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班教育笔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 要]本文主要从教材呈现的内容广度和习题两方面对人教版和苏教版教材中“统计与概率”这部分的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两版教材的差异,得出结论,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人教版 苏教版 小学数学 统计与概率 内容广度 习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8-029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统计观念”改为“数据分析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相应地,不同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对于该部分的内容呈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将选取人教版和苏教版两个教材(下文简称为“人教版”和“苏教版”),对其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进行比较研究,寻找差异,了解特点,并根据比较结果给出适当建议。
一、内容广度
内容广度是指课程内容所涉及的范围或领域的广泛程度,通常以所包含知识点的多少来衡量。分析教材内容的广度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从宏观上进行教材比较。下表对两版教材在不同学段所包含的知识主题做了统计,便于对比。
1.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在统计部分,两版教材都包含单式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的计算也都安排在了三年级下册。在概率部分,都包含可能性的认识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不同点:在统计部分,人教版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知识点明显比苏教版的难度大,已经安排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第一格数据与其他格不是均匀分布的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的教学。苏教版虽然比人教版多出了一个象形统计图,但内容上有一定重复。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苏教版要比人教版早一学期。在概率部分,人教版的教学安排相对集中,在三年级上册安排了可能性认识和大小两部分内容,并且已经涉及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而苏教版则安排了两个学期来教授该内容。
2.比较结果
在统计部分,人教版所呈现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类型多样化,知识的安排呈螺旋上升趋势,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发展规律。相比之下,苏教版该部分内容重复过多,知识点太单一。在概率部分,人教版在该学段仅安排学习一个学期,而概率知识相对而言比较抽象,故苏教版的安排更加合理,具有一定梯度性,学生学习起来容易些。
1.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统计部分,两版教材都包含纵向和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复式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位数、众数。概率部分,都包含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的问题)。
不同点:统计部分,苏教版在此学段安排的内容相对较多且密集,人教版在第一学段就涉及的复杂的统计图安排在此学段。统计中的计算部分,人教版相对苏教版的安排来说较为分散,中位数和众数分别安排在五年级上册和五年级下册,而苏教版则一起安排在了六年级下册。人教版还比苏教版多了个统计图的科学选择和使用,表明其重视培养学生对统计图的优化意识。
2.比较结果
统计部分,两版教材知识的安排均是呈螺旋上升趋势,苏教版的知识点多而密,学生学习起来吃力。对于统计中计算中位数和众数的新知识点,苏教版安排也不太合理,到六年级下册才涉及,安排时间过晚。
概率部分,苏教版将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单独作为知识点出现,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可能性的知识,同样也反过来巩固了分数的表示,这样安排是非常合理的。
二、教材习题
1.习题呈现类型
对于教材题目呈现的类型划分有很多种,本文根据对教材的研读分析,大致将两个版本的题目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填表制表题、分析图表题、操作题、数据调查分析题、探究题。下表是两个版本教材题目呈现类型的情况。(部分题目包含多种题型,统计时将其计入每项)
1.两版教材题量最大的部分不一样。填表制表题型是苏教版教材题量最大的部分,而人教版则是分析图表题的题数最多。绘制填表是统计部分的基本技能,可见,苏教版注重学生对于图表的填写和制作,而人教版更强调对学生图表的分析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2.在计算题部分,人教版所占的比重比苏教版大,表明其比苏教版更注重学生的计算能力,但统计这部分主要强调应用的价值,应该淡化对计算的要求。
3.苏教版的操作题比重比人教版的大,操作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主要在概率部分出现,帮助学生感性地直观理解概率,反映出苏教版教材比人教版教材更注重利用学生的直观感性认识来学习比较抽象的知识内容。
4.数据调查分析题和探究题两个版本教材所占比重都不大。这两种题型主要是统计与概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该部分内容教材应做充实。
2.习题素材来源
“统计与概率”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两版本教材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所选取的素材都较为广泛。我将素材来源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校园生活、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个人及家庭生活、动物故事以及纯数学知识。为了更加直观地显示两个版本教材素材来源的情况,将统计的结果做成如下饼图:
可以看到,校园生活方面的素材成为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最大的来源,都占了34%。其次是个人及家庭生活,分别占了28%和29%。这反映出两版教材均较好地做到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体现了“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注重数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两版教材在其他方面的素材来源所占百分比也非常接近,数据相差不大,说明这两版教材的素材来源分布总体是均衡的。同时也可以看到,两个版本教材都存在无任何背景的纯数学知识,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主要强调应用,无背景的纯数学知识应该少涉及。
三、结论与建议
1.内容广度上
总体上看,两个版本教材对知识点的编排均是呈螺旋上升趋势的,知识量也都涵盖了课标中所要求的内容。
苏教版在第一学段内容重复较多,如教材在一年级上册设了一个低学习水平的象形统计图,但二年级上册仍安排象形统计图记录,只是由数改为方块记录,两者间并无质的提升。事实上,相同螺旋内容的编排应坚持差异性原则,即相邻两次循环之间须有质的提升,而不是简单重复。第一学段统计部分内容过于单一化,第二学段知识点安排过于密集,给学生学习带来很大压力。故建议苏教版将统计部分的知识学段均匀化,科学安排。
人教版概率内容安排得太晚。概率的学习主要借助于生活的实例,并且与统计知识相互渗透,这部分内容不宜过晚出现,而人教版安排在三年级上册才让学生开始接触。建议人教版将概率部分内容做调整,提前教学,并且在整个小学阶段仅安排两个学期学习,过于集中化并不利于概率和统计知识的互相联系学习,这也需要改进。
2.教材习题上
在习题类型上,苏教版绘表填表的基础练习过多,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此外,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主要是通过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的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分析图表题、数据调查分析题和探究题都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数学分析观念,通过表3的统计数据可以知道,苏教版分析图表题较人教版少,故应稍作增加。对于数据调查分析题和探究题,两个版本教材所占比重均不大,均需要适当增加。现在数学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材应多设置具有探究意识的题型。
【关键词】 新鲜血小板;冰冻血小板;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近几年随着本市成分输血的日益普及,机采血小板在临床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机采血小板因其纯度高、容量小、疗效好、来源于单一献血者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1]。血小板作为治疗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重要措施,具有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2]。本文对2009年5—10月输注本站供应的机采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的部分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两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站跟踪调查了2009年5—10月期间80例输注机采血小板的患者,其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36~68岁,均为第一次输注血小板,排除由于多次输血和(或)血小板输注史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免疫因素。输注新鲜血小板组44例,其中白血病2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1例,脾功能亢进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输注冰冻血小板组36例,其中白血病1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脾功能亢进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患者血小板计数均低于10×109/L,临床表现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
1.2 血小板采集 血小板采用美国血液技术公司中国分公司生产的MCS+LN9000-220E型血细胞分离机及REF995E血小板耗材制作,献血者均来自本市志愿无偿献血者,献血条件均符合卫生部《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经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合格、外周血血小板计数>150×109/L、血细胞比容≥0.36者为供者。按照说明书安装管道、设置程序,4~7个循环(循环血量1800~3000ml),每袋采集容量约200ml,血小板计数≥2.5×1011/L。采集出的新鲜血小板于(22±2)℃振荡保存,有效期5天;新鲜血小板在无菌条件下,加入5%二甲基亚砜(DMSO),速冻后迅速置于-80℃以下冰箱保存即为冰冻血小板,有效期1年。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血小板输注前患者做ABO血型及RH血型鉴定,同型输注。冰冻血小板使用时先在37℃水中溶化,然后经输血器过滤,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快速输注,每次输注一个治疗剂量,并于输注前及输注后1h、24h分别检测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同时观察出血情况。
1.3.2 评价标准 根据血小板计数有无增高和输注后临床出血症状改善情况将疗效分为3种:输注后24h血小板计数上升明显,无新的出血倾向为显效;输注后24h血小板计数上升,临床症状减轻,病情控制为有效;输注后24h血小板计数不上升或下降临床症状不减或加剧者为无效。
2 结果
2.1 两组输注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比较 见表1。患者分别输注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后,测定1h、24h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表1 输注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比较
2.2 分别输注新鲜血小板与冰冻血小板后两组止血情况比较 见表2。表2 输注后止血情况比较
3 讨论
本组研究表明,在止血效果方面,冰冻血小板与新鲜血小板无明显差异,但在提高外周血血小板数量方面,新鲜血小板明显优于冰冻血小板,究其原因可能是冰冻血小板在制备过程中造成保存损伤,在冻融过程中也可能由于纤维蛋白的析出而影响其质量,加之DMSO本身具有的副作用,故不宜常规使用。近几年来,国内相继有冰冻血小板临床应用的报道,其有效率为85.1%~99.77%[3]。目前国外报道,冰冻血小板技术多用于自体血小板的储备,在患者需要时解冻输注,这样既可减少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又可降低传播血源性疾病的危险,获得了满意的效果[4]。
机采血小板输入患者体内后,通过血液循环迅速向出血部位集聚,以达到止血功能。血小板计数越低,出血越严重的患者,输入血小板消耗越快,临床止血效果相对较好,但血小板计数不一定明显升高。新鲜血小板以其浓度高、质量好而被病人及临床医生广泛认可。但新鲜血小板的输注也受到一定因素的限制,如需要提前预约,制备时间长,保存时间短,难以及时满足临床需求。而冰冻血小板输注前准备时间明显缩短,可随需随取,极大地方便了临床应用,为各科大出血患者抢救争取宝贵的时间。目前本站加大新鲜血小板的预约采集力度,增加库存量,努力提高临床新鲜血小板的使用率,冰冻血小板作为替补,仅在紧急情况下供应临床。
参考文献
1 丛培芳,赵林,温振科,等.机采血小板保存期内活化分析及临床意义.中国输血杂志,2010,23(1):40.
2 张献清,穆士杰,陈晨,等.配合性血小板输注的临床应用观察.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14):1400.
关键词:风险投资家;风险企业;中小企业板;IPO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8-0177-02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特别是2004年6月15日深圳中小企业板的推出以及2005年至2006年的股权分置改革实现的全流通,使得制约本土风险投资机构最大的障碍――退出渠道不畅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开始显现。
本研究将以深圳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以及均值差异比较的方法,从IPO前的经营绩效、IPO时的表现以及IPO后的经营绩效三个方面分析风险企业与非风险企业的IPO绩效差异,实证分析风险投资机构对风险企业IPO绩效的作用。
2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深圳中小企业板2004年6月―2007年12月上市的202家公司,包括45家风险企业和157家非风险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公开数据库以及各个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来获取有关样本的发行特征、财务特征以及风险投资家的有关数据。对于IPO企业是否为风险企业的判断取决于其上市前的十大股东中有无风险投资家(可由招股说明书中获得)。
如表1所示,2004年―2007年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的202家企业中风险企业为45家,占22.3%;非风险企业为157家,占77.7%。各年风险企业的IPO数量一直保持在20%左右,比重相对稳定,表明风险企业已成为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主要来源之一。
3 IPO前的经营绩效差异比较
为了测量IPO前的经营绩效,我们采用了Jain和Kini研究中的相似指标,将经营绩效分为盈利能力和盈利增长能力两个方面进行衡量。以资产收益率(ROA)衡量盈利能力;以资产收益率增长率(ROA)衡量盈利增长能力。
表2对风险企业与非风险企业IPO前的三年盈利和盈利增长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以及差异检验,其中第0年表示IPO年度,第-1年为IPO年度的前一年,第-2年度为IPO年度的前两年,第-3年度为IPO年度的前三年;ROAi表示第i年的资产收益率;ROAi表示第i年的资产收益率跟第-3年度的资产收益率之比。
3.1 盈利能力差异比较
表2检验结果显示,在表示盈利能力的ROA指标方面,风险企业的ROA-3,ROA-2和ROA-1均高于非风险企业,但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
3.2 盈利增长能力差异比较
而在盈利增长能力方面,表2检验结果说明:风险企业各年度的ROA增长率都低于非风险企业,但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
4 IPO时的表现差异比较
4.1 IPO抑价
风险企业的经市场调整IPO抑价(AR)平均值为1.67,而非风险企业的经市场调整IPO抑价(AR)平均值为1.32,两者相差0.35,并且两者差异的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67。该结果表明,风险企业的抑价水平高于非风险企业,两者差异均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
有关AR的分析结果在IR的分析结果中也得到了支持。风险企业的未经调整IPO抑价(IR)平均值为1.66,而非风险企业的未经市场调整IPO抑价(IR)平均值为1.23,两者相差0.43,并且两者差异的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098。
通过比较以IR和AR来衡量IPO抑价所导致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以AR来衡量的IPO抑价下,风险企业与非风险企业的IPO抑价差异更小,显著性水平更高,但两者的差异检验均显示:风险企业的抑价水平高于非风险企业,两者差异均有统计意义上的差异。
4.2 发行费用比重
发行费用比重是指上市费用占发行总额的比重。发行费用比重的高低暗示着金融中介对发行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判断。认证/监控模型认为,风险投资家对投资银行、会计事务所等金融中介具有认证作用,风险投资家降低公司在上市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能力应该导致更低的发行成本,包括承销商、律师、审计师以及其他费用。但是从表1有关风险企业与非风险企业发行费用比重的均值比较结果发现:风险企业的发行费用比例为6.60%,跟非风险企业的6.67%相差0.07%,两者差异的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676,不具有统计意义的显著性。从统计意义上来讲,风险企业与非风险企业的发行费用比重来自于同一个总体,两者不具有差异性。以上分析表明,尽管风险企业IPO时的前十大股东中有风险投资家的存在,但是也不能够使投资银行、会计事务所等金融中介相信风险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将风险企业与非风险企业同等对待;风险投资家未能发挥对金融中介机构的认证作用,降低发行费用。
4.3 发行市盈率
一般认为,市盈率是评价公司价值的重要指标,较高的发行市盈率预示着公司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风险企业的市盈率平均值为25.01,比非风险企业市盈率平均值(24.45)高出0.56,两者差异的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644,不具有统计意义的显著性。从统计意义上来讲,风险企业与非风险企业来自于同一个总体,两者的发展前景具有相似性。
4.4 网上中签率
中签率就是股票募集资金量同参加认购的资金量的比率。中签率的高低暗示了IPO投资者对于发行公司未来价值的一种评判。一般来说,潜在价值越大、质量越高的发行的公司,其IPO的中签率应该越低。风险企业的中签率平均值为0.15,比非风险企业中签率平均值(0.19)高出0.4,两者差异的t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143,不具有统计意义的显著性。说明IPO投资者对于风险企业以及非风险企业未来价值的判断相同,风险企业IPO后的监督作用并未得到IPO投资者的认同。
5 IPO后的经营绩效
表3对风险企业与非风险企业IPO后的三年盈利和盈利增长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以及差异检验,其中第-1年度表示IPO前一年度,第0年表示IPO年度,第1年为IPO后的第1个年度,第2年度为IPO后的第2个年度;ROAi表示第i年的资产收益率;ROAi表示第i年的资产收益率跟第-1年度的资产收益率之比。
至本文完成日,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企业未公布2007年年报数据,2007年度的经营绩效数据不可获得,因此不同的经营绩效指标的样本量不同。第0年度的样本为2004年――2006年上市的102家企业,其中风险企业22家,非风险企业80家;第1年度的样本为2004年――2005年上市的50家企业,其中风险企业12家,非风险企业38家;第2年度的样本为2004年上市的38家企业,其中风险企业9家,非风险企业29家。
5.1 盈利能力差异比较
如表3所示,在IPO后第0年和第1年,风险企业的ROA平均值高于同期的非风险企业的ROA平均值,但在第2年风险企业的ROA平均值低于同期的非风险企业的ROA平均值。
然而均值差异检验的结果显示,盈利能力指标的Sig.(2-tailed)均大于0.10,表示风险企业与非风险企业的IPO后的盈利能力没有显著性差异。
5.2 盈利增长能力差异比较
我们进一步比较IPO后同一年度风险企业与非风险企业的盈利增长能力,表3数据显示,风险企业与非风险企业IPO后的经营业绩均比IPO前一年的经营绩效差,但是风险企业的下降幅度大于非风险企业,但两者之间的差异并不具有统计性显著意义,说明两者IPO后的盈利增长能力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6 结论
本文有关风险企业与非风险企业IPO绩效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风险企业与非风险企业IPO前后五年间的经营绩效并没有显著性差异,暗示着我国风险投资家未能选择最佳的企业进行投资,并未发挥监督/认证作用,倾向于支持逆向选择。同时两者IPO时的表现比较更进一步证明了拟选择的存在,具体表现为:风险投资家并未发挥其对股票市场投资者(抑价)以及金融机构的认证作用(发行费用比),两者发展前景没有显著差异(市盈率),“创投概念”股并未得到股票投资者的追捧(网上中签率)。
参考文献
[1]Amit R.,Glosten L., Muller E.,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Venture Investments and Risk Sharing [J]. Management Science, 1990,36:1232-1245.
[论文摘要] 阐述了大班教学模式的弊端和原因,深入分析素质教育下小班化教学的特色和优点,提出实施小班化教学是当前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时,对我国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和研究,对小班化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随着出生人口负增长、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期望的提高,小班化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被称为“教育领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所谓“小班化教学”,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
1 推进素质教育——我国实施小班化教学势在必行
小班化教学是当代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教育优质化的世界性发展趋势,是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现代化学校的新模式。 推行素质教育,实施小班化教学在我国势在必行。
1.1 小班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小班化的课堂教学,人数多在20~30人,符合教师的最佳关注范围,有条件实施网式连接。在小班化教学上,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方便互动交流信息,整个课堂是一张网,教师和学生都是这网上的线,任何一根线如有所反应,整张网都能颤动,教师随时进行调节,真正做到变教案为学案,让学生有更多练习、发言、展示、交流的机会,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效辅导,学生学习知识更扎实、更丰富,能力得到提高。
1.2 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实现自主、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方式的变革离不开环境的支持,否则只能成为空谈或沦为形式。而“小班”正是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最切合的教学环境。
1.2.1 小班化可以优化教学的物理环境。教学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客观条件,是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师和学生的生物、物质和精神因素的总和。小班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快地适应教学环境,减少学生之间的冲突,让他们有更广阔的空间学习、阅读和娱乐。
1.2.2 小班化可以优化教学的心理环境。小班的组织形式给师生彼此的认识提供更多时空。教师能在单位时间内关心更多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受教师辅导的机会明显增多,基本能做到“面向全体”,加强了情感交流和教学信息的传递。
1.2.3 小班化可以优化课程设置。小班化教学资源上的优势,为课程的设置安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发挥集体智慧,增进相互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体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大部分学生不再是看客,而是真正课堂的主人。例如,可以充分进行分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如此这般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加强。
1.3 小班化教学可以改善我国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小班化教学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强调知识的开放性和课程的综合性,教师和学生不只是课程的“接受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创作者”。在师生相互交往的动态过程中建构课程意识,同时也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小班化的改革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舞台。从而改变我国学生缺少自信、恭顺无创造精神的个性。
1.4 小班化教学可以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
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教学,在教学时间上,由于班额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减轻,能有大量时间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做个别指导;在空间上,实行小班教学后,教师空间增大,能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频率,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有助于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在形式上,小班教学可以采取各种教学形式,照顾到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灵活掌握教学要求和进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2 我国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可行性
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教育发展的健康与否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前途、命运。在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今天,教育不容小视。在亚太一些地区,如新加坡、泰国等都在进行一系列教育改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缩减班级规模。在我国,小班化教学也已具备了可行的条件。
2.1 计划生育效应为小班化教学提供了现实基础
上世纪70~80年代,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实行的是大班教学制,一个班级的人数甚至达到了七八十人。班级的庞大给教师造成了不小的负担。但随着80年代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出生率明显下降,升学压力降低,这就为实施小班化教学创造了可能。
2.2 我国GDP总值的不断增加是小班化教学的前提条件
教育的投入是小班化教学实施的关键所在。以泰国为例(泰国的各方面情况类似于我国),政府资金是泰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来源,总的教育支出从1987年的13.48usd增加到1997年的68usd,再到 2000年的70usd。2000年,总教育支出占政府财政预算的25.7%。从1991年开始,教育支出成为中央财政预算中最大的份额。而在我国如果能提高教育支出在政府财政预算中的份额,小班化教学将成为可能。我们来算一笔账(以某城市为例):现任小学教师为6000人,按师生比1: 19.5 的比例来说,学生有117000人。一个有50人左右的班级,教师大约有2人左右,把班级拆为25人左右的班级,教师大约1人,但是他所面对的学生数却减少了一半,若实行包班,就可以在不增加太多教师的情况下实现小班化教学,也有利于综合课程的实施。目前,我国的GDP已达到小班化实施的前提条件。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投资,需要五至十年甚至更长的过程才能见到效果,但是足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后续发展。
2.3 师资条件和教育资源为小班化提供了可能性
教师通过各种渠道的继续教育,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成为小班化教学的生力军。他们可以有效地开展小班化教学,为“综合性的课堂”的推行展开一片新天地。其次,本科全日制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也大大提高了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壮大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推行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原有的教学资源,缓解小班化校舍紧张的问题,将就近的学校整合起来,共享教学资源,合理分配老师以及教学场所。
2.4 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应“由点及面”进行推广和普及
上海、北京等地的部分小学已开展了多年的小班化教学实验,在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实施过程、策略和模式上已有了初步的经验,这就为我们在较大范围内推行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小班化教学继承了班级授课制的所有合理内核,又克服了大班授课制的弊端,增加了个别教学的优点。既不过分增加教育的成本,又可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小班教学与大班教学相比,教学成本提高了,但教学效益提高了。学生获得更多的指导,特别是享受更加充分的优质教育资源,教学质量得到更快、更好的提高。而大班教学使部分学生得不到更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而出现“吃不饱”或“消化不了”的现象,在小班化教学中可以得到比较有效的克服。
不难看出,小班化教学以它特有的优势,逐步引领着世界基础教育的改革浪潮,小班化教学带给我们的将是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小班化教学”为素质教育带来了曙光。
参考文献
[1] 乐毅,朱雪雯. 也谈小班化教育与教育机会均等——基于美国缩小班级规模实验的比较研究[J]. 常熟高专学报, 2003, (6): 15-17.
【关键词】80年代 90年代 人教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 用字情况 对比
识字教学一直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语文教育的发展,也关系到全民族文化素养的提升。识字教学更是小学低年级阶段语文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尤其在当下全民汉字书写水平低,“提笔忘字”的情形下,写字规范等问题严峻,提升汉字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而想要提升学生对汉字的掌握效果,追本溯源,要从语文教材着手。教材是具体教学实践的参考,教材本身只有合理、系统、科学,才能成为教师教学实践中的方向标。因此,对小学语文教材汉字教学部分的编制情况进行考察,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小学分为三个阶段,低年级主要学习基本的汉字,为中年级的词句训练以及高年级的篇章理解打基础。本文以80年代(1987年11月第二版)、90年代(1993年4月第一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每套选取其中的低年级教学使用的全4册(书后以附表形式呈现生字表)为对象,分别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进行低年级汉字教学用字的对比研究。
研究识字教学之所以从生字表出发而不对课文用字加以考虑,是因为课文用字中出现的所有汉字,其范围要相对广泛很多,并且受到课文内容本身的影响。教材中的课文多是选择现成文章而不是自编的,因此字词方面极大地受到了文本本身的约束。而为了响应国家关于语文课程的思想教育性,入选教材的多是名家经典之作。这些文章在文字选用上多有自己的行文和遣词造句特点,文字使用上也跟日常生活用字存在不同之处,所以范围要广很多。甚至有些课文用字生僻,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少,遗忘率高。而生字表则是综合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已有水平与教学大纲而有原则、有目的地选取规范字种,也是学生识字水平评估的主要参考依据,因此更具有代表性和研究意义。
特点在比较中彰显,对80年代和90年代的教材进行比较,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发现长处和短处,把握各个版本教材的特点,找出有待改进完善之处,以克服单套教材的局限性。当下正在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生字表分为会写字和会识字两个字表,会写字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既能认又会写,而会识字只要求认识即可。而1987版和1993版教材则并未加以区分。本文从识字教学用字的字种、字序、字量三个方面进行统计对比,统计数量时主要结合频度,以此来完成各部分要素数量的收集,对其数量关系进行纵向的对比分析,揭示这些要素之间随着历史的发展是否存在联系,探索其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尝试对统计的结果进行正确解释并提出建议。人民教育出版社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编写教材,直至80年代末,教材编写开始注重语文学科特点,关注语言文字训练。因此,对在此之后出版的教材内容进行研究更具有现实性指导意义。
一、两套教材字量情况对比
虽然教材的字量安排均受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但是两个版本教材的字量选择上随意性极强。
从表1中可以看出,80年代一、二年级各个学期所要求掌握的生字量分别为201个、323个、392个及375个,均高于90年代对应学期生字量的安排。90年代,教育工作者开始着手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素质教育逐渐被重视起来,因此生字量在80年代基础上稳步减少。90年代版本,一年级上册的生字量比80年代减少了20%左右。80年代与90年代在字量安排上的差异指数在1.6%~11.3%之间。其中,差异最小的为二年级上学期,为1.6%;差异最为显著的是一年级上学期,高达11.3%。
字量安排上的不同体现了教材编写趋势:重读写的趋势弱化,开始重口语表达。从总的生字量来看,80年代一二年级的总字量为1291个,90年代为1180个,减少了111个汉字,相当于减少了一年级上学期一半以上的生字量。字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教师更多的主导权,让教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一年级是识字教学的起点,90年代,教材开始考虑到学生在入学后既要学习汉字,又要掌握拼音字母,任务过重,影响识字效果,因此开始有意识地减轻一年级入学初的识字量,主要学习拼音,避免学生因过重的学习负担而降低汉字学习热情。一年级下学期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拼音学习任务,因此开始大幅度增加识字量,90年代增加了75%的生字量,80年代则增加了60.7%的生字量。二年级上学期的差异指数在1.6%左右,是生字教学安排差别最小的一个学期。两个时代均将二年级上学期看作是识字教学的一个转折阶段,字量安排上有所减轻,以巩固所学知识,为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字词学习打基础。总体来看,90年代开始重视学生口语等方面的训练,减轻了生字教学任务,从4.5%的差异指数来看,80年代与90年代教材在字量安排上差异并不显著。
二、两套教材识字教学用字字种情况对比
由表2可以看出,两个版本教材识字教学用字的字种选择跟2500常用字表的吻合度达到96.5%~97.9%。80年代版本的字种选择情况,无论是同字表一(2500)还是字表二(1000)比较,都明显优于90年代教材。可见,字种的选择并没有随着时代的推移而实现优化。教材编写时选择使用频率高、使用范围广的字种作为教学首要内容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具体的操作中就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常用字表和儿童口语用字是不是百分百重合?会不会有一些儿童常用字词并没有收录进常用字表?这些字表的制定依据都是从成人用字的角度出发,对小学生来说,是否应该制定更科学的教科书用字字表,以作为教材用字依据?识字量的增加,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这就对教材字种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具有科学性,符合常用性。80年代以来,检测汉字常用与否的一个主要参照标准就是2500常用字表与1000次常用字表,两套教材在选取字种时也是如此,因此有着极高的吻合度,可以高达99.9%。一些汉字虽字形复杂,但因与生活息息相关,如鼻、姐、妈等识别率也很高。从字种角度考虑,学生认识度最好的字的特点如下:笔画数较少,多为象形独体字,如火、日。而根据汉字效用递减率原则,高频字使用的频率高,随着汉字使用频率的降低,该汉字使用的语境大大减少。小学低年级阶段应该尽可能多地学习高频字、常用字,以便让学生尽快地进入阅读,这就需要明确识字的先后顺序。字义具体的字先被认识,如水,这类字在生活中比较常用,是儿童平时生活中可见、可触、可感的字,编排应靠前。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口语上已经可以表达自己所想、所见。但是会说,并不代表能认识,更不意味着可以准确写出该汉字。儿童口语中经常说的汉字,在语文课上优先学习可以起到强化和巩固的作用,达到更好的识字效果。
三、两套教材识字教学用字字种、字量情况综合比较
汉字教学内容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点,历来不乏学者的研究。早在1961年,辛安亭就做过生字教学有关字量统计方面的研究,其从1904 年到1959年55年间出版发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30 种,以其一、二年级所教的全部生字量为对象进行分析,发现各版本教材在字量选择上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两个年级下来,30套教材中有的教材共教了1807字,而有的教材仅仅教了910字。其中有14种小学语文教材(占了30种教材近一半),所教字数量在1100~1300之间[1]。经过简单的概率推算,可以看出一般教材两个学年下来,只教了1200多字,学生每天学习2~3个字。每天所学的汉字中,很可能还存在着学生在学龄前已经通过课外阅读掌握的汉字。可见,教材汉字教学部分的合理性有待增加。将两套人教版教材识字教学用字的字种、字量情况做综合的比较,如表3。
80年代和90年代教材,因为尚未实行“识写分流”,认写比率为1∶1。两个时代的教材在编写上均未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入学初,学生生字量薄弱,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了大量汉字,认识却不会写。只有笔画简单或者幼儿园阶段学习过的汉字学生才能书写出来,但也不能保证笔顺的规范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教材识字内容的设置将“识”与“写”分开,可以有效地增加学生的生字习得量。生字量安排最多的一个学期都是二年级上学期。80年代二年级上的生字量为392个,是四个学期中最多的一个,而90年代生字量最多的一个学期是380个字。可见,识字教学字量的安排上呈现梯度特点,并且有一脉相承性。
由表4可以看出,两套教材选择的相同字种仅990个,占总字种数的66.8%。两套教材由同一出版社编写发行,相隔时间不足5年,但是在字种的选择上呈现出极大的差异。可见,教材编制的字种选择上缺乏有效的参考依据,随意性强。
四、两套教材字序情况对比
字序指该汉字在生字教学中出现的次序,字序不同体现了各版本教材在编写理念上的差异和教学侧重点的不同。下面将两套教材一、二年级四册书总的生字排序情况做比较(主要对比排在最靠前的20个汉字、处于中间的20个汉字和位于最后的20个汉字),以观察两套教材在生字安排上的共同点和区别。
从整体上来看,两套教材字序排列上较为接近的汉字有“八、二、火、六、七、人、三、十、一、九、日、水、四、五、月”共15个,相似程度约为25%。两套教材相隔时间不足5年,然而在字序排列上已经大有不同,并不因时代相邻而体现出字序的一致性。从表5中还可以看出80年代与90年代的版本并没有充分地考虑字的结构、笔画等因素。像“五、四、九”这样笔顺比较复杂的字都排在了前十的位次。字序的排列应该照顾到汉字结构上的特点,由独体过渡到左右结构,再逐步过渡到上下结构等。汉字学习初,一些汉字结构清晰,如上下、左右结构,能准确拆分为两个简单部件,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大多在6―8岁之间,年龄小,认识属于起步阶段,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于形象、具体的事物印象深刻,容易把握。汉字从象形的甲骨文字开始,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字形不断简化。如今使用的简体字,对于没有文字学功底的人来说,已经很难从字形本身去建立起与事物的联系。对于小学生来说,文字是枯燥的符号,字形比较抽象,有一定的学习困难,趣味性也不强。为此,在教材设置中应该以象形字、会意字先行,结合图片,化抽象为具体,建立起联想,努力照顾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自身是一个个独立个体,智力、学前知识水平不相同等因素都会影响接下来的汉字学习。一年级新入学的小学生掌握的字、词、句都比较贫乏,因此从认拼音、识汉字入手,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现有水平。
在两套教材优先字序中,我们看到像“妈、爸”这样笔画多,但跟日常息息相关的汉字,也排在较为靠前的位次。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开始正式学习汉字,开始潜移默化接触汉字知识,同时要识记汉字和学习拼音;再加上学生的年龄较小,坐不住板凳,因此,一年级主要以多认汉字为主,掌握少量会写字,以免学习负担过重,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一年级大量识字,可以为接下来二、三年级尽快进入阅读打下良好基础。80年代和90年代版本并未认识到这一点,一年级的字种笔画多,结构复杂,为学生进入下一学习阶段而出现错字、别字情况埋下了隐患。在字量上,80年代版本一年级要求会写的生字达524个,加上这一阶段学生还要学习汉语拼音字母的写法和拼音规则,学生学习负担重,影响了识字效果。两套教材的二年级上册都是识字任务的主要承担者,符合小学二年级是儿童识字快速增长阶段的规律。并且从字种上来看,笔画变多,字形变得复杂,呈现出了一定的难度递增性。字形也不是越复杂越好,而是要渐进性变化,应由左右结构的“瓶、掉、创”等过渡到上下结构的“藏、荡、杏”等,再逐步开始学习半包围结构,如“透、通”等。
二年级下册的写字训练,简化有些过快,指导的针对性减弱,教材的示范性也不够强。容易写错的部件、易混淆的汉字等,需要经验丰富的教师才能把握,对新教师来说则缺乏指导性。选择恰当的字种进行教学是学生科学识字的前提。课程标准中虽然给出了应掌握汉字的大致数量,人教版教材在字量安排上也一直严格遵循课标的要求,然而课标不再给出具体字表,因此导致人教社各年代教材在选字上缺乏指导和标准,随意性强,不利于识字教学效果的稳步提升。教材中汉字教学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和以怎样的顺序对知识内容进行排列,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有着非凡的意义。排序既要符合汉字字形(笔画、笔顺、结构)上难易程度的梯度增长,又要照顾到学生的认知特点。人教社各版本教材主要通过随文识字,选文上又有时代性,因此在字种排序上没有标准和导向。
总体来说,80年代与90年代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教学部分用字在编排上缺乏科学、规范的编制标准,随意性较强,教材的识字教学效果也参差不齐。因此,如何使教材识字教学内容规范化、全面化、系统化和标准化,是十分有必要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