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产业问题

体育产业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产业问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产业问题

体育产业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菏泽;体育;体育产业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018-01

一、菏泽市体育产业资源整体介绍

菏泽位于鲁、豫、苏、皖四省交界处,古称曹州,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交通便利,成为中原地区东部的经济文化中心。菏泽是我国著名的牡丹之乡、武术之乡。目前,菏泽市的体育产业体系是以体育彩票和民办武校为龙头,多种体育服务业并存的体育产业体系。郓城县宋江武校、东明县东方武校、牡丹区曹州武校和单县民族武馆被评为“全国民营武术名校”,现已发展成为继习武、文化教学、保安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商贸开发为一体的多元化民营企业。

二、菏泽市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市民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也十分高涨。菏泽市900万人口,然而满足广大市民尤其是青少年节假日对体育运动的场地严重不足。

(一)全民健身服务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菏泽市发展全民健身服务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全民健身服务业还没有得到政府及有关部门应有的重视,没有一个统一的政策体系,缺乏定位、规范和管理,还没有完整的统计指标体系,因而无法准确掌握全民健身服务业在菏泽市的发展状况及有关准确数字;政府对全民健身服务业在投融资政策、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等方面没有相应的优惠和扶持。现有公园、广场设计偏向花园化,景观化,缺少市民体育活动空间,这对于全民健身来说无疑是一种浪费。多数社区仅设有面积有限的健身设施,其他的运动场地、设施如篮球场等偏少,无法满足广大市民开展多样化体育运动的需要。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课余没有活动空间,既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容易滋生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各学校的体育运动场地节假日未能开放为市民所用。缺少可承办体育赛事的体育场馆,目前只有演武楼可以承办赛事。

(二)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滞后

体育竞赛表演业具有产业龙头性质。同时它也是体育系统最具优势的开发领域。日前菏泽市体育竞赛表演市场整体规模较小,能够真正进入市场运作的比赛数量还不多,可获利经营的资源相对紧缺。还缺乏经营高水平体育竞赛表演业的专业意识和专业手段,没有形成自己的国际国内知名竞赛品牌。曾经红遍全国的武术比赛也因诸多问题而最终没能很好的运作起来

(三)体育产业人才缺乏

体育产业的经营者需要具备市场经营和体育运动两方面的知识和经验。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办体育,日前我省缺乏二类人才:一是负责体育产业、体育市场规划、监管职能的行政十部;二是高素质的体育企业家和体育经纪人;三是体育营销人才和体育产品研发人才。

三、菏泽市体育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一)积极建设基础设施,重视全民健身服务

1.在现有的公园、广场、街头等开辟专门的青少年体育运动场地,如赵王河公园规划设计开放式的篮球场、足球场等,并免费开放,让广大青少年在周末和节假日拥有充足、便利的活动空间(街头开放式体育场所,还可以成为菏泽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2.临街道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有条件的必须规划建设开放式运动场所。如市粮食局的篮球场就比较好,即让市民锻炼了身体,又增加了城市品位。

3.在有条件的社区增加对公共体育运动场地的规划和建设(适应建一些篮球、足球场所,这样也可以增加小区空间和美化环境),以鼓励广大市民进行体育运动的热情,真正为全民参与体育运动创造条件。

4.各学校的校内体育运动场地如能在周末和节假日向公众开放,不但可以使相关场地设施得到充分利用,也能够大大改善广大市民进行体育运动的硬件环境。

(二)积极承办高水平赛事

支持举办各项体育竞赛表演,加强宣传体企联姻,提高企业捐助体育赛事的意识,借赛事扩大企业宣传,以捐助资金促进体育市场化运行。借2009年全运会武术散打比赛之风,积极承办中国武术散打功夫王争霸赛、“中加武术散打争霸赛”、“中泰散打对抗赛”等赛事。积极承办与菏泽特色体育传统相关的体育赛事,加大菏泽体育项目在全市乃至全国的知名度,积极带动其他体育活动的发展。

体育产业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体育产业 融资 法律问题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金融创新将体育产业投融资与资本市场衔接,把体育产业资本市场作为发展我国体育产业投融资的切入点,推动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投融资的发展(胡永红,2008)。在体育产业商业化的背景下,体育资产融资方式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由于受到其他相关行业的影响,资产证券化融资不仅能够缓解和解决当前体育产业化的融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融资方式可以促进体育产业化的持续发展。体育资产证券化融资,首先就是将一些资产诸如:座位的永久性许可、停车位、广告权、门票收入、体彩收入等融合到商业行为中,使之产生经济学效能。其次就是利用社会资本对体育资产进行规范化管理,推动体育产业的延伸。再次就是对目前现有的体育场馆进行股份制改造,试行“债转股”。国有体育场馆负债率高、财务成本过大,实施债转股,相当于为国有体育场馆注入一笔资金,降低了财务费用,可以有较多的资金和积累对场馆进行管理和维护等,从而有利于国有体育场馆摆脱困境(周宝龙,2010)。目前国内大型体育场馆的前期投资建设基本上都是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投资,这种投资方式给中央和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

因此,建立多种体育场馆的投融资模式,是当前中国体育场馆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体育场馆建设是一项资本高度集中的投资,建设成本因结构设置、规模、地点、建设质量以及所需配套基础设施而有很大差别。在国外的体育场馆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通常是私人资本和公共资本的组合,在场馆建设资金筹集过程中,采取多种融资途径,如银行贷款、资产债券化、股票等。体育产业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的资产处理方式和融资工具,目前已成为全球体育产业资本市场最主要的融资方式,并迅速成为全球体育产业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要注意的是,对于资产证券化刚刚起步的中国体育产业来说,在体育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一些潜在的法律冲突和法律缺失问题值得关注,为了体育资产证券化健康、快速的成长,应当尽快确立法律上可操作的可证券化资产的法定标准,有效实现风险隔离的证券化资产的转移模式,以及税收、监管等法律问题。

资产证券化融资的类型及特点

资产证券化融资简称ABS融资模式,而体育场馆ABS融资是指以体育场馆设施的未来收益为基础,通过结构性重组,转化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和买卖的债券来筹集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在此方式中,通常由发起人将目标资产真实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SPV),SPV将资产重组成资产池并运作发起,并且通过证券承销商销售资产支持证券,取得发行收入后,再按照合同规定,把发行收入扣除佣金支付给体育场馆项目所有者,最后用资产池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来清偿所发行证券的本息。

按照证券化的标的资产,资产证券化主要可分为三类:通常将以抵押贷款(如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抵押贷款等)为基础资产发行的证券称为抵押支撑证券;以资产的未来收益或其他担保形式为基础资产发行的证券称为资产支持证券(例如以体育场馆门票收入、电视转播、广告、冠名、高速公路收费、租金收入等)作为基础资产发行的证券就属于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撑商业票据,是指发行的票据或者公司债券受到一些政策上的优惠,主要是政府为了提高从事体育产业的公司融资能力而设计的(陈海,2009)。资产证券化是指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预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汇集起来形成资产池,通过把不同资产进行结构性重组而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自由买卖的有价证券的行为。

资产证券化融资具有以下的特点:证券化通常是将多个原始权益人所需融资的资产集中成一个资产池,将资产重组后进行证券化,由于资产的多样性而使得融资风险小、成本低;由于真实出售,所以它是一种不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融资方式,由于在不改变资本的情况下降低了资产的库存,原始权益人资产负债率得到改善;由于设立单独的专业受托机构作为特别目的信托,而信托制度的特点就会使得信托财产的所有权不再属于委托人而属于受托人,同时又与受托人的其他财产相隔离,这一机制就满足了资产证券化所要求的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而高等级担保公司的介入使投资者的风险大为降低;资产证券化应用范围广,融资成本低、效率高,容易实现双赢的局面,对参与各方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些是资产证券化融资的一般特点与优势,正是由于以上原因,体育场馆的运营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开展ABS融资是符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同时这一融资方式也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资产证券化在体育场产业融资中的模式选择及建议

资产证券化是以资产未来的收益产生的现金流为发行基础,将这些现金流打包,进行信用评级、增级后,由承销机构销售给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投资者即可获得指定的未来的现金流收入。资产证券化作为新兴的融资形式,其发行不受发行主体本身的信用水平和资产规模的限制。

体育产业资产证券化融资宜采用资产支持证券(ABS)模式。ABS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模式,是指把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现金流量的资产汇集成资产池,通过结构重组,转化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ABS是一种资产支持证券,具有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提前变现,解决流动性风险,融通资金的重要功能。ABS的基本方式是将拟实行证券化交易的资产与原始权益人完全剥离,以真实出售的方式过户给特设信托机构(SPV),特设信托机构对资产进行重新组合,形成资产池,再对证券化资产进行信用评级和信用增级后,以其为基础发行资产支持证券,通过承销商出售给相应的证券投资者,投资者购买的是证券化的资产,对被证券化的资产所产生的收益享有在规定的期限收取债券的本金和利息,最后SPV将证券销售所得按合同要求转付发起人(梁钧,2000)。

特殊目的载体(SPV)的设立建议。由于(spv)有特殊目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Company,SPC)和特殊目的信托(Special Purpose Trust,SPT)两种主要表现形式。尤其在我国现阶段已有特殊目的信托模式推行资产证券化的成功经验。所以在体育场馆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别目的载体适宜采用特殊目的信托(SPT)。由于SPV的特点就会使得信托财产的所有权不再属于委托人而属于受托人,同时又与受托人的其他财产相隔离,这一机制就满足了资产证券化所要求的真实出售和破产隔离。原始权益人破产清算时,被证券化的资产不在其破产财产范围之内,证券化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按证券化交易契约规定支付给投资者。同时,这种信托方式一般采用发起人设立特殊目的信托,所以可以享受政府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了体育场馆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成本。

评级和增级建议。为了获得更高的资信级别,保证投资者对本息的按时归还有充分的信心,几乎所有公开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都采用某种形式的信用提高。信用增级分为外部增级和内部增级两种形式,前者是指由第三方提供信用担保,后者是指利用基础资产产生的部分现金流来实现自我担保。外部信用增级是指第三方为资产支持证券提供金融担保,从而增加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通过信用增级提高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级别,是吸引外资、改善发行条件,顺利实现资产证券化的重要环节,绝大多数的证券化交易都利用了外部和内部增级相结合的方式(母小君,2010)。

资产证券化在体育场产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资产证券化的第一步,就是发起人将特定资产转让给特殊目的载体,即在法律的视野下,发起人将合格的资产转让给 SPV,实现该资产与发起人的隔离。在发起人破产时,该资产非破产财产,不受发起人破产的影响。资产证券化通过破产风险隔离制度切断破产企业与证券化资产的联系,使得当企业破产时已经转移给SPV的资产免于列入破产财产,从而规避了破产法律对担保物权行使的障碍(王昆江,2010)。

中国证监会关注资产证券化中的基础资产是否已经具有稳定的现金流量历史记录,对于证券化的资产要求应当有独立、真实、稳定的现金流量历史记录并经具有证券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上述要求是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违约风险。但是体育产业中的很多要建和在建的体育场馆,其资产不可能存在稳定的现金流,而不能完全是未来债权,这就需要中国证监会考虑体育场馆建设具有公共属性的资产证券化的特殊意义,应对该规则进行相应的突破(张露,2007)。

在信用提高方面,担保作为信用提高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各国被广泛采用,以美国为例,美国三大抵押贷款证券公司政府国民抵押协会(GNMA)、联邦国民抵押协会(FNMA)和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FHLMC)在成立之初都具有政府背景或暗示,这些准政府机构为住宅消费提供抵押担保并购买住宅贷款抵押权。而从国外的经验看,各国在证卷化初期或多或少引入了政府担保。当然,为了防止滥用政府信用,还应对政府担保的范围、责任和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加强监管力度,有效控制信用规模。我国《担保法》所作的国家机关不能充任担保人的禁止性规定,使政府为体育场馆资产证券化提供担保支持存在实质性的障碍,因此,《担保法》的欠缺以及权威担保机构的缺位必定会制约资产证券化的开展(马金良,2004)。

权威社会中介机构存在缺位。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信评估公司以及资产评估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的工作和参与,但在我国却存在权威社会中介机构的缺位现象,致使相关工作很难开展。资产支持证券的顺利发行,关键在于信用提高技术能被投资者所认可。由于资信评级行业在我国还属于新兴行业,资信评级机构数目少,信誉及其独立性差,缺乏一套完整而严密的法律规范框架,难以制定和实行科学、统一的行业标准管理体系,无论是评级机构的体系和组织形式,还是运作都存在很大的不规范性,并最终导致评级结果对投资者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孙奉军,2009),资信评级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限制了体育场馆资产证券化的成功实施。

参考文献:

1.胡永红.对我国体育产业证券化融资的研究[J].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2008

2.周宝龙.体育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

3.陈海.高校建设资产证券化融资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梁钧.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5.母小君.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6.王昆江.我国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J].传承(学术理论版),2010

7.张露.上海世博会资产证券化融资可行性探索[J].特区经济,2007

体育产业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校 体育产业化 经济 问题 研究

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实践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体育的资源投入也随之增加。同时,体育产业化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是更好的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全面繁荣发展的力量之一。

一、什么是体育产业化

体育产业化就是体育发展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符合体育运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充分的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建立体育市场运行机制,培育和开发体育市场,使得体育在市场经济症不再依赖国家,依附与其他事业的福利型公益事业,而是同其他产业一样,在遵循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之上,按照市场经济机制运行,更好的实现体育事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也就是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对体育领域内的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提高体育产业的整体素质。

二、我国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较小,产值不高

由于我国体育产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规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且没有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善成熟的产业经济部门。因此,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处于告诉发展阶段,但由于有的学校不能及时的多场地或是场馆,进行修建,制定出的价格也不符合人们的实际消费水平,导致规模较小,产值也不高。

(二)涉及面较窄,产业关联度较低

体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项影响深远的社会活动。在国外,学校体育产业往往吸引非常多的行业或是部门参加,甚至是涉及到场馆建设、电视广告、交通通讯等一系列事项综合运行。但对于我国的学校体育产业化来说,往往处于单一运行的状态,只是对体育场地或项目进行简单的经营,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非常小,导致体育资源往往有很大一部分处于浪费状态。

(三)从业人员较少

从总体上来说,体育产业应是一项参与人员非常多的经济活动。但我国的学校体育产业化发展中,学校拥有的职业运功员、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人员或是与体育产业有关的人员却少之又少。综合作用的结果便是导致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

(四)国际发展趋势不显著

虽然我国的体育事业在总体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在不同的体育比赛项目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是在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时候,金牌总量排名第一,逐渐的与国际实现了完美接轨,但是我国的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却远远的落后于国际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缺少相关的发展规划,只是简单的从中获取经济效益。

三、更好发展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的策略

(一)选择出适合发展的经营项目,逐步扩大发展规模

学校体育产业化经营最主要的便是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使其运行不能与正常的教学发生冲突。因此,学校在进行学校体育产业化经营项目的选择时,一定要在充分的保证学校的日常教学的情况下,根据学校拥有的体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研讨和规划。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只是单纯的用经济效益的高低去衡量和评价体育经营项目。在根据学生或是居民实际的消费水平制定出合理的价格,尽量满足各个消费层次的不同需求。同时还要注意对校内和校外的人群制定不同的价格,提高服务质量。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扩大发展规模。

(二)扩大宣传力度,提高产业关联度

对学校的体育产业化进行宣传,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前来消费,还能充分的利用自己的知名度,树立自身的发展品牌和良好形象,进而吸引更多的赞助或是合作伙伴,提高学校体育产业化经营项目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在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同时,也更好的促进了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全面发展。

(三)大力发展从业人员,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随之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不管是学校的体育产业实施的区域化的经营模式,社会化服务的经营模式,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又或是企业化的经营模式,都需要拥有先进管理经验的人才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因此,需要国家或是学校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才人,可以对学校周围地区的居民体育爱好或是运动项目的需求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通过体育训练、培训或是比赛活动等方式,按照产业运作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操作,以更好的促进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健康发展。

(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国际接轨

由于学校自身所拥有人才、信息、物质以及消费等优势,特别是高校。许多学校在培训、教研、裁判等方面都具有专业的人才,还拥有先进、完备的图书、或是音频等信息资料,或是完善的体育场馆、设备、器材以及优美的环境等丰富的物质资源等等。对此学校完全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些自身在人才和设施等方面的优势,面向社会进行有偿服务,进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特别是可以通过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掌握先进的理论知识,引进体育项目中的新技术、新设备等,实现与国际社会接轨。

四、结语

总之,国家特别是学校应对体育产业化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总结、研究,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有效的发展策略,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冠军.浅谈学校体育产业化经济的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0,(25),337-339

[2]梁进.体育产业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理论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2),45-47

体育产业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经济欠发达地区 体育产业 发展 研究

体育产业是当今全球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每年为世界带来4000亿美元的收入,并以年20%的速度递增。体育产业所蕴藏的巨大商机,所带来的巨大利润,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个新兴产业的巨大魅力,它已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最有活力和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江苏省体育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逐步兴起,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如今已初具一定规模。但经济发展的滞后以及人们思想意识的禁锢,使得欠发达地区人们参加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的意识淡溥,与江苏省发达地区的体育经济、产业发展的程度相差甚远。因此在当今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逐步提高人们参与体育运动、进行体育消费的意识,从而促进欠发达地区社会体育的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江苏省体育产业的现状、构成

2005年江苏省运动员在世界最高水平比赛中3人次获金牌、5人次获铜牌。在亚洲最高水平比赛中,共有21人次获金牌。成功举办第十届全运会,江苏省共夺得56枚金牌、136枚奖牌,竞赛总分、金牌总数均居全国第一。随着江苏省体育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体育健身、娱乐、竞赛表演、技术培训、体育用品、体育彩票为主的体育产业已初具规模。据江苏省体育产业调查报告统计,江苏省各种体育产业活动单位达4400多家。体育产业实现增加值73.4亿元,其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59%,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省第三产业的比重为0.63%。体育产业的总体构成中,体育用品业所占比重远大于体育服务业。从增加值构成看,2003年体育用品行业创造的增加值为60.27亿元,占江苏省体育产业增加值的82.11%;体育服务行业创造的增加值为13.13亿元,占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的17.89%。

二、江苏省体育产业在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水平

长江三角洲,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这两省一市,历来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前些年,由于种种原因,在体育用品业的发展上,长三角地区落后于福建和广东。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体育用品业异军突起,以一种集团优势傲视群雄,并成为我国三足鼎立的体育用品生产基地之一。有专家分析,上海的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正在下降,而该行业在浙江的发展较快,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正在上升,在承接上海产业转移中具有相当好的基础。目前上海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金融与服务中心,而浙江和江苏则成为全国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两省一市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使江、浙两省大力发展体育用品制造业成为可能。

三、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体育产业虽然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

1.体育产业的理论研究有待提高。体育产业管理理论的研究,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研究有体育产业的分类、体育产业的法规体系、体育产业的组织和管理等;微观方面的研究有体育竞赛市场开发、运动明星效应、体育彩票管理、运动产品市场开发管理、体育信息产业管理。目前,江苏省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体育产业市场。但是,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体育产业无论是市场规模的档次,还是基础理论研究水平,都明显滞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在体育产业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更为薄弱,不能对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产业发展起到强有力地支持和实践指导作用,今后如何加快体育产业基础理论的研究步伐,建立和完善体育产业的理论体系,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已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

2.体育产业法制建设尚需完善。目前江苏省已出台的大多数体育产业法规,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可操作性不强,缺乏相应配套的体育法规、条例等,对管理细节及各运动单项的规定不够严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比如,国家体育总局各竞技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与全国性单项运动协会管理职能的矛盾;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与体育部门之间的矛盾等等,现实中,一些体育产业经营企业不仅缺乏政策上的扶持,而且经营活动中政府有关部门乱收费的现象还相当严重,大大加重了经营者的成本,客观上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

3.体育消费结构不合理。体育消费一般划分为实物型体育消费、观赏型体育消费和参与型体育消费。从目前现状看,实物型体育消费比重还是明显偏高。据调查资料表明,江苏省的城市居民对体育消费主要以运动服装、鞋袜和运动器材等实物型消费资料为主,而这占了整个体育消费支出的90%左右,意味着江苏省居民观赏型和参与型体育消费合起来也不过占10%左右,二者比例严重失调。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百分比就更底,人们自己掏钱进行体育锻炼、观赏比赛的意识浅薄,而一些发达国家居民在体育服务方面的消费支出占体育消费部支出的比例已基本达到了54%,二者的差距很大。

4.体育产品制造业市场缺乏竞争力。体育产业具体表现为体育用品的生产与销售。资料显示,全球65%的体育用品产自我国。虽然我国体育用品出口呈上升趋势,但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的体育用品的市场占有率很低,产品以运动服装、鞋袜、自行车及配件运动设备等大路货为主。江苏省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增加值虽已达到44.44亿元,经济欠发达地区到目前还没有国内外的品牌,大多数企业仍是来料加工,这不利于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做大做强,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急需打出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5.开发和利用无形资产不够。目前,江苏省发展体育产业比较注重有形资产的利用,而对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不够,如对各赛事和活动的会微、会标、冠名权及指定产品,各协会、俱乐部自身标志、运动队队名的价值等,重视和开发不够,突出反映在媒体、载体、新闻广告运作中未能通过有效包装、宣传和市场竞价,使其市场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发和利用无形资产做的就更不够了。体育产业的资产很大一部分表现为以上形态的无形资产,要把体育的无形资产通过包装和整合,同相关产业进行嫁接,以期通过优势互补开辟新的市场,这也是体育产业内部进行低成本扩张的有效途径。

四、发展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产业的建议

主管部门必须转变观念,要明确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战略中的位置,要明确政府在体育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职责。从实际出发,制定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体育消费发展战略,立足内涵式发展道路,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加强体育消费市场的开发,重点加强体育服务消费品市场的开发,特别是要加大对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市场和运动竞赛、体育表演市场的开发力度,并对其进行宏观调控;注重开发不同层次的体育活动内容,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坚定走引进与独创相结合的道路,从居民实际消费能力出发,适当引进一些体育消费项目,以苏北的实际为立足点,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资源,挖掘富有地方特色和民间传统体育消费项目;依据经济欠发达地区实际,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保护体育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权益,以确保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市场及体育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与完善。

五、结束语

体育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它的健康而迅速的发展,对于拉动体育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进步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江苏省体育产业的发展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抓住机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制定和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科学有效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及时制定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相关的战略规划,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的改革步伐,使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体育产业以及江苏省的体育产业向着科学、有效、迅速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丛湖平:体育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丛湖平:试论体育产业结构及产业化特征[J].浙江大学学报,2000,30(4)

[3]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N].中国体育报,2000-12-19

[4]于军等:山东省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

[5]余继英: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

体育产业问题范文第5篇

1.1、二者在内容方面存在着融合阻力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能否在发展中更好的融合,其内容是重要的决定因素,二者在融合中能否形成充满创新元素的,极具吸引力的体育文化产品,对于二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具有极大的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的体育项目,还没有一个形成较大影响力与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很多体育项目产品,不仅相对的层次较低,缺乏创新的特色,更重要的是缺乏吸引力与感召力,其产品的包装层次也较低,缺乏应有的竞争力,在很多的情况下其诚信度也不高。如在职业足球与篮球等项目的发展中,虽然文化产业与相关的体育产业的结合越发的紧密,但是从整体的管理水平和核心内容上来看,还没有形成核心的竞争力,文化产业与相关的体育活动项目还存在着诸多的融合阻力,在体育活动的内容方面,文化产品的创新缺乏一些具有活力和创新性的体育文化产品作为支撑,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二者的彼此融合,尤其是近些年来,通过文化出版与影视作为平台的体育行业的相关宣传,更多涉及的内容是有关体育行业的负面新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产业在公众中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对于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的长远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还有一些文化产业的平台如报纸等在很长一个阶段缺乏有影响力的体育方面内容,长此以往极大的影响了相关文化产业的经营与发展,一些文化行业举步维艰,有的甚至关门大吉,这也在一定成度上影响了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的彼此融合。

1.2、二者在人才方面也存在着融合阻力

目前促进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更好融合,其中在众多的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市场需要与实际培养的人才相脱节,现有的人才队伍不能满足二者相互融合工作的需要,产业的融合急需懂业务、富于创新的人才队伍,而这样的情况,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力度,不断提升人才队伍的素质才能更好的解决面临的诸多问题,克服在产业融合中存在的现实阻力。

2、体育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的有效策略

2.1、凸显各自优势、相互借鉴促进产业融合的有效实施

在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过程中,要深入挖掘两种产业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凸显各自存在的优势,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凸显其文化的特色,加快其平台的建设,为二者的融合创设良好的融和条件,在文化产业平台的建设中,要加强国内媒体的创新平台建设,以充满活力与创新的文化平台,来吸引包括体育产业项目在内的各种展示活动,让相关的体育活动通过文化产业的创新平台,促进体育产业做大、做强,推动相关体育产业的蓬勃发展,要把二者的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下大力气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在发挥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各自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彼此经验的相互借鉴,推动二者的更好发展。

2.2、在融合中深化管理改革推动二者健康发展

现有的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管理机制更多的是针对个自的产业发展而制定的,随着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不断融合,原有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很难适应新的融合与变化,因此,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是相关的管理职能部门刻不容缓的任务,这就要求相关的主管部门要与时俱进,根据新的产业融合形势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相关管理制度,改革现有的阻碍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在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中,推动产业融合的健康发展,要突破原有的行业分割壁垒,协调产业融合的相关工作,加速产业的融合与改造,要不断的协调产业配置,促进资源共享,推动产业的深化管理,促进文化产业与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

2.3、要加强立法建设促进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