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创业资金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存在的不足之处
1.高校创业教育发展不足。
大学生自主创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创业教育,经调查保定市各大高校发现创业教育发展明显不足。具体如: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方案,只有一些简单的“职业规划”等课程;二、缺乏具有专业水平的师资队伍。创业教育的教师多来自行政管理人员或辅导员,其创业教育方面的教学能力欠缺;三、缺乏创业教育实践,通过调查发现各大高校创业基地建设基本毫无建树;四、高校内部创业氛围不浓,大学生在校参与创业大赛的积极性不高,无法以此为契机来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
2.国家政策贯彻不彻底。
保定市政府对大学生创业不够重视,因而在关于促进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上完全不够,未能充分发挥媒体和高校教育的积极引导作用。导致创业政策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力小,造成有的毕业生或学生家长对此知之甚少,更甚至有的完全不了解。这极大的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不利于大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市场创业。
3.金融机构支持不足。
通过调查保定市几所大学的毕业生发现,大学生创业者的融资观念落后:在受访大学生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表示,其创业资金靠自己的父母亲朋来支持;其余受访者中,仍有一大部分选择靠自己打工来积累创业资金;只有少部分的学生会选择通过金融机构来贷款创业资金。多数大学生创业者认为在金融机构取得创业资金很难,或者创业中期资金周转困难时难以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这导致很多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因家庭经济不富裕而选择放弃创业。正因为缺乏金融机构的支持,造成高校毕业生创业止步不前。
二、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环境的策略
1.加强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意识。
通过对保定市各大高校毕业生的调查发现,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识不强。为了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识,高校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的培养教育,引导他们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为此,高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大学生创业理念。高校要加强宣传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提高大学生创业信心。同时开展内容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二、建立创新科学的创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三、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投入,健全创业教育培养机构,组建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相对稳定的创业教育学师资队伍。同时为了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更好的实施,有必要将创业教育纳入高校就业工作议程。
2.重视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创造实践机会。
创业孵化基地是由政府为大学生创业构建的制度性、智能化的服务平台,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政策咨询、小额贷款、创业培训、项目推介、专家指导、法律援助等支持,降低大学生创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大学生自主创业企业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基本的生产经营能力,使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站稳脚跟。因而,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对缺资金、缺经验、缺技术的大学生尤为重要。所以为了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营造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保定市政府可以加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促进全市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同时,政府可以帮助创业者在孵化基地中开展各种经营形式多样、经济多元化的微型企业,聚集人气和商业气息,从而建立起高校大学生创业市场。
3.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激发创业热情。
为了促进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十分重要。首先,要营造一个大气开放的人文环境,且尊重知识、人才、劳动、创造是人们推崇的价值取向,人人自觉成为创业的主体、创业的环境,摒除妨碍创业、限制发展的一些条条框框;其次,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清除地方保护主义政策,确保创业在公平公正、有序竞争的环境中进行。同时,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构建以市场、政府、高校毕业生三者相互结合且互动的运作机制,进而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热情;最后,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从而大大方便创业活动的开展。
4.打造良好金融环境,提供创业保障。资金的缺乏是自主创业首要面临的困难,而刚跨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几乎没有任何资金积累,对此保定市政府可采取一定措施,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首先,为其提供一定额度的创业配套资金。对于政府投资公司每年必须用于普通中小企业创业的投资资金可延长其保值增值期限。同时,转变投资方式,将部分无条件科研拨款转为有条件拨款或间接投资。其次,为其提供创业资金融资担保和保险。鼓励金融机构向普通中小创业企业发放贷款;鼓励保险公司和信用担保机构增设创业贷款保险业务,以分担风险和解决金融机构和企业双方资金责任问题;最后,宏观调控和适当干预风险投资。降低风险投资收益税收,用以促进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投资;针对专门从事中小创业投资的风险企业,可成立专项基金对其进行适当的投资补贴。
三、结语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武汉市;创业环境
大学生创业环境,是围绕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它是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目前武汉地区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存在一些问题,如相关部门出台的创业政策之间缺乏协调,没有形成合力,也缺乏部门特色,有些政策在现实中操作起来很困难,并不能得到积极有效的实施等等,这些不足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得到完善。
一、武汉地区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
1.政府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2008年武汉市政府正式提出“全民创业”口号,作为武汉市一项促进就业、发展经济的重大举措和重点工作,全市各区、各部门于上半年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搭建创业平台,落实创业政策,大力推进武汉市全民创业活动,积极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在响应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决策的同时,武汉市委、市政府推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诸多优惠政策。武汉市工商局除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和“延时服务”等特色服务,还深入高校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政策咨询服务,在创业街“现场办公”使不少高校毕业生所办企业享受到“足不出户”即可完成企业年检事务的服务。
2.积极解决大学生创业资源。一般来说,大学生创业资源包括创业资金的扶持政策、创业培训中心的建立以及创业基地的建设等。全民创业活动开展以来,武汉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和大中专毕业生创办企业贷款工作的意见》,共青团武汉市委也设立了创业基金,解决大学生创业时的资金难题;共青团武汉市委、武汉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分别创办了武汉市中小企业职业教育指导中心、武汉青年创业培训中心,为创业者提供免费培训和指导;大学生创业基地正在构建和发展,武汉市人事局与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共同创办“武汉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实践中心、华中师范大学设立了富有特色的创业街。
3.创业教育逐步启动。自从2008年武汉市提出全民创业发展战略后,全民创业教育随之蓬勃开展,主要体现为:高校创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武汉地区较早进行创业教育的高校。随后,武汉地区越来越多的高校进行了创业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都进行了形式不同的创业教育。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每年都举行大学生科技文化节,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每所高校团委都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
4.大学生创业意愿增强。大学生创业在武汉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在武汉市内各高校,到处都不缺乏大学生创业者的身影。李国珍、宋波等人2006年12月对武汉地区8所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在问及“大学四年里或毕业后有没有打算创业”时,有60.4%的人表示有这种打算,并且有少数(8.4%)人已经有过创业的经历。这说明武汉市的大学生对创业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现在就业难的现象已经有所了解。在各年级中有创业想法的大一为57%,大二为62.6%,大三为60.4%,大四为63.3%,他们的区别也不大,但是总体来看年级越高,有过创业经历的比例就越高。说明大学生在校时或多或少的都会受到大学生创业趋势的影响,也会慢慢的加入到创业大军中去。
二、武汉地区大学生创业环境存在的问题
1.创业资金问题。虽然武汉市为大学生创业融资提供的相关政策扶持,但大学生普遍认为,创业基金和贷款申请手续复杂、门槛高、周期长,贷款困难特别是有些部门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服务意识淡薄,作风不实。一些工作人员在办事时缺乏灵活性和主动性,不能正确认识大学生创业的特殊性,只按程序办事,也不帮助大学生提供可以解决问题的办法。贷款问题需要改善,目前要取得贷款十分困难,而低息贷款更是很少,银行没有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贷款业务,目前质押贷款、存单贷款和第三方担保贷款等是个人商业贷款主要形式,而这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创业基金和风险投资方面也亟待改善,尽管有的机构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基金,但数量很少且获得较困难,而风险投资的可得性就更差了,可以说资金问题成为目前大学生创业中的最大难题。
2.大学生创业缺乏积累管理经验和知识的成长环境。创业不仅需要面对一定的竞争和压力,还需要熟悉创业中的各种游戏规则,这就需要创业者具备丰富的创业管理技能知识和经验。包括商业和管理技能培训、职业技术培训等。武汉地区的高校密集、大学生数量众多,但当前高校在大学生进行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上大都缺乏力度,社会缺乏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等服务体系,创业基地较少,能提供大学生实习的平台不足。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创业活动的进行,导致很多大学生在创业方面的技能知识储备不够,仅凭热情、干劲和运气创业,其创业成功率是很小的。
3.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对滞后。2002年以来武汉地区就开展了创业教育,但是从整体上来讲目前各大高校开设的创业课程都不成系列,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将其纳入到大学教学安排中,创业教育尚未形成制度化的课程安排体系。大多课程属于“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系列,比如《求职技巧与职业发展》等课程,没有形成独立的创业课程和系统的创业课程群。即使在少数高校中,《大学生KAB (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基础》核心创业课程也开设了,但是囿于师资、教学场地,这些课程难以全面推广。如华中科技大学开设该课程时,在全校筛选本科学生,每班限制人数35人。有的高校甚至没有开设任何有关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的课程。金融、投资、理财、营销、商务等方面的知识、方法、技能对就业者和创业者来说都是非常需要的,但零散的创业课程教学难以满足创业者的需求。不仅如此,创业教育师资也十分欠缺。创业教育主讲师资属于“学院派”师资,主要来自行政口和教学口。这些师资大多没有在企业的就业经历,缺乏创业实战经验,还有部分老师专业进修机会少,教学技能相对欠缺。
4.创业优惠政策未能落到实处。首先,政府对大学生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大多数创业者对于政府支持创业的优惠政策了解不多,有些甚至根本不知道这回事。即使能够了解到的政策,其优惠的含金量较小,大多为办事程序中的一些手续费、证件费,这些费用与学生创业所需要的资金相比,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其次,创业优惠政策的运用困难。尽管在注册、税收、收费、贷款等方面各地都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优惠政策并没能得到很好地执行,导致有政策而无实际效果。
三、武汉市大学生创业环境改善建议
1.优化大学生创业的资金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来讲,最大困难莫过于创业资金的筹集。由于就业压力部分学生走出校门进行自主创业,因此来不及进行创业资金的积累。很多大学生由于缺少资金放弃了创业,有的因为创业资金周转困难导致创业失败。目前武汉地区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需要在创业基金、银行贷款、风险投资等方面加强,让大学生创业者能有多种融资渠道可以选择。
2.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提高创业者的创业技能关键在于进行创业教育。目前创业教育虽然在武汉地区各高校业已展开,但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1)丰富创业教育的形式,增加创业实践教育内容。学校进行创业教育的形式应该丰富多样,如经常邀请创业方面的成功人士或创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讲座、设立创业指导机构提供创业服务、建设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等,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全方位的平台。(2)根据大学生的创业实际设计课程内容,加强创业课程指导的实用性。创业课程要讲授如何创业以及如何高效地创业;既要有普遍教程,也要有个性化的辅导;要讲授如何开展创业活动,还要能提高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3)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主要负责提供科技信息服务,是大学生、高校、商家三方进行交流的信息平台。它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能给予创业者各种创业指导,可组织专家学者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指导学生搞好市场调查,努力帮助学生降低创业中的各种风险。二是争取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政策中的各种优惠,要能真正落到实处。三是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争取企业投资来资助学生的创业活动,还可以让学生深入企业挂职锻炼,让学生有更多接触社会和参与实践的机会。四是举办创业培训班,利用学校教学资源,举办旨在提高商业和管理技能的培训班等,培训结束后考核合格者可颁发证书或承认学分,以此增加学生创业的技能。
3.优化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环境。(1)制定适合大学生的创业政策。当前政府制定的大学生创业政策并没有针对大学生,很多政策的初衷只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是对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的简单修改。然而,大学生并不同于下岗失业人员,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创业行为与下岗失业人员等创业群体的创业行为有很大区别。因此,在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这种差异。(2)减少或取消政策的限制性条件。尽管国家和省政府都出台了很多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但政策的限制性条件较多。比如相关政策规定只有在带齐身份证、毕业证、就业报到证原件的情况下才能办理登记注册手续,而由于没有就业单位,创业的大学生无法开出就业报到证。相关政策还规定大学生要享受这种优惠,必须毕业后满两年。尽管很多创业政策看起来非常优惠,但对很多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其意义非常有限。因此创业政策制定上应该尽量降低门槛、减少限制、简化程序、快捷方便。(3)要注重政策执行的有效性。除了针对创业制定一定政策、法律法规外,政府还应重视政策、法律法规是否能有效执行。在很多情况下,政策的执行比制订显得更加重要,因为相关的政策的制订并不困难,关键在于它们是否能得以执行。创业者只有在政策执行中才能真正得到实惠。为此,政府可以设置一些负责监督政策的部门,保证政策得到有效执行,真正发挥政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莉.武汉市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2)
[2]张帆.中美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比较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10(2)
[3]胡亚波,沈涛,刘卫华.武汉市大学生创业环境与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1)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SWOT分析;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291-02
一、大学生创业的现状分析
运用SWOT方法分析研对象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 (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 和威胁(threat),从而将研究对象的战略与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前两项用来分析研究对象的内部条件,后两项用于分析外部因素,通过优势和劣势的分析,可以让研究者看到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有利于组织者趋利避害,抓住机遇,坚定信心。
(一)竞争优势分析
大学生创业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大学生具有青春活力,精力充沛,勇于拼搏,对未来有憧憬,这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其次,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素质,有较高的理论优势、技术优势,“用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再者,大学生学习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领悟力较强, 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这种创新精神是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最后,政府有许多创业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收、免企业注册费等,创业成本较低。
(二)竞争劣势分析
首先,大学生创业经验少,创业心理不成熟,自我定位不准确,大学生创业往往出现盲从的现象。创业过程中他们需要面对的是久经商海的社会创业人,容易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其次,缺乏创业启动资金,加上急功近利,缺乏市场意识及全局管理意识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重要因素。虽然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创业实践能力和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比较缺乏,角色转换较难,短时期难以适应企业、公司的经理人角色。再者,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也成为他们的劣势。很多大学生家庭富裕,成长环境宽松,没有吃苦的经历。然而,在创业的过程中如果缺乏艰苦奋斗的意识,那么就很难实现成功创业。最后,大学生对市场风险认识不足,判断不准确,而且抗风险能力比较差,一旦遇到冲击,很容易导致失败。
(三)机会分析
从国际环境看,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金融环境不理想,但中国经济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风险投资界倾向选择中国作为资本的避风港。从国内环境看,国家近期投入4万亿元拉动内需,发展新兴产业,这些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利的条件。国家倾向于发展有潜力、有核心竞争能力的新产业,这种新方向的选择有可能让大学生创业与传统产业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给大学生创业者带来机会。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自主创业对促进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国家各级政府出台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税收、创业培训和指导等诸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各级地方政府纷纷设立“大学生创业启东基金”,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各个高校也依托自身的创意创业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场所和创业的指导。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对策
大学生创业不仅受自身因素的作用,也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把影响大学生创业的环境因素归于三个方面:社会、家庭和学校要有效的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社会、学校、家庭都应该相互配合,发挥相应的作用。笔者认为,从社会和学校这两个层面而言,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采取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大学生创业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良好环境的营造离不开政府功能的充分发挥。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各项政策,减少大学生创业的后顾之忧,应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逐步放宽相关政策的限制条件,尽可能简化相关行政审批程序,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应尽可能地完善创业资金保障措施。可以在设立专项基金的同时,进一步搭建信用平台和融资平台,鼓励风险投资企业增加对学生创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等。同时,应加大创业的宣传力度,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可以通过建立创业论坛、创业网站等方式定期各行业的最新信息,大力宣传自主创业的成果,为大学生创业指明方向,增强其创业的信心。
2.加强市场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与指导,拓宽大学生创业的门路大学生创业在本质上是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个双向了解的过程。然而,目前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往往缺乏对社会尤其对市场的了解,因此推动双方的接触和了解也是必要的。要让企业走进学校,学生走进企业。要加强企业与学校之间“互换人才”,学校请成功人士指导大学生创业,企业给优秀学生提供在企业学习的机会。要建立双向信用平台,拓宽融资渠道。资金问题是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一大难题。仅靠政府扶持资金,只能解一时燃眉之急,大学生创业需要向社会融资。
三、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应有的措施
支持大学生创业来缓解就业压力成为国家在颁布创业政策的一个信号。但这些政策存在着几个问题第一,把创业政策作为就业政策来认识和执行第二,很少调动民间的力量第三,优惠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执行时常是一纸空文。鉴于此,国家应尽快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建立高效能的创业管理部门,扶持高校做好有关创业教育的课程、师资、教学方法的开发与运用。积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人投身到创业实践中去。
1、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问题
首先,大W生创业最大的障碍来源于资金不足,就目前来讲,政府需要加大对大学生创业资金扶持的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风险基金,为创业初期的毕业生提供资金扶持利用政府的政策和引导,募集社会和民间资本,提供“微型贷款”'伙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和专项小额贷款,简化审批手续,降低门槛,真正为大学生创业解决资金问题。
2、引导高校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高校对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鼓励大学生“将创业当成一种选择,进而达到鼓励他们采取行动创办企业的目的”,年月教育部要求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并下发“创业基础课教学大纲”,政府的这一新举措,明确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和学科规划,将使创业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起来。
(二)高校应有的服务
优化学生的创业环境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活动。第一,学校可以模拟创业环境,开展创业教育实践,学生在这里就能学习到一定的创业知识,包括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客户服务、财务知识等基本技能。第二,通过邀请成功校友、成功企业家来学校举办创业讲坛,交流创业经验,使大学生体会创业的艰辛。第三,对于在校期间开展创业或毕业后就创业的学生,可以采取“扶上马再送一程”的方法,设立以企业冠名的创业单项奖学金,给予奖励。
一、着力构建大学生创业导向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理念。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普遍的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升创业素质和能力的新型办学模式。
――把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要以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创建为契机,借鉴国内外经验,以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程为重点,把培养在校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要把创业教育纳入全省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评估体系,建立规范的评价标准。
――要开展普遍的创业教育。加强对在校生创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培训,提高在校生创业能力,形成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要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应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的全过程,指导的对象也应由毕业生扩大到全部学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任务和个人专长,进行职业生涯辅导。
二、着力构建大学生创业激励机制
――要把在校生纳入全民创业主体。要将现行全民创业政策适用对象扩大到在校学生范围;凡以自主创业方式实现创业的在校大中专生从事初始型创业活动的均享受毕业生同等优惠扶持政策;专门设立全省大学生创业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大学生创业。
――建立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要创建“大学生创业园”;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要为开辟大学生创业场所,在校大中专生初次创业基地;各类大学都要建成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逐步构建省、市、高校多层次创业培训和孵化体系,积极打造各具特色的创业载体,构建体系完善、功能健全的创业平台;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科技园、软件园和创业园,为大学生搭建创业平台,使之成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完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将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范围,扩大到大中专在校生等所有初始创业扶持对象;应当容许在校生自主创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办理房产抵押手续时,免予评估,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各种管理费、服务费和证照费一律免收;要设立大学生创业以奖代补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激励学校及在校生创业的积极性;地方政府的再就业、科技、中小企业等各项优惠政策要惠及大学生;增加政府对大学创业培训的投入,鼓励大学加强在校生创业技能培训。
三、着力构建大学生创业服务机制
――加强大学生创业工作的领导。要把大学生创业纳入全民创业工作领导组织体系、纳入全民创业政策统筹制定、纳入全民创业同步检查考核、纳入全民创业各项工作的责任主体、纳入全民创业长远规划和年度工作方案,统筹部署,同步实施。
――提升大学创业服务功能。通过组织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商业计划大赛、广告和营销策划大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启发创新思维和灵感;通过开展创业论坛、经验交流、典型事迹报告、课题研究、模拟实践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素质,促进大学生创业群体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建立创新创业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通过开展创业政策解读、创业技能培训、市场前景调查、创业项目研究等活动,使大学生尽快掌握创业技能,超前做好创业准备。
[关键词] 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6?0068?02
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领航者,其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创业人才的培养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有力补充和重要保证。近年来,对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探索和研究,已经形成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但对女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建设的研究明显不足。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妇女就业创业,提高妇女参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加强女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从而进一步构建符合高职院校发展实际的创业教育体系不容忽视。
一、高职女生创业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一)创业知识储备明显不足
创业知识是创业成功的理论基础,是创业者开山的利斧、前行的风帆。创业知识的储备应该包括经济法律、工商管理、营销策划以及社会人文知识等等。而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的过程中“重专业、轻人文”的现象还依然存在,这就给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学造成了制度上和体系上的影响,进一步影响了高职院校女生创业知识的储备。此外,全社会创业氛围和创业准入制度是影响高职院校女生创业知识储备的重要因素。女大学生自身创业倾向的缺失也是影响她们主动接受创业知识关键因素。
(二)创业意识培养有待加强
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倾向,主要包含: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理想、创业信念和创业观等内容,它是创业者创业的动力源泉,没有创业的主观意识,就无法建立创业动机和信念,进而影响到创业观。目前高职院校所存在的“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是引导学生做“伙计”,而不是做“老板”的理念,这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不利。调查表明,高职院校80%以上的女大学生都有过创业的冲动,比较冲动和意识的概念我们就会明白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三)创业心理准备不够充分
创业心理是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对希望、失望、成功、失败的耐受能力,是一种坚持,是一道防线。宽容、理解、热情是创业者必备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待人之道,而现阶段高职院校女生在这方面存在着巨大差距。目前,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占到45%以上,教养方式和生活习惯都导致他们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自信心缺失,胆小、顺从、被动等多种心理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女大学生身上就会显得尤为突出,进一步影响到她们创业心理各项准备的不足。
(四)创业资金筹措渠道的开发能力有限
如果说知识储备、创业意识、创业心理是创业的软件保证的话,那么资金问题可以说是创业的硬件投入,没有硬件的投入和良好的运转,再好的软件也没办法上平台去运行。所以创业资金筹措是当前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间存在的最大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当然也不例外,由于女大学生生理等各种原因还可能挫伤赞助商的积极性,所以女大学生在创业资金来源和资金实力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即使有一定的资金来源,但资金实力等也是困扰女大学生拓展创业空间的绊脚石。
(五)性别差异给创业带来困惑
二十一世纪将是创新和发展并存,机遇和挑战同在的世纪,也将是中国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展现创业才华、实现自我价值的萌芽期。而天生软弱、胆识和魄力不足等是女大学生的一块短板。加之中国几千年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传统教育给女大学生创业带上了“不务正业”的精神枷锁。
二、高职院校女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一)培养目标
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培养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意识目标、心理目标等方面。知识目标主要包括创业者必备的专业知识、法律知识、人文知识以及管理协调的方法理论知识等,是创业者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聪明才智能否合理发挥、超常发挥的基础。这一目标的实现为女大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创业知识储备。意识目标指的是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创业动机、创业需要、创业理想等内容。意识目标体现着创业教育的社会性,对创业态度和创业行为起着直接的支配作用,是创业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意识目标的实现为女大学生创业成功提供了动力和加速度。心理目标是创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高级阶段,主要包含意志品质、情绪调控、道德规范等。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创业成功的重要一环。
(二)课程实施
1. 理论课程 创业能力培养的理论课程体系是创业者创业实践活动的理论支撑,是各种社会关系的衔接纽带,是创业实践活动自我宣传效应的集中体现。开设《创业概论》课程让学生了解创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让女大学生了解创业的目的意义、创业流程、创业需要哪些知识能力。开设《管理学》《营销学》《心理学》等课程培养女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中的调研分析、经营运作、人员管理、市场营销、抗挫耐压以及创业综合环境的应对能力。开设《经济法》《合同法》《商标法》《专利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与创业进程相关的法律课程,让我们的女大学生在创业历程中避免违规、违法,并能合理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2. 实践课程 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是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具体体验,是创业意识和创业冲动的展演舞台。一是创业模拟课程,通过对校内外创业成功与失败个案的分析研究,创业沙盘模型推演等模拟课程,从创业项目选择、创业团队组建、创业企业的运作与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建立她们对创业实践的感性认识。二是创业实践课程,通过让女大学生亲身参与校内创业教育孵化基地的运营,校内外创业专家的实地指导,到创业型企业的实习实训等一系列实践课程的实施,让女大学生们有一个创业过程的真实体验,从创业意识、经营运作、管理实施、自我评价等各方面提高她们的创业能力。三是通过高校创业教育职能部门对校园创业环境建设和创业氛围的渲染,特别是对女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倾斜,来鼓励、引领、支持女大学生自主创业,让她们摆脱对创业的陌生感,迎来对创业的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