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煤矿常见安全隐患

煤矿常见安全隐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煤矿常见安全隐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煤矿常见安全隐患

煤矿常见安全隐患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煤矿开采 井下开采 安全隐患 对策

长期以来,人们在从事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安全意识比较缺乏,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煤矿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安全事故。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做好通风工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检查的力度逐渐加强,对煤矿生产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监督,对于煤矿生产过程中工人的生命安全保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煤矿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

1 煤矿井下通风的安全隐患以及原因

1.1 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井下开采是最常见的内容,由于井下开采过程中通风系统建设不够完善,导致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一些严重的安全隐患,比如瓦斯保障进而导致煤矿坍塌、井下空气不足导致矿工呼吸困难等,这些都将对煤矿工人的身体健康带来较大的威胁,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死亡现象。因此煤矿井下工作成为当前煤矿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井下开采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的解决,是提高煤矿生产效率的关键。

1.2 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的原因

煤矿井下采矿过程中,通风安全管理对于井下的通风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的井下采矿通风安全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煤矿井下行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1)煤矿井下的通风安全基础本身比较薄弱。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通风安全基础薄弱是一个十分明显的问题。我国的煤矿资源比较丰富,在煤矿井下开采初期,各种技术以及设备能够满足开采所需,但是随着开采的范围逐渐扩大、开采的力度逐渐加强,在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对技术以及设备的要求更高,但是当前我国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的技术以及设备的更新跟不上煤矿行业的发展,在井下开采过程中不能对各种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导致煤矿井下开采出现了通风安全问题。

(2)当前煤矿井下的开采加剧,增加了通风安全隐患。煤炭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找到了获得经济利益的途径,当前很多出现的煤矿井下数量越来越多,一些小煤矿井下在开采的过程中,没有许可证,对于生产过程中的通风安全性很难保障。有的煤矿井下为了节约成本,开采的过程比较随意,通风安全系统的建设也存在很大缺陷,因此在开采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通风安全事故。加上有的煤矿并没有获得井下安全生产的相关许可证件,对煤矿周围环境的监测力度不够,不能及时预测危险,在煤矿井下开采过程存在很大的通风安全隐患。

(3)煤矿井下采矿通风安全管理的水平较低。煤矿井下采矿通风安全管理的技术是影响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煤矿井下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较低。在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缺乏进行专业的通风安全管理的人员,当前很多煤矿井下中进行通风安全管理的人员大多没有经过相应的技术培训,对各种通风安全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一旦出现了一些安全事故,则很容易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反而有可能会使得事故加剧。由于煤矿井下采矿通风安全管理涉及到多个行业,对通风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而当前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的通风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素养不能满足通风安全管理的需求,因此导致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频频出现通风安全事故。

2 加强煤矿井下通风安全隐患防范的策略

2.1 加强煤矿井下生产通风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

为了保障煤矿井下生产安全,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通风安全系统,从根本上消除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加强煤矿井下生产通风安全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首先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在生产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煤矿井下生产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加强安全意识的培训,不仅在管理者层面上,在一般的员工层面上也要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在工作中提高警惕,杜绝慵懒的情绪出现。其次,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章程和规范,便于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遵循相应的技术规范。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可以定期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使得员工能够掌握更多的安全生产知识以及技术。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技术业务能力的培训,也要加强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员工在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进行安全生产。比如云南某矿山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小煤矿逐渐发展壮大的历程,随着当前社会报道的各种安全事故越来越多,该煤矿负责人开始着手加强煤矿开采过程中的通风安全管理,该煤矿负责人制定了从上至下的安全责任体系,由煤矿企业法人担任第一责任人,在生产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分别设定了相应的责任人,不同级别的责任人要定期对安全工作进行监管,如果由于责任人疏忽,对安全隐患的控制防范不到位,最终引起安全问题,则要严厉追究责任人的责任,重则会追究相关法律责任。该制度建立以来,由于定期考核,使得煤矿的管理人员都积极加强了安全监管,责任意识明显有所加强。

2.2 加强对煤矿管理人员和采矿人员综合能力水平的提升,提高通风安全管理水平

一方面,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做好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在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教育,将一些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际教学素材,在实际采矿过程中进行教育,可以获得更高的教育质量。在员工的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推行人本管理理念,以员工为核心,加强员工的劳动安全以及健康的保护,要推行相应的工作制度,确保员工在工作时能够具有饱满的精神。此外,要加强煤矿管理人员的能力的提升,加强管理人员对井下通风安全管理和控制,涉及到很多专业以及学科,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通风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要加强管理。为了给煤矿井下生产营造良好的通风安全环境,必须要按照各种技术以及安全规范进行生产施工,并且要建立动态的考核机制,对通风安全管理人员结构进行调整,增强员工之间的协调能力。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安全控制制度,比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岗位安全责任制度等。促进煤矿井下生产规范化发展。

2.3 完善煤矿生产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完善

在煤矿井下生产通风安全管理过程中,加强规章制度的完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对于通风安全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应该要加强对煤矿井下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各种法律法规的完善,建立相应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对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通风安全事故的应对体系进行完善,确保出现安全问题时能够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在煤矿井下生产通风安全事故的防范过程中,可以定期进行瓦斯评价,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安全事故的预测,在施工完成之后,要根据相应的规范进行施工验收评价,确保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留下什么安全隐患。

3 结语

煤矿井下采矿生产过程中的通风安全管理是煤矿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风安全管理是否到位对于煤矿采矿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的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导致煤矿采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安全隐患,对此要积极加强通风安全管理,确保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苏杰.煤矿通风的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措施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4(07).

煤矿常见安全隐患范文第2篇

【关键词】供电系统;安全隐患;措施;安全生产

煤矿供电系统作为井下安全生产的重要安全因素之一,总结和分析出隐患的根源,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对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井下伤亡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隐患

1.1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不稳定

1.1.1变压器容量不足

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供电设计的失误,即在设计时没有按照规定留下富余容量;其二是生产现场违规加载导致变压器超负荷工作;变压器超载工作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变压器温度升高、阻抗增大、变压器绝缘降低导致短路,最终造成变压器烧毁而引发矿井停电事故,甚至可能发展为火灾事故,在煤矿行业,尤其是高瓦斯矿井更是忌讳井下火源。由此可以见,变压器容量不足引发的问题,对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威胁是非常大的。

1.1.2煤矿供电系统不采用双回路供电

双回路就是指一个负荷有两个独立的供电电源。一般重要的供电场所,或者是长时间需要用电的地方都会采用双回路供电系统,双回路供电系统能够保证当其中任一个回路中断供电时另一个回路继续供电,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而在煤矿井下作业规范中也明确要求,井下供电系统必须采用双回路供电,如果不采取双回路供电,那在供电系统出现故障停电时,我们正在运行的通风机,水泵等设备将停止工作,从而产生安全隐患,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会引发更大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1.1.3井下电气设备保护功能不齐全

目前煤矿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都具有国家明文规定的相关保护功能,但是在我们使用设备的过程中却往往违规作业,甩保护、甩保险等违规现象在生产现场屡见不鲜。这是人为的给矿井安全供电制造隐患、给矿井安全生产制造隐患。

1.2电气火花所引起的事故

《煤矿安全规程》明文规定:入井电气设备必须有防爆标志、煤安标志、入井合格证等标志。井下很多重大的安全事故往往是由电气火花引起的,比如瓦斯爆炸的三要素之一就是要有足够能量的火源。当我们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失去防爆功能时,所产生的电气火花就有可能点爆井下瓦斯。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给企业职工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1)电气设备使用不当会造成电气火花,引起安全事故。

(2)电力电缆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或者超负荷工作中会造成短路引起电气火花,引发安全事故。

(3)由于电气设备操作人员操作电气设备时操作不规范产生电气火花,引发安全事故。

(4)其他原因产生的电火花。

总之,电火花是煤矿行业严防死守的安全隐患,是煤矿井下供电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防止电火花与防止瓦斯超限同等重要,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头戏。

1.3设备的超载运行

其实不只是煤矿井下作业,有许多企业为了追求高效益而使电气设备超负荷运行,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行,会增多电气设备的故障,缩减电气设备的寿命,甚至会直接引起系统短路,引发火灾等。

1.3.1谐波

谐波主要是由非线性负载产生。分为奇次谐波,偶次谐波和间谐波。矿井提升机的大量使用就会产生谐波,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干扰弱电系统,对仪表的检测和自动化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3.2雷击和漏电引起的事故

许多煤矿管理人员由于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定期对煤矿地面架空线路的防雷系统进行检修、试验等,这样一来,一旦雷雨季节来临,我们的矿井供电系统将在雷电的之下不堪一击。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雷电对供电系统的危害呢?这是当今国际相关人士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一种绝对的能防雷电的技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做一系列的防雷电工作来降低雷电对供电系统的危害。

漏电事故也是井下发生危险的常见事故之一,在井下,由于巷道条件变化莫测,电缆敷设环境又极端恶劣等因素,造成电缆的巡视检查困难,从而极易造成漏电事故。

2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隐患的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常见的煤矿井下供电隐患,本人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2.1稳定供配电系统

首先,在井下供电系统的设计时,应该考虑变压器应有足够的富余容量,变压器的富余容量是根据电气总功率决定的,变压器的容量要比总功率多出20%才算是合理;煤矿企业相关业务管理单位应对变压器的现场使用进行监督,严禁违规加载负荷。其次,对于刚刚建立的煤矿,有关部门必须对其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尤其是电网接口的闭锁设置,对于不采取双回路电的,则要勒令其整改,对于以上两项都不合格的,就要取消其营业资格,直到设备检查合格为止。

2.2积极的预防静电事故和火花爆炸

必须要选择质量合格的,防爆等级符合相关规范的电气设备、电缆、开关、接触器等,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事故的发生。要有相关的工作人员负责整个煤矿井下电力系统,一旦发生供电系统事故,要果断的切断电源,对相关的机器设备要作及时的检修,尽量减少在煤矿井下的可燃物品,以免在发生火花爆炸时来不及救援。同时也要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试验,在确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把由于电力系统所引起的危害降到最低。

2.3及时排查隐患,处理隐患

在煤矿生产作业中,应永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安全永远处于第一位。广大煤矿职工必须要有“不安全不生产”的理念。广大煤矿行业管理人员更应该遵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绝不能违章指挥,违法作业。所以当发生超载运行时,要及时查看到底是变压器选型不适合或者负荷不稳,或是异常故障导致的,在确认问题以后,如果有必要停车维修的就必须停止作业,联系维修人员尽快进行检修,确定没有问题以后,才可以再次投入使用。关于谐波的问题,则可以加装电抗器设备,看看能不能产生效果。另外,变频器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因为它不仅仅会产生谐波,而且还会给电气弱电系统带来影响,甚至会使仪表监控系统崩溃。

采取安全措施,尽量避免雷击及漏电事故的发生

按照当前的防雷电技术对相关的防雷电设施进行试验、检修、整改等。即防雷电系统接地电阻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并按照相关规定对避雷器进行测试,相关参数必须符合要求。

对容易产生漏电的地方加装漏电保护装置,当有电源接地事故或者是漏电超过安全电流时,开关就会自动跳闸,以便维修人员及时进行检查维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安全巡检,特别是配电盘和电力电缆,要定期的查看或者通过摇表测量有没有漏电的现象,而不仅仅是靠肉眼观察。要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制定相应的设备包机制、事故问责制等制度。只要煤矿从事供电管理的每个人都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承担起来,那么煤矿供电系统的安全隐患就会得到及时排除,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事故就会减少,从而把因为供电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伤亡降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

[1]张延杰.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研究[J].科技资讯,2011(32).

煤矿常见安全隐患范文第3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组织错误;防控措施

引言

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耗也在不断扩大,煤炭作为传统的重要能源消耗,近年来开采量也在不断增大,伴随着煤炭开采的就是经常发生煤矿事故。中国工矿企业安全事故中煤矿事故是最高发的,破坏力和影响也是极大的,尽管生产技术及安全设备都有相应改进与提升,但还存在许多组织错误问题,需要我们对其组织错误进行分析研究,寻找相应的管理方法。

1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常见组织错误

1.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虽然煤矿管理有着自己的安全制度,但中国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制度仍然很不完善,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权责制度方面有一定缺陷,在划分和落实的规定上,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缺少相关的制度;其次,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得不到贯彻落实,生产安全管理文件有了,但是在执行上,以及安全责任的落实上还存在不足,有些煤矿生产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更是形同虚设;最后,一些私人开采的煤矿对安全制度的漠视,缺乏安全制度的约束,会导致安全管理制度对其没有产生组织作用,而且对煤矿企业员工的行为和意识产生误导,从而造成员工在安全技术管理和安全开采上十分松散。

1.2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意识不强,管理基础较差的情况。第一,煤矿企业老板及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的实现而只注重开采速度,对安全管理工作却重视不足,导致安全管理投入不足,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难以落实。第二,煤矿开采人员缺乏一定的保护意识和防护水平,并且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偏低,导致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违规操作等问题,给地下矿井生产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第三,煤矿生产环境都比较复杂,一般处于矿山及地下井,与外界的隔离性强,且开采时间长,空气质量差,单调、高强度的工作很容易造成疲劳感,煤矿开采人员一旦出现疲劳工作,所形成的安全隐患是可想而知的;地下矿井作业环境条件较差,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等大量存在,不仅影响生产进度,对生产人员的安全也有极大威胁。

1.3安全预防管理工作不足

虽然中国煤矿生产的安全性规范设置标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仍然是非常滞后的。主要体现在:中国在衡量煤矿承构架载能力安全性水准指标方面大多情况下仍然选择分项系数或者安全系数,对于地下矿井结构的整体牢固性,在开采工程的防震、防爆等灾害的规范设置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与问题。目前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安全预防工作不足,事故隐患严重。主要表现有:一是安全、工商、消费、公安和质监等部门对安全质量监督力度不够,在煤矿过程中,并没有按照严格要求和标准设置相应的安全预报预警系统,导致对一些安全问题的出现不能及时进行掌控,有些煤矿企业虽然配备有安全设备,但是疏于维护和管理,致使这些设备不但没有发挥作用反而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二是安全预案的制定缺失,在事故发生时缺乏有效应急指导,大量的安全事故表明,在安全事故的发生过程中,如果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启动安全预案,那么可以有效地对安全事故进行控制,还可以有效地减小事故的影响范围及造成损失。

1.4安全保障措施不足

煤矿生产往往环境复杂、工作条件差,安全保障措施是确保人员安全生产的基础。但在一些小型或者私人煤矿中,安全保障措施不完善,安全生产保障条件差。具体来说,一是部分煤矿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安全保障措施没有确认的情况下就进行生产作业,存在着极其严重的安全隐患;二是对地下作业相关的安全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出现问题不能及时的进行排除,对于系统的一些主要设备没有进行定期检测、检查以确保其能够正常安全的运行,还对一些老化的、落后设备也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和更换。

2加强煤矿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2.1建立健全煤矿工程安全制度,确保安全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前提保障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首先,煤矿生产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部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指定专员负责把生产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其次,在安全管理制度的宣传上,企业应加大力度,宣传安全措施和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让生产人员都去熟悉开采的技术标准,认识生产安全管理制度,让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得到有效发挥,并且约束员工的行为,让安全生产深入人心;最后,应该让煤矿生产企业的高层作为安全监督员,下到一线去培训员工的生产技术和安全理念,让员工看到企业的安全决心。

2.2加强矿井现场管理,确保生产安全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监管,更好地保障煤矿生产安全。第一,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通过落实责任,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操作水平,规范生产操作,确保生产安全,例如可以通过煤矿生产企业一名高层到达生产现场与生产人员一起进行生产;第二,加强安全性结构材料的监管,确保通道质量;第三,加强煤矿生产设备、安全设备的管理,确保生产能够按规定程序顺利进行。对煤矿生产现场进行全面监管,实现现场管理在煤矿生产中的安全作用。

2.3建立健全安全事故应急计划,确保事故损失最小化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对于加强安全管理工作非常的重要,可以有效减少由于意外事故可能产生的损失,因此,要加强煤矿企业安全防范,就要制定科学的、可执行性强的安全事故计划或预案。第一,煤矿生产企业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事故计划和方案;第二,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要准确及时地启动安全事故应急方案,以有效地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和控制;第三,要重视对应急预案的评价,客观公正的评审,联合相关消防部门、地质矿产部门、安监部门共同评价,确保预案的科学有效,落实安全预案真正的价值,才能够为应急预案以后的实施和改进提供依据。

2.4改善生产环境,提高安全保障措施

煤矿开采现场的环境及工作强度给煤矿安全带来的安全隐患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开采过程过,煤矿企业应该尽量改善生产条件,实行人性化管理,减少安全隐患。一方面,煤矿企业不能为了赶进度而不管生产人员的状态而持续工作,这样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还会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地下地质、空气质量和工作强度等对工作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实行人性化管理,以确保生产安全。

2.5加强宣传培训,提高生产安全意识

树立安全意识是重要条件,所以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不管是生产安全还是人身安全,人员都是实施的主体,人员的安全意识是保障。煤矿生产企业应召开安全培训,并将安全和生产培训持续化,同源全体人员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来,例如在新员工入职的时候以及下到生产前线的时候可以开展企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意识指导。

3结语

煤矿安全管理与控制是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保证能源开采安全的重中之重。因此,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意识、制度、技术层面的控制来把控煤矿安全管理,从而实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屈文涛.完善煤矿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措施[J].现代矿业,2015(6):199-200.

煤矿常见安全隐患范文第4篇

经历了2007年全国煤矿大整顿,曾几何时,重大安全事故一时间潜伏无踪。但最近不到一个月时间,矿难事故又“卷土重来”,集中爆发。河南新密东兴煤矿、山西王家岭煤矿、洛阳伊川县白窑六矿、陕西韩城市泉子沟煤矿、黑龙江七台河市隆鹏煤矿……接踵而至的矿难,在这个春寒料峭的时节,在西南旱情持续不退的关口,牵动了亿万人的心。

频频发生的矿难是天灾更是人祸,其背后有着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就事论事来说,矿难频发显示出监管方面的疏漏。

麻木与安全生产意识差,是两大最直接的原因

3月28日,山西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53人被困井下。事故发生地为中煤集团第一建筑公司山西临汾碟子沟项目部施工的一个在建矿井,被困者均为施工人员。有关方面解释称,经初步了解,事故系井下作业的建筑工程队打矿道时“意外凿穿地下水所致”。

“意外凿穿地下水所致”的说法,给人一个强烈暗示,即王家岭矿难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一起“意外”事故。这难免让人认为,王家岭矿难较以往一些矿难有着这样、那样的不同,包括在事故定性、善后处理和责任追究问责等方面也可能不同。如果这样的推论成立,那似乎可以相信,有关方面将王家岭矿难的原因归结为“意外”,不排除有特别的考虑和用意。

王家岭矿难到底是“意外”事故,还是并不“意外”甚至堪称“寻常”的安全责任事故。

据报道,中煤集团一名工作人员认为,王家岭事故反映的核心问题是未建立探水、探矿机制,建筑施工前不掌握周边煤窑的分布情况。

在矿区特别是在井下建筑施工,必须事先进行详细的探水、探矿工作,否则,施工过程中很可能凿穿“危险地带”,引发透水事故或坍塌事故。这应当是煤矿建筑施工时的常识性操作规程。中煤集团所属建筑工程队未经探水、探矿就贸然施工,明显违反最起码的操作规程。这样一些看似细小却足以致命的疏忽或失误,在其他矿难事故中也屡屡出现。

王家岭矿难抢险指挥部内部人士证实,事故发生前3小时,有工人打电话向地面报告,反映工作面内有漏水,但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并未在意。更有工人透露,3月25日就有工友反映漏水,却并未引起重视,“调度人员把电话直接挂了”。

如上述报道准确无误,可以判定,事故发生前3小时和前3天,煤矿和施工方至少有两次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的机会,也至少有两次采取紧急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机会,但因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严重不负责任,两次机会竟然都白白葬送了!有关方面,麻痹大意,对安全隐患视而不见,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几乎成了近年来各地矿难事故中的一个通病。

可以初步认定,违反操作规程和对安全隐患麻木不仁,是导致王家岭矿难事故的两个最直接的原因,也是导致其他矿难事故的共同的病因。而这一切的根源,主要又在于一些生产企业盲目追求速度和效益,严重忽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和投入。

煤矿经营者为了“勇争第一”,为了多盈利和获取奖金,对来自井下的“漏水报告”置之不理,对利润、奖金的追求,竟然胜过了对井下数百名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视,这种经营、管理理念,正是王家岭煤矿事故最大的悲哀。

逐利的冲动阴魂不散

据介绍,中煤集团一建公司2010年确立了高达6亿元产值的“奋斗目标”,公司对各施工单位实行“进尺考核制”,掘进多者受奖,少者受罚,王家岭煤矿项目被要求“必须雷打不动地坚持10月1日投产的目标”。

据《山西日报》2009年8月报道,为了能早日产煤,华晋公司董事长武华太曾提出“花钱买进度”的理念,要求尽一切可能加快工程建设。而2009年5月中国煤炭网报道称,为了抢工时,负责王家岭煤矿承建的中煤第一建设公司月成巷道长度先后6次突破200米,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的施工纪录被不断刷新,其中2009年4月更是创出月成巷道215.5米的新纪录。

就此次王家岭透水事件来说,作为一个国有大矿,竟然为了赶工期、赶进度,当班安排了14个掘井队同时作业,酿成巨大安全隐患。

在“雷打不动”的速度、效益目标的强压之下,安全生产被放在了一个“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位置,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时发现、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事实上都几乎成为“不可能”。

如果说,那些在采煤过程中发生矿难的煤矿产出的是“带血的煤”,那么,王家岭煤矿项目建设的就是一个“带血的工程”,“带血的工程”最终产出的也必然是“带血的煤”。这两种矿难实际上并无二致。

总之,王家岭矿难与此前常见的一些矿难没有根本不同,不是偶发的意外事故。对此事故的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应按照重大或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规格”严格依法进行,而不能一味强调“意外”性和特殊性,更不能对有关责任人员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减少矿难,改变生产方式是根本

往更深层次去考虑,矿难频发是粗放式、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和增长速度的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面对着巨大的诱惑,不少小煤矿,甚至有些国有煤矿将适度生产的策略抛到脑后,一味地追求增产增收,不顾自身条件是否适合超产,也不顾自身对于安全风险的管理能力,加班加点地开工作业。

安全生产意识差,规章制度形同虚设、法律法规没有落实到位,监管制度缺失,工会名存实亡,工人被迫冒险作业;一旦发生事故,因维权成本高,工人无法主张权利等都是矿难频发的原因。

煤矿常见安全隐患范文第5篇

关键词:煤矿采矿;作业;事故;应对措施

1.引言

安全是整个煤矿采矿作业的核心,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到制度、人员等因素的制约,煤矿采矿作业往往容易出现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不仅影响采矿作业的顺利进行,还可能会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影响整个煤矿采矿作业效益。因此,结合煤矿采矿作业的实际情况,探讨分析常见事故的类型,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煤矿采矿作业的常见事故

2.1采场冒顶片帮事故。该类事故是煤矿采矿作业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大约占到事故总数的40%左右。其主要成因包括以下几点:采矿方法,顶板管理不恰当,放顶时间不恰当,引发冒顶事故,切割巷道过宽破坏矿体围岩,导致片帮事故;忽视采场顶帮检查,引发冒顶伤亡事故;浮石处理操作不当,违反操作规程,冒险空顶作业;地压活动影响,采空区没有及时处理,引发冒顶片帮事故。

2.2采场塌陷事故。该情况容易出现在留矿法采矿当中,留矿堆中容易形成空洞,进而导致塌陷情况的发生。其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矿体岩石节理发育,存在着很多的断层,回采时容易出现大块矿岩;矿石湿度大,容易粘结成块,回采进度太慢,采场搁置停采,采矿现场局部出现堵塞和空洞现象。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塌陷事故的发生。

2.3坠井事故。煤矿采矿的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矿井开采过程中为了便利施工作业,往往需要布设多种形式的竖井。并且作业人员常常需要进出采场,经过天井或者溜井,如果天井的支架存在着不牢固现象,或者梯子没有固定好,梯子之间缺少防护栏杆,天井扒钉把手不牢,溜井口缺少护栏和标志,容易出现坠井事故,给作业人员的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

2.4溜矿井和卡矿事故。在煤矿采矿现场,由于存在溜矿井、放矿漏斗卡矿、堵塞处理不当等问题,对现场作业人员会带来很大的威胁,一些作业人员可能受到矿石积压、深埋、机器卷扬等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给整个煤矿采矿作业带来不利影响。

3.煤矿采矿作业常见事故的原因分析

3.1安全意识淡薄。一方面,煤矿企业生产经营者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益方面,忽视安全管理工作,在思想上对煤矿采矿作业不重视,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也不愿意在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方面增加投入。另一方面,煤矿采矿作业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低,他们的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安全施工操作意识,不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引发安全事故。

3.2管理制度不完善。预防煤矿采矿作业事故的发生必须以管理制度作为前提,实现对各项工作的有效规范。但大多数煤矿采矿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尽管《煤炭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对煤矿采矿安全有相应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落实。规章制度本身不完善,又没有严格落实。另外,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严格执行,煤矿生产企业没有将安全生产各项规定和要求落实到相关单位和个人,监管部门对安全监理不重视,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排除,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3.3生产设备落后。煤矿采矿技术落后,研究工作的起步较晚,加上受到人力、财力、技术的制约,很多陈旧的设备仍然在运行和工作,不仅影响煤矿采矿效益,还容易引发相应的事故。另外,由于受到资金的制约,设备没有及时更新,安全设备存在不足,给整个煤矿采矿作业留下安全隐患。

3.4作业人员素质低。煤矿企业的工作环境较差,难以吸引高素质的工作人员。长期以来,煤矿采矿作业人员素质较低,技术人员缺乏,主要以普通作业工人为主。一方面,他们的安全意识淡薄,忽视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实现对自己的有效保护,预防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教育和培训,作业人员在煤矿采矿工作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施工,违规违章操作现象时有发生,容易引发相应的事故。

4.煤矿采矿作业常见事故的应对措施

4.1转变思想观念,提高煤矿采矿安全意识。要想预防和减少煤矿采矿事故的发生,首先就得在思想上提高认识,转变思想观念。一方面,煤矿企业生产经营者在重视提高企业效益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安全生产,注重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完善规章制度,引进高素质人才,促进煤矿采矿作业顺利进行。他们应该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预防事故发生,确保煤矿采矿作业安全也是提供企业效益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煤矿采矿作业人员需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在施工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预防事故的发生。

4.2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各项工作。每个煤矿生产企业都要制定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实现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首先要严格落实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规定,达到安全生产的各项指标要求,并且以这些规范标准为指导,促进煤矿采矿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要严格落实煤矿采矿责任制,让各部门,各单位都树立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确保煤矿采矿安全顺利进行。建立安全生产小组,明确各岗位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另外,还要完善安全监察管理制度,加强监察执法意识和执法力度,对于监察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该责令相关单位立即整改,实现对事故的有效预防。对于出现的安全事故应该追查责任人的责任,提高执法和处罚的力度,提高人们对煤矿采矿安全生产的认识。

4.3加大相应的资金投入,更新采矿设备。在其它条件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要想预防事故的发生,加大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注重对科学技术的运用,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型设备和技术,优化煤矿采矿作业环境,预防事故发生。增加资金投入,应该着力在装备、技术方面,实现煤矿采矿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效能,并建立高效的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对煤矿采矿安全工作的有效管理。对于陈旧的设备应该注重更新,运用先进的,新型的机械设备,这样不仅能够促进煤矿采矿作业效率的提升,还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整个煤矿采矿作业效益。

4.4重视作业人员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煤矿企业要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一方面,要注重引进和吸收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针对工作环境恶劣可能难以引进高素质人才的情况,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福利待遇等方式引进高素质人才,充实企业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作业人员培训,通过理论知识学习,现场经验传授,观看视频等方式,促进作业人员掌握各种规范,严格遵循施工规范,确保煤矿采矿安全进行,预防事故的发生。

5.结束语

总之,在整个煤矿采矿作业当中,加强安全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常见事故是人们的不断追求和目标。今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并根据可能诱发安全事故的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煤矿采矿作业安全水平,促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提高煤矿采矿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余艳.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1)

[2]刘辉.煤矿采矿作业的常见事故与应对策略[J].民营科技,2013(1)

[3]乔军.煤矿采矿作业的常见事故与应对策略[J].科技传播,2012(10)

[4]崔四龙.浅谈煤矿采矿作业主要事故成因及预防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2(4)

[5]郭玉龙.浅议煤矿采矿作业事故的原因及对策[J].能源与节能,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