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icu护理要点

icu护理要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icu护理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icu护理要点

icu护理要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超级细菌  预防  护理

        “超级细菌”科学的称谓应该是“产ndm-1耐药细菌,即携带有ndm-1基因,能够编码ⅰ型金属β-内新德里酰胺酶,对绝大多数抗生素(替加环素、多粘菌素除外)不再敏感的细菌。临床上多为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革兰氏阴性菌造成的感染。“超级细菌”泛指临床上出现的多重耐药菌。

        据who调查,所有超级细菌的感染者普遍是因为身体素质差,机体免疫力低下,经常使用抗生素等原因造成的。而icu作为治重症病人的场所,超级细菌的易感及发生率较高。因此,icu对于超级细菌的预防和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切病毒的传播过程都是由三个因素组成: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因此,预防也需要从这三个过程着手。

        1  遏制传染源

        超级细菌的产生是由于药物的滥用,使病菌迅速适应了抗生素的环境而产生的。因此,要遏制传染源,主要应注意抗生素的使用。

        首先,制定全面的国家计划,明确抗生素耐药控制工作的负责单位。通过建立有力的疾病监测及实验室系统,提高各单位发现和监控抗生素耐药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人类卫生部门和肉畜行业合理使用高质量抗生素。因为上述两个领域对抗生素的滥用或不当使用,正是形成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

        应该采取如下步骤:逐渐形成一种体制,使抗生素只能通过专业医务人员的处方获得,而不能作为非处方药;鼓励大众服完处方抗生素的整个疗程,不要病情好转就停服,也不要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和普通流感等小病。

        杜绝假冒伪劣药品。取消不良的激励机制,使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不必以药养医。对肉畜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监管,防止不当使用。

        同时,应鼓励社区和医疗机构预防及控制感染,鼓励开展研究,优化现有抗生素和诊断工具的应用,同时鼓励发现新型抗生素和诊断工具。

        2  控制传播途径

        超级细菌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经血传播;(2)胎源性传播;(3)医源性传播;(4)性接触传播;(5)昆虫叮咬传播;(6)生活密切接触传播。首要是要求医生严格的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护理人员加强消毒隔离,严格执行监护室消毒隔离制度,切断传播途径;其次注意清洁卫生,经常帮助病人擦拭身体,清理排泄物,保持病人身体清洁干爽。同时,保持室内干燥温暖通风,尽量减少或避免探访,从而避免感染。

       3  易感人群

        3.1实行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控制传播途径  我们首先对病房进行封闭消毒,对有可能超级细菌感染或定植携带者分别进行了单人房间隔离或床边隔离,同时注明感染标记。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及各项操作前后,均用流动水洗手,操作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后用0.25‰洗消净泡手1min。为每一位病人配备一套专用查体用具,每天用1‰洗消净擦拭1次,出院后进行终末消毒。桌面、窗台、床架每天由卫生员用1‰洗消净溶液擦拭,保证一桌一抹,用后彻底消毒。实行病房、治疗室、处置室、洗手间、走廊和值班室拖把分开使用。每天通风换气3次,每次不少于30min。护士长每周公布1次消毒隔离措施落实检查情况。

        3.2加强重点监测检查  凡可疑或明确有感染者,需隔日连续3次做检验,结果回报后立即分析感染或定植细菌,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决定用药。做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每月由护士长对空气、物体表面、医疗器材及医护人员的手、鼻前庭进行细菌学重点监测,以及早发现病原菌,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3.3提高机体抵抗力,合理使用抗生素  对不能经口摄食的病人采取中心静脉营养、管饲营养或其他途径来保证营养的供给,提高其机体抵抗力。另外,因超级细菌是由于滥用抗生素导致的,故护士在用药过程中要认真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提供停用或换药的依据,以最大限度提高抗生素的使用效果,缩短用药时间,预防超级细菌产生的可能。

        3.4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提高整体预防认识  近年来,随着对医院感染研究的重视,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知识的认识不断提高,不同程度地掌握了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促进了对医院感染的控制。但对超级细菌感染的危害缺乏足够的重视,为了控制、预防和早期发现感染,我们在强调护士无菌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的同时,请来院内感染专职人员开设了关于超级细菌感染方面的知识讲座,从理论的高度认识超级细菌的危害,制定了统一的规章制度,要求医生、护士和护理人员统一执行,相互监督,并自觉贯彻于医疗护理全过程。

        参 考 文 献

icu护理要点范文第2篇

方法:研究我院近年120例ICU术后患者,观察术后患者心理反应。

结果:患者术后心理反应以一种为著,多为出现焦虑、恐惧,烦躁、抑郁,孤独,悲观、绝望等。

结论:ICU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康复极其重要。

关键词:ICU心理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53-01

重症医学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术后重症监护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然而对于患者而言,ICU病房能够带来很重的精神压力。ICU术后患者病情危重,再加上处于病房内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容易使患者产生消极心理,从而降低患者机体防御的能力,最终可能引起并发症或加重病情。对此,ICU病房中的护理人员应具备娴熟的护理技巧,同时要对患者出现的异常心理进行及时判断,以控制不良情绪的发展及病情的恶化,从而促进ICU患者的病情康复及好转。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的120例ICU术后患者,男69例,女51例,年龄最小为半岁,最大为81岁。ICU治疗的平均时间为53.85小时,机械通气的平均时间为13.76小时。3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ICU治疗当中,2例在转院后死亡,其余117例均得以治愈。

1.2方法。在患者病情得以稳定后,采用自设的调查问卷收集相关的心理资料,调查方式为访问调查,随后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得出结论。

2结果

在120例患者中,100例存在担心及恐惧心理;93例存在紧张心理;90例存在孤独及抑郁情绪;61例患者容易发怒及烦躁,27例患者存在绝望心理。

3讨论

3.1ICU术后患者的心理分析。ICU术后患者的心理常复杂多变,且合并不同的心理现象,本研究发现ICU术后患者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存在恐惧及焦虑心理。当患者进入ICU病房之后,清醒时发现多种治疗管道留置在自己身上,病床四周则是排列着陌生机械,护理人员也是陌生的,因此容易感觉到自身患有严重且危险的病情。特别是当发现ICU护理人员统一佩戴口罩及帽子时,更容易出现恐惧及焦虑心理。第二,存在抑郁及烦躁心理。因治疗的过程中,需在患者气管中插管,导致患者无法使用语言交流,在自身需要及心理感受方面得不到很好的表达,再加上躯体存在患疾、活动受限及导管刺激,让患者出现烦躁及抑郁情绪,一些不能忍受的患者会强行拔管,严重影响治疗的进行。第三,存在淡漠及孤独的情绪。因患者对于ICU病房的环境不甚了解,且在ICU病房内禁止家属陪护,患者无法同他人进行语言沟通,治疗所用的各种管道对身体活动起了限制作用,以上情况容易导致患者在心理上出现孤独感。第四,存在绝望与悲观的情绪。ICU患者多经历过重大手术创伤,在手术后,因病情不容易稳定,在疾病预后及治疗费用方面,常会引起患者的顾虑,一些患者便由此出现了绝望与悲观的情绪。第五,容易出现综合心理反应。ICU术后患者的心理极不稳定,一些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心理状态。早期心理状态可能主要为抑郁、烦躁,而后期则可能发展成为冷漠及孤独。

3.2ICU术后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通过分析ICU术后患者的心理后,发现其心理极为脆弱,如不加以特殊的护理,极易导致心理失衡,进而对治疗造成影响。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以下护理要点。第一,术前应重视访视即将进入ICU的患者。实践证明,如ICU护理人员在术前一天为患者讲解相关的注意事项,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产生恐惧心理的几率。第二,应重视与患者通过非语言进行交流。ICU中的患者多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无法采用口头语言进行交流,因此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其口形、手势及表情等来判断患者的需求,也可让患者通过会话卡、手势、点头及摇头来与护理人员进行交流。采用非语言的方式进行交流能将患者的痛苦与负担减轻,此外,也应明确告知患者待呼吸得以改善及拔管后,仍可使用语言来进行交流。第三,对ICU的环境进行改善。因ICU中有较多的仪器设备,容易带来恐惧心理。所以,应为患者创造一个相对人性化的环境。护理人员应尽量关掉暂时不用的设备,调小监护仪声音。保持室内光线柔和,并在患者视野范围内放置其熟悉的物品,以减少恐惧;将被污染衣物及时更换,并保持舒适及整洁的环境。第四,维护ICU术后病人的自尊心。应在获得患者同意及合作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治疗操作,因此在操作之前要向病人说明相关的操作步骤及目的。此外,如需患者暴露身体进行操作,则要以屏风或拉帘遮挡,,并尽量减少患者全身的时间及次数,以保护其自尊心。第五,给予患者一定的情感支持。因在ICU中,没有家属陪护患者,因此,护理人员要以亲切的态度让患者得到心理上的安慰。如患者的病情发生反复变化,则护理人员应以沉稳及熟练的态度与技术赢得病人的信任,向患者介绍成功的手术病例,并说明病情发生变化是正常的,不必过度担忧;要让病人明确积极心态可促进康复。另外,可根据病人的病情发展,允许短时间内家属探视病人,以减轻其抑郁感及孤独感。

4结语

ICU护理人员是患者处于ICU环境中的唯一心理支持者,对于患者心理环境的创造与保持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ICU当中,护理人员不仅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还要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心理反应。及时关注患者,并尽量花费足够的精力与其进行沟通,以及时满足其需要,从而解除产生消极心理的根基。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身心的整体护理,以促进康复。在本研究当中,3例患者死亡,其中1例死于ICU治疗当中,2例在转院后死亡,其余117例均得以治愈,说明经过心理分析及相关的护理对于ICU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icu护理要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护生;带教;现状;ICU

1 ICU护生带教的现状

1.1 广东省人民医院在综合ICU护生带教中推行首问负责制,科室首位接护生咨询的护士作为首问负责人,当场回答,不能及时给予答复者,指导寻求相关部门或相关人员进行解答;每批护生实习结束前,征求意见并及时反馈。研究显示,这样的带教方式增加了科室的凝聚力,提高了科室的整体带教水平和护生的满意度。

1.2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ICU应用医护合作带教法,在实习的过程中由护理人员和医生共同带教,制定重症医学护理教学理论目标和技能目标,注重护生理论联系实际,采取“问题为基础、病例为中心”的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每周由实习小组长召集一次病例讨论会,带教老师参加,就临床工作和教学方面进行双向评价。经研究发现,医护合作带教法优化了师资队伍,提高了教学水平,改进了教学方法,增强了能力培养,双向评价,教学相长。

1.3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将PDCA 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循环引入ICU带教管理工作中。具体做法:设一名总带教,下属多个带教老师,实习生由带教老师指导实践,实习过程遵循PDCA循环原则,以动态、向上的循环为特点,环环相扣。通过这种带教方式,带教老师的自身理论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1.4 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ICU采用读书笔记的方法进行带教,要求进入ICU的护生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临床实习心得体会,及时做笔记,碰到疑难病种提醒护生回去查阅相关资料,并做好病情观察重点和主要护理措施的记录。带教老师2~3天批改一次护生的笔记,针对护生笔记以及平时实习时遇到的问题,由带教老师结合ICU常用的护理知识和技术操作规范进行精心示范。经过实践证明,读书笔记不但督促了护生多学习、多思考,同时也增加了带教老师与护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促进了带教老师不断学习新业务、新技术,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了临床护理的教学质量。

1.5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ICU应用阶段性目标教学法,根据护生在ICU的实习计划,将整个临床实习分为了解评估、熟悉练习、强化提高及考核评价4个阶段进行。这样的带教方法更加明确了护生学习目标,减少了学习的盲目性,充分发挥护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护生对危重患者的整体观察和抢救应急能力,同时规范化管理,加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感,提高了带教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

2 制约ICU护生带教的因素

2.1 护生在ICU实习时间短 短护生参加ICU实习是临床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医院安排护生在ICU实习时间为2~3周 ,大家都知道ICU是一个病情复杂、集中高精尖的生命监测仪器和设备,3周的时间对于护生来说太短,尤其是在教材中没有专门的重症监护课程,这样给我们的护理带教工作增加了难度。

2.2 带教与工作的矛盾 ICU作为一个封闭的环境,没有家属的陪护,仅有护理人员,患者的所有事项都要由护士来管理,一个护士看护1~3名重症患者,这样的工作量是大家不可想象的,从患者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到病情观察记录,每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ICU护士的眼睛、耳朵和手都是不停地运转,这样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致使带教老师没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来顾及护生。

2.3 ICU护生学习的盲目性 ICU收治病种繁多,患者病情危重,需要护生必须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在ICU,护生需要掌握的操作比较多,如心肺复苏、呼吸机的使用、各种微量注射泵的使用、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心电监护操作、吸痰技术等,要求护生短时间内熟悉并掌握这些操作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大部分护生惧怕操作,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无所适从。

2.4 ICU护生的心理压力大 危重患者较多的ICU工作,应急性较大,重点是患者的综合护理及各种护理技术的应用,会增加护生的压力,病人病情的严重性形成一种压抑的气氛,同样会护生造成很大压力,不熟悉操作过程,不明确物品的陈列,对工作本身和学习目标感到紧张,现实与理想的反差均使护生出现各种心理压力,影响护生的临床实习。

3 对 策

3.1 增加护生在ICU实习时间并将ICU作为护生的最后实习科室 笔者认为护生在ICU的实习时间应该延长为6周比较适宜,护生到ICU后需要时间去适应熟悉环境,熟悉基本护理流程,熟悉各种抢救仪器以及抢救技术,掌握危重患者的监护要点。若是6周的时间,带教老师就可以充分安排好护生的实习计划,因材施教,护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圆满完成ICU的实习。另外,ICU是集危重、抢救、大手术患者于一体并对其进行集中监护的治疗场所,病房集中了医院最危重的患者,他们随时需要抢救,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因此,尽可能安排护生先去大外科、内科轮转,结束后再到ICU实习,这样护生基本熟悉了各种疾病的护理常规,也熟悉了护理技术规范,可以更充分地学习危重患者的各种监护技术。

3.2 提高带教老师素质,加强业务学习 作为ICU护士,必须有敏捷的反应、敏锐的观察力并且具备评判性思维,把患者第一手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医护默契配合,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保证患者得到最优质的护理;还要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术;要不断学习,平时多参加医院及科室组织的业务学习,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有利条件,多读书,读好书,保持平和乐观的精神状态,调整心态,正确面对工作中多种角色的压力,加强工作责任心,为护生树立良好的角色榜样。

3.3 制定合理的实习方案 每批护生到ICU后由总带教老师进行环境介绍,发给护生已制定好的“ICU实习计划”,让每位护生详细了解在ICU实习过程需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护士长统一排班,将护生安排到各带教小组,带教老师结合实纲,合理安排实习计划,根据护生学习进度,注重培养护生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带教老师应鼓励护生提问题,经常询问其感受,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3.4 搭建与护生沟通的平台并给予护生心理支持 在面对各方面压力的情况下,始终调整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鼓励护生倾吐,并加以疏导,以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提高心理素质。定期组织护生以聊天等形式,耐心解答护生在ICU实习中最关心关注的问题。多方面了解、关心护生,鼓励护生及时、实时对临床带教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经常换位思考,站在他们的角度多思考、多反思,做护生的良师益友。带教老师及时了解、关注护生的身心健康,对消极的心态及时提醒、指导,因材施教,缩短护生对ICU的适应过程,建立稳定的心理状态,便于带教计划的落实,从而提高了护生的实习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华,谢银均,陈文玉,等.首问负责制在综合ICU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9,9(8);32-33.

[2] 蒋仕银,李素玲.医护合作带教法在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1);73-75.

[3] 周小香,陈昕,冯丽钦.PDCA循环在ICU护生带教管理中的应用的探讨[J].医疗保健器具:2008,15(8):35-36.

icu护理要点范文第4篇

1 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

ICU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及身体各脏器功能储备能力的减弱,是诱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的最基本条件[2-3]。同时医院内种类较多耐药病原菌种的存在,也是患者诱发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再者,临床工作中的一些检查与治疗手段的不恰当也可以造成患者肺部感染,因此,我们认为ICU颅脑损伤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是由多因素影响的结果。

2 护理总结

针对上述ICU颅脑损伤患者所引发的的肺部感染的病因分析,对护理该类患者的措施总结如下:

2.1加强ICU病房环境和人员管理 加强病房环境管理是减少患者感染的首要环节,病房管理主要包括保持病房环境清洁、控制病房内温度(18~22℃)和湿度(湿度为60%~70%)、要定时打开病房内层流以利于洁净空气进入交换防止空气污染、房内的环境和物体表面要定期消毒监测等[4-5]。人员的管理在护理方面主要体现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手卫生、严格执行无菌消毒隔离制度,从而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2.2做好患者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一般采取抬高床头15°~30°的,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抬高30°~45°,选择该种,可以有效的以改善患者肺通气情况,从而增加患者组织供氧。护理工作者在操作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和翻身频率,增加患者舒适并有利于分泌物排出。

2.3加强患者鼻饲护理 鼻饲是ICU患者机体获得营养的主要方式之一,患者进食时,宜抬高床头,以防止食物返流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菌移居,从而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另外对于不能进行鼻饲患者我们一般对该类患者置入空肠营养管,采用输注器匀速滴注,误吸和返流机会大大减小。

2.4做好患者口腔护理 研究发现口咽部定植细菌是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细菌来源[6],因此,要做好口腔清洁护理至关重要。每4h进行口腔护理1次,我们科选用酸化电位水,气管插管患者给予口腔冲洗,进行口腔护理不仅可以减少口腔分泌物的淤积,有也可以效阻止细菌繁殖,从而减少肺部感染机会;

2.5重视患者呼吸道管理 ①及时吸痰:严格掌握无菌吸痰操作原则吸痰是保证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护理人员进行吸痰操作时要根据患者气道分泌物的多少、痰液的粘稠程度等决定吸痰频率,当患者出现呼吸不畅、听诊肺部有音或者喉头伴有痰鸣音时,应及时吸痰,吸痰时要动作轻柔,防止不必要的刺激和损伤,吸痰所用吸管不要重复使用,注意及时更换防止交叉感染。②湿化护理:湿化护理也是做好呼吸道管理的重要关键步骤。颅脑损伤患者多痰且粘稠,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及时进行气道湿化,通过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出,这样既可以减少吸痰过程中的吸管刺激及吸痰所致的低氧血症,也可以减轻吸痰过程中气道黏膜的损伤[6],减少肺部感染机会。气道湿化时所选用灭菌注射用水要经过经加温器加温,由微量泵持续滴入气道进行湿化,速度保持3~5ml/h,以保持呼吸道湿润,稀释痰液。③气管切开的患者做好声门下引流,定期监测气囊的压力,防止分泌物进入肺内引起感染。

2.6加强患者营养支持,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力降低也是造成患者容易引起肺部感染的原因之一,因此,加强患者营养支持疗法,除静脉直接给予营养外还可以通过鼻饲管或者空肠置管给予营养,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有效的营养支持疗法对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控制感染非常重要。

2.7做好相关病原学的检测和追踪,与耐药菌的患者做好隔离。

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引发肺部感染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康复,针对其引发的的原因,我们从护理角度提出相应的措施,对有效降低患者致残率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润萍.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9):231-232.

[2]刘伟,亓慧娟,于永强,等.ICU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感染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3):5711-5733.

[3]Go JT,Belisle SE,Tchitchek N,et al.2009 pandemic H1N1 influenza Virus elicits similar clinical course but differential host transcriptional response in mouse,macaque,and swine infection models[J].BMC Genomics,2012,13(1):627.

[4]张培义,杨允东,李永强,等.87例重型脑损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临床病原学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27):53-54.

icu护理要点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 探讨一种适合ICU病人病情特点的压疮预测评估工具,方便临床护士的操作应用,最大限度降低ICU病人压疮的发病率。方法 根据压疮危险因素结合ICU病人的特点,设计ICU病人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根据既往的压疮病人情况制定危险分数段,对701例ICU病人实施分级护理。结果 701例中发生压疮3例,压疮发病率 0.43%。结论 “ICU病人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估表”适合于ICU病人压疮的风险预测,能有效控制ICU病人压疮的发病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关键词】 压疮 ICU 评估表 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 predicting pressure sore assessment scale suitable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in ICU ,to facilitate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es and minimize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sores for patients in ICU. Methods Based on pressure sore risk factors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in ICU, pressure sore risk factors assessment scale patients in ICU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previous patients with pressure sores, risk scores sections were delimited,and the grade cares were implemented on 701 patients in ICU.Results 3 of 701 patients had pressure sores, pressure sores incidence was 0.43%.Conclusion “pressure sore risk factors quantified assessment scale on patients in ICU” was suitable for risk prediction of pressure sore patientsin in ICU,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sores and improve clinical quality of care.

【Key words】 pressure sores ICU assessment scale Care

压疮(pressure sore)又称压力性溃疡(pressure ulcer,PU),为临床护理常见并发症。预防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特别是在ICU,其压疮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Paul等[1]发现,ICU内压疮发病率为1%~56%,是普通病房的2倍~3倍。所以,及时评估ICU病人发生压疮的危险度,及时采取措施,显得更为重要。我们根据压疮危险因素结合ICU病人的特点,设计ICU病人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2008年9月~2010年12月应用此评估表对701例ICU病人实施压疮危险因素的量化评估和分级护理,并对高危风险以上人群进行了重点预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701例,男435例,女266例。年龄12岁~94岁,平均52.6岁。第一诊断:脑溢血24例,急性心肌梗塞36例,重症肺炎9例,感染中毒性休克21例,急性重症胆管炎1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31例,颅脑损伤79例,胸部外伤19例,多发骨折309例,脊柱骨折156例。

2 方法

2.1 ICU病人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的设计

根据Braden评分量表和Norton评分量表的内容及评估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ICU病人的特点,设计成“ICU病人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表1)。

表1 ICU病人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分表

2.2 分级护理

根据既往的压疮病人情况制定危险分数段,极度风险≤13分,高度风险13.1~18分,中度风险18.1~23分,轻度风险23.1~28分。

2.2.1 极度风险组

主要护理措施:①避免损伤皮肤,床档、便器用毛巾包裹;②使用呼吸机、冰帽时,与皮肤接触部位用干毛巾保护;③取被迫时,受压处皮肤给予压疮敷料预防性保护;④避免一切不良因素对皮肤的刺激,如钮扣、导联线、呼吸机管路等;⑤保护好约束部位的皮肤,松紧适宜,定时检查。

2.2.2 高度风险组

主要护理措施:①避免损伤皮肤,床档、便器用毛巾包裹;②使用呼吸机、冰帽时,与皮肤接触部位用干毛巾保护;③根据病情适当缩短翻身时间,骨隆凸处垫软枕保护,足跟悬空,头枕水囊;④易受压部位的皮肤,如枕后、骶尾、骨隆凸、足跟处,应随时检查有无异样。

2.2.3 中度风险组

主要护理措施:①使用气垫床、软枕、翻身单、水囊等压疮保护性用具;②定时翻身,叩背,侧卧时侧倾30°,避免90°直立;③保持床铺平整、无屑,穿棉质衣;④检查各种导线、管路是否打折或压于身下。

2.2.4 轻度风险组

主要护理措施是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和病人皮肤清洁。为病人制定详细的翻身计划,每次更换时避免拖拽动作,将身下布垫拉平,检查皮肤情况。如潮红或发紫需增加翻身次数,翻身后检查有无管道、导联线等压在身下,骨突处垫软垫,在病人足部与床尾板之间加用特制的海绵垫,防止足部与床板接触受压。病人身体下滑,足部抵至床板时要及时上抬病人身体。

2.2.5 不能翻身时的护理

严重骨盆骨折和双下肢均有骨牵引的病人通常不能翻身,将病人安置于交替充气垫的硬板床上,保持床整、干燥,必须搬动时可用腹带固定骨盆,保持动作协调一致,轻抬轻放,病情允许时1~2次/天使臀部离床面约10cm,用温热水擦洗,快速用电吹风吹干,涂上爽身粉,保持清洁干燥。必要时在骶尾部给予压疮敷料预防性保护。双下肢骨牵引病人应特别注意会有无压迫,在此部位用厚敷料垫保护。

2.3 建立压疮评估小组,全员培训

压疮评估小组成员包括护理部副主任1名(任组长)、ICU护士长1名、骨干护士3名。根据评分表内容,对全科护上讲解评分细则,变异情况处理,并通过个案讲座的方式来把握具体测量的准确度。同时对各种预防干预措施进行培训,如正确的翻身方法,各种的摆放要点等。经考核确认所有护士对量表及预防措施掌握后正式启用量表。评估小组成员还须通过不断学习,更新观念,避开压疮认识和护理的误区,使得评估结果真实、可信。

2.4 对病人进行评估,建立严格的交接班制度

对新入ICU的病人按评估表内容在4h内进行第1次评估。对极度风险组和高度风险组每天晨会后评估1次,对中度风险组和轻度风险组每2天晨会后评估1次。设制“ICU病人皮肤情况交接班记录单”,内容包括床号、姓名、年龄、诊断、压疮危险因素评分情况、评分时间、、皮肤情况、特殊护理措施实施情况等,进行每班交接。

3 结果

本组共发生3例压疮,发病率0.43%。病例组成:急性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合并糖尿病1例,入ICU4天死亡;感染中毒性休克合并糖尿病1例,入ICU6天后转出;多发骨折(有骨盆骨折,合并胸外伤和糖尿病)1例,入ICU5天死亡。

4 讨论

4.1 ICU病人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

现有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中没有一个是专门为ICU病人设计的[2]。ICU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些在普通病房的病人中信度和效度尚不可靠的量表,应用到ICU病房其可靠性就更值得怀疑了[2]。就压疮发生的机理而言,引起ICU病人压疮的危险因素和普通病房的病人是一样的。但是,对ICU的危重病人来说,常常会同时存在多种危险因素,而且彼此相互影响。Batson等[3]研究了51例ICU病人,发现5个因素和压疮发生显著相关: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输入,糖尿病,活动受限,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制动和限制翻身。有一些研究提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压疮发生的相关性,但没有一个量表把这一点考虑在内[1,4~6]。崔亚林等[7]认为,Braden量表中活动力、移动力、营养、摩擦力和剪切力4个项目不够直观、具体。我们根据Braden评分量表和Norton评分量表的内容及评估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ICU病人的特点,设计出“ICU病人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该评估表中每个项目都是记数指标,在短期内只有带管时间、休克和血浆白蛋白浓度是可变量,随病情的变化而改变。既考虑到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病情的变化情况又直观、具体,评估极为方便。

4.2 ICU病人皮肤情况交接班记录单

交接班记录单既规范了护理文件的书写又使各班责任明确,从客观上加强了责任心,使压疮预防的连续性成为可能。压疮的预防是多环节、多过程的,特别是夜班护理人力缺乏或对于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的护士,记录单的使用能够及时提醒、督促各班按照专科护士白天对病人的评估和预防措施实施相应护理。我们使用的经验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4.3 规范预防压疮的管理

“ICU病人压疮危险因素量化评分表”和“ICU病人皮肤情况交接班记录单”是科学防治压疮的管理方法。①调动了护士防治压疮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入ICU时评估,使护理人员掌握了病人存在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及其危险程度,并提醒各级护理人员加强责任心,采取有效的针对性防范措施,达到了预防和控制压疮发生的目的。② 通过对病人入ICU时和入ICU后定期针对病人压疮发生的危险性进行科学评估,对其进行重点预防,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和利用,提高了预防压疮的有效性。③详实的书面记录既规范了护理文件的书写,又是循证护理的充分体现和保证。

Paul等[1]报道ICU压疮发病率是1%~56%,本研究中,压疮的发病率是0.43%,这除了与科学的防范措施有关外,与ICU的病人平均住院日短也有密切关系。

参 考 文 献

[1]Paul JB,Keller A.Pressure ulcers in intensive care patients:A renew of risks and prevention[J].Intensive Care Med,2002,28:1379-1388.

[2]苏春燕.ICU病人压疮危险因素及其评估工具[J].护理研究,2005,19:1695-1697.

[3]Batson S,Adam S,Hall G,et a1.The development of a pre%sure area scoring system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A pilot study[J].Intensive Crit Care Nurs.1993,9:146-151.

[4]Clongh NA.The cost of pressure area management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J].J Wound Care Med,1994,94:661-666.

[5]LsatEde.DrukletselbijIC-patienten-eenlite-ratuuronderzoek[J].Verpleegkunde,1997,1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