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第1篇

所谓立体农业,主要指在特定的土地或者水域范围内,通过生物和时空之间的有机融合,实现能量、物质等循环使用,整合多元化资源,由若干生物共同构成立体植物、立体养殖等产业结合,实现高效化、低能耗、高质量的集约型农业发展,进而提升物质转化效率,增强资源利用效率。随着我国传统间种、复种、套种等形式的不断创新发展,立体农业模式应运而生,当前我国已着手采用上千种立体种植、养殖模式,成为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工程项目。

一、立体农业结构特征

1.物种与食物链

物种作为形成立体模式的基础,在实行立体农业种植技术过程中,物种既包括第一生产中的绿色植物,也包括次级物质再生产的肉食性动物及草食性动物等,可完成物质的分解与转化过程。食物链的构成主要结合物质和能量之间的循环利用、转化等规律,通过对食物链的改造、优化,提升营养供给,实现区域内的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

2.时间与空间

在立体农业种植中,时间结构主要指结合季节规律、物种生长和发育周期等,进行环境因素的优化调整,在农业生产中加强对物种的时间顺序安排,以此实现高效作业目标,增强物种容量,实现种植、养殖等多层次的循环利用。在立体空间结构模式中,强调了各个物种的地上与地下分布、陆地与水中分布等。立体农业结构密度,则强调个体与群里之间的距离。

二、立体农业种植技术的必要性

以某缓丘陵区为例,农作物大多位于坡耕地中。我国大多数地区降雨集中在5~10月,该期间降雨量约600mm,是全年降雨量的越70%以上。同时该时间是农作物生长、成熟的重要时期,如果采取传统的坡耕地种植方式,不仅产量相对低下,且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其一,由于大多农作物的覆盖率比较低,吸水性能弱化,可能引发水土流失问题;其二,以大多农户的作业习惯来看,主要采取单茬种植,通风透气性能不佳,不利于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吸收,造成农作物良莠不齐,品质不好,产量不高;其三,考虑到耕种地区的气候与土壤状况,结合水土保持耕种原则,如果采取横坡耕作形式,可能造成防汛期间的排水不畅通,农作物受涝严重,不利于产量的提升;因此农户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常采取顺坡耕种形式,增大水土流失可能性,造成防汛期间大量养分的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由于采取坡耕地种植方式,可能造成农作物产量低下,引发水土流失问题等,结合农业生产作业实践经验,加强与农业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提出采取立体农业种植技术,既可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加大复种指数,也可有效避免水土流失问题的产生,具有一定必要性与合理性。

三、立体农业种植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运用

1.优化立体农业种植技术

为了更好地满足农民生产作业要求,同时避免由于不当耕作而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在进行小流域治理过程中,应注意农业种植技术与土地保护措施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横坡耕种模式,推行立体农业种植,实现农作物的高矮间作。具体种植方法为小麦、马铃薯和玉米的间作。在种植过程中,农户可根据自身需要或者种植习惯选择主要作物品种,并呈“带状”按照作物种植的季节进行排序。例如,10月份种植小麦,以带状为主,每间隔约2m距离留有一块空地;翌年2月种植马铃薯;小麦4月份成熟之后即可收割,再种植玉米;马铃薯6月份成熟之后,再种植晚秋作物。注意预留各种农作物的种植规格均为2m,以便于透气通风,更好地接收光合作用。

通过实行立体化的农业种植技术,实现作物的高矮排列,既符合作物生长需要的阳光,也能保持透气通风,极大增强耕地的复种能力,提高作物产量。另外,由于采取高矮间作方式,可减少由于降水而对地面产生的侵蚀作用,有力避免水土流失问题。

2.加大资金成本投入力度

立体农业作为一种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发展模式,着重于开发空间,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量,强调高投入、高产出。另外,立体农业除了立体种植或立体养殖模式以外,还应逐渐拓展到沼气池微生物发酵工程、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这就需要加大资金成本投入力度,全面支持立体农业发展。

3.支持农业科技发展

科学技术作为支持立体农业发展的基础所在,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例如,实行多熟制的立体农业,就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配套种植技术。另外,立体农业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群体生态学等技术手段支持,实现群体之间的优化配置,科学实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才能确保不同生物种类在同一空间内的共存,并形成若干层次,实现农业生物的立体化空间分布。因此,只有深入研究农业科技,才能真正为发展立体农业种植提供技术保障。通过科技的进步,可促使农户增强对立体农业发展的意识,自觉改善立体环境,增强农作物或其他生物的生命力,实现小流域治理目标。

4.做好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全面发展立体农业,发挥在小流域治理中的作用,必须加大宣传力度。由于立体农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广大农民提高意识,才能真正做到全面推广。因此,应做好农民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工作;同时,出台相关激励政策,由农业科技人员推行技术承包模式,加强技术服务力度,在农村地区全面普及立体种植技术,宣扬先进成果,促进立体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

四、结束语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第2篇

由于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区的立体农业模式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例如在山区,主要采取第一种类型的立体农业模式;而在平原或高原地区,主要采取第二种类型的立体农业模式;同时在所有地貌类型的区域,客观上都存在宏观与微观层面的立体农业模式的选择与组合等问题。其次,各地的立体农业模式的选择又是可以随着经济社会条件、农业生产技术条件,农产品市场需求条件,甚至资源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另外,立体农业的技术和组合结构是可以不断进步的,尤其是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人们可以对传统的、原有的立体农业模式进行改造、调整和重构,使之达到新的层次与水平,如从无机农业过渡到有机农业的层面。农业的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是立体农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

二、高原农业的资源环境条件与传统耕作制度

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非常独特的一个农业区域。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从宏观层面上看,的农牧业具有按照海拔高度立体分布与沿山脉走向的地带性布局特征。这一特征在东南部地区表现明显。但是客观地讲,就的核心农业地区,即“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年楚河)地区的种植业空间布局而言,其按海拔高度立体分布的特征并不明显。以此同时,由于受农作物生长期和温度的限制,在高原核心农区实行农作物间套种方式的微观立体农业栽培模式的条件也不具备,在当地的传统露地栽培的环境下往往难以实施。高原的高海拔地貌和山脉东西走向等因素造成核心农区的年积温偏低,该地区的大于或等于0℃的活动积温在2600℃左右,与同纬度的我国长江中游平原相比较,7月份平均气温大约相差12-14℃。高原核心农区的种植业在冬季无法从事露地农业生产,夏季温度低,不适应种植喜温的农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高原夏季农作物主要的品种为青稞、小麦、油菜、豌豆、马铃薯等,种植面积占到自治区农作物种植面积的90%以上。高原核心农区是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其面积占到全耕地总面积的65%以上。其中耕地又主要分布在山南地区(13.8%)、拉萨地区(18.2%)、日喀则地区(34.8%)的海拔3400-3800米的河谷地区。核心农区的海拔3000-3800米地区的传统露地农作物实行一年一熟制。目前该地区主要采取的是农牧结合特点的作物混作模式。最普遍的栽培模式是:麦、油菜/牧草的混作模式;即在同一农业季节种植不同的农作物,下一农业季节在耕地上轮换种植其他作物。目前主要有三年轮作制和五年轮作制。此外,为了恢复地力与保持最低限度的农作物产出水平,还有部分耕地需要休耕。该地区所生产的青稞、小麦和油菜主要为农户提供基本的食品;而作物的秸秆及休耕地的牧草则作为牦牛等牲畜的冬季饲料或取暖燃料。因此,高原核心农区的耕地复种指数和集约化程度都较为低下,目前除了藏东少数河谷地区的复种指数可以达到120%外,绝大多数地区耕地的复种指数一般都不到100%。高原核心农区采用传统的耕地轮作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有利于恢复土地生产力与减轻病虫害与杂草对农作物的危害。高原核心农区的经济作物主要是油菜和蔬菜,其中蔬菜主要是耐寒的十字花科的萝卜、白菜等,不仅品种单一,而且种植面积有限,市场供应时间短促,难以满足城乡居民的日益增加的消费需求。高原核心农区的传统农业的露地轮作栽培制度与农业现代化意义上的立体农业模式缺乏紧密的传承关系与发展联系。

三、高原发展立体农业的优势和核心农区推广设施农业的绩效

按照现代农业的理论,农业产出的自然基础在于对光热水气土等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高原发展现代农业的最突出优势在于丰富的高原特有的光热资源。据农业资源与区划资料,高原核心农区(以拉萨、泽当和日喀则的气象观察点为样本)的全年日照时数为2900-3249小时,太阳年总辐射量为7712-7761兆焦耳/平方米。太阳总辐射量和农作物生长期的有效辐射量均比长江中游地区的高出0.5-1.0倍。高原核心农区还拥有水热同季的优势,每年5-9月为雨季。在该季节中的核心农区不仅降雨丰富,热量也最为集中,基本能够满足露地农作物青稞等生长发育对水分和热量的需求。按照高原的种植业资源环境条件和农产品市场需求潜力的分析,高原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于:通过增温措施如保护地栽培来克服劣势,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与提高利用效率来扩大农产品的品种,从而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和单产水平。高原核心农区发展立体农业的基本措施为:利用设施农业的地膜覆盖、塑料大棚、玻璃温房等工程技术手段,通过引进和培育适宜温房、塑料大棚等保护性栽培环境的作物品种,重点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增加单产水平和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扩大在当地具备有效需求的农产品品种的市场供应,取得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里,设施农业无疑是最佳的模式选择。设施农业是指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和工业化生产方式,为动植物生产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与环境,使其在最经济的生存空间内,获取最高的产量、优良的品质和经济效益。设施农业一般以高科技为支撑,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世界上以荷兰、以色列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对克服土地稀缺、温度偏低和干旱缺水等农业生产劣势,发挥农业生物工程等先进技术运用的优势,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我国的设施农业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起步,80年代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相对世界先进国家仍处于偏低的发展水平。高原核心农区发展设施农业的起步于上世纪的90年代后期。国家层面的设施农业项目于2002年正式开始运作。即由科技部立项的在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实施的“高原设施农业试验示范项目”。地膜覆盖、塑料大棚与温室作为保护地设施是设施农业的基本物质基础。设施农业的核心功能在于春冬秋季保温、保湿和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以及防治病虫害和大风等。核心农区的设施农业的设施建设主要依据对口援助省市的山东、北京、福建等的发展设施农业的成功经验,通过结合的特点引种、试验成功后,再加以推广和大面积运用。据调查,目前设施农业的高规格温室内部的夜间温度可以保持在10℃以上;普通塑料大棚也可以在不加热的条件下实现喜光作物的全年生产。目前的设施农业已经开始了有机生态栽培、无土营养液栽培、组织培育、无公害植保、多功能农膜、智能调控等新技术的试验和试点工作。目前在各个对口支援省市的大力支持下,设施农业的蔬菜品种引进、试验规模有了长足的进步,蔬菜、水果等品种的更新换代周期已经缩短到3-5年。“十二五”时期以来,农业在设施农业的引领下,技术进步的步伐明显加快。设施农业的建设的另一个特点是结合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城郊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而有序开展。自治区“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规划提出:在拉萨市、日喀则地区、山南地区和林芝地区的9个县,加强无公害蔬菜(瓜果)大棚、蔬菜保鲜库等设施建设,大幅度提高了区内蔬菜的自给率。“十二五”期间在24个县新增塑料大棚、高效日光温室4507个。目前的设施农业种植普遍达到了两季和三季间套栽培。设施农业的复种指数比露地种植提高了100%甚至200%。按照拉萨市的日光温室蔬菜的平均亩产量的销售价格为2万元计算,扣除每亩的生产成本0.6万元左右,平均每亩设施农产品的纯利润约为1.4万元,是当地大宗粮食作物青稞的10倍多。近年来,自治区通过设施农业模式的优化与推广,不仅较充分地满足了城乡居民和国内外游客对多种农产品的消费需求,还大大缓和了农产品市场的供需矛盾,对稳定物价和增进福利都具有重要意义。据调查,目前拉萨市的设施农业销售到市场的农产品所覆盖的人口数量就达到了70万人。目前在拉萨的农贸市场中,蔬菜和水果的品种与内地市场没有明显的差异。在冬、春季,仍有当地生产的新鲜蔬菜、水果供应市场,其价格与品质都优于由内地长途运输来的同类农产品。设施农业的发展使大量过去作为奢侈品且无法在高原生产的蔬菜、水果、瓜果、花卉的农产品实现了较大批量生产,以合理的价格进入普通的城镇居民与农牧民家庭。

四、高原核心农区若干设施农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米林农场的设施农业模式

米林农场为自治区重点国有农垦企业。位于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的林芝地区米林县,农场所在地的海拔高度为2860米。目前农场拥有耕地5600亩,果园3640亩。为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其主导产品为苹果。近年来,该农场在福建龙岩市的对口援助下,利用农场的部分园地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先后投资建设温房,用来种植由内地引进的油桃、葡萄、西瓜等16个喜温的亚热带水果品种,同时在温房中套种蔬菜等作物,实行多年生水果+蔬菜的立体栽培模式。该农场还利用养殖场的鸡粪等沼气肥料副产品,作为设施农业的肥料,开展种养结合的有机农业经营模式。据调查,该农场设施农业的设备规格较高,温房为钢材骨架,塑料膜为国外进口产品,耐用性能明显高于国产的低档产品,可以使用3年以上。该农场主要利用设施培育水果的种苗来扶持周边农村发展水果种植业。同时还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示范等工作,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远远超过农场自身的直接经济效益。该模式属于设施农业的技术辐射推广类型。

(二)岗德林合作社设施农业模式

岗德林农业合作社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为拉萨和与其主流堆龙河的南岸。海拔高度约3600米,当地日照丰富,无霜期短,水利条件较好,具有发展城郊型农业的市场优势和交通优势。岗德林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1998年,2013年合作社的塑料大棚等设施面积达到1500亩,温室920余栋,冷库3300平方米。合作社在拉萨市区设立30多个农产品直销点。目前该合作社的固定资产估价达到3200万元;2012年参与设施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户达到500余户(其中本地农户358户)。据实地考察,该合作社的塑料大棚均为钢架结构,由自治区政府投资修建和租赁给农户使用,每栋塑料大棚约需投资现金3万元左右。本地农户每年的租金负担为500-1000元左右,经营后的设施维护和塑料膜更换费用由农户负担。塑料大棚每年可以种植三茬蔬菜,土地的复种指数提高到300%。而每栋塑料大棚(约0.8亩)的年收入可以达到1.25万元,是露地青稞收入(每亩800元左右)的10倍以上。当地一般每个农户家庭可以种植经营1-4栋塑料大棚,不少家庭的设施农业年收入可以达到5万元以上。岗德林合作社的设施农业主要从事蔬菜、瓜果和花卉的种植经营活动。其立体栽培模式为:黄瓜+西红柿+萝卜;西瓜+茄子+小白菜;草莓+黄瓜+豆角;西瓜+青椒+小白菜;等等。其中尤其以菠菜的生长周期最短,可以30天出一季,每年至少可以种植10季。目前精细品种的比重有大幅度上升趋势,在蔬菜的茬口和上市时间的控制方面也越来越科学化。该模式属于政府扶持的农村合作经济生产经营模式。

(三)白朗县大棚蔬菜基地设施农业模式

白朗县大棚蔬菜基地地处日喀则市的白朗县郊区,为雅鲁藏布江主要支流年楚河的宽谷流域,海拔高度3890米,气候条件优越,地势平坦,长期以来都是的青稞、小麦、油菜籽和马铃薯的主产区;农区畜牧业也比较发达,但蔬菜种植面积偏少,品种单一,不能满足当地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白朗县大棚蔬菜基地起步于1998年,由对口单位山东省济南市与白朗县农业局签订协议后实施。该模式借鉴山东省寿光县蔬菜经营模式,在该县由农业局承租城郊农户的耕地,建设大棚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农业局聘请了30名山东省的蔬菜工程技术专家和种植能手,参与大棚的建设、技术传授与产品经营。2010年开始建立白朗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行公司化经营。2011年升格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010年园区占地248亩,拥有190栋塑料大棚,目前园区拥有科技人员等48人,常年雇请当地藏族工人20余人负责日常栽培管理工作。通过基地和园区的试点与示范,逐步带动周围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周边农户陆续建设塑料大棚达5300多栋,目前参与大棚蔬菜经营的农民约2.3万人。此外农户还种植了约9000亩白菜、萝卜等露地蔬菜。目前白朗县已经成为自治区重点蔬菜产区,蔬菜不仅满足了本地区的城乡消费需求,还有部分产品销售到拉萨市、那曲地区和山南地区。据统计,2010年全县年生产蔬菜2312万斤,总收入4100万元,蔬菜种植使全县农牧民人均增收948元,蔬菜人均收入占全县农牧民全年人均收入的22%。基地建设较大程度地改变了当地的农产品结构,目前大棚蔬菜的品种主要有黄瓜、青椒、芹菜、西红柿等,以及草莓、西瓜等水果。该基地的建设基本上采取政府农业项目投入。对园区辐射的农户,主要采取政府无偿投资建设大棚后移交给当地农户经营,有关农户享受园区专家的技术指导和种子、种苗、农药、化肥等的优惠价格供应。但是在农户经营后每年的塑料薄膜更换费用由农户自己负担。蔬菜产品通过政府修建的市场,由农民自己与蔬菜商家议价和协议组织部分产品的销售;部分产品由农户直接到日喀则市区和沿公路设点进行销售。园区生产的高档精品蔬菜、水果则主要采取与日喀则市区超市对接的方式进行销售。该模式属于园区带动、政府投资的农户经营类型。

五、进一步推进高原核心农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调整设施农业的类型结构,增加高质量的高效日光温房的比重

目前的设施农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由农户经营的塑料大棚等设施相对简陋,损毁率偏高,每年都需要部分或全部更换塑料薄膜,从而加大了农户的生产经营成本。应当考虑增加投入的强度,重点发展高效节能的日光温房和钢架大棚,提高温房在设施农业种植面积中的比重,增强抗御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的抗风险能力。建议在政府财力允许的范围内,采取集约化的经营方式,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应当借鉴米林农场的模式经验,积极探索发展温房饲养畜禽和食用菌等的高规格设施农业模式。充分利用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逐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实现设施畜牧业和设施种植业的科学结合,推动高原设施农业进一步向更高层次的“有机农业”方向发展。

(二)加强设施农业多元化产权经营模式和资金运作机制的探讨

积极开展政府主导的科技园区建设,在高原核心农区的市、县两级,建立设施农业或蔬菜园艺推广中心,进行设施农业的引种、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等工作,从而带动广大农牧民开展设施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但目前在建设高规格的玻璃温房梅栋的园区费用有的已经达到平均每亩面积10万元(如白朗县国家级园区),一般农户无法承受。目前有关部门主要采取政府利用项目的投资建设资金建设温房、塑料大棚等设施,再与外地或当地的农户签订长期租赁使用(或承包)合同的模式。待农户的设施农业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和有了一定资金积累后,再扶持其进行设施的技术改造。建议以县为单位,建立政府的设施使用租金回收滚动投入基金,将每年通过回收农户对设施租金集中使用,对其他农户或其他村组发展设施农业注入启动资金,实现滚动扩展。为了改变设施农业资金投入渠道单一的局面,政府应当积极鼓励内地的民间资本和投资者以多种形式参与高原的设施农业的发展,如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合伙经营,股份制经营;等等。也可以通过组织村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生产经营合作社等方式,对有关的农户进行集中的技术、经营指导,最终形成一些高原设施农业较大规模的蔬菜、水果、花卉、禽蛋等农产品集中产地。

(三)加强以满足重点城镇居民与游客消费

需求的农产品市场与流通体系建设设施农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市场销售就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在拉萨、日喀则郊区沿公路摆摊出售西瓜和蔬菜的情况,说明设施农业的产品市场模式亟待升级。应当在高原的设施农业的重点产区,以县为单位配套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含量的农产品交易综合市场,同时要加强对当地农产品物流机构和组织的培育,利用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冷库等商品流通设施建设。要积极鼓励与支持营销专业大户和商业流通合作社等组织在城镇建立各种类型的销售点。在拉萨和日喀则等城镇实行“农超对接”的销售模式。设施农业的农产品要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群体,满足其特殊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对设施农业的产品链延伸的开发工作,部分产品应当考虑通过加工实现增值。

(四)加强对设施农业的重点技术的攻关与人才培养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低碳;现代化农业;黑龙江

1低碳现代化农业主要发展模式

(1)立体型。该模式的特点为多个生产系统利用其他生产系统的废弃物,充分实现对资源的高度利用,并可以减少外来因素干扰,以保证农业产出的质量以及安全。立体农业发展模式通常由养殖业和种植业共同参与。种植业生产的落叶、秸秆等可以进行初步简单加工,作为牲畜的饲料。牲畜排出的粪便进行加工转换可以用作渔业饵料,或者作为有机肥料用于种植业。渔业需要定期清理鱼塘,鱼塘清理出来的淤泥也可以用来作为有机肥料,提供给种植业,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内部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立体农业还可以利用时间差和空间差在有限的自然条件下对已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达到最充分的利用,发展出农田间作套种、水产品分层混养、果蔬间作等一系列新型种养方式。

(2)循环型。任何生产活动都对资源有一定的要求。循环型农业的特点就是建立起一套使生产过程中的能量与物质良性循环的系统。该生态系统通常以高效与低耗为原则,将光、热、水、土壤等资源的利用率尽可能地提高,从而减少对燃料、化肥、饲料等的使用。在现能量多层转换的同时,实现物质循环利用。由于我国农村多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生产规模有限,所以,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广泛适用于我国农村地区。

(3)高科技型。该种模式的特点为科技含量高,农产品附加值高,产业类型丰富多样,其中包括旅游观光、教育培训、科学研发、深度加工等。发展该农业模式需要投资建立生态农业科技园区,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开发出极具地方特色和科技含量的产业与产品。在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的同时加大当地的科研投入,形成极具价值的农业科技专利成果。以教育机构为起点,培养一大批掌握先进技术的科技人才,将人才源源不断地投入到技术再进步与农业生产中。以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为依托,生态农业为主题,在交通便利位置建立旅游观光基地,吸纳游客,扩大市场,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促使服务业蓬勃发展。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进一步提高,打造名牌产品,使其拥有独特的市场定位或者强大的竞争力。

(4)保护型。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部分地区不适宜进行农业生产工作。对于这部分地区,首先要进行生态恢复,当其具备生产条件时,再进行农业生产活动。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盐碱化等对症下药。通过兴修水利工程、植树造林、改良土壤多种手段,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提高环境承载力。一方面可以开拓农业生产空间;另一方面又可以防止环境继续恶化,影响原先的农业生产活动。

2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环境

21客观条件概况

(1)自然条件。黑龙江省介于东经121°11′-135°5′、北纬43°25′-53°33′。全省辖10个市、4个地区、69个县(市)。全省土地面积68亿亩,约占全国的48%,居全国第六位。其中耕地168亿亩。地处欧亚大陆东岸,大部分属中温带,具有明显的大陆季风气候特点。年均气温4℃~5℃,无霜期100~140天,≥10℃积温在1500℃~2600℃。

(2)社会条件。黑龙江省农村人口教育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多数仅为小学文化水平,一方面,农村地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农民受教育的意愿不强,教育相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提供教育的能力有限。另一方面,高素质、高学历的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3)生产特点。农业装备已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垦区现已装备266个现代农机装备作业区,农业生产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6%。科技贡献率接近现代农业标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2%,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产品商品率接近现代农业标准。黑龙江垦区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农产品商品率达到了现代农业平均95%以上的商品率标准。

22现存问题

(1)农业财政投入不足。黑龙江省作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大省,农业是重要经济支柱,但对农业财政投入明显不足,农业现代化、低碳化改造升级需要大量资金,财政投入不足使农业升级十分缓慢,无法达到预期要求。

(2)农业人才严重匮乏。2013年黑龙江省具有农学专业的高校80所,农学硕士学历510人,本科学历10225人,专科学历14359人,与巨大的行业需求相比,十分匮乏。与此同时,东北地区人才流失与人才吸引力不足的问题也导致农业技术水平发展缓慢。

(3)信息化水平低下。缺乏合理的信息规划,对信息化在农业的应用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能建立有效的信息化应用网络,缺少合理的信息化管理体制。低碳经济和信息化必须紧密结合,信息化水平不够,低碳农业难以运行。

(4)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冲突,农民对可持续发展认识不足,优先经济效益、低碳经济驱动力较弱。以秸秆为例,我国秸秆回收利用率不足7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90%。秸秆回收主要方向为发电、还田、饲料、有机材料等,但在回收过程中都面临着技术不成熟、成本过高的问题。秸秆还田每亩成本约为50元,占耕地收益的10%左右,农民不愿意额外支付费用,地方政府也很少出台相关制约措施或提供财政补贴,所以多数农民对秸秆处理方式还是就地燃烧。

3黑龙江省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应因地制宜地选择农业发展模式。就黑龙江省而言,农业生产环境主要分为四种。以大兴安岭地区为代表的山区、以三江平原为代表的平原耕作区、以齐齐哈尔为代表的半干旱地区和以哈尔滨为代表的城市郊区。

(1)在平原区发展机械化农业模式。一方面对落后的、老旧的农机进行升级换代,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碳排放。对耕地进行整合,从耕作制度、农业技术、生产方式等多个方面着手,全面提高整个农业区的产出,使单位能源消耗和单位碳排放水平降低。另一方面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消耗,开发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建立绿色能源体系。制定科学的检测方法,对范围内的所有耕地深度分析,针对当地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地质量,进行精确施肥,降低化肥使用比重,提高有机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2)在山区发展立体型现代化农业。黑龙江省的山区主要分布于牡丹江、伊春、黑河及大d安岭地区。该地区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森林之一,对碳循环起重要作用。山区地形崎岖,传统农业产出极低,同时对生态环境有不可修复的破坏。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利用土地、光照、淡水等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鼓励支持果树栽培、食用菌培植技术推广,积极发展林蛙、人参等特色产品,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3)在半干旱地区发展节水型现代化农业。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由于远离水系和地形地势因素,形成大面积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且时间空间分布很不均匀,难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使得该地区农产品产量相比其他地区偏低。针对此情况,需根据当地气象条件选择适合半干旱地区种植的作物。与此同时,引进先进技术,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进行灌溉。借鉴以色列等类似条件的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模式,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大力推广节水设施,扩大节水品种的种植面积。兴建科学的水利工程,减少输水过程中蒸发和渗漏导致的损耗。将工程、生物、科技、人力多种节水方式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4)在城市郊区发展观光型现代化农业。近年来,城市人口对农村生态观光休闲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黑龙江省面积广大,自然景观丰富多样,地形平坦,交通便利,十分适合在大中城市附近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以绿色、自然为主题,建设农业产业园区、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生态旅游度假村、特色农村。以现代化农业为核心,打造一批名牌农业产品,同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入,形成完备的服务业体系。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农业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190-02

据某教育媒体一项针对12398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79%的人认为在大学里学不到有用的东西,77%的人认为在大学所学东西与现实脱节,80%的人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不满意。[1]其中,相当部分调查对象就是地方高校的毕业生。调查结果反映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与社会需求、学生需求的差异。因此,适应大众化背景下有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地方高校的课程设置必须由简单照搬照抄官方规定或名校经验,结合教育、教学规律进行转变与创新。

一、云南农业大学边疆民族地区农业工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概况

云南“三农”问题突出,农业工程创业人才稀缺,需求量大,而经济发展滞后、民族文化差异、山地立体农业决定了农业工程形式多样,农业工程人才需求具有典型的地域、民族和区域经济特征。

2009年10月教育部以教高函[2009]27号正式立项边疆民族地区农业工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探索立足边疆民族地区,以培养与农业相结合、具有扎实工程技术基础与应用能力、掌握一定的经济管理贸易营销法律知识的创业人才为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为手段,辐射资源与环境等学科专业领域,初步形成了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立体农业,在高原山地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小型山区农业机械、特色农产品加工与贮藏、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民族传统食品等领域具有资源优势和区域特点的特色鲜明的农业工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与措施

1.改革思路。实验区立项建设后,确定了“工科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取,理论与实践并重”为指导思想的改革思路,紧密结合边疆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个性化培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灵活的、适合学生个性发挥、充分挖掘创业潜力的培养模式,着力于“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融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创业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科研和生产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2.具体措施。(1)课程体系模块化设置改革,构筑“农业工程课程模块+通识(人文)教育模块+创业教育模块”课程体系;(2)利用校内外、行业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构建以创业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立体实训”,创造性地把工程实际环节和课堂学校融为一体,让学生和市场无缝对接;(3)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帮助自主创业;(4)加强执业技能培训,强化创业能力,拓宽创业渠道;(5)不断总结创业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探索教学理念、培养制度和管理机制的全方位创新;(6)继续积极尝试“按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中期分流,分层次培养”的教学改革。

三、边疆地区农业工程人才培养规律的再思考

云南地形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经济发展滞后,山地多,北方平原地区和西北干旱地区的耕作、生产及灌溉等方式无法适应这一特殊的农业工程形式。因此,根据山地立体农业工程特点和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培养适应性强、个性化、多样化、具备在特定环境下独立工作、全面指导农业生产的农业工程创业人才,是加速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和地区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山地立体农业工程专业性、地域性、实践性强,多学科交叉、覆盖面宽广,新技术发展快,创业人才需求量大。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要突出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培养宽口径、综合型、适应型的创业人才满足市场需求。加强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体系改革与创新,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的创业人才。

四、边疆地区人才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立足边疆民族地区,面向区域和市场,充分利用云南的资源与区位优势,尤其针对地域、地区特色,培养适合边疆民族地区需求、熟悉基层工作、具备一定的创业技能的宽口径、厚基础、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农业工程创业人才。边疆民族地区农业工程创业人才的主要素质要求有:(1)具备扎实的农业工程基础;(2)具有一定大农业知识背景;(3)具有一定的管理、经济、商贸、法律和营销等知识;(4)具有一定的人际交流能力;(5)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6)具有相应的边疆民族多元文化背景。即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就业面广、适应能力强,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需要,适应区域经济和山地立体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工程创业人才。

2.培养方案。(1)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综合改革,构筑“1+5”课程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学科交叉和学科发展及用人单位对创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人才知识需求和社会适应性的基础上,适时修订培养方案,进行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综合改革。“1+5”课程体系即农业工程专业知识加农业基础拓展知识、管理经济和营销拓展知识与技能、人际交流拓展知识、执业资格和创业技能、边疆多元民族文化拓展模块。(2)构建“3+1”联合培养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将工程实践渗透到理论教学中,培养工程意识;熟练掌握工程技术中的一般方法论,以创新精神解决工程问题;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实行本科生双导师制,进一步依托企事业单位,构建“3+1”联合培养模式,建立“工程实验教学+工程训练”的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根据专业,大学的最后一年或者一年半开展“工程立体实训”培养工程综合能力。(3)面向创业、打好基础、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开展人文教育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积累人文知识,增强人文意识,提高人文素养。(4)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德育体系。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走志在四方路,当艰苦创业人”理念引导学生成为善于扎根边疆基层、吃苦奉献、爱岗敬业的新型农业工程创业人才。(5)加快实施创业教育推进计划。整合创业教育模块课程体系和内容,结合实践训练、课外科技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构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体系。更新观念、培养意识、训练能力,层层推进。(6)建立与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进一步推行弹性学制和完全学分制,实施分级教学和自主选课,通过校园“一卡通”工程,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继续开发综合教学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构建一个科学、高效、安全、畅通的教学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7)以“基础平台+名师讲堂”为模式。以“名师(名企业家)、名课、名教材”为主线,以“创业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全面推进农业工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基础平台+名师讲堂”的培养方式,保证了农业工程创业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突出个性发展,“名师、名课、名教材”贯穿于实验区人才培养全过程,保证了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五、成效与经验

(一)成效

1.通过项目实施,实验区教师的参与,鼓励了教师积极主动参加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长期以来,大多数教师对教改研究热情不够,通过实验区的建设和资金保障,吸引教师回归教学本位,参与实验区建设和教学改革。

2.通过项目实施,实验区学生开始受益,不断把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将理论教育成果转化为创业实践,有效地指导了毕业生创业,指导的多个创业团队获得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奖励。

(二)经验

1.积累了项目管理与运行管理经验,为项目后续实施奠定了基础。

2.以实验区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参与教改、教研,提高了教师参与热情,促进了实验区所在单位的教改、教研水平。

3.多渠道、共参与为实验区建设成功提供了保障。自实验区立项建设以来,充分利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多种渠道,实施项目内容,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本刊评论员.培养应用型人才:我国高等教育目标的重大调整[J].教育发展研究,2009,(5):1.

立体农业发展模式范文第5篇

旱粮历来是浙江省粮食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在政府的重视和政策引导下,我省的旱粮生产曾经达到了最辉煌的时期,后随着人民温饱问题的逐步解决,旱粮的地位和作用也日显低微,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饮食结构的变化,种植效益的提升,预示着旱粮生产新机遇的到来,旱粮不仅已经成为我省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在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浙南山区发展旱粮作物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保效益。

1有利于调整粮食生产内部结构

提高经济效益长期以来,全省粮食生产重水稻轻旱粮,结构单一,商品性能差,经济效益低。2012年浙江省统计数据显示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877.22万亩,而水稻种植面积1248.89万亩,占种植总面积66.52%;粮食总产769.71万吨,水稻总产608.25万吨,占粮食总产79.02%;旱粮种植面积合计仅628.44万亩,占种植总面积348%,旱粮总产161.46,占粮食总产20.98%。可见旱粮种植结构和产量与水稻的比例完全失调,旱粮中大豆和小麦是主体,其它旱粮种类则数量极少,由此形成粮食种类结构单一与消费结构不协调的格局。

2有利于食品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种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旱粮种类多、营养丰富全面,是发展食品工业的优质原料,旱粮农产品可以加工成各类优质食品或食品添加剂,加速食品工业发展。甘薯、马铃薯可加工成速食品,木薯干片加工成无水葡萄糖、药用肌苷等医药用品,大豆制成豆腐、豆干、豆豉,还可经深加工成赖氨酸食品添加剂、食用豆粉、浓缩蛋白和分离蛋白制成的食品,用于出口创汇;另外,旱粮还是畜禽饲料的重要加工原料。利用蛋白质和热能较高的豆饼、豆渣、麦麸、玉米等制作成营养价值较高的畜禽饲料,可以加快畜禽生长,减少饲料用量,节约成本开支,提高经济效益。

3有利于改善山区生态条件

旱粮生产过程中若实行水稻与大豆、玉米、薯类等水旱换茬,冬季油菜与大麦、小麦、蚕豆等合理复种轮作,通过水旱换茬、冬季绿肥与春夏粗粮轮作,有效地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山区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效能,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二浙南山区旱粮生产发展思路

1调整旱粮种植结构

优化种植品种浙南山区旱地适合发展旱粮作物是由其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所决定的,冬暖夏热、雨量充沛有利于喜温作物的生长,而多变的地貌、土壤类型使得旱地农业具备明显的垂直分布,不同熟制的品种也分布广泛。除水稻外,其余的旱粮作物与经济作物均有种植,各种作物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和无霜期的缩短而有旱、中、晚熟品种,播种期有春播、夏播、秋播之分,海拔较高的山坡则分布比较耐寒的作物,比如马铃薯、大麦、小麦等。旱粮作物种类繁多,生产结构复杂多变,能够适应浙南山区旱地的立体生态环境需求。结合旱粮作物的立体层次结构,合理安排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重、粮食作物中粗粮与细粮的比例、谷类作物与油料作物的比重。河谷平原与低丘平坝区域作物生产水平较高,可适当提高旱粮经济作物的比重,如小麦、大麦,约占旱地面积1/3以上;丘陵与低山地区则以冬作油菜和豆类为主,约占旱地面积5%~10%,通过固氮作用和轮作的方式提高土壤肥力;山丘和高山地区,逐渐提高粗粮的比重,基本上以玉米和马铃薯为主;沿海迎风坡避免种植玉米等高秆作物,局部山区种植耐寒耐贫瘠的旱粮作物,如荞麦、高粱等。

2完善旱区种植生态

2.1修筑梯田

浙南山区旱地坡度一般在15°以上,未筑地埂和修建水平梯田或横向带种,旱地周围未挖排洪沟、山顶和陡坡也未种植涵养水源的植物,顺坡耕作若遇夏季暴雨,在地表覆盖的密集度小、作物种植稀疏的情况下,雨水顺坡急泻,引起水土流失,带走土壤中大量养分。修筑梯田是治理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根据地面坡度大小、土层厚薄、耕作方式、劳动力多少和经济条件决定梯田宽度,修成后配合深耕、增施有机肥料、种植适当的先锋作物等农业耕作措施,可以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当原地表坡度小于40°时,梯田的侵蚀能量约为原坡地的17%~22%,相应减少的侵蚀能量约为78%~83%,这与常规水平梯田的减沙效益相当。据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资料,水平梯田每亩可减少径流70%、减少泥沙量93%以上、增加土壤持水量30%,另外,尽管梯坎所占土地面积不大,一般在5%~10%之间,但形成的表面积却较大,随着原地表坡度增加,梯田总表面积增加,当地表坡度为15°~30°时,梯田面积较相应的土地面积分别增加约9.4%和20%,而所增加的耕地面积可使作物产量比坡地增产30%~70%。2修复草地发育良好的草地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与水土保持林相似,据测定在一般降雨条件下,20°苜蓿坡地较20°坡耕地减少径流88.4%,减少泥沙流失量97.4%;草本植物根系能改善土壤,种植三年的苜蓿地,土壤水稳性团粒可达9%,较一般农地增加4.6倍。

2.3构建立体农业生态系统

垂直气候资源是浙南山区自然资源中可供利用的最重要的特色资源,全面发展立体农业是提高种植业效益的必由之路。立体农业的实质是农业生物中多物种、多层次的组合配置,或多级物质能量循环转化。(1)间套作。间套作是立体种植的最基本形式,能充分利用农作物不同生育期的时间差、高秆作物与矮秆作物生长的空间差,提高作物经济效益。马铃薯和玉米是浙南山区的优势作物,“玉米=马铃薯”是该地区旱粮种植模式的基本骨架,可以根据各地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状况确定种植模式,如低山区域可采用“玉米=马铃薯+大豆”、“油菜-中稻”;高山区域则可采用“玉米=番薯+大麦”等模式。(2)组建复合生态系统。河谷平坝区域推广“稻田养鱼”、“稻田养蟹”共生模式;中山以上发展以“林业+旱粮”为主的模式,兼顾“林业+中药”、“林业+蔬菜”、“林业+食用菌”,依托林业发展旱粮、中药、蔬菜,把种植业和林业很好结合起来,兼顾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另外在浙南全境倡导“林-果-茶-草-牧-鱼-沼”的全面综合、异面利用的立体农业模式。

2.3构建立体用肥需求结构

目前,浙南山区旱地农业基本上是广种薄收,耕作方式依然粗放,“种种一畈,收收一担”这类面积占旱地耕作总面积的60%~70%。在旱地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山区高地土壤母岩、砂岩成分居多而导致土壤贫瘠,交通不便使得生产资料投入少,管理经营不善,另外顺坡耕种的旱坡地受长年累月的暴雨冲刷、土壤肥力流失严重、旱地越种越薄,甚至被冲刷成光板地、基岩。生产资料投入少、土壤肥力因自然条件流失严重导致旱地能量流和物质流入不敷出,进而影响粮食产量和品质。因而有必要推广旱地测土配方施肥和一次性施肥技术以构建科学合理的旱地立体用肥需求。浙南山区耕地(水田、旱地)耕层土壤养分的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中等,速效钾含量偏低,微量元素除硼外含量较高。山地表层有机质、全氮含量高,速效钾含量中等,速效磷含量极低,微量元素较低。作物可直接利用的是土壤中的速效磷和速效钾、缓效钾的含量。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低,是衡量土壤供应磷、钾素的有效指标。农化分析统计结果表明,速效磷含量趋势为水田>旱地>山地,速效钾含量趋势为山地>旱地>水田。其原因可能是水田中由于常施磷肥,磷含量高,而钾肥所施不多,但淋失却较容易。在南方山区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影响旱地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旱地生产力的影响因子关键是肥而非水,因而解决旱地农业“薄、瘦、旱”等主要障碍因素的关键在于通过种植豆科绿肥和合理用肥。除扩种豆类等养地作物外,必须增施较多的有机肥与适量化肥,促进和提高旱地土壤的有效成分含量。例如,山区水田由于开垦和种植过度而导致速效钾含量偏低,可进行适当的轮作和秸秆、根茬还土,另外每亩增施尿素21.6kg、过磷酸钙28kg、硫酸钾15kg,保证水田土壤氮、磷、钾合理搭配,满足耕作需求。山地表层由于未经开垦,其有机质、全氮含量高,但速效钾含量中等,速效磷含量极低,微量元素较低,可适当增施微量元素和磷肥,降低氮肥施用量,每亩以尿素16.3kg、硫酸钾5kg、过磷酸钙45kg为佳。

2.4推广节水耕作、灌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