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第1篇

Abstract Dance,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how to penetrat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teaching of dance, and it is the key to inherit and inheritance. In the 21st century shows a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dance with the dance increasingly by holding,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the dance teacher, in dance teaching, in addition to guiding students to master the basic movements and morphology,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penetra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to enable students to in dance performance to better performance.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own years of experience in teaching, the focus from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mbodied in the teaching conten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penetration, the feature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dance costumes and other aspects the detailed description and summary, hope can help peopl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dance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s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同样是来源于生活,并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鲜明的时间性和时代感。正因为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因而其舞蹈文化的境界可谓登峰造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仍保持着原汁原味,且韵味十足。当前,民间舞蹈的教育已经从原始的人民群众的直接传承升级为从幼儿到高校的舞蹈教育,近年来民族民间舞蹈的即兴课程研究更成为重头戏,笔者将从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舞蹈教学中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 传统文化在教学内容中的体现

中国的民族民间舞种类多、风格各异,这种文化的结合体是民族文化典型心态和样式的突出体现。不但保留了传统文化,且各具舞蹈语汇系统特点。在具体到舞蹈教学内容中,教授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将这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族心态和样式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重点将风土人情、舞蹈风格韵律、民族心态的动态语汇等按照匹配的教学元素进行分解再讲解,在文化知识讲解中深化学生对不同民族舞蹈精神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在肢体训练中巩固它们对不同民族舞蹈动势原理和风格特征的掌握,最终使其通过身体语言的方式来展现民间舞蹈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最终实达到舞蹈形神兼备的至高追求。

中国舞蹈教学者的任务不只是教授学生形体动态,更肩负着中国传统文化传授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因此,在民族民间舞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安排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部分:首先讲述各民族民间舞蹈素材的形成和由来。其次讲述民间的风土人情和民族心态,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用身体去表述。举例说明:

1.1 藏族舞

因受农牧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共同影响,在政教合一和喇嘛教努力迎合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封建农奴制历史背景下,呈现出舞姿重心靠前,身体微前送或90度前倾的朴实之态,无论踢踏悠,还是摆跳翻甩,均稳沉有力、柔韧多变的风格特点,但万变中的不变是:膝部上多为连续不断的或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不断柔韧的屈伸,连绵不断的颤动或屈伸,不断的颤动和伸屈动作使舞者在步伐上出现重心移动和上肢运动,最为典型的带动性动作有”踢踏“和”弦子“、”锅庄“等。此外,藏族地区的地域辽阔也注定了藏族舞蹈的风格迥异,但都,在教授中,教师必须准确把握不同颤动和屈伸的核心点,再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当然亦不能忽视对学生律动中所表现出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情趣的把握。

1.2 东北秧歌舞

其基本体态特征为上身前倾、微微含胸、膝部微屈、重心在前,很多刚接触东北秧歌的舞蹈学生对其表现体态渊源不够了解,在课堂中一味的简单模仿,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在体态表现中使东北秧歌失去其原有的内在韵味。因此,作为舞蹈教师,在东北秧歌的基本体态教授前,为更好地启发学生的表演,很有必要为学生讲述其体态形成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影响因素:一是东北人民审美情趣的形成。东北地域开阔宽广、居住人群多为体力劳动者,在自然熏陶和劳动生活的陶冶下,形成了东北人民性格的代名词:朴实、坚韧、直率、乐观,其审美情趣也更偏重于氛围浓郁、线条粗犷。二是东北人民的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的影响。逢年过节和庙会时,东北人民都会通过敲锣打鼓和舞动秧歌的方式来求神保佑故土新居,因高跷最受欢迎,因而,高跷舞动也就成了东北民族的特有风格。回归没有脚踩高跷的真实课堂,当学生了解了其背后的体态原由后,在跳东北秧歌的舞蹈动作中也能很快抓到要领,将其特有的内韵风格更好的体现出来。同样,在教习东北秧歌的基本动律(上下、前后、化圆动律)所呈现出前踢、后踢步等步伐特征时,也要将高跷文化渗透进去,让学生想象脚踩高跷的“急出、慢落、稳移重心”之感,进而表现出东北秧歌特有的那种“艮劲儿”和点线强化韵味。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总结,在基本动律的教习中,当渗透了民间高跷文化知识后,学生的动作才更准确、生动,方能更好地体现东北秧歌特有的“稳中浪、浪中艮、艮中俏”的主体风格。

总之,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内容安排中,教师的教学任务主要可以概括为:帮助学生掌握不同民间舞蹈的动作、舞蹈风韵和风格特征;加深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创造”形神合一“的美感;为学生讲解并分析不同舞蹈所蕴含的民族传统和继承现状。如汉族舞蹈中的秧歌舞,一定要从有历史记载的汉代(当时叫高跷)讲起,盛行发展为清代(改叫秧歌),此后不同地区形成不同风格的本地秧歌。

2 传统文化在教学方法上的渗透

中国古代著名学者朱熹在就曾说过”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足见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在舞蹈课堂讲教习中,笔者经常鼓励学生深入到人民群众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可主要概况为如下几种:

2.1 氛围烘托法

即根据课程内容设定课堂情境,烘托特有的民间气氛。举例来说,在笔者教授藏舞课程时,开始先喊了一声“拉索”,当舞蹈快速利索的结尾时喊“呀”;而在教授东北秧歌的课程中,我又会着重加入“嘿嘿”声,这些声音的加入一方面具有提神效果,另一方面也是情感的独特表达方式,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不同民间舞所生成的不同环境和文化的理解及记忆。

2.2 生活体现法

在当前我国的舞蹈课堂教学中,“一言堂”的口传身授的方法最为常用。这种方法极易禁锢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对教师有严重的依赖性。因此,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到人民群众中去,到生活中去,到实践中去,因为只有那里才是民族民间舞的最初文化原型。以笔者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成果,我倡议其他舞蹈教师也应尽可能多地根据所教的民族舞的类型带着学生到相应的民族去进行本土体验和考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听觉、视觉、触觉、感觉和嗅觉),在深入了解其历史背景、真切体验民族生活,加深学生的文化理解程度和舞蹈认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乡土气息中海量的吸收民间文化养料。寻根之旅也是中国民族民间舞不断创新和时展的必然。当然,要真正实现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去民间实地考察、亲身体验,除了有教师和学生的努力外,还需要时间的等待。

2.3 静观欣赏法

对舞蹈教学活动中,单纯依靠语言的阐述是很难全面深入地阐述舞蹈的风格、舞蹈的韵律、情感等,其中很多要义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充分使用教学辅助器材,如投影仪、电视等现代设备。举例来说,我在教习藏舞时,就采用了投影仪为学生放映了藏族风光,包括神圣的唐古拉山脉、穿着藏族服饰载歌载舞的藏民等,这样能帮助学生在静态的欣赏中营造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进而营造对这一舞种的深度理解和认同度,进而激发其对舞蹈动作学习的积极性。

2.4 主动创造法

这是被动模仿的升级,只有主动创造才能发现更多的美。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我让学生自行组合音乐、自己编配舞蹈动作,最后再进行教师指导、加工和修改。这样既能去除学生死板模仿的短板,我们又能发现,其实学生往往能创造出很多优秀的舞蹈动作,是我们所没教过也没想到的,最主要的是,学生普遍喜欢这种具有一定开放性和自由度的全新教学方法。

3 传统文化在舞蹈服饰方面的体现

服饰与舞蹈表面看是一种绿叶配红花的装饰,实则对舞蹈的风格有着极大的制约影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服饰更是不同地域文化及品位的一种体现。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舞蹈对应着其特有的服饰风格,举例来说,傣族穿筒裙,藏族穿长袖袍,维族穿小上衣和大摆裙。为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感受不同民族舞蹈的韵律和地方文化,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试穿藏袍,学生表示这样能更真实地感受到双臂的松弛下垂、袖子对指尖的影响,甚至有学生细致地描述了脚撩袍子时的”似绷非绷“的感觉,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掌握舞蹈动作规格。

通过实践教学经验我发现,如教师能在舞蹈教学中加入服饰风格的训练,不但能充实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自然地将民族特有的风情文化和审美心理渗透到教学中,在提升学生了解所学舞蹈文化的同时,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第2篇

一、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1.道德层面现状

德行是儒家文化孔门四科之首,反观当代大学生的德行,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从公共道德方面来讲。许多大学生在公共场合不顾他人利益,大声喧哗,在公共墙壁上乱涂乱画,说脏话,乱扔垃圾。这些不符合大学生身份的行为,让人瞠目结舌。其次,从人际交往道德上来讲。父母、教师、同学与朋友,大学生的主要交往对象。在校期间,许多大学生存在与同学关系紧张或者对人冷漠的问题。一个宿舍舍友之间关系决裂,很容易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不尊重教师与父母,不懂得基本礼貌,路上见到老师不打招呼,课堂中说话睡觉。不能孝敬父母,亲和待之。

2.知识层面现状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许多大学生的学习任务并没有完成。首先,大学生学习态度不科学。在儒家思想中有这样的观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然而,一部分大学生并没有将学习作为乐趣,也不能诚实地对待自己的学习结果,存在不懂装懂的现象。其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不合理问题。学生学习的功利心强,只学习对考虑有帮助的东西,不能平等对待知识。

3.人生观层面现状

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胜不骄,败不馁,才能让大学生具有正确处理成长问题的能力,从容面对挫折。但当代大学生往往都是各地的优秀学生,一下进入到人才济济的大学,优越感消失,自卑心理产生。大学生自杀问题频繁出现,校园暴力事件的产生,让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关注大学生的人生观问题。

二、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与应用

1.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学生建立爱国主义精神,就具有自己的精神支柱,能够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在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爱国主义元素。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观念,以及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有利于大学生明确自己的爱国之心。

第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与人格完善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道德修养大学生成长之本,没有规范的道德观点,大学生很难成长起来。正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传统文化的诸多道德观点,对于学生的成长有推动作用。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重义轻利与见利思义的观念。与功利相比,道义更重要。这与许多学生的人生观是相反的,加大传统文化的传播,给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导其建立正确的名利观与道义观,有利于大学生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应用

第一,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让传统文化发挥其作用,就要彰显传统文化的实用性。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起来,让大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内在需求,才能促进学生认可传统文化,发现中华民族珠宝的魅力。传统文化不是部分学生思想中的枯燥内容,而是服务于历史、现代社会的发展的重要动力。面对社会中讨论较为激烈的“老人倒了扶不扶”问题,教师可以将其与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内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

第二,运用现代技术统一传统文化与人文素养培养结合起来。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表现上看起来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但要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结合起来,需要教师用现代教育技术去提高传统文化的吸引力,让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学习内容。像在讲解道义观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近些年来反腐案例,让学生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更清晰地了解反腐案例,从中意识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第三,用良好的校园环境传播传统文化。校园是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对于大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形成有直接影响。重视校园文化环境的重视,加强传统文化设施的建设,能够起到潜移默化地影响。校园管理者要利用校园广播或者学校内的橱窗做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引导相关社团组织传统文化宣传活动或者传统文化的竞赛活动。积极利用传统节日,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宣传。像在端午节,学校可以对屈原的个人事迹以及端午节的意义进行宣传,让当代大学生了解伟人的爱国之心,以此来促进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建立。利用校园环境这一无形的工具,帮助大学生的成长,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能够促进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快速提高。

三、结语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道德观; 价值观构建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6-0184-02

一、核心价值观概述

“价值观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 对外在于自身的事物或现象所蕴含意义的认识和评价, 它往往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追求等形态。一定的价值观是处于一定经济关系之中的人们的利益和需要的反映, 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和需求, 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1]“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价值体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价值观。”[2]

有学者指出,“新的核心价值观念至少包括这么几个内容:对产权的尊重、对帕累托改进(一种制度的改变中没有输家而至少能有一部分人赢)、机会均等和是非观念等”[3]。有的学者提出“仁爱、敬诚、忠恕、孝悌、信义等价值在当下和未来中国或东亚社会的发展中还将继续起着作用……传统伦理经过时代的转化、淘汰与我们自觉地批判继承, 可以与现代化的新的伦理价值――个性自由、人格独立、人权意识等等整合起来”[4]。有学者认为, “发展”、“富裕”、“民主”、“文明”、“公平”、“正义”、“友爱”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5]有学者指出, “正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6]。还有的学者将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即“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7]。

综上所述,学者们的阐述都离不开“以人为本”和“和谐发展”,所以我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当前我国在核心价值观构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1. 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道德沦丧极大地影响了核心价值的实现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共性,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丹尼尔・贝尔所描述的在西方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价值沦丧、过度消费、生态破坏等现象。“中国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以一种合理、合法、合乎道德规范的手段来谋取个人利益被忽视了”。[8]物质生活富裕的另一面是享乐主义;市场竞争的另一面是拜金主义、人际关系的冷漠、人性的扭曲;崇尚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的另一面是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形式主义的泛滥,以及对道德教育和人格修养的忽视与贬斥。现代社会正在呼唤仁爱、和谐、诚信、节俭、协作等传统美德。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体制的完善都离不开道德水平的提高,加强道德观教育迫在眉睫。

2. “”的阴影并未消失,传统文化复兴难度较大

“”十年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成分的摧残,对腐朽思想的强化,以及在借鉴西方先进文化过程中对西方理性主义、人本精神的盲目崇拜,一味凸显主体地位,致使人们把追逐个人眼前利益作为人生的唯一诉求。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社会发展的潜在危机。

3. “大众文化”悄然形成,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

作为20世纪以来兴起的一种文化现象,“大众文化”通过电视电影、流行音乐、商品广告等大众传媒形式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加速了文化的多元化进程,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大众文化在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获取信息与休闲娱乐等需求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大众文化的低俗化现象也日益严重,混乱的人生观价值观、哗众取宠的低俗信息对主流价值观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

三、以道德观为突破口,实现核心价值观的整合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道德水平的提高。道德价值观的整合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实现的基础。我们进行道德观整合迫在眉睫是由于社会政治生活需要道德基础,在中国社会转型期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道德观的支撑,当代社会的道德状况极大地影响了核心价值的实现等原因。道德观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国民对道德观教育的接受和认同程度较高,因此,从道德观教育入手进行核心价值观的整合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

1. 为道德立法

一方面,要定义我们的道德标准,用法律法规来明确它。道德观体系主要包括伦理价值观和社会生活价值观。“伦理价值观包括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自由、平等、公正、正义、仁义、诚信、真、善、美等,其功能在于依据核心价值观确定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和审美观念,并影响其他层次的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包括‘五讲四美’、‘团结互助’、‘八荣八耻’、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等,其功能在于确立公民日常生活行为规范和具体的道德守则。”[9]

另一方面,用法律法规强制道德标准的执行和统一。如新加坡的“鞭刑”,随地吐痰不仅要罚款,而且还要让你受皮肉之苦,还要让你在众人面前丧失尊严。没有人不愿意做一名道德修养水平高的公民,但是法律可以让这成为大家都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在法律的高压下,道德水平的提高也是可以预期的。当高水平的道德标准成为大家的习惯时,道德标准内化到公民内心,法律也就成了象征,这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2. 重视家庭在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作用

“家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核心依然是当前道德教育不可替代的源始性价值始点,它是解决当前道德教育难题的切入点。宗教是西方文化的价值原点,但绝非中国文化和道德教育发展的价值源泉。”[10]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家庭始终处于核心的地位,但在目前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转型使传统的家族本位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化;市场经济使伦理经济时代的人伦本位向个体本位转化;理性主义作为中西方文化撞击的必然结果成为现代中国人的文化精神的重要结构”[11]。家庭结构的变更和西方理性主义的侵入正威胁着中国人的精神命脉。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该用社会主义的家庭伦理道德来教育和要求下一代。首先,要让孩子懂得在家庭中人人都应尊老爱幼,人人平等,互助互爱,彼此关心体贴,男女老幼都应该相互尊重彼此的独立人格和基本权力。另外,在家庭伦理道德中遵守性道德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家长应处处检点自己的行为,使家庭和睦幸福。

“国民精神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水准、审美意识、理想信仰等社会心理和精神状态上所呈现出的整体性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的综合,是反映国民精神状况和文明素质的标志。”[12]学校是国民精神教育的主战场,国民精神教育对公民素养、公民道德等的提高有着直接作用。

加强国民精神教育,首先,政府要对学校国民精神教育应给予足够重视,从政府投入到管理机制进行倾斜式重点保障。第二,适时革新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内容,对传统道德和文化内涵进行时代重构,建立现代性的国民精神教育内容体系与方法体系。第三、按照受教育者的道德人格成长规律特别是思维发展规律来设置课程,逐步培育学生的国民精神认知能力和践履能力。第四,重视对逆向精神行为的有效纠偏。第五,加强对教育效果的评估。

4. 加强媒介对道德价值观的传播

在这里将媒介分为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传统媒介偏向于‘传者’的权力,”而“网络媒介则强调传授之间的互动”。[13]

传统媒介(电视、报纸、广播等)的公信度是长期实践在受种中积累起来的,权威性是其最大的优势。我们可以借助电视媒介塑造和树立道德模范,并强势推出,对国民造成正面的影响;也可以借助电视媒介展开对突发道德事件的讨论,通过讨论引导国民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网络媒介就是指借助网络进行的信息传播的平台。我们利用网络媒介进行道德价值观的传播时应该广泛涉及各种技术组合,如网站、电子邮件、FTP、聊天室与BBS、ICQ、博客等,采取游击战术,同时又必须集中在各种组合中较有影响力的据点进行持久战。我们的传播者要在宏观上把握,及时发掘新事件的道德传播价值,对道德价值观的传播要始终如一、无处不在的进行。

四、结语

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必须有一个突破口。道德价值观的整合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实现的基础。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道德水平的提高。道德观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国民对道德观教育的接受和认同程度较高。我们最终要建立健全“学校+社会+家庭”的联合教育格局。只有家庭、社会和学校所承载的道德教化功能只有相互衔接、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道德价值观实现整合的目的,从而为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斌,周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N].光明日报, 2007- 02- 13.

[2][7][9] 张利华.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内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4).

[3] 张维迎.和谐社会需要新的核心价值观的塑造[J].中国企业家,创刊 20 周年特刊.

[4] 郭齐勇.东亚儒学核心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J].孔子研究,2000(4).

[5]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访李忠杰教授[J].科学社会主义,2005(2).

[6] 杨永华.正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灵魂[N].南方日报,2007-04-11.

[8] 徐嘉.市场经济与传统伦理的创造性重构[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3).

[10] 许敏.家庭在道德教育中的源始性地位[J].学术论坛,2005(3).

[11]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第4篇

语文是直接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学科,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其强调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文教学是对广大初中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语文教学承载着育人的重任,只有语文教学取得一定的效果,才会有助于传承传统文化。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当我站在讲台上的时候就感觉到了不可推卸的重任,即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特殊性,使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一、校园传统文化的缺失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教学的重点都放在了考试的考点上,教学和家长关系的都是学生成绩,枯燥的课堂使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扼杀了学习的创新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语文也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主要体现在中学生对古代文化知识的欠缺和文化功底的不足。另外,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上存在很大差异,对于鉴别区分传统文化的优劣还有不足之处。现在中学生的道德状况,往往是表面上认同和维护社会公德,实质上却主观能动性不足;对别人的评价上慷慨正义,等到事情落到自己头上就选择退缩。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偏差就会越来越大。因此,在现代的校园文化建设中适量增加传统文化元素是十分必要。

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弘扬传统文化是道德建设的需要

道德建设需要中国传统文化。道德建设需要讲诚信,讲责任的社会氛围。近年来,中国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地沟油”“毒奶粉”“瘦肉精”“染色馒头”等恶性事件。这些食品安全事件足以显示中国人的道德底线越来越低,道德水平大大滑坡。道德缺失成为了影响中国发展的一大难题。因此,只有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树立道德观念,大力弘扬爱国主意思想,培育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学生,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贪赃枉法、恶劣腐朽的道德顽疾,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国家。

(二)弘扬传统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传统文化。追求社会关系的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之一。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极其重视中国伦理道德。孔子曾说过“礼之用,和为贵”的话,意思是通过一定的制度规范,促使人与人之间互相包容,共同生存,和谐相处。在当今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利益矛盾显现出来,更加需要中国传统道德的支撑。我们要加强对儒家文化的挖掘,发现儒家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积极的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更好地被全世界所认识。

(三)弘扬传统文化是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在传统文化里,教育的本意就是人文教育。中国传统文化隐藏着诸多引人至善的精髓。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离不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中学阶段正是形成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让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成为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各方面的素质,并促进学生主动、快乐的发展。

三、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以语文课堂为载体,搭建传播传统文化的平台

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加深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语文知识源远流长,其中不乏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适当选取有价值的文章或者古诗,通过启发式教学,为学生讲述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寓教于乐,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的魅力,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语文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历史文化对现在的影响,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搭建合理的平台。

(二)开设传统文化讲座,提升语文的导向性作用

教师应根据自身知识掌握的特长,利用学校的便利条件,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讲座。讲座的内容以教师选择为主,大致包括儒家思想、传统美德、民风民俗、诗词歌赋等等。只要是教师精通的都可以给学生讲解,使学生在讲座上丰富知识,提升认识。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加了语文学科的趣味性,使理论结合实践,把语文训练和人文素质统一起来,将传统文化寓于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发挥语文的导向性作用。

(三)诵读经典文章,学习古人传统文化思想

语文学科中有许多经典文章和古诗,都是古人流传至今的精髓。中学生要多学习古诗文,领悟古人的思想感情,借鉴古人的生活经验,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教师要引领学生都进古诗文,增加学生对古诗文的喜爱程度,从教学方式上找到突破口,增加学生传统文化的积淀。其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不是难事,教师让学生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传统文化的道路前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能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扩展思路的好帮手。

(四)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如何利用好课余时间是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的。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举办文化沙龙、交流大会、古诗竞赛、民风民俗介绍等等,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语文知识,丰富实践活动的意义,给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拓展教学研究空间,可使中学生在交流当中学会尊重、宽容、和谐等。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在的指导下,考察儒家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联系西方知识界对儒家文化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儒家文化中道德原则的现代性意义。在这一前提下,继承并创新儒家文化中道德原则的积极正确的部分,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构建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民族传统。

一、儒家文化中道德原则的几点现代性意义

一般的说,儒家文化是是由孔子创立递至宋明理学,清代汉学的思想与实践的总和。孔子诞生于动荡不安的年代,周朝政治秩序的崩溃使得古老的宗教信念和封建统治受到怀疑,人们不再依赖宗教与礼仪传统给予的种种问题的答案。传统的价值观念无法解释种种社会现象并给予答案,而周围的世界又是处速变化之中,显示令理论感到无法逃避的紧张。面对社会现状的巨变,孔子对此感到了政治与伦理的深层优虑,由此决定了儒家文化其思想之源流与关注之焦点从始至终都是关注社会,对于社会的长久稳定做出秩序设计。维护社会整体稳定,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由此,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面对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儒家文化中的道德原则十分重视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孔子认为人的积极与务实努力是有效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以曾哲为代表的孔子的学生在儒家文化的早期经典之中(如《论语》等),以语录体的方式确立了儒家文化中基本的道德原则,由此建立了儒家文化的道德传统。安东尼.吉登斯在(英国)《现代性的后果》指出:“传统是惯例,它内在性地充满了意义,不仅是为了习惯而习惯了的空壳。时间和空间不是随现代性发展来的空洞无物的维度,而是脉络相连存在于活生生行动本身之中。惯例性活动的意义既体现一般意义上对传统的尊中乃至内心对传统的崇敬,也体现在传统与仪式上的紧密联系。总的说来,就其维系了过去,现在与将来的连续性并连结了信任与惯例性的社会实践而言,传统提供了本体性安全的基本方式。

儒家文化的道德传统递至孟子一代,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现状如何继承传统并且加以开新,孟子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孟子曾经这样描述孔子“圣之时者也”,他反对把孔子与他所处的时代割裂而理解和把握他的思想。准确的理解与把握儒家文化的历史精髓与时代含义,正如叔孙通说的那样“与时进退”。真正地使儒家文化在大学生道德培养中发挥实际的作用,必须面对时代的根本特点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实际状况,不是从儒家文化经典中摘取个别章句,而是以历史的观点,时代性的方法批判和借鉴。杜维明在《道学政儒家知识分子》指出:“从发生学上看来,儒家与农业为基础的经济,以家长为标准的官僚制度和以家族为中心的社会关系密切。然而,即使这些根底完全被摧毁,吾人亦不能就归结说,儒家思想丧失其所有人文关切。有些当代中国学者在儒家思想理发现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古代智慧,而是人文睿智的宝藏。这些人文睿智对他们存在是充满意义的,也关系到他们对现代重要间题的认识。事实上,这种可能并非空想。”

儒家文化在当代面临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全球化格局下,它在知识界精英心目中的地位是怎样的?笔者援引这样的一个事例: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对全世界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汲取2500年前孔子的智慧。”对于这些西方社会精英关于儒家文化的论述,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一方面儒家文化有其精华,亦有其糟粕。另一方面,在继承弘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的时候,我们既不可以夜郎自大,亦不可以妄自菲薄。西方社会精英关于儒家文化的论述为我们更深刻的发掘儒家文化中道德原则的内涵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我们从宏观的角度理解与把握世界和从微观角度审视自身的理念与行为时,儒家文化中道德原则的基点现代性意义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我们追求的和谐状态,我们信仰的人本观念,我们推崇的优患意识,我们格守的力行精神等等。无一不是儒家经典所反复阐述的,自孔子以降历代大儒所躬身践行的,很多合理的原则与方法深刻地存在于我们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中。

二、俪家文化为道德建设提供的可以借鉴的原则和方法

(一)注重德教的原则

尚德、重德,注重德教,是儒家文化的光辉传统。《论语·为政》有云:“为政之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冈在这里,孔子的意思是说为政的关键在于德教。《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可见,道德教化在治理国家的措施中置于何等重要的地位!这就为我们进行当代道德建设提供了历史文化佐证。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的示范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他在《论语·颜渊》中指出:“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之风,必堰。”网说明教育者自身的品德对受教育者品德起着导向作用。

(二)注重实践的原则

重实践是儒家文化思想中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在孔子那里表现出强烈的理性实践精神。“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肯定了教育在人的品德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后来儒家虽对人性看法各有差异,但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十分强调实践在人们“复性”、“成性”中的决定作用。在孔子那里,人的品德如何,不能只闻言而不观行,行才是结果。

在德教方法上,儒家文化强调理性认识与实践并重,倡导体验、实践。所谓“躬行力究”、“体用浑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南宋理学家朱熹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方法论说。学、间、思、辨讲的是道德修养,笃行讲的是坚定不移的实践。

(三)注重内省的方法

《论语·学而》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可见,“内省”是儒家教育人的一种重要方法,意指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通过内心自省的方式,吸取正确的东西,摈弃错误的东西,最终达到“齐贤”的目的。

(四)注重陶冶教育的方法

儒家文化经典有着样的论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就是讲的这个道理。由此出发,他们一向主张“居必择乡,游必就土”。历史上也不乏“孟母三迁、“千金买邻”式的佳话。基于环境对人教育具有影响作用这一认识,历代教育家十分注重人的陶冶教育。孔子的“无言以教”、“里仁为美”,就强调教育在改变人性方面的积极意义。

(五)注重情感教育的方法

重情感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特征。儒家文化思想对人性的设计就是把人设计为一个情感本体,在孟子的人性论中,人性的“四心”即“侧隐之心”、“恭敬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有三心是情,只有是非之心是理,可见儒家以人为主体的伦理道德观对“情”的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就有“以情动人”、“以情化人”、“感动”、“感化”、“感通”的机制,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除上述六个方面外,传统文化中关于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还有很多,如“克己”、“内讼”、“慎独”、“修身”、“齐家”等等。这里不再一一论述。

三、儒家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基本作用

通过学习和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充分继承儒家文化精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儒家文化对当代道德建设的价值,因为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无法拒绝的历史传承,这就注定了任何道德必须以传统为前提、为基础,去继承传统,承认历史和传统对人类的作用,从而根据民族传统采取特定的教育行动向下一代提供有关人类历史发展的范型和参照系。

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可以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形成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作为有机体的国家社会,要维系存在和发展,必须使社会成员对某些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原则,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原则形成共识,只有在共识的基础上社会才能形成强大的舆论导向力量,从而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使社会达到有序化。因此,任何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必须建立社会共同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导致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价值观方面出现了多元化倾向,这应该说是很自然的正常现象。但是,由于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在相当程度自我为中心价值观的膨胀。这些人以价值观多元化的存在冲击排斥社会价值观的存在,否认社会价值观存在的客观性与合理性。这显然不利于建立与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与道德观。事实上,社会共同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一方面是由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受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制约,这就决定了社会共同价值观是随时代变迁而具有变动性和创新性。另一方面,社会价值观的发生、发展同它的文化、历史的积累是密切相关的,对社会价值观的认同必须建立在对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的。因此,新的社会价值观的构建与认同教育,应当十分注意从传统价值观中选择、提炼有价值的加以继承和现代阐释,使它成为新时期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往往在破旧立新的形态下,对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的批判过多,甚至简单地全盘否定,从而使传统价值观的一些原则失去了权威性和吸引力,束缚力下降,同时又造成了新的价值观失去了文化基础,社会共同价值观处在失控状态.很难形成导向力量和规范力量。这种局面必须根本扭转。传统的“公利至上”、“民利至上”、“道义至上”、“取财有道”的思想,就为今天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优秀的民族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