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统计学平均增长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总体上显著增加了
大学生总体的发生率,从1991年北京的10.7%到1995年北京的9.4%,再到1997年全国的10.1%,基本持平。
可是它也会“跨世纪”,到2001年增加为16.9%:过了5年到2006年再次增加为32.0%,形成了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每年平均增长11.3%。
男生仍然多于女生,但是女生快于男生
在2006年,男生的发生率是36.6%,女生则是26.8%。男生比女生多出几乎10个百分点,形成了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但是从最近5年的发展速度上来看,男生的年平均增长率是10.7%,而女生则是13.1%。
分层考察
从大学的性质来看,处在省会城市的非重点大学学生的发生率,每年平均增长最多,达到13.4%,而那些处于省会以下城市的大学的学生则基本持平,没有显著的增长。
从年龄上来看,18岁以及少数低于18岁的大学生的发生率,在5年中没有显著的增长;19岁和20岁的学生只发生了轻微显著的增长,而21岁以上的学生则出现了显著的增加。也就是说,最近5年的变化,主要是那些年龄更大一些的大学生带来的。
从努力学习的程度来看,恰恰是那些把70%以上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学习的大学生,发生率增长得最快,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6.7%,其增长速度是那些只用30%以下的业余时间来学习的大学生的2倍。也就是说,最近5年的变化,主因并不是由于大学生不务正业,反而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学会了学习与恋爱的双赢。
从专业上来看,传媒与一般舆论通常都认为:外语类、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的学生更加开放,发生率肯定也更高一些。在2001年的时候,笔者的调查结果确实如此。但是到了2006年,这样的“小三门”的学生的发生率,在6大类专业中已经退居中间状态的第3位。尤其是,在最近的5年中,其发生率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增长。反之,法学/行政/政治类专业的发生率,每年平均增长15.O%;文史哲/新闻类专业的年平均增长率则高达16.8%,两者都大大超过了大学生总体的发生率的增长速度。
从大学生的校内社交机会来看,在2001年的时候,那些是学生干部/社团成员/文体骨干的人,发生率还稍微少于那些普通的学生。可是到了2006年,情况颠倒过来了,“骨干”的发生率比“非骨干”多出几乎10个百分点,而且5年之间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2.5%。反之,那些“非骨干”却没有出现显著的增长。
从大学生的经济能力来看,在2001年的时候,“经济规律”在发挥主导作用。每月零花钱的多少,与发生率成正比,所谓“没钱别恋爱”是也。但是到了2006年,“经济规律”的作用急剧减少。零花钱最少的那45%的大学生、中间的45%的、最多的那10%的学生,其发生率虽然还是正向排列,但是相互之间已经不存在显著的差异了。尤其是,零花钱最多的那10%的大学生的发生率,在最近5年中没有显著的增长,中间状态的学生只有轻微显著的增长,而零花钱最少的那45%的大学生的发生率,年平均增长率却高达18.1%。
大学生更开放?
每当传媒夸张地宣传“大学校园乱套了”的时候,它们都有一个假设,就是同年龄段的非大学生要规矩得多。可是,笔者把全国总人口中18岁到23岁的非大学生拿出来做统计,结果发现:
非大学生的同龄人总体的发生率是36.9%,比大学生还高出5个百分点;
非大学生中的男性的发生率,与男大学生几乎是一样的;
非大学生中的女性,在发生率上,比女大学生多出10个百分点。
虽然上述的情况都还没有构成统计学的显著差异,但是这恰恰说明:大学生与同年龄的其他青年相比,既不更加保守,也不更加开放,而是基本相同。这是因为在大学扩招数年之后的今天,大学生越来越普通。因此,凡是专门拿大学生来说事的人,尤其是那些故意瞄准女大学生下刀子的人,其实都没有论据,都仅仅是在发表自己个人的道德倾向。
原因初探
早在2000年3月出版的《中国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与》一书,笔者根据1997年全国大学生调查的结果指出:西方各国的性革命都是首先发生在大学校园里,可是中国的情况却恰恰相反,直到1997年,大学生仍然拒绝性革命。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大学生是货真价实的、闯过高考鬼门关的“天之骄子”,是很大程度上的特殊阶层。与其说他们更加容易接受新思潮,还不如说他们更加容易认同主流价值观。因此,面对当时社会上已经出现的性革命浪潮,他们更加容易“我自岿然不动”。
关键词:DEA模型;水资源利用效率;淮河流域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进步,生产、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建设节约型社会,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成为国家以及各地区的重要发展课题。安徽省位于东经114.9度至119.8度与北纬29.4度至34.6度之间,主要河流分属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水系,总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其中淮河水系6.69万平方公里。淮河流域位于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之间,经过河南东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全长1000公里,流域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其中安徽省6.69万平方公里,占35.8%。目前淮河流域水资源总量177.27亿立方米,占全省30.27%,水资源贫乏。评价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很多,如传统的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灰色评价法等,但上述方法在确定指标权重时都会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主观性强以及相关性约束不容易检验等。本文采取数据包络分析(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简称 DEA) 方法对安徽省淮河流域2008-2012年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研究方法
(一)数据包络分析(DEA)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是由美国管理科学专家Charnes,Cooper,Rhodes在1978年提出的可以进行组织效率评价的线性规划法。DEA模型在一定的投入与产出指标输入条件下,计算出效率前沿面,即由在既定投入下实现产出最大化或既定产出条件下成本最小化的决策单位(DEU)所组成的前沿生产面,待考察决策单位与效率前沿决策单位之间的距离即为决策单位的相对效率。本文利用DEA模型用于分析各地区绿色经济效率,通常我们将据测单元j记为DMUj,用xij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i种投入总量,用yrj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第r种产出的产出量,vi为第i种输入的一种度量(称为权),ur为第r种输出的一种度量(称为权),记:
其中,λj为权重系数;θ为目标值,根据线性规划技术可得到最优解θ*,若某地区的最优解为θ*=1,则表明该地区生产有效率,能以有效率的方式组织生产与成本控制;否则,该地区生产相对无效率。
(二)Malmquist 指数
Malmquist指数是由瑞典统计学家Malmquist在1953年首次提出的,广泛用于应用与投入产出分析中,该指数能够分解为几个指数的乘积,从而能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效率变化分析。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表达形式为:
二、实证分析
(一)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应用DEA模型对安徽省淮河流域各城市2008年-2012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评价。人口、用水类型、资金及能源是研究水资源效率必须考虑的因素,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参考相关文献中评价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指标,本文采用生产用水(亿立方米)、生活用水(亿立方米)、从业人员(万人)、固定资产投资(万元)4个指标为DEA模型输入变量,GDP为输出变量。数据来源于2009-2013年《安徽统计年鉴》,《安徽省水资源公报》。
(二)2012年安徽省淮河流域用水效率分析
本文收集了蚌埠、淮南、阜阳、亳州、合肥、安庆、滁州、六安、淮北、宿州等10个城市输入、产出指标。通过DEAP软件测算出2012年安徽省淮河流域主要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以看出:10个城市中,淮南、阜阳、亳州、合肥、安庆、宿州效率值达到1,为DEA有效,即这些地区的资源得以有效的配置,充分发挥了管理水平,所投入的资源得到了最优的产出;淮北市技术效率值达到1,为弱DEA有效,其余地区都为非DEA有效。蚌埠市、淮北市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的状态表明这些地区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带动产出的增加,使投入的水资源可以得到合理有效地利用配置。
综合效率是测量投入水资源过程中获得最大产出的前提下,投入要素是否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从表1可以看出2012年安徽省淮河流域用水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954,说明投入生产过程存在着4.6%的资源浪费,即投入并没有形成有效产出。说明该地区仍存在水资源消耗量大,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技术效率是指在不考虑规模变化的情况下,获得最大产出时由于管理水平引起的资源浪费状况。从表1中10个城市的技术效率平均值为0.964,说明在不考虑规模因素的前提下,安徽省淮河流域因管理水平低下而造成了3.6%的资源浪费,所以安徽省淮河流域各城市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提高管理水平。
(三)基于Malmquist 生产力指数的安徽省淮河流域用水效率分析
根据安徽省淮河流域主要城市2008-2012年各项输入、投入指标,运用Malmquist指数进行效率分析,利用DEAP软件可以测算出2008-2012年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TFP)、技术效率变化(TEC)、技术进步(TC)、纯技术效率变化(PE)以及规模效率变化如表2所示:
表2描绘了2008-2012年间10个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动的总体趋势,表中各指数以2008年为基期,当期所有效率指数均为1。
1.纯技术效率(PE)变化指的是决策单元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善管理水平而达到的生产状况的改善。2000-2012年的纯技术效率变化值为0.998,平均增长率为-0.2%,说明2000-2012年江苏省绿色经济行业管理水平有所下降。
2.规模效率(SE)变化指的是决策单元的实际规模与最佳规模之间的差异。2008-2012年的规模效率变化值为1.007,平均增长率为0.7%,说明2008年-2012年该地区实际规模与最佳规模的偏差增大。该地区需要优化产出比例,达到规模最优状态。
3.技术进步(TC)变化指的是决策单元技术变动的情况。2008-2012年的技术进步变化值0.968,平均增长率-3.2%,说明2008-2012年该地区用水效率的提高需要依靠技术进步,技术水平较低成为制约该地区用水效率的主导因素。
4.由表2可以看出2008-2012年该地区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平均增长率为-2.7%。其中2009年明显下降,TFP平均增长率为-11.2%,2012年出现下降,TFP平均增长率为-6.8%,其余年份均在不同程度的增长。技术效率2008-2012年平均增长率为5%,成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2009年、2010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三、结论和建议
(一) 结论
1.通过DEA模型对2012年安徽省淮河流域主要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测算分析。蚌埠、滁州、六安、淮北四个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其他的城市均达到了DEA有效。其中淮北市经济发展较落后,生产效率不高,所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非常重要。
2.根据Malmquist指数测算得出2008-2012年安徽省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出现了下降,其中技术进步指数下降幅度最大,制约了该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说明技术水平的落后,造成该地区水资源不能有效利用,资源利用效率低,导致资源浪费。
(二) 建议
1.提高安徽省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需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节水管理机制,转变用水方式,合理配置水资源,建立监督机制,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2.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科技水平,推进资源循环再利用的研究,加强对废弃物资源化,加强对环境污染治理方法的研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科技创新减少环境污染,高效利用水资源,引进相关科技人才,提高劳动力素质。以技术为主导,优化产业配置,整合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调整投入与发展模式。以可持续发展为该地区发展的基本目标,改变传统生产模式,通过发展科技建立可持续的循环经济体系和生产模式。(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 董毅明,廖虎昌. 基于DEA的西部省会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 2013
[2] 付小雪,陈宜金.北京市水资源利用相对效率的时空差异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 2012
【关键词】
梅毒;苄星青霉素;解毒汤
The efficacy of Jiedu decoction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Benzedrine penicillin in 78 syphilis cases
GAN Juan, ZHANG Hua, WENG Bi-feng. Baiyun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Guangzhou 5104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Jiedu decoction treatment with Benzathine penicillin for syphilis patients, and provide a rational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syphilis. Methods Seventy-eight patients who met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syphilis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each group had 39 patient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Benzathine Penicillin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Jiedu decoction after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benzathine penicillin, observed clinical symptoms, the negative rate of RPR and the changes peripheralblood Th1/Th2.Results After 12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had more clinical efficacy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PR negative rate were higher in treatment group and its has a better improvement about Th1/Th2 in peripheral blood. Conclusion Jiedu decoction with Benzathine Penicilli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increase the negative rate.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to syphilis patients.
【Key words】
Syphilis; Benzathine Penicillin; Jiedu decoction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危害极大传染性疾病。2005年底国家卫生部报道全国梅毒发病率为9.67/10万,广东省梅毒发病率亦迅猛增长,从1995年的1.81/10万增长至1999年的15.17/10万,年平均增长率为133.37%。梅毒在上报的8种性病病种构成比也逐年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125.40%[1]。作者于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汤治疗梅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参照《皮肤性病学》[2]拟定。
1.2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间,符合上述梅毒诊断标准,并且能够完成疗程和配合随机观察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解毒汤配合治疗。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表现及血清血检查、病期、年龄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体见表1。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苄星青霉素240万单位,分两侧臀部肌肉注射,每周1次,连续治疗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服自拟中药解毒汤。方药组成:土茯苓50 g,紫花地丁、金银花、白鲜皮、甘草各10 g,白花蛇舌草、百部、野各20 g。方药加减:硬下疳者加黄柏10 g,龙胆草6 g;全身出疹、色暗红加水牛角20 g,生石膏(先煎)40 g;腹股沟有硬结者加穿山甲、皂角刺各20 g;掌跖鳞屑多,色红者加生地黄30 g,丹参20 g;扁平湿疣者加浙贝母、黄柏各10 g。用法及疗程:水煎服,1剂/d,连服30剂;后每月初服7剂,每天1剂,半年后停药。
1.4 观察指标 ①症状、体征(皮疹、淋巴结等):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或退出试验时各诊查一次。②血清学: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或退出试验时各检查RPR一次。③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各检查一次。④不良事件:在临床研究期间及之后的所有不良事件,不论是受试者感觉到的,还是被研究者通过体检、实验室检查或其他手段发现的,都应记录在不良事件栏中,并进行必要的随访。
1.5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在原皮损初残留浅表性斑痕或色素沉着斑,3个月内RPR滴度下降4倍或4倍以上,但不一定转阴。血清学治愈: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 RPR滴度每2~3个月检查1次,连续3次阴性。未愈:梅毒性损害尚未完全消失, RPR滴度不下降甚至上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for window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秩和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平设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2.2 两组治疗前后RPR滴度转阴情况比较 见表3。
2.3 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h细胞亚群测定比较 见表4。
2.4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改变,全部病例临床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3 讨论
近年来,特别是2003年以来,中国梅毒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部分梅毒患者即使经过现代医学数疗程常规驱梅治疗,RPR仍然持续阳性不能转阴,防治形势严峻,危害极大。中国卫生部《性病诊疗规范和性病治疗推荐方案》为苄星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G,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使用盐酸四环素、多四环素、红霉素等[3],取得良好的疗效。本研究中,对照组39例患者单纯运用苄星青霉素肌内注射疗法临床治愈率达到71.79%,治疗12个月后RPR滴度转阴率达66.6%,治疗后外周血Th1细胞、Th1/Th2增幅明显(P
但是,苄星青霉素肌肉注射疗法也有其局限性:首先,青霉素存在较多的过敏反应,其过敏性反应居各药物过敏反应之首,约占用药人数的0.7%~10%[4];其次,苄星青霉素很难穿透血脑屏障,难以保持稳定,容易造成神经梅毒。因此,早期梅毒患者半年内血清未转阴者应作脑脊液检查,以排除或确定神经梅毒的可能;第三,苄星青霉素规范驱梅治疗后血清固定和血清抵抗现象的发生率较高,导致远期效果欠佳。本研究中,对照组21例RPR阳性患者治疗6个月后RPR滴度转阴率达到52.38%,而治疗12个月后RPR滴度转阴率也仅提高到66.66%。
梅毒属中医“杨梅疮”、“梅疮”等范畴,张景岳认为病者皮肤溃烂之处“其肿突红烂,状如扬梅,故尔名之”。中医学对梅毒有较详细的记载,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湿热邪火化毒所致,《外科正宗》“夫杨毒疮都,以其形似杨毒,又名时疮,因时气乘变,邪气凑袭……总由湿热邪火之化……”。梅毒作为多器官疾病,中医重视辨病变之深浅与病变之顺逆。早期梅毒应及早透邪解毒,以防病邪内陷造成晚期严重病变。治疗上一般选用轻灵宣通、芳香透达之药,使体表微血管开发,毛囊汗腺舒张,局部免疫活跃,促进有害物质的转运、降解和排除。中药土茯苓长于治疗湿毒疮疡、梅毒及湿热蕴阻之证,系古来治杨梅疮要药。按照中医药性,青霉素亦偏苦寒,与宣通透达之中药合用,等同于去性取用,无害而有益。晚期梅毒病灶中梅毒螺旋体被消灭后,肉芽组织破坏吸收,缺损区由大量结缔组织填充,形成瘢痕。如发生在重要器官组织,会导致患者症状加重,病情恶化,出现功能障碍。晚期梅毒患者更有肝脏命督亏损的潜在倾向,单一青霉素治疗易苦寒伤气,苦寒伤阴,而中医药能促进及功能恢复,有抗纤维化等作用。杨素兰[5]采用清利之法,以土茯苓为主药治疗,观察到中医药对早期梅毒、尤其是青霉素过敏或血清抵抗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梅毒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将驱梅与保护患者并重作为科学治疗理念的医学新模式。
本研究中以清热解毒、化斑消疮为法,中药配合苄星青霉素对症对因,标本同治,降低血清固定和血清抵抗现象的发生率,治疗组中RPR转阴率由第6个月检测的60.6%提高到第12个月的86.9%。完成系统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外周血Th1细胞数量和Th1/Th2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解毒汤配合苄星青霉素通过协调和增强机体对螺旋体梅毒的杀灭能力,降低血清固定和血清抵抗现象的发生
率,缩短了RPR转阴时间,提高转阴率,从而加速梅毒患者的及早治愈,是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梅毒的有效方
案。
参 考 文 献
[1] 陈永锋,郑道城.广东省1995~1999年梅毒流行病学分析及防治策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3):191-193.
[2]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0-186.
[3] 中国卫生部.《性病诊疗规范和性病治疗推荐方案》,2000.
广东常住人口1.04亿全国第一
根据普查数据,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4亿人(加上港澳台的人口总数为13.7亿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增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从四大区域人口分布情况来看,沿海发达省份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在增加,更多的人口从中西部往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东部地区人口占全国常住人口的37.98%,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上升2.41个百分点。
从各地区人口变化情况看,数量方面,按常住人口口径统计,广东已经超过河南,常住人口达到1.04亿人,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常住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份,其常住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为7.79%。山东9579万人位于第二位,河南9402万人位于第三。而在2000年,河南常住人口排名第一。此外,全国仅有6个省份常住人口减少,其他省份均为增加。10年间,常住人口增加最多的5个地区是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山东,分别增加1800万、766万、628万、580万和500万,均处于发达地区。常住人口减少的6个省份为湖北、四川、重庆、贵州、安徽、甘肃,其中湖北人口减少最多,10年间减少了304万。增长方面,公布数据的21个地区中,共有13个地区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的增长幅度最大,10年分别增长了44.5%、37.53%、29.27%、20.69%,年均增长率为3.8%、3.24%、2.6%、1.9%,都远远超过了国家0.57%的平均增长率。
实际上,此前联合国在2008年的全球人口展望中,曾预测2010年中国总人口会达到13.54亿人。而在2010年11月中国开始统计人口数字时,联合国的人口统计学家曾预计中国人口现在将达到14亿。造成中国人口增长落后于预期的背后原因则是近十年来中国人口生育率的下降。中国之前估算的生育率为1.8,而根据此次普查结果估算,中国总和生育率很可能只有1.5,甚至更低。2010年,中国0~14岁少年人口占比为16.6%,相比2000年的22.89%下降了6.29个百分点,而2000年比1990年仅下降了4.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过去10年少年人口占比在加速减少。此次普查的数据还显示中国的总生育率(一位育龄妇女一生所生子女个数的平均值)可能已经降至1.4,这远远低于2.1的人口替代率,而专家表示,这种局面最终会走向人口稳定状态,未来将有可能出现人口不增长甚至减少。
人口数量增加最多5个地区和减少最多4个地区比较
21个地区10年间人口年均增长率比较
上海外来人口比重39%全国最高
此次人口普查,全国流动人口大幅增加,流动人口总数为2.6亿,比2000年增长81.03%。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区公布了本地区流动人口情况。从流动人口数量来看,广东流动人口数量最为庞大,为312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0%,占全国流动人口的12%。其中属于省外的2150万人,省内的978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10年间广东跨乡镇流动的人口增加1023万人,增长48.58%,其中省外人口增加643万人,增长42.71%。在省内外流动人口数量之庞大,是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的主要原因。其次为浙江,共有外来人口1182.4万人。外来人口比重方面,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为897.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9%,是外来人口比重最大的地区,10年共增长159.08%,年平均增长率高达9.99%。其次是北京外来人口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18.9%提高到2010年的35.9%。
显然,外来人口已经成为广东、上海、北京等地区常住人口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外来人口可以说推动了这些地区近些年来的经济繁荣和快速增长,而这些地区也为外来人口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就业岗位和家庭收入的快速增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的集中性聚集也给这些地区的发展带来了诸如大城市病、社会治安不稳等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在“十二五”时期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东部地区和承接产业转移的中西部地区而言,确立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部分地区外来人口数量及占常住人口比重比较
注:1.表示流动人口以流入为主;表示四川流出人口数量。
2. 广东为流动人口数量;浙江、上海、北京、天津为外来常住人口数量。
3. 流动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重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1.56%老龄化程度最严重
按国际的通行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即标志其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在加快,过年10年间,14岁以下的小孩在总体人口中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而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从公布数据的24个地区的情况看,19个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步入老龄化社会。其中重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1.56%,是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而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则由于外来人口基本以中青年为主,给本地区带来了很大的人口红利,延缓了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北京、天津、广东分别为8.7%、8.52%、6.75%,均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上海虽然超过了10%,但上海也是10年来唯一一个老年人口占比出现下降的地区。
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加大,显然验证了学者们对中国“人口红利”问题的普遍关心。联合国的人口展望数据预测201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为8.2%,而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已经超出了权威机构的预期。而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意味着未来15~20年间,在一面加速老龄化、一面劳动力减少的此消彼长作用下,中国的人口红利将快速衰减。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推测,2025年中国的人口红利(以15~64岁劳动人口占比衡量)将下降到全球平均水平。此外,中国的老龄化问题也将进一步严重,如果按照7%的老龄化社会标准,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未富先老”将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难题。
宁夏城镇化率上升15%高出全国1.56个百分点
根据普查结果,全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6亿人,城镇化率为49.68%,城镇化率10年上升13.46个百分点,净增2亿人,不论是年净增量还是城镇人口总量,都已经长期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这充分说明近10年城镇化进程在加快,也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但同时流动人口已经超过 2.6亿人,城镇化呈现出“半城镇化”的状况,正严重影响着中国城镇化的质量。从地区情况看,共有浙江、北京等7个地区公布了城乡人口情况。城镇化率方面,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城镇化水平较高,北京的城镇化率最高达到8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6.32个百分点。广东66.1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5%。甘肃、青海、贵州等西部地区较低。城镇化率变化方面,宁夏城镇人口增长较快,较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上升15.02个百分点,高出全国13.46%的上升幅度1.56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达到近50%,十年中净增2亿城镇人口,中国的城镇化速度可以说已经冠绝全球。快速增长的城镇化率带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业化转移。可以说,城镇化的加速对于中国近年来消费经济的发展和形成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快速城市化的同时,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远远落后于城镇化进程,大批在城市中工作和生活的外来人口享受不到与当地人平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安排,而对于大批的农民工而言,这个问题更加严重。有研究认为,如果以就业作为城镇化水平的认定标准的话,那么目前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至少达到60%以上。
7个地区10年间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比较
天津人口性别比114.52 最不合理
【关键词】上市公司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一、引言
财务指标分析是指总结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分析指标,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运营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偿债能力分析指的是一个企业在债务到期的时候,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分析的内容包括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跟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其中,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的是企业的流动资产对企业的流动负债按时全额的保证程度,它是评价企业目前财务能力,尤其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非常重要的标志。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评价运用的主要的财务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动负债率。长期偿债能力指的是企业在长期负债到期时,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的大小事体现企业财务状况是否稳定及安全程度高低的标志。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指标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负债与有形资产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指的是通过计算那些跟企业资金周转有关的财务指标分析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它是对企业管理层的资产运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分析。营运能力分析的指标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每股净资产,基本每股收益,摊薄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指的是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的能力,它通常表现为企业收入数额的大小与企业收入数额水平的高低。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指标一般包括,净利润,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利率,净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比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每股未分配利润,每股公积金。发展能力指的是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潜在能力,主要包括企业的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率,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等,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本文以最为常用的财务指标为基础,利用上市公司的年报数据创建的样本合集,同时采用因子分析达到降维的目的,把年报数据中的多个指标进行综合,从而得到数个可以全面反映企业财务分析的特征主因子,然后把这类主因子当作聚类分析的变量,对采用的数据样品进行聚类分析,最终通过分析微观因子的经济意义确定企业的财务指标分析结果。
二、因子分析的过程
(一)指标的选择以及数据的收集
因为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指标众多,为了分析方便,本文从中选取了基本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公积金,每股未分配利润,每股经营现金流,营业总收入,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这几个主要并且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因子分析。
(二)相关性分析
本文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21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表2。其中Barlett检验的F值等于315.007,F值显著,其中KMO值为0.474根据统计学家Kaiser给出的标准,KMO取值小于0.6不太适合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sig为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
因此拒绝Bartlett球度检验的零假设,认为以上数据适合于因子分析。
由因子分析可以看出以第一主因子反映的每股净资产和每股公积金这两个方面中沃森生物、千红制药、东诚生化排在前3位;第二因子反映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方面,长春高新、中源协和、汤臣倍健排在前3位;第三因子反映的营业总收入这个方面复星医药、海王生物、双鹭药业排在前3位;在综合得分方面复星医药、汤臣倍健、长春高新排在前3位,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复星医药、汤臣倍健、长春高新这三家企业的财务指标评价较高。
三、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研究事物分类的一种方法,是将一批样本或者变量按照它们在性质上的亲属程度加以分类。实质是按照距离的远近将数据分为若干个类别内数据的差异尽可能小,类别间的差异尽可能。在上述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将新生成的变量(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利差平方和法进行分析,结果见图1
由图1可以将这些企业分为四类。
第一类:01金河生物、02东化通宝、04江苏吴中、05利德曼、06博雅生物、07四环药业、09常山药业、13海普瑞、14东宝生物、15交大昂立、17国药科技、18千红制药、19安科生物、20东诚生化、23智飞生物、24金花股份、25达安基因、27四环生物、28沃森生物、30苏泰神、31山东金泰、32国农科技、34上海莱士。这23个企业在第一主因子,每股净资产和每股公积金这两个方面排名最高可分在一类。
第二类:03科华生物、08长春高新、10天坛生物、11双鹭药业、12中源协和、21汤臣倍健、26钱江生化、29华兰生物、33三九生化。这9个企业在第二主因子,净资产收益率方面排名最高可分在一类。
第三类:16海王生物、22复星医药。这两个企业在第三主因子,营业总收入这个方面排名最高可分在一类。
四、结论
通过对着34家在沪深股票交易所上市的生物制品企业进行聚类分析跟因子分析,得到的结果与企业实际的经营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基本吻合,说明基于因子分析跟聚类分析的方法可以作为财务指标分析中的一种手段。由于目前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质量不高,所以分析结果比较粗略,对企业的财务评价有待于财务数据的完整和准确。
参考文献:
[1]汤姆科普兰等.价值评估( 中文版) [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8.
[2]张先治.中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J].会计研究,1997, (11).
[3]周文娟,陈正伟. 灰色变权聚类分析法在主导产业选择中的应用[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8.
[4]王志勇,冯杰.基于灰色聚类的海上目标威胁等级评估[J]. 四川兵工学报,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