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发展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实施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500亩。为提高粮食单产,今年在全镇开展水稻超高产强化栽培500亩,其中;中心区200亩,建在白溪河村,力争水稻亩产达1100斤以上,比同期常规栽培亩增产30%以上。
(二)、实施特色蔬菜规模种植。依托现有蔬菜基地发展的基础,充分发挥农民专业组织的桥梁作用,加大结构调整,认真做好土地流转,在红旗村、泉乐村等发展规模种植蔬菜1500亩,其中香葱种植500亩,时令蔬菜920亩,大棚蔬菜80亩,带动农户600余户,可实现户增收2000-3000余元。
二、推进养殖业的发展
(一)、实施扩建标准化、规模化肉兔养殖场。祥柳村瑞丰养殖场原建标准化、规模化养兔场年出栏肉兔10万余只,今年再投资近300万元进行扩场,建成年出栏肉兔20万只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能带动农户400—600户,可实现户增收2000元。
(二)、实施沿山跑山鸡规模化发展。依据我镇沿山地理位置和林下资源的优势,引进邦禾公司在沿山林下建设生态跑山鸡基地,使用林下面积200余亩,今年力争达到年出栏生态跑山鸡8—10万只。邦禾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带动农户发展养殖。能带动农户100余户,可实现户增收1000元。另外,依托沿山果林的优势,进行规划,加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治理环境,引进业主,逐步发展我镇沿山休闲旅游产业,推进沿山经济的发展,计划今年投入沿山基础设施建设在150万元左右。
(三)巩固发展种养殖项目
1、巩固发展沿山果林100亩:对果树进行更新换代,除老栽新100亩。
2、巩固稳定发展生猪养殖:对全镇年出栏300头育肥猪的养殖户做好服务工作,使其能够稳定发展。
三、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工作措施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列入全年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认真做好推进我镇现代农业发展工作,顺利完成预定的目标任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镇党委政府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的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按照我镇今年推进发展农业产业项目要求,分别落实工作责任,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落实工作责任措施到位。
(二)、做好引导服务工作
1、积极做好引导服务工作,以现有项目基地为基础、以公司农民专合组织为桥梁、以公司(专合组织)+农户为运作方式,积极做好土地流转工作,不断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迈进。、
2、积极做好农产品网络信息服务,及时传播相关信息。
3、积极开展种养殖业的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努力做好农业科技示范,加强纵横向联系,开阔视野,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4、积极引导项目基地做好农产品品牌注册,充分发挥“品牌”作用。
5、积极筹措争取资金,加强项目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际、国内有机农业发展和有机农产品生产规程为准则,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逐步打造有机农业生产产业链,形成名优品牌向外拓展市场。
二、发展目标
年将刘家村委坑里村小组列为有机水稻示范区,将力上果园场列为新余蜜桔示范区,在取得一定经验基础后,再逐步在全镇实施有机暨绿色农业发展规划,今后五年有机农业发展目标为:一是完成规划区内土地有机转换和认证,二是逐步发展和壮大有机食品产业,三是提高农业效益。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有机农业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一是成立机构。成立镇有机农业发展领导小组。二是明确职责。各部门要立足本职工作,大力支持有机农业发展,全面做好各项工作方案制定落实。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重点推进有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体系。一是科学制定有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合理布局有机农业生产,对有害残留的耕地、山地要规划,进行转换期(3-5年),采用水旱轮作与绿肥轮作等方式加速土地转换的生产模式,三是重点推进有机农业标准化示范建设。
3、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建立有机农业发展的环境保障体系。一是在有机农业示范区域内,禁办、停办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有污染的项目,二是严格控制农药、化肥及化学添加剂等进入示范区内,有机农业示范区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使用必须经过区有机办的批准,由镇有机办监管,三是严禁违规经营和使用禁用农资。
近年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并已成为农村经济中最具成长活力的产业之一。20*年,全市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170亿元,出口贸易值6.59亿美元,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50余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44.6%。全市基本形成了以水产品腌渍与速冻;蔺草制品开发;蔬菜速冻、脱水与腌渍;水果与竹笋罐头加工;竹材深加工利用与竹工艺品开发;禽肉与蛋制品深加工;裘皮鞣制等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加工技术体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尽管我市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及先进省市相比,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与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不相称。主要表现为加工业整体技术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薄弱,加工设备条件差,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加工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群度不高。组织实施农产品加工科技专项,依靠科技创新,突破和转化一批制约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开发一批具有我市特色的农产品深加工关键技术和设备,是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的根本途径。
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遵循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以市场为导向,围绕我市九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大力开展水产品、果蔬、茶叶、竹类、禽蛋等特色农产品的贮藏、保鲜、加工、包装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农产品专储、专运、冷链运销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活性物质提取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建设,引进良种,开发配套生产技术。加快构建农产品加工科技产业链,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开发一批新技术和新产品,培育和扶持一批农产品加工科技企业,形成完善的、充分体现宁波特色与优势的农产品加工技术体系,为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二)发展目标
基本建成适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体制完善、机制灵活、支撑有力的农产品加工科技支撑体系,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成果转化和推广步伐明显加快,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产品加工业整体技术和商品化水平显著提高,全市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从目前的0.5∶1提高到1∶1以上,加工转化率达到40%以上。在水产品、果蔬、林特产品、禽蛋深加工等9个具有优势的领域,突破20-25项关键技术,开发5-10个加工关键设备,培育10-15个名牌加工产品,其中水产品、蔬菜和罐头加工等部分领域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二、发展重点与主要研究领域
(一)重点研究领域与需突破的关键技术
1.水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海水鱼、贝类腐败菌控制栅栏技术,优势腐败菌数据库和数学模型;鱼类保鲜过程生化特性变化规律,新型、高效、安全的保鲜剂;海洋鱼类腥味形成机理及脱除技术;海洋低值鱼类高值化加工、生食水产品微生物控制、贝类净化及精深加工、藻类深加工等关键技术及装备;水产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技术。
2.特色果蔬鲜切与加工技术
采后果蔬品质变化规律和货架期延长技术,品质评价技术;传统特色腌制蔬菜安全生产、超市净菜生产、出口蔬菜品质提高、中式蔬菜快餐生产、果蔬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及装备。
3.畜禽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畜禽产品加工、蛋品加工、消毒奶无菌灌装、畜禽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及装备;乳品成分、体细胞数、抗生素及霉菌毒素快速分析技术与装备。
4.大宗林特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
竹笋品质变化规律和货架期延长技术,品质评价技术,竹笋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及装备;名优绿茶制品品质提升关键技术,茶叶加工过程中茶色、香、味保持关键技术,中低档茶叶综合加工利用。
5.粮食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年糕半自动化加工技术;真空年糕品质提高技术,散装年糕货架期延长技术;方便快速年糕、新型年糕系列制品加工技术。
6.林产品深加工技术
竹子、蔺草产品的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技术,用于建筑工程、木结构住宅、室内装潢、日用品等的竹、蔺草制品及工艺品;竹、蔺草制品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及装备。
(二)中试、示范和成果转化
1.水产品保鲜与加工
重点转化先进的鱼糜、鱼粉加工生产技术;水产品保鲜技术;海洋低值鱼类高值化加工技术;生食水产品微生物控制技术;清洁贝类加工技术;坛紫菜深加工技术及保健食品。
2.果蔬产品保鲜与加工
重点转化柑桔罐头加工节水与自动化生产技术;新型出口蔬菜加工节水、节能、清洁化加工技术;新型出口脱水蔬菜产品及新型蔬菜软包装产品;超市蔬菜、蔬菜中式快餐加工技术。
3.畜产品保鲜与加工
重点转化传统特色畜禽产品、蛋品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奶制品电子鼻识别、检测、检验、监控技术体系。
4.大宗林特产品保鲜与加工
重点转化中低档茶叶新型产品及茶叶天然食品添加剂技术;鲜笋保鲜技术;竹笋精深加工技术。
5.粮食产品加工
年糕半自动化加工技术;散装年糕货架期延长技术;新型年糕系列制品加工技术。
6.林产品深加工
重点转化高稳定性耐湿热竹材复合板集成加工技术;防霉、防腐、防虫、阻燃、漂白、染色等竹、蔺草制品深加工技术;竹、蔺草工艺系列产品及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
三、重点项目
1.海洋鱼类腥味形成机理及脱除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选择2-3种海水鱼类,包括1-2种中上层鱼类、1-2种养殖鱼类,研究海洋鱼类腥味形成机理及主要腥味物质成分;研究海洋鱼类腥味物理、化学、生物脱除研究及集成技术,开发海洋鱼类无腥产品。
预期目标:探明海洋鱼类腥味形成机理及主要腥味物质的成分;获得1-2种海洋鱼类腥味脱除的集成技术;开发1-2种无腥海洋鱼类产品,并建立中试示范生产线;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2.海洋中上层鱼类高值化加工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鲐鱼、鯷鱼等海洋中上层鱼类的脱脂、脱色技术,低压渗透技术,传统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新颖、风味化海洋中上层鱼类新产品。
预期目标:开发出新型海洋低值鱼制品1-2种,并建立国内先进的中试或规模化示范生产线;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3.蟹、贝类产品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宁波市特色腌制生食水产品微生物控制技术,包括咸泥螺、红膏炝蟹、蟹糊等,控制生食水产品微生物并达到GB10136标准要求。研究缢蛏、褶牡蛎、泥蚶等品种的微生物净化技术,净化对贝类品质的影响及改善净化贝类品质的技术,净化贝类保活保鲜技术。
预期目标:产品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建立腌制生食水产品生产线1条及贝类净化生产线1条,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4.海水经济鱼类保鲜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研究海水经济鱼类微生物分布变化,建立优势腐败菌数学模型,研发腐败菌控制栅栏技术;研究海水经济鱼类保鲜过程生化特性变化规律,研发新型、高效、安全的集成保鲜技术,开发海水经济鱼类保鲜产品。
预期目标:开发海水经济鱼类保鲜产品2-3个,建立年加工能力1000吨的示范生产线1条;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5.藻类业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紫菜、浒苔、龙须藻等主要大型藻类的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及其在主要加工过程中的动力学变化规律,活性物质的功能与安全性评价;研发藻类中活性成分的提取技术,开发藻类活性饲料、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坛紫菜干品生产工艺改进技术及装备。
预期目标:构建紫菜、浒苔、龙须藻等主要大型藻类的加工特性和成分数据库,探明主要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在其主要加工过程中的动力学变化规律;创建千亩级坛紫菜养殖及加工规模示范基地2个;探明2~4种活性成分的结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开发活性成分明确、安全性高功能性食品2~4种,并建立示范生产线1条;获国家发明专利2-3项。
6.鱼粉环保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鱼粉生产过程中臭气有组织排放工艺技术,鱼粉生产过程中臭气的物理、化学脱除技术,优化鱼粉环保生产工艺,研制配套设备,改善鱼粉生产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预期目标:建立年加工能力1万吨的鱼粉环保示范生产线1条,鱼粉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污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7.甲壳素环保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蟹虾壳生产甲壳素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分离、鉴定及菌株保存技术,优化生物法生产甲壳素发酵工艺及关键技术参数;开发甲壳素生产副产物的分离及相关产品,研发物生物法生产甲壳素的集成技术及相应装备。
预期目标:生物法生产的甲壳素品质和得率不低于酸碱法;COD绝对排放量减量≧0.5吨/吨甲壳素;BOD排污减量≧1吨/吨甲壳素;废水回用≧80%;直接生产成本≦1万元/吨甲壳素,建立中试示范生产线1条,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8.采后果蔬保鲜、物流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柑桔、杨梅、茭白、西兰花等主要特色果蔬的品质变化规律,建立果蔬品质评价体系;研究果蔬货架期延长技术,建立果蔬贮运及物流过程中的保鲜技术及质量控制技术。
预期目标:建立一套采后果蔬保鲜、贮运关键技术的优化集成新工艺及果蔬物流示范线2条,物流期间品质损耗率小于10%;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9.柑橘罐头现代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推广柑橘罐头加工节水技术,开发柑橘罐头生产剥皮机、分瓣机,建立柑橘罐头自动化生产示范生产线;研究柑橘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技术,开发高值化利用产品。
预期目标:建立柑橘罐头加工用水回用示范工厂和示范生产线,节水40%以上;建立柑橘罐头自动化生产示范生产线1条;开发1-2个柑橘副产物高值化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10.蔬菜现代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设备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开发传统特色腌制蔬菜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超市净菜、蔬菜中式快餐食品关键技术及配套设备,建立加工蔬菜节能、节水、清洁化示范生产线;研究蔬菜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技术。
预期目标:开发超市净菜5-6种、蔬菜中式快餐食品3-4种、副产物高值化利用产品1-2种,并建立年加工能力1000吨的示范生产线1条,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11.现代奶品加工保鲜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消毒奶的无菌灌装和保鲜技术装备,浓缩液态奶、免疫乳制品、低乳糖奶制品的加工技术;开发奶品电子识别技术与装备。
预期目标:建立年加工能力1000吨的消毒奶的无菌灌装示范生产线1条,开发新颖奶制品2-3种,建立奶制品电子鼻识别、检测、检验、监控技术体系,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12.茶资源增值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研究名优茶加工中揉捻、提香新技术,开发相关加工设备;研究茶制品色、香、味保持关键技术;研究中低档茶叶高值化加工技术。
预期目标:开发茶叶新产品2-3种,解决名优茶加工中揉捻、提香关键技术,建立名优茶加工、保存新技术体系;建立年加工能5000吨的中低档茶叶高值化加工示范生产线1条,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13.竹笋产品保鲜与精深加工技术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研究竹笋采后品质变化规律研究,建立竹笋品质评价和保鲜技术体系;研究竹笋货架期延长技术,贮运及中短途贮运保鲜技术及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研究竹笋加工关键技术,开发竹笋产品。
预期目标:建立竹笋品质评价体系,开发竹笋新产品3-5个,建立年加工能1000吨的示范生产线1条,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14.年糕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年糕半自动化加工技术研究及装备开发;研究真空年糕品质提高技术,研究散装年糕货架期延长技术;开发方便快速年糕、新型年糕系列制品。
预期目标:开发新型年糕制品2-3种,散装年糕保质期7天以上,建立年加工能力1000吨的年糕示范生产线1条,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15.竹子、蔺草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建筑工程、木结构住宅、室内装潢、日用品等的竹、蔺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竹、蔺草产品防霉、防腐、防虫、阻燃、漂白、染色等高效无毒的生物或化学处理技术研究;竹材纤维化、塑化、表面密实化技术研究;开发现代竹、蔺草工艺新产品,研究加工副产高值化利用技术。
预期目标:开发防霉、防腐、防虫、阻燃、漂白、染色等竹、蔺草产品3-4种,开发竹、蔺草工艺新产品和综合利用产品10个以上,并建立示范生产线;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
四、创新平台建设
以科技支撑发展、改善创新环境、提升研发水平为目标,加快构建适合我市农产品发展需求和资源高效共享的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重点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企业研发中心,扶持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1.重点实验室
继续加强对市农产品加工、市海洋药物与健康食品等加工领域的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支持重点实验室引进创新型人才,改善实验室科研条件,承担市级重大科技项目。鼓励重点实验室与加工企业合作,以产学研的方式组建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平台或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面向我市主要特色农产品资源,开发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新技术、新产品。
2.企业研发中心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以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培育创建一批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凡经认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享受市高新技术企业同等优惠政策。鼓励有条件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与科研机构、大传院校开展科技合作,以产学研的方式组建企业研发中心或企业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围绕水产品加工与活性物质利用;竹、蔺草制品开发;速冻、脱水与腌渍蔬菜加工;水果、竹笋罐头加工;禽肉与蛋制品深加工等特色领域,支持创建10-15个具有一定规模、设备先进的企业研发中心或企业工程技术中心。
五、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管理
由市科技局牵头成立专项领导小组,领导本专项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协调处理专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有关企业要积极参与专项的实施,实行市县联动、部门互动,共同组织实施专项中的重大、重点项目。领导小组下设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总体方案和实施计划的制订,各项目的组织评审、咨询和项目承担单位的遴选,指导监督重点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开展项目的中期评估和绩效考核。专项中明确的重点项目在组织方式上实行课题制和首席专家负责制,本着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以择优委托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
2、加大科技投入
加大全社会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科技投入,着力改善投融资环境。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农产品加工科技专项的资金投入。市科技三项经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将作相应安排,支持本专项的组织与实施。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也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支持本地区开展的重点项目。建立以企业为投入主体的科技创新与投入体系,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加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科技投入,凡申请承担本专项中科技项目的企业,要求企业科技投入经费不低于财政科技投入的经费。
宁波地处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民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认知程度和要求普遍较高,各级政府也十分重视这方面的管理与建设,如为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政府加大投入在全市建成8家有资质的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和33个检测站(室),检测内容涵盖农、林、渔各种农产品及其产地环境质量,检测范围覆盖大型批发市场、超市、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及宁波市主要菜市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基本形成。同时,各地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培育绿色、无公害农业产业,全市已建成国家绿色食品基地6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68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54个,绿色食品101个,有机食品18个;无公害农产品年产量达46.4万吨,年销售额25.2亿元,出口创汇7688.8万美元。
但是,我市农产品安全和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还难以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安全隐患源头控制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主要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与质量风险评估、预警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在跟踪国外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应对农产品国际贸易“绿色壁垒”技术措施方面略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口农产品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农产品质量快速、简易检测技术和质量追溯体系不完善,以事后监督为主质量监控常常给生产者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同时,部分农产品产地环境和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潜在风险较为严重,尤其地方特色农产品(海水产品)质量标准和安全问题比较突出。
因此,大力开展农产品安全隐患源头控制技术和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研究;深化农产品无公害生产、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建设;加快研发农产品质量快速、简便检测技术体系;构建符合宁波市实际的从‘农田到餐桌’全程控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支持与技术创新体系,对提高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增强农产品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以提高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源头创新、共性关键技术突破为核心,农业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为依托,体制创新为突破口,积极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研发基地和技术平台,全面提升农产品安全技术创新、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能力。重点组织开展主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与改良、无公害生产技术研发与推广、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与操作规程、精准高效检测与全程监控等四大技术攻关,建立健全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信息化服务保障体系,引导安全农产品社会生产和消费,打响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技、企业和人才品牌。
(二)发展目标
通过5年努力,初步建成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和信息网络共享体系;增建2个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中心和3个国家、市级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建成一支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检测技术研究科技骨干队伍,全面提升宁波市农产品质量与标准化生产的科技水平;使全市主要农产品质量达到国家质量安全标准,主要出口农产品质量达到相关进口国质量安全标准的基本技术要求。
二、发展重点与主要研究领域
(一)需突破的关键技术
1、重要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与区划技术
主要蔬菜、水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水气土污染现状、土壤理化性状、肥力水平等主要生长因子数据库;产地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与预测预警技术;产地环境质量评价和安全生产咨询和决策系统。
2、重要农、畜、水产品无公害生产、质量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
猪鸡、茶叶、出口蔬菜、设施栽培作物、虾蟹、网箱鱼、贝类、腌制产品等8大类农产品的高抗优质品种、高效无公害栽培、农药与化肥减量化精准应用、产品中有害物质残留产中和产后降解等关键技术,以及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风险因子形成机理、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
3、主要农、畜、水产品质量信息化追溯体系
主要农、畜、水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控制。
4、农产品质量快速高通量检测与质量监控技术
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等快速高通量检测技术;农、畜、水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和生产环境中有害物快速和多残留检测技术;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控和快速检测技术;农产品及加工品的‘掺假’识别和‘掺假’物检测技术;危害公共安全的伪、劣、掺假、污染农产品(食品)监测和预警技术。
5、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无公害生产加工技术
特色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限量指标技术。
三、重点项目
(一)主要蔬菜、水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与区划研究
研究内容:通过采样分析,建立全市主要蔬菜、水产品生产基地的水、气、土的污染现状、土壤理化性状、肥力水平、病虫害等主要环境质量因子数据库;明确其周边工业、人居与农事活动等的影响作用程度,研究产地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与预测预警技术;根据宁波市主要蔬菜、水产品对产地环境的要求和适栽(养)范围,建立产地环境质量评价和安全生产区划咨询和决策系统,提供不同区域的适栽(养)品种区划指导。
预期目标:建立宁波市主要蔬菜、水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因子数据库与评价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宁波市主要蔬菜、水产品宜种、宜养区域布局图;建立主要蔬菜、水产品安全生产区划咨询和决策系统。
(二)重要农产品无公害生产、质量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
1.创汇蔬菜标准化生产、质量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收集、跟踪、翻译、分析、整理国外的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集成与完善宁波主要创汇蔬菜质量标准;主要创汇蔬菜标准化生产优质高抗性品种国产化育种和种苗繁育技术;主要创汇蔬菜化肥残留形成规律与精准施肥技术;主要创汇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与农药残留积累规律;农药、化肥残留风险评估与预警;集成主要创汇蔬菜标准化生产与加工技术规程;
预期目标:集成宁波主要创汇蔬菜质量标准体系;提供主要创汇蔬菜化肥、农药残留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集成主要创汇蔬菜标准化生产与加工技术规程;
2.设施园艺无公害生产和产品有害物质残留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研究示范
研究内容:设施园艺生产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设施园艺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后消解、迁移、转换和累积等环境行为研究;设施园艺生产中产品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残留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园艺设施生产中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残留综合控制和无公害生产技术模式研究;
预期目标:获得园艺设施环境条件下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残留在环境和农产品中的消解、迁移、转换和累积等环境行为规律;提供设施园艺生产中产品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残留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集成园艺设施生产中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残留综合控制和无公害生产技术模式;
3.特色腌制海产品质量控制、风险评估与标准修订
研究内容:特色腌制海产品(泥螺、蟹糊等)中有害微生物限量;选择海产品中副溶血弧菌等,开展污染水平本底调查和风险评估研究,获得基础数据并提出限量标准;特色腌制海产品(泥螺、蟹糊等)中有害物残留限量:针对海产品中氯酚、有机氯、多氯联苯、多溴联苯、毒死蜱、重金属(铅、镉、砷、汞)等有害物质残留进行监测,建立多种农残同时检测的技术,获得基础数据,开展暴露评估研究,提出最大残留限量建议值;通过对特色腌制海产品(泥螺、蟹糊等)腌制工艺的各个环节进行危害分析与评估,确定关键控制点、控制范围及监测校正方法,建立示范性的安全生产质量控制体系;新型、安全、高效消毒剂的应用;特色腌制海产品中化学残留物(多氯联苯单体、重金属及农药)的调查。
预期目标:针对特色腌制海产品的质量安全主要指标(氯酚、有机氯、多氯联苯、多溴联苯、毒死蜱、重金属(铅、镉、砷、汞)、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物残留)和相关检测技术标准,形成标准数据库。对现有特色腌制海产品进行分析,对主要质量安全技术指标提出调整、修订;特色腌制海产品(泥螺、蟹糊等)中氯酚、有机氯、多氯联苯、多溴联苯、毒死蜱、重金属(铅、镉、砷、汞)、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物残留限量建议值;研究提出上述5-7对致病菌-食物的风险评估报告(所含基础数据不少于1000份)和限量标准的修订草案,并提交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申请修订国家标准。
4.猪鸡等主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
研究内容:规模化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生产技术;HACCP、GAP、GMP等技术引进与示范,建立和完善良好操作规范体系;畜禽产品主要兽药在产品中代谢规律的研究,高效优质、环境友好型、低毒无残毒药物的引进、开发和推广,兽药给药方案和使用技术研究;新型畜禽饲料及添加剂产品开发。畜禽产品养殖区疫病控制技术和无害化处理技术;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与预警体系技术。
预期目标:集成养殖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的各项关键技术;建立养殖、加工、流通为一体的畜禽无公害生产综合示范基地;研制开发畜禽饲料及添加剂产品3个以上;有效控制重大人畜共患病或动物疫病;探索和建立有推广价值的畜禽产品安全监管机制和模式,建立完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防控体系和应急机制。
5.海洋经济贝类无公害生产和食源性危险监控评估与预警
研究内容:以牡蛎、蚶、蛏等宁波海洋经济贝类为研究对象,研究贝类产地环境质量状况和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途径;贝类产地水域分类技术;贝类毒素安全限量和检测、解毒、利用技术;贝类(包括混养池塘)食源性危害(病原微生物、重金属、渔药、农药和生物毒素)监控、分析、评估与预警。
预期目标:设计和实施贝类产地水域分类计划,制订贝类安全性监测,引进或开发1~3项贝类安全性参数的快速测定方法;建立海洋贝类安全性危害因子(包括水、底泥主要理化性状和污染物等)数据库、预警系统与信息平台。
6.海水网箱鱼类无公害生产关键控制和危险性分析与预警
研究内容:以大黄鱼、鲈鱼等宁波海水网箱鱼类为研究对象,研究渔用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物残留检测技术,常见鱼药在海水网箱鱼类的代谢规律和提取、检测方法;高效优质、环境友好型、低毒无残毒药物的引进、开发和推广;渔药给药方案和使用技术;重金属等危害因子在鱼类体内的蓄积和分布;养殖鱼类安全性评估方法和安全性评价与预警。
预期目标:建立养殖鱼类无公害生产的GAP规范或HACCP体系;建立抗菌药物在养殖鱼体内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引进或开发20个参数以上多种药残检测方法标准(省级以上);提出2~3种渔药给药方案和停药期;建立养殖鱼类安全性监测基本数据库和预测模型。
7.对虾、梭子蟹无公害生产关键控制和危险性分析与预警
研究内容:对虾、梭子蟹清洁生产环境保障和综合调控技术,池塘底质生态改良与无害化处置和排放水净化与循环利用;生物制剂在养殖过程中对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对虾、梭子蟹对有机农药的敏感性和消毒剂的耐受性;养殖对虾、梭子蟹的有害物质残留监控和风险评估,基于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和生物毒素安全风险的预警系统与信息平台。
预期目标:建立对虾、梭子蟹的GAP规范和HACCP体系,开发与引进2~3种生态底质和生物清塘的新型产品;获得1~3种主要鱼药的安全限量和合理休药期;构建对虾、梭子蟹中主要食源性危害因子及危险性程度分析的数据库和预警示范。
(三)主要农、畜、水产品质量信息化追溯体系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主要农、畜、水产品通用包装标识研究。运用条形码技术或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研究符合生产和流通交易特性的不同产品包装和标识,以及标识装置和数据采集系统,重点对产品的生长、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等供应链全过程的每一个节点进行有效标识的研究,使各个环节相互连接和便于追溯。基于EAN/UCC系统的产品供应链跟踪与追溯技术研究。以宁波市大宗、主导、具有出口竞争力的农、畜、水产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选择生产规模大、外向型企业作为试点单位,分析细化无公害产品生产环节和质量安全影响因子,通过采用全程质量控制原理,在生产、初级加工、流通贸易等多环节,研究与全球统一编码(EAN/UCC)相接轨的以条码自动识别技术为支撑的水产品可追溯方案。建立主要农、畜、水产品可追溯系统的示范——“可溯工程”。结合无公害产品和产地认证,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和规范性的生产、捕捞、养殖、加工、流通企业,研究产品可追溯系统的整体推进技术,建立“可溯工程”示范,并发展EAN/UCC技术系统成员。
预期目标:通过生产企业、政府机关、第三方机构以及流通交易市场等为追溯体系提供基础数据,最终建立为企业、政府和公众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服务的主要农、畜、水产品安全质量数据库和服务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动态的、权威的产品质量追溯信息,为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安全奠定基础。
(四)农产品质量快速高通量检测与质量监控技术
1.主要农产品及产地环境中有毒有害残留快速高通量检测技术
研究内容:化学残留物的快速检测技术:开展农产品(包括种植、畜禽养殖产品、水产养殖产品和加工产品)和农业环境(水、土壤、大气)中有毒有害残留物(含农产品品质、生物毒素、农药、兽药、激素、重金属等)的快速高通量检测技术(如生物传感器、生物芯片和酶联免疫等)的研究。重点开发或引进:(1)畜产品(猪肉和鸡肉)及制成品中抗生素(如磺胺类、氟诺喹酮类等)、β-激素受体激动素(如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等)的快速检测技术;水产品(虾、鱼和泡发产品)中药物(氯霉素、孔雀石绿等)和甲醛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农业环境(水、土壤、大气)中有害元素的便携式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水果、蔬菜及加工产品中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和有机氯农药等的快速检测技术。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滥用(如添加硫磺、漂白粉、雕白块、农药、植物激素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技术。
预期目标:引进或开发10-15项化学残留物快速检测技术;引进或开发10-15种病原性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芯片和配套试剂盒;申请发明专利3-5项。
2.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溯源、生物芯片检测及预警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开展针对宁波常见食物中毒中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如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大肠杆菌O157等)的特殊标志基因和基因差异表达研究,建立病原诊断和监控技术体系,并研制出相关产品;针对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所需要的关键技术支撑,对基因结构清楚的重要病原微生物(如沙门氏菌、空肠弯曲菌、大肠杆菌O157等)开展分子分型研究,建立多种从影像到数字化的分型模型和方法及其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溯源技术;开展宁波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状况研究,建立预警体系;以食品中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8种常见致病菌和甲肝病毒、诺沃克样病毒、戊肝病毒、轮状病毒等食品中常见的食源性病毒为对象,建立高通量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及标准化方法。
预期目标:获得上述食源性致病菌特殊标志物各5个以上;建立技术标准化的上述食源性致病菌分型和监测技术,准确溯源中毒病人体液、中毒原因食品和生产加工点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来源;研发食品中8-12种常见致病性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检测芯片和配套试剂盒,检测灵敏度达到102CFU/mL左右,能够自动完成检测数据的数字化输出(CV值小于10%);利用计算机编程和其他相应技术开发出成套的软硬件,建立涵盖上述食源性致病菌的细菌分子分型宁波电子网络,范围覆盖宁波各地区;初步构建食源性疾病预警体系与电子网络;获得2-3项国家发明专利。
(五)特色腌制农产品无公害质量标准研究与示范
研究内容:研究特色腌制品(如泥螺、蟹糊、腌菜、榨菜等)中病原性微生物限量,开展污染水平本底调查和风险评估;研究特色腌制品中有害物残留限量,针对腌制海产品中农兽药、重金属和持久性污染物(如氯酚、有机氯、多氯联苯、多溴联苯、毒死蜱、铅、镉、砷、汞等)及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防腐剂、色素、改性剂等有害物质残留进行监测,获得基础数据,提出最大残留限量建议值;开展特色腌制海产品(如泥螺、蟹糊等)腌制工艺的各个环节进行危害分析与评估,确定关键控制点,建立示范性的安全生产质量控制体系。
预期目标:提出主要质量安全技术指标的调整或修订的限量建议值;建立腌制蔬菜中亚硝酸盐、防腐剂、色素、改性剂等有害物质残留、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物残留检测技术标准,提出主要质量安全技术指标的调整或修订的限量建议值;研究提出5-7个致病菌的食物风险评估报告(所含基础数据不少于1000份)和限量标准的修订草案,并提交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申请修订国家标准;建立1-2个腌制海产品(泥螺、蟹糊等)的安全生产示范和1-2个腌制蔬菜(如腌菜、榨菜等)的安全生产示范。
四、创新平台建设
以促进科技发展、改善创新环境、提升研发水平为目标,加快构建适合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需求和资源高效共享的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
1、借智借脑全面提示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建设水平
积极推进相关大专院校、科研推广机构与农业产业基地的产学研结合,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基地与国内外科研院校、推广机构开展科技合作,积极以理事制、股份制的方式,联合创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的,致力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技术研发与服务的科研机构。重点建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研发中心和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技术中心。
2、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和信息化追溯技术网络
在现有8家有资质的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和33个市场、企业检测站(室)的基础上,新建2个市级规模化农(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中心和一批市场、企业检测站(室),完善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网络。同时,以内外销蔬菜、猪鸡和主要水产品为突破口,构建主要农、畜、水产品质量信息化追溯体系,建立为企业、政府和公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服务的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数据库和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3、创建3~6个农(畜水)产品质量安全星火示范基地
以内外销蔬菜、猪鸡和主要水产品为突破口,整合科研机构、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基地的技术力量,集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各项关键技术,引进GAP或过程控制技术和管理体系,以创建星火示范基地的方式,全面示范农产品无公害产、销、加工技术和产品质量信息化追溯体系,努力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生产、监控与追溯技术模式,并进一步推广应用。
五、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管理
由市科技局和相关科研、检测单位成立专项领导小组,领导本专项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协调处理专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有关企业要积极参与专项的实施,实行市县联动、部门互动,共同组织实施专项中的重大、重点项目。领导小组下设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总体方案和分年度实施计划的制订,各项目的组织评审、咨询和项目承担单位的推荐与遴选,指导监督重点项目的组织与实施,开展项目的中期评估和绩效考核。专项中明确的重点项目在组织方式上实行课题制和首席专家负责制,本着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以择优委托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
2、加大科技投入
加大全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的投入,着力改善投融资环境。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并通过科研经费配套等方式,多途径、全方位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专项的资金投入。市科技三项经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企业科技研发相关的专项资金等经费将作相应安排,支持本专项的组织与实施。各县(市)、区科技管理部门也要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支持本地区开展的重点项目。进一步树立企业是创新主体的思想意识,加强企业对本专项的科技投入,凡参加承担本专项实施的示范企业,要求企业科技投入经费不低于财政科技投入的经费。
3.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将本专项的实施与人才使用、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鼓励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及各类研发人才,增强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技术研发力量,力争形成500名以上从事技术研发、示范和应用推广的技术骨干队伍。
大豆是重要的油料和食用植物蛋白作物。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急剧增加。为满足大豆需求,我国大豆进口量连年增加,1996年成为净进口国,20*年进口达到3744万吨,超过当年国产大豆1750万吨的两倍。国际粮商在向中国倾销大豆的同时,不断收购、兼并中国大豆加工企业,控制了70%以上的大豆加工能力,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和食品安全。中国拥有13亿人口,大豆消费量占世界的21%,贸易量占世界的40%。振兴中国大豆产业除了要依靠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根本还在于机制与体制的创新,提高大豆产业自身的竞争能力。
近年来,大豆主产区农户和加工企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有的地方豆农自发成立合作社、协会,批量采购原料,批量销售大豆,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收益水平;有的地方大豆合作社、协会组织社员统一种植芽用大豆,采用直销方式统一供给芽用大豆厂商;有的地方豆农向粮商赊售大豆,农户在价格合适的时候结算卖个好价格,同时也节约了粮商的流动资金;有的地方种豆大户或合作社以期货的方式销售大豆,科学地规避市场风险。为了总结农民和加工企业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大豆产业发展的新机制,改变大豆产业“农户一盘散沙,企业孤军奋战”的落后局面,根据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创新经济体制机制的精神,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在北方大豆主产区开展大豆产业发展机制创新试点工作。
通过机制创新,有利于建立以农户为基础的新型大豆生产组织体系,有利于完善以利益为纽带的大豆产业链协调发展机制,有利于探索以食品安全为目标的产品质量品牌保障体系,从而形成中国大豆产业的整体竞争合力,走出一条中国大豆应对国际市场竞争,永葆自身发展活力的新路子。
二、试点工作的原则
(一)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组织管理为支撑,提高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和大豆的商品品质。
(二)尊重大豆种植户(农场)、加工企业的经营自,提高和维护大豆生产经营者的权益。
(三)依靠市场机制,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最终目标,发挥我国大豆品种资源丰富和精耕细作的优势,开拓国产非转基因大豆在食品、保健品等不同层面的广阔市场。
(四)促进大豆种植者、加工企业、科研单位的纵向合作和横向联合,发挥大豆专业合作社在生产中的组织服务功能和大型加工企业的市场开拓功能,整合大豆产业队伍,形成产业合力。
(五)充分依靠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推动大豆生产所需要的灌溉、耕作、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依法扶持大豆专业合作社和大豆产业化龙头企业,消除影响大豆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六)积极借鉴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产业发展的经验,运用信息、期货、产地认证、制定标准、环境监控等手段,从整体上提高国产大豆的国际竞争力。
三、试点的内容
(一)健全和完善大豆产业的组织体系。培育大豆种植者合作社、协会等专业生产服务组织,使农户(合作社、协会)与大豆加工企业、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业市场等形成结构完整、功能齐全的大豆产业组织队伍,成为大豆生产、技术推广、加工、贸易各个产业环节的载体。
(二)构建科学、高效、互利的大豆产业服务机制。在农业部门指导下,发挥合作社、协会的组织协调功能,通过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用品种、品质、品牌理念和良好作业规范,协同大豆种植者的生产经营行为,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单产、增加农户收入为前提开展专业化服务,通过专业分工、扩大服务规模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三)建立大豆产品质量安全全程保障体系。按照国家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规定及加工企业对原料的要求,依据无公害、绿色、有机大豆的标准,建立从种植到工厂的生产流通过程和从工厂到餐桌的加工物流全程记录的数据库系统,实现农产品可追溯的全面质量管理。
(四)形成农户和加工企业共创品牌,共享收益的质量价格机制。鼓励大豆种植者(合作社、协会)与大豆加工企业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以市场为基础,以质量规格为标准,签订优质优价自主选择的产销合同或协议,形成稳定、互利的产销关系。逐步达到用绿色环境和标准化栽培方法生产绿色原料,用绿色原料保证加工产品质量,用质量品牌稳定占领市场。通过产销一体化使豆农和加工企业共同分享增值效益和品牌效益,通过利润返还机制使豆农和加工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四、试点单位
试点选择在北方大豆主产区,以县(市、农场)为单位进行。
(一)试点单位的基本条件
1.地方政府有开展大豆产业发展机制创新工作的积极性。
2.大豆产业在当地为主导产业。
3.产地大豆加工企业有一定规模。
4.豆农合作组织建设有一定基础。
(二)试点单位
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主要参加单位是克东县人民政府、齐齐哈尔飞鹤大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有关大豆专业合作社及协会。
2.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主要参加单位是林甸县人民政府、大庆天圜日月星蛋白有限公司、有关大豆专业合作社及协会。
3.扎兰屯市。主要参加单位是扎兰屯市人民政府、扎兰屯市淳江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有关大豆专业合作社及协会。
4.黑龙江农垦北安分局红星农场。主要参加单位是红星农场管委会、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有关大豆专业合作社及协会。
五、试点目标
通过培育大豆专业合作社、协会,以经济合同、协议等形式,把合作社、协会与加工企业直接联系起来,形成市场牵龙头、合作社协调服务社员、产加销一体化的新型产业体系,实现大豆加工企业和豆农双赢。
(一)促进豆农增收
通过联合购买生产资料和统一提供耕作、播种、收获服务作业,减少家庭经营开支。根据现有合作社、协会的经验,可减少生产成本5%-10%。通过采用大豆高产新品种,提高大豆亩产4%-8%。通过推广机械深松、保护性耕作等新的耕作方式,改善耕地质量,提高亩产10%-15%。通过推行专种专用,改变大豆混收混存,提高收购大豆质量。综合以上措施,每亩大豆增加收入20%-25%。
(二)促进大豆加工企业增收
加工企业直接从合作社购进大豆,减少收购网点投资和收购环节,每公斤大豆节约原料收购成本0.04-0.10元,并可获得稳定、充足的原料供给,延长开工期,增加利润。加工企业按照加工需要,指导农户选用良种,提高大豆油脂或蛋白质含量,据大豆蛋白加工企业核算,市场混存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38%,高蛋白大豆的含量平均为42%,提高一个百分点每吨大豆净获利200元,4个百分点每吨可获利800元,如果把50%返还给豆农,企业仍可获净利400元。按照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规范种植、加工大豆,加工企业将获得硬IP认证,从而成为可追溯标志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品牌收益。
(三)有利于政府按市场机制指导和调控大豆产业发展
大豆产业发展机制建立后,政府从产业体系中可获得全面的信息,有利于协调生产、加工、贸易各环节的关系,及时制定政策,做好服务,保证产业协调稳定发展。通过大豆产业体系,政府能够及时发现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针对实际投放资金,防止盲目立项。通过大豆产业体系,政府可及时掌握国际发展动态,调控国内产业发展。
六、试点的组织领导
试点工作由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种植业管理司、农垦局、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等单位给予支持。中国大豆产业协会负责日常工作,要搞好调查研究,发现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对试点工作提出指导意见,重大问题向业务主管部门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