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商管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就,但是面临如今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企业的工商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企业要实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工商管理的职能,根据目前形势找出问题,通过分析后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提高企业工商管理的效率,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一、企业工商管理的概述
企业工商管理的含义就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的管理方法以及企业的管理制度、模式等,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企业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过程[1]。对于企业经营来说,企业工商管理能够规范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标准,主要包括日常工作、财务状况、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方面。企业工商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还可以保证管理质量,帮助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以往的工商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因此,企业需要与时俱进,改善公司管理的方式,发挥各职能的作用,推动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工商管理不同职能之间的关系
(一)工商管理部门管理和引导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管理职能属于工商部门对企业行使的主要职能[2]。但行使该项职能需要工商管理部门进行积极的引导,才能真正发挥职能作用。总体来说,工商部门的管理和引导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工商管理部门需要引导所管理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按照正确的方式展开工作。此外,还要带动弱势产业共同发展,引导企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具有促进作用的产业;另一方面,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将发展饱和的产业进行分流,拓展外地市场。为弱势产业积极引进资金,采取必要的政策扶持,从而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二)工商管理部门管理和服务之间的关系
工商管理部门的服务主要体现在对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服务对象主要是处于困境和发展受到阻碍的企业,根据企业的需求提供对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3]。由此可见,工商管理部门的职能不仅是为监督企业的经营和生产状况,还需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三、新时期我国工商管理部门在职能发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我国工商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管理体制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对工商管理体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4]。由于我国的工商管理体制按照地区划分,很容易形成地方保护主义,不利于工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职能,还减弱了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针对这些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的工商管理体制,为管理部门提供良好的标准,规范企业的工商管理行为。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工商管理是一项相对具有专业技术含量的工作,且涉及内容较多,需要专业的人才进行管理。然而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相对缺乏,尤其是中高级的工商管理人才。除此之外,很多工商管理部门在进行人才培训时,只是单一的传授书本理念,且教学内容陈旧、考查方式单一,还忽视了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实际,使得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真正的将掌握的管理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管理中。因此,针对这样的问题,工商管理部门在培训时,要改变传统的培训方式,引导管理人员区分现代的市场经济与传统经济的不同,提高工商管理人员的竞争意识,开阔他们的视野,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三)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执法力度不够
工商管理部门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市场和企业两方面,还是我国依法治国的直接体现[5]。然而目前我国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力度相对薄弱,执法手段也比较缺少。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得出,工商管理部门的行政处罚权和强制执行权进行了分离,很大程度的削减了执法的权威性。此外,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地方保护现象,限制了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职能,甚至出现私自规定工商管理部门需要通过当地政府的认可才能对企业开展管理工作,这严重影响了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公正,也对我国依法治国的方针带来了不利影响。要改变现状,就需要工商管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遵守依法行政的原则,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执法能力和工作效率,运用依法治国的方针对企业进行工商管理。
(四)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管理有待完善
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管理也是影响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其管理体制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管理效率。良好的内部管理体制可以协调各部门的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不完善的内部管理体制会从根本上影响管理工作的开展,甚至无法发挥管理职能。我国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管理不完善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职能划分不明确和内部审计职能不健全。因此,为了完善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管理,就要根据管理范围和内容划分职能,为审计建立健全的部门职能,从而达到各司其职的效果。
一个国家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状态,它不仅仅能够准确的衡量一个社会的发育程度、自我管理能力。更是影响政府管理功能的重要因素。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全能的政府治理模式,取消了市场化,政府的权利已经渗透到城乡社会的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中,最终引发我国政府整合社会的能力下降、社会生产成员缺乏积极性、行政组织运转效率低下等危机。出现在政府工作人员中的弄虚作假、奢侈浪费、、形式主义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必须加强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的发展方向。
2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很多国家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的工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进行考量。在借鉴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的标注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察:
2.1、社会力量成为完成公共事业的主体
一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公共事业管理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到来。在计划经济时期,公共事业基本是一国家资产的存在与支持为基础的,政府垄断性、统治性极强。特别是在制度的安排上更是对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发展造成了障碍。而一旦社会力量转化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一定会使得国有资本向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转化或者融合,一定会使得国家的独资管理向社会注资管理的方向转化,一定会实现国家集中承担风险向社会分散承担风险的方向转化。可见,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社会力量、国家力量各自的比例直接影响着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程度。从这一角度来看,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的实施与完善将大大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和压力,加大社会对公共事业的各项投入,从而使得公共事业实现社会管理的最佳状态。
2.2、公共事业组织转变为社会公共事务的承载体
在传统的政事一体化的制度情况下,政府重视将事业组织作为自己的下属部门,并对其进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决策、统一认识编制与管理、统一经费收支。这种统一管理的机制充分体现出政府一手包办、统揽所有公共事业的局面。正是这种状态使得事业组织的独立管理的身份被剥夺。可见,实现政事分开将对公共事业社会化发展的推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环节也是加强公共事业组织服务职能的基本环节、重要环节。在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过程中政事分开的基本原则彻底将原来存在于政府部门中的管理不好、不能管理的公共事务剥离出来,转移到社会公众身上,实现了公共事业组织的独立性身份。可见,政府将公共事务的让渡与转移程度的大小决定着公共事务管理社会化程度的高低。
2.3、公共事业管理的重要参与力量是不同的志愿者
公共事务管理社会化需要不同行业的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这也充分体现出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程度高低。回顾众多全球不同国家公共事业组织的情况,基本都存在社会志愿者的服务与支持。志愿者提供公共事业服务并不是为了获取报酬,主要是为了提高准公共事业管理的整体效果,实现社会的公益性。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中的志愿者已经成为推动公共事业服务的中坚力量。例如:在美国,每年将会有超过公民总人数的50%以上来参与志愿服务,志愿者每年为美国创造的价值已经超过了2600亿美元,这一数据相当于在美国的900万全职员工一年所创造的价值。再例如:在英国,每年参加志愿服务的公民超过了一半,工作与服务的时间超过了10亿小时。可见,在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中,志愿者人数的多少与服务的大小是直接体现其社会化程度高低的主要标志之一。
2.4、公共事业组织的主要收入渠道是社会补偿
在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中,我国公共事业组织常年依赖于国家的财政支持,而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的实现与发展彻底打破了这种吃大锅饭的格局。因此,公共事业组织的中收入中,社会补偿的所占的比例大小将对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程度造成影响。在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主要是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来实现其发展所需的资金,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的依赖国家财政过活的事业组织已经无法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其自身生存能力较低。因此,一旦国家由于财政资金不足而无法提供必要的资金时,事业组织一定会陷入到资金短缺的危机中。一方面,公共事业组织在不断提高准公共产品商品化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来自于消费者的费用补偿;另一方面,公共事业组织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不断地锤炼自己得到社会公信力的提升,在赢得广大公众支持、信赖的情况下实现捐赠补偿。可见,社会化使得公共事业组织能够获得较高的经费补偿能力。
2.5、公共事业组织成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创新源泉。
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是公共事业组织中聚集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这些资源拥有较高的独立性、自治性。公共事业组织就以第三种力量的姿态活跃在现代社会中,就如同黑暗中的启明灯,点燃了无数灯光。公共事业管理组织在社会服务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构成了社会服务产业、吸纳就业渠道、形成事业市场等。例如:美国的高校、交响乐团、社会福利机构等中的大部分都属于公共事业组织。再例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泰国等国家在公共事业组织中的就业人数已经占到服务业全部就业人数的八分之一。因此,衡量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公共事业组织社会服务的贡献率。
3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动因分析
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的转变不仅仅是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也不仅仅是政府管理手段的变革,而是对政府、公共事业组织关系的重新定位与根本性调整。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的动因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3.1、资源的优化配置
各国实践的经验表明:在传统的准公共产品政府供给模式中还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与不足,这是对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浪费。一般而言,社会公众对于准公共产品产生需求愿望到政府开始在大范围内供应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比较复杂的过程。这就在时间上产生了偏离,社会公共产品明显滞后与公众的需求。政府为了保证准公共产品的公正性,总是根据公众的平均需求来制定政策。这就在公众中产生了偏差。
3.2、有效降低成本
在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中,公共事业组织是政府的下属机构,因此,总是将管理与发展的注意力集中在政府财政拨款上,十分关注财政预算的情况,由于缺乏成本管理意识、市场竞争意识,而忽略了成本管理,这就使得广大消费者、纳税人无辜地承担了很多额外成本。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有效地降低了公共事业管理的成本,并彻底消除了事业组织妄想通过国家财政拨款来实现经营成本的途径,使得事业组织的管理者不得不从思想上、认识上注重成本管理、注重降低管理费用。可见,降低成本为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化提供了内在的动力。
3.3、效益得到提升
一直以来,公共事业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一直存在,由于长期以来国家和政府对公共事业的垄断性,优质的社会资源很难顺利进入到公共事业领域。国家与政府的垄断彻底使得公共事业组织丧失了提高效率的动力。因此,作为衡量公共事业管理效率的两大重要标准:资源使用效率的最大化、管理目标良好,公共管理事业的社会化将有效地降低公共事业组织的管理成本,提升事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价值的最大化。
3.4、事物的分化
王洪鹰
(福建江夏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被更多地运用到具体的政府执政工作中。与此同时,由政府主导的公共事业管理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与社会发展的进程相适应,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必须加快转型速度,充分发挥公共事业管理在政府工作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 体制 转型 重要性
一、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念
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的发展时间尚短,很多理论还不是十分成熟。一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就是由政府等社会公共组织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公共权力并履行自身的职能,全面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基本权力得到保障。简单来说,公共事业管理存在的目的就在于满足整个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需要,保障社会和谐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通常是由政府主导的,因此具有很强的非营利性和公益性。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的社会公益事业不同,它通常具有较大的规模并且在操作流程中更加规范。
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的重要性
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发展水平可以从侧面烘托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水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深化,我国已经发展成为在世界新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国,原有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亟须调整适应我国当今的社会发展水平。
(一)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公共事业管理不仅是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它也是一门具有独立体系的科学。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大量专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新时期公共事业体制的转型,有利于这门学科与时俱进,与现代社会发展状况全面融合。学科的不断进步可以促使校方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与此同时,管理体制的转型有利于促进现有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人员不断强化自身工作能力,提高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水平。
(二)保证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新时期推动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强化政府的工作能力,保证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权益。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成功转型,可以提升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人民群众的需求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得以满足,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地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深化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转型仍然离不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与此同时,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工作时,政府部门也可以及时发现自身工作过程中和工作机制上存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促进政府不断地进行自我转型,改革自身的管理体制。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四)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笔者在前文中已经说过,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发展水平是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就是说,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转型工作可以促进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可以带动一系列社会组织或是公益组织的发展,这些组织结构的不断发展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之后,就会更愿意进行文化娱乐等消费活动,这会从很大程度上拉动内需,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群众权利的保障势必会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三、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发展现状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之所以要进行转型,是因为目前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转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笔者介绍一下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所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事业管理工作职责不明确
公共事业管理工作包括大量的工作内容,很多工作都可以被纳入公共事业管理的范畴。我国政府部门在开展工作时,经常会出现因为事先没有做好明确的分工而导致公共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会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感,致使社会矛盾激化。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制度发展不完善
制度的不完善是其他问题发生的导火索。政府部门在开展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工作中,有时会出现脱离理论独自开展工作的状况,这种行为会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方面的管理相互混淆,降低政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社会工作制度主要是为了促进政府部门的不断完善发展,而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全独立的公共事业管理制度,所以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进程中常常发生操作不规范、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人民群众满意度低等情况。
(三)国家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投入过低
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非营利性质的,为了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一定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然而由于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相对滞后,我国在该项工作方面的投入力度比较小。
例如某居民区在建设之初花费很多资金用于完善社区的基础公共设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设施出现了严重的老化和破损的问题。但是相关部门由于资金匮乏没有及时地对这些设施进行修理和维护,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该社区居民的幸福感,整体上拉低了当地社会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的工作水平。
此外,国家对于诸如医疗、教育、社会福利机构、公共交通等方面的投入有时也会出现资金过少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国家在这些方面的关注度没有达到一定的要求,资金投入过少,由此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水平。
(四)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认识相对滞后
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政府部门等执行单位。我国大部分的人民群众也没有完全了解社会公共事业管理的具体工作范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在生活中出现了新的要求,然而很多相关的工作单位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在开展工作时,没有及时地转变思想,仍然按照之前的经验开展工作,这样的工作既没有实际效用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很多民众在遇到具体的问题时,不知道具体寻求哪个部门的帮助,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相关部门有时在完成了相关工作后,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例如,一些社区的公共设施在修葺完善后,还会遭到经常性的破坏,这无疑会给相关单位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四、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的必要条件
公共事业管理机制转型工作并不能一蹴而就,它的顺利进行需要一定的条件。
(一)创新公共事业管理理念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转型要求我们不能因循守旧,要敢于打破旧的观念,不断创新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理念必须要与“中国梦”的理念相互契合,并且一定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
例如近年来,上海市不断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寻求最适合本市发展水平的公共事业管理机制。目前,上海的公共事业管理单位已经顺利实行包括人事改革在内的多项改革,人事改革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人员对公共事业的工作热情,确保了公共事业的顺利进行。
(二)聘用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发展较为完善的学科,我国很多高校都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并且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高校在进行学科授课时更注重培养学生们实际工作的能力。
为了改善目前在我国公共事业管理进程中存在的工作不利的现象,笔者建议相关的政府部门,包括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给更多的专业人才提供工作机会。
例如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某高校在进行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授课时,除了在课堂中为学生讲解理论,更是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工作,让学生充分了解民众的实际需要。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积累了工作经验。
(三)加强政府与其他社会公益组织的合作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经济比较富裕的企业家或者明星自发地建立了一些公益组织,这些公益组织具有很强的社会号召能力,并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但是这些组织的运行机制往往不是十分的完善,有时会出现一些问题。
笔者认为,政府部门可以积极地与这些民间的社会团体组织进行合作,这样既可以确保这些组织的规范运行,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组织所筹集的资金,真正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种合作方式可以加强政府和社会群众之间的联系,打破政府垄断公共事业工作的模式,让更多人有机会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这样可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促使他们更加认真地对待公共事业管理工作,让人民群众的诉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运行机制中还存在着诸多弊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成功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也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寻找加快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新途径,切实提高政府公共事业的工作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生活权益,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菲.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
[2] 刘巧胜.我国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
[3] 赵立波.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初论[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4] 林国银.我国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探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7).
[5] 杨鑫.浅析我国公共事业发展之前景[J].中国集体经济,2015(12).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 《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
一、引言
目前,我国高等本科教育中管理类专业的发展已涉及工商管理以外的多个领域。其中,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1998由教育部设立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开设这一专业的高校已多达300多所[1]。显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与工商管理等其他专业有明显差异,而《管理学》课程却是这些管理类专业共同的基础课程。但目前《管理学》(或《管理学原理》)课程在各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却是大同小异。无论是教学内容、案例分析,还是课程实践和考核方式等,都没有系统考虑到不同管理类专业的差异。因此,为提升教学质量,使《管理学》课程的学习真正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提供基础,我们有必要转变教学思路,兼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目前不少学者都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完善思路。其中大部分研究主要是围绕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展开的,如针对案例教学的研究[2]、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研究[3]及有关实践教学环节的讨论等[4]。近年来,粟浩等人和霍彬的研究还考虑到了不同管理类专业的发展对于《管理学》教学的影响,但并没有深入系统地研究适合不同专业培养特征的《管理学》教学模式[5][6]。
鉴于此,我们基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从内容体系、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分析我们《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并进一步探讨适合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的《管理学》教学模式调整思路,以期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提供启示与借鉴。
二、公共事业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
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21世纪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7]。
在实践培养环节,国内大部分高校所制定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要求也是基本一致的。具体地说,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学生毕业后还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是熟悉与公共事业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与制度;二是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三是了解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四是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收集和处理、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具备应用计算机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技术与工具进行定量分析的能力;五是具有较强的应用写作能力,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等知识与技术,能够胜任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六是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学》教学现状分析
《管理学》课程教学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这里将基于相关研究文献,并结合教学实践及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调查,从课程的内容体系、教学形式与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
(一)内容体系
从《管理学》课程教学的内容体系来看,无论是采用国内教材,还是借鉴国外教材,目前该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集中体现在两大部分:一是管理学的基础与环境,主要涉及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趋势与管理职能的实施前提等内容;二是管理的具体职能阐述,主要介绍各项主要管理职能的运行内容及方法,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这些内容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侧重于从企业管理行为的角度来介绍,而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学生所学到的却是与企业管理类似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形式
《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尽管在目前国内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仍偏重于理论讲解,但已开始引入一些结合管理实践的教学环节。具体来看,目前较为多见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是案例教学和课程实践等。
案例教学在目前的《管理学》教学中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普遍欢迎。这种方式强调理论知识在案例情景中如何运用,因此有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应用[8]。但在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管理学》教学中,教材提供的案例及教师选择的案例大部分都是来自于一些企业的管理实践。这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固然十分有效,但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些案例的学习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灵活运用管理学理论的能力。
课程实践虽然没有案例教学那么普遍,但已广泛开展。课程实践主要是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下,教师通过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活动之中[9]。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教学现状来看,课程实习环节以实地参观考察、邀请专业人士开设讲座等方式为主,而且所选择的参观对象与专业人士也以企业为主。这类形式的课程实践不仅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应付”,而且不利于通过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三)考核方式
当前大部分高校《管理学》课程所采取的考核方式与其他各类课程并无明显差异。考核环节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平时成绩,主要是在综合考查学生课程出勤情况、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的参与程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基础上,依据课堂记录评定分数[10];二是期末考试,主要是由授课教师对学生所答试卷进行评阅,判定学生对管理学知识的书面掌握情况。而在上述两方面考核环节中,期末考试在学生总成绩中的比重远大于平时成绩,这往往会导致学生为考而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学》教学模式调整思路
显然,从上述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管理学》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不难看出,目前的教学模式仍存在诸多弊端。其中有不少缺陷正是与《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缺乏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的考虑密切相关的。鉴于此,根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要求,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基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思路。
(一)调整课程内容体系
目前的《管理学》课程教学以传授工商管理类知识为主,这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显然是不合适的。从具体的课程内容调整方向来看,应根据政府和公共事业管理部门的特点,对管理学的环境与相关职能的介绍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可以在现有内容基础上增加部分行政与公共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而在管理的主要职能介绍方面,也可以对公共事业管理中经常会涉及的领导、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重点讲授。
(二)修编课程教学案例
不同的管理类专业需要不同的教学案例,这对于学生理解相关管理理论,并将其运用到所学的专业领域是十分重要的。应该说,目前《管理学》课程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案例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培养已比较充分,而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言则仍显不足。因此,有必要补充政府管理或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案例。例如,可以选取社会上较为突出的现象和事业单位改革中的现实问题作为案例,请学生讨论,然后对其讨论意见做出相关的理论阐述[11],由于《管理学》课程主要面向低年级学生开设,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教学显然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相关专业学习中与所学的相关理论联系起来。
(三)完善课程实践形式
完善课程实践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形成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形式。相关研究资料显示,美国大学管理类的专业一般都有一定时间的社会实践要求,授课形式也多种多样,通常采用演讲课、讨论课、辅导课、实验课、个案研究、情景模拟、项目研究、角色扮演等课型[4]。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来说,以上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并不需要全都采用。针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认为演讲课、讨论课、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是不错的选择。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主要是通过加强对平时教学环节的考核以完善《管理学》课程的考核机制。根据刘琴等人的调查研究,接近百分之八十的学生认为平时成绩很重要[12]。而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平时成绩的考核不能仅局限于学生的出勤和作业完成情况。最好能够将案例教学及课程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考察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及课程实践的表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还应适当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例如,可以将学生课堂演讲和讨论的成绩计入课程成绩。总之,这些课程考核的改革措施不仅能够激励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实践,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管理学理论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宋琪,方永恒.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4):143-146.
[2]李品媛.试论管理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法[J].管理学报,2008,5,(3):340-345.
[3]康晶,冀鸿.多元化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2,(4):131-133.
[4]杜龙政,熊妮.高校管理学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1):164-165.
[5]粟浩,田佳.“管理学”教学改革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1):147-149.
[6]霍彬.《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措施探讨[J].考试周刊,2008,(10):7-9.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12-213.
[8]金春华,田林子.《管理学》教学方法改进研究[J].管理,2007,(7):62-63.
[9]肖静.实践教学在《管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江科技,2008,(7):84-85.
[10]武忠远,王成,李兴开.管理学课程改革新思路[J].教育探索,2008,(7):51-53.
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困境分析
分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之成因,有必要从专业设置背景及专业教育存在问题入手:
(一)专业教育与非营利组织发展不平衡
自1999年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全国各高校亦纷纷开设该专业。目前专业办学规模、发展速度超越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和公共事业发展速度是毕业生遭遇就业困境的根本原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受社会欢迎甚至成为“抢手货”,而在我国却“无人问津”,究其原因是西方国家的非营利组织较为完善,而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尚未充分发展。
1.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缓慢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在我国社会结构由二元格局向三元格局转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载体,起到承接原来由政府承担的具体的执行性和事务性职能的作用,而且能够为市场经济提供有效的、不可或缺的社会服务。也就是说,非营利组织凭借其独特的职能优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和市场失灵,并且在沟通政府与社会之间起到中介桥梁作用。[1]然而,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步伐缓慢,严重影响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就业。首先,政府角色“越位”、“错位”。政府包办了本应交给社会管理、以市场模式运作的公共事业管理,制约了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客观上造成专业人才无“用武之地”。其次,我国正处于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关键时期,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处于机构精简阶段,甚至不少单位实行“只出不进”政策。即使有用人需求,单位也实行“凡进必考”的原则,高门槛的准入限制以及较少的需求量,使得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改变,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与人才实际需求脱节造成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再次,从我国民间组织的情况来看,由于目前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关系定位尚未明确,我国的民间组织大都官方色彩浓厚,缺乏自身应有的独立性、自主性。在人员构成方面,在绝大多数自上而下的非营利组织中,基本工作人员几乎都来自政府部门,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政府部门的离退休人员;在相当多自下而上的非营利组织中,定员和编制极为有限,几乎没有固定的人才渠道,主要依靠志愿者开展活动。[2]上述三种情形,是阻碍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瓶颈。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发展迅速1999年秋季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在全国率先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随之,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招院校是132所,2002年是180所院校,2003年是220所,2004年发展到300多所院校1,[3]它们广泛分布于农林、医学、科技、师范、财经、综合等各类院校。对于这一新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打算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向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因而出现各高校争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势头,并一发不可收拾。[4]虽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在教育“产品”的“销售”问题未能妥善解决的情况下过快过多地培养专业人才,无疑造成了人才的巨大浪费。由此可见,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滞后导致未能出现预期的、繁荣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需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供给”大批专业人才与公共事业管理领域人才“需求”不足的现实形成矛盾,而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过快发展则加剧了这一矛盾。
(二)专业教育就业定位模糊
目前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就业定位不清晰、专业特色不明显,导致人才专业显示度低、缺乏不可替代性,严重影响了专业社会认可度。在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目录中对其专业培养目标作了明确的要求:“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由于公共事业涉及领域广泛,导致许多高校专业目标不明确,对学科内涵和学科属性存在模糊认识。有些高校开设专业课程喜欢全面开花,尽可能涵盖所有专业领域课程;有些高校则比较注重专业平台课程,忽视方向性、特色课程的建设;而有些高校则反之。专业教育导向决定了人才素质的培养,前者训练出来的学生似乎什么都学,什么都懂,仿佛任何地方都能就业,所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才会被社会普遍认为是“万金油”专业,因此,在现实就业中必然时常碰壁。专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低影响了人才“供给”的质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促使大量专业人员未能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无法顺利地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从就业市场对公共事业管理毕业生的要求上看,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既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熟悉公共部门的组织机构和运作程序,能够对行政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的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普遍薄弱。
(三)毕业生实践能力薄弱
高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是毕业生实践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由于对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造成实践教学目标模糊不清,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和有效运作;实践教学内容设置狭窄,主要集中在教学环节;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落后,专业实验室落后,实习基地利用率不高;专业教师普遍没有参加过基层的专业实践锻炼,缺乏实践经验,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等。目前多数高校尚未制定专门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和标准,且多采用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加上缺乏应有的激励机制,严重抑制了师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为适应我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需要的、由国外引入并正在蓬勃发展的新兴专业。尽管目前陷入了人才就业困境,但我们并不能就此否定它的价值与存在的必要性,而应以发展促进矛盾的解决。
二、解决公共事业管理毕业生就业困境的路径分析
解决公共事业管理毕业生就业困境,实现理论与实际需求的平衡的首要任务是推进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此外还要提升专业社会认可度以及加强实践促进就业等。
(一)推进公共管理体制改革
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来说,其良好的就业环境需要有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
1.促进公民社会成熟,推动公共事业社会化强大的公民社会是非营利组织生存的土壤。促进公民社会的成熟,实现政府、社会与市场有效的分工合作,可以为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5]因此,应当大力推动我国公共事业社会化。公共事业管理的社会化,即所谓的“社会事业社会办”,也就是打破国家包办公共事业的单一体制,鼓励多方投资、融资,推动全社会兴办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实现公共事业多元化。在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事业机构,往往倾向于建立多元化的事业投资与经营补偿制度。这不仅能够实现事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投资方式的多样化,进一步增强事业组织和公共服务组织自我补偿能力,而且有利于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进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一旦形成这样的局面,不仅能够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扭转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的局面,而且能够让其学以致用,不断地推动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发展。
2.预测专业人才需求,规范指导专业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新办专业,在当前我国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办学规模过大、发展速度过快既不利于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又可能会带来人才的浪费。为此,教育部有必要展开专业人才需求预测,进而确定专业培养规模和布点,并对现有专业布点进行调整,同时为各高校招生提供决策参考,有必要针对各高校的专业建设开展切实有效的规范与指导,推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健康发展。
(二)提升专业社会认可度
选择合理的就业方向定位,坚持在“本色”的基础上突出“特色”是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认可度的关键。第一,由于公共事业管理涉及面广,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办学优势,整合各方面的力量,选择合理的专业就业方向定位。第二,加强专业相关理论研究,明确专业基本规范,围绕专业基本课程建设开展对专业平台课程的研究,在课程开设上达成共识。第三,通过多渠道、多形式优化师资队伍。为了保证专业平台课程与专业方向性课程的开设,师资队伍中既需要有具备公共管理学科背景的教师,又需要有在公共事业管理特定领域有专门研究的教师。第四,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坚持在专业“本色”的基础上突出“特色”。即以公共事业管理为核心,实现专业平台课程与特色方向课程的有机配置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