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云计算的基本种类

云计算的基本种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云计算的基本种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云计算的基本种类

云计算的基本种类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油悬浮剂;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飞机防治

中图分类号:S494;S433.4;S76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18-4394-02

四川省盐亭县地处嘉陵江、涪江分水岭之间,属丘陵地区,地势南低北高,海拔350~650 m;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全县有林地面积9.25万hm2,森林植被种类较多,现有森林均系人工栽培。柏木(Cupressus funebris End)林是盐亭县主要森林植被之一,分布广,以纯林为主,林相结构单一,在土层瘠薄的坡地上生长缓慢。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俗称小柏毛虫,是柏木林区最重要的食叶害虫,以卵或初孵幼虫在柏木鳞叶上越冬,越冬代危害最为严重[1],以幼虫危害,仅取食鳞叶或嫩枝,受害鳞叶枯萎变黄并逐渐脱落,大范围危害成灾时柏木鳞叶被成片吃光,形似火烧,严重的还被啃食细枝嫩皮,造成林木死亡[2]。蜀柏毒蛾为该县主要虫害,一年发生2代, 2000年以来,年均发生面积1.2万hm2左右,2007年危害最重,达到1.68万hm2。

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菌,是一种低毒生物源杀虫剂,主要活性成分是一种或数种杀虫晶体蛋白。它也是国内外的生产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研究最多的微生物杀虫菌,已应用于防治鳞翅目、双翅目、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多种农林害虫[3]。本试验重点研究Bt油悬浮剂飞机超低容量喷雾防治蜀柏毒蛾的关键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研制、湖北康欣农用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内蒙古赤峰中农大生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点位于四川省盐亭县云溪镇石岭村西风山和塔子山。试验区为纯柏木片林,面积分别为43.3、43.3、34.6 hm2,平均树龄20年,株高6~7 m,郁闭度0.6~0.8,虫口密度45.2头/株,有虫株率55%,虫龄3龄。2011年4月17日进行飞机防治。

试验地试验期间的气象资料见表1。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即:1. 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450 g/hm2;2. 8 000 IU/mg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600 g/hm2;3. 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450 g/hm2;4.空白对照,未进行飞机防治。每个试验区的山脚、山腰、山顶各选择高度适合的柏木植株7株,共28株做定点调查。

1.4 药效调查

在飞机防治前1 d调查各处理虫口基数,施药后1、3、5、7 d调查残虫数,计算防治效果(防效,以虫口减退率评估);6月25日调查柏木鳞叶被取食情况及柏木被害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飞机防治后1、3、5、7 d调查结果见表2,6月25日调查柏木鳞叶被取食情况及柏木被害情况结果见表3。由调查结果可见,2种剂量的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施药后3 d蜀柏毒蛾出现死亡高峰,现场观察发现害虫停止取食;5 d防治效果达到75%以上,7 d防治效果达85%以上。6月25日调查柏木鳞叶被取食率及柏木被害比例,结果表明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具有良好的持效性,能有效降低第一代幼虫对柏木的危害,可以达到生物防治要求。结合防治效果与药剂成本,推荐使用量为450~600 g/hm2。

3 小结与讨论

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属微生物杀虫剂,在植物表面有良好的黏附性,并能生长繁殖,在适宜环境条件下,苏云金杆菌的传染能力和致病能力提高,害虫死亡加快,防治效果好[3],该药剂对人畜和天敌安全,配药操作时无不适气味、无毒害,也不刺激皮肤。结合防治效果与药剂成本,推荐使用量为450~600 g/hm2。

陈京元等[4]研究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对林间昆虫群落多样性影响,证实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对林间生态安全。喷施苏云金杆菌油悬浮剂区林间昆虫群落基本种类没有发生较大变化,没有发生某种类生物突然消失的现象,生物多样性水平相对对照区还有一定程度上升,膜翅目昆虫(主要是蚂蚁)和蛛形纲动物(主要是蜘蛛)的种类以及个体数量所占比例有所增加。

参考文献:

[1] 隆孝雄.蜀柏毒蛾虫情监测方法[J].四川林业科技,2001,22(3):73-76.

[2] 常国彬,刘金燕,熊慧君,等.两种杀虫剂对蜀柏毒蛾的生物活性和林间防效[J].中国森林病虫,2011,30(6):43-45.

云计算的基本种类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 物流企业 适用性

一、作业成本法发展历史及其研究现状

1.国外发展状况

作业成本法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到目前为止其被认为是管理会计最新的理论之一。埃里克・科勒(Eric Kohler)(美国)(1941)认为企业消耗的所有成本都具有变动、可以消除的性质,并于1952年编著了《会计师词典》,在其中引入了作业会计、作业和作业账户等概念,作业成本法从此产生。

乔治・斯托布斯(George J Staubus)(1971)在其发表的论文中介绍了作业成本计算的账务处理方法和作业投入产出的控制方法,并指出成以作业作为计算的对象,才能较好的解决成本分配问题。作业成本法理论开始有了雏形。

罗宾・库珀(Robin Cooper)(芝加哥大学)与罗伯特・S・卡普兰(Robert S Kaplan)(哈佛大学)(1988)认为产品成本就是制造和运送产品所需全部作业的成本的总和,而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最基本对象。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简称 ABC)所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随后,卡普兰和库珀(1988-1989)通过对 11 家规模较大的公司进行试点分析,发表了《推行作业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从分析到行动》,全面深入的分析了需要 ABC 系统的步骤,适用条件,本质,成本动因等问题。

布朗维奇・曼尼(Bromwich &Bhimani)(1989)指出,作业成本法虽然解决了成本信息失真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对作业成本法是如何增加企业价值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说明的文献。这标志着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开始进入了理论的层面,这为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彼得・B・B 特尼(Peter B BBrimson) (1991)、詹姆斯・A・布林逊(James A・Brinson)(1991)提出了诸多作业成本法概念并对其进行了解释与分析。

格朗瑟・凯尼(Grothand Kinney)(1994)指出完善、系统的成本管理会对企业的价值产生持需影响。

2.国内发展状况

我国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始于1988年,马贤明、陈良和易中胜在《会计研究》发表了《管理会计:挑战、对策与设想》一文,在其中介绍了作业成本法。

余绪缨教授(1993-1994)详细系统地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内容、框架以及内部联系,奠定了我国会计理论界研究作业成本法的基础。

王光远(1995)系统地论证了作业成本法在国内实施的可行性,并依据北部电讯公司的试点结论排除了作业成本法不能合理分割间接费用的情况,在国内对西方对作业的各种分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引入了作业、作业链、价值链、成本动因等概念,介绍了作业、资源和顾客价值之间的关系,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王平心、韩新民(1999)通过分析先进制造技术管理对成本管理方面的要求,剖析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弊端,并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了作业成本法的基础原理、运作模式。并将作业成本法的仅仅从研究从理论扩展到了具体应用的方面,开阔了后来研究者的思路。

欧佩玉、王平心(2000)初步对先进制造业进行了ABC分析和设计,并以此为基础对作业分析法进行了理论研究,建立了作业分析模型来分析产出价值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据以提出提高产出价值、作业效率和作业价值的途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业成本计算法成功地在先进制造企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同时给企业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数据。因此,利用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进行成本的精确控制、预算的管理等逐渐成为很多企业的选择。

二、作业成本法核算原理及核算体系

1.作业成本法的内涵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缩写 ABC),即为基于作业的成本计算法,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的归集对象,通过成本动因、资源动因的确认、计量,将资源费用归集到每一个具体的作业上,再通过作业动因的确认与计量,归集作业成本到产品上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通过确认、计量和动态跟踪反映作业成本的,对作业业绩及资源利用情况做出及时、准确的评价,形成产品的作业成本,为消除“不增殖作业”、改进“可增殖作业”提供及时有用的信息。

2.作业成本管理层面

各种资源 作业中心 作业 制造中心 最后产品

从图中不难看出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原理:(1)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2)资源形成资源成本,作业形成作业成本,产品形成产品成本;(3)随着作业消耗资源,资源成本将转移到作业成本。

三、适用性分析

1.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物流行业中应用的必要性分析

由于作业成本法是较为先进、实用的管理方法,所以运用它可以有效地计算、控制物流成本。从以下方面体现出将作业成本法运用于物流成本的必要性。

(1)作业成本法迎合了物流企业的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的特点。物流企业的间接成本种类多、范围广,在其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高。例如物流企业在运输过程中,需支付给运输员的费用,如工资、福利等支出,以及运输车辆所消耗的能源费用均属于营运间接费用。在物流过程中,很多费用不能归为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因此只能算进间接费用。间接成本比重大这一特点适用于作业成本法的要求。

(2)揭示了物流成本发生的因果关系。引起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作业,而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则是作业产生的原因,所以运用作业成本法可以更客观地获得相关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的耗费,完善作业的环节,从因果根源上帮助企业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水平。

(3)能准确地提供物流成本信息。作业成本法分配物流费用依据的是引起成本的驱动因素,所以它能提供更为及时有效的信息,方便管理层决策。

(4)扩大了物流成本核算的范围。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是,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包括了成本动因这一重要因素,并且顾客、市场等也是其考虑对象,所以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核算的范围上有所扩展。

(5)有利于加强物流成本控制。成本动因作为作业成本法的基础,能有效反映每项资源的耗费情况。所以作业成本法能准确及时地对物流成本控制提供信息,并设置责任机制,将员工的奖惩和作业成本紧密联系在一起,达到有效控制物流成本的目的。

(6)方便企业进行短期决策。作业成本法在对物流成本流程的完善过程中,不仅将增值链最优化,同时可以准确核算出每一项作业的实际成本,该优势有利于企业的短期决策。

(7)有效解决物流企业产品定价难的问题。作业成本法还可帮助企业进行定价决策。由于服务性质强,作业链复杂,物流企业存在着定价难的困难。作业成本法可对企业物流作业链的各环节进行准确分析,一方面,通过对各项作业成本的计算,获取真实信息,从而分析出价值。另一方面,可以找出价值少或无价值的环节,消除无增值作业,实现对增值链的最优改造。

(8)有利于建立新的物流成本责任系统。企业建立物流作业链的同时,各方责任也贯穿其中,物流成本库也可看作是一个物流成本责任中心,从成本库中的成本费用可以判断出是否增加了最终产品的价值。利用作业成本法建立新的物流责任链,有效地发挥各个环节的作用,可充分利用物流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2.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物流行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物流成本费用的特点决定了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的可行性。在物流企业中,间接费用包含的项目范围广、种类多,占整个物流企业营运成本的绝大部分。例如,在物流企业的仓储过程中,仓库管理员的工资、福利费等职工薪酬支出,以及仓库建筑的折旧、维修等间接费用构成了仓储作业的成本;在物流活动发生过程中,诸如运输车辆的维护与保养费,搬运装卸费用,设备的维修和折旧费,信息系统的开发维护费及物业管理费等间接费用,不能归入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所以,物流企业得间接费用在其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高的特点与作业成本法适用的条件相吻合。

(2)物流过程的可分解性。单独的作业组合程物流过程。比如可以把运输分解为搬运、装卸、运送等,这为物流企业作业管理的实施提供了便利。

(3)物流企业活动具有个性化服务、小批次的特点。提供物流服务是物流企业的活动,可以把提供物流服务看成是物流企业生产的产品,由于物流服务是无形的,间接费用构成其成本的大部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消耗很少。,其产品主要体现于企业与客户签订的合同中,与不同签订的客户合同的差异性比较大。在产品工艺多变、品种多样、生产作业调整频繁的情况下,作业成本法可以有效的发挥作用,这正好满足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需要。

(4)物流企业具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是作业成本法的应用要求。需要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人员进行计划和实施,才能运用作业成本法对物流企业的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随着逐步完善成本管理方法和不断积累的财务人员经验,将会有越来越多相关的高素质人才。

(5)物流企业可以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采购、仓储、运输、配送、搬运装卸、物流信息服务和流通加工等七个环节是物流企业完整的物流活动过程。许多不同的作业和复杂的作业信息数据又组成每一个具体环节,因此要耗用很大的人力物力,才能实施作业成本核算。而且必须依靠计算机系统才能分析并加工处理这些繁琐的数据信息,只靠手工是远远不够的。

参考文献

[1]王平心.作业成本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M].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2-15

[2]George J. Staubus, Activity Costing and Input-output Accounting [M], Richard D. Irwin,INC,1971:134-156

[3]任海云,师萍.作业成本法研究现状综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2):19-20

[4]Cooper, R. Kaplan. Measure cost right make the right decision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8(9):12-16

[5]Bromwich & Biminis. Cost Management for Today’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J].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88:13-15

[6]Peter B.B.Tunney. The ABC Performance Breakthrough[J]. Cost Technology, 1991:

[7]Tom Kennedy & John Affleck-Graves. The impact of ABC techniques on firm performance[J]. Advances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2001:74-79

[8]易中胜,马贤明,陈良.管理会计:挑战、对策与设想[J].会计研究,1988(6):44-48

[9]余绪缨.以 ABM 为核心的新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J].当代财经,1994(4):16-20

[10]王光远.作业会计的基本概念[J].会计研究,1995(7):5-11

云计算的基本种类范文第3篇

舒凡1,庞赞松2,罗柳娟1,3,何斌1*,李远航1,卢万鹏1,廖倩苑1

(1.广西大学林学院,南宁 530004;2.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3.广西木论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摘要:为了解灰木莲人工林碳素累积能力,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对广西南宁市10年生灰木莲人工林的碳库及其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木莲不同器官碳素含量在470.0~532.1 g/kg之间,不同器官碳素含量排列次序为干材>树根>树枝>干皮>树叶。凋落物层碳素含量为493.2 g/kg。土壤(0~80 cm)中碳素含量为8.53 g/kg,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灰木莲人工林碳库为138.49 t/hm2,其中乔木层为49.04 t/hm2,占35.41%;凋落物层为4.40 t/hm2,占3.18%;土壤层为85.05 t/hm2,占61.41%。10年生灰木莲人工林年净生产力为11.62 t/(hm2·a),碳素年净固定量为5.81 t/(hm2·a),折合成CO2的量为21.29 t/(hm2·a)。认为,灰木莲可以作为碳汇功能高效的生态公益木材树种。

关键词 :灰木莲人工林;碳素含量;碳库;碳分配

收稿日期:2014-11-08

修回日期:2015-03-08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11194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152)。

作者简介:舒凡(1989-),男,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森林生态学。通信作者:何斌,男,教授。E?mail:hebin8812@163.com

Carbon stock and distribution in 10?year?old Manglietia glauca plantation

SHU Fan, PANG Zansong, LUO Liujuan, HE Bin, LI Yuanhang, LU Wanpeng, LIAO Qianyuan

Abstract:To understund the properties of carbon accumulation, we studied the carbon stock and the distribution in Mang?lietia glauca plantation at 10?year?old in Nanning, Guangxi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arbon content in different organs of M.glauca was 470.0 g/kg to 532.1 g/kg, which was in the order as follows: stem>root>branch>bark>leaf. Carbon content was 493.2 g/kg in litter floor, 8.53 g/kg in the soil(0-80 cm)and obviously declined with increased soil depth from 0 to 80 cm. The carbon stock in M.glauca plantation at fast growing stage was 138.49 t/hm2 , divided among the tree layer with 49.04 t/hm2 (35.41%), litter 4.40 t/hm2 (3.18%), and soil (0-80 cm) 8.53 t/hm2 (3.18%). The annual net productivity in the tree layer of M.glauca plantation at fast growing stage was 11.62 t/(hm2·a), annual net carbon fixation was up to 5.81 t/(hm2·a), amounted CO2 to 21.29 t/(hm2·a).M.glauca could be planted as ecological plantation with efficient carbon sink.

Key words:Manglietia glauca plantation; carbon content; carbon stock; carbon distribution

First author’s address: Forestry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530004,China

森林是地球陆地生物圈的主体,森林生态系统在调节全球气候、维持全球碳平衡、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上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1-3]。人工林是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发展、利用和保护人工林,提高生产力,对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目前,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6 200万hm2,居世界人工林面积首位,约占我国森林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我国森林碳汇的主要来源,而且由于多数林分处于幼、中龄阶段,还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南方的中、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是我国适合开展CDM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优先发展区域[4]。近年来,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在该区域的人工林树种如马尾松[5]、杉木[6]、马占相思[7]、厚荚相思[8]、桉树[9]和秃杉[10]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为正确评价森林尤其是人工林碳汇功能和生态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属木兰科木莲属常绿阔叶树种,是国家一级保护、濒危植物,原产于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适生于南亚热带地区。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干形通直和材性优良等特点,是优良的城乡园林绿化树种。我国南方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省区自20世纪60代开始引种,均表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成为我国引种成功的外来珍贵优良树种之一。目前,国内已有关于灰木莲的引种、苗木培育、生物量及营养元素特性等方面的报道[11-15],但对于灰木莲人工林碳素方面的极少。本试验通过对广西南宁市10 年生灰木莲人工林碳素含量、碳库及其分布格局进行研究,揭示灰木莲人工林碳素累积特点与潜力,以期为该区域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树种选择及灰木莲人工林的多目标经营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研究区于广西南宁市北郊,其自然概况参见文献[14]。试验地灰木莲人工林于2002年4月用1年生灰木莲实生苗定植,初植密度为1 667 株/hm2。调查时10年生灰木莲人工林保留密度为1 416 株/hm2,郁闭度为0.9,平均胸径(带皮)14.5 cm,平均树高12.9 m。由于林分郁闭度大以及人为干扰等原因,林下植被发育很差,且以草本种类华南毛蕨、半边旗山菅兰、黄茅草和五节芒为主,覆盖度不足1%。凋落物层厚度3~5 cm。

1.2研究方法

1.2.1试验地设计和林分生物量测定

根据10年生灰木莲人工林在坡位的分布,按照上、中、下坡各设置3个面积为20 m×20 m的标准样地,分别测定各标准地内林木树高、胸径、冠幅等因子,按照林木的径级分布,以2 cm为一径级选取5株平均木,按文献[14]方法测定乔木层生物量和凋落物现存量。

1.2.2样品的采集和碳素含量的测定

植物和土壤样品的采集和粉碎处理参见文献[14],植物和土壤样品中碳素含量的测定参见文献[16]。

1.2.3人工林碳库和乔木层年碳素净固定量的计算

根据植被层不同结构层次和组分生物量乘以其碳素含量即可得到各组分碳库。土壤碳库则是各土层碳素(有机碳)含量、密度及厚度三者乘积之和。人工林碳库为各结构层次即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库之和。乔木层碳素年净固定量的估算参见文献[14]。

2结果与分析

2.1灰木莲人工林不同结构层次碳素含量

灰木莲人工林不同结构层次碳素含量见表1。由表1可知,速生阶段灰木莲各组分碳素含量在470.0~532.1 g/kg之间,平均含量为524.2 g/kg。不同器官碳素含量因器官不同而存在差异,碳素含量(树根按生物量加权平均)从高到低依次为干材、树根、树枝、干皮、树叶,但不同器官碳素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

灰木莲人工林凋落物层碳素含量为493.2 g/kg,小于乔木层平均碳素含量。0~80 cm土壤层不同层次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在3.95~18.11 g/kg之间,平均含量为8.53 g/kg,且随土壤深度增加有明显下降的趋势。由于灰木莲人工林凋落物较丰富且主要以容易分解的树叶为主,凋落物和植物根系分解所形成的有机碳主要聚集在表层土壤,因而造成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18.11 g/kg)明显高于土壤其他土层,而其他土层有机碳含量相差不很大。

2.2灰木莲人工林碳库及其分配

灰木莲人工林碳库包括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等各碳分库(表2)。由于速生阶段灰木莲林分郁闭度大以及人为干扰等原因,林下植被发育很差,其生物量在灰木莲生态系统中所占比例极小,故本研究计算林分总碳库时对灌木和草本层碳库忽略不计。从表2可见,灰木莲人工林总碳库为138.49 t/hm2,不同结构层次碳库空间分配为:乔木层为49.04 t/hm2,占总碳库的35.41%;凋落物层为4.40 t/hm2,占3.18%;林地土壤(0~80 cm)层为85.05 t/hm2,占61.41%。乔木层作为森林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碳库在不同器官的分配,与各器官的生物量成正比例关系(表2),其中树干的生物量最大,其相应的碳库(29.32 t/hm2)也最大,占乔木层碳库的59.79%;然后是树根、树枝、干皮和树叶,分别为7.42,6.76,3.56和2.08 t/hm2,依次占乔木层碳库的15.13%,13.78%和7.26%,树叶最少,仅为2.08 t/hm2,仅占乔木层碳库的4.24%。林地土壤作为森林生态系统极其重要的碳贮存库,在平衡大气的CO2中有着重要作用。灰木莲人工林土壤(0~80 cm)碳库为85.05 t/hm2,随土层加深而急剧减少,其中0~20 cm土层碳库(40.57 t/hm2)占土壤层碳库的47.70%,分别是≥20~40,≥40~60和≥60~80 cm土层的2.38,2.67和3.33倍,0~20 cm和≥20~40 cm土层碳库占整个土壤层的79.69 %。

2.3灰木莲人工林乔木层碳素年净固定量的估算

以乔木层碳素年净固定量(表3)进行生态系统则同化CO2能力的估算。从表3可以看出,10年生灰木莲人工林乔木层年净生产力为10.62 t/(hm2·a),碳素年净固定量为5.81 t/(hm2·a),折合成CO2固定量为21.29 t/(hm2·a)。不同器官的碳素年净固定量的分配中,以干材最大,其年净固碳量[2.92 t/(hm2·a)]占总碳素年净固定量的50.26%,最小是干皮,其年净固碳量[0.36 t/(hm2·a)],仅占6.20%。

3结论与讨论

10年生灰木莲各器官中碳素含量介于470.0~532.1 g/kg之间,平均含量为524.2 g/kg,与马尾松[5]、杉木[6]、桉树[9]和秃杉[10]等树种平均碳素含量基本一致,高于麻栎平均碳素含量[17],以及目前对森林生态系统碳进行估算时多数研究计算植被有机碳时干物质按450 g/kg[18-19]与500 g/kg[20-21]的转换率。灰木莲不同器官碳素含量为干材>树根>树枝>干皮>树叶,与其相应的过熟林(45年生)[15]和马尾松人工林[5]相一致,但与杉木[6]、马占相思[7]和秃杉[10]等树种存在一定差异,反映了不同树种碳素累积与分配特点,这可能与各树种所具有的不同生理和生态特性存在一定差异有关。

10年生灰木莲人工林碳库为138.49 t/hm2,其中植被层碳贮量为53.44 t/hm2,略高于王绍强等[20]对热带亚热带针叶林植被部分平均碳库水平51.73 t/hm2的估算,与周玉荣等[22]对落叶阔叶林碳库平均水平53.60 t/hm2(碳素含量均以45%计)的估算基本一致,但略低于王绍强等[20]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碳库平均水平61.05 t/hm2,也均高于相近区域广西南丹县山口林场14年生的杉木[23]和广西凭祥市13年生西南桦人工林碳贮量[24],由于灰木莲成熟期在20年生以上,本研究中灰木莲年龄仅为10 a,因此还将具有较大的碳库增长潜力。

本研究区灰木莲人工林土壤(0~80 cm)总有机碳库为85.05 t/hm2,明显低于我国热带林(116.49 t/hm2)土壤平均碳库,也低于相近区域广西南丹县山口林场均为14年生的杉木人工林土壤碳库(122.06 t/hm2)和秃杉人工林土壤碳库和(135.14 t/hm2),远低于我国森林土壤平均碳库(193.55 t/hm2)和世界土壤平均碳库(189.00 t/hm2)[22]。其原因与其前茬树种杉木人工林等土壤有机碳积累能力较弱密切相关。而与其他热带树种人工相似,灰木莲人工林0~20 cm土层有机碳库明显高于其他土层,几乎占土壤层碳库的1/2,占整个人工林碳库的近1/3,可见其在整个人工林碳库中贡献较大,同时也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亚热带地区森林土壤的脆弱性,任何引起水土流失的活动如炼山、整地等都很容易导致林地尤其是山地土壤碳素损失。

据估算,10年生灰木莲人工林乔木层年净生产力为11.62 t/(hm2·a),其碳素年净固定量为5.81 t/(hm2·a),折合成CO2为21.29 t/(hm2·a),明显高于其过熟林的3.72 t/(hm2·a)[15]。研究表明,相近区域广西南丹县山口林场11和14年生杉木人工林乔木层碳素年净固定量分别为2.39和3.29 t/(hm2·a)[23],相同林分年龄的秃杉人工林相应为4.30和4.64 t/(hm2·a)[10];湖南会同速生阶段(11年生)杉木人工林为3.124 t/(hm2·a)[4];广西凭祥市13年生西南桦人工林乔木层碳素年净固定量为2.20 t/(hm2·a)[24];我国落叶阔叶林平均4.60 t/(hm2·a);我国森林平均值为5.54 t/(hm2·a)。由此可见,灰木莲人工林的碳素固定速度较快。由于本研究中灰木莲人工林处于速生阶段,还具有较大的碳汇潜力,加上其兼具涵养水源、维持地力等功能,因此,灰木莲不仅是南亚热带地区速生珍贵用材树种,同时也可以作为碳汇功能高效的生态公益林树种。

参考文献

[1]方精云,陈安平.中国森林植被碳库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J].植物学报,2001,43(9):967-973.

[2]Fang J Y,Chen A P,Peng C H,et al.Change in forest biomass carbon storage in China between 1949 and 1998[J].science,2001,292(5525):2320-2322.

[3]Houghton R A. Aboveground forest biomass and the global Carbon ba?lance[J].Global Change Biology,2005,11(6):945-958.

[4]李怒云,徐泽鸿,王春峰,等.中国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的优先发展区域选择与评价[J].林业科学,2007,43(7):5-9.

[5]尉海东,马祥庆.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1):171-174.

[6]康冰,刘世荣,蔡道雄,等.南亚热带杉木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碳素积累及其空间分布特征[J].林业科学,2009,45(8):147-153.

[7]何斌,刘运华,余浩光,等.南宁马占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素密度与贮量[J].林业科学,2009,45(2):6-11.

[8]何斌,余春和,王安武,等.厚荚相思人工林碳素贮量及其空间分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3):46-50.

[9]郭乐东,周毅,钟锡均,等.西江流域桉树生态系统碳贮量与碳汇功能经济价值评价[J].广东林业科技,2009,25(6):8-13.

[10]何斌,黄寿先,招礼军,等.秃杉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素积累的动态特征[J].林业科学,2009,45(9):151-157.

[11]张运宏,戴瑞坤,欧世坤.灰木莲等6种阔叶树种的早期生长表现[J].广东林业科技,2004,20(1):43-46.

[12]杨耀海,刘明义,常森有.灰木莲引种栽培试验研究[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27(3):29-32, 51.

[13]李俊贞,秦武明,覃毓,等.灰木莲人工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11,38(1):1-5.

[14]韦善华,何斌,魏国余,等.速生阶段灰木莲人工林营养元素积累及其分配格局[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40(12):36-39.

[15]覃祚玉,何斌,韦录,等.灰木莲人工林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J].林业科技开发,2013,27(5):33-36.

[16]中国土壤学会农业化学专业委员会.土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272-273.

[17]朱燕飞,胡海波,徐娜,等.不同林龄麻栎林地上生物量及碳储量的分布特征[J].林业科技开发,2014,28(1):20-24.

[18]Niskanen A,Saastamoinen O,Rantala T.Economic impact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reforestation:examples from boreal and moist tropical conditions[J].Silva Fennica,1996,30(2/3):269-280.

[19]王效科,冯宗炜.中国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固定大气碳的潜力[J].生态学杂志,2000,19(4):72-74.

[20]王绍强,周成虎,罗承文.中国陆地自然植被碳量空间分布特征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9,18(3):238-244.

[21]刘国华,傅伯杰,方精云.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平衡的贡献[J].生态学报,2000,20(5):733-740.

[22]周玉荣,于振良,赵士洞.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J].植物生态学报,2000,24(5):518-522.

[23]何斌,吴庆标,黄秀英,等.杉木二代林生态系统碳素积累的动态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7):36-38.

相关期刊更多

计测技术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工程与试验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