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发展趋势

农业发展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发展趋势

农业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一)上林县农业经济简介

上林县农业生产以水稻、甘蔗、桑蚕为主,上林优质米以其独特的口感驰名中外。2009年上林县农业总产值实现181312万元,其中农业(种植业)76463万元,林业5605万元,畜牧业86768万元,渔业11911万元,服务业565万元。2009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485元,农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453元[3]。

(二)农业总产值及各项指标分析

1、60年来农业总产值独立分析

上林县农业经济在60年的过程中呈逐年稳定上升态势,利用SPSS软件,可以时间参数作为X轴,即自变量,农业总产值作为Y轴,即因变量,数学模型设为:Y=αeβX。经指数模型分析求得α、β的参数估计值,得回归方程Y=1.98*10-60e0.0743X。

2、按分项产业模型整合分析

参照农业总产值的时间序列分析,将各产业分项产值分别代入SPSS软件,以农业各分项产值为因变量Y,年份为自变量X,可得以下回归方程:农业:Y1=1.32×10-53e0.0662X1畜牧业:Y2=2.87×10-97e0.1161X2林业:Y3=1.73×10-58e0.0704X3渔业:Y4=4.36×10-114e0.1347X4服务业:Y5=1.85×10-72e0.0854X5

3、按照更合理的推算方式,农业总产值应当等于各分项产值的总和,即Y=Sum(Y1,Y2,Y3,Y4,Y5)。在1990年之后,以上五项产业基本开始纳入全县总量计算,因此对1990年之后的农业总产值作出二次模拟回归,得Y6=2.47×10-77e0.0939X。经实际数据对比,这条方程曲线更加接近农业总产值发展趋势的实际情况,所以以此作为中长期预测曲线模型。

(三)农民收入与支出情况的变化

1、农民纯收入与农业总产值的联系

上林县自1970年以来农民纯收入随农业总产值增长而逐年提高,使用SPSS软件,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因变量Y,将农业总产值作为自变量X,建立回归方程Y=kX+b,通过分析得出k、b的参数估计值,代入得一元方程Y7=0.0179X—6.5955。

2、农民纯收入与消费性支出的联系

通过SPSS软件,以人均消费支出为因变量Y,农民纯收入为自变量X,同样进行一次线性回归,建立模型为Y=k’X+b’。分析得出k’、b’的参数估计值,代入得一元方程如下:Y8=0.4279X+981.96。

二、上林县农业经济发展趋势

(一)预计农业总产值与农民纯收入走向

根据回归模型(1)~(6)对上林县未来农业发展走向做出预计,可将时间自变量代入回归方程,来求得中长期对农业总产值的预测值。例如回归模型(7)中,农业总产值对应时间参数的回归方程为Y=2.47×10-77e0.0939X,将曲线向X轴正向推进若干个单位,便可以从计算或图形中得到未来若干年上林县农业总产值的预测数据。

(二)未来农业经济的结构调整

1、受到国家调高农产品价格政策以及国际农产品价格传导的影响,未来几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总体水平上涨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因此上林县农业经济仍然要保持把粮食生产放在首位,确保粮食总产量增长。

2、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业,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继续巩固发展糖蔗、桑蚕等优势产业[8],大力发展生猪、肉牛等特色养殖,推动水产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积极发展油茶种植,推进林下经济种植,促进林业健康发展。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

(三)全县农村经济形势展望

按照“中央1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全县“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活动,继续掀起水利建设新高潮,抓好节水改造配套工程建设,同时扎实推进农田水利、人饮、沼气等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新农村和生态家园建设,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第三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

2、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加大惠农支农政策力度,保护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稳定主要农产品价格,避免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加强农村劳务培训,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

农业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一)历史沿革

湖南省农业保险起步于1984年,由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经营,相继开办了水稻、棉花、烤烟、森林火灾、生猪养殖、养鸡、奶牛等险种,保险责任主要是自然灾害。1992年底,湖南省农业保险险种增加到50多个,基本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多个方面,当年实现保费收入4584万元,达到历史最高峰。1993年,由于诸多因素影响,农业险种开始减少,经营规模逐年萎缩。2003年只剩下烤烟种植、森林火灾保险和少量的耕牛、奶牛养殖险,大部分险种先后停办。在2007年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前,湖南省的种养两业险承保率几乎为零。

(二)发展状况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我国的保险市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保险行业资产实力日渐强大,保费规模急剧扩张。湖南省保险市场也在迅速发展,保费规模不断扩大,年均增长速度在10%以上。2006年湖南省保险深度几乎达到2001年的两倍,同年的保险密度也从2001年的1.4%提高到将近2%。但是,湖南的农业保险却落后于整个保险业发展的平均水平。

1、保费规模起伏过程中市场比重相对较低

从2001年到2006年,湖南省的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在产保险业务中所占比例一直徘徊在5%左右。,农业保险的保费没有任何突破,甚至还出现间歇式倒退。

2、赔付率不断攀升对于农业保险经营造成压力

对保险行业保费增长贡献颇少的同时,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却保持了上升趋势,从前些年的50%左右上升到100%以上,赔付支出远远大于保费收入。2006年湖南省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为1733万元,赔付金额却高达2271万,赔付率超过了131%。这一问题不仅对于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带来很重的经济负担,还给保险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保险公司面对经营亏损,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改善经营,如增加费率、抬高核保标准或赔付标准、降低风险责任等。这些措施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许多农民因为保费过高放弃投保,造成了业务的流失。同时,由于参保人数减少,费率厘定时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误差,直接影响农业保险的经营。逆向选择的因素被扩大,道德风险发生率大幅度增加,导致农业保险经营情况的恶化。保险公司和农民之间螺旋式作用,把农业保险推向进退两难的境地。

3、现有险种不能提供足够的风险保障

(1)保险标的和实际需要保险的对象不相符合。人保的作物险种有烤烟保险、水稻制种保险、苗木保险等。湖南省稻谷年均产量在两千万吨以上,占到全国的近13%,省内的主要作物也是水稻和油料,而有农业保险承保的烟叶只占极少的比重,缺乏基本的水稻、油菜等种植业保险,农业保险只是一句空话。在养殖业方面,2006年湖南省的生猪出栏量为6242.4万头,排名全国第一。然而生猪的保险没有完全启动,不论试点前的奶牛、耕牛保险还是试点后的能繁母猪保险均不能满足养殖业风险分散的需要。

2008年雪灾中,农作物里受灾比较重的是油菜、蔬菜、柑橘、畜禽和渔业等,南竹等经济林的损失也非常严重。省内启动的政策性种植业保险主要是针对水稻、棉花,养殖业保险主要是能繁母猪和承保面不足30%的生猪保险,经济林、渔业保险缺乏,使农业保险的报案率和最终赔款占总损失比例明显偏低。

(2)保险责任不能提供足够的保障。试点前的商业保险主要承保的风险是火灾和冰雹,而湖南的洪涝灾害最为严重。2006年台风造成的洪灾中,均是电力设备、矿场和工厂固定资产受损得到赔付,遭受严重损失的农业却几乎没有补偿。试点后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仍有待提高。2008年初的雪灾中,湖南因灾造成损失170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亿元,全省200多万顷农作物受灾。但湖南省农业保险赔付率却很低,截止到2008年4月10日,农业保险已赔付876万元,仅占受灾损失的1%。

4、农业保险的发展与农业经济的发展不协调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投入的加大,农村经济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三农”的有关政策为农民带来了实质性好处,农业税的减免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村合作性医疗起到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2007年全省GDP总额为9145亿元,增长了14.4%,居全国第12位,比2006年前移一位。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更是突飞猛进,从2006年的3389.62增长到3904.26,增幅为15.2%,扣除通胀等因素实际增长8.3%。

经过比较可以看出,湖南省的GDP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都是正相关且趋势稳定,但保费却呈现出大幅度波动的情况。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湖南省农业保险的不完善和不健全。

二、湖南省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障碍

(一)政府没有主导和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

自开办农业保险以来,湖南省农业保险业务一直由中国人保办理,政府没有给予财政补贴。大量国内外经营农业保险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政府主导和支持下的农业保险才能存活。农业保险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其本身所具有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也决定了商业化经营农业保险是走不通的。政府的补贴可以通过保费补贴、减免经营费用、安排再保险等方式进行。

中央和地方每年用于灾情救济的款项在财政支出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湖南省这样一个灾害频繁的省份。因此,可以将农村救济中的部分资金用于农业保险的补贴,这样可以减少灾害发生时各级财政压力。根据福利经济学原理,政府补贴农业保险比直接补贴农业会产生更好的社会福利效用,而且还可以提高参保率加大风险保障和经济效率。

(二)保险公司面临着供给不足和经营亏损的两难局面

1、农业风险的系统性使得承保风险过大。农业保险承保的自然风险一旦发生,影响范围之广、灾害之严重性都是难以估计的。小范围运营的农业保险的承保标的同时出险的可能性更大。巨额风险准备金的积累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保险公司面临着严峻的财务压力;即使建成,一旦出险则多年的经营成果付之东流,这对一个商业主体来说也是很不利的。

2、农业保险中存在着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农业保险中信息严重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客观存在且贯穿于始终。农民们在投保中以次充好、欺骗核保人员,生产中没有防灾防险措施,灾情发生后与其他农户串通骗取保险金等现象时有发生。道德风险可以通过如细分风险等级、严格核保或理赔标准、设置免赔额和免赔率、建立客户信用档案、相互保险等方法缓解,但是不能根除。

3、农业保险的经营成本过高。农业保险的核保、理赔过程十分复杂,费率的厘定难度很大,这是由湖南省内作物、牲畜种类多样,地域气候环境差异大,风土人情不同等因素决定的。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巨大的经营成本使农业保险业务无利可图。

4、农业保险缺乏再保险体系。我国再保险发展落后,风险大量聚积在国内,农业保险甚至连国内分保都暂未实现。建立全国规模的农业再保险体系是最有效的解决途径,政府应该充当最后保险人的职责。湖南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联合周围省市或者经贸往来地区筹划地区性农业保险联合体,互相进行分保。利用保险公司的渠道进行再保险安排也是方法之一。

(三)农民缺乏风险意识和保险参与能力

农业保险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补贴前农民的投保意向和实际投保率很低,原因有三个方面:

1、农民保险意识差。这同我国政府长期充当灾害第一保障人的原因是分不开的。然而,湖南农民保险意识差的主要原因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根据调查研究,地区农业商业化程度越高,农民保险意识越强。湖南虽然是农业大省,但第一产业占全省GDP的比重不高。省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84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0%。06年湖南省农村居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仅为3888.32元/户,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全国平均水平为7647.09元/户)。湖南农业还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态。

2、农民缺乏长期风险防范意识。例如某年发生灾情,投保农民从保险公司获得保险金,部分没有投保的农民的保险意识因此强烈,第二年的保费规模扩大;然而第二年没有受灾,农民的投保热情自然降下来,保费出现大幅度下降,造成了湖南农险保费收入周期性波动的局面。农民投保的主要动机不是为了分散风险,而是期望获利,这与保险的经营原则背道而驰。

3、农民收入水平有限。湖南是一个中部省份,经济水平不高,并且农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和省内GDP的增幅有差距。灾害的危机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压力,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十分有限。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农民首先需要的还是自身的保障,其次才是经营的农业的保障,“三农”保险共同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对于湖南省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的对策探讨

2007年开展政策农业保险试点后,湖南农险突飞猛进,原保费收入7.54亿元,是上年同期的42倍。农业保险必须跟上经济良性发展和“三农”政策的大形势,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风险保障。为了取得湖南农业保险的全面胜利,我们必须针对政府、保险公司和农民存在的不同问题分别采取对策。

(一)政府角度:加强政策制定和宏观管理

1、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法规。立法是农业保险得以顺利发展的基本保障,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是当务之急。加快农业保险立法脚步的同时,还要注意各种政策法规的制定。法律法规不仅为农业保险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法律基础,也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提供了保证。

2、确保各级财政补贴实施到位。保费补贴是政府在农业保险实施过程中主导性的最主要体现之一,但是我国地方财政补贴往往存在着不到位、随意挪用等现象,这种情况甚至在法律约束条件下也不能完全杜绝。农业保险关乎国计民生,牵动着省内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切身利益,省市各级政府必须保证保费补贴实施到位。同时政府还应该提供税收优惠和让利以促进农险的发展。

3、建立独立的农业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湖南省农业保险的模式是政府主导下商业保险公司运营,其本身带有很强的非市场化因素,单纯由保监机构进行监管不仅加大了监督难度,还将混淆农险的特征性质。组建专业化的独立农业保险监管机构更有利于农业风险的控制,也能更好地体现农业保险的政策性。

(二)保险公司角度:完善经营策略和风险分散机制

1、提高农险业务风险管理水平。农业风险的系统性以及农业保险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迫使保险公司提高自身风险管理水平。虽然农业保险有政府补贴,但是任由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发展下去,最终还是会造成保险公司的亏损。保险公司应当通过建立风险准备金、合理设定费率、细化风险等级等手段提高风险管理水平,避免亏损以减轻公司财务压力。

2、改善原有经营、管理模式。农业保险的经营程序复杂、成本较高,而各种风险管理手段的升级必然要加剧公司管理成本。保险公司不得不改善经营、管理机制,开辟出一条既合理又实惠的新型管理道路,充分发挥国内省内各种优势,为农业保险的顺利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3、在政府的支持下筹划农业再保险机制。再保险是保险公司风险分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我国这种资本市场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包括安排再保险渠道,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实现农业再保险,如人保实行的是分公司向总公司分保。保险公司应当主动积极地筹划农业再保险机制,以避免连带的农业风险给农业保险造成毁灭性打击。

(三)农民角度--提升保险意识和农业产业化意识

1、加强农民的保险意识和长期风险意识。湖南省农业保险承保率低不可能没有农民风险意识差这一主观原因。通过政府和保险公司的大力宣传,尤其是经历了2008年初的雪灾后,农民的保险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农业保险还应当随着“三农”保险的发展逐步完善,为广大农民提供生产生活各方面保障,树立起农民的全方位、长期性风险意识。

农业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农业专家系统也可叫农业智能系统,是一个具有大量农业专门知识与经验的计算机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依据一个或多个农业专家系统提供的特殊领域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农业专家就某一复杂农业问题进行决策。典型的专家系统主要由知识获取工具、知识库、数据库、推理机、解释机、人机交互接口几部分组成。专家系统的主要特征是有一个巨大的知识库存储农业领域知识,而系统的控制级,通常表达成某种推理规则。整个系统的工作是从知识库出发,通过控制机理,得到所需的结论。即利用计算机来模拟某领域专家或专家群体在解决某些任务时所具有的技能,对各种实际问题给出高水平的解答。对农业生产管理给出决策指导。

2农业专家系统的作用及发展现状

2.1农业专家系统的作用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各地生产条件千差万别,不同作物、不同品种均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管理。要求必须很好地协调处理好高产、优质、高效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各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专家系统为各种单项农业技术提供先进的集成平台,将各种农业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农民因地制宜地正确使用各项农业技术,实现生产的科学管理。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生态区域性决定了必须有一个健全而庞大的推广体系。在现代农业经营体制下,建立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是当前农业科技工作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信息技术可以为推广体系和广大推广人员提供最先进的工具和技术手段,利用其在传播信息和知识方便、快捷、可大量复制的特点,将大量科技成果迅速传播到农民手中,实现大范围的应用,弥补和克服农业科技人员短缺的问题,改变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从而大大促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和生产的发展,促进当地生产组织方式科学化。随着农业种植和养殖业结构的调整,优质高效的经济作物日益受到重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农业市场的对外开放(加入WTO),国外大量的新品种、新技术进入国内,同时国内的“名、特、优、新”农产品也不断出现,迫切需要快速获取和更新种养信息,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变化,以提高效益。通过先进的信息硬件和软件技术,对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的知识、信息进行获取、处理与应用,帮助农户根据市场做出科学决策,实现农业生产、管理和经营的科学化,克服盲目性,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和集约经营。

2.2农业专家系统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开始研究农业专家系统,最初用于农作物的病虫害诊断,1978年伊利诺斯大学开发的大豆病虫害诊断专家系统PLANT/ds是世界上应用最早的专家系统。到80年代中期,研究从单一的病虫害诊断转向生产管理、经营决策与分析、生态环境等。例如,日本东京大学建成的西红柿栽培管理专家咨询系统就面向生产管理。目前国际上有近百个农业专家系统,广泛应用于作物生产管理、灌溉、施肥、品种选择、病虫害控制、温室管理、畜禽饲料配方、水土保持、食品加工、财务分析、农业机械选择等方面,有些系统(如哥伦比亚大学的梯田管理系统)已成为商品进入市场。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合作研制的砂姜黑土小麦专家施肥咨询系统于1985年10月建成,在安徽省淮北10多个县得到较大规模的应用。随后,许多科研院所开展了各种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活动,这些专家系统,在基础研究和应用两方面推动了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发展。在基础研究方面,也就是面向领域和面向任务的专家系统开发工具,主要是编辑型开发工具和智能型开发工具,如熊范纶等研制的雄风系列、吉林大学的MES、浙江大学的IDEST、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VESS、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专家系统平台等,同时还开发出自动知识获取工具。

在应用方面,砂姜黑土小麦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在我国农业专家系统的应用中是最早的,随后,施肥专家系统、品种选育专家系统、粘虫测报专家系统、蚕育种专家系统相继问世。到目前为止,已广泛应用的专家系统包括关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专家系统、管理专家系统、施肥专家系统、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专家咨询系统、品种选育专家系统、畜牧兽医专家系统、饲料配方专家系统、农业气象专家系统以及农业工程、土壤侵蚀、盐碱地改造等方面的专家系统[1]。如小麦高产技术专家系统,水果果形判别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关于规则和图形的苹果、梨病虫害诊断及防治专家系统,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集成专家系统的设计,生态农业投资项目外部效益评估的专家系统,有关作物生长特征的作物栽培专家系统,有关生长模型的小麦管理专家系统[2]。863课题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从1990年起把农业专家系统等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列为重点课题,给予重点支持。为了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支撑服务农业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经验,1996-1998年度在北京、云南、安徽、吉林四省市开展了以农业专家系统为核心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示范工程”,并在示范区内实施[3]。示范区经过2年多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探索出了信息技术服务农业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总之,农业专家系统触及农业领域的各个方面,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做出了贡献。

2.3农业专家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

2.3.1农业专家系统的综合性和实用性问题目前,农业专家系统的研制及应用大多数局限于科研院所及示范基点,农业专家系统的潜在作用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考虑应用领域特点,按照生态环境、气象、地理等因素开发适应地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农业专家系统。另外,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较多,但现在大多数农业专家系统是针对农作物生产的某一侧面开发的,缺乏对农作物生产各个阶段、各个方面的有机联系和统筹考虑,因此,只有提高系统的综合,才能真正地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2.3.2农业专家系统的对象范围我国的一些农业专家系统只强调目前应用,缺乏第二次开发所需的专家系统开发工具,使用者无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创建知识库和模型库,限制了专家系统的进一步应用,有些专家系统虽提供了开发工具,但缺少通用的模板和模型,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技术,缩小了专家系统的应用范围;另外,一些农业专家系统追求所谓先进性,要求高档次的硬软件,也要求使用者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很难在农业基层普及,一些农业专家系统与领域知识结合不够,停留于科普知识介绍,从而表现其先进性和实用性较差。因此,开发与应用并进,增强系统的适用性是非常必要的。

2.3.3专家系统自动获取及检验知识机制问题目前知识库缺乏自动求成机制,推理方法缺乏误差分析及预测功能急需解决和提高。

2.3.4专家系统在知识处理方法上过于简单知识的深加工处理水平低,新方法新技术的融合与聚类等方法少。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成熟的信息技术,今后农业专家系统的开发需广泛吸收这方面的技术,特别是当今的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高速公路(互连网)技术等。

2.3.5网络化、动态化服务问题由于农作物生育期间受气象、病虫害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处理,实现网络化服务十分必要。农业专家系统要解决的是农业生产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具有四维特性(三维空间+时间),这就要求系统的知识库、数据库、模型库必须是动态的。为此要求其能随时间的推移不断更新。而我国目前的农业专家系统多是静态的,时效性差,实用性不高,因此在农业专家系统建设中必须注意其动态性。综上所述,在分析我国农业专家系统应用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是非常必要的。

3综合智能农业专家系统—精确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1精确农业的概念

精确农业是一种战略思想,是信息和人工智能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它为当代农民和将来的农业经营者们提供了一种美好的前景。从技术角度上看,精确农业是将遥感(Remotesense,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科技应用于农业,逐步实现精确化、集约化、信息化的现代控制农业[4],它可根据田间因素的变化,精细准确地调整各种农艺措施(包括土壤和作物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优化各项投入,以获取最高产量和最大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回报,同时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土地等农业自然资源。具体而言,精确农业是为了挖掘并谋求种植业和畜牧业利润最大化,所采取的是精确投入的农业生产管理手段。此概念从另一角度体现了精确农业是要在降低生产成本,最小程度地减少环境污染的情况下,仍然提高粮食、饲料及纤维生产力水平。因此,精确农业是信息技术和农学的集成。

3.2综合农业技术智能专家系统

以“3S”为技术核心结合快速检测技术,以数据库及数据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作物模拟模型、专家系统技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技术支持的一个综合性智能专家系统。GPS,即全球定位系统。通过24颗卫星可以给出任意一个地面点的精确度为厘米级的坐标值,从而能精确地确定地物的空间位置。该系统可用于耕地面积的量算和形状的测量,引导田间定位系统的采集,小区作物产量的计算,以及农业机械定位播种、配方施肥、喷药、灌溉等。GIS,即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系统支持下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它的操作对象是空间数据,即点、线、面、体等地理实体,按统一的地理坐标对这些实体进行编码后,可实现定位、定性和定量的描述。在农业专家系统中应用GIS,能将各类图纸(如地形图、土壤图、土地适宜性评价图、作物分布图,土地利用现状图、降水分布图等)数字化并存储于计算机,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叠加在一起,就能知道哪些作物的分布是合适的,哪些是需要进一步调整的。利用GIS还可以生成数字地形模型DTM(Digitalterrainmode),有了DTM,就能清楚地知道地块中某一点的海拔、坡度、坡向,甚至土层厚度及地下水深度,这些数据是农业专家系统所必需的基础数据[5]。RS,即遥感技术。它是快速获取大面积空间信息的主要技术手段,获得的空间信息是动态的,更新很快,能对动态变化现象进行监测。对遥感图像进行预处理和分类处理之后,就可以根据图像的特征,依据地物光谱特性,采用统计概率法、模糊数学法等进行识别,提取有用的信息。

RS技术在农业专家系统中主要用于:

农业资源的调查与监测,如利用微波雷达的穿透能力,透过植被和土壤,获取耕作层土壤质地和水分含量等信息;

自然灾害及病虫害监测,如借助于RS技术对旱涝灾害、水土污染、病虫害等农业灾害进行有效的预测、预报,对灾情变化进行动态监测,为制定防灾、抗灾、救灾提供决策信息;

作物种植面积、产量与长势监测,以及农业环境的检测和管理。快捷方便的实时检测技术的结合除结合GPS、GIS、RS技术外,还可以近距离采用快速检测仪检测土壤水份、养分含量以及数码相机获取近距离照片分析作物群体结构、长势、病情诊断,达到生产小区内生产管理决策的准确、高效性。

农业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相较1995—2002年,现阶段农产品产量不断递增,但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和消费结构水平提升,国内农产品生产增量仍无法满足百姓生活和工业加工需求,大豆、奶粉等农产品进口量不断递增,农产品供求已进入“紧平衡”新时期。农产品产量不断递增中国曾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经历“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农产品供求阶段,并曾因“卖难”导致农产品产量逐步下跌。但自2004年始,农产品产量企稳回升。尤以粮食产量为典型,产量从2003年的43070万t提升到了2012年创纪录的58957万t,增长37%,实现史无前例的“九连增”。食用植物油、糖类等种植类产品以及肉、禽、蛋和水产品等养殖类产品都出现了稳步增长的态势。进出口贸易逆差加大农产品贸易差额已经从1995年超出37.4亿元变为2012年的491.9亿元以上。从2004年开始,农产品进出口一直呈现出贸易逆差态势且有加大趋势。一是在关键的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类别上,尤其是以大豆为典型的粮食产品上(中国将大豆统计为粮食作物),逆差额扩大趋势明显。某种意义上粮食作物已经突破了95%的自给率底线。二是某些中、高端农产品供求和进出口比例失衡情况较为突出。以奶粉为典型,进口量从2008年的14万t激增到了2011年的98万t[3]。根据有关专家的估算,中国进口农产品折算的土地数量达到4470万hm2,占我国耕地面积的36.8%[4]。

2生产方式上,转向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新阶段

相较1995—2002年,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特征更为明显,中国在生产方式上正在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阶段转向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等的新阶段。农业生产规模稳步提升一直以来,中国的农业具有非常典型的小农生产特征,单家独户各自生产,生产规模很小,农业经营服务组织薄弱。近些年来,这种情况正在发生转变。从1995年到2011年,农业从业者人均种植面积已经从0.422hm2增长到了0.61hm2,增长1.45倍。从1996年到2011年,农业从业者的人均养殖规模也在增长,人均肉、禽、蛋和水产品产量都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2011年人均产量分别是1996年的2.3倍、7倍、1.8倍和2.3倍。值得注意的是,从2006年到2012年,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从4.5%增长到21.5%,流转面积从547万hm2增长到了1800万hm2,这从另一视角说明了当前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趋势。农业组织化经营趋势加剧近些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组织快速发展。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数从3.68万家快速增长到2012年的68.9万家,增长18.7倍,实有成员数超过5300万户。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从2004年的11.40万家增长到2012年的超过30万家,辐射带动农户数从2004年的8454万户增长到2012年的1.18亿户,农业龙头企业从2006年的7.16万家增长到2011年超过11万家。农业生产越来越表现出组织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农业社会化生产特征增加明显当前,全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其他类型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拥有政府公益机构15.2万个,拥有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超过100万个。同时,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上,也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社会化生产特征。以粮食、小麦和玉米3种粮食作物的生产为例,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资料,2000—2010年,3种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中,机械作业费、雇工成本和流转地租金占生产成本的总比重在不断攀升,从2000年占总比重的10%增长到18%,尤其是机械作业费占比增幅明显,从6%增长到13%。

3要素投入上,转向科技、资本密集型新阶段

相较1995—2002年,在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实现9连增的情况下,劳动土地要素的作用却在削弱,现阶段中国农业生产的要素投入特征正在从依靠劳动等要素转向依靠技术等要素。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劳动、土地等传统要素的作用正在削弱一是农业从业者数量减少明显。从1995年的35530万人下降为2011年的26594万人,占乡村就业劳动力的比重从72.5%下降为65.7%,从2009年开始,相关数据有加速下降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不再以农业为主业。二是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面积已经从1996年的13003.92万hm2下降为2008年底的12171.59万hm2,每年因为工商业发展和人民居住需要所占用的耕地面积约64万hm2。科技、资本等要素作用正在增强一是农业物质投入水平不断提升。以种植业为例,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增加推动了农地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和机电灌溉面积的较快增长,其中有效灌溉面积从1995年的4928.12万hm2增长到了2011年的6168.16万hm2,旱涝保收面积从1995年的3611.88万hm2增长到了2010年的4287.15万hm2,机电排灌面积从3220.53万hm2增长到了4075.06万hm2。同时,每公顷土地上投入的农用机械、化肥、农药、塑料薄膜和农用柴油等持续攀升,农业机械化、化学化态势明显。二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明显。从2009年起,农业部在800个县实施全国农技推广示范项目,实现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覆盖到所有的农业县,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的项目覆盖全部乡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过去7年间提高了约8个百分点[5]。2012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更是达到54.5%,主要粮食品种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每公顷产量首次突破5250kg,单产提高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80.5%[6]。2012年在粮食播种面积只比2011年增长0.6%的情况下,却实现了总产量3.2%的增长,科技要素在其中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5]。收入构成上,转向依靠非农产业新阶段相较1995—2002年,现阶段农民的农业生产增收效果有限,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少,已经跌破50%。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数量不断增多,工资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越来越高。农民收入已经转向依靠非农收入新阶段。农业生产增收有限,家庭经营收入占比持续下降从1995年到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578元增长到了7917元,增长了5.02倍,且2004年以来农民收入年增速均超6%,实现了“九连快”。但不可忽视的是,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利润增加非常有限。以粮食、小麦和玉米3种粮食作物的生产成本收益情况为例,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资料,自2000年以来,3种粮食收购价格和单位均产值都在稳步提升,但2004—2010年平均每公顷利润率和利润额分别只有26%和2715元,严重制约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此外,从1995年到2012年,农民的家庭经营纯收入从1125.79元增长到了3534.51元,但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从71.4%下降为44.6%,其中从2009年开始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跌破50%,农民收入非农化的阶段性意义显著。农民外出打工数量和农民工资性收入连续增长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跨乡镇外出就业,其中从2001年到2012年,外出农民工数量从8399万人增加到16336万人,增长了1.94倍。这说明虽然中国经济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但农业的吸引力仍然要弱于非农产业。随着大量农民从农业、农村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农民的劳动时间和收入来源也从原来的以农业为主转向兼业化甚至非农化状态。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从1995年的353.70元增长到2012年的3446.46元,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从22.4%增长到43.5%,农民通过外出打工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收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农民工资性收入与家庭经营纯收入之间的差额比例从2000年的49%缩小为2012年的1.1%,两者已经非常接近,也再次印证农民收入来源的非农化新特征。

4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趋势与挑战

4.1将依托城镇化等更宏大格局统筹解决“三农”问题

将依托城镇化等更宏大格局统筹解决“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克服的关键问题。未来农业现代化问题的解决将更加嵌入于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背景中,依托现代化的资本、技术和人力等要素进行解决。必须认识到要想解决至少六七亿农村人口的生存以及其所从事农业的发展问题,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更为困难的现实在于国土面积之广、各地自然与人文环境差异之大、人口数量之多,此问题的解决将毫无历史经验可循,这也是未来几年党和政府需要克服的关键问题。

4.2强农惠农政策将会拓展和延伸

强农惠农政策将会拓展和延伸,如何有效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是现有制度环境下必须长期面对的重要问题。未来政府将更有能力拓展和延伸目前的强农惠农政策,比如进一步提高已有的各项农业补贴幅度,并可能强化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在农村金融问题上进一步破题,拓宽试点领域和范围,允许更为丰富的实践探索。也必须要看到,有些政策措施在一些地方并没有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如何协调各项涉农工作,推动地方政府有效贯彻落实,将会是农业部门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重要问题。

4.3农产品需求的规模和质量将会继续提高

农产品需求的规模和质量将会继续提高,如何科学调配国际、国内两个农产品来源渠道,是农业宏观决策必须尽快回答的重大命题。未来百姓对农产品需求的数量和品质要求会进一步提高,可能会加剧我国农产品“紧平衡”的生产格局,在一部分中、高端农产品和大宗农产品类别上可能会加大对国际市场的需求量。在国内农业生产资源总量与生产环境短期内无法显著改善和提高的情况下,如何科学配置国际、国内两个农产品来源渠道,使得既能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农产品需要,又能确保我国农业产业的长期稳定和安全,将会是农业宏观决策需要尽快回答的重大命题。

4.4农业生产的利润空间依然有限

农业生产的利润空间依然有限,如何在保障城镇居民权益、工商企业利益和维护农民生产收益之间获得有效平衡,是农业宏观调控必须尽快解答的焦点话题。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农业生产的投入品很难实现价格下降。近年来,虽出现了某些农产品价格的暴涨现象,但2012年各地不断发生的大白菜、辣椒、葡萄及苹果等农产品产地价格暴跌、卖难等现象,再次说明了当前农产品的投入品、流通渠道及定价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目前的农产品产销对接存在明显障碍。此外,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项目,大规模扶持各类农产品产业化基地的冲动与城市政府面对农产品价格上涨时频频干预市场价格之间的鲜明反差。在城镇居民、工商企业和农民3方间,应该更多维护谁的利益,该如何有效平衡他们之间的权益,将是农业宏观决策需要尽快解答和协调的焦点话题。

4.5农业和农村劳动力数量将会继续下降

农业和农村劳动力数量将会继续下降,如何稳定和提高农业从业者队伍的数量和质量是农业部门必须尽快提出的基本主题。未来随着农民更多进入城镇打工,老年农民逐步丧失继续进行农业生产,年轻农民越来越不愿意务农,农业和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将会继续减少,如何稳定农业从业者队伍,以及如何提高现有的农业从业者队伍的素质,促进其掌握现代农业生产知识技能,如何引入新鲜血液持久为农业服务,将是农业部门必须尽快提出的基本主题,否则中国将会全面面临谁来种田的难题。

4.6农业生产规模将会继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体系将逐步完善

农业生产规模将会继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体系将逐步完善,如何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农业微观领域必须尽快探索和总结的核心命题。未来随着农地流转方式和途径的完善和多样化,会有更多的农民将农地流转出去,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但必须意识到,短期内中国的农业仍然会处于生产的小规模状态,很难实现百亩左右的人均生产规模。同时,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可能会继续增多,比如合作社有可能会突破100万家。规模可能会继续扩大,比如有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具备年销售额100亿元以上的发展水平,质量也可能会继续提高,比如在某些领域内慢慢具备与国际农业企业巨头的平等竞争能力。因此如何在生产的小规模状态下,鼓励农户与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彼此间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将会是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的农业经营体系的核心命题,需要更多领域和环节的实践探索与总结。

4.7农业受自然灾害与环境污染的影响将会持续

农业受自然灾害与环境污染的影响将会持续,如何和谐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考验社会各界的长期议题。未来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仍偏薄弱,很多农田所处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状态仍会继续,很多地方农业生产所面临的环境污染以及由此导致的农产品品质安全问题也会继续存在。在十把生态文明摆在突出地位和强调建设美丽中国的情况下,如何和谐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包括农业领域在内的社会各界必须面对的长期议题。

4.8农民兼业化和收入非农化状态将会延续,更多农民会选择在城镇安家落户

农业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植保机械 现状 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发展迅猛,尤其是粮食作物大部分地区从耕作到收获生产全过程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与此相比,植保机械则相形见拙。尽管过去的“跑、冒、滴、漏”已显著改观,“工农-16”也基本退出市场。但是,目前大量使用的植保机械仍然以人背小型机械为主。在“耕、种、肥(施肥)、保(植保)、收”整个生产过程机械化中,植保机械是相对落后的[1-4]。根据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和防治特点、农业生产现状与趋势,以及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建设情况,轻简化中小型机械仍将是主流,能够提高农药利用率、更加环保的保护性施药机械具有发展前途,“人背机械”到“机械背人”是必然趋势。

一、我国植保机械发展现状

1.植保机械的作用对象即农作物病虫草害复杂多变,制约了植保机械专业化发展

病虫害种类多并且发生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植保措施的多样性,病虫害偶发、突发、大发、小发等不一,不同于作物的耕作、收获等那样的简单一致。病虫害防治,难以规律性、统一化机械作业,也难以由缺乏一定植保技术和知识的农民独立担当。近年来虽然各地建立了一些不同组织形式的植保专业化防治队伍,但专业化程度很低,与机械收获那样的专业化相差很远。

2.生产方式比较粗放,经营规模小,制约了大型植保机械的推广应用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结合构成一定社会阶段的生产方式。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的联产承包、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尽管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性质没有改变,但是以农户为单位进行承包经营后,土地公有私用的现实情况,决定了生产的组织形式是个体小规模生产。在这种经营体制下,很难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粗放生产难以根本改变,大型植保机械缺乏市场。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矛盾将长期存在,而且是决定我国农业现代化特别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的基本因素。为了减少农民,就必须有大量的农民走向二、三产业。但是,二、三产业的容纳力也是有限度的,转移农民就必须扩大二、三产业,加快城镇化建设,反过来又必然侵占农业发展空间。有关资料显示,2001—2008年8年间,全国共减少耕地833.33万hm2,年均减少104.17万hm2,距离1.2亿hm2“红线”仅差166.67万hm2。人多地少的基本矛盾将长期存在且越来越突出,根据中央现行政策,以户为单位土地承包关系将长期不变,这就意味着,小规模生产经营将长期存在。农村劳动力状况和农业的生产方式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必然制约大型植保机械的应用。此外,如前所述,由于植保工作的特点,如果没有中央政府的强力支持,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难以顺利发展,也影响大型植保机械的应用。因此,今后一定时期内中小型植保机械仍将是主流,实现植保机械轻简化符合生产要求。

3.新生代农民降低劳动强度的要求强烈,青睐轻简化植保机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降低劳动强度的要求更为强烈。新生代农民的生活习惯在某种意义上对促进先进生产工具的研究与应用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轻简化植保机械可能更受欢迎。如轻便型、操作更加简化的电动喷雾器、烟雾机等,如果施药效果、工作效率能够等同于或优于机动弥雾机,则前者更有市场。

二、植保机械发展趋势

从发达国家的植保机械发展历程看,今后我国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植保机械从“人背机械”到“机械背人”是其必然,而且将表现三大趋势:一是大型化,小型机械将逐步被中型、大型机械所取代;二是综合化,单一功能的机械将被多功能机械所取代;三是智能化,传统机械将逐步被数控化、信息化智能机械所取代。这可能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三、保护性施药机械具有发展前途

我国是农药使用大国,由于施药器械和技术落后,农药的利用率很低,只有10%—30%,与发达国家50%的利用率差距很大。改进施药机械或施药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对于节约成本、保护环境意义重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将更加重视,对一些用药较多的作物如冬枣等,针对性地研制保护性施药机械,如果能将大量喷施后多余的药液进行回收再用,必然能够提高农药利用率。这类作物用药次数多,药剂价值高,施药量大,保护性施药机械具有发展前途。

总的来说,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动植物安全的重视,世界各国对农药的使用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农药使用技术不断向低量、精确的方向发展,以确保农药在限制的用量范围内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农药使用安全法律更加强调对农药使用者的安全保护,减少人与农药直接接触的机会。这些要求促进了植保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改进、完善。我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居世界前列,但农产品的产量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农药残留超标事情经常发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作物在种植与生长过程中,缺乏先进的植保机械和施药技术对其进行保护。使用的植保机械作业效率低、性能差,农药使用技术仍停留在大容量、大雾滴喷雾技术水平上。因此,研究设计制造具有自主产权的植保机械,解决植保机械的增效、雾化和漂移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弋晓康.植保机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河南农业科学,2006(4):72-73.

[2]赵明宇,王英姿,邱立春,等.我国植保机械的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机化,2004(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