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准农业市场前景

精准农业市场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精准农业市场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精准农业市场前景

精准农业市场前景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围绕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应用先进技术为手段,推进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为目标,培育机制先进、创新性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为重点,发挥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对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经营理念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选项原则

1、有利于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在项目的布局和构成上,应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走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应能够促进农业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有利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和经营方式的原则。项目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为导向,探索各种农业生产要素之间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现代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增强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的辐射、带动作用。

3、有利于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原则。项目建设应把建立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加强对原产地、生产过程、投入品和终产品的全程质量监控作为重要内容,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4、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鼓励技术创新的原则。项目的选择应注重依托我国特有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强对品种、技术、工艺等方面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技术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技术精品农业。

5、有利于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市场、技术、标准等服务体系的建设,探索具有良好自我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模式。

6、有利于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通过现代农业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主要内容与工作重点

1、高效种植业、养殖业优良新品种繁育及良种产业化示范

鼓励运用先进技术进行优质、高产、抗逆的农林产品新品种的繁育,推动现代种业发展;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形成鼓励创新、加速优质新品种产业化的良性循环机制。重点支持:对在农产品市场有较大影响的、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动植物新品种;对扩大出口创汇、带动农民增收具有明显效果的动植物新品种;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急需的林、草新品种。

2、具有品牌优势、出口创汇能力的农产品种植、养殖技术产业化示范

重点支持名、特、稀、优农产品高效、无公害种植、养殖技术产业化示范。通过对农业生产各环节投入要素的优化控制,促进名、特、稀、优农产品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振兴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资源优势和竞争力的中国名牌产品。

3、设施农业技术集成产业化示范

通过设施条件下生产要素(含病虫灾害控制关键技术)的优化集成,探索在不同生产领域和不同生产组织形态下,开展高效、无公害、标准化设施农业生产的新模式。重点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领域进行大田环境下节水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的产业化示范;在出口创汇、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领域,进行无公害生产技术集成示范。

4、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产业化示范

鼓励利用高技术开拓农副产品的新功能、新用途,重点支持农副产品综合开发、多梯度利用,动植物废弃物高效、合理利用项目。

5、绿色环保型农业投入品的产业化示范

重点支持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肥料、农药(含兽药、疫苗)、生长调节剂、饲料(及其添加剂)等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示范;支持有良好市场前景或依托工程背景的现代农业机械装备产业化示范。

6、农业信息化示范

重点是围绕农业标准化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向农业企业提供优质、方便的政策信息服务为目标,进行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建立面向生产、技术、市场的信息化平台,探索农业信息化规范服务、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的模式。

四、具体要求

1、所申报的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和技术政策,符合安排原则和工作重点,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性,具备产业化条件,产品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竞争力,预计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明显的示范、推广作用。目前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或未取得国家有关方面生产许可的项目,不在受理范围。对已经支持过的同类项目原则上不再支持。传统农产品精加工项目和食品加工项目不在本专项讨论范畴。

2、所申报的项目应提供相应的技术评价文件,包括省部级以上的技术鉴定证书或发明专利证书,相关的查新报告,国家权威部门提供的产品检测报告等;有产品准入条件和标准的项目,必须符合该行业管理的有关规定,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3、如无特殊情况,我委于每年3月和9月开始项目的审理工作,请有关部门和地方计委在我委开始审理工作15日之前,将所申报的项目建议书、项目简介和项目简表等有关文件(一式两份)和相应的电子文档(需符合国家计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申报管理系统的要求)报送国家计委。2*年项目申报工作截止到3月31日。

精准农业市场前景范文第2篇

刚才听了市政府对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通报,总体感觉到,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剧的严峻态势,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牢牢抓住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定向施策,精准发力,精心谋划和办成了一批大事要事、实事好事,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取得了持续健康发展,这些成绩来之不易,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充分说明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上级精神是坚决的,对形势的研判是准确的,确定的工作思路是符合实际的,采取的工作措施是有力有效的。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破解全市发展难题、促进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一是在研判形势中坚定信心。准确把握当前全市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当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第三产业增长动力偏弱等短板问题,集中精力开展调查研究,找准问题根源,提出对策建议,为破解经济发展难题建言献策。二是在服务大局中助推发展。紧紧围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加大对社会事业、民生保障、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等问题的关注力度,通过提案办理、社情民意信息等途径,促使有关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在履行职能中主动担当。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联系广泛的优势,主动加强对外交流,在引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多做工作,在促进经济交流、深化互利合作、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多办实事,在吸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方面多出主意,为促进经济增长、助推小康建设提业支撑。

下面,按照本次会议要求,就如何加快推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和学习思考、调查研究的收获,我谈三点建议,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是建议进一步加大重点项目建设扶持力度。近年来,国家省市持续加大项目建设扶持力度,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进展顺利。但由于县级财政困难,地方配套资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建设进度。建议市上进一步加大重点项目扶持力度,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精准农业市场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农业 物联网 冬枣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证。在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时期,必须把稳定发展农业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然而我国农业的发展存在多方面制约因素。随着信息技术,尤其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近年来,冬枣种植效益较高,农民广有种植,但粗放式的冬枣种植手段和管理模式,存在着多种弊端,严重影响了冬枣产业的发展。农业物联网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冬枣种植中有广泛的应用。

1 农业物联网技术能推动冬枣种植产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实现

农业物联网通过各种环境和视频感应芯片和传感器,实现设施环境监控。可以最大广度地收集人和自然界各种相关信息,然后借助有线、无线和互联网络,实现三个互联互通。首先是实现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农民、农业科技专员等“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其次是实现土、肥、水、气、作物、仓储以及物流等“人与物”的互联互通;最后是实现农业数字化机械,自动温室控制,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等“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三个互联互通真正实现即时感知、信息通畅和高度智能化。

例如,环境和视频传感器能采集到冬枣生长环境中的气温、湿度、用药、土壤营养等全部信息,设施环境监控,采集单株枣树位置信息,生产枣树分布电子地图,将电子地图作为底图实现信息查询、生产信息管理、数据统计等功能。再如,可把每棵冬枣上植入一个感应芯片,每个感应芯片,就是每棵冬枣的“标签”或者“身份证”。这个“身份证”不但能够记录冬枣生产的全过程,而且能够随时向信息平台智能反馈每棵树的生产管理情况,做到一有质量预警信息,就会自动报警。另外,土壤感应器可以检测冬枣的施肥状况,为保证品质,冬枣所用的肥料都是有机肥,如果肥料成分不达标,土壤感应器可以即刻检测出结果。

2 农业物联网技术能提高冬枣种植全方位精准化、精细化、数字化等生产过程管理水平

基于物联网技术提出的农业生产过程管理解决方案,利用了物联网信息技术来改善生产系统的工作效率、提高投入资源的附加值、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及资源损耗,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冬枣种植环节,利用农业智能传感器可实现冬枣种植环境信息的实时有效采集和利用自组织智能物联网对采集数据进行远程实时传输报送。通过农业物联网技术监视冬枣种植环境的各种参数,如土壤湿度、空气湿度、土壤养分、土壤酸碱度值、降水量、温度以及气压、光照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等,这样就为冬枣种植精准化、精细化、数字化调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优化了冬枣种植生长环境,既可获得适宜冬枣种植生产的最佳条件,提高冬枣产量和品质,同时又可提高水资源、化肥等农业外部投入品的利用率和产出率。通过标准化管理、精耕细作管理、设施农业管理和健康种植,实现了对冬枣种植生产过程的科学管理,提升了冬枣生产竞争力。

3 农业物联网技术能有效地保障冬枣生产和食用安全

在农产品和食品流通领域,集成运用电子标签、条码、移动通信网络、传感器网络以及计算机网络等农产品和食品追溯系统,可以实现农产品和食品质量跟踪、溯源和可视数字化管理,对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嘴边、从生产领域到销售领域全过程全方位实行智能监控,可实现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在不同供应链主体之间的无缝衔接,不仅实现农产品和食品的数字化物流,同时也可大大提高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

如在枣包装或出厂时,冬枣芯片内各种信息可通过系统统一数据接口将数据传送到中心数据库,并通过条码打印控件打印二维条码,实现与流通环节的衔接。大的包装可采用RFID芯片标签,可采用特制的读写装备进行读写,内部小的包装可采用一维+二维条码的方式进行追溯。在这个平台上,不仅能够实现冬枣质量的全程追溯,而且能够对生产管理过程进行全程控制。消费者还可以通过网站、手机短信以及触摸查询机等方式访问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条形码、RFID等标识查询到所购买的冬枣在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全程环节的具体信息,从而保障质量安全可追溯。

4 农业物联网技术能推动冬枣观光—采摘—休闲—科普等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延伸发展

农业产业延伸能带来更多的附加值。在农业产业延伸领域,通过智能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把农业生产过程与农业观光旅游、教育科普等有机融合起来,招引市民到郊区、乡村,与村民共同参与、体验到农业生产中来,市民可以种植管理农产品,采摘农产品,体验劳动生活,也可以全程监督农产品的生产流程,这样可以实现城乡互动,村民市民互动,消解二元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生产与消费的无缝对接,促进形成新型综合性农业生态体系,这可以从本质上实现传统农业生产、经营向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根本性转变。

借用物联网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拉长冬枣产业链,促进冬枣产业长远发展。例如,沾化成立冬枣生态旅游区,景区内部的信息实况实现农业物联网平动,智能管理,有效提高了运作效率。冬枣生态旅游区以“品尝沾化冬枣,体验农家风情,享受自然休闲”为主题,突出了浓郁的冬枣文化,其中冬枣嫡祖、冬枣示范园、天女献枣、枣乡艺苑、科研科普区以及认养冬枣林区等独具特色的景观,集观光、采摘、旅游、科普、考察、休闲于一体,发展成绩十分显著。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也面临着资源、环境与市场的多重约束,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的压力依然存在,确保农民稳定增收的任务越来越重。农业物联网技术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标志着冬枣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现代化发展阶段,对于优化冬枣产业种植结构、激发冬枣产业发展活力、提升冬枣产业生产流通安全、加快冬枣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果农增产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杜晓明,陈岩.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温室农业监测中的应用.农机化研究,2009,31(6):141-144.

[2]牛孝国,朱桂芝,夏宁等.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农业现场数据采集研究进展.中国农学通报,2009(24):515-519.

精准农业市场前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气象短信业务;气象服务;发展;山西汾阳

中图分类号 P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336-01

作为利用现代通讯传媒传播气象信息的新形式,气象短信具有传播速度快、效率高等优势。汾阳市气象局自开展手机气象短信业务以来,致力于提高服务质量和内容,受到社会公众的一致好评。

1 气象短信业务的优势

手机短信是手机服务中除语音通话外最基本、最常用的服务,随着人们对于信息需求量的多元化,气象短信在服务大众生活、工农业生产、预防突发灾害等领域中的意义越来越重要。气象短信业务是指气象服务中心通过与移动运营商合作开展基于手机短消息的气象预报信息服务。气象短信凭借其快捷、方便的特点,已经成为当前气象信息服务中最主要、最灵活、覆盖面最广的传播方式之一[1]。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权威性和时效性

气象短信内容由气象部门直接提供,并直接面对客户,保证了气象信息的权威性,避免出现延时、错误的转述预报而失去真实性;遇到突发性灾害天气,气象短信可迅速高效地进行传递,时间甚至可提前1 h,确保用户无论是在当地还是在外地都能第一时间接收到最新气象短信,充分发挥了手机短信的时效性[2]。在通讯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手机已经成为个人随身必备品,这就打破了传统预报中对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种“一对一”的服务模式,保证了气象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到达每位用户手中。

1.2 针对性和实用性

气象短信内容丰富,可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制定产品内容。根据每位用户的要求短期或中长期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等具有针对性的服务。除了针对性,气象短信的另一大优点是实用性,气象服务中心可以在天气信息基础上增添生活指数预报,如紫外线指数、晨练指数、舒适度、出行及穿衣指南等实用性气象信息,此外还可以免费节假日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及防范建议等。

1.3 灵活性和多样性

气象短信的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采取定时或者紧急,用户接受信息同样不受时间或地点的限制,且信息覆盖面广;气象短信成为突发事件的有效传递手段,是领导及相关部门提前做好指挥调度和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信息保证,可实现群组及用户转发的多样性,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3]。

2 气象短信业务在汾阳市的开发应用

汾阳市位于山西省腹地西南,太原盆地偏西,吕梁山东麓,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春季多对流性天气,降雨多集中在4—6月,雨季结束后通常伴有干旱危害。干旱、洪涝、晚霜冻害等农业气象灾害的频繁发生,对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撑的汾阳市非常不利,因此,必须对气象预报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气象灾害信息内容的精确性,更对的速度有了新的需求。长期以来,汾阳气象局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切实贯彻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探索气象服务新形式,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了使气象短信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公众,2005年,汾阳市气象局与山西移动公司联合开展气象短信服务业务,用户只需要定制该项服务就可以收到汾阳市24 h天气预报。业务自开展以来,汾阳市气象局通过气象短信平台多次精准的预警信息,有效地避免和减少了气象灾害可能给农业造成的损失,并多次受到省级和市领导的赞扬。

3 气象短信业务发展对策

气象短信业务作为新型服务业务,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为了更好地发展气象短信业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不断创新气象信息服务形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在市场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智能手机接受信息多样化的方式被更多的人看好。气象短信业务的发展也要结合智能机的优势,加强气象短信新途径的研发,可以利用智能机推出彩铃、彩信、语音播报、增加图片等寓教于乐的形式。

汾阳市气象局根据该市多乡镇的特点,在各个乡镇街道中心处安置扩音大喇叭和LED显示屏,定时播放汾阳市天气信息,乡镇喇叭和气象短信服务相结合,形成汾阳市独特的气象服务模式。

3.2 提供更专业的气象信息

气象信息品种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如何在信息繁多的新形势下脱颖而出成为气象工作人员面临的重大课题。气象短信以天气预报为主要内容,天气预报的精确性和时效性是大多数用户选择气象短信服务的关键所在。这就对气象监测预测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不断提高气象监测预测水平,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特别是对于突发事件的预警预报,要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传递到每位用户手中,并提出防灾减灾的有效措施。

4 结语

目前,气象短信已经成为气象服务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加快气象短信业务建设,提高服务内容和工作效率,对促进气象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气息短信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不断完善短信系统功能,为气象服务业提供科技支撑。

5 参考文献

[1] 李娜,卢伟萍,陈静,等.气象短信服务发展方向探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8,29(4):80-82,94.

[2] 杨世刚.山西气象短信服务系统建设[J].山西气象,2003(4):30-31.

精准农业市场前景范文第5篇

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发展方式转变中作用凸显。2013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将继续实施国家宽带战略和促进信息化发展的政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将带来信息基础设施更新、应用创新和信息产品的更新换代,全球信息化将再掀热潮。

从国内看,国家将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宽带中国”战略将开始实施,IPv6规模商用,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信息化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及城市建设中得到深度应用。加强信息系统的综合集成、统筹整合将是基本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对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起到显著推动作用。

新的一年中,各行业信息化应用将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在改造企业装备、创新工业产品、提升经营效益等方面将发挥更大作用,加速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改造提升,宽带应用大面积普及。信息化发展差距拉大,区域发展特点突出。我国信息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差别,东部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2013年,这种差距还将继续保持。东、中、西部信息化特点也各不相同。东部地区具有较好的信息化基础,侧重于数字内容建设和信息化深度应用,“云服务平台”、“网格化社会管理”、“智慧城市”、“数字社区”和“智慧产业”等成为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中西部地区正处于信息基础设施快速普及阶段,侧重于政府主导的国土资源管理、人口管理、农业水利等基本信息化建设。2013年,以东部纵深发展和中西部基础夯实的梯度格局将日渐清晰。

移动互联网应用创新活跃,大数据商业模式引人关注。2013年,移动搜索将向智能化、语音化发展;跨平台、跨网络、跨终端的即时通讯将加快普及;高清网络视频将成为移动视频行业发展的方向;社交、评论、购物网站将紧密结合,并向“社交+本地+移动”的模式演化。移动金融云、电子商务云、物流云等行业云将迅速发展,面向个人的移动云存储、移动云音乐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云计算、物联网、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让各类数据量急剧增长,大数据正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2013年,将有更多互联网企业布局大数据战略,精准营销、精准服务将成为现实,面向海量数据的数据挖掘孕育着更多的商业模式创新,数据存储、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应用等大数据产业将快速发展。

两化融合在试点评估引导下向深层次发展,智能工业将成为工业发展新方向。2013年,以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运营、智能管理、智能决策为特征的智能工业将成为工业发展新方向。3D打印等新技术将开始应用在设计领域,尤其是工业设计、数码产品开模等。基于网络、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敏捷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将更加受到各行业重视。智能工业的发展将促进多领域技术集成,推动工业技术、企业管理理念的根本革新,并引起产业组织的革命性创新。

电子政务更加注重集成集约,公共服务成为电子政务建设重点。电子政务已进入综合集成应用阶段,各地政府积极建设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开展跨部门、跨层级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2013年,面向公共服务的电子政务建设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伴随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业务流程再造和政府管理机制创新的电子政务将进一步增强政府服务能力。

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显现,社会与民生服务领域信息化效果突出。2013年,各地在基础设施信息化和部分先行项目成熟的基础上,将陆续启动智慧交通、智慧服务、智慧城市管理等综合性强、建设周期长、实施难度大的信息化项目,这些项目将在未来2~3年显现成效。2013年,社会信息化、农业农村信息化将进一步拓展深化。跨医院电子病历信息交换共享将在更多医院得以应用;居家上班、远程服务将逐渐流行;社保卡将加快向农村普及,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领域的应用日渐深入,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然而,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普遍服务机制缺乏引起数字鸿沟持续扩大。2013年,在互联网大面积普及、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的形势下,“数字鸿沟”问题也更显突出。我国至今尚未建立面向偏远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信息服务机制。由于缺乏弥补市场机制缺陷的普遍服务政策,偏远地区及低收入人群不能得到最基本的电信服务、宽带接入服务。因此,在西部偏远落后地区,信息基础设施仍然落后,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仍未得到解决。面向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政府和企业缺乏为其提供专用信息的服务意识,信息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也滞后。一些信息弱势群体常常缺乏起码的技术支持。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信息化水平的差距,加大了特殊群体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难度,数字鸿沟在未来一段时间面临继续扩大压力。

跨国公司加快布局云服务市场。2013年,云服务将成为全球信息产业新一轮竞争的主战场之一。目前,捆绑谷歌各类云服务的安卓系统在我国市场占有率为73.99%,国内魅族、天语、联想、华为等多家使用安卓系统的厂商都暂不具备与谷歌抗衡的技术实力。谷歌“芯片-系统-终端”的全产业链整合战略布局将给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同时,云计算可以实现跨地域、虚拟化服务模式,会带来大规模数据跨境流动引发的安全监管、隐私保护、司法取证等问题。谷歌、苹果、微软等跨国企业云服务向移动平台迁移的趋势将给我国信息资源生产、传播和监管带来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