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学课题申报

体育学课题申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学课题申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体育学课题申报

体育学课题申报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环保教育;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48-01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加强环境保护教育也成为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的共识。在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开展环保教育,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很有优势的。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1.抓习惯养成,增强自觉性

习惯,是在长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生态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爱护生态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也就是要将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一是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来培养学生习惯。学生的学习生活大部分在校园度过,整洁美丽的校园对学生环保习惯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要结合学校的环境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抓方法创新,增强灵活性

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课中渗透环保运用适当,才能有良好的效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环保教育的方式方法:一是要备好课。从教材和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是否渗透环保教育、创设怎样的环境情景、何时渗透都要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不能搞形式主义。要与教学内容有机地巧妙结合,使人感到合情合理,不能牵强附会,矫柔造作。设计环境教育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水平和年龄特点,使学生能弄得懂、想得到、学得会、会运用。不能太成人化,超出少年、儿童的接受力。二是要将环保教育寓于游戏之中。在小学游戏教材中,多数游戏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思想性,有情节,又有对抗和竞争,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很受学生欢迎。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在游戏中开展环保教育是十分有利的,因势利导,寓趣味于教育之中。

3.抓内涵延伸,增强时效性

体育学课题申报范文第2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 佛山 528200)

摘要: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为例,从确定拟建特色专业、确定专业特色、创新专业建设理念三方面探索特色专业建设的战略规划。并从制定与优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专业方向相适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4个方面介绍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教育实践。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专业特色;地方院校;健身保健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1-0082-04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ports Major in Local Colleges

WANG Gangjun

(Sport Dept., Foshan scientific Technology College, Foshan 528200, China)

Abstract: Using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ports major of Foshan Scientific Technology College as the exampl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ic pla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eatured major, major features and creative major establishment. The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perfec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sign of talent development mode, improvement of curricular construction, establishment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talented teachers oriented to major.

Key words: social sports major; major feature; local college; keeping health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在高等院校设置了社会体育专业,开始培养本科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有216所高等院校招收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成为5个体育本科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然而,规模的迅速扩大,也带来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各种问题,专业设置雷同,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内容趋同于体育教育专业,致使社会体育专业特色不明显,阻碍了社会体育专业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经过专业结构调整,选择了健身保健方向为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的突破口,形成了对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路和建设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特色专业建设的战略规划

1.1确定拟建特色专业

地方院校确定拟建特色专业的依据来自院校自身实际与社会需求两个方面。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自身来看,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的实际规定了特色专业的选择范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地处珠三角腹地,全校有13个二级学院,包括理、工、农、医、文、经济、师范、体育等54个专业。学校的办学定位是立足佛山,为珠三角地区培养社会经济所需的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社会体育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生,初始只有现代安保专业方向,后来增加了社会体育营销与管理方向和体育教育方向。

然而,从社会需求来看,当时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与全国其他社会体育专业办学院校一样遇到毕业生就业难、在校生学习目的迷茫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社会体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在经过阵痛期之后的2007年,本课题组通过“珠三角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市场调查”课题立项,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依托广佛同城化下的经济社会发展,认为体育健身娱乐业将成为珠三角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

与此同时,通过调查发现,当时珠三角人均GDP已超过10000美元大关,超过中上等国家收入水平标准,提前进入小康经济社会,为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大众健身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健身房新开店面积快速增长,健身企业为了提高增值服务而向客户提供“一对一”的私人教练课程,需要受过健身专业训练、技术精湛并具有良好服务意识和教育背景的私人教练员。

大量调查研究证明,社会体育产业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是健身技术指导和保健养生服务的技术人才。学院领导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确定,将培养健身与保健技术指导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作为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的特色专业。

1.2确定专业特色

首先要在专业方向细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方向选择。专业方向选择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资源和比较优势、能够有效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发展机遇为原则,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立,还要充分掌握相关院校专业建设情况,寻找差异点,然后根据自己的办学实际,确定专业特色。

从佛山和珠三角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社会体育的影响来看,人们对体育健身的消费意识和需求与日俱增,健身教练、健康管理师、康复训练师、按摩师这些新生职业以其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服务被人们接纳,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再从自身的教学资源来看,早在1993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已经是广东省首批将“健身健美”选项课列入大学体育课程的高校,并组建大学生健美队分别参加了广州和佛山的健身健美锦标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专业教师方面拥有健身健美、保健养生、推拿按摩和临床医学的师资力量,如果通过优化组合,可以组建成一支健身与保健相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与此同时,在专业方向的选择方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决定与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其他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进行错位发展。因此,从自身具备的办学条件,如场地、实验室、教学设施和专业教师队伍,到外部环境的市场需求,在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于2008年在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确定了“健身保健方向”作为社会体育专业特色来建设,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面向商业健身房的健身私人教练和保健养生与康复中心的保健按摩师和康复训练师。

1.3创新专业建设理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办学定位是立足佛山、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那么,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就必须依托佛山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尤其是社会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式而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以健康服务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适应健身和保健行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并通过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真正做到“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为内涵的专业教育和以“创业创新,成人成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按照2009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和广东省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的要求,针对社会体育专业健身保健方向培养健身私人教练、保健按摩师和康复训练师职业岗位的专门人才,使学生成为会讲、会示范、会经营、懂管理的社会体育现代化“应用型”复合人才。

2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

2.1制定与优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健身保健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健身和保健行业对职业岗位人才需求为依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健身私人教练、保健按摩师和康复训练师“三位一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专业特色体现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方法上,针对健身和保健行业职业岗位提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营销能力和增肌、减肥的技能能力,开设了健身房管理与会籍营销、健身运动处方、运动营养学、健身健美专项训练等实践课程;二是为了培养学生保健养生临场技术运用中的养生调理、推拿按摩、健康管理实践操作能力,而开设了体育保健养生技法、人体测量与评价、保健推拿专项训练以及各种实验实践课程。在课程考核方面,注重学生对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运用掌握程度的评价,尤其着重对其专业技术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

与此同时,在培养方式方法上,根据人才培养规格,将健身企业的职业能力培训方法通过改革后引入课堂,运用“一对一”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运用参加专业性的竞赛机制,引导学生建立自觉性的自我体格修塑目标,并在专项训练过程中,从自身身体训练中掌握增肌、减肥的专业技能。

2.2加强课程建设

专业是课程的有机结合,因此,以健身健美和保健养生构成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健身保健专业特色建设的基础与关键。建立了课程调节机制,通过课程的优化组合淡化专业控制、突出健身保健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根据健身私教、康复训练师、按摩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需要,依据社会体育产业发展和健身行业、保健养生行业的职业岗位能力标准所包涵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组合专业课课程教学进程计划(不包括学科基础课程)(见表1、2)。

2.3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与人才培养规格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大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了“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实训+竞赛”一体化、“专业兼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3+1”人才培养模式等5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实践教学着重在于培养学生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能力,如健身健美动作技术的讲解示范能力,推拿按摩技法、健身运动处方的临场操作能力等,通过课内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再到课外由学生在校内实验室、健身房进行自我训练与操练掌握基本技术,然后通过每学期2~4周到健身企业、体测中心、功夫推拿等场馆的实训见习,递进式循序渐进地熟练掌握健身和养生保健的基本技术。

(2)“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从第1学期第10周开始,学生必须采用导师制进行课余训练,实行师生双向选择,每周训练3次,每次2小时,每生每学期计3学分,实施时间为第2~6学期。

(3)“实训+竞赛”一体化。在校外完成实践教学,通过“院馆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和参加专业竞赛激励机制,培养学生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能力。实训是教学计划中安排每学期2~4周,3人一组,利用课外下午4点半~晚上9点半或周六、日到健身俱乐部针对私教指导、运动处方、会籍营销、健身房管理等专题,在企业导师指导下的临场训练。

竞赛则是通过选拔进入学院代表队参加健身健美、排舞、舞狮比赛。目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健美队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支可以常年参加健身健美专业比赛的大学生队伍。

龙狮队于2013年9月参加了“广东省传统南狮大赛”,取得1项银奖和2项铜奖。健身操队于2013年10月参加“广东省千万人群广场健身排舞大赛”,取得二等奖、优秀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4)“专业兼职”。是学生为了提早进入实习锻炼,在第三学年开始,利用课外下午4点半至晚上9点半和周六、日时间到健身房从事兼职私教工作,可以一边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一边在校外健身企业进行有偿实践学习,这类学生往往学习目的明确,社会同行对其评价较高。

(5)“3+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3年在校学习,最后1年在健身俱乐部或保健养生中心顶岗实习的教学实践。这一年,学生在职业岗位上进行实习再过渡到入职,期间需要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此阶段是在行业企业导师指导下进行临场对客技术服务,是对口入职岗前培训的适应过渡期。“3+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加强了对口职业的实践教育,近年来被许多院校广泛采用。

2.4建设与专业方向相适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课程特色决定了专业特色,而开设的特色课程必须由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完成。目前我国高校已经设置社会体育专业的院校普遍缺乏与社会体育相适应的师资力量,尤其缺乏社会体育和健康服务产业领域技能型、操作型师资,这也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重点放在体育教育专业方面,忽略了社会体育专业师资的培养。尽管社会体育专业在我国发展了近20年,但目前大部分的社会体育专业师资、尤其是术科教师原来是从事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缺少对新生健身项目的了解。而近年来充实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师资的新生力量又大多是理论课教师,了解当今社会新生健身项目的教师则极少。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健身保健方向的教师团队建设,主要是由健身健美和保健养生两类师资组成,按行业的人才规格要求先设置课程后配备教师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积极引进人才与外出进修相结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推进教学名师建设,推动高职称、高学历、教学与科研水平突出的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引领、带动、示范作用。着力建设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突出健身健美和保健养生技术紧跟行业岗位规范,鼓励专业教师各尽所长担任社会职务,这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在人才引进和配备上向特色专业倾斜,努力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素质的提升,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院与企业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院馆合作”,共同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少斌.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44-146.

[2] 王爱丰,王正伦,王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31-32.

[3] 庹权.以职业为导向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J].体育学刊,2010(7):32-35.

[4] 蒋钢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9(4):103-106.

[5] 于文谦,任兵.中国社会体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5):12-14.

[6] 周莹,申萍.高校体育社会化的特点及其途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2):28-29.

体育学课题申报范文第3篇

 

各高等学校、省直有关单位科研管理部门:

按照《2021年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评审工作方案》的安排,经省委宣传部批准,2021年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工作即日开始,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2021年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负责组织申报、评审工作。

二、申报形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采取“以成果形式申报”的办法实施,主要资助专题性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

三、申报范围和条件:

1.申报项目须是未出版(发表)的最终研究成果(专著或研究报告)。申报分政治(含政治学、与党建(科社)、法学、哲学等学科,以及省委讲师团“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建设”专项)、经济(含理论经济、应用经济等学科)、管理(含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等学科)、社会(含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等学科)、文化(含历史学、语言文学、新闻学等学科)、艺术、其他(含教育学、体育学等学科)七个专题类别。申请人须认真研读《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2021年度课题指南》的说明,并按其要求进行申报。

2.项目申请人(负责人)须具备下列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具有中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所在工作单位在湖北。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请,具备申报条件的在职博士生(博士后)通过所在工作单位申请。

3.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对项目申请作如下限定:(1)课题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同年度最多参与两个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申请。(2)不得以在研或已结项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申请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3)已公开出版或发表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不得申请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2021年“深度学习”专项活动拟立项项目和省委讲师团“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建设”专项项目的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比照此条执行。

4.申报者须如实填写材料,并保证研究成果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申报资格;如获立项予以撤项并通报批评。

四、申报途径和要求: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采取网上申报形式进行,网上申报地址:hsas.csdc.info,申报时间:2021年8月11日至8月20日,审核时间:8月23日至8月24日,逾期作放弃申报处理。

五、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实行同行专家评审制,由省内专家进行初评、终评两轮网上封闭评审,择优立项。

六、凡获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立项的课题成果,成果出版(发表)时须在显著位置标注“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成果”。

七、各单位集中报送申报材料要求:

1.由各单位负责对本单位申报材料进行网上初审,并报送通过审核的申报成果《汇总表》1份(《汇总表》由网上自动生成导出,须加盖科研管理部门公章)。

2.须报送《汇总表》中申报成果的打印稿一式1份。(课题成果采用统一封面样式打印,全部双面印制。所有文字表述中不得直接或间接透露个人信息或相关背景信息,否则取消参评资格。)

3.报送纸质成果时,须将成果的word版本(以姓名、申报编号作为文档名)一并报送。

4.报送纸质成果时,须将成果的复制比检测报告一并报送。成果的复制比检测报告必须符合学术规范,各单位负责对本单位申报成果进行审查把关。不提供复制比检测报告或复制比检测报告不符合学术规范的成果,不得申报本年度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

5.每项申报成果的纸质材料需用标准档案袋封装。不直接受理个人申报。

6.受理实物材料申报时间为2021年8月26日至9月2日,逾期不予受理。

7.申请人须认真研读“湖北省社会科学项目与奖励申报评审系统”(网址:hsas.csdc.info)“通知通告”栏中申报操作指南的说明,并按其要求进行申报。

体育学课题申报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学生社团 个性化教育 实践研究

一、背景:寻求高中社团育人功能的最优化

(一) 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

教育呼唤个性的张扬。而学生个体与特长的发展是通过各种教育载体实现的。作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我校认为,千校一面的高中教育模式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学生社团在弥补高中课程学习之不足,在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锻炼学生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等方面有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二)原有社团不足分析

2006年自萧山区实施新课程后,我校的学生社团也逐渐活跃起来,但由于对学生社团建设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实践探索还很不深入,又由于原有学生社团存在特色不明、定位不准、重视不够、类型不足、活力不高、管理不善等问题,使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如何加强学生社团建设,解决社团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已成为学校需要迫切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构思:让社团与课程联姻,激活社团育人优势

(一)概念界定

1.“双向、双自”课程化社团

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要求,以共同的理想、积极的兴趣为动机,为了实现自身的需要或目的而自愿组织起来的,通过各项赋有“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发挥特长,锻炼能力,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学生团体。所谓“双向、双自”社团课程,是指以师生双向申报,教师自主开发,学生自主选择、自主管理的课程化社团。

2.“双向、双自”高中学生社团建设

“双向、双自”高中学生社团建设,是指让社团活动和校本课程联姻,以社团活动的课程化作为学生社团建设的研究思路。可从学校、教师与学生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学校层面的社团是要探求基于学生社团建设的校本管理机制,教师层面的视角探讨学生社团课程的研发与指导、运作机制,学生层面是探讨学生社团课程的自主创建、自主选择学习与自主管理机制。

(二)研究理念

本研究重在改变原先那种只教书本上的知识、只教知识技能、只教既定的知识教育模式,实现以育人为本的开放、多元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使教育实现从“重知识”向“重育人”转换,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换,从“校园人”向“社会人”转换,从“封闭式”向“开放式”教学转换。

(三)操作框架

本课题以课程建设理论与上述“四转换”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教学行政的坚强后盾作用,通过设置开放多元的六大类学生社团课程,经宣传发动,氛围烘托,鼓励师生对社团课程进行“双向”研发申报,发动学生自主选择社团进行选择性学习;通过规范社团课程的“双自”运作,加强学生社团课程运作的系统管理;对于社团课程的活动质量优劣进行考核与评价,确保障学生社团活动的健康发展。具体操作框架可用下列图式表示(图1):

(四)研究方法与历程

本课题是学校发展规划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同时结合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个案研究等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同时结合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个案研究等

方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的研究历程。

第一个时期:酝酿准备期(2006.8―2007.10)。

成立课题组,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结合学校红色教育特色,提出研究思想,策划研究思路,撰写研究方案,形成对课题研究必要性的共识。

第二个时期:初步尝试期(2007.11―2019.11 )。成立第一个特色社团――红色乐团的基础上,逐步创建了生活实践类、文化艺术类、体育健美类、学科拓展类、科技活动类等六大类多元学生社团。师生通过对社团课程的“双向”申报与“双自”运作,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搭建良好平台。

第三个时期:深化研究期(2009.12―2011.3月)。在且行且思中,课题组进一步创新实践思路,拓宽研究渠道,深化研究力度,构建了比较规范完善的运行机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效果。

第四个时期:总结提升期(2011.4―2011.8)。拟定研究报告,修改、完善与升华研究成果。

三、实践:让学生在丰富的社团活动中健康成长

(一) 学生课程化社团的多元化设置

萧山三中以素质教育理论及学校办学思想为依据,将课程化社团建设的研究思想列入学校发展规划之中,三年来创办了多种以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化社团,以丰富学习内容,拓展学习经历,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思维,唤醒自主意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独立精神与人格,给予学生一个完整的、生动的、有活力的校园生活,使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成为校园的一道美丽风景。

(二)社团课程的“双向”申报与选择

在六大类学生社团课程设置的基础上,首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发展需要等情况,向校团委提出社团课程的书面申请,说明申请社团原因。经学校团委审核,最后以张贴“海报”形式,动员各年级部班级学生自主报名进行选择性学习。

教师的申报与选择程序,首先由教务处牵头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申报通知,并在校内内网上传申报表,由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兴趣爱好与特长,对学生社团

课程提出申。近三年来,教师总共申报了40多个学生社团。经过学校审批的学生社团,最终以菜单的形式向各年级部学生公布,再动员各班级学生报名参加。

(三)社团课程的“双自”运作

1.学生社团课程的自主创建与运作

学生社团课程的自主创建,必须以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为指导,以自主管理、自主实践为实施原则,具体运作流程图表示如下:

2.教师对社团课程的自主研发与运作

根据邦多拉的德育活动理论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确定了学生社团课程内容必须始终贯彻“成长即学习,生活即教育”、“为学生发展服务”理念为指导,坚持以吸引学生参与、活动开放灵活、内容时尚多样、活动有效有用为原则,具体对学生社团课程的自主研发与实施流程可表示如下:

(四)学生社团的实施方式

六大类学生社团活动的方式,包括课题研究式、走班教学式、现场模仿训练式、采访或采风式等。

1.课题研究式。

课题研究(包括调查研究式)式,主要指生活实践类社团所采用的“小课题、长作业”社团活动方式。如校地理老师高莎莎所指导的“家乡之旅”学生社团,重点研究了在城市交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写出了《关于杭州火车站搬入萧山后对周边交通影响》的研究报告。

2.走班教学式

走班教学式,主要是学科拓展型社团的活动方式,是以学生的兴趣特长、学习需求、发展潜能等为出发点来组建授课班级的。学校每个学期总要为学生社团活动统一安排教室与课表。由于学生社团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因而这类走班式学习就具有更大的教学针对性、更大的内部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

3.模仿训练式

模仿训练式,主要是体育健美类与音乐艺术类社团的活动方式。比如足球社、网球社的训练场地分别在室外足球场、网球场;乒乓球社训练场在体艺楼1楼乒乓球室,韩燕舞蹈社、连娟瑜珈社的训练场地在体艺楼舞蹈房,邹锰太极拳社的训练场所在三中凤凰广场等,学生在规定的社团活动时间(如周三下午第一节课)去规定的场地参加社团活动,或在课余休息时间、中午时间进行训练。

4.采访采风式

采访采风式,主要是学生自主管理类社团与部分红色教育特色社团的活动方式。如“校友面对面”社团,就是通过采访优秀校友或邀请优秀校友来校作报告等方式。又如我校的几个文学社团,经常以外出去坡纪念馆、杭州神博农家博物苑、绍兴鲁讯故居三味书屋、乌镇等地采风,引导社员走进历史,感悟现实,开阔胸襟,积累素材,感受传统文化与精神的魅力,提高文学写作水平。

四、成效: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彰显了学校个性化教育特色

我校的学生社团,按照“发展个性,培育精神,经营成功人生”的指导思想开展活动,形式多样,富有创意,活动精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促进了个性化发展,滋养了精神世界

六大类学生社团的设置与创立,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个性特长得到了有效的展示与发展。五年来,我校学生在参加航模、海模、电子制作等劳科技竞赛,参加学科类竞赛等方面成绩喜人。社团活动也使学生享受了生活,提升了能力,培养了素养。

(二)提升了社团建设能力,享受了教育幸福

在社团课程的实践推进中,社团课程的设置、研发与运作,给教师们创造了一次课程开发的机会,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意识与开发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近年来在社团指导老师队伍中,涌现了不少省市区名优教师,从中享受了成长的幸福与快乐。

(三)打造了精品社团,彰显了个性化教育特色

近年来,学校特色社团经过校领导的大力扶持,强化管理,创造品牌。如晓钟文学社刊获全国优秀校园文学社刊称号,心心点灯心理社团被评为萧山区的德育精品社团,铃兰合唱团被评为萧山区十佳合唱团之一……目前,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三大具有鲜明特色的、能体现学生社团成果的校园特色活动,它们分别是以阅读写作为主要活动,以文学社成果展示为精品内容的读书节;以高唱红歌与艺术表演为主要活动,以红色乐团、王欣书画社、科技活动社成果展示为精品内容的艺术节(包括红歌会);以体育竞技为主要活动,以体育健美类社团成果展示为精品内容的健康节。

可以说,萧山三中的学生社团建设,已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撑起了一片晴空,学生社团建设播下的种子,已经在校园内生根、长叶、吐蕊、开花,并正以她的芬芳装点着万紫千红的素质教育春天。

参考文献

[1] 陈鸿雁. 苑帅民. 张洪春. 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培养创新型人才[J]. 中国成人教育. 2008-3(62~63)

体育学课题申报范文第5篇

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为本,在“九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主体教育研究,探索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方法、途径、模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为未来人才打好素质基础。

二、研究的目的:

1)探索具有东风小学特点的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方法、模式、途径。

2)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点上,总结合作学习、合作活动、合作生活的案例,促进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提高。

3)更新干部教师的观念,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忧秀教师,促进学校工作。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在学科教学中,深化“三学一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方法、模式。

2、在集体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深化“三学一训练”

3、在实践活动中,精选、开发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活动,形成东风小学必要的活动系例。

四、研究对象:东风小学全体学生

五、研究方法、原则、策略

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观察法和调查法。

原则: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实践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合作性原则。

策略;全员参与,主题研究,案例教育,滚动深入。

六、研究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组员:全体干部,*、*

2、加强校科研室建设

使教科室成为教育教学的参谋部,教育理论的宣传站,科研骨干的培训站,课题的研究中心,指导中心和管理中心。

教科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成果的扩展工作。

3、培训队伍

1)、学习主体教育理论及有关21世纪教育四个支柱的论述,特别是关于合作方面的论述,转变观念。

2)、自我总结“九五”期间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活动、生活的实例,加以完善,申报自己的研究课题。

4、成立三个子课题组(与主要研究内容相对应),分别课题领导小组成员为组长

合作学习研究组:*

合作生活研究组:*

合作活动研究组:德育:*

艺术:*

体育:*

科技:*

学科:*

学校聘请有关专家做为顾问,以校研究实践为主,上下结合。

使全体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努力实现方案式的工作计划,研究式的工作过程,小结式的工作检查和成果式的工作实效。在整体活动上每学期要进行有主题的研究活动l0次以上。

5、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交流研讨。坚持每学期一小结,每学年一总结。全体教师都要围绕自己的课题进行总结,分学习、生活、活动三个组进行研讨,总结推广典型案例,进

行个案研究。

6、组织教师个人教育思想专题研讨活动。

7、完善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建立科研成果申报制度。

(包括案例、论文、小结等)营造一种科研的氛围。

八、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2棗20*、12学习理论,总结:“九五”经验教训,撰写文献综述和课题论证报告。制定课题方案,成立课题组及子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