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物流;资源;气候
1 成立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农特产品物产资源丰富,而资源配置效应欠佳。
张家口市地处燕山山脉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段,地势起伏,地貌复杂,不同区位和不同气候造就了不同的特产资源。辽阔的坝上,是避暑旅游胜地,又是绿色无公害错季菜天然园区。如今的莜麦、土豆和羊肉成为坝上四县的“新三宝”,尚义的“尚亿”牌口蘑以国优产品,胜似野生口蘑,为“草原明珠”的盛誉增添了光环。富饶的坝下,有久负盛名的宣化马奶葡萄,蔚县的杏扁、杏仁等等。
全市不同区域的不同特产,在国内同一产品中独树一帜,有的是传统的宫廷贡品。但当山东的大葱、大蒜在全球炒得火热之际,而我们的特产却默默无闻。主要原因:一是交易者知识是有限的;二是搜寻信息要花费成本;三是信息的优势方对信息的垄断。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扭曲或不能合理决策,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许多成功的经验证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方面政府需要依法完善信息宣传法制和规范其行为;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引导创立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在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上进行深刻的变革,这是成立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的必要性。
1.2 从北京市场看张家口市组建农产品配送中心的潜力。
仅以北京大钟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例,这是北京最大的“菜篮子”市场。它辐射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近600个县(市),货源广、货量大、集散快、竞争程度高。有一项调查显示,大钟寺蔬菜批发市场供应量逐年增加,而各品种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反映出社会需求总量与蔬菜总供给的持续增长,出现了市场供应量与价格成正比的趋势。在了解北京市场需求潜力的信息流中,同时看到张家口市地处北京北缘。这种地域资源,具有融入“大北京”经济圈的条件和优势,这为特定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乘势而上,加速全市资源的综合开发中,顺应物流大发展的趋势,组建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2 发达国家物流业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美日两国是世界上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两国的物流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2.1 多渠道、多形式的物流结构
一是企业自有型配送中心。二是合作型配送中心,由数家合作管理。三是公用型配送中心,面向社会所有物流单位提供服务。四是合同型配送中心,即通过签订合同,为客户提供长期服务。五是集约化配送中心,它不仅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还提供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
2.2 现代化的物流技术
物流企业凭借现代化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建立了发达的物流信息系统,使物流系统与之实行联动。
2.3 建设大型物流基地和物流设施
使之成为支撑整个物流网络的终点,实现运输、仓储、装卸、包装、分拣等物流系统的现代化。
2.4 健全的物流管理体制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物流,注意在宏观上为物流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引导物流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政府和物流主管部门、货主企业和运输部门共同建立健全了一套物流管理体制。
在物流全球化的今天,概括美国和日本物流业成功的经验为:灵活的市场机制,可靠的运输体系,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政府高效的物流宏观调控与管理。
3 组建配送中心的前期基础工作
要做优做强物流配送中心,应着力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3.1 做优外部发展空间
3.1.1 必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改善环境,创造条件,引导规范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对物流理论的宣传引导,普及现代物流知识。二是制定规划,把全市物流产业规划、物流设施的布局和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制定激励政策,包括用地、贷款、租费、工商管理等方面,通过政策倾斜,促进农产品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3.1.2 必须打造一个良好的基础平台
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基础信息平台,是发展物流产业的重要载体。一是整合运输网络,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和合作,发展多式联运,畅通渠道。二是进一步发展综合通信网络,加快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信息化进程,以互联网为依托,专业化物流信息网络为支撑,构筑物流信息平台。
3.1.3 要发展高水平的物流载体
要规划建设几个综合性物流园区,将物流园区列入促进经济高效运行的重点设施和开发实验区,吸引大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咨询服务企业进驻,互相促进,集约化发展,使园区成为我市物流枢纽。
3.2 做强中心自身素质,发挥整合优势
3.2.1 要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物流技术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完善的物流管理软件系统,实现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服务水平。
3.2.2 要大力推进物流业的标准化进程
尤其在起步阶段,更要注重物流的标准化,它可以为物流企业之间进行整合合作减轻技术上的障碍。
3.2.3 要大力培养和使用物流专业人才
发展人才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逐步培养一支高水准的物流人才队伍。同时,要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社团组织或知名物流企业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并对目前具有物流雏形企业进行试点培养。
3.2.4 起步组建配送中心工作
鉴于我市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广大农户尚未融入专业合作化组织,因而起步组建工作应由政府引导组织,由政府职能部门市农业局牵头,市农口部门协助,从人才市场和有关企业选拔胜任配送中心各机构的人员,并由政府协调解决必要的启动资金。
启动后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应成为地方对外经济活动的“龙头”组织,在众多企业的联合和连锁经营中,实现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市场空间资源均衡共享,互相协调,以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求得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周建勤,鞠颂东.区域物流规划中的农业与农村物流问题探讨[J].物流技术,2007(2).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陇西县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03603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县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从行政管理层次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西部县域经济在我国整个县域经济体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共有2861个行政县,其中西部占897个,占全国的31%;全国县域国土面积896万km2,占全国县域内国土面积的59%,全国县域人口总量达9.35亿,西部县域人口总数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研究,将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级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从而为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有好又快发展提供有效的措施,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县域经济概念及模式
1.1县域经济的概念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县域经济”概念的界定存在较大差异。李小三、徐鸣等认为:县域经济是指以中国的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镇、乡、村各层次经济要素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流、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显示出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王怀岳认为: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其形成是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具有开放性、区域特色性和空间非均衡性特征。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将县域经济界定为: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生产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一种区域经济。综合上述有关县域经济概念界定的观点:笔者认为中国目前的县域经济是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在行政县范围内,通过县域联系城乡的纽带作用,以实现区域内各种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的聚集和辐射作用的地域综合体。
1.2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目前比较公认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政府扶持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力量,集中力量办事,效率高。(2)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3)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依赖资源优势和发挥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4)集群式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相关产业在地域上的集群可以共享产业发展信息,形成互补性优势,以此促进县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战略。
中国地域辽阔,县情各异,东、中、西部乃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县域在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县域基本上都是在认清自身发展条件和特点的基础上,发挥优势,打造特色产业,走出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诸多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
2陇西县经济发展现状
2.1陇西县经济发展的区域基础
陇西县地处黄土高原地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地区东部,渭河上游,东接通渭,南接武山、漳县,西临渭源,北靠定西市;东西宽52km,南北长46km,总面积2408km2,辖9镇,8个乡,总人口590.02万人。为典型的黄土梁峁与河谷地形。平均海拔1612―2798m,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农牧气候过渡地带,社会生产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陇西县有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陇海铁路纵贯南北,成为连接兰州、定西、天水、临夏、陇南等市州的交通枢纽,境内文峰镇素有“旱码头”之称,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2.2陇西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2.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达4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增速均超过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在全省综合实力排名中居28位。第一产业21.6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2.6010亿元,比上年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6899亿元,比上年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3.1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从增长趋势看近几年陇西县经济发展呈直线上升。2009年增长速度为1961%,2010为17.84%同比下降1.77个百分点,2011年为28.26%增幅最大,相比上年增长10.42个百分点,2012年为11.6%同比下降16.66个百分点增幅最低,年均增长速度为0.02%。GDP增长速度呈折线波动增长趋势,总体增幅较快。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300元和2804元,较“十一五”末增加4350元和1069元,年均增长11.6%和10.1%,如图1所示。
图12009―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2.2.2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2012年第一、二、三比重为22.1∶33.4∶45.2,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有所提高,第二产业大幅增长,第三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见图2)。
2009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7.4∶42.3∶41.2,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其中第一产业达7.15亿元;第二产业达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第三产业达1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低(见图3)。库兹涅茨等学者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根据经济区三次产业的比重及其变化可以得出其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阶段。
图22012年三大产业比重图图32009三大产业比重图2.2.3投资消费大幅增长
“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5亿元,是“九五”的2.5倍。“十一五”期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93亿元,同比增长63.7%,工业增长12.96亿元,同比增长19.6%。总体而言,陇西县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直线上升趋势,2010年的增幅最快为16.6亿元,2005年的增幅最低位3.02亿元。
图4“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完成情况3陇西县经济发展模式
陇西县已经形成了以中药材、马铃薯为主的两大品牌特色农业,以工业园区和龙头企业为主的工业,以信息服务业和旅游业为特色的服务业。如图5所示,陇西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当地的资源为基础,在政府的规划引导、市场竞争和集群模式与循环模式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三大产业综合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图5陇西县经济发展模式3.1发展特色农业
由于各乡镇之间经济发展基础、优势资源条件不同。因此,发展特色农业一定要从镇情、乡情、村情特点出发,确定发展的重点产业和产品。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协会式服务、转变运作模式,依托项目抓发展,按照“政府引大引强、农民做大做强、结构调优调强”的运作思路,用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开辟农业产业化基地,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3.2以工业化为主导发展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表明,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就必须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并举,而核心是工业化。因此,陇西县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工业化。陇西县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比较优势,合理制定工业化的发展规划,不断的尝试和摸索以明确自己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培育新兴行业,适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此外,陇西县还可以利用本县内有限的工业企业,发挥其规模优势、集聚优势,建立工业园区及龙头企业。
3.3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有利于农村乡镇企业的产业集聚、服务业的成长、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陇西县要针对推进城镇化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思想认识、体制改革、工作机制和规划工作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要出台明确的配套设施,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小城镇经济繁荣发展。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城乡统筹,共同发展。
4陇西县经济发展措施
4.1调整产业结构,突出重点,全面发展
积极推动陇西县第一、二、三产业稳步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加强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尤其是加速中药材和马铃薯产业化发展,逐步形成一条生产、加工、科研、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创立地区乃至全国品牌,使其成为带动全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龙头产业,同时兼顾铝冶炼、水泥等传统产业的发展,推进企业内部重组改革,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多样化生产,多领域投资,为地区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工业支撑。发挥第三产业优势,为农业和工业生产提供人力、技术等服务。为中药材和马铃薯等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并逐步形成陇中区域物流、商贸中心。
4.2发展产业化经营,加大科技投入
走产业化发展,才是发挥全县经济优势,增加经济总量的有效途径。陇西县已经形成了中药材、马铃薯等品牌农业产业,具有发展产业化经营的良好基础,应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产业体系,形成科学的分工与合作,将各经济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共建生产、加工,科研销售分配机制,化解市场风险。在农村和城市分别形成“农户+农机站+农技站”和“企业+科研机构”技术推广模式。
4.3加大政府扶持引导,创造良好投资、融资环境
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政府的扶持所形成的有利环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业为支撑、壮大陇西县域经济。中药材等产业方面已初具规模,但要做大做强在依靠市场竞争的同时必须依靠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兴建集中统一的工业园区合理规划布局,吸引投资。为企业的发展扩宽资金来源,形成“企业+政府+银行”的融资模式,同时为农户扩大农业种植规模提供国家扶贫资金援助,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4.4深挖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政府部门要组织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对陇西的文化历史进行调查研究,加强对文化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在旅游开发方面,可以围绕生态山水、古镇文化、民俗风情这个主题,打造以历史文化为主线的古道文化品牌、历史名人文化品牌。树立文化旅游产业化的理念,将文化与旅游联系在一起,实现由单纯的景点旅游向文化旅游转变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李小三,徐鸣.关于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0,(3).
[2]王怀岳.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
[3]刘俊生.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徐小佶,韦信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
[5]牟实库.陇西地方志浅议[J].图书与情报,1985,(03).
[6]伍华佳,水.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化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7]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曹克河.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0.
关键词:信息化;产业;调整与优化;决策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我国的县域经济逐步开始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方向迈进。产业发展已经要求调整与优化现有的县域产业结构,结合县域特点来制定产业决策,培育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
县域经济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用于县域产业生产经营、政务村务、公共服务等广泛领域,通过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与广泛应用,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能力的过程。县域经济的信息化可以有效地引导县域经济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县域经济信息化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的主要引导作用表现为:通过建立国家产业政策的信息传播体系和县域内外的产业信息交流体系,以现代化的信息传播与反馈系统向政府、企业、投资者、产业活动的从业人员(以下称为信息的利用者)提供相关信息并加以交流,使其依据信息做出决策,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
一、信息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引导作用
目前,我国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首先,产业结构层次低。除经济发达地区的少数县域外,农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仍占据优势。在农业中,现代化的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第二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农、林、矿产品的初加工工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第一产业过重,第二产业脆弱,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较少的局面仍客观存在。其次,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关联度小。县域工业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县域农副产品多半是以出卖原始产品或初级产品为主,其精深加工处于起步阶段。第三,各县域产业结构趋同。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县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未得到根本的改善。
通过信息化,使县域内的产业信息能够迅速交换,县域内产业信息能够迅速地对外传播,县域外的产业信息能够迅速地获得并在县域内交流。信息化的引导作用在三次产业调整与优化方面表现为通过有效的信息网络,向使用者提供下述信息:一是国内外的三次产业的生产与流通结构现状,让利用者了解国际、国内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对比、找出差距;二是本县域现有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特点和趋势信息,了解行业动态与走向、预测未来;三是本县域和周边县域的产业特点和趋势信息;四是县域内可培育的产业链信息;周边地区可形成产业链的信息、产业集群的可能性信息。
通过提供一系列决策参考信息,引导使用者根据本县域的禀赋条件进行相关分析,作出调整与优化决策。主要引导方向体现为以下方面:一是为政府、经济实体的产业优化决策提供引导;二是为县域内外资本拥有者的产业投资提供引导;三是为县域内外的产业联合与发展提供引导;四是为从业者产业知识普及提供引导;五是为农村产业人口流动提供引导。
信息化能够引导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于信息化能通过影响投资结构、需求结构、就业结构来影响产业结构,所以说信息化能够引导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二、为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的确立与发展提供信息
要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产业发展,必须结合县域实际状况,确立符合本县域自然、社会、经济特点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信息化的引导作用是以此为中心提供信息服务。主要要围绕着依据信息确立什么是本县域的主导产业,如何确立和巩固其主导地位;本县域存在着哪些特殊的地理、自然、人文要素,因此而形成或可能形成哪些具有明显本地特征的产业;本县域存在着哪些地域、技术、服务的优势可以形成新兴产业,或者说依据信息可以发现哪些具有潜在能力的特色与新兴产业的雏形,这些都表现为信息化的引导作用。
1.依靠信息确立县域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代表县域经济形象、获取县域经济利益的产业。主导产业的特征是其发展规模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因此,正确选择并努力发展主导产业是每个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主导产业是基础产业,要通过信息数据,总结出占有县域经济主导地位的产业规模,分析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能否是本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与来源产业,发展地、科学地判定主导产业。
2.依靠信息确立县域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依靠县域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条件下培养、发展起来的具有本域特点的产业,是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县域经济是特色化、多样化的经济,在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并与其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尽管我国各地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但是,县域经济都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各地特色的不同,县域经济将会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通过本县域的历史、文化、物产等方面的信息分析与对比,找出本县域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与县域外有明显差异、有特点的并且可能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来确立。
3.依靠信息确立县域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随着技术创新,消费市场出现新的需求,以及新产品发明和潜在经营机会产生的经济和社会的变化而形成的产业。县域新兴产业需要依靠县域拥有或可能拥有的先进的技术与服务来确立,新兴产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高、资金需求量大、劳动力素质要求高是其主要特征。要通过信息分析本县域是否具备上述条件,是否有依靠先进技术与服务创立的产业使之成为新兴产业。
4.为产业扶持提供信息。为保证产业调整与优化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对一些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在短时间内还不能依靠自身收益迅速取得盈利的,一些企业或投资者对产业持观望、犹豫态度的,要依靠信息扩大产业宣传力度,扶持产业发展。这些信息包括: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县内实行哪些支持县内相关产业的财政补贴、扶持基金;减免、缓征税收政策;低息、无息信贷金融政策;创业基金、风险投资补偿政策;产业技术培训、咨询、技术转让优惠政策;产业扶持中要确定哪些是需要重点扶持的,哪些是需要优先扶持的;哪些是需要长期扶持的,哪些是需要阶段性扶持的。通过信息引导政府关注新产业,企业投资新产业,农民从事新产业,促进产业调整的顺利进行。
信息化的引导作用不仅表现在决策环节,中间环节,还表现在实施环节——即信息传递的末端。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农业县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本县域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重点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节粮型畜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出台哪些重点扶持政策;所对应的 有关技术指导、种苗供应、田间管理、收获储存、收购运输等各方面的扶持手段与政策都要通过有效的信息化传递让农民知晓。既要让农民认识到新产业、新产品可能带来的收益,也要让农民了解和熟悉相关的扶持政策,进一步下决心转向从事新产业、生产新产品,促使农民从原有产业向扶持产业转移。
三、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决策制定和执行提供信息
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目标,信息化的引导作用要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起来,科学地提供针对各产业优化升级的有益信息。目前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决策面临着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产业关系协调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使产业发展与县域自然、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信息化的引导作用具体表现为:
1.为决策制定提供信息。以往的县域经济,由于信息不完善、导致决策不科学,往往只着重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考虑的是短期的经济效益、产业开发没有后劲,不能形成产业链及良性循环。有时不惜牺牲环境开发某些产业,给县域自然条件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影响了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因此,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缓解资源环境制约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举措和必然选择。在为决策搜集信息、提供信息、分析信息时,要充分考虑不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的比例问题,通过调整,既减少现有产业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又能够在较合理的产业结构上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依据信息有效地利用县域内外的生产要素,减少资金投入和能源消耗,达到转变增长方式的目标。
决策所需信息需紧密联系实际,围绕县域产业优化的热点问题,理论上实践上难以弄清的问题,众说纷纭的疑点问题,被忽略掩盖的盲点问题,与现行提法做法不同的异点问题等,结合国内外、其他省份、县域的情况与对策,提供客观的具有独立性的信息供使用者决策参考。只有依靠信息化提供高质量加工后的信息,才能据此进行分析预测和建议,让使用者既能了解情况,又能得到启示,使信息更有效地应用于决策实施。
2.为决策执行提供信息。决策制定完成后,如何执行决策仍要依靠信息化的支持。这主要表现在:决策者对执行者的信息传递;执行者对决策者的信息反馈;为相关者对决策的态度和意见。产业结构调整涉及诸多方面的切身利益,决策执行顺利与否至关重要。
为使信息以最佳方式引导和促进决策执行与管理,决策者必须在执行进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获得信息支持。从决策核心到相关领域,信息对于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的所有管理、执行层面都非常关键,而且对于基层、产业劳动者也至关重要。所以在决策执行过程中要收集全面、准确的信息,及时地报告和反馈、以便于决策制定者掌握执行动态,调整执行策略。决策执行还要在信息的连续性、权威性上下功夫,要使信息具备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保证决策执行。
当前,信息化的作用已越来越为各级政府和投资者、民众所认识,政府相关部门应通过健全的信息化体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依靠因特网、电话网、移动网、电子政务网、有线电视网、报刊发行网提供完备充实的信息。方便使用者获得信息、引导其筛选信息、优化信息,使其利用信息为所在地域的产业发展、面向产业的投资行为、劳动力投入行为做出正确的引导,使信息成为使用者有效的分析工具,让信息化为县域经济的产业化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
参考文献
[1]万宝瑞.中国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党国英.中国农业农村农民[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关键词:株洲县;县域经济;现状研究
前言: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切实融入到经济建设中,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加快县域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株洲县作为株洲市的重要行政区之一,2013年人口约40余万,地理面积1381.3平方公里。湖南省委省政府、株洲市委高度重视株洲县县域经济的发展。2013年,株洲市委提出:“要着力推进 统筹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人本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发展潮流中,株洲县通过产业转型、产业升级、经济改革等多项举措,大力发展本地区县域经济,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开端。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与本地区其它一些县域相比,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域挑战。以县域平均化水平为例,株洲县县域平均城市化水平为28%,低于炎陵县、醴陵市等同类地区,比全市平均水平低约20个百分点,这一问题应该得到高度地重视与关注。
一、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规模较小。“十一五”期间,株洲县县域经济取得了高速地发展,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均超过其它历史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株洲县经济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株洲县与全国其它发达县域地区相比,差距仍然是明显的,以总体经济规模为例,作为一个拥有45万人口的地区,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为73亿元,不仅落后于国内其它发达县区,在株洲市排名仍然靠后,仅高于市内的炎陵县,远低于全市平均地区生产总值125亿元的规模。以省内的中国百强县长沙县为例,早在2010年,长沙县地区生产总值就达到了1900亿元,超过整个株洲市的经济总量约六百亿元。株洲县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总体经济规模的增长,只有总体规模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最终提升地区经济影响力。在总体经济规模这一方面,株洲县需要进行深入地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总量。
(二)产业结构滞后。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株洲县的县域产业结构在不断地完善,第一产业比重有所降低,二、三产业比重明显增加。2012年,株洲县第二产业完成工业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度增长了约47%,但是,在出口总额、可持续发展方面仍然存在的诸多的问题。株洲县第三产业由于传统的项目运作存在滞后的问题,虽然资产规模有所增加,但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的偏差。2012年,株洲县开始大力发展休闲产业,全年共计接待游客33万人,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总体而言,株洲县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的第二、第三产业规模较小,第二产业工业企业较小、第三产业龙头企业不多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把握市场发展先机,调整产业结构滞后性问题。
(三)财政实力较弱。以2010年为例,株洲县一般性财政预算收入仅为3.4亿元,而同地区的醴陵市已超过10亿元。与省内的其它县域地区相比,长沙县一般性财政预算收入已接近30亿元。在县域人均一般预算收入上,株洲全市的县域人均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00元,而株洲县人均一般预算收入低于1000元。在2010年全国百强县(市)排行榜中,省内的长沙地区所有县域均名列全国百强之列,而株洲全市无一个县域入选。直到
2011年,株洲市醴陵市首次入选全国百强县(市),株洲县距离这一目标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财政实力包括众多方面,但由于财政实力的滞后,发展县域经济则会存在诸多的难题。
(四)发展后劲不足。在市场经济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主要以投资的方式进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通过加大地方投资等措施,成功抵御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干扰。然而,有关数据显示,株洲县县域投资力度明显较低,与省内的其它地区相比,株洲县县域经济投资规模较小,“十一五”期间也没有超过十亿元。据有关数据显示,同一时期,虽然株洲县县域经济投资增速快于省内其它地区,但由于这一基数是停留在低基数之上的快速增长,在投资总量上明显偏低。投资不足进而会对县域经济发展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发展后劲不足,县域固定资产规模无法再短时期内获得高速发展。
二、如何提升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特色农业。县域经济的主体应当以农业与农村经济为发展主体,并且,株洲县大多数地区仍然是以农村为主体。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株洲县应当立足于实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特色农业,积极发挥本地区优势,将农业产业化引入新的发展轨道。与省内的其它地区相比,株洲县在第二产业中不占据优势地位,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发展生态与特色农业并不代表摒弃第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发展基础也不代表落后与滞后。在全国其它地区,很多县域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为其它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与特色农业,既是符合党的方针政策,也可以带动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最终促进整体县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与水平的提升。
(二)加快产业转型与产业优化升级。株洲县需要在短时期内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园区建设为载体,不断招商引资,提升技术开发水平,将园区建设发展摆在县域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虽然株洲县已经建立一些产业园区,但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产业发展,均存在的特色不足的问题,并承担了很多其它地区的转移项目,这对地区发展与产业升级存在诸多不利的影响。株洲县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脉搏,充分利用外资与新兴技术产业,将县域经济做大做强。要重视产业附加、产业技术含量以及产业竞争优势这三个问题,充分发挥园区载体优势,对传统需要进行优化改造,并引进优势产业进行互补,从而推动整体县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推动工业发展与城镇经济水平。株洲县县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工业化为发展核心,以城镇化为发展目标,大力推动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方针。以工业化带动区域经济,以社会发展作为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从而最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在任何一个发展时期,工业化都应当成为地区发展的必经阶段,工业化可以再短时期内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没有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就没有城镇化的发展潮流,没有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就没有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株洲县应当顺应全球工业化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科技资源高、经济效益好、资源能耗低的现代工业。通过利用城镇发展的带动性作用,促进农村地区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活设施的改善,只有以工业带动城镇,以城镇带动农村,才能最终实现县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县域经济 超常规发展 政府规制
近年来,我国县域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发展却一直呈现一种非均衡状态,经济欠发达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差异在进一步拉大。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切实提高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努力使他们赶上全国的发展步伐。
一、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观念陈旧,缺乏市场意识
欠发达地区县域农业文化源远流长,受封建社会的农耕文化影响较深,重农轻商,农为本、商为末的理念根深蒂固。历史虽已过去几千年,但县域农民小生产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这显然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农民种植行为处于自然经济状况,没有交换去获取收益的概念,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导向来决定种植行为。在市场环境变化的新形势下,也失去了与外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交流的大好机遇,使自身经济发展处于相对低水平状态,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
2.自然条件较差,产业布局不合理
经济欠发达县域大都位于我国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的地区,交通不便,资源匮乏,信息闭塞。与发达地区相比有着不同等的“待遇”,直接制约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这是不争的事实。受地理和气候条件制约,农业产业结构层次低,种植业占较大比重,种植业中粮食比重较大。同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往往带有趋同性和滞后性,致使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不多,经济发展缓慢。经济欠发达县域这种传统农业特色,也造成了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产品落后陈旧,竞争力不强,工业发展缺乏后劲。
3.引资、融资困难,发展后劲不足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处在我国工业化由沿海到内陆渐进过程的末端,因而在投资环境、引资融资理念、投资效益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再加上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以及资金的逐利本性,导致资金大量向县域范围以外转移, 造成县域经济“失血”。由于地方财政困难,长期处于赤字状态,对基础设施建设无力大规模投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基础社会服务设施普遍呈现低水平状态。反过来,基础设施的陈旧又影响外来资金的投入,形成了恶性循环。
4.体制改革滞后,政府规制失衡
大多数欠发达县域受计划经济模式的潜在影响要比发达沿海地区大得多。政企不分,政府对市场行政干预过多,直接导致效率低下,条块分割现象十分严重,生产要素、经济要素、资源要素等流动性不足。另外,政府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非国有经济主体的不对称规制,实施政府规制多是按企业规模和所有制进行设计与操作的,出发点常常是为了维护已经具有了垄断地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从而造成了市场结构上的严重“不对称竞争”,导致国有经济比重过大,民营经济发展不起来,企业长期处于一种低效与低水平的竞争、发展之中。
二、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战略思考
1.坚持“对外开放”战略
坚持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培育新的增长点,构筑外源型经济与内源型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当前发达地区产业梯次转移,资本向欠发达地区涌流,特别是南方一些企业计划向北方、西部迁移,主要是看好资源、土地、水电、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欠发达地区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机遇,竭尽全力打造投资“洼地”。有目标、有目的地引领资本向欠发达地区流动。
2.坚持“优势创造”战略
我国广大欠发达区域有的有区位优势,有的有自然资源优势,有的有社会资源优势,有的则兼而有之。只有充分认识并发掘好这些优势,才能摆脱资金等因素的制约,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因此,要培植、转化、提升、整合和挖掘各种优势,做大做强特色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善于链接和创造区域优势,而优势的创造离不开对县域情况准确把握基础上所做出的准确定位。
3.坚持“重点突破”的战略
要加快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实现综合实力整体升位,关键是立足县情、着眼长远,实现重点突破。为此,各地要结合不同的经济发展历史与现状,以及资源禀赋的巨大差异,围绕加大投入和扩大消费两个关键,切实搞好项目建设与关注民生、工业强县与新农村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与扩大社会消费需求三个结合,以县为单元,确立自己的主导产业,实现重点突破。
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县域是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的集中区域,也是我国国土资源的维护基点。县域经济发展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县域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我们在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选择上,一定要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既要讲求经济效益,又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体制和机制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欠发达地区县域实现超常规发展的现实出路
1.破除小农思想,树立市场经济观念
由于长期封闭落后及历史等原因,我们与发达地区的最大差距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因此,县域农民要确立新的经济意识、服务意识、双赢与多赢意识,突出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作用,树立经济运营以企业为主、经济活动以价值规律为主的市场观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实现将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切要素纳入“经济”的视野范围;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实际,以符合经济规律的思路和举措来经营土地、经营产业、经营技术、经营环境等。
2.优化产业结构,发挥优势产业
改变过去“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自求平衡的产业布局观念,确立新的产业结构观念,以优势产业立于竞争的不败之地。因此,在吃透县情,面向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搞清优势的基础上,宜重则重,宜轻则轻,宜农则农,宜商则商,追求“专”、“精”、“特”、“优”, 从而走出产业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在特色抓对之后,要通过产业整合把人、财、物等资源、要素集中配置到优势产业、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上,努力把产业链中关键的一段做优、做好。
3.改善投资环境,转变政府职能
欠发达地区发展严重缺乏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要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招商引资,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就需要改善投资环境,营造诚信氛围,规范市场经济。为此,必须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应根据“到位而不越位、引导而不强迫、服务而不代办”原则,解决“公司办不了,农民办不好”的事情。并进一步强化制度创新,激活市场机制,营造一个健康的产业发展环境,尤其要改善交通和信息、人力资本、市场条件、法制环境、中介服务、政府管理等方面的条件,引导发达地区的资源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4.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纳民间资本
欠发达地区县域资金缺口较大,瓶颈制约明显。为此,需要打破单一的融资方式,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发行股票、债权转化股权、应收账款买断等多种形式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组建以主要吸收民间闲散资金包括民间借贷资金参股、为中小客户服务、市场化运作为特征的社区银行,鼓励创建风险投资公司、典当行等多层次的融资机构,引导中小企业正规、合法地进行融资;建议建立多类型的信用中介管理公司, 如信用中介公司、贷款担保公司等, 不仅为金融机构,也为其它部门提供征信、法律咨询和信用担保服务。
5.围绕“三农”问题,推进“三化”建设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三化”,即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首先,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引导大中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着力抓好质量与标准建设,形成基地,创出品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其次,加快推进工业化。推进工业化应坚持存量优化和增量调整,做到信息化与工业化协同发展,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再次,扎实推进农村城镇化。引导民营资本、工商资本等投资城镇建设,增强城镇的带动力和辐射力。
总之,着眼于我国欠发达地区现状,县域经济的发展尤为紧迫和必要。只有切实解决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真正振兴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整体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才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仲平: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思考[J].天府新论 2006,(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