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和途径

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和途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和途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和途径

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和途径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内涝;雨洪管理;雨洪调蓄

1 背景

城镇化过程中,城市人口集中,不透水面积增加,蓄水面积减少,城镇自然排水系统被打破,雨水的调蓄分流功能降低,行洪能力缩减。由于缺乏与之适应的管理经验与方法,城市抵抗强降雨、台风等极端天气的能力十分薄弱,内涝频发。2010年,住建部对国内351个城市专项调研显示,2008年-2010年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其中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在发生过内涝的城市中,57个城市的最长积水时间超过12小时。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加强防洪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排水与暴雨外洪内涝防治体系,提高应对极端天气能力。”

杭州市位于浙江省的北部,市区位于钱塘江的下游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地处东南沿海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降雨量年内变化呈双峰型。每年春末夏初季节为梅汛期;夏秋季节,热带风暴和台风活动频繁,俗称台汛期。杭州市城区横跨钱塘江两岸,大部分为平原区域,分属于杭嘉湖东部平原和萧绍平原,由本地降雨形成的内涝也是杭嘉湖东部平原和萧绍平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此外,杭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了原有河道的排水能力,河道淤积,调蓄容积减少,钱塘江排水能力较低,主城区往运河水系排水受高水位顶托影响等等原因增加了强降雨时城区内涝发生的频率。

2 典型雨洪管理体系介绍

我国城市雨水往往以单一的防洪涝和快排为指导思想,追求在最短的时间排放,缺乏以调蓄利用为目的的雨洪管理模式,忽略了雨水的资源价值。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对城市雨水污染等问题开展研究,经过数十年研究和工程应用已形成系统的雨洪管理体系,代表性的有1972年美国的最佳管理措施(BMPs)和1990年低影响开发(,LID)、1999年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1990年澳大利亚的水敏感性城市设计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新西兰的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LIUDD)[1-4]。

BMPs主要措施包括雨水池、雨水湿地、渗透设施、生物滞留和过滤设施等工程措施和管理等非工程措施。主要控制目标:洪涝与峰流量、污染物、敏感性生态管理等。主要作用:控制非点源污染,利用综合措施来解决水质水量和生态等问题。

LID主要措施包括街道和建筑的合理布局等结构性措施和湿地、生物滞留设施、绿色屋顶、透水路面、植草沟等。主要控制目标:生态完整性改良;鼓励环境敏感性项目开发;公众参与。主要作用:以分散式小规模措施对雨水径流进行源头控制。

SUDS主要措施包括排水渠道多样化;排水设施兼顾过滤,减少污染物排入河道;尽可能重复利用降雨等地表水,主要控制目标:管理径流流量;提高径流水质;鼓励雨水入渗等。主要作用:从排水系统上减少城市内涝发生的可能性,提高雨水等地表水的利用率,兼顾减少河流污染。

WSUD主要措施包括以水循环为核心,把雨、污、供水、管理统筹考虑,兼顾景观和生态环境。主要控制目标:保护自然特征和生态;保护水质;降低供水需求;减少水量;提高生态价值。主要作用:通过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整体分析方法来减少对自然水循环的负面影响和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

LIUDD主要措施包括采用基础设施和保护、设计生态设施;减小流域的输出和输入等。主要控制目标:最大化发挥自然价值,减小对水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综合管理生态,优化水循环。主要作用:促进城市和农村住区环境的低影响设计和开发。

尽管BMPs、LID、SUDS、WSUD、LIUDD等技术体系有所差异,但核心都是一致的,即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城市雨水系统设计。它们的实现方法主要包含技术和政策两个层面,在技术层面,城市雨洪与非点源污染可从源头、中途、末端这三方面加以控制。其中源头技术包括屋顶绿化、低势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植被浅沟、雨水桶等;中途技术包括截污雨水井、初期弃流、渗透沟(管)渠、雨水过滤池等;末端技术包括雨水塘、雨水湿地、缓冲带、生态堤岸、生物浮岛等。在政策方面,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实施了行政管制、雨水排放许可、雨水排放收费等制度及经济刺激等方法。

3 杭州雨洪管理方法选择

生态雨洪调蓄系统作为城市的“绿色海绵”,转变了传统的雨水治理思路,在有效减轻城市排水负担的同时,将雨水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我国城市当前旱涝并存困局的有益探索[5]。车伍等[6]分析了中国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的现状,提出了构建中国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的典型的雨水直接利用模式、间接利用技术、以径流为污染控制核心模式和多种功能技术模式。

杭州雨洪管理整体战略应构建“径流减排一污染控制一积蓄回用―生态处置”等多目标的科学管理的雨水系统,由市政、规划、园林景观、建筑结构等多专业协调完成,各项控制利用措施需根据杭州所研究的具体区域的控制目标、场地情况而定,各种雨洪控制利用措施的处理功能也不尽相同,应根据需要选取合理的措施及措施的组合。

适合杭州的雨洪控制措施包括大尺寸管网、水流控制装置、干洼地、地下滞留、滞留塘、雨水涵道、雨水收集器、过滤带、墙面绿化、屋顶绿化、渗透设施、雨水花园、滨水缓冲带、渗透盆地、人工湿地等等,主要功能包括水流控制、滞留、过滤、渗透、保存、处理、处理。

4 结语

雨洪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首先要转变理念,将雨水视为可利用的资源,不可一味讲究“快排”技术;其二,应采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利用数学模型法等进行雨洪利用方案评价得出最优解决措施;最后应因地制宜,前瞻性地制定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径流减排一污染控制一积蓄回用―生态处置”等雨洪管理措施可有效解决西湖水质性缺水从钱塘江调水与雨季大量雨水外排矛盾、城区部分河道污染严重问题和城区洪涝灾害,改善城市水环境及生态,缓解洪涝压力、改善景观和生态环境,构建杭州良性水循环系统,从而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

参考文献

[1]车伍,吕放放,李俊奇,李海燕,王建龙.发达国家典型雨洪管理体系及启示[J].中国给水排水,2009,20:12-17.

[2]吴海瑾,翟国方.我国城市雨洪管理及资源化利用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2,01:23-28.

[3]张丹明.美国城市雨洪管理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0,06:83-86.

[4]王建龙,车伍,易红星.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雨洪控制与利用方法[J].中国给水排水,2009,14:6-9+16.

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和途径范文第2篇

关键字:城市雨水;规划;利用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的概念

城市雨水利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城市雨水利用主要指对城市汇水面产生的径流进行收集、储存和净化后利用;广义的城市雨水利用是指在城市范围内,有目的地采用各种措施对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主要包括收集、储存和净化后的直接利;利用各种人工或自然水体、池塘、湿地或低洼地对雨水径流实施调蓄、净化和利用,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通过各种人工或自然渗透设施使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

2 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技术

雨水利用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 多年,我国雨水利用的历史据今也有 4000 多年了,但多集中应用在农业方面。从 20 世纪 6O 年代起,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雨水资源的价值,并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因地制宜的进行雨水综合利用等措施,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当前雨水利用最为成功的国家主要是德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根据他们对雨水合理利用的研究开发,现就其现阶段城市雨水利用的主要技术作简要介绍。

2.1 雨水拦截与渗透技术

雨水拦截通过滞蓄池来完成,滞蓄池分2 种:一种是在线滞蓄池,其内有下水道流过;另一种是离线滞蓄池,下水道在其外面,超量的水流需通过溢流设施才能流到滞蓄池内。滞蓄池内一般有冲洗沉积物的设备,常见的滞蓄池形式有矩形的,圆形的,大直径的地下管道做储水空间。增加雨水入渗的途径有:通过自然地面入渗,把收集的雨水引到天然的、渗透和拦蓄性能好的平整开阔的平地或绿地,使其自然下渗,也可在人行道、停车场等铺装透水地面,透水地面有多孔沥青及砼地面、透水砖地面和草皮砖地面以及利用渗坑、渗井、渗沟等使雨水下渗,同时也能利用地表或地下渗透池来增加入渗。

2.2 城市屋顶雨水收集技术

屋顶雨水蓄集系统可大致分成集雨、传输、储存、分配等 4 个基本过程。集流面是不透水屋面,传输系统是集雨槽和落雨管,储存系统是水箱,分配系统是与水箱连接的水龙头。同时,屋顶雨水蓄集系统也包括 3 个处理过程分别是过滤/弃流、处理、过滤/消毒。其中,处理包括初雨弃流和流入前的过滤系统。例如水箱内部也有大量的处理过程,如沉降、浮选、病原体消除等。若收集的雨水应用于家庭用水还应该对收集的雨水进行消毒处理,主要方法有用氯处理、暴晒消毒或使用烛形管式过滤器。屋顶收集下来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用雨水代替饮用水进行冲厕、洗衣、浇灌绿地、洗车等能减少水费的支出,削减城市地表径流。此外,这项措施还可以有效改善地表水质,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2.3 雨污分流设计

雨水分流制是将雨水系统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在城市新建区规划建设独立的雨水系统,对旧排水管网系统进行改造,分流后的雨水进行统一贮存、处理和利用。他与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相比,传统系统大都为合流制,即雨水和污水混流,它即浪费了大量雨水资源;也不利于雨水排放不畅同时加重了对纳污水体的污染,还会出现“马路行洪”现象。合流制已成为城市防洪排涝的一个瓶颈,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应采用雨污分流制。我国目前有660 个城市,有 61.5%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大量污水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实施雨污分流任务艰巨。2.4 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技术在新建小区建设雨水综合利用系统,与小区中水回用系统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利用生态学,工程学,经济学原理,通过人工设计,将雨水利用和景观设计结合起来,采用屋顶收集、道路收集、直接渗透、屋顶花园、人工湿地等雨水收集利用措施,来解决区内景观、绿化、市政用水和生活非饮用水用水。同时,也能有效削减雨洪流量,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等。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的典型代表是柏林波茨坦广场和柏林市居民小区。

3 城市雨水资源的规划措施

3.1 减少城市地表的不透水面积,修复雨水的生态功能减少城市地表的不透水面积,修复雨水的生态功能组要是通过增加多种“蓄、渗、滞、留”雨水措施,如地下蓄水池、地表蓄水池、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等设施,补充现有排水系统能力的不足。规划部门需要在新建的城市地面采用透水性能良好的材料进行铺装,以增加雨水的渗透能力,减少局部大量的积水。维护好雨水的蒸发,径流,入渗的正常生态比例。例如,北京奥运公园内的草坪均采用下凹式绿地的方式建造,它可以直接收集雨水回渗地下。同时园内的道路和广场均为透水地面并在园区中部的下沉花园下面,也修建了一座 7000m 的雨洪调节池。经过渗、蓄、调、控的综合作用,基本做到了2O 年一遇暴雨径流的水量在园内全部消纳。蓄存的雨水可以保证全园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用水,雨水综合利用率达到 80%。

3.2明确城市功能分区,加强研究和应用

在城市雨水规划过程中,需要明确城市功能分区,对于不同的区域选择合理的排涝模式和雨水收集技术。如城市雨水利用规划可分为住宅区、校区、场馆、公园及河湖水系、经济开发区及厂区、机关及事业单位、立交桥、高速公路及交通于道、雨水泵站等公共设施、城乡结合部及城市新城等几类功能区。同时,我国需要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对符合我国国情的雨水利用技术进行深入和广泛的研究,开展可操作性强,有示范效应的应用工程。

3.3 加强与其他系统和规划的协调

城市雨水的资源化利用应当从整个城市总体上进行系统规划,将其与其他城市功能系统,如建筑系统、园林系统、道路系统、给水排水系统以及污染控制系统等进行统一规划。

3.4 制订政策法规,加强监管力度

城市雨水规划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以确保城市雨水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合理运用。例如,在各项规划中,要求增加雨水的收集利用率。规定在新建小区内,或以报建的商业,工业或是居住小区内,都必须要有关于雨水利用的方式及设施,否则不予审批同意或征收雨水排放费。进而使雨水利用的意识在城市中能够得以提高。同时,为确保正雨水规划设计内容能够实现,雨水收集利用的效率能够得以提高,有关部门还需要加强雨水利用规划的建设监管力度。

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和途径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海绵景观;规划设计

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统筹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2017年3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可见海绵城市建设已被提到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议程。

1 海绵城市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的危害。海绵城市的实质就是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通过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综合措施,对雨水进行消纳和利用。

海绵城市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实现: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要最大限度的保护原有的生态区,留足涵养水源和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二是生态恢复和修复。对已经破坏的自然环境,要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三是低影响开发。对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开发,控制城市不透水下垫面面积比例,适当增加河沟湖渠,增加水域面积。

2 城市居住区内海绵城市设计

2.1 城市居住区内海绵城市的设计内容

城市居住区内海绵城市的设计主要包括场地、建筑、居住区内道路、绿地等设施的设计。场地设计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场地内原有的生态敏感区,通过优化不透水面积和绿地面积比例,实现场地内的雨水消纳。建筑设计是在充分考虑雨水的控制和利用的基础上,对屋顶坡度较小的建筑采取绿色屋顶的设计对屋面雨水进行收集消纳。居住区内道路设计是通过优化道路的坡度以及路面与道路绿地的角度关系,使雨水能流入绿地中设置的植草沟或其他海绵设施。城市居住区内大面积绿地设计是通过将居住区内的绿地设计成“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方式,将溢流排放系统和城市雨水管渠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的消纳雨水。

2.2 城市居住区内海绵城市的设计流程

在对城市居住区进行海绵城市设计时,必须结合场地的布局及竖向,结构合理的规划雨水排放路径,同时尽量避免施工图的变动,尊重居住区的主体工程。在进行城市居住区内海绵城市设计前要充分调研,合理选择并确定海绵设施的形式和规模。首先要根据居住区内的绿地率和容积率等指标对海绵设计下垫面进行分析,再根据当地的海绵城市设计总体规划或《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相关要求,确定海绵设计的控制目标,结合下垫面分析和控制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海绵措施,最后根据海绵设施的规模和布局对海绵设置的指标进行复核,并适当对海绵设计进行优化。

3 城市居住区内海绵景观的措施选择

3.1 植草边沟

植草边沟是通过在一些建筑和道路边等绿化空间比较狭窄的区域设置有植被的地表沟渠来收集、运输雨水,植草沟有截污净化功能,可以代替路边的排水沟或者雨水管渠系统。植草沟可设置在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前作为预防处理。植草边沟可在枯水时蓄水,雨水多时缓冲雨涝。可设计转输型、渗透型干式、有水湿式植草沟,来达到提高径流总量和径流污染控制效果,标准传输型植草边沟的水流停留时间短,净化效果稍差。植草边沟美观环境,所占空间小,施工造价相对低廉。

3.2 下沉式绿地

下沉式绿地又称为低势绿地、下凹式绿地。下沉式绿地利用开阔的空间,其典型结构为绿地高程低于周围硬化地面高程5-25cm左右,雨水溢流口高于绿地且低于硬化地面,多设计在道路、广场和停车场等周围。下沉式绿地可汇集周围硬化地表产生的降雨径流,利用植被、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截留和净化小流量雨水径流,超过绿地蓄渗容量的雨水经雨水溢流口排入雨水管网。下沉式绿地不仅可以起到削减径流量、减轻城市洪涝灾害的作用,而且下渗的雨水可以起到增加土壤水分含量以减少绿地浇灌用水量,以及补充地下水资源量的作用。下沉式绿地由于渗水性好,能更好的将雨水引入地下,具有减少用水、净化污染物、改善环境的优点。

3.3 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是利用低洼的绿地种植灌木、花草等植被,用来聚集和吸收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过滤来净化雨水,并使雨水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这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雨水利用设备。雨水花园分为五层:蓄水层、保湿层、种植土层、填料层和砾石层。上面三层在降水时可以用来蓄水保湿,并经过土壤和纸杯净化雨水,下面两层可储存大量的雨水,并将雨水释放来补充地下水,多余的雨水通过渗透管排走。“雨水花园”的设计通过利用自然元素或模仿自然特性来打造“人工自然”的生态新秩序,营造一个全新的居住环境。雨水花园建造成本低,维护和管理成本低,比传统的景观花园视觉效果更好。

3.4 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也称为种植屋面、屋顶绿化。根据种植基质的深度和景观复杂的程度不同,绿色屋顶分为简单式绿色屋顶、花园式绿色屋顶和混合式绿色屋顶。屋顶草坪一般选用耐旱、耐贫瘠的植物,比如苔藓、草本、景天等植物,这些植物不需要坚实的屋顶结构和大量的水分,还可以美化环境。绿色屋顶能够通过植物固定作用降低城市雨水地表径流量,多余的雨水可以暂时储存在地下储水池中,通过储水池的溢水口经过管线流入建筑附近的绿地。

3.5 蓄水池

蓄水池的作用是保持水分,在尊重自然地貌的前提下使降雨得到收集。目前主要有塑料模块蓄水和地下蓄水池两种。塑料模块蓄水是将若干个雨水收集模块组合起来形成一个贮水池。在水池的周围包括防渗土工布或透水土工布,组成贮水池。用雨水收集模块组装水池,安装方便,承载力大,经过处理后可用于冲洗厕所、清洗路面、浇灌草坪。塑料模块蓄水池把雨水径流的高峰流量暂存其中,待最大流量下降后再从蓄水池中将雨水排除。蓄水池的利用技能规避雨水洪峰,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又能避免雨水对承受水体的污染,对排水调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4 结束语

新形势下,城市建设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探索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海绵设计,打造新型海绵城市,既增强城市防涝能力,又要有效收集净化雨水,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冷伟.居住区海绵性规划设计研究初探[J].引文版:工程技术, 2015(11):41.

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和途径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产业城市;信息化;城市发展

传统产业城市在为国家、社会生产力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后,普遍面临着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城市发展速度减缓、居民收入水平下降、失业率居高不下等问题。循环经济说、转型说等都试图从不同角度为解决传统产业城市所面临的困境寻找出路。我们认为解决传统产业城市发展问题不但要关注于眼前的问题,还须放眼未来,将目前的问题纳入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从而使传统产业城市的发展更具有长远意义。而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城市的信息化高度发达,因此,将传统产业城市的发展与城市信息化建设相结合既可以解决传统产业城市目前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又为其步入现代化城市行列奠定基础。

一、传统产业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迫切性

(一)信息化是解决能源危机的有利措施

能源危机成为阻挠传统产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主要可归纳为两种:第一,开发新能源以维持城市的发展;第二,在不增加自然资源投入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城市。新能源的研究与开发需要时间、科学技术和资金的大力支持。城市不能停止不前等待新的能源。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目前解决传统产业城市的能源问题应主要采纳第二种方案。从国外传统产业城市发展经验看,信息化是产业城市在不增加自然资源投入的情况下,解决能源危机的有力措施。城市通过信息化改造、替代传统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和运行机制,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最终达到保障传统产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信息化是转变传统产业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

传统产业城市多是依靠外延式发展达到高产值目的,这种模式将城市的发展束缚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基础之上。传统产业城市必须转变这一经济增长模式。产业城市经济模式转型方向多为第三产业,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三产业对能源的消耗少,投入低,回报高。而第三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业的发展。首先,随着科技信息的高速增长,信息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重要的一支,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渐突出。其次,无论是旅游业、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以及其他第三产业中的各个行业,其发展都离不开高度发达的信息交流。信息化建设必将促使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最终发生转变。

(三)信息化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

未来城市将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具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的城市。城市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传统产业城市的未来发展归宿也将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现代城市,因此,我们必须对信息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做好城市信息化的准备工作,从而为传统产业城市的顺利过渡奠定基础。

二、传统产业城市信息化建设内容

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主要建立在三大相关的环节:信息基础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应用信息系统的研制。为完成信息技术普及的三大环节,传统产业城市信息化建设内容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循序展开。

(一)信息网络基础建设

信息网络基础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种计算机及配套设备、网络设备、通信设施的配置等。信息网络建设从形式上看既包括政府各部门、城市各企业单位的局域网建设,又包括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整个城市信息网络建设。传统产业城市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对于信息基础建设应有轻重缓急。城市宽带网和其他相应通信设施的架设是信息网络基础建设中的基础。由于这部分的基础建设属于信息化建设中的“硬件”,其使用寿命长、不易更改的特点决定传统产业城市应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加大投入,与电信部门充分合作,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从而为信息化建设奠定牢固基础。至于信息网络基础建设中各部门、企业的计算机的配置、局域网的完善等则可根据经济能力及使用情况逐步开展。

(二)信息资源建设

信息资源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没有信息资源的交流,城市的信息化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信息资源建设的前期可表现为静态信息的,后期则可表现为动态信息的交换利用。作为传统产业城市,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信息资源建设的第一步是搞好静态信息的。其内容包括政府、企业各部门的工作职能介绍、对外信息、工作流程、联系方式等。静态信息的应保障其实时性。信息资源建设的后期为动态信息的交换利用,包括信息资源的动态查询、各种信息处理服务、数据库服务等。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将为传统产业城市的发展提供信息指导,成为传统产业城市招商引资的窗口,同时为城市发展信息服务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电子政务建设

电子政务建设是在信息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实现数字化办公,主要体现在城市规划管理、交通管理、治安管理、工商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建设。此外,电子政务的建设还包括社会保障,医疗信息、科技教育、旅游娱乐、社区服务等信息系统的建设。这些信息系统与市民的生活和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它们的建设与普及是城市服务功能提高、信息化普及的主要标志之一。电子政务建设早在2002年就已经成为国家信息化工作重点,因此,传统产业城市在进行电子政务建设中应积极利用已有成果和经验,此举一方面可节省资金与人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做到与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无缝连接。

(四)信息产业建设

随着信息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传统产业城市的信息产业建设将呼之欲出。首先,上述三项信息化内容的建设需要相关的信息技术、信息产品的支持。这些需求必然导致相关信息企业的兴起。其次,信息化的建设离不开信息专业人才的培养。这又将促进信息培训业的发展。信息产品生产企业和信息培训企业的兴起必将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城市在信息产业的建设中要起到规划指导作用,将信息产业的建设与解决城市资源危机和转变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鼓励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结构,发展信息服务业,从而使信息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

传统产业城市信息化建设内容的完成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四项内容中,信息基础建设是第一步。在城市的信息基础初具规模时,传统产业城市即可开展相应的信息资源开发和电子政务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信息产业建设。

三、传统产业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实施途径

城市信息化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工程。城市发展状况既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又将决定城市信息化实施的途径。对于经济实力雄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可以同时在政府、企业、社区甚至全民范围内展开。然而,对于我国绝大部分经济实力偏弱的传统产业城市来说,采取这种全方位实施信息化的途径既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动摇人们对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信心,又不利于信息化的具体实施。基于传统产业城市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社会矛盾复杂等情况,城市信息化建设途径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由点带面的原则。

(一)以政府信息化建设为先导

传统产业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有一只领头羊。由于原有的老企业正处于转型期,而新企业还未站稳脚跟,从整体上看传统产业城市中新旧企业都难以担当信息化建设领头羊的重任。而政府作为城市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开展信息化建设具有以点带面的作用,因此,传统产业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应以政府信息化建设为先导。政府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政府网站的建设。政府网站是整个城市的窗口,传统产业城市应高度重视这一窗口的建设,使网站成为招商引资、展示城市风貌以及外界与政府各部门相沟通的渠道。政府信息化建设的第二步就是要实现办公自动化。为实现办公自动化而购置的各项软件、硬件设备不必求精求全,以满足现有需求为准,采取逐步完善的措施。政府办公自动化的重点在于政务处理流程的自动化,实施中应坚决杜绝形式主义。

(二)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为重点

城市信息化离不开城市的经济建设,而经济建设则是建立在城市众多企业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城市信息化建设必须深入到企业。此外,目前困扰传统产业城市的主要问题仍为资源消耗型企业的发展问题。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传统产业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政府应在政策导向、人员培训、软环境建设、资金等方面为企业创造有利于信息化普及和发展的条件和途径。对于资源型企业,鼓励其有效利用信息化技术,改进企业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抵御由于资源短缺而带来的企业发展危机。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应本着利于企业发展、解决企业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以社区信息化为目标

城市是否步入现代信息化城市行列的衡量条件之一是信息化的普及率。提高信息化的普及率仅靠政府和企业还远远不够。信息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实现覆盖每一位城市居民的社区信息化。而社区的信息化将促使信息技术深入到每个城市居民的家庭生活,从而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促进城市信息产业的发展。因此,社区信息化既是城市信息化深入的结果,又是城市信息化的动力。传统产业城市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对偏低,在电子信息方面的投入较少,导致对信息化的价值认识不足,利用信息提高生活水准的意识淡薄。因此,传统产业城市必须有计划、有意识地加强社区信息化的建设,从而促进整个城市信息化的进程。

(四)以信息人才培养贯穿始终

信息人才是传统产业城市信息化成功之本。城市的信息化是建立在对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占有、使用基础之上,而拥有这些知识和信息的人才是整个信息化进程中的主导。因此,传统产业城市在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加强人才建设。鉴于传统产业城市失业率高、城市人均知识占有率低的状况,城市可采取“引进高、精、尖人才,培养初、中级人才”的措施,同时,鼓励和加强城市内高校和培训机构对信息人才的培养,从而使传统产业城市信息化进程中始终拥有坚实的人才基础。

四、结论

信息化是传统产业城市持续发展的保障。在信息化建设中,传统产业城市必须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状况,避免将信息化建设流于形式,实施过程中必须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避免超载负荷,使信息化建设即成为解决城市现有问题的有力措施,又成为城市步入现代化城市的桥梁。

参考文献:

1、游五洋,陶青.信息化与未来中国[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建设生态城市的措施和途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雨水,资源化利用,收集,处理,回用,效益

0 引言

随着人口的增长及资源退化,水资源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过去10年,全球水资源消耗量达到了过去的6倍,是人口增长速率的两倍,以这种趋势发展,到2050年全球将有25%的人面临水资源匮乏的危机。

同时,城市化的发展致使雨水径流对水体的污染程度更为严重。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地面硬化面积大大增加,导致径流量和洪峰流量加大,给城市防洪排涝带来极大的压力。此外,城市大气及地表会有大量来自生产与生活过程的污染物累积,雨水径流会携带大量的污染物,成为城市水体的潜在威胁。

城市雨水作为一种潜在的水源,其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缓解水资源危机,而且可以有效减小城市径流量、削减洪峰量、延滞汇流时间,同时还可以利用雨水资源增加城市生态水源补给量,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小气候,回补地下水,减缓地面沉降,是解决我国城市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及城市水环境污染等问题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1 国内外雨水利用现状

1.1 国外雨水利用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为保护水环境及充分利用水资源,开始研究、开发和应用雨水收集、处理与回用技术,使雨水成为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等)都在积极开发利用雨水,并已建成一批不同规模的示范工程。

在发达国家,一般将不同汇水面上的降雨分别加以收集。对于屋顶上的雨水,稍加处理便可用水冲厕、灌溉等用途。而对于机动车道上的雨水径流,则需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加以利用,居民小区雨水利用和家庭式的雨水利用技术也较成熟,并已有了较广泛的利用。

1.2 国内雨水利用

我国城市雨水利用发展于90年代,主要在缺水地区有一些小型、局部的非标准性应用。由于缺水,北京、天津等已在城区建立多项雨水利用示范工程,奥运会场馆建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等都采用了雨水利用技术,但总的来说我国雨水利用技术还较落后,缺乏系统性,更缺少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2 雨水资源化利用技术

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的关键在于如何采取措施就地吸收和利用降雨后产生的水流,减少雨水流失量。成熟的雨水利用技术需要对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及运行维护的整个过程综合考虑,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全盘考虑,合理规划。对于雨水的回用可分为三个部分:雨水的收集、处理及回用。

2.1 雨水的收集

雨水收集的方式有多种,如屋顶集水、地面径流集水、截水网等。

雨水收集效率会随着收集面的材质、气象条件以及降雨时间的长短等因素而有所差异。如果建筑物屋顶硬化,雨水应该集中引入绿地、透水路面,或引入储水设施蓄存;如果是地面硬化的庭院、广场、人行道等,应该首先选用透水材料铺装或建设汇流设施,将雨水引入透水区域或储水设施中;如果地面是城市主干道等基础设施,应该结合沿线绿化灌溉建设雨水利用设施。此外,居民小区也将安装简单的雨水收集和利用设施,雨水通过这些设施收集到一起,经过简单的过滤处理,就可以用来建设观赏水景、浇灌小区内绿地、冲刷路面,或供小区居民洗车和冲洗马桶,这样不但节约了大量自来水,还可以为居民节省大量水费。

2.2 雨水的处理

雨水径流对汇水面的冲刷,会累积在上面的大量污染物质,特别是初期雨水,其COD、SS及N、P和重金属的含量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V类标准限值,需要进行处理才能重新利用。目前国内外对雨水径流的处理方法有如下几种处理技术。

2.2.1 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处理系统

湿地是一种高效的控制雨水径流污染的措施,它可以同化入流中大量的悬浮物或溶解态物质。去除的机理主要是沉淀截留和植物吸附。湿地处理系统一般包括前处理系统和主体湿地:前处理系统通过自然沉淀去除较重颗粒和浮渣,降低后续湿地的处理负荷,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主体湿地种植芦苇等挺水植物,通过物理截留和植物吸附作用以及土壤的吸附渗透作用进一步处理雨水。

在路面径流的污染控制方面,人工湿地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Yousef [3]等人的研究表明,暴雨径流在湿地中停留72h,SS的去除率可达95%。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已经有许多为处理暴雨径流而设计的人工湿地,他们在控制暴雨径流的污染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Herricks[4]总结经验,认为在一般情况下,湿地对SS,BOD及TN的去除效率可达到较好的效果(60%~85%)。

2.2.2 植被控制(Vegetation control)系统

植被控制是一种利用地表密植的植物对径流雨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截留的方法,它能够在径流雨水输送的过程中将污染物从径流中分离出来,使到达收纳水体的径流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研究表明,地表植被去除污染物的机理主要为吸附、沉淀、过滤、共沉淀和生物吸收过程。国外对于植物控制系统处理径流雨水的研究较多。

2.2.3 湿式滞留池(Wet detention basins)

湿式滞留池是池中平时保持有一定水量的滞留池,是除地表径流污染的实用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效率取决于滞留池的规模、流域面积和暴雨特征等,水在滞留池中的停留时间是影响去除效率的关键因素。滞留池去除污染物的基本机理是沉淀。

2.2.4 MR(Mulden Rigolen)处理系统

MR系统,又称“水洼——渗透渠组合系统”,是德国近十年发展起来的雨水处理技术。该系统由上至下可分为两层,上层为种植草类植物的浅水洼,下层为渗透渠。通常,水洼层铺设活土,深度不超过0.3 m,通过土壤与植物的处理作用净化雨水,同时种植的植被绿色可以很好融入到建筑周围的生态景观当中,下层渗透渠一般填充高渗透性的棱柱状颗粒,例如砾石或熔岩颗粒等,可储存大量雨水,并逐渐将雨水释放以补充地下水,多余的雨水通过排空管排走。

2.2.5 MBR(Membrance Bio-reactor)处理系统

MBR雨水处理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中水回用技术。该工艺是曝气生物滤池与膜分离器相组合的工艺,充分发挥了滤池的生物降解与膜的高效分离作用,雨水通过膜分离器去除剩余的微细颗粒与溶解性 物质,该工艺的优点在于占地面积小,维护较方便,处理水质好。

2.2.6 渗滤(Infiltration basins)系统

渗滤系统式使地表径流雨水暂时存储起来,并渗透到地下的一种暴雨径流控制方法。渗滤系统在美国的许多地方都作为一种处理暴雨径流的可选方案,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常规方法结合使用。

2.2.7 雨水深度处理系统

城市公共建筑中的雨水深度处理技术一般可分为吸附、膜分离、消毒等工艺,通常可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雨水深度处理技术也是多数雨水回用前必须采取的处理措施,该技术可极大提高雨水水质,避免雨水简单回用所带来的卫生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