3],是现代年轻人热门的交流方式,能调动她们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统计证明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笔记记录的合格率。

3.2有效提高了课后考核成绩合格率每次课后都会根据授课内容重点出考核试卷,可以对照自己的学习笔记,交卷时核对试卷盖学分章。以往学习笔记记录不全,重点内容短时间内难以正确作答;使用微信群后,对照笔记很快作答交卷。通过统计证明有效地提高了课后考核成绩的合格率。

3.3微信群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网络的普及,护士对网络信息熟练应用,“网络护士”可推动护理事业快速发展,提高护理质量[4]。护理部在护士长群中上传护理资料和最新护理信息共享;可以为在护理管理中遇到困难的护士长排忧解难,使她们从困境中解脱出来;二级微信群中上传的护理知识可以让护士们开阔视野等;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

社会统计学笔记范文第2篇

《水文统计学》课程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好其它课程的必要前提,也是研究水文水资源领域的重要理论基础和途径。通过《水文统计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水文统计理论和方法,为水文测验、水文预报、水文水利计算和水环境保护等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本课程基本概念比较抽象,不易掌握,数学基础要求高,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对教学方法及手段进行研究,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存在若干弊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较低,缺乏互动性,枯燥乏味的听、记、 背、默,常常使一些学生逐步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1 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1.1 教学形式方面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讲、学生听是教学的重要形式,在一节课50分钟的时间里,一般教师讲课的时间约占90%左右,剩下10%的时间才属于学生自己;整个教学过程是围绕教师开展的,教师多半是站在讲台上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客观上限制了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

1.2 教学内容与教育方法方面

教师讲授的内容主要是前人已经总结出来的经验,即间接经验;学生偶尔也通过教学实践环节获得直接经验,但这些直接经验的获得多半本文由收集整理是为了验证和加深对这部分间接经验的理解。它将教学视为一个漏斗,把所有的学习内容都灌输到学生的脑子里,学生主要是通过记忆的方式掌握知识。但是,根据艾宾浩斯得出的遗忘规律,这种方式所记住的大部分内容都将在短时期内被遗忘掉。

传统的教育方法比较强调学生通过感觉、知觉、思维、想象、注意和记忆等方式进行学习,具体体现在学生往往更注重记忆的方式,乃至形成了所谓的上课记笔记、下课整理笔记,一个阶段之后复习笔记,临考之前背诵笔记,考试之中默写笔记、考完之后忘记笔记的现象。

1.3 教师的作用方面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授课过程中,每个教师通过形象的、生动的逻辑语言,将其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当然,在不少的场合,教师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但从总体上来说,教师主要承担的是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由于是教师讲、学生听,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往往是单向的。教师在台前授课,但学生有没有听课,是否认真地听课,教师往往很难判断。

1.4 质量控制手段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质量控制多为单一的,绝大多数的控制行为都归结为考试,而且主要是笔试。现行的考试制度,对于考核学生知识掌握的深浅和多少是十分有效的。但是,对于学生能力的考核显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而,这种质量控制的方式很难适应当今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 现代教学方法的特点

2.1 教学形式的改变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采用启发性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解决问题的余地。整个教学过程是围绕学生开展的,教师可以站在学生中间, 学生通过自身独立的活动,其积极性和创作性可以得到较充分的发挥。

2.2 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学习间接经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直接经验,而这些直接经验的获得,是由学校通向社会的必经桥梁。通过学生的参与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就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记忆方式掌握间接经验,由通过手和脑的结合获得直接经验,两者的有机结合,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2.3 教师的作用发生了变化

在现代教学方法中,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并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作为其唯一的任务,而主要是准备教学情境、构筑学习氛围,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教师当然也是知识的传授者,也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但更多的时候,教师是在学生中间,当学生任务完成得好的时候,可以点点头,或者微笑给予肯定;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碰到困难或者出现问题时,教师就给予具体的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多的是学生碰到问题时候的咨询者,是学生行为的指导者。

在现代教学方法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双向的。教师主要讲课和指导,学生主要听课和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活动的成功与否获得其接受教师信息的多少和深浅。教师还可以对那些掌握信息较少和较浅的同学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补充信息,直至他们获得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信息。只有双向传递的信息,只有不断得到信息的反馈,才是真正有效率的信息传递。

2.4 质量控制的多样化

在现代教学方法中,质量控制是多方面的。有比较常见的笔试方式和口试方式。口试对于改变个别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方法,测试学生的应变能力乃至学生的整个综合职业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

3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水文统计学》是水文水资源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摸索,改进教学方法,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既能准确、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又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理论联系实践,减轻学生的就业压力。

3.1 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水文统计》课程的核心教学环节,由于课程基本概念较多,又不易理解,因此,每堂课都有明确的重点,根据讲课的内容,设计合适的例子,重要的概念和方法必须讲清、讲透,并注意归纳各章节之间、各概念与方法之间的共同点及差异点。

3.1.1 授课艺术增加教学效果

授课时尽量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语言,要求语言精练、吐字清晰、声音洪亮,绝不使用容易误解和模棱两可的词语。幽默的语言增强教学感染力、适当的比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适时的反问造成悬念、刺激学生追根究底、适当的反复强调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加深印象。

3.1.2 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结合

多媒体课件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信息量大、直观、吸引学生等优点,借助多媒体的表现形式,抽象内容用动态的图像和动画演示,以视频和图像背景资料支持并配音来阐述一些重要理论和概念,效果较好。但是传统的黑板也有现代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师生互动,就必须能够实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不仅需要教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要求教师能利用黑板,深入浅出地把问题解释清楚,有些复杂的推导和证明,利用黑板效果更好。因此,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对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3.1.3 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有问有答,平等讨论,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充满乐趣和吸引力。

3.2 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

《水文统计》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绪论中明确告知《水文统计》在本专业中的作用与地位,使得学生认识到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在课程教学进行中,始终贯彻与专业紧密联系的思路,尽可能多举一些与专业有关和有趣的实例,使得同学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采用启发性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设计,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解决问题的余地,根据水文统计内容及学科发展,给出一些相关的思考题或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到书本及参考资料中去寻求答案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3 专题讨论课

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水文统计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讨论课事先布置讨论题,同学预先收集资料,准备发言内容,由同学作主题发言,然后在讨论中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在讨论中启发思维,争辩中取得共识,最后老师进行总结,为了保证专题讨论课的质量,一般采用小班课的形式。

3.4 发挥互联网功能

借助于互联网,通过学生自学以及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最常用的网上交互功能主要包括:①通过网上交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按规定时间进行辅导答疑;②通过网络,教师向学生布置课程练习,学生通过网络提交,教师对练习进行评判后再返回学生。

3.5 作业、考核

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水文统计》课堂教学内容,每堂课都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老师认真批改每位学生的作业,在作业中发现带共性的问题,将在习题课上进行讲解。

社会统计学笔记范文第3篇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以预防医学系预防医学专业2007级全体学生共101人为研究对象,自行设计问卷对其进行调查,根据计算机产生的伪随机数随机抽取1、2班为实验组,3、4班为对照组。

2教学方法

在理论课教学方式上,实验班和对照班均采用多媒体传统教学。而在实验课程的教学方式上,对照组的实验课程仍旧沿袭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即“回顾理论课知识点练习教科书中对应的思考练习题课后复习”,学生被动参与。实验组在实验课程中则以案例讨论分析为核心,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线的教学模式,即“课前复习理论知识提出案例互动交流分析案例解析教师总结”,通过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得同学们有机会运用理论知识对文献中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探讨,达到从实践层面上锻炼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调查方法

教学效果主观层面学生自我评价: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自行设计调查表,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一般情况、学习效果自我评价、教学改革效果评价以及对实验教学的建议和意见。经预调查后,调查表在实验组与对照组同时统一发放,学生当场填完,经核实无漏项当场回收。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1份,回收有效问卷99份,有效回收率98%。教学效果客观层面评价:为客观评价教学改革效果,老师特意命制了具有调查目的的试卷,以期末考试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试卷分两部分,前半部分为基础知识部分,后半部分为综合运用部分,满分100分,由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除两人缓考外,其他所有试卷当场收回,回收率98%。

4统计分析方法

资料经统一编码后实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双录入的方法,2人分别录入再进行对比,对数据进行逻辑查错后经整理形成最终数据库,数据分析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包括算数平均数、标准差、等统计描述,以及统计推断如t检验,卡方检验,秩和检验等。

5结果

5.1一般情况比较

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实验组49人,对照组50人。两组同学入学前的性别、来源地、户籍构成、和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资料人口特征上有可比性,均衡性好。

5.2理论知识认知情况

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情况,包括T检验、方差分、统计图表、直线相关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5.3教学效果自我评价情况

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教学方法的评价中,交流能力、表达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而学习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4期末成绩客观指标

为客观评价教学改革效果,老师特意命制了具有调查目的的试卷。试卷分为两部分,前50分为基础题,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基础;后50分为实际运用题,需要灵活运用书本知识,难度相对较大。实验组与对照组基础知识部分得分、综合运用部分得分、总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

6讨论

随着医学科技以及卫生事业的发展,社会对以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已成为现代医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以案例问题分析为基础的教学是顺应教学改革潮流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通过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实验教学模式下,通过对不同实验教程的教学效果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对统计学知识认知方面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同学在获取知识的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交流能力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学习效率方面自我评价,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同学期末考各方面得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分析可能原因如下:

(1)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实验教学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进行案例分析。其前提是需要对书本理论知识要有一的理解。学生由于缺乏主动性,在上实验课程之前,由于很大一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没有在实验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预习,包括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全面透彻的理解书本知识。致使在实验课程中不能积极的投入到讨论之中。同学们应在课下即使巩固知识,在对书本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才能融会贯通地提高对书本知识的灵活运用。

(2)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

医学统计学理论和系统性较强,章节内容比较枯燥抽象,公式难以辨别和识记,同时同学们的数学演算和推理能力较弱,因此同学们对统计学的认同程度较低,普遍存在畏难和烦躁情绪,案例分析要求每个同学都积极加入到讨论中,同时主动发言,回答相关问题。实验组同学普遍反应压力较大,学习负担重,这样更能激起同学们的排斥情绪。可见,同学们的不良情绪对本次调查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

(3)实验组缺乏课后的巩固练习:

对照组的实验教学模式以课后练习为重心,在理论课程之后,对具体的课后练习题进行解答,这有助于同学们对理解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实验教学采取案例分析为核心的教学方式,但是仅仅通过课堂的短短几十分钟是远远步够的。学好统计学除了需要识记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而适量的课后练习则是通向融会贯通的桥梁。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学科,实验教学组同学在案列分析之后,要做适量的练习题巩固知识,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7结语

实验教学课程的改革使得学生在交流、表达、获取信息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这主要归功于案例分析给予了同学更多表达自己的机会。同学们畅所欲言,个人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但是在改革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除了教学形式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要从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笔者认为可以着眼从以下方面进行调整:

(1)实施前老师应该多与学生交流,增强了学习动力和信心。同时同学应在老师的指导下,课前准备更充分些,多让学生望参加现场数据收集工作,增加接触实际工作的机会。在实际工作中带着浓厚兴趣去学习将有助于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社会统计学笔记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统计学;教学问题及对策;EXCEL;实践教学

统计学课程是统计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财经类各专业学科的基础课和必修课,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市场对各种社会经济信息需求日益增加, 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还是公司企业乃至个人的经营、投资决策,都越来越依赖于相关信息的取得及相应的数量分析,这些都高度依赖于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已成为管理、经贸、金融等许多学科和社会经济实践活动领域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如何在统计学的教学中培养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需要的统计学专业人才,必然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改革教学方法。

一、传统的统计学课程教学成在的主要问题及负面影响

(一)传统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对人生的目标模糊,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大部分学生都带着原来的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使他们在接受知识上比别的同学要慢一些,而且在课余时间,他们也不能自我加压。对于人生的长远打算更是缺乏认识,或者说有的同学是害怕思考,在回避或者逃避这个问题,缺乏青年人那种对知识广泛涉猎,锐意进取的精神。

2、学生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普遍偏低。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全面扩招,高等教育的学生综合素质也在明显的下降,高职专科这个层次的学生已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学生的素质特别是文化课的成绩较差。很多高职高专学校只要考生过了提档线就可以录取,所以其文化课基础可想而知。

3、统计学课程的计算太复杂。如组距数列的编制,其资料中的数据有几十至上百,要将其中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再分组,光凭眼睛观察是不行的,还有几何平均数的计算、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指数曲线趋势模型、多元回归预测等等,这些计算都很复杂,手工计算量非常大,没有计算机软件的支撑,是很难进行教学实际问题分析的。

4、教师教学重理论,实践教学深广度不够。有些教师上课时滔滔不绝,黑板写得满满的,学生不停地记笔记。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法带来很多弊病。教师讲得过多,他所能提供给学生独立掌握知识、主动训练能力的机会就越少,学生常处于被动位置,没有时间及时思考、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当然没法巩固。再有,讲得过多,重点不突出,学生掌握不了要领,课堂气氛也沉闷,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加上统计学的数学知识太多,本来他们的基础就不是那么好,无法听懂这些理论知识。

还有在当前评估热潮的推动下,许多学校开展了轰轰烈烈、前所未有的实践教学,但受诸多因素影响,大多浮于表面,实践教学深度不够,还不能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高质量地完成专业技能训练。统计学课程一般每周4~6节,总学时约60~70节,而实践课只占10%左右。这意味着该专业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从事的主要是理论学习和简单的上机实践操作,课程考察也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技能的培养被忽视了。

5、过于“人性化”的管理制度。有许多高职院校对考试和毕业制度放得较宽,考试只是以期末成绩为主,而平时的表现、成绩和实作等所占的比例较少。有不少学生平时不上课,到期末考试时才参加,也能顺利过关。毕业过关也较容易,只要每一门课程都及格就可以毕业,而忽略了对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需求。

(二)传统教学的负面影响。

由于教与学脱离实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学过、接触过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步骤、程序,走入社会后动手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无从入手,企业还得花精力、资金和很长时间进行培训,学生还得从头学起。这严重影响了学校的信誉,直接导致学校生源减少,许多教师无课可上。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高职统计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有关对策

1、制定切实有效的人生规划,为学生提供强劲动力。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制定自己的人生规划,让学生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使学生能充分利用上课学习时间、课外活动时间,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查阅有关资料,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2、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质疑。在课堂教学中有师生的充分交流,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求知,将课堂教学中的精英参与变为大众参与;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只重视课堂学习变为课前、课堂、课后并重,引导学生自主地经过课前预习、课堂听讲与双向互动、课后复习、作业实践、总结规律、重点记忆去主动感知客观事物,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

3、强化实践教学和社会调查活动,将教学活动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诱导、决策等功能的新型教学方法。在选择案例时应遵循实用性、典型性、综合性原则。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资料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设计教学案例,也可以从有关资料中收集教学案例。案例教学法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它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基本概念、原理、技能等知识点,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有选择的进行实践教学。比如对于财会电算化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用几何平均数计算投资的平均收益率、运用标志变异指标考察投资组合的风险大小、利用加权平均数和加权系数来进行顾客满意程度调查统计分析等。对于经管专业的学生,精选抽样调查、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方面的实例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4、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认知结构、活动效率、活动效果和感官上的突破,形象思维的增强,被大量使用于日常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学会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有了它,教师可以节约时间,讲授更多的教学内容;有了它,教师可以将语言难以完全表达的内容,用视屏或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不能过分依赖于多媒体技术,它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达到启发学生抽象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

5、EXCEL在统计学中的教学设想。在教学内容上,依据EXCEL软件的有关功能,结合书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重组整合教学内容。在传统的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对统计数据的搜集主要强调统计报表制度,在EXCEL环境应该更注重抽样调查,EXCEL提供的随机抽样工具使得抽样调查不再是十分复杂的技术,统计图也可以被广泛运用于对数据的描述。在传统教学中比如计算简单的标准差必须用公式进行多步计算才能得到结果,但在EXCEL中只要有函数STDEVP直接就能得到结果;再比如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要计算回归系数b和截距a的值太复杂了,但在EXCEL中分别用函数SLOPE和LNTERCEPT就能直接计算结果。这样的例子很多,因此我们应该的传统教学与EXCEL软件有机的结合起来,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

社会统计学笔记范文第5篇

我在哈佛生物系执教的数十年中,曾遗憾地看到有许多才华横溢的本科生由于担心自己的数学能力不足而放弃了从事科研工作。这个错误的想法让科学界失去了大量珍贵的人才,而我们则亟需改善这个局面。

在这个问题上我算是权威,因为我自己的经历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我的高中时代在美国南部较为贫困的学校度过――在来到阿拉巴马大学念书之前,我从未接触过代数。在32岁时,我作为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才终于开始学习微积分。那时,我同班同学的年纪都几乎比我小一倍,其中有几个还是我当时所教的进化生物学班上的学生。尽管如此,我还是按捺住了自己的困窘,老老实实地学习微积分。

在恶补数学时,我作为一个学生,成绩不过平平。然而,令我宽慰的是,我发现高超的数学能力就跟精通一门外语差不多――只要用得多了,自然会变得流畅和熟练;然而,在真正进行科学考察和实验时,它对我的帮助却并不太大。

幸运的是,只有少数几门科研领域对数学能力有严格要求,比如粒子物理,天文物理和信息理论。在其他科学领域中,提炼出新概念的能力才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合格的科研工作者应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直觉。

每个人都有过像科学家一样做白日梦的经历。天马行空的幻想是一切创造力的源头――牛顿幻想过,达尔文幻想过,你一定也幻想过。起初,你脑海里闪现的画面是模糊不清的,它们变化莫测,时隐时现;而当你把它们画在纸上时,它们的形态则会开始固定下来;最后,当你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实例后,这些画面就被真正地赋予了生命力。

科学家先驱所作出的科学发现甚少是单单从数学中提炼出来的。那些典型的“科学家站在黑板前研究着一排排长等式”的照片,大多是老师们在讲解已有的科学成果。真正的科研进展来自于野外考察时记下的笔记,办公室内堆积成山的草稿纸,与朋友站在走廊上的讨论,或是独自一人吃午饭的遐想。那些所谓的“灵光一现”,其实是刻苦和专注的产物。

在科学界中,灵感的涌现往往来自人们对于某些自然现象的好奇心。通过仔细透彻地整理该领域中所有已知的信息和构想,我们才能提炼出新的理论。研究者有了新发现后,通常需要运用数学或统计学来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如果这个量化分析对于该研究者来说过于艰深,则可以邀请一位数学家或者统计学家参与研究。

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曾与理论数学家乔治・奥斯特(GeorgeOster)合作,提出了一个群居昆虫社会等级和分工的理论。我负责提供从野外和实验室中观测得到的数据,他则负责通过他所熟练的数学理论和相关设想来解释这些现象。如果没有一手的观测数据,奥斯特或许能够建立一个通用的模型,但他无法得知哪些排列组合是真正存在的。

这些年来,我曾与数学家和统计学家们合作发表了多篇论文,因此,我接下来要提出的这个理论应该还算权威――姑且把它称作“Wilson第一定律”――与让一位数学家或统计学家找到一名科学家来运用他们的公式和模型相比,科学家在需要合作时找到合适的数学家和统计学家要容易许多。

如果你的数学底子不好,你应该要设法改善它;不过,你也应该记住,精通数学并不是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必要条件。牛顿发明微积分的原因,是要让他的理论站稳脚跟。达尔文并没有高超的数学能力,但他通过大量的数据积累,孕育出了一个被后人用数学验证了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