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给水工程建设标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城市给水;现状;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内,城市建设不断提速,给水系统是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其关系到工业生产、城市居民生活等方方面面,做好城市给水规划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系统性工作。
二、城市给水的发展现状
1.供水量不足
我国城市的缺水分四种基本类型: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浪费型缺水及污染型缺水等。我国河流的平均径流量是15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河流年径流量的5%左右,位居世界前列。然而人均水资料拥有量极少,仅相当于全球人均占有量的1/4,是美国的1/5,加拿大的1/50,排在全球100多名,被列入了世界最缺水的国家名单。
2.水源污染日趋严重
近年来,全国水污染仍呈发展趋势,工业发达地区水域污染尤为严重。据7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的110个重点河段统计,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Ⅰ、Ⅱ类的占32%,Ⅲ类的占29%,属于Ⅳ、Ⅴ类的占39%(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COD、挥发酚和BOD等)。黄河、松花江、辽河属Ⅳ、Ⅴ类水质的河段已超过60%。淮河枯水期的水质已达不到Ⅲ类,其大部分支流的水质,常年在Ⅴ类以上。长江和珠江的水质为Ⅳ、Ⅴ类的江段已超过20%。与此同时,城市内及其附近的湖泊普遍已严重富营养化,例如滇池的藻类含量达3000×10个/L。此外,全国以地下水源为主的城市,地下水几乎全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据1993年的资料报导,全国有97%的大中城市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118个城市中只有3个城市的地下水未受到污染。地下水污染物一般以酚、氰、砷、硝酸盐为主,铬、硫、汞次之。
3.供水水质标准偏低
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订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存在着项目少、标准低的差距,尤其对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的检测项目更少。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仅有35项指标,而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有49项,日本1993年底开始执行的为59项,欧盟制定的为66项,美国环保局安全饮水法中规定的水质指标共83项。并且在一些单项指标的规定上,我国较低。例如浊度,我国是3~5NTU,发达国家是1NTU。另外,从饮水标准制订颁布的周期上看,我国是10年左右修订颁布一次,而发达国家是3~5年就要修订一次。
4.建设资金短缺
由于历史原因及8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使城市的市政工程设施处于滞后状态。在城市供水方面,形成目前“欠账”多、面大、点多而又须集中快上的态势。另外,给水工程是系统工程,一般工程量较大,施工较复杂,建设周期较长,故所需的投资相对较多。尤其是长期形成的“城市自来水是社会公益福利性事业”的观念,未能把供水行业当成工业,未视自来水为商品,使市场经济的机制无法在供水行业推行,造成不少城市供水行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靠国家财政补贴运营。因此,形成了城市给水工程建设资金普遍不足的状态。
三、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遵循的基本原则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一般设计要求指的是在设计规划过程当中设计人员应该考虑进去的各方面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规划设计时确保这些原则严格遵守,保障城市给水工程的设计、建设质量。
1.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设计一定要服从于城市的综合规划设计,所以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城市的整体规划设计为依据和前提,科学合理地做好各项给水设计,以便达到城市综合建设的要求。
2.确保城市给水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与城市排水规划,工业用水规划,环保要求等协调发展,相互支持,一定不能将其当做一项孤立的工程去完成,达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要求符合国家开源与节流相并举的方针政策,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求严格遵循《水法》的相关条款,严格做好有关的规划设计工作。
4.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必须按照全面规划,远近结合,分期建设等原则进行。按照国家的现有政策及结合现实条件分批次实施,把近期的工程作主攻点,但也要为将来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
5.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设计不单单要将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关系处理好,且要考虑河道航运与工业用水,农业用水,城市用水的关系合理协调好。在水源出现紧缺时,务必要确保优先供应城市居民生活用水。
6.改造建设水源工厂的时候要结合实际情况,应该在合理科学利用及充分挖掘潜力之后才去考虑将来的发展。
7.进行水厂的规模规划设计时,要从实际出发,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在确保近期城市水供应的同时,也要保障具有未来的发展潜力,在满足效果最佳的前提下规划设计水厂的规模。泵房的建筑或者取水的头部工程可以一次性做完,如此能够使分期投资的造价降低,整体造价也就相对减少了,更加经济合理。
8.城市给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要将地形因素、水源的状况、城市建筑状况、工厂用水量等实际情况,根据水量和水质等各方面的情况,与当地的地形,水源,城市建筑,工业用水等条件结合起来,在服从城市的整体布局的前提下,以经济为出发点,优选给水体系。
9.针对旧的水厂的从新规划设计,将提高有关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使其经济收益增加为出发点,引进和开发新技术,保障城市给水事业的持续发展。
10.水源是水质的根本保证。务必确保水源具有优良的感官性状,必须对人体无害,绝对不能具有刺激性的气味。同时,水源中不能含有对居民身体不利的化学物质,不能对身体具有急、慢性的损害作用,还有水源不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而且大中型城市的水量供应率应在97%以上,一般城市也要确保水量的充足。简单来说,水源的选择一定要遵循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标准,建立有效的水源保护区,切实保障水源的绝对安全。
四、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设计
首先,对用水量和水质因素的考虑是给水工程设计的首要因素。这是因为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一些淋浴房、游泳池以及健身用水量将大规模的增加,而由于城市的建设,对绿化带的种植也增加,相应的带来了较多的绿化用水。针对上述情况,在给排水设计中应该采用较宽大、使用寿命长并且安全健康的管道材料和高科技的水处理技术,以免出现水管道系统的回流污染等现象。
其次,城市给水系统的规划设计还应该充分的考虑到供水系统,应该着重重视供水系统的信息网络化管理与遥测遥控元件的微型化和高灵敏度以及可靠性,实现未来的供水系统自动管理,根据现实用户的具体用水量来进行科学的调控和供给,从而实现无水箱、无纯净水管道以及没有二次消毒的全封闭式的供水系统。
最后,对于给水工程规划设计而言,增压设备的市政工程是其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市政工程的给水设计中一定要使用具有超导超磁通量的新型材料,电机的使用要遵循给水泵逐渐向小型化管道化的发展趋势,不断的增加变调速泵机组。要根据当前主要用水扑灭火灾的方式,在具体设计中考虑到消防用水。
五、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当前城市给水系统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生产及生活要求,做好城市给水的规划设计及建设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任务。在城市给水的规划设计中,要充分将高科技和城市实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晓东.浅析城市给水的发展现状及规划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8:212.
[2]崔玉川,傅涛.我国城市给水发展现状与特点[J].中国给水排水,2011,02:53-55.
【关键字】给排水规划;用水量;小城镇;规划研究
中图分类号: S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水是一种特殊的资源,也是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的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然而,城镇化所带来的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及城市内涝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水资源短缺以及水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很多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城镇的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和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套齐全、完好的给水和排水设施,是城市有序发展和运行的先决条件。
尽管我国在加快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基础设施的配套规划和建设,小城镇的给水、排水规划建设也在不断的进步,但是如何更加经济、合理的解决给水、排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城镇的基础设施能更好的服务于城镇的发展,仍是摆在城市建设和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2.城镇给水排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给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水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源泉。在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过程中,可利用的水量、水质受多种因素影响时常发生变化。如何经济地开发、利用水资源,选择一种最低的基建投资和管理费用,满足城市的用水需要,是城市给水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城镇给水工程的目标及任务是:从水源取得水质和水量合格的原水,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处理并将净水输送至用户。给水系统由取水工程、水处理工程和输配水工程组成[5]。
当前城市给水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的供水水源受到污染。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的发展,许多水域和地表水污染严重。这些污染严重影响生活用用水的水质。在我国的缺水城市中,水质型缺水已成为城市缺水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
城镇给水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水资源浪费严重。目前工业用水在城市用水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多数企业产能落后,需水量大且生产用水不能充分循环及重复利用,使城市水资源紧张状况日益加剧;此外,管网漏失也是水资源浪费的重要因素。据统计,一些老旧城区,因为管网年久失修,管网漏失率超过20%,甚至更多,远大于设计规范规定的管网漏失率要求。
当前许多缺水城市,地表水资源严重短缺或者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不得不依靠超采深层地下水或者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以维持城市的发展,如天津市的“引滦入津”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秦皇岛“引青济秦”工程等。
2.2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城市排水按其来源和性质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城市排水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及时的收集、输送、处理后的污水达标排放或者对污水进行再利用。除此之外,夏季暴雨也是排水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对象,否则将积水为害。
当前,城镇排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镇的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相对滞后,居民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等不能及时的收集、输送及处理和再利用,任意的排入水体(河道、渠道或土壤),使水体或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长期、严重的危害。
再者,夏季暴雨也是排水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对象,防止城市内涝和雨水的综合利用也是排水工程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截至目前,国内很多城市由于暴雨造成城市内涝的问题在近期还很难彻底解决。除此之外,排水管网管理不到位也是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3.小城镇给水排水规划的研究
3.2城镇给水、排水规划原则、内容及措施
3.2.1给水系统规划的原则及内容
给水系统的规划,应根据城镇的地形、水源状况,城镇规划、供水规模、水质及水压的要求,以及原有的给水工程设施的条件,从全局出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3]。
城市的给水规划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其一般可分为给水工程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业规划)。在给水工程规划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规划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给排水专业相关规范要求;规划应保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给水规划应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相一致;给水系统应按远期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的原则进行;生活用水的水质必须符合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给水系统工程规划包含以下基本内容:城市给水水源工程规划;城市取水工程规划;城市给水处理工程规划;城市给水管网规划;城市再生水工程与节约用水规划等。
3.2.2排水系统规划的原则及内容
排水工程的规划应以批准的城镇的总体规划为主要依据,规划期限应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在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中应重视近期建设规划,且应考虑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4]。
城镇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遵循的原则:规划和设计排水工程时,必须认真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的标准、规范或规定[2];排水工程规划应符合区域规划以及城市和工业企业的总体规划,并应与城市和工业企业中其他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相互协调;规划和设计要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和污泥处理和处置系统相互协调;排水规划应处理好污染源的分散治理与集中处理的关系;排水规划应考虑污水再生利用和污泥的合理处置;排水规划应考虑与邻近区域的给水系统、排水系统相协调;排水工程的排水管道系统应按远期设计,水处理构筑物应按近期设计,考虑远期发展有扩建的可能。
排水系统工程规划包含以下基本内容:划定城市排水范围;预测城市排水量;确定排水体制;确定排水系统布局;原则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的出路和处理程度;确定排水枢纽工程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
3.3措施
城镇的给水和排水规划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规划设计人员根据城市的特点,在相应的法律和规范要求范围内,以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其他专业的规划为基础,充分详细调查现状基础资料的前提下,制定科学、经济有效的规划方案。同时对于城市的建设与管理者来说,应以给排水规划为指导,严格实施,并加强给排水设施的维护及更新,才能够充分发挥城市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保障城市生产、生活等各项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4.结束语
城市是由不同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过去的十几年间,我国城镇化飞速发展。据中国建筑学会统计,截至2010年年底,包括城市供水、排污、供气、供热等市政地下管网的长度已超过135万公里,相当于地球周长的30多倍。城市建成区范围内管线密度由1990年的每平方公里10.27公里提升到2010年的每平方公里33.88公里。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及城市发展,因此,根据每个自身的特点及发展状况,科学、经济、合理的制定给水、排水规划,才能使给排水基础设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同时,如何制定好高水平的给排水规划水平,也是摆在城市管理者和给水排水设计者面前的共同问题,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实践与探讨。
【参考文献】
[1] 张玉先.给水工程[M](全国勘查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排水专业执业资格考试教材)第一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
[2] 龙腾锐 何强.排水工程[M](全国勘查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排水专业执业资格考试教材) 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年.
[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20013-2006 [S]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4]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S]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社.
关键词:给水工程;工程造价;控制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为了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我国开始进一步加强城市环境的改造,并逐步增加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而城市给水工程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与关键。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覆盖面积以及人口居住面积持续上升,供水范围也随之增加。在这种形势下,务必要增大供水设施的建设和投资力度。但要想充分保障给水工程建设的质量、减少资金的投入,就需要对工程造价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
1 给水工程造价控制
1.1 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造价工程的控制也就是成本控制,它贯穿于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即项目建设初期的投资决策阶段、施工阶段直至整个项目竣工为止。工程造价的控制与项目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在项目建设中能很好的控制造价,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有助于减少大量资金的投入;而如果忽视造价的有效控制,不仅会浪费资金和资源,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给整个建设项目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最终对城市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由此可见,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尤为重要。
1.2 给水工程造价控制的原则。工程合理的造价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予以进行的,对不同情况进行特定分析,以此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而根据市政给水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在工程造价控制中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首先,市政给水工程建设项目所涉及到的单位,如主管单位、建设单位、勘察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等,在工程造价时都应该积极参加并参与管理。其次,在项目的造价管理时,需要考虑到工程的工期,还要将给水工程的质量以及会对项目造价产生影响的因素考虑在内。即造价的管理应综合性的考虑项目建设中所涉及到的种种要素。再次,给水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涉及到项目的决策阶段、计划阶段、勘察实施阶段等,造价控制贯穿于每一阶段中。
给水工程造价控制所遵循的四个原则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点,从建设初始阶段到竣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遵循工程造价的四个原则,一方面可使工程项目的每一阶段的分工和每一道工序的实施都能在掌控的范围内;另一方面还能减少工程建设中不利因素的发生,降低造价产生的风险。由此可知,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项复杂性与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只有严格按照上述四个方面的原则,才能实现工程的科学规划,促进给水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
2 市政给水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
2.1 给水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阶段。给水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阶段即项目研究性阶段及决策投资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阶段。迄今为止,人们对共层造价控制和管理方面认识的较少,使得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成为其关注的重点和焦点,殊不知项目的前期阶段才是整个项目的核心内容。对这一阶段进行造价管理,才能对后期工程的实施做好指导。前期阶段的投资误差会对项目投资效益产生影响,也是“三超现象”产生的根源所在。因此,在给水工程项目建设初始,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对项目决策的投资进行控制和管理,而投资决策实际上就是对该工程选择一项最佳的投资方案,这是提高投资效益的最优方式。与此同时,还要根据已有的市政给水工程投资的相关资料以及预算额度,科学、准确的对即将动工的给水工程的前期阶段进行投资估算,这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前提与基础。
2.2 给水工程的设计及招标投标阶段。给水工程的设计以及招标投标阶段是造价控制的重点阶段。给水工程的设计阶段主要就是在以估算的投资额的基础上,对工程的构架以及投资规模进行设计,从而对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和使用,从而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此阶段主要包括方案的优化、材料的购买以及投资概算等。招标投标主要是为了对既能够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控制和管理,又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定期完成工程项目的单位进行选择。这两个方面是造价控制的重点阶段,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2.3 给水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施工阶段只要把前期的准备工作,如设计的图纸、原材料等经过一系列的加工,使其从虚物转变为实物,是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得以实现的阶段。在施工阶段中,所产生的工程费用在整体工程费用中所占的比例达到了60%~70%。所以,实施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较,在施工管理阶段需要掌控好施工的进度,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3 市政给水工程造价控制的建议
3.1 完善造价控制机制。为了控制好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产生的成本,应当对造价控制机制予以改进和完善,即明确参与施工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将参与给水工程建设的相关单位纳入这一体系中。在项目建设的前期阶段,必须完成造价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够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写,并对工程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并对给水工程所在地进行大量调查和研究,从多个方面(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设计模式等)对工程进行预算。
3.2 加大工程招标和投标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工程招标与投标的力度,由此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而且在招标过程中,需要将投标单位的施工质量、信誉度、施工能力以及单位业绩等作为衡量其能力的标准,从而确保选择的投标单位能够在工程造价成本内进行施工,并且还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等。
3.3 加大对工程设计变更的审查力度。在工程造价控制中,设计的变更会对工程施工带来非常大的影响,设计变更越接近施工阶段,对已控制好的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越大。例如,在工程的设计阶段,发现有不符合实际要求的地方,要尽快修改;在工程所需原材料过程中变更,及时修改造价即可。但是一旦在施工阶段发生变更,不仅会导致已完成的工程出现二次浪费,还会导致已控制好的造价发生变动,加大施工成本。因此,在对工程设计中进行造价控制和管理时,需要谨慎、认真,以此降低工程设计发生变更的概率。
除上述之外,在给水工程项目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也要严格进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可知,在工程竣工后,相关人员应当全面审核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并加强工程竣工后工作量的验收和核实,以确定工程建设的整个阶段的施工投资料,最终确定实际的工程造价。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加快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市政给水工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该工程具有工程量大、规模大、周期长以及资金投入量大等显著特点,这便使得给水工程建设中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相关人员应当强化工程整个阶段的控制及管理,全方位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要在降低工程建设成本的同时,保证工程的游戏进行,从而促进工程质量与工程效益的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给水工程、现状、问题、发展
Abstract: urban water supply project on the life of the people in the town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town of water supply, water supply project introduc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ether, China urban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wide investigation research foundation, on the issue of the detailed solutions.
Key words: the water supply engineer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城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提升。城镇给水工程,这一项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工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从总体上讲,我国的城镇给水工程基础设施不足,管理水平不高,据200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许多城镇农村仍采用井水、涝坝、水窖等,即使修建了供水站,也存在着上、下水,系统不通畅等问题,所以解决好城镇的给水问题,将对我们城镇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城镇给水的组成
给水系统指给水的取水、输水、水质处理和配水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1]。给水系统由互相联系的一系列构筑物与输配水管网组成。城镇给水的目的是为了向小城镇居民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生活、生产用水。城镇给水工程的任务是通过兴建给水工程满足城镇人民生活、生产对水量、水质和水压的要求[2]。
按照工作过程,给水工程系统可以分成取水工程、给水处理工程和输配水工
程三大部分,如图1.1,
水源
图1.1 城镇饮用水处理系统组成
给水系统分类一般按其采用的水源类型进行区分。我国各地小城镇虽然气候特征、地形地貌有很大的差异,但其给水工程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以地表水为水源的给水工程和以地下水为水源的给水工程。其中以地表水为水源的系统类型又可分为江河水、湖水、水库以及雨水等,以地下水为水源的系统类型又可以分为单井、井群以及渗渠等。小城镇实际给水系统不仅可以采用单一类型,还可以根
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类型联合供水[3]。
--------------------------------------
作者简介:徐靖文,男,工程师,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城镇给水工程现状
城镇给水的主要对象为居民生活用水、乡镇工业用水、畜禽饲养用水、公
共建筑用水以及其他用水。由于城镇的居民生活、生产生活规律、居住状况等都不同于大城市,所以城镇供水与一般大城市供水有着一些不同的特点。
2.1水源类型和取水方式多样
城镇水源类型较为复杂,有以江河,湖泊水喝雨水作为供水水源,还有以一般地下水作为水源。目前很多不发达的城镇并不积极普及自来水,而是广泛推广压水井。在我国西部缺水地区雨水和污水也成为了宝贵的水资源,由于城镇水源形式、充沛程度具有较大差异,从而对城镇给排水系统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用水点分散,给水量小
我国城镇规模普遍偏小,城镇的居住点比较分散,人口多为几千人,某些大型镇或者重点镇人口较多[4],通常达到1万~3万人,城镇日供水量为几十立方米到近万立方米,比城市的供水量规模小得多。
2.3 用水结构单一
在我国城镇中,用水对象绝大多数是城镇居民的生活饮用水和牲畜用水[5]。尽管许多城镇企业发展较快,但也很少形成规模经营,生产用水结构相对于城市比较单一。
2.4 用水时间集中,给水安全性要求低
在同一居住点上,大多数城镇居民从事基本相同的生产活动,生活作息时间也大致相同,用水时间也相对于集中于每天的早、中、晚,其他时间用水量非常小,短时间的停水不会造成重大损失。
3.城镇给水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城镇给水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即使在西部、东北部地区的城镇也有了相当的建设。全国小城镇供水设施正逐步完善,但是由于城镇建设发展所具有的特殊性,导致城镇给水工程也存在着不足。我国城镇给水工程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几个问题。
3.1 城镇给水工程发展极不平衡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力、物力条件的差异,小城镇供水事业的发展很
不平衡。一些经济发达的小城镇,已建有现代化的自来水厂;而经济欠发达的小
城镇,受经济条件限制,只能建设简易的供水设施;还有一些较贫困的小城镇,
至今还没有供水设施[6]。
3.2 规划严重滞后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大部分小城镇的人口规模、发展布局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当前发展的要求。部分小城镇现用的总体规划编制于90年代,对旧规划的修订与新规划的编制工作进展缓慢[7]。
3.3 部分水厂规模偏小
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部分区域内小城镇各自建设水厂,导致水厂规模过小。给水厂建设费用指标与水厂规模成负增长关系,当水厂的规模越小时,单位水量需要增加建设费用会越高。同时给水厂规模过小,还会导致供水可靠性差、投资运行成本高及水源保护困难,且对原水水质变化适应性差,一旦原水水质变差,则出水水质无法得到保障。
3.4 水源污染严重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工业企业数量猛增。但是乡镇企业规模偏小,普遍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导致了城镇周边环境和水体的恶化。小城镇由于普遍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农业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周围水体,使小城镇水源污染日益严重。至2007年末,我国共有近2万个小城镇,其中约75%的小城镇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3.5 给水管网建设滞后、供水可靠性差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小城镇大都加强了给水厂的建设,但是管网的建设却严重滞后于水厂的建设。虽然兴建或改建了水厂,净水厂的生产能力大于老城区内旧管网的输配水能力,导致水厂内出水有送不出去的问题,且管网管径过小、水量不足、水压不够、供水保证率低,不能满足用户对水量、水压的要求。
4.城镇给水工程的发展方向
4.1 针对小城镇给水工程的规范和标准
我国目前与给水系统建设有关的主要的国家规范和标准有:《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 13-86);《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村镇规
划标准》(GB 50188-93);《农村给水设计规范》(CECS 82:96)等,缺乏城镇给水工程规划,没有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给水工程的合理化水平和定量化指标。应该建立一套针对城镇给水工程的规范和标准,既不宜简单照搬一般城市标准,又不能直接套用农村标准,而应有其单独的规范和标准。
4.2保证源头水质
小城镇给水工程设计的首要任务就是保障水源水质。从源头上控制水质,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法律法规上建立完备的水源水质保障体系。
4.3 采用先进的工艺
采用先进有效的水处理工艺,淘汰落后处理效果差的工艺。随着经济社会的
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质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对城镇给水工程设计来说,采用先进有效的水处理工艺是未来给水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
4.4 加强检测管理
重视水厂的水质控制和加强检测管理。给水工程设计规范的重要目标就是
保障用户的用水安全。因此,水厂的检测控制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5.结论
随着城镇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重视生活的品质,其中给水工程对于城镇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今的城镇给水系统存在着发展极不平衡、规划严重滞后、水源污染严重等问题,通过对城镇给水组成,现状等得分析,得出了根据城镇给水工程制定规范、保证源头水质、采用先进的工艺等方式加强对城镇给水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煦世,范瑾初.给水工程.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吴赳赳,张文华,刘自放,等.给水工程.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3]汤铭潭.小城镇基础设施工程规划(上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李爱珍.乡镇供水的问题和建议.长江建设,1997,(6):23—24
[5] 李光素.我国县镇供水发展概况[J] .小城镇建设,2000,7:67
[6]吴赳赳,张文华,刘自放,等.给水工程.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线;敷设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市政建设成为城市管理中的重要方面,许多市政府都把市政建设作为惠民工程的主要内容来抓。其中,给排水工程建设又是能够充分体现市政府利民政策的重要方面,对于给排水管线的科学规划、高效施工,已成为许多地方城市在市政施工中评定给排水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
一、给排水工程简介
给排水工程,顾名思义,包含了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两个方面。
1.给水工程
给水工程是指为城市居民和企业提供生活生产用水及城市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等的工程。整个给水工程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积水水源、原水管道、取水设施、积水管网和给水处理厂等,整个系统能够对原水进行采集、输送和水质处理。给水工程在城镇和城市居民与企业生活生产用水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往往决定着一个城市用水的效率和质量。
2.排水工程
排水工程是指城市中对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进行排除处理的工程。整个排水工程系统主要包括了排水系统、污水废水处理厂和终端处理设施三个部分。其中,排水系统对废水、污水进行收集和输送,分为合流管系与分流管系两个部分。合流管系是指只通过一个排水系统对雨水和城市污水一起处理,分流管系是指拥有雨水处理和污水处理两个系统,雨水处理系统对雨水和冷却水进行收集、输送,直接排入水体中,而污水处理系统则对那些污染重、必须经过处理的污水或废水进行收集、输送和处理,再排入水体之中。废水污水处理厂包括了一整套对废水污水进行化学和物理处理的设备设施,主要对废水污水进行过滤和消毒处理。终端处理设施则指将经过处理厂处理后的水排入水体中的设施,主要为水泵等机械设施。
二、工程管线敷设研究
给排水工程将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有效实现在实际生活中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的合理搭配。对于给排水管线的敷设,应首先进行分别研究和布置,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地形和建筑物分布特点,对两个管线系统进行综合处理,争取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和服务区域的最大范围。
1.给水工程管线敷设
给水工管线的敷设在设计阶段应对水源距离、城市地形特点、城市用水需求等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在科学的调研结果基础上,对给水工程管线做出合理化设计。
(1)管线网络布置
城市给水工程管线网络的布置主要可以分为树状网络和环状网络两种。树状网络结构简单,管线一般较短,可以有效节省材料和资金,但供水性能较差,安全可靠度不够。往往在树状网络的末端,由于用水量一般较小,因此管中的水流速度就比较慢,甚至会出现停留的情况,导致管中的水质容易变坏,甚至出现浑水或浊水等现象。而在环状管线网络中,由于管线呈一种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因此每一个管道都能够从其余管道中取水,从而有效保证了供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此外,环状管线网络能够有效降低水头损失,减轻因水锤而造成的影响。但是,环状管线网络由于施工密度的增大,也使得整个工程施工的投资金额大幅度增加。
在对给水管线网络进行布置规划时,应根据城市地形和用水需求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经济型、安全性、环保性等实际条件,确定应用树状网络还是环状网络。一般来说,城市规模小,用水需求量不大的地区往往进行树状管线网络的布置;城市规模较大,用水需求量大且范围较广的地区通常应用树状管线网络较多。
(2)管线网络敷设
在对管线网络进行合理布置之后,应开始对管线网络进行敷设。在敷设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干线管道在敷设时尽量避开重要道路或建筑物,争取布置在高地区域,以保证干线管道不会因为意外事故或道路施工而受到影响,也保证了干线管道附近的用户水压能始终保持较高压力,增加管线敷设的安全性;第二,在敷设过程中,若敷设区域地形变化和差异较大,应考虑通过适当进行分压或局部加压的方式以实现节约能量和保证供给的安全性;第三,敷设时应尽量以最短距离进行,保证降低敷设成本,减少材料使用,实现资源节约;最后,在敷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后续施工的可能性,给城市后期给水管线的敷设保留足够空间。
2.排水工程管线敷设
排水工程是城市用水系统的重要方面,对于保证城市给水质量,保护城市用水安全,实现整个城市用水的循环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排水系统选择
城市的排水系统主要可以分为合流系统和分流系统两种,应根据城市用水和生活生产污水的排放实际情况,通过对两种不同系统的有效对比,对排水系统做出合理选择。
合流排水系统指通过一套管道,对排水地区的生活、生产废水和污水进行收集、排放。这种系统的优势是能够有效利用资源,对废水污水进行一次性的清理,但由于这种废水处理方式往往容易对管道排力造成影响,使排污过程中发生淤积、堵塞等情况。分流排水系统对各种不同区域、不同性质的废水或污水进行单独收集、输送和处理,最后在进行统一排放,这样能够有效保证排水系统管力,防止输送过程中的水污染。在现实生活中,分流排水系统的应用比较普遍。
(2)管道线路确定
排水管道线路确定最重要的参考因素是地形,根据排水区域地形特点,进行适当的线路安排,保证排水的彻底性、全面性和可靠性。如在区域中地势较低的地方敷设排水干线管道,便于支线污水的流入。在复杂的地形中,甚至可以设置多个相对独立的排水系统,对不同地形进行有效排水。如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可布置多个不同的高低区相间的排水系统。
区域内选择的排水系统也是影响排水管道线路的重要因素。如在分流排水系统中,一般会有两个或多个管道系统,在进行管道线路确定时,应根据这些不同的管道系统制定针对性的线路措施,实现平面与高程布置上的相互配合。在合流排水系统中,要准确定位截流干线管道和溢流井位置。在分流与合流排水系统混杂使用的区域中,则应分别针对两种系统确定相应的合适线路。
在管道线路的确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是尽量确定充分利用重力的线路,最大程度上避免线路的抬升,这就需要管道在生产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加上相应的坡度。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整个线路管道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降低技术难度。
(3)管道网络敷设
排水系统中的排污干线管道一般应布置在临街或沿路路线上,设置在产生污水量大、地下管线较小的地方,而不宜设置在交通繁忙的路线或人烟稀少的区域。在比较宽的道路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考虑敷设两条干线管道,增强管道排力,减少支线管道的敷设带来的成本和技术浪费。
在敷设过程中,还应重点关注管线的埋设深度。一般来说,管道埋的越深,成本越高,施工技术难度也就越大。通常情况下,在比较干燥的土质中,最大深度应控制在7m到8m之间,在较为潮湿、石质较多的土壤中,最大深度则不应超过5m。此外,覆土厚度作为管道的保暖和保护措施,也应根据管道敷设区域的气候特点、土质特点等进行科学计算和确定。
结语:
给排水工程管道敷设作为市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其综合性的技术特点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近几年我国高校的课堂中,已经有了专门针对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课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综合性技术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张萍花,桂刘丰,冯学诚. 城镇市政给排水管线敷设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