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农业发展思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南涧 农业 生态 发展思路
一、南涧地理环境与生态农业
南涧县具有干热退化山地环境背景这一特征,其植被稀疏、高温、雨量少并且集中、冲沟发育、地表破碎、泥石流危害以及水土流失严重、松散固体物丰富等等造成了土地生产力低下,这就为南涧县的农业发展增加了阻碍。对此,南涧县委,政府着力打造生态农业,提出了以生产绿色、无公害和有机产品为目标,合理布局支柱产业,形成了“一片烟、一杯茶、一个核桃、一头牛、一只鸡”五大产业特点。下面,笔者就结合云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以及南涧县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对南涧生态农业发展思路进行简要的探讨。
发展生态农业是将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农业相结合,是处理好两者关系的有效举措。发展生态农业的目的就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发展农业,实现农业的高产量、高效益、高质量。传统的农业,只注重追求产量,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是存在很大局限的。生态农业突破传统农业的发展局限,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农业是需要多方面努力的,将生态农业的理念进行实践,也是有难度的。首先,必须熟知本地地理环境,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生态农业的规划。其次,必须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和认同,只有这样才能齐心协力发展生态农业。另外,必须重视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应用,通过技术改变传统农业,让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过渡。总之,发展生态农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的规划和努力。在坚持中探索,在坚持中发展。
另外,生态农业不能脱离市场,发展生态农业,必须进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应用到地方农业发展之中去,在注重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前提上,以市场的需求作为导向,并且以经济效益作为中心,对本地的生态资源进行依托,实行区域化的布局、系列化的加工、规模化的建设、专业化的生产、企业化的管理、社会化的服务以及一体化的经营。在农业生产和生态良性循环这一基础之上,对无公害、安全、高效、优质的农产品进行开发,使农村和农业经济逐渐走上自我发展、自我调节、自我约束以及自我积累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南涧县生态农业发展思路
(一)南涧县生态农业发展必须针对其生态工程进行规划和布局
对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布局主要是以社会管护工程、调控水工程、土建工程以及生物治理工程作为主体的,围绕如何进行山水调控、减缓水动力的条件,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一起组成了一种多层次防治体系,这一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基础是“稳”,核心是“调”,根本是“固”,关键是“护”,只有明确这几点,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南涧县生态农业发展远近结合、兼顾防治以及用在其中这一战略目标。其主要的指导思想是:侧重于南涧县生物治理,对其土建工程进行合理搭配,并且对其社会管护进行重视,其核心问题就是泥石流的调控问题。
在南涧生态农业发展总体的布局方面,要注重生物的治理、生态的保护区建设以及配套土建工程的规划和布局。这一规划和布局要按照各类冲沟、溯源与谷坡侵蚀等等立地条件的类型,这里笔者所指的各种冲沟是指切沟、浅沟以及毛沟等等。对其进行分别开展不同的生态农业工程的治理。对于浅沟和毛沟的整治,要以地面绿色覆盖以及营建生物谷坊为主,对它们的纵深发展进行控制。深沟治理和规划,首先要修建配套的谷坊或者土建拦坝,在其稳定坡脚、泥沙回淤抬升以后,再进行防冲林建设和生物谷坊建设。在其冲沟或者宽沟的下段宽敞沟床部分,主要应该在稳定各种滩地和沟床利用上采取措施,将其和工程的导排措施进行结合,并且开展经济林、护岸林以及防冲林的建设。
在南涧县生态农业规划和布局时,还应该按照其坡位、坡向和坡度的不同,对其调蓄水措施和整地种植方式进行合理的应用,并且将例如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水土保持林以及水源林等等多种的高效植物群落进行筛选和规划,从而提高土地的生物生产力。只有将这些措施做好,将其山地进行很好的规划,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南涧县生态农业的良好发展。
(二)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处理好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这是理论基础。另外,在工业文明时期,人们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引起了许多严重的自然灾害,必须环境污染、洪涝、干旱等等,实践早就证明了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因此,发展生态农业,第一个必须处理好的关系就人与自然的关系。农业要发展生态农业,只有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求发展,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这就要求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经济时必须处理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清洁、节约的绿色增长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关系。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和社会经济一样,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总之,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社会发展是最终的目的,而保护生态环境是基础,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规划生态农业,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可以展开以下一些举措:通过对种植业和林业生产的规划,建立多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通过种植林业,保护耕地土壤肥力,保护农作物;根据土地具体情况发展种植业或是林业等等。
(三)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稳定的生态农业系统
狭义的农业就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农业,即种植业,广义的农业还包括林业、渔业、牧业、花卉业、观光农业、畜牧和农业手工业。在发展生态农业时,要根据土地的具体情况,进行生态模式的构建。其一,要重视生物立体的共生型,比如可根据生物类型、生物因子的数量,划分立体种植型、立体种养型和立体养殖型。其二,要实现有机物多层利用型,这主要是在物质中实现循环生产,实现废物的再利用,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其三,全面规划发展型,对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农业的生产计划,以最优的种植方式实现种植结构的优化。其四,山区资源开发型,重视对山区生态环境的改变,营造良性的山区经济,比如在水土流失地区修建防护林等等。
总之,发展生态农业是通过人力构建一个生态农业系统,它比自然生态系统更加简单,但就其生产力来说应当比自然生态系统更高,所以,要不断地调整和优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较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维护了社会效益。
三、结语
生态农业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思路和趋势,在云南南涧县中实行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应该从南涧县的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其各方面的因素。本文中,笔者首先对生态农业概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接着从南涧县生态农业发展思路之明确生物生态工程原理以及云南南涧县生态农业发展思路之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布局这两个方面对云南南涧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进行了浅谈。
参考文献
[1] 陈欣.唐建军.王兆骞.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兼论其保护途径与今后研究方向[J].农村生态环境,2002.(01).
[2] 张玉虎.李正跃.陈斌.非作物生境在作物害虫天敌种群调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A].云南省昆虫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 2009.
[3] 廖和平,洪惠坤,陈智. 三峡移民安置区土地生态安全风险评价及其生态利用模式――以重庆市巫山县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7.(04) .
[4] 魏子涵,骆乐,蔡沛,吴迪.发展城郊型高效生态农业 走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扬州市邗江区农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0.(16).
[关键词] 河南省;生态循环农业;生态农业;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B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农业越来越受到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加大的约束。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有限资源的节约、高效、循环利用,更加有赖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不仅是贯彻落实新的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也是相关政策、制度、技术的创新,将为农业发展提供新动力、拓展新空间,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推动现代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耕文明薪火传递,同时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一、河南省邓州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实践探索
河南省邓州市是农业大市,近几年,按照现代农业生态、高效的要求,积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及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以现有的优势农业产业为依托,推广新型种养模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破解农业粗放生产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形成了一批典型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示范园区,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农业生产的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一)积极推广创新新型种养模式,拉长产业链,实现农业生产内部生态良性循环
邓州市基于自身优势,因地置宜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创新新型种养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邓州市主要有三种循环农业模式,一种是以农户为主体,以沼气发展为核心的模式。这种模式围绕农村用户沼气建设项目,以养猪-沼气-果树种植、猪-沼-蔬菜循环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物秸秆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效率。这种模式把养殖业污染治理和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实现农民生活、生产内部的生态良好循环。一种是发展庭院经济及优质果蔬高产示范园区相结合的模式,两者相结合可以通过优质高产示范园区的带动,促进庭院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改善农村环境。一种是以邓州昱通牧业为代表形成农作物种植-秸杆、饲料加工-畜禽养殖-沼气工程-食用菌生产-有机肥生产-田园种植的立体循环农业生态模式,这种模式也可以很好的提高作物秸秆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效率,同时也提高土地和空间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发展。
(二)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实现突破
邓州市坚持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引领,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如以以白牛穰原专业合作社为代表,主要发展庭院经济及优质果蔬高产高效示范园区;以黄志牧业为龙头,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以昱通牧业为代表建立立体循环农业生态模式等等。这种以龙头企业带动的模式一方面可以从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给予家庭农户和中小养殖企业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废弃物数量规模化处理成为可能,这有利于降低处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打造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构建生态循环农业的产业链条
邓州作为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市,承担着水源地涵养艰巨使命。同时,邓州又是传统农业大市,大力发展规模化畜牧养殖是其实现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显然破解畜牧养殖带来的粪便污染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势在必行。邓州市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培育种养沼加相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充分挖掘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增值能力。一方面推动了奶牛、肉牛、生猪、鸡、鸭养殖为主的特色畜牧业发展,另一方面又催生了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的生产。安全健康的肉奶产品和名优新特的果蔬产品,与邓州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的功能定位相得益彰。另外,邓州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如利用生态农业示范园发展有机小麦、中药材、有机蔬菜种植;七彩杂粮与石磨面加工等。这些特色农业在邓州都有一定发展潜力,对当地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产品附加值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支持龙头企业申报和推介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原产地标记、农产品地理标志等,逐步打造了具有邓州特色的绿色环保区域农业品牌,提高了邓州农产品的档次和知名度,增强区域农业的经济竞争力。
二、河南省邓州生态循环农业在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
邓州市以市场为导向,同时更好的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推广、信贷支持等方面的服务作用,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生态循环农业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分析其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理念缺乏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顺应世界绿色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通过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环境,推行集约节约使用投入品和清洁化生产,促进废弃物综合利用,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多次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主动把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放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突出位置,推动现代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近年来,邓州市对生态循环农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推广应用,但由于受长期以来传统农业发展思维的局限及影响,一些干部群众尚未真正树立起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农民追求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对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缺乏积极性,农民不愿或无力对循环经济进行更多的投资,对于大量的农业生产废弃物如秸秆等常采取焚烧,对牲畜粪便污染也没有积极的处理,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使用缺乏自觉和主动,农民生活垃圾随意处置习惯并未改变。农业生产企业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也不到位。循环经济理念缺乏导致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不论是企业和农民都急需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相关理论与知识进行培训。
(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面临着技术和资金制约
一方面,当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缺乏相关技术及人才支持。一是农民自身缺乏生态循环农业知识技能。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受过教育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后,农村留守的农业从业者大多为老年人。这部分人受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影响大,且自身受教育水平制约了其接受新思维新事物的能力,自身文化水平和技能不足使其难以主动发展现代农业,也不利于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二是农业科技人员少,尤其是高层次的技术人才更加稀缺,据调查,邓州市拥有农业技术人员560人,中高级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230人,只占总人口的万分之一,远远低于河南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同时技术人员进一步接受再培训提升技能的机会少,这些都不足以满足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需求。三是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技术水平滞后。虽然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一些关键技术的引进推广和指导使用欠缺,有些前沿技术还难以大面积推广使用。还必须大力提高新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力度。四是地方政府缺乏与高校、省级农科部门的有效衔接,在技术引进、转化等方面,缺乏资金、政策、渠道等方面的有效举措,地方科技部门基础设施陈旧、科研设备匮乏,不能为地方循环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对新技术的推广和创新也力有不逮。不仅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急需的技术无法得到满足,而且已有的技术推广应用也很不到位,造成邓州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科技门槛高、推广应用难等难题。据统计,邓州市农业科技成果的平均转化率为26.8%。此外,农村信息化程度较低,信息交流不畅通也制约了农产品开发销售及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使用。另一方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也面临资金制约,没有形成科学有效、多元化、社会化的投入机制。一是与生态循环农业自身特点有关。生态循环农业投资风险大,回收周期长,企业和农户缺乏投资积极性。二是农民自身投资能力不足。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集体土地无法进行抵押贷款,农民获取资金的渠道欠缺。三是农业经营主体相对小、分散,不可避免出现资金投入分散的情况,难以发挥资金投入的整体效应,示范引导效应更加不易实现,种种原因导致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融资困难。
(三)政府支持引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从财政投入上看,政府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投资不到位。邓州市属传统农业大市,经济相对落后,虽然这些年采取补贴方式扶持养殖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循环农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生态循环农业的健康发展,但由于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导致对循环农业的扶持力度有限。从政策的制订及项目规划上看,缺乏完善整体性的规划布局,养殖业发展仍以散户为主,规模化程度不够,难以满足循环经济的集约化要求,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难以形成发展合力。另外政府的一些优惠政策常常缺乏系统性,碎片化现象比较严重,而且一些政策表述笼统,难以具体执行实施。从体制机制方面看,市场监管、污染检测、质量追溯、原产地监测、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及价格形成等机制都不健全,制约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从管理服务上看还需要不断加强,部门之间加强协调,畅通信息渠道,加强技术支持与帮扶等。
此外,随着国家各类支农政策的出台,种田收益逐步增多,土地租金不断攀升,土地流转难度加剧,一些龙头企业、种植大户规模发展受到限制。而且由于涉农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链不长,示范带动作用较弱,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农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大多数农户仍然是自我经营、小打小闹,难以在市场上形成整体效应,体现不出质量和价格优势,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河南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议与思考
(一)提升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理念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不仅是为了更好传承农耕文明,而且也是为了破解发展难题,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要加强宣传引导,普及生态农业相关知识,使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农业科技与推广部门及农民都能充分认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资源忧患意识,并将这种意识变为行动的自觉,逐渐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二)因地制宜创新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特色、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有重点有层次的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结合“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因地制宜创新现有发展模式。可以沼气为连接点将当地养殖业、种植业和工业紧密结合起来,运用先进技术拉长产业链条,建立一个高效的生态循环模式;也可以根据各种农作物自身的特点或者不同养殖方式(水养、陆养)创建立体种养体系等。同时要统筹兼顾,推动乡镇之间、企业之间分工协作,发挥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和生态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要注重循环模式拓展,从以畜禽粪污沼气处理为主的循环方式,逐步向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和农村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等循环方式延伸。
(三)加快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创新和应用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必须要有现代农业科技的有效支撑,如何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循环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着力增强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加大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力度。二是围绕制约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如农业清洁化生产、新型生物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展开攻关科研,争取有所突破,使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不同环节都能得到技术支持。三是要加大招才引智力度,不仅要加强对现有的农业科技人员培训力度,另一方面制订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并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力量,使其成为公益性农业循环技术的创新和推广者。
(四)不断加大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扶持力度
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制定相关投入政策。就目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经济社会等外部环境来看,政府仍然是资金投入扶持的主渠道。政府要逐步增加对生态循环农业相关领域的投入力度,投入比例要明确稳定,以确保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农业科技研发等项目可以优先稳妥实施。积极运用财政政策鼓励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如加大“三废”综合利用税收减免范围,对从事绿色农产品生产的企业可以适当的减免税等。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快金融制度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农村信贷投入,尤其是向科技型、生态型农村企业加大信贷力度,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完善生态循环农业的政策体系
政府要积极发挥支持引导作用,优化完善体系建设,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总体发展目标,制订可行的发展规划,将当地经济发展纳入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计划中去,重点强调资源的利用、废弃物的再利用及环境的保护和优化。建立激励机制,明确规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不同环节要求标准及扶持政策、奖惩措施,对各主体的责任要清晰界定,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奖惩得当,促使多方主体积极参与。建立健全污染综合治理、清洁能源替代等配套政策,健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考核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为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供组织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农技推广、绿色产品标准、绿色农产品交易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
[参 考 文 献]
[1]韩长赋.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J].农村牧区机械化,2015(6)
[2]吕迟华.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上海农业科技,2015(4)
任何理论在实践层面的推行落实都必须注重从现实的主客观条件出发,主客观条件小充分、小统一,势必会影响到实践的效果。就生态农业的发展而言,也必须注意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性,在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如何将生态农业推向大发展。
其一,从客观条件角度来讲,当前限制并阻碍生态农业发展的小利因素包括很多方面。首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问的矛盾运动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根本性限制条件。生态农业是超越石化农业、部分回归传统农业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发展思路,其发展依据以及动力均在于对石化农业生产方式的扬弃,如果社会生产力水平并没有达到石化农业所达到的阶段,而贸然、自目发展生态农业只能是拔苗助长、事倍功半。这是由现实条件以及农业本身的特有性质所决定的,即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其在现阶段的定位和导向依然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社会发展小充分,生产力小能得到充分发挥,而只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面,小仅失去了发展生态农业的初衷,生态环境势必也得小到足够有力的保护。因而,必须结合社会发展程度和具体社会各种条件,进行准确定位,以认清当前适小适合发展生态农业以及适合发展什么模式的生态农业。其次,发展生态农业的科学技术条件小够成熟。这一小成熟并小是指当前的科学技术小够发达,而是指没有足够的支持农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和技术支撑体系。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技术进步,尤其是生态农业更需要高新技术作为龙头带动的同时普及效益好、易推广的专项生态农业技术,另外还要注意挖掘和改善传统技术才能真正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①然而现在两大问题的存在却限制着生态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当前生态农业中的技术现状依然侧重于挖掘和改进传统农业技术,针对尖端技术更多的是跟进,而最为严重的是,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技术都没有在农业发展中得到应用和普及;另一方面,有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并未建立起来。生态农业系统相当复杂,必须依靠庞大的技术体系才能支撑,而并小是若干单独技术所能够支撑运转的。而目前,中国既缺少自主研发适合中国农业特色的技术,也没有就现有技术进行有效结合以形成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再次,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和能力落后,在广大农村,无论是在为生态农业提供资金、设备还是人才方面都存在困难。最后,农业产业的发展环境薄弱,这集中体现在农村经济、农民素质、基础设施等方面。
其二,就主观条件来讲,主要是认识小够、意识小足限制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这其中包括学界和农民两方的问题。一方面,学界对生态农业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自区和误区,即关于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体系并小完备,最重要的是尚未摸清生态农业发展的独特规律,从而难以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科学有力的指导。这是因为,生态农业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形态所依靠的是多学科理论的共同支撑,而就如何超越单一的学科理论,实现多学科理论的有机结合,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形成比较好的思路。再有,各国虽然迫切需要构建符合各自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生态农业理论,以寻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平衡点,以打造适合在本国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但是,苦于时问、资金、人才等诸多条件尚未完备,特色理论并未形成。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主体的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限制,小能及时转向接受新的综合生产理念。大多数农民仍然局限于眼前经济利益的诱惑,而并小真正考虑今后的长远利益。同时,多数农民依然习惯于传统的耕作方式,而对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认识小足,同时应用现代科技的积极性小高,小重视环境污染问题,生态保护意识较差。这些都严重限制着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卜大力加以扭转和改善的条件性要素。
生态农业是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生态农业,使农业可持续的发展,既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又符合农业发展的方向。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自然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等概念,并把它们作为新的农业发展模式进行探索。由于这些模式都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理论,以生态、自然资源保护与农业协调发展为核心,因此统称为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针对现行石油农业投资大、能耗高以及生态环境破坏等缺点,从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角度提出的,有利于“三农”发展的产业体系。生态农业不是原始农业,更不是旧式传统农业的简单恢复,而是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发展农业的模式。发展生态农业是克服传统农业和现代石油农业的弊端,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发展农业的一种新思路。
1盘锦市发展生态农业的优势
盘锦市地处辽河下游,属河流冲积平原,是我国著名的优质稻米生产区。盘锦市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9℃,有效积温3500℃,年平均降水量为640mm,全年水资源储集量0.8亿m3,全年无霜期178d左右。全市土地总面积3749km2,耕地12.67万hm2,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1.33多万hm2;另有,草场1.67万hm2,可利用水面1.0万hm2,浅海滩涂3.33多万hm2。盘锦市具有较为丰富的农业资源,有水田、旱地、苇塘、滩涂,既有广阔的退海平原,又有丰富的水面资源,加上适宜的气候条件,适宜开发类型多样、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工程。
2盘锦市发展生态农业必要性
生态农业所蕴涵的理论和科技内涵,不仅对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对解决农业发展深层次问题具有长远战略意义。发展生态农业可以确立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必将成为农村改革的重要途径。
2.1建设生态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生态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性工作,对于实现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必须走生态农业之路。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是生态农业的根本所在,而生活质量的提高,包括丰衣足食,更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农村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生活宽裕所带来的物质方面的增加,更要通过乡风文明建设所带动精神文明的发展,生态农业恰恰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动力。生态农业遵循自然规律,利用生态系统物流和能流对生态系统要素进行高效配置,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农业经营管理模式重组、优化,施行无公害的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产品的高产优质和环境优美,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
2.2建设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人们为了满足生产需要,以现有的资源为代价破坏良好的生态环境。如农民为了追求农作物高产,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造成大气和水污染,建设生态农业有利于改善当前盘锦市不和谐的生态环境。作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资源持续、有效与合理利用的最佳选择,生态农业能够推动相关领域产业循环发展,使农业融入一个良性的循环经济之中。因此,它也是农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3建设生态农业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农产品的需求出现新的趋势。人们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更加敏感,更加关注产地环境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发展生态农业、实行清洁的生产方式迫在眉睫。
3盘锦市生态农业建设现状
多年以来,盘锦市因地制宜在全市推广立体结构型、共生互惠型、资源多层利用型和种-养-加结合型等多种农业生态经济模式,全力打造以“稻子、蟹子、鸭子、棚子”为发展模式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重点放在发展优质稻米、大规格河蟹、鸭鹅养殖加工和设施蔬菜作为农业产业的“四子工程”。为了缓解水资源短缺,降低农业资源消耗,加速建立节约型、生态型农业。近年来,盘锦市重点推广试验了十大新技术:一是推广沃土工程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二是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栽培技术;三是推广稻田养蟹、养鱼技术;四是推广苇田“一育三养”工程(育苇、水中养鱼、水底养蟹、水上养鸭);五是推广生物农药及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六是推广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及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沼气、养猪、棚菜、厕所);七是推广稻秆还田、水稻留高茬及增施农肥技术;八是推广水稻节水高产栽培技术;九是推广林粮、林菌、林药栽培技术;十是推广水稻庭院、高台无纺布、工厂化育苗技术。这些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和实施,不仅节约了农业资源,促进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且对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还没有全市铺开,距离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现生态农业还有一定的差距。
4盘锦市生态农业发展思路
盘锦市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如资源短缺、能源浪费、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以及化肥和农药的长期或过量使用,加剧了地表水及土壤的污染,并直接影响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发展盘锦市生态农业。
4.1理清思路:着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
利用盘锦市是国家生态示范市,下辖的大洼县、盘山县是国家生态农业县的优势,进一步加快生态农业建设。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坚持农业开发与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提高开发水平和效益。要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树品牌,上质量,努力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重点以开发大米、蔬菜等产品为主,到2020年要建成绿色食品示范基地2个(大米、蔬菜);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0个(大米5个、蔬菜5个);绿色食品产品数量达到25个,绿色食品生产总量达到20万吨(绿色食品大米15万吨、蔬菜5万吨),占全市食品生产总量的20%左右。
4.2采取措施:科技引领生态农业建设全面推进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生态农业的实践中,既要不断地总结传统经验,又要现有技术进行优化、组合,在提高技术效益外,要积极采用与生态农业配套的高新技术和先进可行的科技成果,应用现代科技推动生态农业建设。高度重视科技人员的培养和发挥典型农户的带动作用,搞试点推广普及生态农业。通过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紧密结合,切实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科技含量。
4.3综合保障:政策、资金扶持使生态农业建设顺利进行
市县各级政府要高度认识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把发展生态农业作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事业。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手段对建设生态农业和保护农业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行宣传,宣传国家建设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决策,宣传“榜样”———抓好建设生态农业脱贫致富的典型。积极调动农民的参与意识,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自觉性。在广大农村,形成领导重视、农民参与的社会氛围,加速生态农业的推广实施。
[关键词] 高原特色生态农业 发展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034-02
一、特色生物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
福贡县属典型的立体农业气候特征,年平均温度16.9℃,有效积温达5720℃,年平均降雨量1380毫米,全年无霜期达315天,气候上属“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亚热带气候,是云南省少有的无春旱县,从江边到高山有六个垂直气候带,峡谷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加之,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帮扶支持下,通过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交通、电力得到了极大改善,客观上来说,福贡县发展特色生物产业,加快推进高原特色生态农业进程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的有利条件,特别是以云黄连、茶叶、独龙牛等为代表的特色生物产业是最佳适生地和原产地。例如:
1.福贡的云连已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发展保护和开发的63种紧缺中药材之一“黄连上品在怒江,怒江好连出福贡”。
2.福贡的老姆登茶在2002年昆明首次举办的全国民营企业交易会上,曾荣获名优产品奖,许多首次品尝过福贡老姆登茶的外地游客,对茶质赞不绝口,甚至与“西湖龙井”相提并论。
3.福贡的独龙牛在全国仅怒江独有,属于怒江生物多样性物种中的珍稀物种,是一种野生半野生的家养珍贵牛种,是国家列入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珍稀物种等。
主观上来说,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县特色生物产业发展历史十分久远,广大农民群众从中积累了丰富娴熟的种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有着良好广泛的群众种养殖基础,产品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市场竞争力及良好生态效应。为此,福贡县培植特色优势生物产业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和内在发展要求,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将有力推动地方名特优农产品的发展,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潜力巨大,势在必行。
二、福贡县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和推进农村改革的要求,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目标,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特色优势,打造福贡品牌,创新发展模式,注重科技研发,以示范基地为突破口,带动全县特色生物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1.全县累计完成草果种植15万亩,约有0.5万亩产生经济效益,产量为2500吨,产值达1500万元。到“十二五”末,计划种植面积将达20万亩,实现产值3.9亿元。
2.全县累计完成云黄连种植6万亩。约有2万亩产生经济效益,产量约100吨,产值达1500万元。到“十二五”末,计划种植面积达10万亩,实现产值6000万元。
3.全县累计完成茶叶种植1.2万亩,约有0.5万亩产生经济效益,产量为200吨,产值达2400万元。到“十二五”末,计划种植面积将达2万亩,实现产值3840万元。
4.全县累计完成泡核桃种植36万亩,现挂果面积3万余亩,产量1000吨,产值达1000万元。到“十二五”末建设核桃基地面积达40万亩,挂果面积达8万亩,实现产值4000万元。
5.全县累计完成漆树种植11万亩,年产漆籽50万公斤,但由于加工环节滞后,产值仅500万元左右。到“十二五”末计划种植漆树面积达20万亩,投产面积达5万亩,实现产值2500万元。
6.全县累计发展独龙牛养殖1000头,产值达1000万元。到“十二五”末,计划发展独龙牛养殖3000头以上,投资 3000万元,实现产值4000万元。
7.全县累计发展高黎贡山猪1.2万头,产值达3600万元。到“十二五”末,计划发展高黎贡山猪养殖3万头以上,投资 4000万元,实现产值9000万元。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农民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
2.产业发展模式与市场资源配置不协调。
3.资金短缺,投入不足,财政投入政策机制的制约,在项目实施过中存在部门资金投入的多元化,导致资金整合难度大。
4.由于我县自然灾害频繁,政府和群众所承担的投资风险比较大,如何降低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建设投资风险的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发展思路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要做大做强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对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切实加强对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考核制度,严格执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2.充分利用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产业。
3.培育种植大户,实现规模种植。制定优惠政策,注重培育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种植大户,同时协助各村发展合作经济组织。解决一家一户的分散性经营,实现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生产格局,提高市场竞争力。
4.统一技术,强化服务。健全县乡科技推广队伍,创新人才聘用制度,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认真抓好生物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诸多环节的工作。
五、采取的对策
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对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的领导,明确我县发展特色生物产业的主攻方向和目标任务,科学制定全县发展特色生物产业工作计划。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促进特色生物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特色生物产业。
2.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特色生态农产品科技含量。逐步构建完善县乡农科机构,交流培训一批农业科技研发队伍,尽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转高效、支撑有力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要突出抓好农产品深加工,大力扶持现有草果、黄连和漆树等重点加工生产企业。
3.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区域布局。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原则,努力加快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和各具特色的区域化布局。如:以匹河乡、子里甲乡为主的漆树种植带;以上帕镇、鹿马登乡、架科底乡为主的黄连种植带;以石月亮乡、马吉乡为主的草果种植带等。
4.创新服务机制,提升特色生物产业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加快农村市场化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购销对接服务。要加快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供销合作社、种养大户科技人员、返乡创业农民等领办或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努力提升特色生物产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