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创新课堂 实施策略 探讨

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的实施,必须依据教学的一般规律,主动地对教学的程序以及手段、方法进行有效的运用,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就自主创新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做一初步的探讨。

一、创设智力上有挑战性的物理问题情境

创造性思维往往表现为直觉思维,即常常只抓住对象本质的主要环节,而忽略那些非本质的次要环节,思维结果往往以“顿悟”形式出现。因此,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经常有意识地创设有一定模糊度、在智力上有挑战性的问题,给学生以利用原有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猜想的机会,让学生去发现、探索,大胆猜测问题的答案。例如在进行力的分解教学时,可通过这样的方式设置疑问:取一个大砝码放在桌面上,要用细线把它提起来,问学生用一根线提易断还是用两根线易断?学生都肯定地说是一根线易断,但实验演示的结果却大出意料。用一根线可把砝码稳稳地提起,而用相同的两根细线(有意识使两线夹角大些)提砝码时,线却一下子就断了。进而鼓励学生大胆去猜想产生这种有悖常理的现象的原因,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空间

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这是实施自主创新课堂教学的前提。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学习的起点,从发现问题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直至解决问题,是学生个体或群体积极主动展开思维探索活动的过程,也是主体作用发挥和主体性发展的过程。一些富有新意的物理问题的提出、分析和解决即是学生的创新过程。所以,在物理自主创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留给学生谈、思、议、练等主动活动所必备的时间和空间,而不是教师“独占”。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和支持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根据问题隋境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气体的等容变化规律时,可引导学生借鉴研究等温变化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应该如何研究?怎样研究?特别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验中做到气体体积不变?让学生在熟悉的氛围中通过类比来研究陌生的规律,既可以激发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又可以给学生以方法论的熏陶。

三、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

自主创新教学需要民主、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的支撑。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物理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一言堂”,缺乏必要的民主氛围,学生之间也是竞争多、合作少、其创造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压抑。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一是实行教学民主,教师不仅要有博大的胸怀,勇于接受学生的批评意见,还要善于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允许他们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观点,甚至对教师的观点提出挑战。二是开展合作学习,在生生互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境中,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把学生从传统的班级授课中单纯的旁听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由学习上的竞争对手转变为相互协作的伙伴,因此既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主动性。

四、注意激发学生的多方面思维,使其智力活动多样化

学生的创造性不一定都是逻辑思维进发出的创新火花,不少是由具有直觉逻辑思维性质的“心血来潮”激发出来的灵感。它往往是在热烈的互动氛围中和相互议论的启迪下产生出来的,是一种群体共生效应的产物。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要与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性与互动性,激发生动活泼的互动环境结合起来。在自主创新物理课堂教学中,要紧紧抓住物理学科的特点,实施活动教学,使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智力活动多样化:视、听、谈、思、议、练。使教学进程能够顺应学生学习的心理流程,切合学生的发现思路,实现耳、眼、口、手、脑的协调,形成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反馈、调控的适时交叉、穿插渗透的“立体式”课堂教学结构,尽可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冀,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

为此,教师在课堂中必须做到:(1)留给学生“动”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谈、主动说、主动做;(2)教给学生“动”的方法,欲使学生会谈、会议、会操作,只有授之以法,才能促之以动;(3)要善于在学生“动”的过程中灵活点拔、启发、指导,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4)有计划地结合物理课堂教学内容开展创造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不满足于解决物理问题的常规思考方法,善于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观察现象、寻求不同的思路。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范文第2篇

“边学边导、边练边清”的物理高效互动课堂教学策略的四大环节是:目标揭示、学法指导;学生探究、教师巡导;学生展示、教师点拨;边练边清、总结提升. “高效互动课堂”的教学策略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体现人人参与、人人发展的理念.

1高效互动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

1.1目标揭示、学法指导

操作要领:引入教学、明确目标、布置任务.

操作策略:教学引入要直观、简洁、形式多样;学习目标要详细、具体和简明,切合学生实际;布置任务应明确学习的内容和自学的方法.学生自学前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积累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案例:在教授《自由落体运动》时,老师将“抓尺”游戏引入新课后,及时展示学习目标:

(1)认识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在理想条件下的运动;

(2)会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相关的运动轨迹,能通过分析纸带上记录的位移与时间等运动信息探究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大小,建立起重力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它的方向;

(3)掌握自由落体规律和特点.

展示知识目标之后,教师进行学习方法指导,要求学生以导学案为载体自主学习、积极讨论交流,观察“轻重不同的物体在真空中的下落”这一演示实验,体会科学推理和科学实验在揭示自然规律中的重要作用,内化本节课的物理模型──自由落体.

1.2学生探究、教师巡导

操作要领:学生自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操作策略:学生先独立自学,然后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教师巡回指导,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适时进行个别答疑辅导.如有实验演示任务,教师可安排学习小组轮流上台探究;教师巡视时收集学生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做好精导准备.

教学案例:在学习《交变电流》时,教师设计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合作探究:

(1)什么是交流电?什么是直流电?交变电流有什么特点?

(2)小组轮流到讲台进行演示实验,探究交流电的产生过程,观察小电珠的亮度变化情况.实验中线圈转动产生的电流有什么特点?

(3)线圈转到什么位置时线圈中没有电流,什么位置电流最大?此时小电珠的亮度怎样变化?

1.3学生展示、教师精导

操作要领:小组展示合作学习的学习成果,教师根据展示情况进行点拨、拓展、评价.

操作策略:多给学生展示机会,让他们通过做、观、演等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教师做好课堂调控,适时对学生的展示情况给予肯定、补充和纠正;教师点拨精讲要少而精,对共性问题要引导学生再讨论,明辨错因.教师讲什么、讲多少,取决于学生课堂掌握的情况,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教学案例: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一节的展示中,万有引力定律公式的推ё酆闲越锨浚知识跨度较大,可设计成三个小问题分别让同一小组的基础较差的同学分层展示:

(1)请展示卫星围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公式;

(2)请展示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

(3)请展示牛顿第三定律的公式.

学生在回答上面三个基础问题后,要得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仍然还有困难,最后让物理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综合归纳,得出结论.这样各层次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分享快乐.

1.4边练边清、总结提升

操作要领:布置课堂作业并督促学生独立完成,及时批改部分学生作业.

操作策略:教师精选训练题,分为基础必作题、提高选作题和拓展思考题,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在学生当堂训练时,勤于巡视,及时了解学情并进行辅导;教师可采取“兵带兵”的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也可采取“兵考兵”的方式检测学生的训练情况;教师评价各学习小组的学习达标情况,以求达到“堂堂清”和“日日清”.

2高效互动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思考

要践行“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不教而教”的新课程教学理念,“高效互动课堂教学策略”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操作模式,但要真正用好这种教学模式,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国家课程校本化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关键

高中物理知识综合性强,计算量大,模型抽象,学生易学难精.如果不将教材知识和课后习题进行有效整合,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导学案的编写研讨过程就是一个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过程,其编写质量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编制导学案时发挥备课组的教研功能开展校本教研,将课本知识点加工成可探究的问题点、能力点、思维发散点和兴趣点,使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和情景生活化.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按照本策略探索出的四个环节,以问题为线索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自测勾勒一个清晰的学习路线图.这样的互动课堂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理性化的物理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2.2课前的充分准备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前提

没有准备的课堂是放任的率性的课堂,也必然是低效的课堂.要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打造高效物理课堂,课前的充分准备尤为重要.每天晚自习前,由物理学科代表根据第二天教学内容拟定预习计划,在黑板上向全班公布,学生根据预习计划分组上好晚自习,先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内容,找出教材中的重难点,完成部分预测题,同时提出自己的学习疑问,以待交流讨论时解决.晚自习最后一节由学习小组长组织探究讨论和小组内解答,提出共性问题,待第二天上课解决.

2.3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是促进课堂教学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评价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的评价方式中可以找到适当的激励机制.一个好的评价机制应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的作用.

通过建立6人学习小组机制以及6人捆绑考核制度,促进学生成绩的大面积提升.笔者将每组学生按照学习成绩的优、良、中层次等分为A1、A2、B1、B2、C1、C2人选,每组确定一名物理组长(原则由A1担任),将学生们课前的预习,课堂的探究和展示都交由组长负责组织实施.

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运用评价杠杆,对以小组为单位的各项表现及时评价,不断鼓励,让学生的学习时时处于兴奋状态.课后教师根据每个组的课堂综合表现,按比例评价出A、B、C三个等级的学习小组.并对不同等级赋以不同分值,每个同学的课堂表现分值均由组长记录于《学生成长手册》,作为班级、年级组每周、每月进行学习之星评比的依据.

2.4教师的专业提升是实现教学高效的核心要素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新课程改革的成功,教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高效互动课堂教学策略”的中心环节是学生的展示和教师的精心指导.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只有在课前认真钻研,课堂上才能点燃学生学习热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高效互动课堂教学策略对教师的要求明显提高了.教师要能熟练驾驭新课程课堂,必须不断充电,加强业务学习.备课时要精心编制探究性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充分预设,这样才可能捕捉到学生课堂讨论中碰撞出的思维火花.有时即使准备很充分,在课堂上教师也可能被学生问住.因此,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行动研究和海量阅读,就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高中生物;实施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等都在进行全方面的改革,课时偏紧,课后作业时间的锐减和学生的不重视程度等都成为有效课堂教学的制约瓶颈。那么,在新课程下如何实施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师有效备课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前提

有效备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是简单地课前准备几十分钟就可以的,我认为新课程下的备课是一种动态的、长期的备课。教师要把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就必须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能够密切联系生活,了解青少年的性格特点,教师要努力学习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用心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设计教案时,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教案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梯度,才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愉快接受知识的同时,找回自信心,拥有成就感,为有效课堂教学提供条件。

例如,在组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教学时,了解到学生缺乏相关的有机化学知识,再加上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丰富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观察四种氨基酸的结构,通过合作学习和讨论,找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从而得出氨基酸结构通式,使学生在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完成本章重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保障

1.灵活变换教学方法和调整课堂教学节奏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重点问题重点化、简单问题简单化的教学方法,加快课堂节奏,使得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增多,并且又能全面掌握知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做到节奏缓急交错、教学内容疏密相间、动静交替、布局和谐,要不断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整合,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这样就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情绪的兴奋点和思维活动的持续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发挥。但很多时候小组合作学习只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情况以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因素应该取决于老师。教师要合理安排每次合作学习的时间,力求高效,根据合作学习的内容对学生科学分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明确和清晰,合作学习的难度要适中,合作学习的对象要是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而应深入到每个小组中,了解每个小组合作的进程、讨论的焦点,为下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做好充分的准备。对学生小组合作后得出的答案不能全盘否定,要具体分析,找出正确的一面,同时也要指出不足的一面,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三、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补充和升华

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填鸭式的教学,这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与学的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从而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学生如果养成了这种学习习惯,那么即使在课堂之外,学生也会积极开动脑筋。只有会思考的学生才会提出自己的问题,才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主动提问不仅是思维独立性和创新性的印证,更是发掘强劲的思维动力的过程。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还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提问,要从正面来评析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和所采取的解决方法,不要因为学生问题质量不高就责怪和批评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对于高中生物知识中所涉及的实验操作和生物模型,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他们多动手、勤动脑,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感悟摸索生物知识的真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下的高中生物教学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用高效的生物课堂教学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教学方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胡宏亮.浅谈新课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1(24).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有效教学;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改革已经超过10年了,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新课改的理念指导下,课堂教学的模式已经悄然发生改变:课堂气氛活跃,小组合作屡见不鲜,讨论交流轰轰烈烈……甚至有些数学课上师生又跳又唱,让人分不清这是数学课还是音乐课. 当然,新课程在创设情境上务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亮点还只是停留在点上的,教学中的无效、低效现象俯拾即是.

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怎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有效备课,奠定基础

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有效备课. 但是有的老师认为,备课就是看看教参,抄抄现成的教案,上课前看看课本和抄来的教案,每天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也有的老师觉得可以从网络教案上博采众长. 因为这样既节约了我们宝贵的时间,又腾出了自己的精力,而且美其名曰:取其精华,发挥网络优势. 于是,我们就这样依赖着教参,依赖着网络教案重复而“高效”地进行备课. 有效课堂,得先从有效备课说起. 没有有效的备课,何来有效的课堂呢?有效备课才能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我认为在信息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收集网络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有自己教学特点的教学设计. 教师每备一节课,都要动一番脑筋,花一番心血,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深钻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把握教材内容,弄清重点、难点,深刻理解教材意图,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堂设问,合理使用多媒体,方可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和最佳途径.

二、有效激趣,诱发动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 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 ”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

新课程要求教学要让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把学生都带到现实的社会课堂之中去亲历,是不可能的事. 因此,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现实的或拟现实的情境(包括活化教科书中的画面)来让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感知,从中收集一些有用的数学信息,为提出和解决问题所用,因此,现在的实验教材都很重视情境教学,每个单元都以“主题图”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本单元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另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各种手段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激情. 如联系身边的实际,把例题转换成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的问题. 教师可以 “ 换汤不换药 ” ,将学习内容生活化,便于有效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求知欲.

三、有效讲解,提高效率

课堂上教师讲什么、什么时间讲都应该讲究策略,把握一个度,讲得多了,不仅剥夺了学生的活动时间,还会使学生产生听觉疲劳,效率肯定很低. 而在一些重点问题上研究不一定到位,出现散乱的现象,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

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老师要创造一切机会,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中. 在课堂环节设置中,结合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环节,如小组擂台赛、你来当裁判、数学小门诊、我来闯关等等,这些小环节都可以激励学生有效的参与. 只有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四、有效练习,举一反三

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 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实施策略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创新学习必将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和驱动器。在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种种不适,如缺乏积极的参与热情;缺乏问题意识、独立思考能力、独立运作能力;缺乏时间运筹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缺乏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攻坚能力;缺乏抵抗挫折的心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吃苦精神和创新精神等等。因此,我们在着重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不得不反思在基础教育中如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促使学生把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从而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具体做法如下:

一、优化教学内容,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和谐统一

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内容,在选择上必须解决好是发展知识还是发展能力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注重“双基”传授、强化训练、有效传递,忽略了学生的学与思、学与行、学与能、学与创。结果是发展了知识,课堂教学中是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现代教学理论坚持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新观念,提倡塑造“全人”,这就要求教学具有全息性,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优化教学策略与方法,体现“双主互动”因材施教。

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有效合作为基础,以教师的启发点拨为主导,以创新思维训练为主线,通过巧妙设疑、布疑、激疑、质疑和科学地释疑实现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推动课堂高效运转的动力,是创新学习的基石。

1.创设情境给学生创设问“问题”的时空。

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因基础与思维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不能提出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对于这部分学生,除为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外,还要特别采取启发式教学,从学生的心理着手,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把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成多种问题形式和思维载体,如阅读理解型问题、类比型问题、总结概括性问题、知识迁移型问题、化学与物理生物相关的综合问题、化学与生活生产实际相关的问题。

2.合作释疑,教给学生协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分类归纳,及时筛选整理出有层次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工具书或动手实验,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从各个方面去思考,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对于低层次要求的问题,自行解决;中等层次要求的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迂回解答的方式,教师不从正面回答而是高屋建瓴、旁敲侧击地发问学生许多问题,一直到学生自己想通了这些问题,原先的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也可以适当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将头脑中已有的那些认识模块重新组合,迁移上升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进而形成更高层次的认知结构。

三、优化测评手段,体现个性差异分层递进。

评价的目的:优化测评手段,体现个体差异分层递进。原则: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培养创新;减轻负担,提高质量。

1.课堂的即时测评。每学完一个完整的知识点,配发一套A、B、C三个层次的思考题。A组以课后习题为主,顾及学困生;B组把本节的知识点放在全书的认知链中“瞻前顾后”设计问题,顾及中等生;C组强调综合思维,以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顾及少数尖子生。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完成学习目标的具体程度,使学生主动关心自己的学习成果,做到对自己负责。

2.改变作业的布置方式。以自我出题的形式代替教师的指令性计划。要求学生课下认真复习当天学习的内容,根据目标策略,按了解、识记、理解、应用的不同层次要求设计题目,温故知新。下一节课前同学间相互交换、做答案和批阅,然后交给教师审阅,分组存档备案。

参考文献

[1]王义堂 田保军 王硕旺 编著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

[2]郑长龙 主编 《化学新课程中的问题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

[3]王祖浩 《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4]林崇德 《教育的智慧》. 开明出版社。

[5]贺湘善 吴俊明 《基础教育现代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