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业管理论文

产业管理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产业管理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产业管理论文

产业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合作制市场+农户合作社+农户

早在40年代~50年代,美国一些大的工商企业就有自上而下地把农业生产中的产供销三个环节连结起来的做法。1955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约翰·戴维斯提出了“农业企业”的概念,这是国外较早提出农业产业化概念。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现代农业的一种综合经营体制,它更大地发挥了市场力量,将资源、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在市场机制下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实现农、工、商的一体化经营。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中,荷兰的做法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荷兰大田作物的马铃薯和甜菜,园艺作物的花卉和蔬菜,畜牧业的奶类、肉类和禽蛋生产均形成了高度的专业化,已经不再是“政府羽翼”下过度支持和保护的一种产业,而是成长为有竞争力的产业。荷兰的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具体表现在: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荷兰农产品成为出口主导型产业,促进了荷兰农业一体化市场机制的完善,壮大了农业集体经济。

一、荷兰的农业产业化

1.荷兰是农业产业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主要表现在:

(1)生产的专业化。1995年荷兰全国从事专业生产的各类农牧场占农场总数的82.33%。生产专业化,使农产品高度商品化。1995年,荷兰农业劳动力仅占全国人口的1.9%,生产的主要农产品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要,还大量出口,出口率均在80%以上,商品率近100%。

(2)经营一体化。荷兰大多数农户实现了一体化经营,把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形成了自我发展,自我积累机制。

(3)服务社会化。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全部实现了社会化服务,全国形成了农民自愿参加的合作社体系,对农业的产供销进行“一条龙”全程服务。

(4)管理的企业化。每一农户、每一个农牧场都是依法注册的经营性公司,独立法人实体,追求利润最大化,按企业化进行科学管理和成本核算。

2.荷兰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模式。荷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模式主要有3种:市场+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

(1)市场+农户。这是荷兰农业一体化经营的重要形式,市场+农户模式具体表现为“拍卖市场”与农户连接和超级市场与农户连接两种模式。

“拍卖市场”+农户是荷兰农业一体化经营最富特色的模式,在国际上亦享有盛誉。“拍卖市场”的具体运作程序是:农户将所生产的产品按照质量标准规定进行分类、分级和包装并经检验合格后,送入拍卖大厅,购买者(一般是大批发商)按照规则进行竞价,出价高者获得产品,成交后市场内部系统自动结算货款和配发产品。拍卖市场的最大优点就是交易效率很高,一般在几个小时之内就可完成全部的交易。

除“拍卖市场”为中心的一体化经营外,以“超级市场”为中心的农业一体化经营在荷兰也很盛行。

(2)合作社+农户模式。荷兰的农业合作社不仅存在于农业生产领域,而且广泛存在并发挥作用于农产品加工、销售、贸易和农业信贷、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等领域。

荷兰农业合作制度的基本特点是:合作社完全基于农民之间的协定,按照自愿原则,以民主方式进行管理,参加合作社的农民对自身的生产决策和生产过程享有完全的责任和独立性;合作社完全独立于政府,其活动不受政府的干预;合作社实行多重会员制,即一个农民可以同时是几个合作社的社员;合作社的层次分为基层合作社、地区合作社和全国性合作社,为了保护合作社的利益,全部农业合作社都被组织于“全国农业合作局”(NCR),NCR的职责主要是代表合作社的利益,协调合作社之间的关系,协调合作社与其他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推动合作社事业的发展。合作社在农业技术交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合作社的加工、销售活动,使农户与合作社之间形成了紧密联系,发展了农业一体化经营。

(3)企业+农户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一些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或贸易企业,直接与农户连接,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体化经营。由于拍卖市场的发达,使得这种经营模式未能成为荷兰农业一体化的主要模式。

3.荷兰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经验。(1)充分发挥农业的比较优势。荷兰农业一体化经营和农业发展获得成功的一个基本原因就是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农业资源配置和结构组合,充分发挥了农业比较优势。

荷兰的农业发展和一体化经营坚持从农业的比较优势出发,农业的资源配置和结构组合充分体现了比较优势原则,即对于优势领域就多发展、多出口,对于非优势领域就少发展甚至不发展,用进口来弥补国内消费。

(2)高度重视市场体系建设。荷兰的市场体系十分完善,农产品交易系统非常发达,形成了有效的农产品营销制度,使农产品营销链把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项活动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政府非常重视市场体系建设,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公平的交易制度,维护市场秩序,对市场交易活动进行严格管理,为农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3)为农民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荷兰为了解决农业一体化经营中的瓶颈问题-资金,发展了农民合作金融制度。农民合作金融制度的组织资源是“农民合作银行”,该行成立于1896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农民合作金融组织之一,现已发展成为荷兰的第二大银行并跃身世界400家大银行之列。农民合作银行的职能是为其社员提供信贷支持和其他金融服务,其信贷资金完全来源于所吸收的存款和经营活动,目前荷兰农民的全部信贷中,90%以上来源于农民合作银行。政府并不向农民合作银行注入信贷资金,也不干预农民合作银行的经营活动,政府的作用是允许农民合作银行的存在,并为其发展提供必要的社会环境。

(4)为农业构建坚实的科技基础。荷兰有着相当发达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系统,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被誉为荷兰农业发展和一体化经营的三个支柱。政府对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非常重视,把发展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事业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农业教育已经形成了十分完善的体系,由初等、中等、高等和大学四个层次组成。除正规农业教育外,荷兰的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也很发达,培训系统几乎覆盖了农村的每个角落,同业农民之间还有自发组织的“学习俱乐部”,相互切磋和交流经验。教育使荷兰农民具有了很高的素质,大多数农民都能讲流利的英语,能够跟上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步伐,这是荷兰农业具有高竞争力的基石所在。农业科研和推广为农民提供了雄厚的科技支持,有效地推动了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科技进步对荷兰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了80%,这是荷兰农业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根本原因所在。政府对农业教育和科研给予了充足的经费支持。

(5)对农业进行一体化的行政管理,处处体现农民利益。荷兰政府对农业实行一体化行政管理,这为农业一体化经营的发展提供了组织制度条件。荷兰有着强大的农业行政管理机构,作为中央政府管理农业的行政机构的农业部,职能包括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及国际贸易,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及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农业技术服务,农产品质量监督,农业政策以及对农民的财政支持等,都形成对农业完整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我国目前农业发展主要的不足

1.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引进投入不足。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2%,财政对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投入比例占财政农业投入总额的0.8%左右。

2.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还不健全。而在以色列,高度发达和集约化的农业是以强大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作为后盾和支柱的,并建立了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的科研机构以及地区性研究开发机构,大学中也设有一些专业性的研究单位。

3.对农业教育重视不够,尤其是培养青年农民。

4.官本位思想比较严重,缺少对农民利益的保护机制。在我国典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公司+农户”或“企业+农户”,在这种产业机制中,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处于从属地位,农产品的价格不是由市场决定而是服从于企业需求量的大小,农业的主体根本谈不上和需求方进行讨价还价的保护机制。

三、荷兰农业产业化发展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借鉴

1.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2%,而发达国家一般为60%~80%,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制约了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

2.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要创建良好的农业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重在政府的财政投入。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但力度仍显不够。在财政经济明显转好的情况下,每年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占农业生产量总值的比重一直处于4%左右,这一比例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也算是很低的;财政对农业投入占财政总投入的比重一直徘徊在7%~8%之间,如果扣除具有广泛外部性的水利基础设施等投入,这一比例则更低,仅为4%~5%,这种投入力度对于增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显然是不够的。

3.提高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近年来,通过发展区域支柱产业、区域优势产业或特色产业,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其规模、市场占有量和发育程度还不够,而且地区性发展很不平衡。

4.培养农业推广服务人员,提高农民素质。可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农业推广服务人员培训中心,定期对农业推广人员进行培训;积极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产业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1宏观的体制

首先,必须充分发挥国家政府机关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提高国家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关注度,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只有国家强制力才能确保安全监督措施能够得以真正实施,并最终加强煤矿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概念。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是政府机关对煤矿产业行使安全监察的主要职能部门,自成立以来对全国煤矿安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对近几年的私人开采煤矿等方面的治理效果明显,因此贯彻落实各地区政府的煤矿安全监督管理职责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议充分采用各地方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可促进煤矿生产安全责任、科技和投入等三方面到位。

1.2企业内部的体制

一个良好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下,必须拥有一个非常健全的安全管理机构。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职能应当有专门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承担,以往很多的事故证实,多数情况是因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职能为兼职而造成的。因此,所有的煤矿企业都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政策,切实设置能够充分发挥用的相应职能机构,就可规避大量的安全风险。然后,在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的条件下,实行分级管理的办法,根据安全职能分级进行相对应的管理,从而达到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内部体制。

2教育培训的形式

2.1职工教育

对于职工的安全教育,采取预防为主方针政策。尤其是新职工的入厂教育尤为重要,应当让他们理解掌握各煤矿企业的现场存在的危险源以及所采取的相对应措施、规章制度。事实证明,做好入厂教育工作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必须给予重视。然后就是安全生产实践教育,在新职工的实习阶段熟练掌握各项安全知识的具体应用过程,通过熟练工人的指导,尽快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从而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又不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益。此外,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须有针对性的加强以各个岗位为主的相应教育。如有特殊岗位工种,则必须在严格考核之后,持证才能上岗。

2.2安全生产教育

在具体的煤矿工作当中,应当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有效地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各级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指导时,应当身体力行,才可让工人更易理解接受,从而促进职工的真实工作技能。此外,一旦发生事故后,所有的煤矿企业必须坚持时时求是的原则,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没有受到安全教育的职工。同时还应当假的宣传的力度,对部分违反规则的操作人员予以通报批评、罚款等措施。当然,在企业当中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才是进行煤矿开采的强大源动力。

3装备保障机制

安全装备进行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煤矿企业应该必须对其作出严格的要求,切实落实。对于补充和完善安全装备来说,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设计要落实,矿井安全设施的设计必须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规范,在进行严格审批后,方可使用。二是施工要落实,所有的安全设施应按照相应的作业规则制度进行施工,之后严格验收。三是组织要落实,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要全面组织协调,确保可以顺利进行安全设施建设。四是资金和物资要落实,必须设置用于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资金,并进行单项管理,不的随意挪用。

4质量标准化机制

根据专业分工角度的分析,质量标准化机制对安全生产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标准。只有落实质量标准化的相关工作,才能体现出该时段的安全状况。在长时间进行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基础之上,才可能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不断巩固基层的管理工作,切实改善矿井的安全状况。因此,所有的煤矿企业对成立专门的机构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进行有效地的管理。由于该项工作涉及的工作范围广、单位部门多,因此需要加强各个部分的协调能力。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不要放过该项工作的任何一个细节,要鼓励所有职工积极参与,从身边的每一个小事做起,从而让每一个人都能真正掌握至少与自身从事的工作相对应的标准化内容。另外,在验收时应当注重质量标准化的专业特殊性质,以专业的角度去处理问题,才可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方法或措施,从而取得质量标准化的成果。

5现场管理机制

现场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根本所在,上述所有的机制都必须在现场管理上得以体现出来。因此,现场管理的机制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其他所有机制的实施效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来讲,现场管理制止就是整个经营管理机制的心脏。那么,在现场管理工作中,首先就是要重视从业工人的实际安全工作能力,经验告诉我们,具有丰富经验的职工往往可以很好地处理工作所出现的大多数的安全问题。具体来说,各个班组组长就是担负着现场安全生产的重大责任者,他们就是煤矿开采现场管理的主导核心,因此对于这些职工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现场管理机制还应当重点把控安全职能部门的执法权力,该部门应该和其他部门保持协调性,并按规定实时监控,督促改进各部门的不足之处。同时要求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面要广,参与人员多,才能研究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安全性问题。而对于那么难度较大的安全问题,应当采用“三定”的原则制定进行相关的解决措施,委派专门的部门和专业的相关人员限期解决它们,到达“有安排、有落实、有反馈、有复查”的现场管理目的。

6结语

产业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概括而言,产业投资基金是指一种主要对未上市企业和公司直接提供资本支持,并从事资本经营与监督的集合投资制度,是通过发行基金受益券募集资金,交由专业人士组成的投资管理机构操作,基金资产分散投资于不同的实业项目,投资收益按资本分成的投融资方式。通常,基金发起人会联合主要投资者出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由其担任基金管理人并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同时选定一家商业银行作为基金托管人托管基金资产,投资收益按投资者的出资份额共享,投资风险由投资者共担。产业投资基金一般定位于高新技术产业,有效率的基础产业,如收费路桥建设、电力建设、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等,以促进产业升级与结构高度化。产业投资基金在我国可以发挥作用的范围很广,凡是符合国家鼓励发展并具有较好回报的产业,均可以运用这种投融资方式。

根据有关研究,中国产业投资基金业的总体目标是成为一个具备一定规模的金融产业,其举足轻重的作用仅次于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参照美国等发达国家金融业结构比重,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资产规模应占金融业资产规模的1%—3%。按中国现有金融资产规模约40万亿元匡算,产业投资基金规模应在4000亿元到8000亿元,最终达到占金融资产3%的目标。在影响上,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将改善我国企业的融资格局,加快金融市场的改革进程,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环境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一段高新技术、基础设施投资活跃的时期,投资主体既有政府,也有私营部门。一方面,是国内高新技术、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显著增长,而政府面临财政压力和职能转变,需要减少债务,并将投资风险转移到私营部门;同时相对较高的估值推动更多的资产转手,进而促进了较快的资本投入。另一方面,在需求作用下,资金被吸引到国内高新技术,尤其是基础设施行业,基础设施资产已成为具有长期投资等级,富有吸引力的固定收益产品;而且在宏观经济向好的情况下,股本投资将产生较高的股息收益,能充分利用杠杆实现增长,并与通货膨胀挂钩。这些都为中国私募股本投资创造了极好的机会,也为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从法律环境来看,经国务院批准,1995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设立境外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该办法是至今中资机构在境外设立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主要依据。对在境内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国家发改委于2004年11月起草了《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虽然至今没有出台,但是有关内容已经在相关政府部门达成共识。而国内已成功设立的中瑞、中比等中外合资产业投资基金,均由国家发改委以特批的方式报国务院批准成立。

从市场环境来看,当前国内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社会资金较为充裕,但投资渠道不畅,包括保险资金、社保资金在内的大资金集团,正积极寻找有稳定现金流回报而又能与其负债结构相匹配的项目投资。只要产业投资基金的回报和结构设计有足够的吸引力,就可以完成基金的募集。

三、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融资特点

从国外发展经验来看,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基础设施行业,包括运输行业(如收费道路、机场、港口和部分铁路)、受监管的公用事业(如供电和天然气网络、供水和废水处理网络)、政府服务业(如学校和医院、卫星等部分国防项目)和其他(如输油管、液化石油气接收站和运输船、合同发电)等。该行业资产均属于社会基础设施,具有稳定、可预测和低风险的现金流,且独立于商业圈之外,通常与本地通货膨胀相关,有能力支撑高负债。

产业投资基金是一个值得中国企业探索的、比较适合大型建设项目的股本融资方式。对于项目主体而言,其通过产业投资基金融资,主要有五大特点:一是投资期限较长,一般为1015年;二是投资者一般不要求占控制地位,只要求参股;三是投资者到期后退出,发起人可拥有优先回购权;四是以财务投资者为主,很少参加经营管理(但会要求改善和强化公司治理);五是投资者对投资回报要求不高。当然,由于股本投资者比债务融资者承担更多的风险,在收益获得次序上排在贷款之后,因此,产业投资基金的融资成本要高于银行贷款。

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产业投资基金融资特点如下:

四、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方案要点

目前,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立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已设立的中瑞合作基金、中比直接股权投资基金、以及其他创业投资基金和房地产投资基金,均采取了迂回的方式,对不同的设立模式进行了探索。因此,如何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对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方案进行研究、设计,不仅直接关系基金本身能否成功募集和运作,而且对于中国整个产业投资基金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结合国内外实践,在中国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需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基金组织形式:公司型还是契约型。公司型基金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治理规范,管理直接,透明度高等优点;但需承受双重税赋,不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基金单位,无法实现利润100%分红。契约型基金设立简单,便于运作,经批准可以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基金单位,基金收入可以全部分配给基金份额持有人,基金本身无须缴纳所得税;但治理相对困难,对投资者的保护不如公司型基金。

2.基金注册地:境内还是境外。在境内注册基金,目前尚无有关的专项法规,无税收优惠政策,审批程序相对简单,投资者以境内保险公司和社保机构为主,期望回报率比债务融资略高;在境外注册基金,法律环境较完善成熟,可选择具有税收优惠的境外地点注册,但审批程序较复杂,投资者群体广,期望的回报率较高(一般在12%一16%)。3.基金投资方向。首先需确定基金定位是稳定收益的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还是要求高回报的创业投资基金,并考查拟投资行业的监管要求;然后分析投资者对基金收益率及其分布特点的要求,选择投资成熟项目,还是在建项目;最后检查不同项目的现金流配合情况,确定具体的投资方向或项目。

4.基金规模与存续期。基金规模主要受拟投资项目预计的资金需求,监管机构对基金规模的要求和审批的难易程度,潜在投资者的资金供给规模影响。基金存续期主要受拟投资项目预计的资金需求期间,潜在投资者的资金供给要求,满足投资者一定的预期收益率影响。

5、基金到期后处理方式。基金到期后的主要处理方式包括续期,基金将所持有投资项目股权在市场上出售等。项目出售可由约定的投资者拥有优先购买权,出售价格可按项目账面净值、基金成立时的收购价格,或市场价格进行。

6.发起人认购比例。发起人需确定对基金希望保持的控制力,将基金预期收益率与其现有投资项目回报率进行比较,以及衡量自身的资金来源是否充分。在契约型基金中,由于发起人可通过控股基金管理公司来实现对基金运作的实际控制,因此其对基金的认购比例可以尽可能的低。

五、产业投资基金的治理

产业投资基金的治理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1.基金公司或基金本身的治理。由于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的组织形式完全不同,二者本身的治理也大相径庭。公司型基金参照《公司法》、《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以基金章程为治理法则,其最高权利机构为股东会,常设机构为董事会,并由董事会负责制定基金投资原则与投资战略、审定基金管理公司提交的投资方案;同时设立投资委员会,由各股东按投资比例列席,审查基金管理公司提出的投资方案。契约型基金参照《信托法》、《证券投资基金法》设立,投资者通过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行使基金资产的所有权、收益权、委托权、监督权和处置权等,对大会审议的事项进行表决。

产业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一、紧扣一个中心,强化发展支撑

旅游产业是朝阳产业,是县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首先要坚定做强旅游产业的信心,培育旅游亮点,提升旅游竞争力。我们将依托光雾山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紧扣创建AAAA级旅游景区这个中心,培育精品景点,健全接待功能,丰富旅游内涵,不断强化旅游产业支撑。

(一)精心培育精品景区。围绕AAAA级景区景点建设方案和光雾山景区总体规划,结合资源实际,集中力量打造桃园奇峰幽谷景区、大坝原生态景观区,逐步开发十八月潭、小巫峡、神门石林景区,精心包装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开发山水画廊观光游、水上运动游、攀岩探险游、特色购物游、休闲健身游、民俗风情体验游等游人参与性项目,完善香炉山、黑熊沟等精品景点,配套观光休闲设施,着力把桃园景区建成观光休闲度假区,把大坝景区建成养生休闲度假区,吸引八方游客慕名而来,依靠景观知名度增强旅游竞争力。

(二)着力提升接待能力。按照“科学规划、突出特色、积极建设、规范管理”的要求,集中力量建设桃园月琴坝、大坝、铁炉坝三大旅游接待区,提升游客承载水平和综合接待能力。全面改造升级景区及县城宾馆饭店。从规范管理、优质服务、争星升位入手,提高接待档次。积极建设民俗文化村落,包装打造购物中心,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精心规划建设休闲娱乐设施,满足游客购物娱乐需求。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开发包装民俗文化、历史文化、文化等个性文化,赋予旅游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接待品位,依靠优质服务、热情接待留住客源、吸引人气,增强旅游竞争力。

(三)切实加强宣传促销。充分发挥旅游企业在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广泛运用宣传促销手段,积极拓展旅游客源市场。对旅游品牌、旅游形象、旅游产品、旅游线路进行统一策划、统一定位、统筹管理、打捆推介,提升促销实力。坚持效益分析论证原则,结合客源流向,锁定主要旅游客源地、新兴客源地、潜在客源地,集中宣传、重点促销。拓展促销渠道,全力办好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积极参加国内旅游节会,建好旅游信息网站,积极发展客源地旅游商,不断扩大光雾山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把光雾山建成国内旅游目的地,为壮大旅游产业奠定坚实的客源基础和市场基础。

二、围绕两大主题,搭建发展平台

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品位,是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必备的硬件条件和基础工程。我们将紧紧抓住灾后重建的历史机遇,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城市建设管理,着力打造“山水相依、贴水成街、枕河而眠”的山水生态旅游城市,搭建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平台。

一是配套完善城市功能。以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科学编制县城建设规划,以朝阳新区开发建设为龙头,以崔家沟小区建设为亮点,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紧紧围绕建设山水生态旅游城市目标,按照适度开发老城、纵深推进新区的要求,年内完成沙溪坝廊桥建设,全面开工简家坝廊桥、梓桐宫大桥、南门口大桥、中咀大桥等城镇桥梁和县城堤防恢复重建。加紧实施古街、古物、古俗“三古”商业街、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巴山游击队纪念馆等朝阳新区二期工程,积极建设体育馆、公山中学、光雾山中学项目,加快实施S101线绕城公路建设,全面拉大城市框架,培育城市亮点。配套完善水、电、路、气和市政公共公益设施,增强城市功能,努力把南江县城打造成集旅游观光、商贸、物流、文化、教育为一身的特色县城。

二是致力改善城市环境。坚持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抓手,纵身推进县城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游县城。坚持建管并重、依法治城的原则,重点抓好两区(新、老城区)、两道(光雾山大道、米仓山大道)、两路(滨河路、城北路)、一街(上下河街)整治,清除卫生死角,坚持规范经营、规范停放,营造洁净有序的环境,加快建成省级卫生县城。大力实施引绿入城,绿化大街小巷,绿化城周山头,绿化沿河沿岸,建设园林县城。大力实施亮化美化工程,对县城干道河道、桥梁山头整体亮化装饰,提升夜景美感。全面开展污染防治,逗硬落实新上项目“三同时”环保制度,加快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截断污染源头,留住一江清水、守住一方净土、撑起一片蓝天,筑牢旅游城市的环境基础。

三、突出三个强化,集聚发展合力。

创建光雾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将积极整合资源,着力强化政府引导、行业主导、市场推动三大功能,集聚合力推进4A创建工作。

产业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1)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我国产业集群以大规模的生产或制造为特点,而设计、营销等其他部门则相对薄弱,这一现象导致我国处在全球价值链的底层,但是碳排放量却比较高。因此,为了应对高碳产业集群所造成的长期的环境和资源压力并早日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我国应坚定是发展低碳产业集群,逐步摆脱“碳锁定”局面。(2)提升企业竞争力。地方产业集群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消耗大量的资源为代价的,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而绿色供应链管理不仅是企业运营成本最小化的有效途径,还能增强企业的环保意识。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依赖于其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促进低碳产业集群企业实施有效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最终促进低碳生产力和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3)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经济的发展。2006年,我国总二氧化碳排放量为62亿t,超过美国并排名全球第一,人均排放量也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我国政府郑重承诺减排。我国作为工业生产大国,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此,我国应该加强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认识,发展低碳产业集群,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从而实现能源消耗和排放量减少,企业和整个社会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

2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

对产业集群企业来说,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个系统性项目。绿色理念应渗透到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供应链过程之中。(1)绿色设计。绿色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从根本上预防污染,节约资源和能源,而不是当产品对环境有负面影响时再采取措施。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过程包括采购、生产、物流和使用阶段的设计,企业应充分考虑资源消耗和环境和谐性,优化所有的设计因素,使产品在生产、物流和消费阶段实现资源的最低消耗,同时,使环境污染达到最低水平。(2)绿色采购。在产品设计上,考虑使用具有良好性能、功耗更低的绿色环保材料。在整个生产、加工甚至报废回收过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使用高度环保的材料,可反复使用,资源利用率高,易回收利用,不污染环境或污染少。实用的绿色环保材料含有可回收材料、可重复使用的材料、可再生材料、可降解材料、方便搬运材料等。(3)绿色生产。在生产加工阶段,通过选择原料和能源消耗较少的生产技术程序和工艺路线,企业要实现清洁生产,产生更少的废物和环境污染。绿色供应链不仅要求生产环保且对消费者没有健康危险的产品,同时也要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更少、能源消耗更低,并对工人没有害处。(4)绿色物流。绿色物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个产品物流过程中的环保水平,主要包括产品配送、绿色包装和逆向物流。绿色包装是指包装的突出环境问题,考虑包装的设计和实施,使用可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包装以及可降解包装。(5)绿色营销。绿色营销是了解消费者的期望、满足社会需求、带来盈利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管理阶段。从本质上说,绿色营销是在绿色环保的前提下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绿色营销不同于社会营销的传统概念,更加注重保护地球环境问题和业务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6)绿色回收。完善绿色供应链管理还应该包括绿色回收活动。逆向物流就是绿色回收。如果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后不回收,将会带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3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之路

我国产业集群正处于产业转移和升级阶段,需要加快低碳技术改革,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特别是高耗能工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着力防止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下面从政府政策层面、技术层面和企业管理层面对基于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低碳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给出全面解读。

3.1政府政策层面(1)制定导向性政策和措施。在建设低碳产业集群的早期阶段,企业会因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他们不愿意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尤其是产业集群中的小企业。因此,一方面,政府可以将企业联合起来开展宣传节能减排,并引进一些奖励措施和扶持政策,如低碳补贴。另一方面,相关部门也可以制定环保法规和标准,以抑制高碳行为,如排污费、燃油环境税等,并建立企业的低碳责任制度,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促进低碳经济。这些工作需要在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完成。然后,对于那些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较多的给处分,对于具有节约能源或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效果显著的企业给予奖励。(2)规划低碳产业集群试点项目并逐步推广。主要内容是集群系统规划、交通物流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和碳汇系统规划。例如,可以建立生态工业园区,这是一种新的工业园,它以循环经济、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为导向[3]。它通过物流或能源流建立不同工厂和企业的联系,然后将它们转化为产业共生组合,可以共享资源以及交换副产品,这样可以模拟自然系统使工厂的废弃物变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材料或能源,同时,为实现能量多级利用、废物减量化和物质循环为闭环,还可以探索出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到工业分解器的循环路径。(3)发展一批生产业产业集群,用来支持低碳产业集群。目前,我国大多数产业集群专注于工业制造,但生产业产业集群是低碳产业集群的关键部分。因此,有条件的地区第一步应该是构建以生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提高生产业内部结构的水平,而且,推动生产业产业发展是现代服务业的首要任务。此外,围绕新服务产业集群,应该同时考虑功能区块的规划和建设、服务项目的推广、服务市场主体的培育建设、服务外包产业的突破、服务投资额的增加以及服务业统计和形势分析的完善。

3.2技术层面[4](1)遵循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成本,以及最大限度地提高运输效率的原则,用供应链分析软件和供应链网络设计软件来进行设计工作。降低物流设施和仓库、车队及其他物流资产的施用量,提高物流设施和存储空间的利用率,并采用多种运输方式来减少运输时间、交货时间和库存水平。(2)建立整个供应链的碳排放监控和测量系统。通过“碳仪表盘”控制供应链上所有流程的碳排放量,并建立一个监测系统,监督和记录供应链中温室气体(GHG)的碳足迹指标。(3)优化订单和库存:通过索引确定经济秩序,通过软件和精益管理工具提高库存管理能力,分析垃圾处理和危险材料处理的隐性成本,并使准时生产系统(JIT)提高整体物流效率。(4)低碳运输管理。优化电路设计,减少车辆行驶空闲时间,并使用电动汽车和其他环保运输方式。(5)低碳库存和配送管理。主要是应用订单设置,使用可回收的箱子、设备、可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6)回收利用和排放管理。实现物流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有效管理。(7)发展多式联运。多式联运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可以减少60%-70%的碳排放量。

3.3企业管理层面(1)确认发展以绿色供应链管理为基础的低碳产业集群的战略地位。集群企业应着眼于长远利益,将低碳产业集群的建设作为起点,与供应链节点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指导下做出重要决策[5]。通过科学的战略发展规划以及信息共享与集成,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对每个过程进行分析和优化之后,集群企业可以实现业务流程再造。这样,供应链就可以实现无缝衔接,使产业集群和供应链能够适应市场竞争和环保要求。(2)发挥核心企业的主导作用。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上其他节点企业的市场营销和决策具有很大的影响,这使得核心企业本身成为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点[6]。环境压力对核心企业的经济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直接关系到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环保性能。因此,核心企业应要求相关企业提高环保性能和低碳战略的实施。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