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 债务融资 策略 实践

一、企业基本概况

安徽省高速公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由成立于1993年4月的安徽省高速公路总公司改制而来的省属国有独资公司,主要负责安徽省内的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承担着安徽省内绝大部分高速公路和长江大桥的建设任务。截至2013年末,资产总额1128亿元,安徽省属企业中排名第二;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下辖皖通高速(A+H股上市公司)等全资(控股)子公司12家,高速公路营运路段26条,营运总里程2161公里,包括合安高速、合宁高速、合徐高速、安庆长江大桥和马鞍山长江大桥等。在建高速公路10条,在建长江公路大桥两座,总里程455公里,预计到“十二五”末,安徽高速集团营运里程将达到2400公里。

二、企业融资现状

“高投资、低回报、回收期长”是高速公路行业的典型特征,单就某一条高速公路而言,建设期内由于投资额巨大而产生的资金利息支出和路产折旧等因素,运营初期的5-8年内将处于亏损状态。高速公路行业投资大、回收期长以及中部地区欠发达的双重特性,导致安徽高速集团融资任务十分艰巨。面对严峻的融资形势,安徽高速集团本着“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的原则,通过加强同各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合作,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融资模式。

一是融资渠道多元化。在市场各类直接融资工具层出不穷,且公司资质完全符合发行条件的基础上,安徽高速集团紧跟市场脉搏,根据自身需求,不断寻求各种融资渠道的突破。截至目前,安徽高速集团除银行贷款外,已涉足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私募债、公司债、企业债、融资租赁等融资品种,已注册或批准总额近300亿元。另外,境外人民币债券、保险债券、永续债券、股+债等也正在积极推进中。

二是直接融资扩大化。由于直接融资品种多、成本低、用途灵活等优点,安徽高速集团近年来逐步扩大直接融资比重,优化融资结构。截至2013年底,集团公司债务融资余额为617亿元。其中,直接融资185亿元,占比30%。2013年度,集团公司直接融资122亿元,占当年融资总额的63%。

三是融资管理精细化。集团公司各项融资工作进行前期、中期、后期分阶段管理。融资前期,与资金提供方或者融资中介机构根据实际情况严谨论证合作可行性、合理设计合作方案等;融资中期,严格履行内部程序,并按照法律法规及其他规定履行支付等流程;融资后期,对资金利用进行实时跟踪,保证资金的安全、合规和高效运作,并根据资金提供方或监管机构的要求适时披露有关信息等。

三、企业融资中遇到的问题

一是政策环境约束较多。首先,由于种种原因,公司被监管部门列作“退出类”融资平台纳入地方融资平台“名单制”管理。随着银监会等监管审批机构不断出台新规加大对地方融资平台融资监管,公司间接融资工作严重受限。其次,高速公路行业内曾出现债务违约情况,虽然与集团公司无其他关联,但也因行业因素受到诸多牵连。最后,“超日债”等低评级债券相继违约,事件本身对于健全信用利差有益无害,但是,敏感的市场立即对所有债券均避之不及,而不论评级高低,给集团公司融资成本控制造成极大约束。

二是债务结构存在错配风险。由于高速公路行业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决定公司项目建设应该主要以中长期融资为主,而目前市场资金更多的是追求短期获利,往往都是期限在3年以内的短期资金,企业常常遇到期限错配等问题。2013年,我们公司的债务融资合计194亿元。其中,期限为三年以内的短期融资134亿元,占比69%。期限在7年以上的中长期融资29亿元,占比仅为15%。短期融资占比较大,短贷长用、期限错配,存在流动性风险。

三是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当前,监管机构要求项目贷款必须专款专用,严禁设立“资金池”调剂使用资金,项目贷款发放后不得进行二次受托支付,必须由集团公司账户直接支付至交易对手。但是,集团公司建设项目中已开工建设时期较长的项目授信相对充裕;新开工建设项目授信较少,贷款不足;个别已通车项目由于贷款宽限期已到,虽有资金需求但无法实现提款,且各项目贷款行亦存在贷款规模的差异。受托支付的严格要求与项目需求的非均衡导致集团公司资金的使用及支付效率比较低。

四、融资环境分析

2013年二季度以来,我国金融领域发生了很多的重大事件,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钱荒”蔓延、贷款利率放开、存款保险制度前期论证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揭开了我国金融大变革时代来临的序幕。

自2013年以来,金融市场大体表现出以下几点特征:

一是利率中枢上移,波动更加剧烈。自2013年6月份银行间市场爆发“钱荒”事件以来,市场利率整体上扬,波动更加明显。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中枢从2013年上半年的3.29%跃升至2013年下半年以来的4.49%,涨幅超过100BP。

二是央行去杠杆意志坚定,利率高企容忍度加大。当前,我国面临着房地产融资及政府平台融资两大主要风险点,债务泡沫严重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中央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去杠杆、促改革”的整体思路,加大金融去杆杠力度,对利率高位运行的容忍度不断提升。自从2014年1月下旬开始,央行已连续八周通过正回购等操作回收市场流动性。

三是信用违约事件频发,信用利差逐步拉开。进入2014年以来,信用违约事件层出不穷,信托、公募、私募、贷款陆续出现公开的违约事件。违约事件的出现是利率市场化的必然结果,有专家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有更多的违约事件发生。短期内,债券市场整体会受到牵连;但长期而言,有利于市场出清,扩大信用利差,真正进入“信用为王”的时代。

四是融资工具不断创新,融资手段多元化。3月份,国务院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及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指出,“要继续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等措施,让金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服务。”近年来,资产支持证券(ABS)、永续债券等金融创新产品相继问世,极大丰富了企业的融资方式和选择空间,预计未来将会有更加多样化的融资工具逐步推出。

五、融资策略谋划

长时期以来,在我国企业的融资结构中银行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各家高速公路企业的债务融资方式几乎别无选择,银行借款成为其主要来源,在这种格局下,银行信贷资金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企业在对银行的议价谈判中往往处于劣势,不仅要负担高额的利息支出,还要承担诸如存款保证金、一次性支付通道服务费等隐性融资成本,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这种单一的债务融资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直接债务融资,特别是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由于其产品多样、用款灵活、融资成本低和扩大融资规模等特点,逐步成为我们集团债务融资结构中的主要来源。借助债券市场的直接债务融资能够让企业在资金市场流动性偏紧时能融到资金,在流动性相对不紧时能够融到低成本的资金,对于保障企业资金需求、改善负债结构和降低融资成本等起到重要作用。

2013年3月15日,中国证监会向各地证监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下发《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五类资产的证券化业务,其中包括高速公路,这也就标志着我国资产证券化即将迈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已有上海隧道股份、宁宿徐高速等多家企业通过发行该类产品解决了资金需求。下一步,我们将在资产证券化、资产支持票据和永续债券等创新型融资工具上进行研究和探索,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政策的逐渐规范、法律的逐渐明晰,企业资产证券化一定会得到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梅.浅析交通企业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资本金融资渠道[J].交通财会,2009,(9):44-45.

[2]杜文毅.江苏交通控股直接债务融资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金融纵横,2013,(1):31-34.

[3]李洪彪.国有交通企业过度负债经营探微[J].综合运输,1998,(5):22-24.

[4]朱超,孙炜.交通企业债券市场融资研究[J].交通财会,2009,(6):4-7.

[5]黄嵩.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样本[J].金融博览,2013,(9):11-12.

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范文第2篇

虽然我国对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己经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并且己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相对较高、融资体系不完善的现状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究其原因,一是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单一。据统计,中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缺口约为30000至50000亿元。六成以上小微企业主要依赖内部融资来解决其资金短缺的瓶颈问题,而在外部融资渠道中,商业银行贷款占其融资总额的20%左右,其他融资形式占其融资总额不足1%。二是小微企业融资供求长期失衡。[1]这同小微企业创造的社会财富和价值严重不匹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普遍存在。

一、国内外小微企业融资现状探析

(一)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1.内部融资是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的首选形式

小微企业在初创期,以自有资金进行创业,通过向银行筹集资金是十分困难的。相对于外源融资,内源融资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减少信息的不对称。[2]即使进入发展期,内源融资仍然是小微企业融资的首选方式。根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仅占企业贷款余额的30.7%。

2.融资成本高

由于我国的拍卖市场不健全,有形资产的拍卖不是很理想,金融机构难以将抵押的资产变现。同时,小微企业的信誉度又不高,如果能通过担保公

司进行贷款,银行才会考虑为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并且其贷款利率是高于大企业的。然而通过担保公司需要支付高额的担保金,因此融资过程中的筹资费用是比较高的。

(二)典型国家和地区小微企业融资管理借鉴

1.德国小微企业融资体系现状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德国小微企业的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9.7%,而其中的78%是微型企业。在德国,间接融资是小微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因此,德国对小微企业的关注焦点在法律、财政等方面关于融资体系的保护。其融资体系如图1所示。

(1)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为了对小微企业间接融资实施有效的法律保护,德国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多年来,

德国先后颁布了诸如《改革中小企业结构的基本纲领》、《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小企业减负法》等法律条文,为小微企业能够顺利进行间接融资提供了法律保障。

(2)财税政策的大力支持

在税收减负方面,德国是税收优惠最为典型的国家。为了鼓励小微企业的大力发展,自1984年开始,德国便制定了大量的税收减免政策,切实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此外,为降低企业在初创阶段的成本费用,规定了其向某些行业协会需要缴纳的具体费用。

(3)大力建设信息与技术服务体系

德国政府为使小微企业得到便利服务,建立了信息技术体系。首先,为小微企业可以随时向专家咨询经营问题,设立热线电话和服务网站渠道;其次,利用行业协会对该领域信息掌握的优势,发挥其为小微企业提供信息的纽带作用;再者,为小微企业搭建技术研讨交流平台,提供学习研究成果的机会,实现科研机构与小微企业的友好交接,使小微企业壮大发展。[3]

(4)发挥多层次金融机构的作用

德国中央及各州政府出资创办政策性融资银行,同时为金融机构提供2%-3%的利息补贴,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渠道和贷款支持。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2.美国小微企业融资体系现状

美国企业总数中小微企业占98%,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偏向于资本市场融资,其融资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如图2所示。

(1)设立专门的政府管理部门

1953年,美国政府为帮助小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不足问题,特意在各州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分支机构的办事处。小微企业可以在各分支机构的办事处直接进行贷款、担保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小微企业融资瓶颈问题。

(2)充分利用发达的市场化融资体系

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美国的资本市场十分发达,这为小微企业进行融资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在美国小微企业可以发行股票债券获得大量的长期资金,同时也可以通过银行借贷获得短期资金。[4]由于小微企业很难符合发行股票债券的资格,银行则成为其资金供给者。此外,财政得到政府的特许,能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还能为其产品研发提供经费,这些融资体系不仅能使企业与银行获得双赢,还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3)推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

在完善的法律体系下,随着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信贷市场的竞争,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在美国,知名的美林证券公司通过电话银行、网络银行等新型形式向小微企业开展信贷业务,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也在对银行业产生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3.我国台湾地区小微企业融资体系现状

我国台湾地区对小微企业的发展扶持政策具有鲜明的特点。台湾地区小微企业融资体系是以中小企业的专业银行、信用保证制度、财务融通辅导体系为主,并辅之以法律法规体系和财政性专项贷款,其主要构成如图3所示。

(1)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台湾地区早在1967年便制定了《中小企业辅导准则》,用于扶持小企业的发展,后又在1991年制定了《中小企业发展条例》,进一步规范了中小企业发展的路?胶头椒ǎ?并于2009年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

(2)组建中小企业专业银行

根据我国台湾地区1975年出台的“银行法”,对银行业的信贷方向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中小企业专业银行对小型企业放款额度不低于信贷总额度的40%,对于中型企业信贷总额度不得低于放款总额的30%。目前,台湾地区中小企业专业银行所提供的贷款总额中有30%是定向提供给中小企业的。

(3)信用保证制度

我国台湾地区已建立一项信用保证制度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这项保证制度由信用保证基金与银行共同承担贷款风险,向小微企业提供信用保证,提高银行贷款机率。通过这项制度,一旦金融机构与信用保证基金签订协议,企业可以向最近的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借取基金。

(4)小微企业政策性专项贷款

自20世纪70年代起,台湾地区向企业提供了项目繁多的政策性专业贷款:如由台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支持的海外营建工程贷款、海外投资贷款,开发支持的购买自动化机器设备优惠贷款,振兴传统产业优惠贷款政策等。

(5)中小企业财务融通辅导体系

由台湾地区“经济部”同信用保证、贸易促进、研究服务、金融等机构及工商业和机关团体一起建立了一个最大的台湾企业辅导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网络辅导的专门化平台,即中小企业财务融通辅导体系。建立了相互合作、信息咨询、指导经营、技术生产、拓宽市场、财务管理、提升品牌等一系列的辅导体系。

(三)典型国家和地区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借鉴

通过对德国、美国及我国台湾地区融资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国家和地区有着属于自身特色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其优势和特点值得我们借鉴。总体来说,我们需要借鉴之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设立专门的小微企业辅导机构;多元化融资体系;健全的贷款担保体系;政策性银行的支持。[5]

二、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支持体系的构建

根据调查,可知我国小微企业融资体系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首先,指导原则多,具体措施少。就目前在我国实行的有关小微企业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出,大部分政策是从整??行业领域给出政策要求及指导意见,从国家的角度制定政策,并没有制定出具体的建设性规划,这样较容易忽略执行的环节,没有相应的具体措施和实施细则。这些融资政策虽多但落实不到位,缺乏实施的监管力度,未真正发挥扶持小微企业的作用。

其次,是金融体系的缺陷。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国有大中型金融机构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外资金融机构和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严重滞后。[6]而国有大中型金融机构偏向于对大型企业和资质较好的企业进行贷款,忽视了小微企业资金需求,从而使得小微企业融资需要无法到满足。

再次,小微企业服务机构组建严重滞后。为小微企业提供资源的中介组织严重滞后,且此类组织数量少,范围小,没有形成网状的运行体系,无法满足全国所有行业的服务需求。同时,在初创期的小微企业,无法支付高额的中介服务费,服务机构提供服务的热情较低,这些服务机构占有收益性高的竞争优势,无法满足小微企业的实际需要,使小微企业不能快速得到融资与发展。[7]因此,应从以下方面构建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支持体系。

(一)健全政策支持体系

1.加强立法,制定配套执行措施

政府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给予小微企业全方位的保障,制定配套的执行措施,解决其融资问题,为小微企业的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2.建立政策监督机制

建立政策效果反馈监督机制,监督机构制定措施,及时进行控制监督。同时,相关执行部门需要定期反馈政策的执行效果和运行情况。

3.设立专项发展基金

通过设立专项发展基金扩大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其资金来源可以通过政府预算拨款、企业捐赠款项等方式进行筹集。

(二)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1.完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

通过集合票据支持融资,以扩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实现多方共赢;完善创业板市场及退出机制,保证投资者利益,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积极发展场外交易市场,满足资本市场建设及企业融资的需要,完善融资环境。

2.发展小型金融机构

建立发展针对小微企业的小型商业银行,推动社区村镇银行的建立,促进小型金融机构的发展与改革;为弥补市场不足,发挥自身特点,利用特有的融资方式,设立专门的政策性小型金融机构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3.推进民间借贷制度化,规范融资行为

制定民间借贷条例,降低融入金融领域的民间资本;规范民间融资行为,保证民间抵押和担保行为的规范性;通过规范民间融资行为,提供融资支持,建立融资监管机构,使民间金融运行更加规范化。同时,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发挥其融资主渠道的重要作用。

4.建立数据平台缩小信息不对称

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8]在目前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其内部数据仓库技术平台收集分析数据,对小微企业的资产情况、信用评价、融资担保单位等经营活动的信息进行精细化分析,从而正确做出是否为小微企业做出信贷的决策。

(三)建立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新形势下,建立完善的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对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服务机构的创新能力,提高其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水平,增强小微企业成长的内生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使小微企业获得贷款并逐步发展壮大。

1.设立小微企业辅导机构,建立公共服务平台

由政府部门牵头,成立专门的辅导机构,实地调研考察小微企业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和实际需求,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小微企业的实际问题。小微企业辅导机构主要是通过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其服务功能。在互联网时代,小微企业辅导机构所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在线上进行,而在线下的辅导主要体现在现场指导。小微企业辅导机构服务平台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一些具有核心功能的平台:互联网融资平台、企业信息共享平台、人才培养平台、企业发展咨询平台、政策信息咨询平台,具体如图4所示。

2.健全信用担保体系

由政府、商业性担保机构、民间互担保机构、民间资本及行业协会共同建立健全小微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形成以“融资性担保为主,信用及资产评估为辅”相互结合的运行模式。这种模式需要制定一定的安全措施,发挥开展担保业务的识别防范风险的作用,具体如图5所示。

(四)加强小微企业自身体制建设

小微企业在融资时需要借助各方的力量,完善自身体制建设,提升自身能力,做好未来整体的规划。

1.培养企业的信用意识

在小微企业与银行的合作之中,企业要讲求信用、重视合同、遵守合约,杜绝拖欠债务。偷逃税收。小微企业需强化自身信用意识,提高自身价值及信用等级。

2.规范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

小微企业应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强化诚信观念,使企业信息真实合法,同时加强财务管理,强化资金管理观念,健全财?罩贫龋?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贯穿其中,并运用先进的网络手段,将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做的更加真实准确。[9]

3.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

银行对企业进行融资贷款,对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进行了解和掌握,并对其发展前景及贷款损失的预防和控制进行正确的判断、控制和发放融资贷款;[10]企业可以降低与银行的交易成本,银行可以节省审核调查费用,两者都让成本在一定意义上降低了。良好的关系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企业的更好发展奠定基础。

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范文第3篇

这是个大题目,我想从小角度说起。我特别喜欢早晨到学校门口,看看他们是怎样迎接学生的。当看到值日的老师和同学一起向每一位走进学校的同学发自内心地问好时,我也就发自内心地感动,这是多么美好的开始呀!如果每天都这样开始,是不是美好的情感在积累,良好的习惯在养成?当我看到值日同学向进校的老师问好时,有的老师旁若无人地向前走,我的心就一凉,也许这位老师不是故意的,可能还会抱怨没有时间进行礼仪教育呢,但他放过了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我还特别喜欢走进教室看学生们的眼神,阳光的还是暗淡的;充满希望的还是茫然的。这些都折射出学校的教育、学校的文化,甚至胜过校长的介绍。

我特别不喜欢被邀请去参加这样的开学典礼:张书记、李区长等都到场,但都讲一些不可能打动学生的套话,看到台下学生游离的眼神,我就痛苦万分,在操场上多坐会儿事小,如果学生们认为学校的盛大仪式和他们的思想、情感没有什么关系,那就是大事了。我也不喜欢到学校调研,学校找一个学生给你介绍学校,这本来很好,但学生给你介绍的是老师写好的词,学生被要求一字不落地背出来,你问他问题,他很茫然,学生失去了本真,你就感到难受。学校开展的每一个活动、采取的每一项措施都要想到给学生什么了,对学生的长远有什么影响。如果这样想了,积极做了,才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学生在学校每一天的日程,上课时间最长,还有课间十分钟和课间操、午餐、课后活动、打扫卫生等,其中有没有德育?比如午餐可以进行很多教育,有节约粮食教育、关爱和帮助同学教育、遵守秩序教育等等,当然要讲究方法。这些,我们的教育是否关注和把握住了?

我们再回到大题目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关键是融入,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具体来说,应该融入各门课程、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以及班主任工作、学校日常管理等具体环节。

一、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要把各门课程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出来,把各门课程已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育人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一是教师对待所教学科的态度,传达的是对工作的态度、对事业的态度、对科学的态度。二是对待不同学生的态度,传达的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情感、对教育的情感。三是教学内容本身,德育课要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生活中讲清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引导学生学习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逐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语文课要以文字、文学的魅力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感受思想精神的崇高境界和高尚情操。历史课要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唯物史观。理科课程要揭示科学发展规律和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音体美课要通过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技巧,让学生接受美的陶冶和健康的教育。地方和学校也要结合实际,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就要求所有教师既具有学识魅力又具有人格魅力,深入把握本课程的知识体系,深刻认识本课程的内在规律,融会贯通、深入浅出,讲课要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教育部门和学校评价一堂课不只是看知识、技能传授得如何,还要看是不是挖掘了育人资源,实现了育人功能。

二、融入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生动形式,是中小学生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学校开展的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时代精神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等都可以也应该在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源中进行,还要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进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印证、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内化为价值选择。

开展社会实践,要挖掘课程和社会两个资源,牵动学校和社会两种力量,实现中央8号文件描绘的全党全社会共同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局面。要政策推动,着力解决限制中小学社会实践的安全、经费、时间、场所等薄弱环节,整体推动,为学校开展社会实践创造条件。要营造氛围,在全社会倡导凡是社会公共资源都有责任和义务为中小学教育服务的理念。要建立机制,各有关部门以及行业主管机构,制订具有各行业特色、可供中小学上课的社会实践基地标准和实践课程实施方案,并建立一批示范基地,挖掘学科和社会两个德育资源,用社会实践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串联起来。这就要求各个部门和行业都应从服务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战略高度,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开发具有各行业特色、可供中小学上实践课的社会实践基地,满足广大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需求。这就要求教育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筹下,指导中小学在社会实践基地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保证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三、融入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广大中小学生的重要载体。中小学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引领下的校园文化氛围。

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要在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遴选和集成社会的先进文化,弘扬主旋律,大力营造优于社会环境的独特氛围,使教育和引导体现在细微之处,体现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关怀、相互关心之中,体现在班级、团队组织的温暖和鼓励之中,体现在高年级同学对低年级同学的爱护和帮助之中。

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和传统节日,利用入学毕业、入队离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强化课后科技、艺术、体育、娱乐活动,广泛组织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每学年都应组织体育运动会和各种形式的艺术节、科技节及读书、读报、演讲等活动,积极推广优秀少儿歌曲,开展多种形式的歌曲演唱活动。

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把校园建成育人的特殊场所,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角一景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当前要特别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开发优质校园网络资源,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网络道德,增强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要高度重视各种流行文化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及时发现、研究中小学生的文化热点,积极引导、有效抵制不良文化。这就要求中小学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把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作为基础性的重要工作,肯在校园人文环境上花时间和精力,让指向明确、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氛围全方位地围绕学生。要求教育部门把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情况纳入学校考核范畴,作为检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

四、融入学校管理工作

学校管理工作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求,既要注重主题教育活动,更要注重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德育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一件事,要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抓德育时一定要考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是怎么体现的,抓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时一定要考虑对学生的品德培育起了什么作用,把德育与学校生活、与师生日常行为紧密结合起来。

在学生管理中,要以育人为本,面向学生制订的制度、采取的管理措施,都必须与培养目标相一致。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尊重学生人格,肯定学生的进步,杜绝只以分数对学生进行排名,以任何形式把中小学用“好”与“差”区分开来。在教职员工管理中,要引导全体教职员工一切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教育,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而不能仅从便于管理的角度采用不当的方式方法。要针对当前教师队伍的思想状况、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水平,加强教师培训和师德建设,提高育人水平,使教师成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中,要一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目的,特别要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促进家校合作,优化育人环境。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和中小学切实抓好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并形成制度和机制。加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为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保障。要把德育开展情况作为评价学校和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奖励和表彰德育工作做得好的学校和教师。这就要求各地努力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五、融入班主任工作

我们再回到文章一开始的小角度,前面讲了学生一天的日程,我们再看看每一学期的工作细节,学校要特别注重挖掘开学第一次讲话、安排座位、制定班规、推选干部、布置教室、班团队会、集体外出活动、评选先进、填写学生成长手册、与任课教师沟通、开家长会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育人因素;再看看每一次接送一个班的工作细节,要特别注重挖掘第一次与学生见面、记住每一个学生名字、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和特点、形成班级的舆论氛围、入队入团、离别赠言等班主任常规工作中的育人因素,结合具体的教育场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还要抓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烦恼、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要重视和关心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中小学生网络依赖问题,特别对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的中小学生要给予更多的爱护和帮助。

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范文第4篇

[关键词]直接融资市场扩容 通货膨胀 发展思路

一、近期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现状

继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提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这一要求引发市场各界对股市、债市主导的直接融资市场扩容提速的预期。而其实早在2010年初通货膨胀开始表现出明显势头后,我国直接融资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特别是自2010年六月至今,证券市场规模连续上涨,2010年底证券市场规模收于32,098.65亿元,较之09年增长24.22%。这一势头一直持续至今,截至2011年三月,中国证券市场总规模达32,620.33亿元。(在我国,直接融资市场一般就指证券市场,故用证券市场规模来衡量直接融资市场规模)

二、本轮通胀与直接融资市场的相互关系探讨

1.直接融资市场的长期发展滞后是本轮通胀的一个深层原因

首先,尽管本轮通胀成因复杂,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来自货币超发带来的流动性过剩。目前中国的货币投放主要为各类贷款增加和外汇占款增加两个渠道。但是由于我国直接融资市场长期发展的滞后,在间接融资结构与直接融资结构的失衡的格局下,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包括应对08年的金融危机,只能依赖于银行贷款的支持。而银行贷款派生的漏出效应又必然导致货币存量大于实体经济总量,超量货币供给被动产生。

同时,在居民财富增加的情况下,证券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没有与之匹配的足够多的金融产品,特别是债券市场,导致投资渠道较窄。这使得这些多余的资金不能通过直接融资市场转化为有效的实体经济投资和消费,但在银行利率低,物价逐步升高的情况下,货币的天然趋利性决定这部分未能进入生产渠道的货币资金必将另寻出路,最终带来――投机资本泛滥。2010年民间资本对农产品价格的几番热炒的根源就在于此。

2.本轮通胀推动了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扩容

第一,物价水平不断攀高,存款连续负利率,更多的储户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据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统计,2011年1月末各项存款比年初下降199.9亿。随着住户存款增长率的持续下降,2011年三月下旬部分银行甚至出现存款增长停滞。这种资金脱媒倾向直接刺激了居民在股市、债市的上的投资。

第二,今年政府采取各种限贷政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准备金等措施收紧银根,力图控制通胀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挤出效应。社会可贷资金大幅下降,许多需要资金的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转向证券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欲通过直接融资的方式寻求资金。据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统计,2010年近500家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了约1.3万亿元债券,同比增长10.9%,发行品种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占企业全部直接债务融资规模的75.5%,成为替代贷款的主力。此外,2011年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尤其是全国性限购,在一定程度上堵住了房地产投资。加之不断调高的房产持有成本和交易成本,导致一部分资金流向证券市场,推动了直接融资的规模扩张。

第三,政府在实施一系列政策控制社会融资总量的同时,有意识地推进社会融资结构的合理性,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从而代替信贷减少的缺口,以保证社会融资需求总量,稳定经济增长。故在此阶段,政府积极拓宽企业资金需求的多元化融资渠道,证监会和发改委等部门积极修订相关政策法规,进一步简化和提高公司债发行以及公司上市融资、再融资的审核效率。这为直接融资的扩容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3.此次直接融资市场扩容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虽然此次直接融资市场扩容成果显著,但是总体规模与间接融资规模相比较小,间接融资为主格局仍未打破。以直接融资规模最高的2010年为例,2010年直接融资市场全年融资额为2.76万亿,而间接融资光是新增信贷额度就超过9万亿。若以直接融资额占融资总额的比重衡量,成熟的金融市场直接融资比重大致在50%以上,就美国而言,其直接融资比重一直维持在80%―90%的水平。而我国2010年的直接融资占融资总额的比重约25%,已为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此外,直接融资市场迅速扩容的过程中,内部结构的失衡仍未得到有效改善,在盲目的股权融资偏好下,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为发行股票,债券的发行和交易量均较少,债券市场的效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可见,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不论是从量上还是从质上尚存很多不足。

那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什么呢?答案只能是市场。从直接融资市场与通胀关系的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直接融资市场能够在此轮通胀中得以扩容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资产价格的波动对整个金融体系的传导更为顺畅。通货膨胀下,货币的对内贬值及实际利率水平的变化能够影响到证券市场上金融产品的成本与收益,进而刺激了直接融资市场的扩容。因此,若要真正实现“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要求,实现直接融资市场从扩容到保证质量的真正发展,必须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解除客观上存在的市场分割及规模限制等不利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的因素,为中国直接融资市场的稳步发展提供一个宽松的市场化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晓璐 张曼 《直接融资体系扩容》[N] 《财经》 2011年第09期

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范文第5篇

(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并求得发展,需要不断地筹集到资金。从企业资金来源的构成来看,企业成长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内部资金积累和外部资金投入。内部资金是指企业留利和折旧资金,由于现阶段我国企业的留利水平低,企业发展主要依靠外部资金,而外部资金需要从金融市场上筹集,其中短期资本通过货币市场筹集,长期资本则通过资本市场筹集,按照资金是否在供求双方调剂,可以把长期资金的筹集方式划分为两种方式,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所谓直接融资,是指不通过金融中介机构,由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协商进行的资金融通。通过商业信用、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方式进行的融资均属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则是由企业通过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地向资本的最初所有者筹资,它的基本形式是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从零散储户或其他委托人那里收集来的资本以贷款、购买企业股票或其他形式向企业融资。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的优劣如何,长期以来在理论界一直存在分歧。有的学者认为银行的信贷范围比较广泛,使得融资具有相对集中性,从而可以调节资金的供求与运转,开发多种金融商品与融资渠道,使融资成本相对降低、金融风险减小。同时,由于金融机构掌握融资的主动权,能对企业构成信贷约束,有利于信贷资金的合理流向与配置。因此他们得出结论认为间接融资具有相对优势。而有的学者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出发,认为在发展中国家,银行对企业的低息贷款往往以银行亏损为代价,使企业的融资成本较淡薄,企业对资金的不合理占用上升,银行呆帐、坏帐大量增加,由此来看间接融资的成本从总体上并不比直接融资低。其次,银行对企业的信贷约束,在发达国家里是“硬约束”,然而在发展中国家,政府经常干预银行信贷计划,使银行信贷约束趋于“软化”,容易产生拖欠贷款现象,使银行信贷资金不能有效运转,从而加大了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由此他们认为,间接金融优势论只适用于发达国家,而在发展中国家,直接融资方式则具有相对优势。

从实践中看,各国在融资方式安排上都是二者并举的。不过,不同国家往往由于历史传统和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各有侧重。美国和英国等老牌市场经济国家由于拥有发达的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接近完全竞争,往往形成以资本体系为基础的直接融资方式为主的模式。而在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产业发展受政府指导性计划干预,金融与产业间建立起政府参与的风险共担机制,银行在企业参股,积极参与企业经营,银企之间是一种生死攸关的链条式传递关系。这样其融资模式只能是以信用体系为基础的间接融资,非金融企业很少有机会利用资本市场来筹资,只能转向通过商业银行这种信用中介。因此,直到本世纪70年代,英美等国通过企业债券和股权进行的直接融资约占企业外部融资的55.60%,通过银行中介的间接融资占40--—50%,而日本等亚洲国家则相反,日本的间接融资在外部融资中所占的比重约为80—95%,直接融资只占15—20%。70年代以后,情况才发生了缓慢的反向变化:英美企业增加了间接融资比重,日本企业则增加了直接融资的比重。

(二)

改革至今,我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历史条件下,在市场机制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企业融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财政代表政府直接注资主导国民经济运行,并通过各种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牢牢控制着社会资金的配置和流向,金融的市场化性质被否定,完全成了计划经济的附庸工具,这时,根本谈不上企业自主地选择市场化融资方式。

随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民经济的流程和运行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国家财政参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从1978年的30.9%下降到1997年11.5%,从生产建设型财政逐步转变为举债和吃饭型财政,而同时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和个人倾斜的趋势不断加强,导致财政配置资源的能力下降。(见表1) (2)在金融与企业的关系中,金融由原先作为财政的“出纳”转向逐渐独立,并担当企业融资中介,通过“居民储蓄存款ü银行贷款给企业ü形成企业的负债资产”这样的间接融资方式成为社会投融资的主渠道,政府则从过去的对信贷规模和利率的严格控制转到现在的通过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率和利率等金融杠杆来调节社会资金配置。由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固定资本投资来源结构来看,银行贷款的比重逐年提高,特别是1985年“拨改贷”全面推开后,国有企业的大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和几乎所有流动资金都依靠信贷资金。(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1980年以后信贷资金占企业固定投资来源的比重始终在23%以上,而自筹资金中也有一部分事实上来源于信贷资金。这样,在经济运行中便形成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方式,而成为一种以社会资金为支撑、国家银行集中借贷、国家办企业的“借贷型经济”,表现出货币计划经济的特征。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转变(%)

1980 1985 1990 1995 1996 政府 29 27 23 11 10 企业 6 7 8 28 29 居民 65 66 69 61 61 摘自 “1997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表2 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来源(%)

1981年 1985年 1990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投资总额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国家预算收入 38. 6 23. 98 13. 20 4.93 5.00 4.62 国内贷款 13.6 23.04 23.62 25.46 23.66 23.65 利用外资 5. 4 5.27 9. 11 7.11 7.89 6.73 自筹资金及其他 42.4 47.71 54.06 62.51 63.45 6 65.00 摘自1997年"中国统计年鉴"

随体制改革的深化,这种以银行为主渠道的融资体制产生出新的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分析:其一,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目前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负债率平均为70%,流动资金负债率已达到平均80%,从总体上看将变成风险极高的全负债运行企业,甚至是资不抵债企业。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融资几乎只有通过银行,其资产的资本金部分没有资金来源和注资渠道而无法注入;另一方面是由于这种间接融资方式为主的体系并非建立在如发达国家一样的理性约束的基础上,与融资体制相配套的良性的经济运行机制尚未建立。十几年来,以放权让利为主的国有企业改革在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国有企业吃银行信贷资金的“大锅饭”的不良倾向,造成国有企业大量举债经营,不重视资金使用效益,形成资金负债结构的失衡,加大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困难。其二,由于体制原因,银行必须保证国有企业重点资金的需要,而国有企业借款不负经济责任,甚至只借不还、负盈不负亏,使银行的信贷约束逐渐软化,企业的低效益与高负债经营引起的严重的亏损,不可避免的要引起银行的呆帐坏帐。据测算,目前不良贷款占银行向国有企业贷款余额的25—30%,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逾期、呆帐、坏帐贷款占全部贷款的20%,如果这一状况得不到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将消耗殆尽。同时,行业和企业结构调整中的死帐乱帐问题,以及前些年一度出现的“泡沫”经济破碎后的沉淀问题(如高档房地产积压),都集中反映到了银行,货币银行体系中积累了愈来愈多的不良资产,形成日益巨大的通胀压力,银行货币体系内长期、潜在的系统风险越来越大,导致社会资源配置使用的低效率和宏观经济经济运行的极不稳定。现在,我们实际靠政权威信、政府信誉使国有商业银行具有较强的资金吸纳能力,如果某些客观条件发生变化,商业银行系统风险及其经济社会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这些问题从深层次看,实质是市场经济与国有制经济实现形式之间的矛盾,出路只能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实现由计划融资向市场融资的转变,发挥市场机制在货币资金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 )

在市场化的融资体系中,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两种方式各有长短,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平衡。要解决目前国有企业和银行面临的问题,最佳选择就是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将国有企业的资本化筹资活动彻底推向市场。

一、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发展直接融资

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企业负债结构的优化、投资项目资本金的实行都有利于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资本金严重缺乏,已成为影响改革大局的严重问题。目前三分之一以上的国有企业资本金比率低于10%,有些企业甚至是全负债经营。国有企业资本金严重缺乏,已愈来愈影响到企业的发展、金融系统的正常运作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