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质量农业发展

高质量农业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质量农业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质量农业发展范文第1篇

逊克县地处山区纬度较高,远离海洋,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南部小兴安岭影响,春风大、少雨干旱,夏季短而炎热,雨水集中,夜间短而白天日照时间长,秋季细雨连绵,凉爽早霜,受西伯利亚冷空气侵袭,冬季漫长干燥而寒冷多雪,土壤结冻时间长而日照时间短,全年日照时间长,无霜期较短。

全年日平均≥10℃活动积温2,429℃由北向南递减,每年4月20日前后开始通过10℃,稳定通过10℃初日在5月13日前后,这时土壤已化冻20厘米以上。

无霜期在80-128天之间,初霜在9月20日左右,终霜日在5月17日前后。早霜是我县主要危害,往往使大面积农作物减产。

近几年由于受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农民种粮增产不增收,效益较低的现象,从国内外大环境来看,粮食供大于求,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粮食价格短时间内也不会回升太快,按粮食政策,今年小麦要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这样我县的两大主栽作物议价部分等于全部进入市场,粮食销售将更加困难,形式更加严峻,因此,希望广大农民能够充分认清当前我县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下大决心,下大力气加快种植业结构的大调整,进而促进农业产品向高质量高效益稳步发展。

目前,作为我县传统栽培作物大豆、小麦的市场行情看低,农民手中的大豆,积压价格低,给农民造成莫大的困惑,是劳累了一年的结局是收不负出,这种情况,地还种不种,种什么,需让农民有充分认识,大豆销售难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是进口大豆对国内市场冲击大,传统小麦品种质量差,产量低,无法适应市场的要求。关于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促进种植业发展,细致地分析市场行情和国家政策,冷静地思考,广泛地向农民征求意见,转变观念,适应市场,以质量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调整种植业结构为方式,摆脱不利局面,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民对市场经济有了新的认识,坚定了结构调整的决心,激发了生产积极性,从心底里将农业和市场有机的联系起来,也说明效益才是生产目的。

种植业结构急需调查,可怎样调整?种什么?怎么种?种了怎么样,能不能销出去,能不能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市场变化扩大适销对路农产品生产规模,打破以增产粮食为主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着力改善农产品的品种质量,发展优质高效的农业出发,构筑了今年如何依托市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的总体计划。突出特色,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我县把更新品种,发展适销对路的高效经济作物作为重点,改善作物整体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品种和绿色食品,调整经济作物的生产格局,实现稳定大豆压缩劣质小麦,增加玉米、水稻、扩大芸豆、脱毒马铃薯、元葱、蔬菜、油菜、大棚温室面积扩大的经济作物的生产格局。

依托本地自然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本“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特”的原则,开拓总体思路,发展适宜本地的特色农业,提高效益,通过粮食结构由数量主导向质量效益并重型调整,种植业结构由粮食主导型向特色产业主导型调整。

高质量农业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农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 作用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019-01

引言

作为农业大国,在温饱问题得以解决,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今天,实现农业的多元化发展是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但由于过度重视短期的经济利益,滥用农药、化肥的产品,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为主要目的,忽视了农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对环境的影响,导致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下降,我国的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在此形势下,必须转变传统的农业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在保证实现基本产量目标的同时追求高质量,致力于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性、多样性、可持续性发展[1]。

1 生态农业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1 有利于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

一直以来,农业生产都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发展项目,我国古代更是有“重农轻商”的观念,近几年来,国家更是出台了许多农业相关的支持政策,由此也推动了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虽然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也为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化肥、农药、地膜的无节制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土地污染和水源污染,其中S多难以降解的物质导致大面积的土地和水源在很长时间内无法继续使用。而生态农业主张绿色生产,提倡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转变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环境。

1.2 有利于优化农业经济结构

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形成了良性转化增值的“农户+公司”的模式,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业为龙头,产加销贸一体化的格局[2]。

1.3 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农业模式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到了一起,致力于在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在生态农业中可以减少有机肥料和有机农药的使用,通过合理分配农作物的种类和种植数量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种类,提高农产品的质量,避免了对土地及水源的过度利用,为农业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了保障,有利于增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1.4 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生态农业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多元化,增加农产品的种类,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进而增加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生态农业提倡绿色、无公害生产,使用的有机肥料、农药等较少,不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另外,生态农业提倡循环、科学种植,不仅能够提高土壤的利用率,还会避免土壤因过度使用而营养成分大减,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

2 促进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措施

2.1 创新生态农业发展观念

为了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首先要转变传统的观念,以实现农业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可以将产业化、工业化理念与传统的农业生产理念相结合,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农业生产中,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增加农产品的种类,进而提升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如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区域性,即某一地区的农民种植同一种农作物。现在为了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采用大棚技术或地膜技术,增加农作物的种类,同时采用科学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产量,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2.2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制度建设

首先,国家要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为生态农业在全国范围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其次,各级政府要完善生态农业发展方面的管理体系与监督机制;再次,政府要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调动社会各界人士的投资积极性;最后,国家要出台生态农业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各级政府根据国家法规,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调整执法措施。

2.3 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

生态农业发展的最主要的力量是基层的农民,所以在发展生态农业时,各级政府要注意制定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加大对开展生态农业的农民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保障农民的基本经济利益,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发挥农民的力量,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3]。

2.4 建立生态农业技术保障体系

生态农业的目标是生产绿色无公害的高质量农产品,这就需要对原有的农作物进行改良,因此,为了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当地政府必须组织建立专家队伍,引进高素质的专业科研人才,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解答在生态农业开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并进行新品种的研发培育。同时,还要制定一系列的技术保障措施,对生态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并对农产品进行指标检验,以促进生态农业更好的发展。

2.5 制定政策,强化服务

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有完善的服务体系作为支撑。为了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政府除了要制定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外,还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服务体系,为发展生态农业的相关技术人员、工作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增加人员福利,保障生态农业建设队伍的稳定性,调动个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农业有利于农业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我国各级政府要增加对生态农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同时,加大对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促进广大农民转变自身的观念,积极主动的发展生态农业,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进而带动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高质量农业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一带一路;兵团现代农业;制约因素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新时期,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顺应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解决当今时代问题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兵团农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兵团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

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些年来,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在不断加强。现代农业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而兵团农业作为新疆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其发展具有了非凡的意义。综观全局,兵团农业与地方农业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互为借鉴,在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为新疆农业发展注入更深、更强的动力,这同时也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2兵团现代农业发展制约因素

2.1农业生产资源受限

一方面,新疆远离海洋,气候干燥,日照常,降水量较少。新特的地理位置导致这里水资源严重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兵团现代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虽然兵团土地占有量很大,但是由于水资源过少并且分布不均的限制,一部分土地却无法耕种,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非农产业开始逐步侵占农业用地,使得形势更不乐观,问题更加突出。

2.2自然环境恶劣

新疆地形特点是:山脉与盆地相间排列,盆地被高山环抱,俗喻“三山夹两盆”。北为阿尔泰山,南为昆仑山,天山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尔盆地。兵团大部分土地都分布于山前平原或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沙漠边缘。这里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土地沙化、被侵蚀和自然灾害频发,导致每年水土流失情况十分严重,严重影响着现代农业的发展。除此之外,近些年来在耕作的过程中所带来的化学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这也是制约兵团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2.3农业成本过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物价普遍上涨,对于农资产品来说,也不例外。同时,外出打工人员数量的逐渐增加,使得兵团农业所需的劳动力价格逐步呈上升趋势,再加上农资产品价格的上调,进一步减少了农业生产所能够带来的利润。长期这样发展下去,必然会严重损害农民的生产的积极性,甚至还会动摇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必然会严重阻碍兵团现代农业的发展。

3促进兵团实现农业现展的对策

3.1加强资源整治,改善环境

我国兵团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水资源严重不足、耕地质量下降、土地污染等问题,要想实现农业现展,首先要着重加强资源整治,改善环境,促使兵团现代农业的发展,实现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资源整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控制用水用地,守住耕地红线。对于城镇发展用地实施严格的审批规划,实现农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用地的分开;二是积极改善土地质量,通过一系列科学管理办法来实现耕地利用面的扩大。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如,兵团联合农作物科研单位,根据我国西北部的环境特点,积极研制扛倒、防冻技术;三是必须要严格控制耕作过程农药的使用,以在发展农业的同时降低农业生产对当地脆弱自然生产环境的影响。

3.2有效应对成本过高,加强兵团自身建设

为有效应对兵团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成本过高的现状,兵团就必须在国家帮扶的基础上,积极实现自建,来提高自身发展能力,降低发展成本。尤其是随着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要想稳固农业收入,促进农业发展,有关部门就必须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和资金投入,从而有效应对兵团农产品成本过高的情况。如,国家可以采取减免税收、政策扶持等措施来降低兵团农业生产成本。兵团农业自身则可以通过对机械化的高度引入,来实现一次投资、终身受益的发展目标,以此来有效应对逐渐上涨的人工成本费用,减少人工成本支出。

3.3加强科技创新,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对于农业发展来说,亦是如此。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的农业管理体系,用先进的科技来支撑农业发展,这在当今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农业发展趋势,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业的发展。为此,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兵团农业要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业合作,来形成合力,借助各国优势资源,在共同研发、成果共享的基础上,共同促进沿线国家农业的发展。

3.4不断提升兵团农业生产者综合素质

在以往受我国教育水平、传统就业观以及西部落后发展现状等情况的影响,导致我国兵团农业生产主要以军人、当地农民构成,即便是有外来务工人员也多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普通务工人员。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需要,我国兵团农业需要大批的高素质生产人员参与其中,以满足兵团农业科技化、机械化发展的需要。为此,国家可以针对兵团农业发展实际需要,对高校涉及到的农业科技、植物种植等专业人才实施政策优惠,并借助媒体的力量在全社会当中对“投身西部建设”进行倡导,促进高质量人才向西部的流动。同时,兵团农业也需要在人力资源建设工作上提高投入力度,为高质量人才提供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并通过与当地民政、教育等部门的合作,为高质量人才解决户口、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保障性措施,为其在兵团农业的工作解决后顾之忧。此外,兵团农业还需要组织专家、学者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种植、生产、科技、管理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以促进现有生产者素质水平的提升。

虽然现阶段在兵团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但是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我国兵团现代农业发展看到了自己美好的未来。新时期,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们要积极同国际各国进行交流借鉴,并在此基础上依据自己的国情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促成制约因素的转化,真正实现我国兵团农业的现代化,同时,也要积极为其他国家建设贡献力量,从而实现各国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作者:张斌 耿荣 单位:新疆军垦天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卢玉文.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4(11):29-35.

高质量农业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因子分析;发展评价

我国有众多学者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研究,潘桔、郑红玲(2020)利用TOPSIS分析的方法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研究;彭定赟,朱孟庭(2020)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加权因子分析法等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Muller(2000)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从产业方面进行,从产业的角度系统地概括了影响经济发展的动态机制,认为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产业间的相互竞争力来提高的。张柔柔等(2019)运用SWOT分析法对郑州航空港进行了分析。由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的时间不长,很多研究还不够完善,河南省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存在严重的经验不足,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促进河南省经济的发展,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2019年18个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分析。

1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的选择,通过对国内众多学者的文献研究,从经济优化发展、创新能力发展、绿色环境发展、民生品质发展四个经济发展区进行了分析,本文运用了15个定量指标来构建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具体的数据是在《2019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中获。

2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研究

利用SPSS软件对其降维处理后进行一系列的操作,利用KMO和巴特利特检验得知KMO值为0.614,大于0.5,巴特利特球形检验sig为0,表明因子间的相关性比较好,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2.1因子分析

通过所筛选的15个原始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和这3个主成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系数所建立的成分矩阵可用于对这3个因子的解释。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原始成分矩阵进行旋转,得出方差最大旋转成分矩阵,如表2所示。根据成分正交旋转矩阵,可以将评价指标分成3个公因子并进行命名。

2.2计算各个因子变量之间的得分

成分的分析系数矩阵如表3所示,使用线性回归的方法将各个公因子表达为各个变量的线性形式,由成分得分矩阵便可计算出主因子得分和总得分,如表4所示。

2.3分析结果

从综合排名看,郑州市、南阳市、洛阳市、周口市、信阳市在河南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中处于较高的地位;商丘市、新乡市、安阳市、平顶山市、许昌市、开封市、濮阳市在河南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适中;焦作市、三门峡市、漯河市、鹤壁市、济源市、驻马店市在河南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郑州市之所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主要源于它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教育经费、规模以上企业个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等比较多,资源也最为丰富,所以郑州市成为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快的城市是应当的。南阳市、洛阳市、周口市近年来发展很迅速,增加了很多旅游景点,提高了其经济发展质量排名。而三门峡市、焦作市、济源市等占地面积较小,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等原因都造成了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3提高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3.1政府政策的支持

政府应积极推动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平衡各个区域间的经济协同发展。比如,对于发展较弱的企业或地区设立专项扶持机制,避免各行业间的差距过大,帮助一些优质企业兴起;对于发展较为突出的企业和地区,提倡互帮互助的精神,使各行各业之间实现共同发展。

3.2重视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对于创新创业高度重视,创新是发展的源泉,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创新,对于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个人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对于想要创业参与到发展创新中的企业或个人进行一定的免利息或者低利息的贷款支持,以鼓励优秀的物流人才参与其中。

3.3积极宣传绿色观念

现如今,河南省绿色环境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人对绿色环境的观念还一无所知,想要发展绿色环境,人们的大力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们应该大力宣传绿色环境的观念,小到个人大到企业让他们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改变人们对绿色环境的认知,认识到环境污染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和绿色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3.4积极推进我省各个产业的协同发展

我国面临着制造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大的阻碍,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这些产业。河南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各产业之间出现了很不平衡的局面。农业发展迅速、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却远不及大多数省份,因此应该采取措施使我省各产业间协同发展,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4结语

高质量农业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设施农业;现状;对策;移民区;宁夏固原

中图分类号 S316;F30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228-02

固原市原州区移民工程实施以来,在改善移民生活、恢复生态环境、拓宽致富渠道、减轻人口压力、促进民族团结、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发展设施农业园区建设、降低扶贫成本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同时也存在搬出规模与安置能力矛盾突出、资源紧缺、迁出农民生产能力差、文化素质低、农业技术掌握少、发展设施农业基础薄弱、土地面积不足、设施配套不够完善等问题。因此,要发展好移民区设施农业,必须从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的高度对其逐步进行实施。

1 固原市移民区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固原市原州区县内移民区生活的人们是从六盘山区和黄土沟壑区迁出的,迁出地生存条件严酷,自然灾害频发,资源匮乏,交通闭塞,生产水平低下,农民收入的1/2以上来源于广种薄收的第一产业。不具备优势的种植业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经济困难形成落后的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效益低下。

1.1 发展设施农业的资金不足,农民积极性不高

虽然移民迁入后,政府安排每户均有1栋日光温室,但由于农民的资金不足,经济能力不强,投入能力差,再加上移民文化基础差,思想较为传统保守,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在设施农业的发展方面积极性并不高。

1.2 文化素质低,难以接受农业新技术

移民在迁出地从未见过设施农业的日光温室,就连保护地的覆膜种植都很少见,个别农民只是零星种植家庭菜园,没有外销的习惯。加之多数家庭迁出后,家里只留下老人和妇女,年轻力壮的男人大部分出去务工,放弃日光温室的种植,即使种植了日光温室的移民也不会操作,要很快种植好日光温室谈何容易,农业技术难以接受。

1.3 标准化生产水平低,成熟技术难以得到应用掌握

对于蔬菜生产技术来说,其普及率较低,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由于移民种植经验的不足导致一些成熟技术不能被移民掌握,如二氧化碳施肥、工厂化育苗等。造成设施农业的普及率低,使产量和成本之间的差异较大,移民的积极性不高。

1.4 农业生产条件变化大,适应新的农业环境能力差

由大山迁出到川区,原来靠天吃饭、饮水的传统思想还存在。由干旱的山地变成川水地,农业生产条件发生变化,适应新的农业环境能力差,粗放式耕种习惯根深蒂固,难以接受日光温室精耕细作的种植要求,从而严重影响设施农业发展进程。

1.5 专业化发展程度低,生产规模小,没有形成外销优势

在移民区,设施农业的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其经营的格局还较为分散。具有较小的生产规模,连片种植面积小,产量不高,加上移民种植习惯的随意性,对种植蔬菜的品种、数量及质量等方面要求不严,规模种植的格局尚未形成,外销的优势还不具备。

1.6 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落后

由于移民在迁出前掌握的信息比较闭塞,迁出后还存在等、靠、要等思想,因此当前对于移民来说,亟需的是进行市场信息、新品种及新技术的服务。对于运销大户来说,其最需要的是有关市场预测方面的信息。目前,移民区的蔬菜生产信息服务较为落后,供求信息不足,在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较为落后。

1.7 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原州区尚未建有专门的蔬菜专业技术推广机构,在蔬菜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较为缺乏,蔬菜技术推广的任务主要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来承担。这部分推广人员不仅知识老化,而且由于很多是转行承担蔬菜技术推广工作的,蔬菜种植方面的专业知识缺乏,技术力量薄弱,难以推动设施农业的全面发展。

2 对策

2.1 加大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力度,使其尽快掌握农业技术

有组织地进行移民区的设施农业技术培训,尽量多组织多培训,要在种植技术上不断进行培训;实践操作上不断进行指导,使其尽快掌握基本的设施农业种植操作技术[1-2]。

2.2 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调动移民生产积极性

在设施农业方面,从政策和资金2个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力度,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以农民和企业作为发展的主体,吸收社会各个方面的投资。对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机遇和自治区扶贫政策进行充分的利用,促进设施农业发展进程的加快。

2.3 严把日光温室建造质量关

移民区的日光温室多数是招标建造的,一次性成型的日光温室,分配给移民使用,移民从未见过日光温室,更不知道棚体质量。棚体设施不健全不配套,严重影响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从而导致种植操作难度大,甚至效益不高。因此,必须严把日光温室建造质量关,确保移民能够正常使用。

2.4 坚持种苗先行的原则,建设种苗繁育基地

移民从未种植过日光温室,必须供给高质量的种苗,让他们移栽定植。因此必须要有相应的育苗基地,着重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人才参与到工厂化育苗技术建设中。按照设施农业生产的规模、茬口和品种要求,培育出高质量的种苗,保证移民设施农业生产的供应。

2.5 合理安排茬口和种植种类,提高生产效益

移民区日光温室在茬口安排上应该按照“先易后难,梯次推进”的技术要求,先安排种植技术简单的叶菜类,让他们先适应日光温室最基本的种植操作技术,然后安排其种植技术比较复杂的果菜类,逐步提高移民的日光温室种植操作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益[3]。

2.6 加大成熟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科技贡献率

移民区要有成熟技术的示范与推广,集成组装设施农业标准化建设,工厂化育苗、膜下技术、测土培方施肥、温度调控、张挂反光幕、二氧化碳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热风炉应用、新型保温材料、机械化半机械化应用等,建立成熟高新技术的示范温室,使移民看得见、跟着学,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实现高产高效生产。

2.7 加强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完善和壮大科技队伍

对症下药,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示范与推广,采取现场指导培训,以移民区从事设施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专业农民为重点,以移民区为单元,集中地进行设施农业先进技术的培训,培养一批农民骨干示范户,以发挥其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建立一支与全区设施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县乡村技术推广队伍和高素质的专业农民队伍,以促使移民区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4]。

2.8 制定日光温室生产技术标准,建立示范点

为了更深入、细致地做好移民区的设施农业技术服务工作,更好地对标准化日光温室生产示范点进行建设,做到技术入户、责任到人、标准到温室,充分地发挥对其示范带动作用,并充分地发挥移民区的气候资源优势,建设好有机蔬菜生产示范点。

3 参考文献

[1] 白光哲,马瑞林,王晓燕,等.包头市设施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1):6-7.

[2] 杨泉润,马成,闫菊红,等.西吉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评析[J].蔬菜,2011(3):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