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煤矿安全风险评价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范文第1篇

本文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对煤矿通风系统进行安全预评价,根据预评价结果采取适宜的安全对策措施,以实现煤矿通风安全。

一、矿井通风系统安全预评价

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对通风系统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事故后果进行安全性分析评价。

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项目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其主要目的是:

①在系统设计审查阶段,或在某项活动之前,大体识别系统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

②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

③预测危险出现可能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④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提出相应的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2、预先危险性分析程序和内容

①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它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

②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及同类行业生产中发生的事故(或灾害)情况,对系统的影响、损坏程度,类比判断所要分析的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分析事故(或灾害)的可能类型。

③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④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或灾害)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寻求对策措施,检验对策措施的有效性。

⑤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

⑥制定事故(或灾害)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进行煤矿通风系统安全性评价详见下表。

根据煤矿的生产系统和生产工艺特点,辨识出本系统的主要危险源的位置及其危险有害因素和事故故障类型,通过上述评价分析,14项主要危险源中危险性等级为Ⅳ级的8项,危险性等级为Ⅲ级的有3项,危险性等级为Ⅱ级的有3项,说明通风系统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

二、 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对策措施

根据上述对矿井通风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预测危险出现可能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提出相应的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对策措施如下:

1、要有足够的通风能力,保证有效通风

① 矿井应有足够的通风能力,满足各个用风地点的风量要求,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在设计时矿井需要风量计算应根据《规程》和《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94)的规定要求进行合理取值和设计,科学确定矿井通风井巷经济断面,控制矿井的通风费用。矿井主要通风机应选择高效防爆节能型的矿用通风机,且按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安装使用保养和性能检测。

② 按规定进行通风网络解算,预测风量分配和阻力分布,合理进行通风机的选型。设计的矿井通风等积孔小于1.0m2时,应考虑采取减阻措施。投产前必须进行一次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3年至少进行一次。

③ 经常检查矿井供风量、漏风量大小及其漏风分布情况,使矿井的有效风量率和外部漏风率均控制在矿井通风质量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④ 在设计过程应充分考虑自然风压的影响,并根据气候条件的变化情况及时调节主要通风机工况,以保证主要通风机高效运行。同时,主要通风机应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5年进行一次通风机性能测试。

⑤ 生产布局合理,加强回风巷维护和通风构筑物保护措施,减少通风阻力,使通风系统处于最佳状态。矿井初期与后期通风系统转换应采取有效的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2、要有稳定的通风网络结构,保证风流稳定

① 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应采用独立通风。如果确因条件限制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需串联通风时,一定要按《规程》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执行,以保证风流质量和防止发生事故时灾害烟流危及下风侧工作面或绞车房等机电硐室。

② 在布置通风系统时要尽量避免和减少角联风道,特别是采煤工作面不允许布置在角联风道上,以保证风流的稳定。对存在角联通风的巷道必须采取有效的风流稳定控制措施。

③ 矿井不应多水平同时开采。机电硐室应独立通风,且风量符合要求。井下火药库应有单独的进风道,回风必须直接引入矿井主要回风道或独立回风,且保证有足够的新鲜风流。

3、要有可靠的通风设施和装备,保证正常通风时期有效控制风流并符合抗灾救灾能力的要求

① 根据矿井通风网络的布置与结构,合理布置通风设施和通风构筑物,且尽量做到数量少位置正确和质量可靠。风门的结构应牢固耐用,质量符合有关要求,设置的位置应避开有漏风的区域(如采空区、封闭区、巷道围岩破碎带等)和车辆与人员频繁通过的地点。实现有效控制风流、减少漏风和风流短路,保证通风的稳定性。

② 矿井要有完善的反风装置。主要通风机的反风装置和通风系统中的反风门等设施必须是完整无缺、动作灵活可靠,以保证发生事故时正确控制灾变风流而有效控制灾情。

③ 风硐必须按规定安装防爆门。

4、建立完善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和通风管理机构,并配足人员。严格执行井下动火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制度。局部通风机专人管理,制定专项措施,保证工作面的风量风速满足要求;对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按规定进行监测。

5、加强职工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职工、工程技术人员的通风管理水平和技术素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使矿井通风更有效更安全。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范文第2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安全评价;评价方法

1国内外煤矿安全评价概述

1.1国外煤矿安全评价发展和现状

安全评价的起源是来自保险行业,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安全评价也更多地出现在航天、航空、核工业等领域,包括的方法也从起初的爆炸指数法到后面出现更多的概率风险评测、评分法等。而目前在国外应用的最广泛的就是利用概率评价的方法,评测矿井生产系统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和风险。但在实际的评价中,因为外界各种复杂的因素,对于煤矿安全评价只能是进行模糊的评价,无法做到精确性。因此,缺乏一定的实用性。除了这种评价方法外,还存在着很多的评价方法,如波兰M.费利卫皮提出的以人-机为主的安全评价和灾害预测、日本的隧道安全评测等。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安全评价方面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给安全评价的精准性带来很大的提升作用。

1.2国内煤矿安全评价发展和现状

国内煤矿安全评价的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相对于国外来说,起步比较晚,但是近年来,我国在安全评价理论、应用等方面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国内煤矿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非常高,因此学者对于这方面也更加的关注,从而促进煤矿安全评价的发展。例如王莉等人将联系熵的方法应用到煤矿安全评价中,对安全评价进行了明确的安全等级划分。除了这些方法外,国内还存在很多安全评价的方法,这些方法为我国煤矿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如胡鸿等人提出的基于产煤量危险值煤矿动态安全评价方法,对煤矿安全评价的定量发展具有推动性作用。因此,我国在煤矿安全方面的研究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这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发展问题,特别是评价的主观性和实行动态评价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发展。

2煤矿安全评价方法研究

2.1定性评价

2.1.1预先风险分析法

预先风险分析顾名思义就是对还没发生的风险进行一个预测和评价。通过这些分析知道煤矿发展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这些风险进行一个精准的数据评估,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这种预先危险分析的方法主要是应用在系统最初的安全检查,在实际的操作中,需要根据流程的特点,寻找出系统单元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通过对这些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原因并加以修正和防范,从而实现对安全隐患有效控制。

2.1.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安全检查表是指对煤矿的各种设施、结构等进行一个详细的检查,并对这一系列的检查列出一个详细的表格。通过这样一个详细的检查表格可以对煤矿产业中的地质条件、生产工艺、矿井设计等方面实现全面的安全评价。安全检查表作为煤矿系统常用的一种应用方法,可以有效地发现煤矿产业中的安全隐患,并做出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安全问题。相对于其他方法,这种可以有效做到广泛听取意见,明确整改责任,保证共同的防范和周密的分析。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检察人员有很高的综合素质,进行客观、细致的检查。

2.1.3专家言论

所谓的专家言论评议是指集合相关专家对事物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进行一个详细的探讨,吸取大家的意见,从而实现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专家评价方法。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专家评议具有简单、客观、专业等特点,并且这些言论评议是由众多经验丰富专家经过详细的探讨得到的,可以全面、综合的对煤矿安全进行评价。但这种方法也存在着其他方法没有的缺陷,如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没有足够的专家人员就无法实施。

2.1.4故障假设分析法

故障假设分析法是一种具有很强创造性的方法。检查者要应用这种方法,需要对整个系统工作流程很熟悉,通过假设的方法去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这种方法更多的是应用于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从原料进厂开始,直到整个生产过程的结束。这种方法的应用可以实现安全评价,促进煤矿产业健康的发展。

2.2定量评价

2.2.1神经网络法

神经网络法是将指数法和概率风险法两种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将这两种方法作为评价的主体,实现对各种设备的数值模拟,同时建立特定的结构模型和数据库。在这一过程中,利用现在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的评价。因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可以简化评价推理的过程,方便大家的操作。神经网络法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处理能力、适应能力、映射能力等,这些优势的存在使得安全过程的判断、推理成为一种可能。但是传统的神经网络法存在着泛化能力差的缺陷,使得在安全评价的过程中精准性不高,因此无法广泛地应用于实际评价中。

2.2.2概率法

概率法是以实际的事故发生率为基础进行的一种安全评价方法,该种方法有效分析了各种因素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根据这些确定整个系统出现的安全风险概率。同时将这些得到的概率进行一个详细的划分,分成若干的风险等,从而实现直观的风险评价。概率风险评价法因为本身的特点,主要适用于结构比较简单、清晰系统分析,对于一些结构较为复杂,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的系统则无法进行有效的安全评价。因此,该方法无法广泛应用于大型、复杂评估项目的原因所在。

2.2.3评分法

评分法是指对系统的一个具体项目进行评估,根据这个评价单元做出合适的评价分值范围,然后再对系统中的评价单元进行评分,通过详细的计算处理得到精确数值的一种方法。评分法在煤炭安全评价中的应用可以弥补安全评价中的不足,如概率法无法大量使用的复杂型项目评估,就可以使用评分法进行安全评价。因此,评分方法在煤矿行业安全评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评分法也存在着自身的缺陷,如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敏感性,这也是评价模型对系统安全功能不重视等缘故造成的,需要进一步加以改善和发展。

3结论

煤矿安全生产问题涉及的因素非常复杂,不仅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因此,为了煤炭产业健康良好的发展,需要对煤矿安全评价进行详细的研究,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同时,做好煤矿安全生产不仅需要结合以前传统的经验和方法,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全评价定量、定性的分析,从而实现精准的煤炭安全评价,促进煤炭业健康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隋国民.我国煤矿安全评价现状分析[J].煤炭工程,2012,2:112-114.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范文第3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预警系统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C

1 前言

结合相关定义,风险是指对危险性进行衡量的指标,是某一有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的组合。具体来讲,工业风险管理指的是企业通过辨识、分析和评价风险,对各种风险管理技术进行组合和优化,有效控制风险,对风险导致的后果妥善处理,以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如果风险可以接受,将这个状态保持下去,扩大效益。如果风险是不可接受的,那么就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风险,并且对降低风险的效果进行跟踪和监控,在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系统中进行反馈,以便促使动态的风险控制得到实现。

2 煤矿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1)风险辨识:对生产各环节中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全面的辨识,只有做好这一项基础工作,方可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机制进行构建;要系统和科学准确的进行风险辨识,就需要合理选择风险辨识模式和方法。我们对煤矿生产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将生产专业――管理对象――风险类型的风险辨识模式提出来,按照生产专业的不同,来划分煤矿,对于每一个生产专业,都从三个角度来对各个类型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辨识。点方面,主要是设施和设备;线方面,主要是作业过程和工艺;面方面,主要指的是作业岗位和操作。

(2)风险分析与评价:第一步是风险分析,科学辨识风险,主要结合具体情况,依据相关要求,来对辨识结果进行科学的评审、整理和修改,进而再进行辨识,部分风险分类,存在着重复交叉问题,进行解决,以便更全面和准确的进行风险辨识。风险特点分析,就是采用科学方法,来分析各个类型风险的属性和特点,结合具体情况,设计风险评价模式和方法。

其次是风险评价,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不是静止不动的过程,它是需要循环改进,经过一次性动态评价,很多风险因素无法被辨识出来,这就需要做好动态评价工作。因此,安全生产风险管理风险评价的核心内容就是对风险评价方法、模型和标准等进行合理设计和构建。

3 煤矿风险预警机制

要预防事故的发生,促使风险管理水平和效率得到提高,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就是风险管理的预警技术。要大力研究风险的预警技术和方法,这样才能促使现代化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得到实现。煤矿企业在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机制进行构建的同时,不仅要保证健全的系统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还要结合煤矿生产安全工作特点,来有效预防和预控生产事故,就需要对预警机制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

(1)风险管理预警机制:风险预警是指对作业场所风险水平进行分析,提前信息警告或警报那些危机或危险状态。将自动或者人工的手段应用进来,通过实时监测煤矿所有潜在风险因素的风险状态,对它的风险等级动态评价,并且将相应的警示信息提供出来,风险预警部门结合确定的风险预警等级,将一系列风险控制措施给应用进来。将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给应用进来,结合煤矿企业具体情况,对支持风险预警实施运行和循环改进的平台进行构建,这样风险管理预警的自动化程度以及系统性和准确性得到有效强化;并且要结合煤矿生产实际情况,对风险管理预警机制程序及文件体系进行健全和完善,以便正常运行风险管理预警机制,将风险预警的效能充分发挥出来。

(2)事故危机预警:具体来讲,风险管理的预警机制主要是将生产各环节中潜在危险因素监测出来,对风险等级进行确定,将差异化的风险控制措施应用过来。在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的时候,要充分结合风险概念来进行。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煤矿事故风险,突发性都比较强,无规律可循,且如果发生,后果较为严重。过去通常采用的是经典的风险状态监测预警,这样就无法准确的监测,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实时性就得不到保证。因此,有很多重大事故风险存在于煤矿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对事故危机预警进行构建,以便对可能出现的危机状态和事故征兆进行预警和监控。通过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危机状态进行监测、识别和诊断,做出报警动作,在对事故状态进行预防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将预警分析的结果充分纳入考虑范围,降低事故发生率。

(3)煤矿企业在风险管理及预警机制构建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要分析煤矿现场生产状况和环境要素,要充分重视前期的单元划分、风险辨识和分析模式,要对煤矿的具体特点全面的分析,对相应的模式和方法进行选择,以便保证风险管理具有可操作性,预警机制足够的可靠。要对一系列的程序和文件体系进行构建和完善,煤矿生产,属于劳动集中行业,并且设施设备非高度自动化,那么就需要人工管理操作现场的风险管理和预警实施,为了保证能够有效落实风险管理及预警,就需要对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程序以及文件体系等进行构建。最后,还需要对风险管理及预警机制进行健全和完善,为了更好的对煤矿生产重大事故风险因素进行防控,就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对生产自动监测和监控的力度和范围进行增大,并且对危机预警和预测预警及时进行适当的整合,以便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预警机制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风险预警管理是符合时展要求的一项技术,可以对风险状态进行动态的评价。因为煤矿生产具备一定的特殊性,那么就需要结合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来对风险管理机制进行构建和实施,促使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得到提升,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孙斌,田水承,常心坦.事故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矿业,2003,2(1):123-125.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范文第4篇

煤矿安全管理风险因子是指影响煤矿安全的与管理活动相关的一些不确定要素,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潜在风险源。鉴于目前煤矿安全管理现状,本文采用文献追踪、领域专家访谈和打分相结合的方法,对煤矿安全管理风险因子进行探讨。针对淮南某一矿、淮南某二矿、淮北某矿业企业等单位的部分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参考国内外煤矿安全管理风险因子的相关文献,全面分析影响煤矿安全管理的相关因素,确定了60个指标作为本文的研究解释变量。采用粗糙集知识对属性进行约简,消除冗余属性,提炼出重要属性。在此基础上,请18位煤矿安全管理领域的专家和26位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对属性约简后的风险因子按照其对影响煤矿安全管理严重程度进行统计、打分和归类。根据约简和打分结果,最终提炼整理出五大类共18项风险因子,确定为煤矿安全管理主要风险因子。

2研究假设

本文研究假设模型的提出基于以下前提:

1)风险因子在一般情况下是处于相对稳定的静止或游离状态,一旦出现系统的震荡会引发风险因子的运动,不同类型的风险因子运动方向是不同的。

2)风险载体是指能承载或携带风险因子的人、物及各种潜在效应,包括物质载体、信息载体、人员载体等,风险因子的运动需要在载体的携带下进行,不同的载体会携带风险因子向不同的方向运动。

3)风险演化路径是指风险因子从潜在风险源出发,依附于风险载体,沿着特定的渠道向风险接受体靠近,该渠道即为风险演化路径。渠道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单一渠道,也有多元渠道,所以风险演化的路径也是多元的。

4)风险接受体即是被风险影响和辐射到的相关系统或要素,包括相关人、物、企业的业务流程、职能部门、相关企业或其他利益相关者。

5)安全管理系统的震荡需要有外力的作用,这种外力即为风险诱因,即促使潜在风险源中的风险因子与载体结合,并沿着风险演化路径向风险接受体运动的驱动力。在没有风险诱因的情况下,风险因子表现为无规则缓慢运动或相对静止状态。风险诱因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风险因子与载体结合的概率,并提高了其向风险接受体运动的速度,且不同的风险诱因会使风险因子沿不同的方向运动。如管理方法不当,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即管理模式风险因子在风险诱因(如员工缺乏责任感)作用下会使风险向人员方向运动,员工可能出现违规操作,工作缺乏激情等;同样这个风险因子如果在诱因(如组织职责不清)促动下会使风险向管理决策方向运动,即缺乏组织效力,从而导致缺乏最佳决策方案,计划制定是以决策为前提和基础的,决策的偏差就会导致计划制定缺陷,紧接着会出现计划执行与控制等一系列的偏差,最终引发多元风险,导致事故的发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6)风险演化要具备三大要素,即风险因子、载体和诱因,风险因子是多元的,风险诱因及载体也是多方面的,风险因子和诱因是不确定的,A风险因子可能是B风险的诱因,B风险因子也可能是A风险诱因,其中管理失误是主要风险诱因。风险因子依附于风险载体并在诱因的作用下,形成风险流并进行演化,风险演化路径是不确定的,既可能沿纵向路径演化,也可能沿横向路径演化,还可沿纵横多元交叉路径进行演化。

7)风险演化是风险事故的必要条件,并不是所有风险演化都能引发风险事故,只有风险演化聚集的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穿越风险墙(风险因子和风险接受体之间的无形的虚拟墙,即组织对风险的固有防范能力),感染风险接受体形成风险事故。风险因子类型的合理划分与归类是研究风险演化的前提和基础,基于以上假设,对影响煤矿安全管理的18项风险因子进行归类,归为五种类型:安全管理监控系统类,安全管理组织类,安全管理模式类,安全管理能力类,安全管理要素类。本文在借鉴事故因子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综合分析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建煤矿安全管理风险演化机理假设模型。煤矿现有的安全监控系统、管理组织、管理模式、管理能力、管理要素中存在着风险因子。管理失范是主要的风险诱因,对风险的演化起到诱发促动的作用,风险因子与风险载体结合,在促动诱因作用下形成风险流,聚为风险波,经过风险演化路径,能量低的风险波被风险墙阻回,被阻回的风险波可能消退,也可能和后一轮风险波重新聚集形成新的风险波,继续演化;能量高的风险波穿过风险墙,感染风险接受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并造成初始损失,经过应急处理形成最终损失。

3研究过程

为了验证风险因子归类的正确性及风险演化机理模型构建的合理性,本文设计了相关问卷,首先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对煤矿安全管理风险因子的归类情况进行验证,然后建立结构模型方程,对风险因子、风险诱因及其间相互作用的演化机理假设模型进行研究,探明各因素间的内在作用及演化机理。

3.1数据处理

针对以上所分5类共18项安全管理风险因子,进行相关问卷设计,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统计被调查人的基本信息;二是问卷的主体,要求根据5类共18项安全管理风险因子进行打分,并就该18项风险因子对煤矿安全管理的影响作用进行评价,确定因素的重要性。用改进的Likert(李克特)量表计分法进行评价,为了增加测量精度,将此量表改进为9点法,“5”表示该风险因子对安全管理的影响最大,“1”表示最小,“2~4”依此表示“一般”、“大”“较大”,居于“最大”与“一般”之间用1.5表示,“较大”与“最大”之间用4.5表示,其余以此类推。为了提高问卷的准确性,对所设计的问卷进行了预测试。邀请淮南谢一矿和张北矿的30名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参加测试,并让他们指出问卷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将这些管理层人员的有益建议吸纳入调查问卷中。对问卷进行了压缩,将原先设计的53个问题压缩为42个。使用修改确定后的问卷在淮南谢一矿、张北矿和淮北一些矿业企业等单位进行发放。共发出280份问卷,有效回收198份,有效回收率达到70%以上。受访人员中,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占总人数的23.4%,中层管理人员占46.3%,一般员工占30.3%。

3.2风险因子归类验证

本文首先采用SPSSl8.0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KMO测度和Bartlett球形检验。检验结果显示,KMO测度值为0.829,可以做因子分析(通常情况下,KMO测度值越接近于1,越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0.0086,其统计值显著性概率小于0.01。说明Bartlett球形检验值数据通过检验。随机选择三分之一的样本,利用SPSSl8.0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选择上述5类风险因子作为主成分因子。对原始因子荷载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这5类因子对总数据的总体解释程度为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5.599%,可以对总数据进行解释。

3.3风险演化机理模型检验

本文采用AMOSl8.0软件对提出的煤矿安全管理风险演化机理假设模型进行拟合,其卡方值与自由度的比率NC测试值为1.62,拟合系数CFI为0.95,规范拟合系数NFI值为0.96,近似方差的均方根RMSEA值为0.077,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4,调整后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为0.91,非范拟合指数NNFI为0.92。各项指标均满足最低要求,表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较高。说明本文所提出的风险演化机理假设模型是成立的。

4结论与建议

煤矿安全风险评价范文第5篇

Abstract: The prevention of coal mine gas explosion accident is the focus of coal mine safety work. According to the factors of Xiayukou coal mine working face safety wi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randomness, fuzziness and uncertainty characteristics,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establish the safe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oal mining face,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and the evalu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grey evaluation method, carries on the quality synthetic evaluatio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actual situation, show that the gra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mine safety.

关键词: 安全评价;层次分析法;灰色评价法

Key words: safety evaluation;AHP;grey evalua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2-0057-02

0 引言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具有很强的破坏性、突发性,是煤矿重大灾害事故之一。预防、控制瓦斯爆炸事故,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随着安全系统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对煤矿安全评价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并取得很多重要的研究成果。采煤的危害大多来源于瓦斯爆炸,所以就需要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进行识别和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这样能够及时指导瓦斯爆炸的管理工作等,能够针对现场实际问题进行合理措施,对保护工作面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1]。

1 矿井概况

下峪口煤矿于1970年建矿,1975年投产,年生产能力120万吨,并建有年入洗原煤120万吨的选煤厂,依矿井设计能力尚可服务80余年。原煤产量最高达133万吨/年,洗精煤产量最高达80.6万吨/年。先开采的2#煤层平均厚度为1.0m,属低中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国内稀缺煤种;首先工作面为2-3采区的23201的采煤工作面,埋藏深度为200m,工作面走向长度为160m,倾向长600m,煤层平均倾角7°,最大倾角20°,回采方法为单一走向(倾斜)长壁式采煤方法;矿井总排风量为13781m3/min,矿井有效风量为12109m3/min,有效风量率为87.87%;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混合抽出式通风,矿井主要通风机为KZS-NO30;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31.72m3/t,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号煤层煤尘爆炸指数为17.5%,煤尘有爆炸危险;经测定,属于不易自燃煤层。

2 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综合评价

2.1 构建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下峪口煤矿采煤工作面可能出现的瓦斯爆炸的因素进行分析,构建合理的瓦斯爆炸危险性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2 确定指标权重 针对本层次中一些有关指标因素之间相对重要度进行比较,然后选择重要性较高的数值表示出来,并且写出矩阵形式即判断矩阵[2]。判断矩阵中各元素的取值和含义见表2。

通过计算,确定各指标因素的权重系数后,再进行一致性检验,直到满足一致性的程度CR

2.3 综合评价 由各种评价指标然后打分的基本标准的各灰数及白化权函数[4]的特点,进而确定相应的区间, 从而得到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建立等级评价标准,见表4。

对Bi 的综合评价结果记为Yi,则Yi=Wi·Ri

以F中对B1作综合评价为例:

Y1=W1·R1=(0.203,0.466,0.203,0.086,0.042)·

■=(0.366,0.372,0.255,0)

同理求得F中Y2=(0.374,0.391,0.228,0);Y3=(0.340,0.403,0.245,0.009);Y4=(0.369,0.410,0.220,0)。

因此对目标层进行综合评价,有

Y=WR=(0.367,0.386,0.241,0.005)

通过计算,得到相应的综合评价值为

S=YCT=(0.367,0.386,0.241,0.005)(4,3,2,1)T=3.115

通过对比表中的数据,整个采煤面的综合评价结果为三级,表明煤矿安全状况良好,即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要继续加以防范。

另外,根据最大取值原则来判断灰色评价权向量,也可以发现处于较高的各因素指标占有较大的比重,说明该矿采煤面安全情况良好,与上述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同。由此可见,灰色层析分析法对于煤矿安全评价是可行的,所给出的评价模型既能用于描述不同层面的安全状态,也能对同一层面不同因素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价。

3 结论

①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下峪口煤矿的安全形势进行了灰色综合评价,建立了4个评价准则、21个评价指标的煤矿安全指标层次结构,通过实例验证表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操作性较好、结果直观准确,通过它可以准确地预测煤矿安全状况,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因素指标的权重,进而有针对性地加以预防和监控,以采取规避相应风险因素的措施,对煤矿的安全建设与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②瓦斯爆炸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防止瓦斯积聚;防止点火源的出现;加强瓦斯的检查和检测;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扩大。

总之,利用灰色理论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煤矿安全评价,提高了其影响因素分析和综合评价结论的科学性、可靠性,能够更好地指导安全生产,更有效地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主导思想。

参考文献:

[1]王魁军,曹林.我国煤矿瓦斯灾害事故频发的原因分析[J].中国煤炭,2003,29(7):9-11.

[2]袁梅,李希建,吴桂义.AHP在煤矿安全现状评价中的应用[J].煤矿安全,2009,35(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