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媒体青少年利与弊

        一、新媒体的定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也使得学界对其研究进一步加强,2005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关于此论题的文章有数十篇之多,这些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分析。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的。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今天我们所说的的新媒体通常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二、新媒体对青少年的益处 

        1.强大的搜索功能。“百度一下,你就知道”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为广大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有这样一个例子,某人忘记空调遥控器放在哪里了,百般寻找无果之下,上网查找答案。果然在一条搜索“在空调上面”的提示下灵光一现,找到了遥控器。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网络的包罗万象,它就像一个浓缩社会百态的全知家,无所不通。层出不穷的各种网站为不同的受众提供了他们所需的资源,时事政治、财经报道、读书教育、八卦娱乐、星座占卜等等。只需轻轻一点,答案立刻揭晓。

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我们的时间与精力,提高了我们的工作、学习的效率。

        2.快捷的交流平台。古时人类依靠鸿雁传书来交流情感,获取信息,时效性差,代价高。现代人借助手机与千里之外的亲人、朋友取得联系,时效性强,但费用高昂,而且手机诞生初期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网络视频解决了这一难题,依靠一根细细的光缆,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对方进行视频聊天。方便快捷、省时省钱。手机生产商在看到这一巨大商机后,适时地将qq、msn、飞信等通讯软件引入手机设置,同时研发了3g手机,为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3.时尚的购物选择。网络购物成为近年来的一个时髦词汇,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能够自由上街购物的时间日益减少。网上购物应运而生,而且颇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免去了上街购物的繁琐程序,节约了大量时间,何乐而不为?

 二、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弊端

        1.摧残青少年的斗志。2004年12月27日,十三岁的少年张萧艺从因网络游戏成瘾,不能自拔痛苦万分,从二十四层高楼跳下,结束了自己幼小的生命。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毒害之深。腐蚀他们的心智,摧残他们的斗志,引他们走向黑暗的深渊。同样,手机在为青少年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在课堂、公交车上,甚至厕所内我们都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手机不离身。对手机的过分依赖造成了部分青少年情感冷漠、自闭,焦虑,使不少青少年成为“手机综合征”的受害者。

        2.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人生观、价值观还未完全形成,制止力差,好奇心强,易受外界新鲜事物诱惑。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青少年的这些特点,在网络、手机上传播

色情、淫秽信息,极易诱导青少年做一些违法犯罪的事件。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无法抹去的污点,也使受害者的身心俱损。与此同时,部分青少年无法甄辨网络中人的身份,易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蒙骗,进行网恋,甚至与网友见面约会,或被坑蒙拐骗,或被强暴失贞,酿成无法挽回的惨剧。

        3.造成青少年攀比的不良风气。2009年,某少年卖肾买ipad2,今年九月网上又爆出一名90后女孩愿用初夜换取一部iphone4的消息。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对青少年攀比风气的批判与思考。现在很多青少年都是家中的独子,被家长娇宠溺爱,有求必应,滋长了他们的拜金思想与攀比风气。甚至打肿脸充胖子,给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也扭曲了他们的原本纯真的心理,一味追求金钱,满足欲望。

        新媒体作为时代进步的产物,有其巨大的优势。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新媒体也不例外。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弊端更为显著。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这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探讨与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宫承波. 新媒体概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

[2]张国良.新媒体与社会变革〔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范文第2篇

网络音乐的概念在文化部的《意见》中首次得到了规范,即网络音乐是音乐产品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各种有线和无线方式传播的,其主要特点是形成了数字化的音乐产品制作、传播和消费模式。

二、网络音乐传播

网络音乐具有不同于传统音乐的新的特性,如廉价性、便捷性、虚拟性、互动性等等,这些特性都在挑战和影响着传统音乐的理念和发展。网络音乐的思维特征是一种发散性的多维思想,它追求的是音乐的自由审美,倡导的是音乐的个性化发展。网络音乐的个性化发展使人们可以更多地、更有选择性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改变了原有的单向传播模式,使音乐的传播与接受逐渐实现双向交流。

从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人类传播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类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不断创造和使用新的传播媒介,社会信息系统不断走向发达和完善的历史。而音乐传播方式也随着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着,从面对面的传播到印刷类媒介传播,再到电子类媒介传播,最后发展到目前的网络传播。

三、网络音乐传播的弊端

网络音乐传播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凡事均具有两面性,我们在享受网络音乐传播自由便捷的同时,也必须正视由此衍生出的一系列弊端与隐患。笔者认为,网络音乐传播存在的不足与弊端显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网络音乐传播对于音乐创作者版权利益的保护力度不够。

目前,通过网络欣赏音乐已经成为普遍的音乐欣赏方式,且大多数音乐无论在线欣赏或是下载收藏均不收取任何费用。可如此便利的条件,却因为网络音乐版权相关法律的不够完善,从而导致对音乐创作者版权利益的保护力度不够。例如,现在网络上流传的翻唱形式,采用原有曲调,撰改歌词内容。在网络上,翻唱曲目点击率往往还高于原曲。点击率上升的同时也对原曲音乐创作者的合法利益造成了很大程度的损害,以至于大大打击了他们的创作热情,甚至使其丧失信心。

其次,网络音乐传播对于音乐作品的质量把关力度不够。

另一方面,网络音乐传播的零门槛使得网络音乐创作日趋庸俗、媚俗,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时代,越来越多的音乐创作者受到利益的驱使,为求成名不仅对自身大肆炒作,连创作的作品也为了博人眼球,以粗鄙的歌词、简陋的口水旋律,加上与音乐毫无搭配、不知所云的RAP来迎合受众。确实,有的作品虽然粗俗却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现实,用黑色幽默犀利的嘲讽了社会弊端,但是创作不等于一味地模仿与迎合,过度的娱乐化和低俗化只会导致音乐作品的质量下降,所谓成名也必将只是昙花一现、湮没于世。

第三,网络音乐传播对受众的音乐审美导向力度不够。

在网络音乐传播中,媒介对于信息的把关变得微乎其微,所有良莠不齐的音乐信息都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四处蔓延,受众以自身参差不齐的音乐鉴赏水平想要获取优质作品的难度也进一步提高,而许多媚众的粗俗垃圾音乐却因为迎合了部分音乐品位素养较低的受众的审美趣味,从而大肆流传、甚至成为流行趋势,这会使得更多不明所以的受众盲从热捧,以至于受众整体音乐审美能力均大大下降。

网络音乐的接受者中青少年占相当大的部分,甚至很多小学生也迷恋于此,与学校艺术教育比,娱乐性的网络音乐有更多吸引他们的地方。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追求非主流、草根、山寨、恶搞等形式。网络传播中审美导向力度不够使得娱乐性的音乐渐渐超越高雅音乐的位置,这样十分不利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四、对音乐网络传播的思考

网络音乐传播在当下的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弊端,倘若对网络传播中的自由、无序的混乱状态放任自流,社会音乐生产的非良性运转只会愈演愈烈,笔者认为,对此必须加以合理疏导与监管:通过专业的音乐工作者、音乐媒体以及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从而以行之有效的一些措施从正面引导、促进音乐类网站的良性发展。

首先,对于音乐工作者来说,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创作出质量上乘的优秀作品,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平台,将更多积极向上的作品呈现给大众,对于优秀的音乐工作者创作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应当从法律上给予保护。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新媒体建设

一、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广大团员青年的影响

1、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

当今时代,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早已摒弃了报纸、广播、杂志等陈旧的获取信息的媒体,而开始利用手机、电脑、网络等新兴媒体。新媒体有着海量传播制造信息,使学生对信息的获取便捷且多样等陈旧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大学生通过信息检索、搜索引擎、贴吧论坛等方式获取海量的信息知识。但与此同时新媒体也显现出它的弊端,由于大学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对信息知识只一味的被动接受,从而使其独立思考,自主分析的能力逐渐退化减弱。

2、使大学生的交流方式有所改变

在过去,大学生的交流方式只局限于电话、书信或是面对面。而新媒体的产生大大扩宽了大学生的交际领域。他们可以通过QQ、飞信、MSN等即时通讯软件或是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进行思想、学习、情感等全方位的交流沟通,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有着很大程度的飞跃。但任何事都是有利也有弊,虽然新媒体扩宽了学生的交际领域,由于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和不确定性也使很多大学生上当甚至被诈骗。由于长时间的沉迷网络不与外界接触交流,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降低。

二、新媒体下高校共青团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加强共青团网络文化建设,主动占领高校新媒体阵地

深入研究新媒体技术发展的趋势并紧跟其步伐,对在新媒体技术逐渐成为主流媒体的大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对共青团的网络文化建设不断深入落实,使高校共青团的工作有一个全面的提升。第一,以思想为基础,让共青团的网络文化建设起到带头领导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网络文化的建设之中,使网络刮起一股文明新风潮,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主动占领高校新媒体阵地。 第二,以技术为核心,将新媒体的图文并茂、声响交融等特点充分发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教育材料,用生动多样的形式充分表现出来。使其更能吸引青年人的目光,更能使青年人接受并受到教育。第三,将内容设计作为途径,在内容上尽量贴近青年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主打趣味性和和思想性。这样一来,就可以最大限度的让新媒体在共青团网络文化建设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2、完善共青团网络管理制度,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新媒体技术在高校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利用,高校共青团对其网络工作的建设也应当逐渐加强,使其趋向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共青团工作的网络管理制度得到全面提升。首先,要对校园新媒体管理体制进行积极的探究,对越来越扩展的信息传播渠道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树立起一套专供新媒体信息传播参考的准则,使青少年的网络行为得到有效的监督。与此同时,在团员干部中以培训和实践锻炼的方式培养出一批政治思想优秀并且网络操作技能强的网络管理代表,随时随地掌握青少年的思想行为,净化网络舆论,将其引入正道。其次,也要在学生当中全面开展思想教育活动,通过视频观赏、访谈沟通等多样的方式使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得到强化,同时也使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意识有所提高,使学生对有害信息产生抵抗力,从被动转为主动,从而推动共青团工作网络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干部的具体对策

1、正确认识新媒体,使新媒体运用于推进高校共青团工作之中

随着新媒体的逐渐主流化,广大青年团员一直受着其强烈的影响,面对广大青年团员的变化和特点,高校共青团干部要及时的观察了解,深入探索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加强和推进团属新媒体建设,与时俱进,将社会新媒体融入到共青团的工作之中,使共青团的干部队伍成为一个政治素质高、专业技能精湛队伍, 更好的服务于广大青年团员。

2、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干部应具备更新、更高的理论修养

随着新媒体的逐渐主流化,各种信息知识都有着广阔的传播途径和传播量,与此同时广大青年团员就是新事物的速度都有着迅速的特征。这些种种使共青团干部在信息的获取上出现问题,甚至出现了广大青年团员掌握的信息要多于共青团干部的问题。面对这样严峻的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共青团干部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及时更新,对学习新知识新科技不断加强,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不但对原有的基础进行巩固还有不断接受新鲜的内容,保证好自己时刻走在团员队伍的最前面。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共青团干部思想引领的优势的作用。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高校中的主流媒体,共青团只有通过主动占领高校新媒体阵地,完善共青团网络管理制度,加强对青年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等等方法和途径,才能使新媒体更好的运用在共青团的建设之中,使高校的共青团得到更好的建设。

参考文献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范文第4篇

1.问卷调查情况

第一题: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是否提高了学习兴趣。调查数据为:“提高不大”45.8%,“反而降低”4.9%,“提高明显”49.3%。第二题:高等数学课程中多媒体教学的进展速度。调查数据为:“适中”76.1%,“过快”23.4%,“过慢”0.5%。第三题:高等数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如何。调查数据为:“很差,照搬书本”1.0%,“一般”43.1%,“很好,形象生动”55.9%。第四题: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高等数学教学,授课内容的重难点是否突出。调查数据为:“不很清楚”8.8%,“一般”40.7%,“鲜明突出”50.5%。第五题:使用多媒体教学老师和同学的互动程度。调查数据为:“很好”19.1%,“比较好”42.2%,“一般”32.3%,“比较差”6.4%。第六题:使用多媒体教学,上课时消化知识的时间是否充足。调查数据为:“不够充足,很多地方没有及时理解”18.6%,“完全足够”19.1%,“差不多,勉强跟得上”33.4%,“视情况而定”28.9%。第七题: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调查数据为:“效果很好,非常满意”25.2%,“效果还行,可以接受”66.5%,“效果一般,不太满意”6.8%,“无所谓”1.5%。第八题:是否有必要将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调查数据为:“很有必要”63.0%,“没有必要”4.9%,“都可以”16.8%,“较有必要”15.3%。第九题:你对多媒体课件中的哪些部分最感兴趣(多选)。调查数据为:“动画演示”50.2%,“图形显示”46.3%,“概念定理的讲解”17.6%,“例题习题的讲解”39%,“‘讨论式’问题的引入”23.9%,“具体实例问题分析”35.1%。第十题:多媒体教学在哪些方面不足(多选)。调查数据为:“信息量过大,很多时候分不清主次”43.4%,“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减少”25.9%,“多媒体课件很多时候只是‘电子版课本’”32.7%,“过多依赖多媒体,教师‘照本宣科’”17.6%,“讲课速度太快,不能及时消化”40%,“机械式的推导,不利于理解”31.7%。第十一题:教学中在哪些章节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好(多选)。调查数据为:“函数与极限”25.4%,“导数与微分”26.8%,“各类积分”37.1%,“级数”17.6%,“空间解析几何”75.6%,“微分方程”17.1%。第十二题:从整体印象上对多媒体教学的利弊进行评价。调查数据为:“利大于弊”53.4%,“弊大于利”6.4%,“利弊平衡”34.8%,“不清楚”5.4%。第十三题:对高等数学课程引入多媒体教学有什么建议。回答内容主要包括师生互动情况较差,课堂消化时间不足等;在多媒体教学中单页内容少,翻页后内容记不住;注意力难以持续集中;有时候黑板效果更好一些等方面。

2.座谈情况

座谈是在双学期进行,从事高等数学教学的教师共计30人,其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有6人,少量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有3人,其余21名教师均采用板书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存在的问题有:讲课内容受课件限制严重,学生跟不上进度,信息随着翻页产生不连贯的现象,单屏信息量小,灵活性差,随课堂实际情况应变能力差,内容调整不方便等内容。板书教学存在的问题有:部分内容书写占用时间较多,造成一定程度上时间浪费;图形和曲线的表示不够形象,展现的不够规范,缺乏立体直观性;问题分析和引入不够形象和生动,启发式教学引入不够,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多媒体与板书的结合情况较差,在教学设计上规划较少,临时补充较多,更多情况是两者分离。

二、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调查问题分析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

问卷的第三个问题是针对性调查(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超过半数同学认为“很好,形象生动”,如图1所示。目前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制作情况比较满意,但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2.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情况

多媒体教学发挥的正面效果明显,同时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几个方面都在半数上下徘徊。而在课堂消化时间上,存在的问题比较严重。

3.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

在教学功能上,多媒体教学优势集中在“动画演示”和“图形显示”两个方面;在教学章节上,“空间解析几何”的认可度达75.6%,其他部分均在40%以下。而问题主要集中在信息量和讲课速度上,即使前面在讲课速度问题的调查中显示速度适中,以及重难点鲜明突出,但仍然有四成同学认为这两方面还是存在压力。

4.整体评价和建议

半数以上同学认为多媒体教学“利大于弊”,三分之一同学认为“利弊平衡”,肯定了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六成以上同学认为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是“很有必要”的;多媒体教学容易走神以及翻页后看不到前面内容的缺乏也反映出多媒体与板书应该结合进行。座谈反映问题分析:目前本校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开展范围较窄,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问题较多,板书教学也存在较大问题,两者结合程度不高。多媒体优势在于信息量大,表现形式规范形象,表达速度快;板书灵活,速度较慢。

三、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改进的建议

针对调研中学生和教师反映的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第一,进一步普及多媒体教学。作为教学方式上的新事物,新技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言而喻,完全固守板书的教学方式必须要改进,多媒体能够提供的信息量和形象化教学是板书教学不能比拟的。对完全采用板书方式进行教学的教师,要积极引入多媒体教学,并且要本着适度和分阶段的原则进行,具体内容选择可以通过与多媒体教学的教师交流确定。

第二,健全集体备课制度。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对老一辈教师的经验和方法进行学习和继承,对中青年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改进多媒体教学意义重大。在集体备课过程中,青年教师着重突出发挥多媒体课件制作优势,交流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和技巧;中老年教师侧重突出交流教学经验、教法和教学组织,结合调查研究中学生所反映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改革,实施板书与多媒体有机结合,切实发挥各自优势,保证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传承,使教学活动具有统一性,同时还保留了教师的个性化教学。

第三,进行微课建设。微课是近年来兴起的新鲜事物,也是多媒体教学的一种类型,微课主要在课堂外发挥作用,便于网络传递。具有授课时间短,内容精,容量小的特点,具有靶向教育的特征。将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录制成微课课件,上传至学院数学学习中心页面,建立专门页面,这种延伸的课堂教学,是辅助功能,并非孤立存在,可以发挥有效的补充作用。

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利与弊范文第5篇

摘要:目前,新媒体越来越受到广大人群的欢迎,从而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方式。并且这些新媒体文化对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新媒体对语文教学积极和消极影响两方面进行了叙述,深度探讨了在新媒体文化的影响下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创新对策。

关键词:新媒体;语文教学;影响;对策

一、引言

新媒体不同于传统的媒体,它是结合电视等传统的媒体的优点,不断地创新之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媒体。它包括互联网、无线网络技术等,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将信息传递给用户,使其可以尽快得到自己想要的资料。这种新媒体改变了文化交流的形式,使得文化的沟通更加便利。由于新媒体的出现,对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形成了很大的影响,有利有弊,为此做出了详细的探讨。

二、现代媒体文化对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影响

任何事物的出现,都存在两面性。由于新媒体文化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两面性。现代媒体文化的出现,虽然大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但是对青少年的教育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新媒体文化教育对青少年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

1.由于新媒体文化的不断发展,以及对技术的不断更新,对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进行了整理,从而构建出了一个百科全书般的信息平台,方便学生查阅、下载,这样就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学习效率,从而也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

2.由于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可以让青少年了解到周围发生的事情,并对此有自己的认知,这是传统语文教学不能学到的。除了国内的事情,不同国家地区的动态、新闻、文化和艺术等知识也可以了解到,这样就会极大地丰富了青少年的视野,从而可以让他们的思想更加丰富,有助于语文教学,提高青少年的文学素养。

3.再者,青少年也可以借助网络,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可以不用考虑身份和地域,尽情地表达自己,抒发自己的感情,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互动,在不断的交流中,青少年不仅可以交到好朋友,也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院校的语文教学。从而可以让青少年成为文化的创造者,这样青少年就会有足够的兴趣学习语文。

(二)新媒体文化教育对青少年语文教学的负面影响

1.新媒体文化的兴起,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消极的东西。新媒体文化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人人都可以借助新媒体这个平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是高尚的还是低俗的都可以在网上出现。在网络中,青少年很有可能遇到有伤害性的信息,毕竟青少年的承受能力不强,极易受到不利信息的影响,从而冒出极端的想法。

2.青少年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于青少年来说,新媒体文化是一种简单和方便的、易获取的文化,这样的文化,虽然可以通过快速浏览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但是却并不是他们通过思考得到的,也就不是他们自己的思想和观念。今天的新媒体文化的发展,都是以这种方式进行的,改变了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忽视了自己的思维,不动脑思考,从而导致思维能力下降,就会影响到语文水平的发展。

3.目前,在这个几乎人人都有手机的时代,只要存在互联网,这就会产生一种现象,很多的青少年在学习的同时也会注视着网络,这种学习状态将会直接降低青少年的学习效率,影响青少年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少年已经习惯了依赖网络的这种生活方式,由于网络的发达和方便,新媒体文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网络上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逃避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从而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造成影响。青春是一个人的重要发展阶段,如果长时间的不面对现实,就会产生孤僻的情绪,不愿意与现实中的人交流。除此之外,在网络中总会出现一些不健康的信息,如黄色的信息等,都会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深重的负面影响。

三、新媒体文化下,对学校语文教学的创新对策

(一)积极面对新媒体

青少年应该正确地面对新的媒介文化,让青少年积极地面对新媒体的诱惑与挑战。同时也要结合新媒体,对语文教学的教育理论、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多加关注青少年的思想动态。青少年必须接受适当的实用新媒体,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教育意识。

(二)提高青少年对信息的识别

青少年应具备对媒体的信息的选择能力,了解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对信息进行评估,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从而可以在新媒体文化的背景下,有效地进行学校的语文教育,提供有效的信息,从而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语文水平。

(三)举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学校应利用好新媒体文化的优点,结合新媒体文化展开相关的文化活动,丰富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使得他们对文学产生更多的兴趣。可以以校园网络文化为主流活动,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但同时要遏制不良行为,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媒体文化的育人功能。

(四)加强与社会和家庭的联系

青少年的语文教育,只在学校学习是完全不够的,学校应让青少年与社会和家庭加强联系,从而可以让青少年进行全面的教育。青少年的发展与家庭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应该加强青少年与家人的交流,让家长更关注青少年,利用新媒体设计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规范网络行为

对于网络环境,应该从教育和社会的方面进行规范,制定标准和规则,净化网络,结合法律确保网络环境的安全。从而可以有效地进行新媒体的建设,促进其良性发展。良好的网络环境才会创造有效的学习氛围,促进其语文教学的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对职业学校的青少年的语文教学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影响。教师要保留积极的影响,剔除消极的影响,通过加强媒介素养教育,让青少年自己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断地完善自己。净化网络环境,青少年也可以通过新媒体文化,促进青少年的语文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全晓松.新媒体文化对职业院校语文教学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