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二政治哲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HLP;前列地尔;生长抑素;消化功能;血小板
中图分类号:R576;R5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13-0095-02
急性胰腺炎(AP)主要是因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胰脏损伤类疾病,其可分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及轻型急性胰腺炎(MAP)。AP致病直接原因多样,与胆结石、饮酒、血脂长期居高不下以及暴饮暴食等均相关,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腹胀与泛酸呕吐等,治疗不及时易对其他脏器产生威胁[1]。其中,因血脂水平长期处于高水平而引起的AP被称作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P),临床常联合生长抑素及前列地尔治疗。为明确二者联合治疗HLP对患者血小板与消化功能的影响,我院针对性选取90例患者资料予以分析,并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HLP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对照组(45例)与研究组(4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26:19,年龄30~56岁,平均(32.69±7.12)岁;病程0.5~2.5 d,平均(1.98±0.45)d。研究组男女比例25:20,年龄31~57岁,平均(32.84±7.31)岁;病程0.6~2.6 d,平均(1.89±0.37)d。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方案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检查确诊为HLP,自愿参与研究,可有效沟通;排除标准:外伤致AP者,入组研究前应用生长抑素治疗者,颈神经病者。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道减压、抗感染、止痛等治疗;对照组予以生长抑素(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3010)治疗,将6 mg生长抑素于50 ml生理盐水中溶解,应用微量泵行持续静脉注入,速度控制在250 μg/h。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之上联合前列地尔(Bayer Pharma AG,注册证号H20130418)治疗,100 ml生理盐水溶解10 μg前列地尔,予以静脉滴注,1 次/d,10 d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持续用药1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血小板相关指标变化,包括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膜蛋白140(GMP-140);比较两组消化功能,其包括胰淀粉酶(PAMY)、胰蛋白酶原2(TPG-2)、胃泌素(GAS)及胰高血糖素(GLU)等指标。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以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比较两组血小板相关指标变化
研究组治疗后血小板相关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优(P
2.2比较两组消化功能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消化功能各项指标均较低(P
3 讨论
AP患者由于体内胰酶被激活,因而引发胰腺局部出现炎症反应,甚至可见其他器官病变,且病情易反复[2]。临床常见胰腺炎分成酒精性、胆源性及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而由于居民饮食结构变化,HLP患者呈逐年升高趋势。有研究表示[3],前列地尔与生长抑素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HLP效果,可改善血小板相关指标与消化功能,从而改善患者微循环,促进预后改善。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治疗后血小板相关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优,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消化功能各项指标均较低;此次研究结果与王放、朱芳丽等人研究[4]相似,表明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作用于机体,能够改善因甘油三酯长期较高水平引起的微循环障碍,从而改善炎症反应,血小板相关指标优化,消化系统得以改善,进而有效控制胰腺消化损伤,抑制疾病发展,提升临床疗效与患者预后。生长抑素为人工合成一种多肽化合物,药物原理在于其可有效抑制生长激素、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等分泌,并选择性抑制胃泌素、胃蛋白酶等释放,从而有效减少胰腺内外分泌及胆囊、胃小肠分泌,进而使酶活性降低,达到保护胃肠道黏膜作用,而且该药物还具备降低胰管内压力功能[5]。前列地尔指的是将脂微球作为药物载体的一种前列素E1制剂,因脂微球包裹,前列腺素E1活性不易丢失,可分布于受损血管部位,达到扩张血管、使血小板聚集受到抑制作用,而血小板聚集得到抑制后,有助于血液黏性改善,从而改善患者体内微循环,进而使胰脏血液灌注提高[6]。此外,前列地尔还具备改善肝功能及稳定肝细胞膜功能。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能够有效发挥药物协同作用,可提升抑制炎性因子水平升高作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缩短腹胀腹痛缓解时间,提升治疗效果。研究受例数、环境等因素影响,未对临床治疗效果作详细分析,需再行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生长抑素和前列地尔共同治疗HLP可有效改善血小板及消化功能相关指标,促进机体微循环状态改善,临床治疗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放,朱芳丽,王刚,等.国产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16,27(17):2756-2759.
[2]秦健,皮秀梅,霍晓灵,等.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38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7):875-876.
[3]曾俊峰.奥曲肽联合前列地尔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探讨[J].江西医药,2016,51(8):790-791.
[4]王放,朱芳丽,王刚,等.生长抑素与前列地尔联合治疗对高脂血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血脂、炎性因子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20):1996-1999.
学习高中政治知识时,各位同学要学会对基本概念与原理的区分,所以我们在复习高中政治知识时可以将这一方法加以运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政治万能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政治万能答题技巧一、依据类
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答依据题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二、为什么类
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意义(重要性),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四)意义类
此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用“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作引导词。答题时一般采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于…;有利于…”这样的排比句。
三、怎么办类
“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查给定的材料,找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措施。
四、启示类
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五、认识类
认识类简答题,本身提供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就这一材料中的现象、事件或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一般用“谈谈你对……的认识”、“如何认识……”、“如何看待……”、“如何评价……”、“如何分析……”等。
这种题型有两类:一类是对某种已定型的某种现象、制度、做法的认识。一类是对某些具有争议性的现象和观点的认识。
回答第一类,实际上是一种论证。要运用相关知识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几个角度去回答。第二类实际上具有辨析的性质,回答这类问题,要针对不同的观点和不同的方面,进行点评、分析。
高二政治大题答题注意事项1、按顺序做题,先易后难
总体来看,试卷题目的一般排列顺序是先易后难;有低分到高分。考生只需要按顺序对号做题。一旦碰到难题,稍加思索仍没有思路,千万不要紧张,暂时放下,直接进到下一道题,返回来再答,也许就会答了。因为后面的题目或许可以开阔你的思维,勾起你的回忆。
2、审题仔细,务求准确
审题是答题的前提,宁愿多花五分钟把题审好,也不要急急忙忙写答案。因为审题多花的五分钟不会影响大局,但仓促间写下的答案有可能差之毫厘、缪之千里。
3、准确掌握答题时间
文综考试180分钟的分配一般遵循60分钟,100分钟,20分钟的原则。就是60分钟选择题,100分钟分析题,最后20分钟是补充检查时间,当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再做调整,但是补充检查的20分钟是一定要有的。
高二政治主观题的解题技巧1、读题
政治主观题是先给材料再设问,在解答时则反过来先抓住设问进行审题后再阅读材料,这样可以增强针对性节省时间。
2、读材料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作为答案要点,是政治主观题的特点之一。材料包括设问和背景材料。
3、组织答案
政治主观题根据答案涉及的知识范围可分为微观型(只考查某一条原理)和宏观型(涉及多条原理)两种。
如果是微观型,直接参考备注或仿照典型例题结构作答。
一般《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按“理—析”作答,《生活与哲学》按“理”(阐明原理内容)、“析”(结合材料分析)、“结”(得出结论,回答怎么样或怎么办)的结构作答。
宏观型问题的答案要点则一般来自三个方面:
来自材料。根据阅读设问和背景材料时找出的关键词句,联系教材的原理观点得出答案要点
来自教材。运用教材中的原理观点去体会材料得出答案要点,即遵循从原理到材料的思维。
有的同学感觉政治课比较枯燥,所以,对政治课缺乏学习的兴趣。其实,理论都是对具体问题的总结和升华,都存在着抽象、枯燥的问题。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怎样提高高二政治学习效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怎样提高高二政治学习效率预习
预习是无师自通的桥梁,是思维习惯形成的助推器。它能够增加上课的目的性,提高时效性;还能培养自学能力,形成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可分为课前预习和阶段性预习,粗预习和精预习。搞好预习首先“要做好笔记”。预习时应该在书上做出眉批,在笔记本上列出提纲和写出听课要注意的问题,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其次要其次要“规定一些常用符号”(如、、-、等)来提示自己,以达到在学习和复习中提醒自己注意,便于向老师提问或者避免遗漏知识和犯同样的错误;再次,要“勤思善想”,也就是发现问题。预习的关键要善于“想”,即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新旧课之间有什么关系”、“和过去的什么知识类似”“能阐释哪些热点问题”等等,这一过程中有利于培养了同学们的思维品质;最后,要“持之以恒”。搞好预习还必须有决心、恒心、自信心。要把“课前预习”这个起始阶段搞得深入、扎实,使之在整个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当然,学习不是一蹙而就的,还需要坚持一定时期才能见到效果。
上课
上好课是学习的重要阶段,是提高成绩和培养能力的瓶颈。上课的关键是“专心”。“心”专在哪里?一般来说专在看(书,黑板,屏幕),听(老师讲解和同学们发言),积极参与(积极动脑与老师形成零距离互动、将你预习时确定的听课重点与老师的讲解结合起来)
“看、听、参与”等形式有所不同,但共同的东西就是都必须动脑,这是贯穿整个上课全过程中的一条主线,也是衡量专心不专心的唯一标志。主动思考要求①注意知识的积累②增加感性材料的储备③学会一些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具体化等)④将自己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
复习
学习具有实践性、个体性、反复性的特点,反复性以及爱宾浩斯遗忘曲线要求学习过程应该及时复习。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的漏洞得到及时弥补,使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再提高,特别是使思维的深刻性得以发展。
复习包括:及时复习、阶段复习、总复习。
读:读书、读笔记并同回忆进行对照,这样就不仅加深了记忆而且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思:把新知识进行归纳形成一个小系统,让知识各就各位。然后纳入到所学知识的大系统中,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或知识坐标。复习的这几个环节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学习中要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不可孤立的强调一个方面,否则就达不到好的效果。
当然要想学好高中思想政治课,除了掌握上述一般方法以外,最重要的一点还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如果你渴望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就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国哲学家艾蒙斯说:“习惯要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坏的主人。”可见习惯有好有坏之分,好习惯会使人获得成功和幸福,坏习惯会导致人生的失败与不幸。因为好的习惯是成功的捷径,坏的习惯却将人带入迷途。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按照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一般方法和培养成良好的学习政治课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从这种好习惯上获取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精神财富,在好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在学海中起航到达成功的彼岸!
高二学霸学习政治的建议制定计划,明确任务
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另外,在学习当中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自行作出调整。
养成习惯,掌握方法
“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因此,同学们课前一定要预习,将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标上记号。老师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讲,并且要做好课堂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后还要将所学的内容及时整理消化。平时训练和检测时也要养成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条理清晰等好习惯。
定期总结,查漏补缺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一般地,每个星期应找个适当的时间进行一次周总结、每个月进行一次月总结、期中考试后进行期中总结、期末考试后进行学期总结。一方面对自己在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将相关或相近以及容易混淆的内容及时进行归纳、总结。
高二政治如何提高成绩第一步,划分层次,明了题意。从高考政治主观性试题的命题形式看,其多以背景材料形式出现,在解答此类试题时,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审读材料。在一般情况下,题目所给的材料较长,想一下切要害,把握主旨非常困难,如果我们采取划分层次、明了题意的方法,应不失为解决此问题的良策。
材料虽长,但有层次,审读材料要读出它的层次,化整为零,使问题简洁明了。背景材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解题的向导和信息源,读懂材料,明了题意,应是我们解答主观性试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第二步,审清设问,明确任务。题目的设问是指示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对设问搞不清楚,模棱两可,就会使我们作答出现不到位或答非所问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题目的设问,在审设问的内容时,一要审清设问指示我们要解决问题是什么,二要审清投问我们用什么理论来解答问题。
第三步,分析判断,确定应用的理论。在明了题意与设问内容后,我们就要让背景材料与设问有机结合,并在材料与设问的启示下,科学判断,确实应用的理论。
一、上好哲学第一堂课,让学生感受哲学的“趣味美”
高二第一堂哲学课一定要上好,要精心备课,要形象生动,假如第一堂课没上好或讲得很抽象,那么,在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所产生的作用)下,就会给学生一道有形屏障,使学生排斥哲学,从而影响接下来的教学。因此,笔者在上高二第一堂课时就没有教授新课,而是讲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是古希腊哲学家皮浪曾讲过的一个寓言故事。假如把一只小船放到大海中,上面有一个人和一头猪。大海上狂风恶浪,小船眼看就要被浪打翻。此时,船上的人惊慌失措,而猪呢,只要有猪食吃,安之若素。所以,皮浪认为:人不如猪!学生一听到这就笑了,于是笔者立即抛出问题:“为什么猪不惊慌?痛苦的人与快乐的猪,你愿做哪个?”学生在笑声中展开讨论,笔者不时地加以点拨,最终引导学生答出:“猪是没有意识的,它的快乐是短暂的,当掉到水里时,人还可以求救或自救(发挥主观能动性),但猪就只有等死了。”第二个是幽默故事。在古希腊有甲乙两个人,甲向乙借了钱,过了一段时间,乙问甲还钱,甲回答说:“借你钱的是过去的我,非现在的我,与现在的我何干?”乙很气愤,遂把甲揍了一顿。甲来到法官面前状告乙的行为,要求法官主持公道,这时乙回答道:“打你的是过去的我,非现在的我,你要抓就去抓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可没有打你。”最后这场官司只好不了了之(故事体现了物质世界
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事一讲完,学生欢快的笑声又回荡在教室里。故事说明的哲理或许学生还不是很懂,但是笔者相信,通过这些故事能很快拉近他们与哲学的距离,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哲学的趣味。
二、充分调用“几语”,让学生感受到哲学的“抽象美”
列宁指出:“常常有这样的成语,它能以出人意料的恰当,表现相当复杂的现象和本质。”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有很多充满哲理的成语、俗语、谚语、诗词,教师若能注意搜集这“几语”并将其引入哲学课堂,就一定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用“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来说明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的道理;用“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来说明办事情要善于抓主要矛盾;用“入乡随俗”“生地茄子熟地瓜,生地菜子熟地花”“山腰点桐,山下务农”“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等来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用“花在树则生,离树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来说明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原理……这样不但把抽象的原理通俗化,使学生印象深刻,而且能激发学生对哲学的学习兴趣。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在哲学教学中适当运用广告语,那将会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总结“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时,教师可以声情并茂地引用澳柯玛的广告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不可能有最好,承认最好,实质是否认发展的静止观点。因此我们在人生旅途中不能浅尝辄止,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只有承认更好,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才能不断地实现突破。学生听完后更是有一种发现新大陆的兴奋感,原来广告语也有哲理啊!实践证明,充分运用好这“几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品质,有利于体现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到哲学理论的“抽象美”。
三、联系实践,让学生感受哲学的“活力美”
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句醒目的格言:“I hear, I forget, I see, I remember, I do, I understand.”(“听到的,我忘记了;看到的,我记住了;做过的,我理解了。”)这句格言充分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而哲学的根本特征就是实践性,做到与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是哲学的活力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增强对哲学课的可信度和认同感。比如在讲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时,笔者先让学生填空:红色+蓝色= 色, 黄色+蓝色= 色, 红色+黄色= 色, 红色+蓝色+黄色= 色。这些问题对于不是美术班的学生来说是很难准确答出的,于是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调色板和颜料让几位学生到讲台上进行现场实验。学生看到有机会亲自参与实践,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最后通过学生的现场演示,色彩搭配的结果跃然纸上(分别是紫色、绿色、橙色、黑色)。教师此时无需多讲,课堂上的这一系列活动就是对教材内容的最好阐释,教学效果水到渠成。由此可见,把实践活动引入课堂,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哲学的活力,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使学生产生自觉学习的强大动力。
四、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感受哲学的“实用美”
哲学作为智慧之学,并不是哲学家们自我欣赏的阳春白雪,而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南。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哲学观点来分析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有用”“管用”,从而不断提高他们学习的内在需求,认识到哲学的智慧之光。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笔者在讲“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就结合了数学学科的知识。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当动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定点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之比是常数时,该动点的轨迹为圆锥曲线(矛盾的普遍性)。常数的值不同,圆锥曲线的形状就不同,当常数小于1时,轨迹是椭圆(矛盾的特殊性);当常数等于1时,轨迹是抛物线(矛盾的特殊性);当常数大于1时,轨迹是双曲线(矛盾的特殊性)。学生一看这些哲学知识能跟他们的数学学科相结合顿时兴趣大增,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他们很快就掌握了教学内容。
【关键词】政治;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053-01
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课程资源、情境、生活趣事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和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他们对政治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积极性
政治课讲的多是理论概念,有些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高中阶段的课程资源极为丰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也已达到了一定程度,这给我们充分利用各科课程资源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我们可以把语文、历史、地理等科相关知识与政治课联系起来,解决这些难题。例如:我讲高二哲学辩证法部分,如果就理论来教学,学生必然会感到抽象,缺乏兴趣,于是我就将语文课《红楼梦》中的内容引述到政治课中来。在讲矛盾的概念时,我向学生提出“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让学生思考“假、真、有、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学生经过酝酿,回答出“用联系的观点”;在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后,我不失时机地追问:既然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的哲理,那么,假与真,有与无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学生回答,假与真,有与无既是相互对立的,又可以互相转化,是统一的。在此基础上,我适时归纳:这种既对立,又统一的哲学现象就是矛盾,从而引出了矛盾的概念。这种用语文科内容阐述哲学原理的做法,使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效果良好。又如,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教学中,对“什么是矛盾特殊性?”问题,如果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找出答案,就太直接,难于理解,于是我就给学生介绍了《红楼梦》中的“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片断,然后提问,句中的“千红”与“万艳”分别指代什么,“窟”与“杯”分别指代什么,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这样设计问题激发了学生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积极探寻的主动性,学生很快体会并“把握本质,探寻一悲,揭示规律”。
2 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积极性
教育界有一句话:“我看见了,但我忘记了,我听见了,就可能记住了,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现代教育已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出活动”。教师只有给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活动,通过活动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掌握知识。例如:教学《少年能自强》一课时,我通过播放邰丽华的千手观音舞蹈,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震撼。通过观察直观画面,进行积极思维,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促进他们的思维向纵深发展,真正理解“自强精神”在人生旅途上的意义。此外,良好的教学情境离不了教师这一角色的成功表现,中学生有着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对周围的事物有着特殊的敏感性,甚至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引起他们情绪的较大波动,因而教师应尽力感染学生,引出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学生对问题的深层次思考。例如:我讲高一政治《商品经济》一课时,在分析了价值规律的一些原理后,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些商品的价格远远背离价值(如一幅古画以1100万美元出售,一枚邮票以100万美元出售,一个我国明代瓷瓶售价26万英镑等),是否与价值规律相矛盾,为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矛盾。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由价值决定,不能偏离太远。有的说:不矛盾。古董年代久远,本身价值很高,古董的价格高是正常的。我在对学生理解给予肯定的同时,提示学生注意市场的供求关系等因素,经过讨论,归纳出准确答案:不矛盾。因为古董独一无二,不能匹量生产,加之市场需求大,故而价格很高。这种扩散性的提问,创设了情境,有助于启迪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达到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的效果。
3 巧用生活趣事,激发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