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工程就业前景

农业工程就业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工程就业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工程就业前景

农业工程就业前景范文第1篇

第一类国家工业发达,农产品大都不能维持本国人生活,以工业产品销售利润从他国购进粮食。第二类国家从事农业者虽少,但农产品不仅可以自给,且有盈余可供出售,其生活方式令人羡慕,农业生产大都采用机器,农场面积很大,生产效率极高。譬如美国,从事农业者1000万人左右,但1926年所产小麦占世界小麦总量的22.8%,玉米占60.9%,棉花占62.2%。吴景超认为,没有哪个国家的生活程度可与美国相颉颃媲美,一是因为美国人—地比例适中,二是因其职业中构成“甚为得法”,故而能够做到农业既足自给,工业也很发达。各业民众彼此交易货品与服务,生活程度因而得到普遍提高。在他看来,俄国存在的问题不在于人—地比例之不当,而在职业构成不合理,也就是农民太多,尤其是在“五年计划”以前,俄国农业与美国的最大差别在于机械化水平太低。贫穷系第四类国家之共同特点,“他们主要的谋生方法,既然是农业,但以国内人口繁密的缘故,所以每家分得的农场平均便不很大。他们辛辛苦苦,靠自己的劳力,在农场上做工,一年的收入,最多只有做到温饱两字。一遇凶年及灾乱,便有冻馁之忧。他们的收入既然不多,所以除却衣食住的消费之外,便没有别种享用可言。他们终年碌碌,所为何来,无非为自己要吃饭,一家人要吃饭而已。吃饭这一件事,在生活程度高的国家,虽然也占一个重要的位置,但他们除去吃饭之外,还有别种享乐。”在吴景超看来,第二类国家人口密度与职业构成堪称典范,第一类国家人口密度和第三类国家职业构成需要努力改进,第四类国家人口密度与职业构成均需改良。中国既然属于第四类国家,所以中国问题最难应对,对于改良工作亦当特别努力。吴景超曾将其单篇论文结集出版,以首篇论文“第四种国家的出路”作为书名。他在该书“自序”中声称,“第四种国家的出路”是“全书的要义”,其他内容“不过发挥这些要义”。因此,中国人口密度与职业构成,显然系其现代化思想的逻辑起点和历史基点。

二、路径选择: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都市化

(一)农业现代化:制度、技术、人口

人口密度高,农民比例亦较高,中国现代化自当关注农业。据吴景超分析,中国农民之所以生计困难,要因不外六端,即:农场太小、生产方法落后、交通不便、副业衰落以及遭受奸商剥削和子女剥削。针对农村普遍破产的历史境况,他认为实现乡村现代化需从制度、技术和人口三大维度切入。

从制度层面来看,首先必须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将大量佃农转变为自耕农,实现“耕者有其田”。由于中国佃农过于贫困,无力依靠自身力量变为自耕农身份,政府必须设法相助,具体而言,效法丹麦,政府帮助农民购地,使佃农转为自耕农;效法爱尔兰进行减租,促使地主出售土地;借鉴东欧各国办法,由政府公平规定土地价格,避免地主囤地居奇。在他看来,此一方案既借鉴了欧洲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又考虑到了本国国情。其次是建构公平的分配制度。吴景超认为,所谓公平分配,亦即承认各人收入存在差距,但差距不能太过悬殊。公平分配的实现有赖于政府采用税收手段,如所得税、遗产税等。他从边际效用视角出发,认为运用税则手段实行财富转移,虽可导致富人奢侈生活受损,但政府利用税收兴办教育卫生娱乐等社会事业,民众生活却可普遍性提高,故而此种办法,对于少数人有损,而对于大多数人却有利。就技术层面而言,必须大力推行农业机械化。

吴景超认为,美国农民耕种所得,除交税和满足基本生活所需之外尚有盈余,以资教育、卫生、娱乐、旅行和交际之用,而中国农民耕种所得却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美中两国农民生活水平之所以存在巨大差异,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前者普遍采用机器耕作,而后者反之。因此他断言:我国农民如想步美国农民后尘,享受他们那种愉快生活,非扩大农场利用机器进行生产不可。换言之,要使乡村复兴并最终实现现代化,必须改良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使中国传统农业生产逐渐转向西式机械化生产。变革生产制度与提升农业技术,可以扩充经济增量,改良分配制度,则能够实现经济存量的优化配置,但尚需控制人口数量,避免经济增量为新增人口所吞噬。作为一名职业社会学家,吴景超对中国人口问题有着清醒认识,一直将人口众多视为农村破产的重要原因,极力鼓吹实行节育政策。他强调指出,提高民众生活水平业已成为社会各界之共同诉求,欲图实现此一目标,“有好些事是非做不可的,其中有一件便是节制人口”,“如不立行节制政策,将来一定要产生较现在还要严重的局面”,因此,节育政策乃系“各种救国事业之中一种最重要的事业,是建造新中国的各种办法中一个最有效的办法。”

(二)工业化:“歧路”与“活路”

20世纪的世界,工业化潮流弥漫到全球每一角落,“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吴景超在美留学长达6年,亲眼目睹美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和迷人魅力,深刻体会到工业美国与农业中国之间的深刻反差,认为“对于人民福利上的贡献,无论从哪一方面着眼,都不如机械的方法”,美国与中国恰好站在两个极端,前者人均可以驱使13.38马力的生产力量,而后者则仅0.45马力,他认为这是美国富而中国穷的主要原因。基于此种理解,他强调,中国要想图存,舍工业化之外别无他途,因为“惟有一个工业化的国家才能在现代的世界上生存,惟有一个工业化的国家才能使人民的生活优美繁荣。”

20世纪20年代以降的中国,以农立国论此起彼伏,乡村建设运动风生水起,但以工立国论与之颉颃相抗,亦不落下风。吴景超是以工立国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疾声呼吁:“生存在今日的世界中,我们只有努力走上工业化的路,才可以图存,我们只有一条路是活路,虽然这条活路上的困难是很多的。大家不要再在歧路上徘徊了。”所谓活路,即工业化道路,而所谓歧路,亦即种种反对工业化的论调。吴景超将工业化之反对者分为四派,即夸大派、禁欲派、因噎废食派和畏难退缩派,逐一予以驳斥。夸大派认为中国文化每一方面均比西方文化高明,“都是好的,都是应当保守的”,故而“不必学别人,还是以农立国为佳”,同时常用笼统名词来指称农业国家的优点和工业国家的缺点,“以自圆其说,以满足其夸大的欲望”。吴景超运用最新统计数据,指出民众收入与工业化水平恰恰呈现正相关关系。农业国家缺乏财富积累,人民生活必然穷苦,因无法接受教育而愚笨,因无力讲究卫生而短命。中国人之穷、愚及短命,“是一件可怜的事,没有什么可以自夸的”。禁欲派强调农业生产虽然不能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基本欲求,但解决方法不在于增加生产,而是节制欲望。

吴景超斥责此种主张是懒汉态度,认为人类追求物质享受之量多质好与花样新鲜,恰恰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采集经济时代信奉禁欲主义,决不会产生渔猎或畜牧经济,渔猎或畜牧经济时代信奉禁欲主义,也决不会产生农业经济。因噎废食派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工业化带来的利益,对于英美工业文明持鉴赏态度,但是欧美经济大萧条导致的大规模失业、劳资间冲突尖锐化等现象,促使他们对工业化本身产生怀疑和恐惧,认为中国“还是不走上工业化的路为妙”。在吴景超看来,与工业社会中的失业等问题相比,农业国家的灾荒等社会问题有过之无不及,性质更加严重,危害更加巨大,“每隔若干年必来光顾一次。光顾的结果,是农民暴动,是内乱发生,是死于饥馑者若干万人或数十万人,是人相食。”况且,工业化与失业并不具有因果关系,工业化也不必然导致劳资冲突。

畏难退缩派高呼中国工业化之路走不通,认为“工业已经给帝国主义包办,市场已为帝国主义垄断,关税已受帝国主义支配,在这种种的压迫之下,本国的工业,实无发展的余地。假如要走这一条路,前途真是艰险万状,不如回转头来,整理我们的农村,过我们固有的农民生活。”吴景超则强调,新工业国遭受老工业国之压迫,乃系世界例,美、德两国并不因有英国这一劲敌,便放弃工业化企图,日本也不因市场上已有英美各国货物而退缩,苏俄也并不因为四周已有许多工业国便取消五年计划。吴景超将上述诸种反工业化主张视为“经济上的复古论”,明确宣称“对于一切的复古运动,都不能表示同情,对于这种经济上的复古论,尤其反对。”

(三)都市化:“更深的都市化”与“都市意识”

都市化乃是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重大差异之一。吴景超认为,都市化至少包含两层意义,从人口空间分布来看,乡村人口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而都市人口却逐渐增加;就人口职业构成而言,从事农业者逐渐减少,而在其他实业中谋生者则逐渐增加。19世纪以降,世界都市化进程迅速推进,他认为其中原因大致有三,即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商业革命。农业生产机器化,剩余劳动力逼迫转移到都市谋生,导致都市人口膨胀。农业生产科学化,可以不扩大耕地面积而增加产量,从而为都市提供食粮。都市化也是工业革命的产物。现代新式工业之所以集中于都市,主要在于都市交通方便、金融机构完备,同时因为大量工人聚集,都市也是消费品的大好市场。近代商业的发展,使商人大大增加,而商人和商业又多集中于都市。根据英美两国都市化的历史进程,吴景超得出结论:唯有乡村与都市的人口比例适当,国家方能富强,民众生活水平才能提高。反观中国。吴景超援引1933年的统计,中国虽有上海、天津和北京3个百万人口以上的都市,120个10万人口以上的都市,但都市人口仅占总人口的6.4%。英国超过10万人口的都市为42个,但都市人口却占总人口的44.2%。美国10万人口以上的都市为93个,都市人口亦占总人口的29.6%。不仅如此。中国都市之组织很不完备,不能充分行使都市应尽职务,即使是天津、上海、汉口、广州等,在国内虽可称雄,但与伦敦、纽约相比则明显幼稚,离“成年”尚远。因此,他强调,将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乡村人口显然太多,而都市人口则太少,“中国的穷,中国人的贫与弱,这种不合适的人口分配,要负一大部分的责任。”因此,中国必须“更深的都市化”,而“欲达到此点,并无别条新奇的路,只有步先进国的后尘。”

“农村破产”乃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诸多有识之士秉持城乡二元对立的思想理念,认为都市对农村不但毫无贡献,反而加剧农村破产。吴景超则极力呼吁“发展都市以救济农村”,强调欲真正救济与复兴农村,唯有发展都市这一途径。在他看来,通过“兴办都市工业”、“发展交通”、“扩充金融机关”等办法,则可实现救济农村之目标。兴办都市工业可以吸收都市附近剩余劳动力,解决乡村人口生计问题,用他的话来说,“中国农村中人口太多,嗷嗷待哺者众,是农村中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农业中已无路可走了,我只有希望全国的都市,从发展工业上努力,那么一部分的农民,迁入都市,固然可以有立足之地,就是那些留在乡下的农民,因争食者减少,生活也可略为舒适一点了。”发展交通则能沟通城乡,便利农产品流通,“都市交通发达,就是市场”,而扩充金融机关、广设支行或分处于内地农村,既能吸收内地资金以便发展都市生产事业,又可放款于内地,减轻农民利息负担,资助农民购买机器设备,从而推动农村工业化。吴景超强调,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都市化,方系“解决中国经济破产问题的一剂起死回生的妙药”。要想提高中国的都市化程度,都市精英必须树立“都市意识”。吴景超认为,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各界精英亦集中于都市,但他们似乎缺乏“都市意识”。在其都市社会学理论中,存在都市与都市附庸两大区域,两者之间共生共荣。都市商界精英不能正确划分该市“势力范围”,亦无法全力经营它,都市与附庸便无法共存共荣。在他看来,假如都市精英均有此种都市意识,那么即使经济萧条和农村破产,将来终有繁荣之日。

三、根本依归:富民与强国

按照美国比较现代化研究者布莱尔之洞见,现代化乃是人类社会最具革命性的历史变迁。人类现代化的追求,根本依归在于增进每一个体之福祉。吴景超关于中国现代化根本依归的认识,以卢沟桥事变为界点,前后稍有不同。此前,他着重强调富民,而后则声称“先强而后言富”。吴景超认为,中国民众追求衣食住行四大欲望的满足,“乃是做人应有的权利”,即便是追求教育、娱乐、交际、卫生和旅行等方面的享受,也不能被视为逾矩过分,故而他大声呼吁改良生产方法,极力提倡工业化。同时,忽视大众福利,也是他批驳禁欲派的重要理由。他说,禁欲派反对发展工商,“未免太忽视了大众的福利。中国的大众,并不是的。他们终日孜孜,并非在那儿想过奢侈的生活,想得逾分的享受,乃是在那儿设法,满足生活上的基本需要,还时刻的感到力不能济,时刻的受冻饿的苦痛。”改善民生,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实际上成为吴景超现代化思想的基本指向和根本依归。在《提高生活程度的途径》一文中,他指出,提高生活程度乃是各种派别的共识,“我们整天整月的忙,目的虽然不只一端,但有一点是大多数人的心中所共有的,便是提高生活程度,便是想法使我们现在所享受的,比以前要丰富一点。”

农民无疑是吴景超眼中的社会大众之主体。在《农民生计与农村运动》一文中,他分析了中国农民生计困难和农村破产的主要原因,指出“救穷”实为各种农村运动的主要目标,但在他看来,农村运动对于农民生计问题虽然不无改善,但肯定不能根本解决,因为中国农民数量庞大,受惠于农村运动者为数甚少,而且对于兵匪、地权、交通和苛捐杂税等问题,私人团体根本无力解决。因此他强调,农民生计问题乃是经济建设这一大问题的一部分,不能单独解决,只能与工业、矿业、运输业、交通业、商业等问题一同解决。在《中国农民的生活程度与农场》一文中,吴景超运用恩格尔系数,指出中美农民生活程度差距巨大。单个家庭的零用支出一般包括食品、衣服、房租、燃料、杂项等费用,收入越高,前4项花费所占比例愈低,杂项花费则愈高。提高中国农民的杂项费用,亦即改善其生活水平,成为吴景超农业改良主张的基本初衷。在《多福多寿多男子》一文中,吴景超对国人的传统人生观进行诠释,认为民众多福多寿的追求并未实现,唯有实现国家统一和国防巩固,才有幸福生活的基础,而“有了幸福生活的基础,还要在上面盖起幸福生活的建筑,然后幸福的生活,才可实现。”他将“幸福生活的建筑”明确视为“物质文化”,认为“衣食住行等等根本的欲望,如不能满足,人生便无幸福可言”,“如欲中国的大众,都能满足以上的根本欲望,只有采用先进国的机械生产方法,来开发中国各地的富源,才能办到。等到物质的文化,已经开花,结下的果子,自然是精神文化。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都发达的国内过日子的人,自然是多福的。”近代以降,各种救国主张此起彼伏,其核心无不指向中国现代化这一根本问题,或者说,均关涉如何实现中国之富强问题。1938年,吴景超明确指出中国工业化具有双重目标,“中国如何可以由贫弱到富强,乃是过去百余年来,多少志士仁人日夜筹思的一个大问题。”他强调,工业化是实现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必由之路。由贫弱而富强,实则意味着工业化必须实现两重目标,即富与强。

富,便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强,便是增强国防力量。他宣称,只有努力实现工业化,“人民的生活程度才可提高,国防的力量才可增进。中国的人民,如不愿老过穷苦的生活,老受敌人的压迫,非急起直追,设法使中国于最短期内工业化不可。”对于中国工业化的两大目标,不少人主张“兼筹并顾、不分轻重”。吴景超对此并不赞同。他认为,如果中国工业化所需的的财力与人力都很充裕,那么民生工业与国防工业当然可以同时进行,但事实恰恰相反,中国的工业化资源非常缺乏,民生工业“多花一分财力,一分人力,国防工业便要吃一分的亏”,故而对于富与强这两大目标,实有必要权衡轻重和区分先后缓急。在他看来,在外患严重的抗战时期,如何使中国由弱而强,远比如何使中国由贫而富重要。身处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国防需要高于一切,必须优先发展国防工业,应当多设炼钢厂、炼铜厂、机器厂、飞机厂、枪炮厂、弹药厂、汽车厂、汽油厂等等可以供给国防军需的工厂,以便增加国防力量。而提高生活程度之民生目标,无疑必须置于次要地位。吴景超强调,“如把这个根本态度决定之后,就得准备在最近一二十年之内吃苦。都要立志在国防还没有巩固之前,不预备提高生活程度。提高生活程度是一个很好的目标,但在目前还有更急迫的需要,所以不得不把提高生活程度一事,退迟一二十年,再去设法实现。在最近一二十年之内,人民的生活程度,自然要设法维持,使其不要下降,最好还要使现在于贫穷线以下的人,能略为提高生活的水准。但除此以外,不要另存奢望。只要工业化真的开始了,美满的生活,是终可以实现的,但实现的时期,无妨使他展迟,使他稍缓,以便全国人民的精力,都可集中在国防工业上面。”众所周知,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中国丧师失地,大半个中国沦陷。吴景超甚至认为,武器不如人,乃是抗战不能胜利的主要原因。与敌人比较,中国并不缺乏勇敢、纪律,也不缺乏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而是缺乏飞机、大炮、坦克及一切机械化设备。中国之所以缺乏机械化武器,原因在于没有实现工业化,而日本工业化的启动比我国早数十年,制造武器的能力比我国强大得多。

因此,他强调,抗战初期敌强我弱的态势,显然与中国此前的工业化目标密切相关。抗战之前,我国沿海大都市的工业大部分是民生工业,而非国防工业,也就是此前工业化“倾向于富的目标,而忽略了强的目标”,但是“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事业,在敌人的炮火之下,大部分化为灰尘。”吴景超从中得到的教训是:“一国的财富,如不是建筑在强的基础上,那种财富,是没有保障的。”因此他认为,“以前谈富强,总是把富字摆在强字前面,以后我们应当矫正这种错误,应当先强而后言富。我们应当把国防工业,看得比民生工业更为重要。我们的财力人力,当应大部分放在国防工业上面。”抗战的需要,无疑是吴景超思想发生重大转向的重要缘由,而苏、德两国“后发型”工业化的成功经验,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子。他自己承认,自己此前的学术着眼点主要在于工业化与民众生活程度之关系,但1937年“在欧洲游历了半年,走了许多国家,其中德国与苏联,给我的印象最深。”据他观察,苏德两国工业化目标并不是提高民众的生活程度,而是为了增进国防力量,“因而回顾中国目前的处境,提高人民的生活程度,虽然是重要的,但增进国防的力量,则尤为迫切。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使我觉得这种态度,有提倡的必要。中国现在需要工业化,还是不易的真理,但我们目前所急待建设的工业,应为国防工业及与国防工业有直接关系之重工业。民生工业的建设,应居于次要的地位。”

四、结语

农业工程就业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社区营造;方略

一、生态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生态农业最早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在当时只是个别种植户为适应个别的市场需求而单独经营的生产模式。至21世纪,全球各个国家都意识到了生态农业的发展优势,生态农业在全球多数国家开始受到重视并得到普及。据人民日报报道,截止2014年全球已经有162个国家发展生态农业,在耕地面积上,2020年前后全球生态农业生产面积占农业生产总面积的比例最高将达到35%;在销售额上,全球生态产品年销售额已经达到625亿美元。[1]“生态农业”一词首次在我国使用是在1980年银川召开的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此后,生态农业在我国有了新的定义:生态农业就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以现代科技和工程管理为基本手段,以生态学及经济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在传统农业技术经验建立的集约经营,生态效益的现代农业。[2]研讨会结束不久,我国农业部提出了关于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截至2010年,我国已经在300多个县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其中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102个,省级试点示范县200多个,这些示范县遍布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生态农业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途径,也体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生态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将从生态农业内部优势和外部支持两个方面论述生态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生态农业自身优势强

相对于传统农业,生态农业自身有多重优势:有利于改善和保护环境,能适应多变的地域特征、生产回报效益高和可持续发展优势明显。第一,生态农业是以改善和保护环境为主要目标。传统农业的种植需要大量的农药化肥,化肥的大量使用会改变土壤原来的结构和特征,导致突然板结的情况;另外化肥中的废氮流失到农田之外的河流、湖泊和海水中会导致水藻营养过剩等环境问题,传统农业中的化肥使用问题会给生态系统的平衡带来严重的损害。[4]据估计,每一立方米土壤的形成过程,需要328年。而生态农业是一个主张采用开放、平衡、综合、环保和因地制宜的农业系统。在种植上,生态系统认为不能滥用化肥,种植业中的所有能源都是可以循环利用,能够平衡转化的,重点关注环境和人类生产的平衡、可持续发展。[5]在我国,已经有稻萍鱼共生、茶胶相依、桑基鱼塘等将传统农业转型为生态农业的成功典范。这些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粮食生产问题,还进一步缓解了传统农业污染环境的问题,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第二,生态农业能够适应多变的地域特征。我国农业种植的地域条件差异明显,加之农业生产者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所以需要在我国研发多样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可以很好地满足这一要求,它可以根据地形和相关农业生产条件进行不同生态农业模式建设:城镇近郊可以发展多功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农村可以进行农产品主产区规模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产条件较差农业区可以开发综合效益优化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能够根据农业地域、自然地理条件、地域经济发达程度、农业经济技术条件、农业产业组织发达程度等相关条件的差异从本地农业经济资源的现状出发,通过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营制度、农业产业组织去发展具有循环、集约和可持续发展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6]第三,生态农业的经济回报效益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蒋高明表示:通过11年的研究发现,生态农业亩均经济效益是普通农田的5-10倍,是美国工业化农田的50-100倍,收益的明显提高是传统生态农业无法匹敌的。[7]第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优势明显。相对于传统农业更关注当下利益,没有顾及现在的种植方式给土地等自然资源带来的伤害,给未来农业大战带来阻碍。生态农业就以集约、绿色、环保、循环利用、高效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宗旨在未来的农业大战中能突出明显的发展优势。人的传承也包括了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传承,生态农业就能凭借绿色环保等可续持发展的优势将各类资源永久地传承下去。

(二)生态农业外部支持力度大

除了内部优势之外,生态农业也得到了国家和其他学科的大力支持。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论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佳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8]生态农业在传统农业中脱颖而出,形成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安全性和持续性的生态农业系统,有赖于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生态学、系统论、经济学原理等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强大学术力量。另外,因为生态农业相较于传统农业而言有很强的发展优势,所以我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发展生态农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这也表明政府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对农业的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视,对推进我国生态农业的稳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18年我国农业部选取了“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南方“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生态渔业模式等涵盖南北东方和农林牧业全方位大范围的十大生态农业发展作为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这是国家农业部对生态农业发展高度重视并且付诸行动的有力证明。

二、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可行性研究

生态农业在系统论、生态学等学科支持下拥有广阔发展前景,其中社区营造对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具体和科学的帮助。现在社会的治理规划中,社会系统的最基本、最底层的组成部分就是社区,社区不仅是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社会治理的主要载体。因此,社区治理创新就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切入点和关键环节。所以国家在政策层面为社区营造提供支持,社会工作机构也积极普及社区营造。在我国,社区营造是指通过外在的资源引入和主体介入,结合社区内部的社会关系建构和社会资本培育,既形成了社区运作实务的关系联盟,又培植了社区自我造血的持续发展能力,最终能够促成社区整体的发展和社区治理创新局面的形成。社区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区营造是以社区为载体的发展方式,其关注的是整个社区包括“人、文、地、产、景”等五大方面,因此除了社区营造本身的发展优势之外,本文还将从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地区性特征与社区营造在地性特征吻合以及社区营造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观念一致两大方面论述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可适性问题。

(一)社区营造逐渐上升的发展态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治理创新”概念以来,围绕“何谓社会治理创新、如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讨论和实践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而社区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既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空间载体,也是国家治理与地方自治的实践场所,更好地经营社区,提高社区的自助治理和发展能力成为国家更好完成社会治理的新途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社区营造不断得到学者重视和社会工作者的实践,成为社会工作重要的社区工作方法之一。我国不断借鉴发达国家和台湾的社区营造模式,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社区营造的实践。在社会上较为成功的社区营造案例就有:2005年江苏旧村改造社区营造经验;2008年浙江聚集发展社区营造经验;2012年安徽古村保护社区营造经验和2016年四川乡村旅游社区营造经验。[9]四川省在2016年社区营造取得巨大成果后又在2017年招标了107个社区营造项目,从数量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社区营造给成都市带来的效益使得成都市能坚持并且加大对社区营造的投入。社区营造在我国从零开始,到成为社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工作手法,为具有特色的社区进行社区营造,使得社区可持续发展,最后受到国家的重视去配合社会治理创新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献出力量。这一步步的发展都见证了社区营造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在未来的社会快速发展,社区迅速整合形成的情况下,社区营造的发展趋势将会进一步呈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

(二)生态农业建设的集约特征与社区营造

在地性特征吻合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集约程度高,即资本集约、劳动集约、技术集约三个方面。所谓资本集约就是指产业像集中化经营,产业经营所得资金用于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的劳动集约主要是对生态农业劳动的集中讨论,即是通过对劳动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对于生态农业经营的技术;技术集约主要是指集中精力研发生态农业高效模式,通过技术提高转而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10]生态农业的这一特征与社区营造的在地性特征吻合,社区营造中的一大主旨就是限制地域进行集约化营造。在社区营造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会对社区范围内的所有资源和资本进行清点,明确社区的优劣势。在这一过程中就能够把生态农业建设需要的资本集约进行营造,集中社区的资本向农业生产倾斜,促进农业生产。另外,社区营造前期也会进行社区走访和社区访谈,主要是了解社区内居民的情况。在这个阶段,社会工作者登记有技术的社区居民,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技术集约要求的支持;生态农业所需要的劳动集约也是社区营造中期的重点,在社区营造关键的中期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集合社区内全体人员的力量推进社区营造。同时,社会工作者会针对营造需要技术技巧进行集约培训,提高社区内居民的技术技巧以便社会工作者日后撤出社区时,社区能够正常维持营造中的良好状态。这一点与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劳动集约要求相吻合。

(三)社区营造与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观念一致

社区营造和生态农业建设发展的观念无论在行动上还是主旨上都是一致的。在行动上,系统论视角下的生态农业建设是需要兼顾不同系统间的运转情况,即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技术系统。在社区营造中,这三个系统刚好与“景”“产”和“人”相对应。生态系统对应的是“景”,即是独特生态景观和社区生活环境营造;经济系统与“产”相对应,即是生态农业的产业经营造,实现系统性经济创收;技术系统则与“人”相对应,即是增强居民发展生态农业意识,提高居民生态农业建设技术。生态农业通过社区营造能够更好地进行全面、系统性的发展;在主旨上,生态农业的主旨是绿色、环保、循环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是为了能够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友好相处而形成生态友好型农业,这一点与社区营造的观点是相吻合的,社区营造同样主张可持续发展这一观念。究其根本,社区营造就是一个认识社区、改造社区、稳定社区和发展社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又分为不同的阶段:前期调研了解社区基本情况、中期进行有针对性的社区营造和后期巩固社区营造成果。其重点是要稳固社区营造成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营造。一个社区营造的全过程都是基于该社区可以接受为标准进行营造。社区工作者会在“人”“文”“地”“产”“景”这五个方向进行社区营造,提升社区在这五个方面有活力和吸引力,维持社区的长久发展。在可持续发展这一个观点上,社区营造和生态农业不谋而合。

三、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方略

社区营造本身的迅速发展是社区营造能实现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首要基础;生态农业建设的集约特征与社区营造在地性特征相吻合是社区营造能实现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点睛之笔;社区营造和生态农业建设的高契合度是社区营造可以实现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上文论述了社区营造可以助力生态农业发展的三大原因,下文主要是通过社区营造的营造前期、营造中期、营造后期和营造结束的四大阶段融合“人”“文”“地”“产”“景”的五大营造重点结合生态农业建设进行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方略探析,为更好地结合社区营造来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营造前期把重心放在生态农业发展中“人”的身上;在营造中期则把生态农业中的“产”放在关键位置;在营造后期明确“地”区协调发展的核心地位;在营造结束期重点关注“文”和“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可持续作用。由此最大限度发挥社区营造的作用来助力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营造前期:协调人的发展意识是重心

我国生态农业主要是在农村社区进行,但一直以来,农村社区居民被认为是环境意识相对薄弱的群体。[11]在生态农业兴起前,农村社区居民为了提高产量和“美容”农产品都会进行大量的化肥耕种,没有经过处理的化肥和过度使用化肥都会伤害土壤的循环再利用、打破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和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此,要对生态农业进行推广使用,营造居民的人与环境的协调意识十分重要,也是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重心。社会工作者在承接政府的购买服务后,第一步就是进行社区内的基本情况调研,通过接触社区的领袖人物和社区内的居民掌握一手资料,因为社会工作是承接政府项目而进驻社区进行工作的,所以社会工作者比起一般的生态农业建设的专家更加容易被居民接受;并且在社会工作者走访社区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了解社区基本情况为载体,对居民进行相关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知识,潜移默化居民的协调发展意识,加强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居民环境行动技能、创造生态文明型社区环境、营造环境友好的社区氛围、促进居民对环境友好行为的采纳;[12]最后社会工作者在社区营造前期会通过相关的小活动拉近与居民的距离,同时通过小活动间接了解社区的相关情况,因此,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利用营造前的小活动引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概念,明确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发展优势。通过营造前社会工作者的走访社区和领袖人物、接触居民了解社区一手资料和通过营造小游戏这三步帮助居民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识和了解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促使居民接受和践行生态农业。

(二)营造中期:建设产业品牌优势是关键

经历了社区营造初期的意识传播,居民对发展生态农业已经接受,下一步就是进行社区营造了。由于社区营造的营造点不能面面俱到,要以特色营造点为主其他营造点为辅来进行具有特色的社区营造,因此社区营造会根据前期的调查情况,选出该社区在“人、文、地、产、景”这五个方面最突出的一个方面作为主要的营造点进行社区营造。生态农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科技问题、资金来源问题、规模化问题、市场竞争问题和产业品牌优势问题等等,其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是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一环,但是社区营造要做到的是精准。因此在社区营造助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中应该关注其中最关键的问题——生态农业发展中的产业品牌优势问题。营造生态农业发展的产业品牌优势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们的农业势力和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能更好营造适合当地发展的生态农业,提高居民的生产积极性,配合国家生态农业的发展。例如山东按照“唱响昌乐特色农业,打响昌乐西瓜品牌”的指导思想建设的“昌乐西瓜”品牌,体现了建设和推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的重要精神。[13]巩固生态农业产业品牌优势这是社区营造在介入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一环,有了产业品牌优势才能使生态农业的发展有亮点,为生态农业提供长远发展的动力。

(三)营造后期:整合地区农业资源是核心

生态农业的主要大前提是改善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其能够依靠系统论、生态学、经济学等学科进行系统研发经营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由此可见,生态农业更加关注将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综合开发经营的生态农业体系。同时,除了生产之外,生态农业系统还牵涉对生态农业产品进行加工、营销和品牌建设等一条龙生产经营线。[14]所以,在社区营造后期,社区营造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分运用生态农业发展的大前提,对社区内的全部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保证生态农业发展的最大效益,提高居民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获得,充分利用农业资源,进一步提升人与自然的协调相处。可以借鉴学习的有:稻萍鱼共生的发展典范;茶胶相依的成功模式;桑基鱼塘的和谐生态系统;[15]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可以营造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例如可以在适宜牧业的地方,放弃粮食种植,进行人工种树、种草,发展棚舍畜牧产业,将畜牧业与抗风、抗荒漠化的生态防护林业建设相结合。[16]社区营造社会工作者应时刻遵循生态农业是一个开放的、平衡的、综合的和因地制宜的农业系统的原则。基于此,他们才能够在社区营造中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链接整合资源的作用,将其与综合农业资源技巧相结合从而促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平衡发展。

农业工程就业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转型;风景式茶园;设计理念;应用探讨

从茶园的经营内涵及经营业态上看,其实际上是整个茶叶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传承载体,而茶园中所具有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内涵,不仅是整个茶文化体系成熟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整个茶园经营过程中,通过融入必要的文化元素和时代价值理念,从而实现整个茶园经营建设的最大价值。

1当前现代农业产业转型的实施背景分析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产业,也是影响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产业,在整个农业产业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完善的产业经营元素,成熟的产业经营思维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的成熟度与完善度。而在当前农业产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需要创新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经营思维,从而实现整个农业产业的最大效能。农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行业,而随着当前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体系不断成熟,如今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用好整个农业产业要素,发挥农业产业的最大化价值,能够实现农业经营效果的改革提升。不仅如此,现阶段在农业产业转型发展过程中,良好的产业业态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熟度和完善度,从而影响整个社会产业体系的完善度。对于当前整个农业产业发展来说,科学化、市场化、生态化、产业化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而想要破解农业产业发展难题,实现农业产业发展的最大价值,就需要从市场元素的丰富诠释入手。我国是传统的农业经营发展国家,在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历史上,其更关注的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而整个农业经营体系中,想要实现整个产业转型发展的理想目标,就需要从创新产业经营机制,融入市场化元素入手,尤其是要将当前社会大众所关注的内容元素融入其中,从而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对于农业发展来说,茶园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和基础,而茶园在经营过程中,其不仅是茶叶产品生产、加工、制作,同时更重要的是传承茶文化体系,融入茶叶产业发展的各项要素。结合整个茶叶产业体系发展状况,可以看到其当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在整个茶叶产业经营过程中,其备受市场关注,当然从茶叶产业经营发展的具体实际看,其实际上与市场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对于整个茶园经营活动开展来说,需要将社会关注点融入其中。当前,人们对茶园的关注点,不仅是茶叶这一健康、生态、绿色要素,同时也是茶文化理念内涵的有效融入和诠释。而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要通过创新设计理念,完善设计元素,从而实现整个茶园经营活动的最大效能。

2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认知

对于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其实际上是一项整体性活动,无论是整个茶园中所具有价值元素,都需要传承与创新。对于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来说,其想要实现最佳设计效果,其前提在于寻找到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的基础定位,恰当准确的定位是实现最佳设计效果的基础和关键。更是茶园设计理念优化创新的前提和根本。与普通、大众茶园所完全不同的是,风景式茶园在经营过程中,其将生态、休闲元素融入其中,无论是茶园的经营层级,还是整个茶园的经营要求,其需要结合设计活动开展的价值要求,从而实现整个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的最大价值。对于现代农业产业转型活动开展来说,其通过创新产业机制,完善产业元素理念,从而实现整个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的最佳效果。而对于现代农业产业经营发展来说,提升产业价值,优化产业经营理念至关重要。从当前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具体实施要求看,转变发展理念,优化发展思维不仅是整个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更重要的是提升产业内涵,优化发展层级的必然选择。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的开展,实际上是优化设计理念,将时展所需要的元素内容融入其中的重要要求,风景茶园在建设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将风景元素融入其中,尤其是通过创新茶园经营理念,完善茶园经营过程中所具有的业态元素,从而实现整个茶园经营发展的最大价值和效用。在开展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时,要注重创作设计理念,尤其是从动态化视角来认知整个茶园设计活动开展形式。

3现代农业产业理念及风景式茶园内涵

现代农业产业与传统农业之间相比,有着重要差别,无论是整个农业产业的经营理念,还是其具体的经营思维,实际上都是整个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要求。从现代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的体系化状况看,完善的产业理念不仅关系到整个产业发展的成熟度,同时也影响了整个现代农业产业价值化的推动和实施,对于现代农业经营活动开展来说,风景式茶园无疑是整个产业体系中,极具特殊性的元素理念内涵。现代农业产业理念实施过程中,其指的是整个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从整体视角出发实施产业整合。在现代农业产业理念创新与应用过程中,要注重创新产业发展思维。实际上,对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来说,产业化、链条化、生态化、内涵化是发展的重要方向。而随着现代农业经营发展体系不断成熟,如今在开展现代农业产业经营过程中,需要完善融入时展的具体元素,通过丰富价值理念,从而实现整个农业产业经营发展的最佳效果。而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茶园作为重要的载体,建设风景式茶园,不仅是一种理念上的创新与完善,同时更重要的是从完善、生态化的心态、理念来开展茶园运营活动。风景式茶园在经营过程中,更要注重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整个茶园经营过程中。对于茶园经营建设来说,其作为整个农业产业传承发展的基础,无论是整个茶园的经营内涵,还是整个风景式茶园经营活动中所具有的价值元素,实际上都值得我们全面探究。现代农业体系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关键阶段,无论是该产业体系中所具有的价值理念,还是时代元素,都需要结合具体要求进行创新完善,从而实现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的最佳效果。农业产业转型发展,不仅是发展层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发展内涵的优化,结合整个时展背景来看,创新产业体系,不仅关系到产业理念的优化,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其能够实现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最佳效果。对于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来说,实现整个农业产业体系的最大化价值,从而满足茶叶产业持续发展的最佳效果。

4现代农业产业转型背景下的风景式茶园设计思路

茶文化体系是我国整个传统文化体系的核心,该文化体系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物质元素是基础,精神理念则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传承创新的核心与关键。随着当前多元文化发展体系不断成熟,如今茶文化元素与旅游等多样元素内容相结合,从而发展成为具有综合内涵的价值元素。对于风景式茶园来说,也是如此,其整个茶园不仅是一种优美的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其中融入了时展的多层次需要,尤其是其与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这一大的时代背景相吻合,适应这一时代的体系化要求,更能为整个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通过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在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市场需求是整个产业转型发展的基础导向,其目的在于提升整个农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专业化生产服务企业管理,创新服务形式就是整个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从而解决当前整个农业体系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说,作为农业大国,在农业产业经营过程中,需要探究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方式,从而在促进和提升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最佳经营效果。对于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来说,规划设计活动的体系化开展,其不仅仅是茶园自身经营理念的诠释和发挥,更重要的是在充分利用茶园自身资源基础上,通过融入市场发展的具体需要,以及结合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从而实现整个风景式茶园经营效果的最佳呈现。风景式茶园在经营时,要注重内涵上的完善,尤其是要注重选择合适的风景元素,在这一过程中,要从茶园所在地基本状况出发,不能盲目照抄。同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更要注重完善价值元素,特别是从现代农业产业转型发展背景下,风景式茶园在进行设计优化时,要注重从时代特点出发,从而实现整个茶园经营建设的最佳效果。风景式茶园经营过程中,其不仅需要注重融入风景元素,更重要的是融入文化元素和内涵,特别是通过将传统茶文化元素理念融入其中,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茶园的经营要素和发展层级,更重要的是其能够为传统茶文化传承发展寻找到新的基础。

5结语

结合现代农业产业转型这一发展背景,可以看到传统的茶园经营设计理念与实际需要之间存在极大差距,而想要实现整个茶园最大价值的利用,就需要从根本上对茶园的时代价值和消费者自身的消费理念形成全面认知,其必然能实现整个茶园经营发展的最优化效果。农业产业转型,不仅为茶园经营设计提供了思路,更重要的是其为风景式茶园设计活动开展奠定了相应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庆来.大地艺术与当代景观设计的研究———体验中心景观区域的概念设计[J].福建茶叶,2014(9):207-208.

[2]崔丽娜.江南传统建筑符号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南京白酒坊民俗风情街景观设计为例[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119-121.

[3]李云歌.茶园规划设计中茶文化旅游的应用研究———以古蔺县马嘶乡建新茶园规划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5(3):32-33.

[4]孙红霞.把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促成现代农业转型升级[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5(12):216-219.

农业工程就业前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观光农业;景观生态;规划方案;设计

在对观光农业进行建设时,首先要兼顾的是观光农业的系统性,根据农村地域位置等基本要素,进行设计规划上的处理。与此同时,还要因地制宜,对景观上的生态进行规划,按照现代观光园的总体思路,将观光园的基础设施构建完整,突出景观的视觉以及美观上的呈现。在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还要兼顾观光农业园的生态功能发挥,尽量使用节能减排的施工手段以及设施,让生态园的建设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上的战略提出。

1 w论

我国传统园林起源于前屋后院的果树菜圃,并以苑囿的形式出现。农业景观不仅具生产性,更具有审美价值。在当今倡导低碳生活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农业景观,不仅是对传统园林本质和过去农耕文明的依依不舍,更具有保障城市物质供应的紧迫性、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正处于城市化飞速发展进程中,城市化带动的城乡格局的变化,为当代中国城乡结合带,乃至广袤的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整合这一区域的产业格局,如何体现农业的生产性与生态性,如何再现农业质朴的自然美。本文将从农业的自然属性出发,讨论观光农业生产性景观的营建,探讨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背景下的观光农业园设计方法。

2 观光农业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相关理论准备

2.1 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中的“观光”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古籍《易经》中,《易经》云“观国之光,用宾于王”。美国农学家沃辛顿(M・Worthington)将观光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都可接受的农业”,强调“自我维持”和“低输入”的特征,阐述了观光农业的生态内涵。

2.2 观光农业园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观光农业园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以形成良好的多产循环为目标,根据社会的经济文化、旅游发展,考虑农业生产与旅游休闲的产业发展;研究农业景观格局,布局景观生态功能,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效规划方法。

3 功能区划分与设置

3.1 中心区

观光农业园在中心区的建设上,主要的开发功能是游客前来活动参观的区域。这个区域在规划上,应该尽量设置更多的田园风光以及自然生机的景观。与此同时,区域规划人员可以对中心区的展览模式进行相关的设置,将这个区域的规划设置为农业生产区的展览区域,通过对农业生产工具的传统与现代区别上的对比,让人们在观光游览过程中,感受农业生产上的发展与进步。

3.2 服务区

农业观光园的服务区,主要的功能是为前来观光游览的游客进行餐饮以及娱乐、住宿设施上的提供。为了让游客享受到农家观光园的特色,管理人员可以为游客准备出具有农家特色的餐饮,或是住宿等服务。让游客在观光过程中,体验农家生活。服务区应该采用点和线的布置方式,与其他各个功能服务区提供便捷的交通设施,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体验一站式的服务模式。节省游客观光的时间,带给游客前来观光的良好体验。

3.3 防护区

防护区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观光区农业环境的一个具有边界性的划分区域,这片区域在基础设施的构造上,主要为线状或是片状的绿化植被,这些绿化植被的布置原因,是防止农业园区的环境遭受外界的影响。与此同时,这些线状会是片状的绿化植被区域也可以将生态观光农业园中的气候环境进行调整,提供更为清新的空气以及舒爽的温度,让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可以享受到更为绿色生态化的旅行体验,在防护区的道路设置上,应该规划上平行九环线,与此同时,沿着生态农业园的周边护城河成线性的布局方式,进行规划。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限制游客进入这些隔离屏障区,防止出现意外情况或是突发事故。

4 生态园节能设置与功能规划

4.1 生态观光农业园可持续的规划设计

观光农业园,在生态环保上的理念体现,包含很多各方面,其中包括温室大棚玻璃温室等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植物的规划与利用,可以让生态农业园的温度以及空气的新鲜度都可以得到相应的调节与保持。与此同时,施工设计规划人员还会根据观光农业区的功能规划,利用绿色理念以及环保的施工材料,对生态农业园的一些基础设施,展览区域进行合理的布局与建设。通过科学绿色的规划,让整个园区的生态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给人以自然的生态感受。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利用更多的绿色植物,来对观光农业园的一些区域进行划分处理,这样不仅节省了许多建筑施工材料的使用,而且,也增加了观光农业园的生态感。

4.2 可持续的生态循环农业系统

在对生态园的农业循环系统进行规划时,应该尽量采用节能高效的生产模式。开展建设上的内容。为了让生态园的整体结构都可以发挥生态上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也要符合这一设计理念,例如,开发建设一些具有观赏性的有机果园或者有机蔬菜基地等。在对果园进行建设时,也可以采用一些循环系统上的设计理念,使用“畜-沼-果”的循环系统,进行生产上的活动。例如,生态园在养殖鱼蟹等水产或是牲畜,可以在对鱼塘或是圈舍进行清理时,将淤泥以及粪便放置在沼气池中进行腐熟处理。通过辅输过的粪便以及淤泥。就等于是进行了消毒。这些粪便淤泥可以直接作为果园的生态有机肥进行使用。而沼气池中生产出的沼气,则可以作为生态农业园的燃气,供整个生态园的餐饮业的运作。这种循环式系统不仅在让生态观光园的经济实现了最大化的效益获取,也较为符合生态循环农业系统上的要求,可谓是一举多得。这种科学合理的物质利用方式,让观光农业园的生态规划设计更加巧妙,也可以一直作为生态循环系统中的一个亮点,来吸引更多的观光游客前来参观。

结束语

这种生态园的规划方案,让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良性的循环系统,不仅可以实现生态农业的节能高效,也让经济效益得到了了最大化的实现。这种生产模式的建设,不仅让资源利用率得到了有效提升,与此同时也通过巧妙的设计,让园区的建设空间得到了良好的规划。让游客在丰富的体验过程中,感受农家生活的悠然自在。返璞归真的设计规划,缓解了快节奏生活带给城市居民的精神压力。

参考文献

[1]董云超,夏宜平,潘菊明.园林式生态农庄的设计与实践――以浙江嘉兴碧云花园为例[J].中国园林,2008(08).

农业工程就业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垦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24-0060-02

1 甘肃农垦企业文化发展的历程及现状

1.1 甘肃农垦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

甘肃农垦创建于1953年,随着农垦管理体制的不断变化,农垦企业文化也随之变化,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1953~1974年的兵团文化,在这个阶段农垦企业主要由生产建设兵团管理,具有兵团文化特色;二是1974~2004年的行政性公司文化,这期间经历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转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是比较典型的行政性公司文化;三是2004年之后的集团文化建设,农垦所属企业基本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构建了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框架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集团文化的雏形。甘肃农垦企业文化发展的历程是一个价值观念调整的长期过程,随着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农垦企业文化特色逐步明显,在新的形势下,更需要一种先进精神的推动。

1.2 农垦企业文化发展历程中存在的不足

农垦企业文化建设经过了三个重要时期的发展,积淀了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取得了一些典型的成功经验,但就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一部分企业文化建设尚处于较低层次,个别企业至今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理解不清,无论企业还是员工在认识上普遍存在片面思想,把企业文化建设当成是文体活动或者思想政治工作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对经营管理思想、企业制度、企业价值观与企业文化的配套建设还不够敏感,企业文化建设的广度和深度还很不足。

2 甘肃农垦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2.1 构建企业核心价值观,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首先是理念文化,表现为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理念系统。理念是现代企业统领管理、激励员工“灵魂”,使企业理念真正成为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信奉和行动的准则,关键是实现大多数员工对企业理念的认同。甘肃农垦企业随着产业化、股份化、集团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基本形成了以示范带动地方农业经济发展为价值观和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企业精神。加强农垦企业文化建设,能有效增强企业的内聚力,使企业与员工价值一体化,有利于减少企业发展中的内耗现象,形成企业与员工共同的经营宗旨、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共同的行为规范,形成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这对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 提高人力资源队伍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是帮助和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推动甘肃农垦企业文化建设,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有利于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尊重创造的氛围,使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农垦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保障、竞争优势、效益优势和发展优势。

2.3 促进员工行为统一,提升企业形象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构建企业物质文化管理体系,通过制度规范约束职工的行为趋向适合企业发展的要求,达到行为规范统一。同时,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职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并且是企业和职工共同的愿景追求,使职工站的高、看得远,企业职工会看到企业的发展前景,从而不懈地努力奉献。在对外开展经营业务时,形成共同的标准和行为趋向,有利于处理本企业和其他企业、单位间的关系,保持本企业的良好信誉,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

2.4 明确企业发展远景,增强团队凝聚力

推进农垦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引导企业和职工明确地认识到怎样才能符合当前市场发展的要求、符合当前国家的政策、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通过明确企业愿景,引导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目标和价值取向协同工作,从而使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推进农垦企业文化建设,可激励职工的职业荣誉和自豪感,增强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潜移默化地融洽员工个体和群体的关系,促进和谐企业、和谐文化、和谐团队的发展。使得年龄、性格各异的企业人员,在不同层次上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最大限度地缩小职工间的差别,发扬统一协调的内聚作用。

3 加快农垦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3.1 加强农垦企业文化信息化建设

当前,由于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农垦企业信息化水平和管理效率还不高,这就要在确立企业精神、构建员工行为规范、形成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注重传统管理模式和现代管理技术的结合,引进适合当前农垦企业发展新形势、新需要的管理技术,通过构建管理信息化平台,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信息化水平,构建高效运转的企业文化运行机制。

3.2 建立完善的农垦企业文化管理机制

健全农垦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机制,应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依靠制度的规范性、稳定性和制约性,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可操作性。把对职工的思想教育、道德示范、法纪约束及文化陶冶有机结合起来,推进职工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坚持精神成果与物质成果、近期效益与长期效益、个体效益与群体效益、静态效益与动态效益以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通过动态评估,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效率,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评估机制。特别是要在资金投入、人员、硬件等方面得到保障,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3.3 从战略高度规划农垦企业文化建设

农垦企业建设首先要着眼战略,对文化体系建设做出系统规划。一是要以甘肃农垦“2552”工程重点发展战略和农业部“建立大基地,建立大产业,形成大集团”战略为前提和依据,确立好农垦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和着力点。二是要紧密结合当强农垦企业发展的实际,根据企业战略发展或战略转型的要求,提出能够促进战略目标实现或战略转型的价值理念,进而转变为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方式;促进战略目标实现的内在动力。三是农垦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农垦集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有自身的战略定位、战略思考和战略发展目标。

3.4 精心构建农垦企业价值理念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