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的价值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所谓“体育价值”,从心理学角度看是指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对体育运动总的熟悉和看法。就初中生而言,是指他们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对学校体育目标的熟悉,采取个人认为是正确有效的方式获得满足的心理活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技能和习惯。”由此看来,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的一种新思潮,这就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形成良好的体育价值的意识,把握体育锻炼的正确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学校体育作为体育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体育价值理念平台的基本支柱,是体育事业最活跃的层面。初中生的价值观处于发展而未定型阶段,了解他们现具有的体育价值观显得非常必要,可以对中学体育教学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为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的体育价值观提供有力保障。
1.中学生体育价值认知现状综述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初中生的信息量大增,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开始意识到体育运动在磨炼人的意志品质、塑造健全人格方面的积极作用。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是每个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根据对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显示,91.1%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非常喜欢、比较喜欢参加的学生占了78.7%,反映了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态度。当代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意识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和要求。中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念呈综合化、多元化趋势,不再局限于体育可以强身健体。体育运动的娱乐性、调节精神、人际交往和个性发展等作用也为中学生所重视。
虽上述现状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有更多的文献研究表明大中小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仍不容乐观,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汇总如下:有文献研究指出中学生体育价值认识,基本上包括三个方面,即体育熟悉、体育情感和体育意志。体育熟悉是指学生对体育的知识性和理性的追求。我国初中生对体育的熟悉总体上比较肤浅,体育知识把握非常有限,对体育锻炼的价值和意义了解甚微。目前的现象是:许多初中生只知道埋头读书,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会浪费学习时间(这是很多家长的认识,并强加给了自己的子女。)不了解健身方法,对体育的重要性一知半解。体育情感是指对体育的感受和评价。文献研究数据表明,中学生中对体育的熟悉态度积极,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形成较深刻的体育情感的学生只占全体学生的30%左右。体育意志是体育意识的能动方面,是学生自觉地确定参加体育的目的,并在确定的目的支配下,克服行动中的障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状态。体育锻炼最根本的原则是要持之以恒,可是许多初中生对体育锻炼缺乏恒心,经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碰到困难不能克服,教师的指导也没有跟进,学生缺乏对体育价值、理念、习惯及技术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以上三个方面综合来看,当前初中生对体育价值意识的认知程度不足,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少,运动意识淡薄。因此,中学生的体育价值意识不容乐观。如果不从中学体育价值观上树立起健康的终极意义,作为升学“必修课”的中学体育就很容易被虚化。
2.有效培养初中生体育价值意识途径、方法
2.1努力探索具有特色的教学理念
2.1.1让体育课成为跨学科的桥梁
体育有着极为广泛的知识容量,它不仅与现实生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与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等各学科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联系,设计出具有知识张力和思维广度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在教学方法上,我们要加强体育和各学科的交叉渗透。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同时,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一个极好的契机。在传统应试教育中,体育虽然作为育人的一个方面提出来,但实际上总是被挤到一边,把它和智育对立起来,认为它和智育在争时间。实际上,体育与智育不仅“并行不悖”,而且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与横向学科的联系与渗透,起一个点带面的教学作用,使体育课真正成为联系各学科的桥梁,让体育课在中学受到主课老师的认可,学生自然对体育课的认可程度会逐步提升到理想状态。
2.1.2让体育活动成为学生快乐的来源
能给人带来快乐的事情大家都会从主观意识上愿意多实践,学校体育不能仅成为枯燥的锻炼意志品质的课程或是为了中考的成绩不断重复身体素质练习,而应该有更多的乐趣在课堂里,欢声笑语,追逐嬉戏应该成为中学体育课堂的主要形式,从而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得到体会和提升,教师努力设计出有个性的快乐课堂活动。
2.2努力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很多很多,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选择更适合自己学生的,游戏法、榜样法、团队法、竞争法等都是不错的手段。
2.2.1游戏法
由教师组织在学生在游戏中学、游戏中练,逐渐转变到让学生自行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教师适当地提示安全意识及生活实践体会。将技能融入游戏的形式中学习并得到锻炼,相信这样的体育课、体育运动学生都会自愿参与进来。拿最简单的跑来说,基本不出现重复绕操场跑的形式,难得一次学生反而会感到新鲜刺激,采用游戏的方法,让跑呈现出五花八门的形态,让学生感觉不到这是一堂耐力训练课或速度训练课。
2.2.2榜样、团队法
榜样的力量和团队的力量不可小觑,体育教师应充分挖掘班上的榜样学生,让每一个榜样学生组成自己的团队,带领自己的团队不断进步,收获快乐。各团队之间也会默默形成一种竞争,将课堂营造成团结竞争的氛围,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明显增强。
2.3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配合
学生良好体育价值认知的形成,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全力配合。首先学校应重视体育教学工作,推进教学改革,把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高度,促进学生重视体育学习,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体育锻炼活动,适当地增加活动时间。同时社会部门应大力宣传和提倡体育运动,形成“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3.结语
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意识,对体育锻炼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体质发展,而且决定着一个民族的体育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应多渠道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意识,在体育教学中要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引导学生向生活、经验延伸开去,产生个性化的感悟和体验。让学生去展开想象和联想,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经验,来感知、体会体育的乐趣,进而进行实践,从而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体育价值趋向,在体育锻炼中提高运用、实践的能力。努力通过开发教材,拓展学习,营造自由、开放、博大、精彩的教学环境,保持平等、宽容、理解、合作的交流心境,这样体育教学就会勃发出生命的活力,奏出最和谐的旋律。要联系体育课教学实际,把心理和德育教育的内容糅合到教学实际中去,为初中生健康的体育价值意识创建一个理想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朱施成.中学生体育价值意识初探[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00-101.
[2]丛永胜.影响中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形成因素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运动,2012.1:117-118.
【关键词】小学生 体育价值观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122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适用于任何一个人,包括小学生。现在的小学生学习压力极大,除了在学校学习,回到家以后还要在父母的安排下去上各种补习班或兴趣班。小学生在室内学习的时间相当长,缺乏体育锻炼,体质也很弱。只有身心健康,心情愉悦的情况下学生才能有更高的学习效率。体育虽然不是文字学科,却依然能传递给人价值观。因此,本文就小学生体育价值观做了教学调查研究,主要研究小学生体育价值观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小学生体育价值观的意义两大方面。希望通过本次教学研究能够让体育价值观深入小学生内心,来提升小学生的价值追求,学习效率和身体素质。
一、小学生体育价值观发展的现状
(一)小学生的体育价值观的意识浅薄
何为价值观?价值观就是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者取向,从而来体现出一个人,一件事物的价值或者意义。并不是只有成年人才具备拥有价值观的能力,但凡是一个人对待人或事物都会有自己的认知和体会,小学生也不例外。只是小学生的价值观粗具雏形,不如成年人的价值观稳定和全面。小学生还处在一个非常稚嫩的学习阶段,现在许多的学校和家长都单一的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知识技能。教师在课后给学生留下许多家庭作业,通过夸张的题海战术以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目的。家长还要带着孩子上各种补习班和兴趣班,比如奥数补习班,钢琴兴趣班等等。而小学生就像是一个学习的傀儡一样,毫无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认知。小学生对于体育价值观的了解更是寥寥无几,小学生家长的体育价值观意识浅薄加上教师对此的忽略,从而导致了学生的体育价值观意识的浅薄。
(二)小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认知不全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接触的东西也很接近成年人,比如网络,游戏,电影电视等等。也不乏有的小学生开始对体育价值观进行一些小小的思考和怀疑。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能力有限,就会导致小学生的认知存在缺陷。比如,有的学生酷爱吃垃圾食品从不进行体育锻炼,认为体育锻炼是一件很麻烦很痛苦的事情,因此与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背道而驰。有的学生则是看到了一些电视上宣传体育的广告,开始觉察到运动的重要性,但是缺乏教师和父母的带领,也就不了了之。小学生对于很多事物的认识和判断,都不能没有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但是由于大人们的疏忽,孩子体育价值观在形成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坎坷,因此小学生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到体育价值观。
(三)小学生的体育价值观的实践活动极少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些事情不付之行动就不会真正深刻的体会和理解其中的价值和意义。现在的小学生大都是像一个读书的木偶,被老师和父母提着头上的线然后按部就班的学习。众所周知,体育学科已经加入中考,但在小学阶段体育的考核还没做出硬性的要求。现在的成年人都容易急功近利,一门心思要成为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往往忽略了许多生活中本质的应该追求的美好的东西,比如一个健康的体魄和正确的积极的三观。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是一个顽固的,不易改变的家庭,每一个家庭对孩子造成的影响都是根深蒂固的。因此,由于家长的忙碌和家长意识的淡薄,也就造成了孩子进行体育活动的机会少,孩子就对体育的感知固然不够强烈和明显。
二、发展小学生体育价值观的意义
(一)能够加强小学生课下进行体育活动锻炼的意识
倘若教师和家长都努力加强小学生课下进行体育活动锻炼的意识并且进行指导,那么学生就会在大脑中形成“天天锻炼,强身健体”的意识。发展小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不仅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吃苦耐劳,锻炼身体的意识,还能让小学生的生活更加健康有规律。只要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了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那么对其一生都是极大的正面的影响。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正确地看待世界,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哲学上说,意识是不依赖于物质并能够物质反应的客观实在,小学生拥有一份体育价值观的意识,就能更加客观实在的发现自己的需求和认识身边的人或事物,对于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一个好的开端!
(二)可以增强小学生的体质与身心健康
发展小学生的体育价值观,教师务必经常带领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增强小学生的体质与身心健康。师生一起进行任何的体育活动都是可以多方面的锻炼小学生的。一个集体活动总会遇到团结合作的问题,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冲突的问题等等。体育活动的意义不仅仅能增强体质,还能考验学生的内心,可以通过小型活动观察出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状态。比如,当一个小组有其中一个人出现错误的时刻,就能看出小组内每个学生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从而判断学生平时生活中是有着怎样的待人的态度和习惯。当人与人出现摩擦的时候,该如何正确处理?在体育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当一个很重要的调解员和指导者的角色。这将更好的地增强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能够促进小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学生只有拥有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才能建立积极正确的综合价值观。体育价值观包括体能的外在价值,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外在价值,身心愉悦的内在价值。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于许多道理的理解都必须融入实践活动中。然而体育活动多种多样,正是可以让学生感知事物的好机会。学生在运动中感受了喜悦和美好,才能更好地构建一个积极的体育价值观!
网络时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状态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健康水平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大学生是接触网络最频繁的群体,网络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已经产生了诸多的负面影响,网络游戏也成为部分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沉迷于网络游戏使他们逐渐与外界逐渐脱离,学习目标和理想也逐渐被网络所侵蚀,甚至对学生的将来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在网络时代培养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帮助他们脱离网络游戏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步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水平,通过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提高学习积极性,逐步培养起学生坚定的信念,坚定理想,为将来打下良好的身体和心理基础。
2网络时代对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形成产生的负面影响
2.1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拒绝户外锻炼网络时代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拒绝一切户外活动,甚至逃课,学习状况越来越差,长时间在室内不能够呼吸新鲜空气,不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发生的任何事,逐步与学校、同学、社会脱离,最终导致找不到工作,身体素质也一差到底的惨状。
2.2使学校在大学生体育健康发展和网络应用之间进退两难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成为目前大学生身体健康逐步下降,学生整体素质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制止大学生之间网络游戏的传播成为能够帮助大学生走出网络游戏的世界,帮助他们参见体育锻炼的重要手段,但是学校也不得不考虑到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性,如果一次性切断大学生的网络资源可能会造成大学生反感,或者造成大学生与社会脱离。因此,网络时代的发展将学校推到了进退两难的窘境,学校应该认真研究出一套更加切实可行的反感来帮助大学生。
2.3人际关系冷漠,体育意识淡化网络时代的到了为人们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人们可以通过微信、QQ、微博了解对方的装状态,了解最新的新闻资讯,生活更加的便捷。但是,网络时代的到来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让人际关系逐渐变得冷漠,虚拟世界成为人们逃避现实的重要工具,这也造成了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僵化现象,应有的一些团结协作体育精神不复存在,体育意识不断淡化,人际关系也岌岌可危。
3网络时代培养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途径
3.1开设专门的体育价值观培养课程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将来的就业等都有非常长远的影响,然而在目前的教育体制影响下,很多学校对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的培养并没有大的支持力度,并不能认识到现代社会大学生身体素质的严峻情况和体育价值观的重要性,也造成了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忽视,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不足,对体育价值观的培养不甚了解等。因此,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培养课程,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重点学科建设,选择更加优秀的体育教师对学生体育价值观进行引导,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体育价值观,它的意义和培养方法的等等,并逐步提高体育课程在整个教学阶段的地位,只有大学生重视、了解了才能积极去完成。
3.2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户外活动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的理论,也应该让大学生走出去,参加实践活动,使他们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体育户外活动的乐趣,感受体育活动对身体健康带来的好处,并学会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有很多形式,例如:组织并鼓励大学生参加大规模的马拉松户外长跑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运动会或者体育测验活动,甚至鼓励学生参加体育之外的户外活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真实的户外活动对身体带来的舒适感,帮助学生不断认识社会,不断优化大学生的成长环境。
3.3正确利用网络培养和激发正确的体育学习动机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正确地利用网络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学习更多的技能,也能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体育信息,培养体育兴趣,良好的体育锻炼动机才是激发学生参加体育互动,培养体育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因此,学校应该对学生利用网络上的资源对教学进行正确的引导,激发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正常需求,只有学生存在需求才能产生动机,激发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培养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首要要求。
3.4社会应该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管理网络信息具有开放性特点,内容也是良莠不齐,低俗、暴力的信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会产生极大的破坏性,网络游戏的发展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产生了极大地危害作用,网络游戏成为阻碍学生体育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制度对网络游戏加以严格审查,对暴力、低俗内容进行整治、处罚;其次,游戏开发人员应该担起社会发展,大学生成长的责任,为了利益而开发大量游戏的行为就是对社会、大学生极不负责任的表现。如果网络相关开发人员都承担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网络社会将会越来越积极,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将会不断延长,正确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将会越来越容易。
4结语
摘要人本主义价值观对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价值、潜能、个性、社会适应等,而如今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保持身心健康、掌握运动技能及形成终生体育意识。根据人本主义对人的发展要求及为了在人本主义理念下校园体育文化更好的发展,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对哈市四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与人本主义价值观的了解做了调查与结果分析,并提出了在人本主义理念下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人本主义校园体育文化大学生的发展
一、人本主义价值观的内涵
“人本主义”由英文单词“Humanism”翻译而来,亦可译成“人文主义”、“人道主义”,它主要是针对人类的道德、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自由和理性的思考。这种理念对体育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表现在人本主义非常重视人文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培养,道德和意志的发展与培养,重视人性的培养,它的意思从根本上说就是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万物的尺度,是一切社会努力的行为与准则。即把这种思想引入到我们熟悉的校园,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的个性、身心、潜能、需要、活动、能力、社会交往关系和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其中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是核心内容,指在人的本质内容上的全面发展及提升人在社会中的生活能力,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个性与思想道德的发展等。然而作为即将步入社会中的大学生急需以人本主义为尺度填补自己的不足。因此,在知识人才竞争的现代社会,我们在人才开发和培养中尤其要主义人才的完整发展,避免出现“不完整”。在人才的培养中要做到知识的丰富性、能力全面发展的完整性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性。
二、人本主义价值观对大学生发展的要求
(一)重视个性的发展
个性是一个人特征的内部表现,作为高校的成年学生主要是以学生个体的培养为主,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从而达到在体育教育中大学生学习的满足和人性完善,主要包括人的兴趣,爱好,性格,心理,气质,行为,智力等形成的复杂的综合体,其具有比较丰富的内涵。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对个性的定义式“决定了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和动力组织”,他是人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通过在做某种事或是在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独有的行为特征。人本主义价值观对人个性发展的大致要求是在活动中充分发展自己个性,使其在各种活动交际中人们所能接受,比较认可的一种独立态度,通过活动的实践,使其朝着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完整性、稳定性的方向发展。
(二)重视道德与社会适应的发展
体育道德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在体育活动中的一种较深的体现,他作为一种尺度去衡量大学生多赢有的道德水准,是作为社会适应的一个必要条件,因为社会适应是建立在道德的准则之上的,而社会适应他所要求的是大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后在工作与生活中的交往与适应的能力,所以他与体育道德应该协调发展。在他们的协调发展下我们才能提倡文明体育、健康体育,与和谐体育。
(三)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有针对性学习,提倡各种科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倡学生自主思考研究学习,培养在学习项目和内容方面应以提高学生兴趣为主,逐渐达到兴趣带动创新的目的。
三、对人本主义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缺失的调查与分析
对人本主义的思想落实到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调查,本次调查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对哈尔滨市所在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学院、黑龙江科技学院四所高校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5份有效问卷372份及有效率为93%,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人本主义观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认识程度及重要性、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状况进行了研究。通过整理数据,结果与分析下如所示:
图1人本主义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的认识程度 图2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状况
从图1中可以看,从很了解到了解的学生占有大多数。说明大学生对人本主义价值观在校园体育文化中的建设是比较了解的,而且他们对人本主义的思想与校园体育文化还是深有体会,有部分学生非常了解说明大学生认为校园体育文化中建设人本主义观很有必要。说明他们都比较感兴趣而且渴望人本主义这种观点在校园体育文化中建立,去体现自己的价值。
从图2中可以看出各学校的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还是不理想,满足不了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当中的需求,这说明学校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开展力度不够,需要全校师生去重视,而且希望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去提高改进。
四、人本主义理念下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
(一)扩大学校对校园体育文化知识的传播途径
校园体育文化传播途径的多样化是学生完全熟悉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以往的仅仅依赖于教师课堂教育的方式传播是不够的。因为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是一个富有朝气,充满活力、思想活跃的青年学生大集体,他们所接受东西往往是具有比较新鲜、比较潮流而且还具有挑战难度的一些事物,根据校园现有的资源与优势我们应该充分抓住这些特征去做有针对性的让他们喜欢接受的措施,讲授和学校定期的免费开放健身场所等。只有让学生了解了体育文化才能培养大学生的体育习惯。在比如高校要举办与体育相关的知识讲座与竞赛。体育讲座题目可配合学校的教学任务,也可以配合介绍国内外体育时事、动态以及体育项目、明星介绍,还有一些诸如体育保健常识、运动损伤的预防等大学生所关心的体育热点和焦点问题,从而全面营建良好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面的拓宽。
(二)校园体育文化形式的多样化
体育文化的传统和特色,它是指一个学校在体育方面所形成并延续着带有本校所具有的普遍性、重复性出现的,相对稳定的一种独具特点的文化形式,并具有教育、导向、规范、凝聚和激励的力量。由于各个学校的类型、规模、办学条件、师生构成等不同,加上学校所处的地区、环境、地理气候等的差异,决定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具体思路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中,根据各个学校应该有的校园体育文化让学生了解最终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特色。根据传统与特色我们可以结合学校的现有特色资源及各种条件组织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校园体育文化形式。就比如太极球,空竹等。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校园体育文化形式的多样化,从而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以及在学生学习体育活动中永远具有新鲜感,有利于他们不断的创新与挑战。
(三)重视教师对学生体育个性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教学已有单纯传授体育基本技能和知识,转变为重点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对体育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体现在培养目标上强调学生应以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发展学生的体育个性,智力及创造力。要培养学生的体育个性、智力、及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创造性,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方法,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等。我们应当充分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有目的的让学生参与各种自主性活动,主动探索形成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使学生的独立性与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努力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氛围,而且利用学校体育这种特殊形式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了解体育文化,如何正确的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与体育个性,在体育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兴趣的去学,学中去思从而达到主动创新的目的。
五、总结
(一)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的历史沉淀。在人本主义理念下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提高体育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二)当前发展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体育文化活动,教师在学校应有的条件下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观,让他们了解体育文化的内容、形式、及作用。使其校园中整体学生的个性、能力、体育道德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才能更全面、系统地深化校园体育文化的改革。
参考文献:
[1] 纪大春.培养学生体育个性与能力[J].吉林日报教育园地.2010.
[2] 狄宁.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个性培养的途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1.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积极的向上的社会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教育,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也肩负着这种责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学体育科学合理的相结合,需要我国初中学校创新和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体育的必要性
1.当下中学生心理素质现状
当下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主要分为以下三种:一是好安逸,遇到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差。原因有三:一是我国中学学校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投入大量资金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上去,学生生活较为安逸;二是学生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学生由爷爷奶奶照看,老人易溺爱孩子;三是应试教育下,将学生学习成绩看作是衡量学生的唯一的标准。这样的生活环境忽视了对学生性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学生形成了喜欢安逸,不愿意面对困难的心态,学生遇到困难不愿勇敢去解决,缺乏意志,心理承受能力差。二是多数学生性格中存在自私因素,原因有二:一是上文提及到的独生子女的因素,学生缺乏分享意识,遇到事情的开始最想到的是自己;二是社会上利己主义的影响,重视自己的利益但忽视他人的利益。三是缺乏独立意识,依赖性强。学生在家庭中依靠亲人,在学校依赖教师,形成惯性思维:“遇到问题没有关系,解决不了也没有关系,父母和老师迟早会帮我解决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体育教学相互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顽强拼搏、专注坚持、团结友爱等,可以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没有专注和坚持的品质,长跑就会半途而废;没有团结友爱的品质,团队赛就会因为各自的自私而失败溃散;没有顽强拼搏的品质,体育游戏和竞赛就会因为消极而失败,学生也会对体育学习不上心。体育教学中各项内容和活动的组织也促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观看国家体育比赛讲解体育知识可以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足球赛和篮球赛等的团队赛有利于学生彼此团结,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唤起学生的集体意识;长时间的体育训练可以训练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学体育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中学体育教学是必须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体育教学的路径和策略
1.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和方法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主要途径的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改革在体育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一是有效利用多媒体设施,改变以往单调的教师讲解体育知识点的模式,而是用多媒体设施播放视频,例如教学生打篮球时,可以播放篮球竞赛视频,教师加以讲解,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都获得直观感受,既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学习体育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大脑高度运转,让学生了解篮球相关知识与练习和比赛的技巧。二是教师可以考学生体育知识点,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模式。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演练所教过的体育动作,让学生回答体育动作的知识或指出其中错误。三是教师要善于处理师生关系,与学生在教学中为师生,在体育练习中为队友或对手,尊重学生,耐心指导学生。
2.营造良好的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的环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修养学生的心性,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一是教师要创造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只有民主的学习环境才能焕发学生的激情,让学生主动参加到体育学习中来,在教学过程和组织体育竞赛过程中,教育学生要团结合作,尊重对手等。二是要对学生行为进行规范,民主的学习氛围不是放纵学生,在日常教学中要规范学生行为,制定规则,为学生日后养成遵法守法的品质奠定基础,督促其养成自律的习惯。例如教育学生在比赛中禁止使用违规动作或违反比赛规则,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应遵守课堂规则,听教师口令集合,进行练习,自由活动时不能离开训练场地等。宽松与严格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体育教学的完美结合。
3.完善教学评价系统
体育教学的评价不应只是对学生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熟练度的评价,还应加入学生平时表现,参与体育课堂或者学校举办比赛的表现的评价等,以及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评价系统的丰富和完善,对师生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而素质培养也是社会主义核心观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