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保险 风险分散 财政补贴 制度创新

一、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现状

随着商业保险的蓬勃发展,我国逐渐开始了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尝试,由此便产生了农业保险。一般来说,农业保险不属于商业保险的范畴,它是家为稳定国民经济基础,加强农业保护而实行的一种政策,是一定国家意志的体现,需要政府的扶持才能开展起来,而非一般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合同买与卖的经济活动。

在农业保险发展的初期,财政部只在新疆、四川、湖南、江苏、吉林、内蒙古6个省区开展了试点工作,而目前早已扩大到了全国范围,使更多的农民可以从中受益。另外,在开展试点的初期,农业保险的保险品种仅仅包含水稻、玉米、小麦、母猪、奶牛等16种,如今更多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品种都被纳入了农业保险的承包范围。让农民可以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种植或养殖适应本地区自然环境的物种,稳定了农民的收入,也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农业保险的保费补贴持续增加,通过政府补贴的逐年增加,农民参保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同时也引导了农业保险的迅速发展。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保险的迅速发展对国家地方保险公司和农业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强农惠农的好政策。但在农业保险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表明现行的农业保险制度安排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国家和政府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政策制度设计不够完善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始于中央和地方对农业保险费的财政补贴,农业保险业务不再属于商业保险的业务范畴,开辟出了一条专属的发展途径,在制定农业保险政策制度的过程中显现出了各种问题:政策性农业保险应遵循的原则;中央和地方政府如何在经营和管理之间进行协调;什么样的制度设计更能调动农民的投保积极性。针对以上问题,政府对农业保险方面的知识不够了解,因此认识不到位,以至于没有制定出适应各个地区实际情况的制度安排。

(二)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尤为突出

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那就是没有实行风险区划和费率分区,对于有的险种来说,全国甚至只有一个费率。因此,风险较高的地区和较低的地区农户的投保积极性出现显著的差别。更加令人难以接受的是有的地方政府居然利用自己的权利强制农户进行投保,这不仅没有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还损害了农户的利益,更违背了我国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初衷,从更深层次看,这种保险经营和管理方式是不合理不科学的。

道德风险在农业保险中也经常出现。保险人以假承保的险费的承保方式骗取投保人进行投保,而投保人也会采取各种方式手段来骗取保险人进行理赔,与一般的财产保险不同,农业保险中的道德问题不只存在于投保人一方,投保农户的保险方都会出现道德风险,这是由于农业保险中保险方、投保方和政府部门之间的特殊关系决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成为了农业风险业务领域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三)财政补贴政策不够完善

农业保险保费全部收入中占大部分的是中央和各地市县级的政府补贴,它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增强了农户的投保积极性。另外,可能存在着地方政府和保险机构为了自身的利益,采取各种极端的方式和手段来套取中央财政补贴的现象,即存在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还有一些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的力度过大,导致了农户风险和保险意识减弱,以上这些都会使中央的财政补贴政策对农业保险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大减弱。

(四)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不够健全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由于水涝和干旱等原因,与一般财产保险的经营风险相比,农业保险面临的经营风险更大,而且系统性风险也更容易发生。虽然在试验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来,我国还没有出现过大范围的灾害,但局部的地区也发生过较严重的旱灾和水涝灾害,所以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还是保险公司都没有完善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三、完善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在农业保险的发展过程中,合理的制度安排对其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2013年3月正式实施的《农业保险条例》为中国农业保险设计出“政府与市场合作”即“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制度模式。国家要以农业的产业属性和农业保险的政策属性为出发点,使农业保险制度能够很好的协调政府、保险机构和投保农户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出农业保险强农惠农的属性。

(二)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农业风险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分布极不平衡,这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都相差比较大。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农业保险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至少要考虑中央一级,省级和保险机构三个层面,中央一级和省级应该对大灾风险分散机制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只有做好这一点才能保证农业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果做不到这些,当遭遇到巨大风险时,保险公司可能面临破产,而农户的利益也会受到严重损失。另外,保险经营机构也要做好制度规范方面的工作,不仅要保障自己的利益,也要切实保证投保农户的利益,促进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

自2007年以来,中央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都非常大,但近几年来,中央财政预算似乎放缓了在农业保险领域发展的步伐,其覆盖范围也比较小,虽然有些地方想在农业保险领域作出一些创新,增加农业保险的品种,但碍于没有中央政府提供的支持,而只依靠自己又存在众多因素的限制。因此,只能迫于当前的大环境放弃了这种会加快农业保险发展的想法。

财政补贴政策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家对农业保险的经营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一项强农惠农的政策,在过去的几年中,财政政策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在不断的加强,这是不可否认的。但从整体水平上来看,国家财政补贴的范围和程度非常有限,针对这个问题,政府应扩大财政补贴。在农业保险领域的覆盖范围,提高保险的保障水平,进而促进和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快速发展。

(四)建立农业保险费率精算制度及合理调节机制

在农业保险有效且持续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精算农业保险价格至关重要。这不仅会关系到政府的利益也关系到了农民的切实利益。首先,各个地区就要把风险区划和费率分区的题提上日程。其次,建立的费率精算制度必须具有很强的公信力。目前,我国主要是由保险公司来厘定农业保险价格。针对这个问题,政府应该充分意识到农业保险价格应该由政府来制定。因为这样可以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使农业保险价格制度更合理,使农业保险发展的更为顺利。

(五)加强对农业保险的监管

完善的监管措施对于农业保险的发展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在这之前,首先要完善农业保险的法律体系加强对保险机构的监管要综合考虑市场行为,偿付能力以及公司治理结构等多方面的问题。另外,也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管,政府在农业保险经营中的权力不是无限大的。最后,农业保险的监管力量有待进步的充实和加强,中央政府应增加监管部门的人员配备。营造一个合法合规的农业保险发展的市场秩序,投保农户的权益才有保障,政府支持政策的效率也会有保障,而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水平也会上一个新台阶。

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前景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验已有些年,也颁布了《农业保险条例》,虽然还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各级政府都加大了对农业保险发展的重视力度。我相信经过其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前景必定是光明的。

(一)政府财政政策对农业保险的力度会不断加大,结构将更加合理

政策性农业保险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财政政策的支持。自2007年我国建立政府补贴的农业保险制度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力度都在不断的加大,更多的保险险种和保险标的都获得了财政补贴的保险费,而且补贴的总额也会随着农业保险的发展而不断增加。财政补贴的力度固然重要,但补贴结构的合理性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财政补贴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将公共财政的公平性和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性相结合,发挥出农业保险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农业保险产品将日益丰富,参保率将迅速提高

农业保险产品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保险险种都越来越丰富,这种良好的态势必定会促进农业保险的迅速发展。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不断加大,保险机构结合自身的利益和参保农户的利益,必定会注重农业保险新险种的开发和推出,达到双赢的效果。正是由于各级政府和保险机构采取了各项有效措施,切实保障了农户的利益,农民投保农业保险的热情必然会越来越高涨,因此农业保险的参与率也会迅速提高,农业保险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必定会呈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

(三)农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形成,教育和研究越来越受重视

目前,农业保险领域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了农业保险经营的法律体系。中央和地方政府、保险机构以及农户都有了在农业保险发展过程中的大体框架和约束机制,虽然现在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合理性,但在财政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农业保险的法律体系会呈现出完善且合理的趋势。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全面推进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理论、制度和技术方面的问题,这就暴露了我国缺乏农业保险领域方面人才的缺陷。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地方都加大了对农业保险科研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国家层面也设立了各种基金来鼓励和支持在农业保险领域的研究。可以预见,农业保险领域的科研成果将与日俱增,农业保险经营和管理机构中的人才也将越来越突出,这将不断提升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质量和加快农业保险的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庹国柱.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成就、障碍与前景[J].保险研究,2012(12).

[2]庹国柱,朱俊生.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保险研究,2014(2).

[3]罗向明,张伟,丁继峰.地区补贴差异、农民决策分化与农业保险福利再分配[J].保险研究,2011,05:11―17.

[4]冯文丽.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年12月第一版.

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农机 专业合作社 现状 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4-0212-01

一、引言

马鞍山市当涂县位于安徽省东部,介于江苏省南京市与本省芜湖市之间,地处长三角城市群顶端,同江苏省江宁、高淳、溧水3县接壤,与江苏省边界线总长度为126.9公里,拥有长江岸线20公里,是安徽省重要的沿江、沿边县份。全县总面积1346平方公里,总人口64.65万,辖10镇4乡。长江黄金水道、皖赣铁路、205国道、314省道和马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4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两座机场 ,县城8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6座长江大桥 ,宁宜城际铁路正在修筑中,芜申运河也正在开挖。水、陆、空交通运输十分快捷。全县耕地面积65万亩,水面47万亩,属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也是全国粮棉生产大县。近年来,当涂县上下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紧紧围绕“全省争第一,中部争十强,全国争百强”的奋斗目标,上下一心,凝神聚力,锐意开拓,顽强拼搏。

二、现状

在省、市的高度重视、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下,当涂县始终坚持把培育、扶持和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社,促进了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健康发展。

当涂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的现状来说,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除少部分合作社能正常发挥效能外,近60%的合作社几乎是徒有虚名。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成立合作社,国家有补贴,就可以享受一部分国家资金,可以不劳而获;一是成立了合作社,国家就应该扶持,忽略了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这一根本。正是这种思想导致了这些农机专业合作社几年来还停留于松散型组织的状况,以致不能充分发挥合作社应有的作用。

三、改进建议

为改变上述不良状况,促使农机专业合作社走上良性运转轨道,充分发挥合作社的作用,从而推进农机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1.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重视和扶持。只有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有了足够的重视,给予政策方面的倾斜,体现合作社的优势,才能充分调动合作社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自觉维护好合作社的形象,加强内部建设,强化内部管理。扶持可以实现点、面结合的方式,对于粗放型的合作社,给予少量的资金补助,引导和促进他们规范化运作;对于合作社经营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可以重点奖励,扶持其进一步做大、做强。

2.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题调研,推动有关政策的落实。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扶持,不是靠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所能办成的,它离不开财政、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的支持,这就需要各部门形成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联动机制与协同效应。在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进程中,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引导合作社发展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自愿、互利、平等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方式,不断加强其自身造血机能,促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3.种模式:一是农机大户带动型。二是种粮大户创办型。三是企业团体资本投资创办型。四是村集体领办型。

4.加强农机部门和农艺部门的结合。 农作物的培育和生产管理,离不开农业生产专业技术,为促进农业增产,必须加强农机、农技的有机结合,使他们自觉协同为农业生产服务。如种子的培育,农作物的田间、水肥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仅仅靠农机一家,是很难顺利完成的。这就需要农机、农技部门摒弃行业偏见,加强沟通协调,同心协力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5.切实做好农机使用培训。 应该继续运用以往发挥过效益的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农机使用的培训,如农机化学校(农业机械训练班)和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一如既往的开展好农机使用技能培训;搞好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努力培训阳光工程学员,扎扎实实的为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进一步加强当涂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的建设,培养更多的诸如农机操作员、农机修理工及其他专业性或复合型人才。

四、发展前景

农机装备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需求,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

1.农机队伍的不断壮大,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越来越多,造成了农村劳动力极度缺乏,这就需要一种新的劳动力来替代原有的人力,农机化生产正好弥补了这一缺憾。

2.随着农机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机化生产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会有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产前、产中,一直往产后延伸,几乎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应用农机化生产手段和技术,这就能使更多的劳动力日益从农田里解放出来,劳动力的不断转移,改变了农民原有的生产理念,农民不再死做田,做死田。 而新的农作方式,又促进了新型农民的产生,这就又为农机化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奠定良好基础,能较好促进农机产业化生产的发展。

3.农机产业化经营的成功,将更加刺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广大农民,从新型农业生产中尝到了越来越多的甜头,这促使一部分农民自觉加入农机产业化经营的行列。

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第3篇

葫芦岛市是农业发展为主的地级市。随着中国农业建设力度的加大,葫芦岛市的农业要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其中具有高科技成分的农业机械装备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多年来,葫芦岛市的农业发展都有赖于农业机械装备的合理应用。葫芦岛市的农业生产,设施农业主要的手段,即处于生长阶段的农作物需要采用人工控制的方式,通过为农作物创造优化环境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1 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的类型

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的作用是控制农业环境,调整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因素。在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中,要根据农业生产需要以及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选择设施农业机械设备,以将农业机械设备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更好地对农作物因子以及农作物生长环境以调整和控制[1]。设施农业的特点各有不同,这就决定了所需要的设施农业机械装备分为不同类型,即农业耕作机械、灌溉与施肥机械、烟雾机械和温度调节设备等等。

农业耕作机械是用于大棚或者温室等环境中的专业机械装备,不仅可以发挥多种功能,而且适应大棚的有限环境,能够满足大棚或者温室的特殊环境需要,以提高大棚或者温室中的农作物耕作效率。农业耕作机械在设施农业机械设备中属于是基础装备。

灌溉与施肥机械,其中,农业灌溉机械设备可以在大棚或者温室中进行各种灌溉操作,诸如滴灌、喷灌以及微灌等等功能都得以发挥,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还提高了农业灌溉效率。农业施肥机械设备在施肥中,可以根据农作物生长需要进行调整施肥方式,以实现有效施肥[2]。

烟雾机械,是用于调节大棚或者温室的温湿度的机械设备,主要是采用静电作用使大棚或者温室内烟雾弥散,且在烟雾中适当地添加农作物所需农药,以发挥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农业温度调节设备,是根据室外气候环境以及大棚或者温室中农作物的生长需要进行环境温度调整。农业温度调节设备在热能交换过程中,不仅可以降低资源损耗,而且还提高大棚和温室的室温调节效率,以为农作物塑造可以健康成长的环境。

2 中国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现状

中国设施农业机械适应中国的农业环境而发展起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下,设施农业机械在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同时,还伴随着农业市场而不断地完善技术,且形成了规范的设施农业机械技术标准。到目前为止,设施农业机械产业的发展已经规模化,而且依然处于发展进程中,对设施农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设施农业机械在为农业提供科技服务的同时,在具体应用中尚存在着不足,需要给予高度重视。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在设施农业机械发展上还存在着滞后性,不仅机械设备的加工工艺比较落后,而且缺乏创新力度,无论是材料的选用,还是技术的进步,都会由于创新不足而使得农业机械设备难以跟得上进步速度不断加快的农业产业,对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非常不利。

3 中国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发展前景

3.1 中国设施农业机械装备趋于小型化

设施农业机械设备的技术研发要能够跟得上农业发展的步伐,就要从设施农业需求出发,将中国设施农业机械装备趋于小型化设计,且将多种功能集合为一体。与手动机械设备相比,电力动力驱动的小型设施农业机械设备使用更为便捷,而且还要与农业中所常用的机具配套使用[3]。比如,在农业作业中,耕种、施肥、灌溉、除草等作业,都可以使用小型的设施农业机械装备来完成。

3.2 苗木移植用的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研发

设施农业中,苗木移栽是重点工作环节。设施农业机械装备进行苗木移栽,就是使用机械手将苗木移植到指定的位置,并按照要求栽种。如果育苗温室中采用设施农业机械装备进行苗木移植,可以提高苗木移植质量,且移植的苗木的成活率也会有所提高。

3.3 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新能源研发

设施农业机械装备的研发要从绿色环保的角度出发积极使用绿色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等等,都属于是可再利用的清洁能源,将这些能量经过能量转换设备而转化为电能,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其提高电能输送效率。

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精准农业;推广;关键技术应用;中国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7-0274-01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我国的人口数量众多,且依然面临着环境恶化和资源紧缺的问题,只有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实现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精准农业。本文就精准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准农业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门课题。精准农业是一种在信息基础以及地学空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息化和集约化的农业技术,主要是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等高新技术和土壤学、生态学以及农学等有效融合在一起,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指导农业生产,以促进农业发展。

1 精准农业概述

精准农业是指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对其进行精耕细作,以现代农业的生产形式取代传统农业的生产形式,更加注重对农业生产的管理。精准农业通过建立生态学、地学以及农学等模型,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以及遥感技术等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各项活动进行精准的定位,并进行精细管理,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信息化。通过这项技术,可以对农作物的产量和投入进行细致分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的生长、土壤以及机械设备等进行实时监测,使各种农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发挥农业资源的优势,以获得最大的产量,减少资源浪费,从而不断提高农作物的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促进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1-3]。

2 精准农业发展现状

2.1 我国精准农业推广现状

现阶段,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科技含量大大提升,很多高新技术都尝试着逐渐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但是我国农业的总体科技水平还有待提高;魍撑┮翟谥鸾ハ蛳执化农业转变,但仍处于初始阶段;由之前粗放经营的管理方式向精准农业的方向发展,但也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很多常规技术以及高新技术在不断推广,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也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改变。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农业总值的增长主要依靠投入生产要素,而科学技术的贡献率还比较低。国外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总值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但是我国只有35%左右,每年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不到30%,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总体来看,精准农业的推广率比较低。

2.2 我国精准农业关键技术应用现状

精准农业的发展需要依赖很多高新技术,因而高新技术应用得越普遍,说明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情况越好[4-7]。精准农业发展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技术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

2.2.1 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将统计学、环境科学、信息学、管理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的新兴学科,其通过使用各种先进的手段和技术来对特定的地区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并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精准农业发展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针对特定地区的地理信息建立农田土地管理模型,然后对地区的自然条件、气候、土壤元素、农作物苗情以及病虫害的发生等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分析,并针对这些因素的发展趋势制定精准的调控措施,为精准农业的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可以将其与农业管理辅助决策系统配合使用。

2.2.2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是一种获取各种实地信息来源的技术,在精准农业技术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核心技术包括影像技术、农田多光谱图像信息分析系统等。遥感技术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其成本比较低,比航空摄影的成本减少1/2以上。在精准农业发展中,可以充分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田间时空变化信息,在规模化的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可以预测农作物的产量,同时预警宏观农情,以农作物和土壤为研究对象,可以建立农作物的条件模型和长势模型。遥感技术的应用也非常广泛,为农业精细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8]。

2.2.3 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是精准农业空间管理的重要设施,其具有采集定位信息以及进行农田测量的作用。目前,在小区式农作物产量的定位计算、农田变量信息的采集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其应用到精准农业管理中,还可以实现机械自动化播种、灌溉和喷药,实现农业机械化变量作业定位。不仅如此,其在环境监测和土地测量等方面也具有良好的作用,是一项发展前景广阔的技术[9-10]。

3 结语

精准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相比,精准农业借助于各种高新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农业生产实施精细化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4 参考文献

[1] 朱勇.浅论我国发展精准农业的途径和策略[J].农业网络信息,2015,12(9):10-13.

[2] 刘焱选,白慧东,蒋桂英.中国精准农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J].中国农学通报,2014,23(7):577-582.

[3] 何志文,吴峰,张会娟,等.我国精准农业概况及发展对策[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5,16(6):23-26.

[4] 金继远,白由路.精准农业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农业网络信息,2004(增刊1):3-11.

[5] 陈防,刘冬碧,万开元,等.精准农业与农田精准养分管理现状及展望[J].湖北农业科学,2006(4):515-518.

[6] 何东健,何勇,李明赞,等.精准农业中信息相关科学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基金,2011(1):10-16.

[7] 张仰洪,杨星卫,陆贤,等.精准农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3,18(1):10-13.

[8] 韩永峰,李学营,鄢新民,等.精准农业的技术体系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J].河北农业科学, 2010, 14(3):146-149.

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第5篇

一、休闲农业理论

(一)基本概念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村自身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旅游业,为满足城里人对于释放压力、享受宁静生活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休闲农业也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自然环境、生产过程、生活方式的一个完美的融合体。

(二) 积极作用

1、促进经济发展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充分挖掘了农村的潜在优势,促进了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收入得到增加,人们生活得到了改善,推动了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向第三产业的转变,向世界靠拢,缩小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2、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形成

给予了城乡之间很好地交流机会,转变了人们之前认知的差异,同时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有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形成。

3、促进农村文化的发展

在休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和农村也有了更多的文化交流,农村人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使农村文化能够与时俱进、保持着强劲的活力,利于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三)全国发展现状

我国休闲农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前景美好,发展模式和发展类型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近年来我国逐渐把经济发展的重心向第三产业的转移,休闲农业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会以更猛的势头蓬勃发展。

二、石岛管理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1、发展规模较大

石岛管理区已建成以及在建的生态园区共14家,计划总投资5亿元,其中湖海田园生态农业采摘园、华东生态庄园、甲子山生态休闲农庄和北窑紫明山生态园已经发展成为县级休闲生态园区。

2、分布比较合理

除港湾街道外的5个街道,每个街道都有自己的休闲农庄的示范典型,其中赤山街道3个,东山街道3个,宁静街道1个,王连街道5个,桃园街道2个。

3、发展有特色

各个园区依据自己自身的优势特色,发展采摘、观光旅游、婚庆、垂钓等特色项目,在休闲采摘中包含的采摘水果的种类也颇多,包括无花果、草莓、葡萄、樱桃等。

4、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为了保证园区街道的长远发展,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在近年来也不断的完善着。而园区内停车场、灌溉装备等技术设施配套齐全也保证了生态园区的正常运营。

(二)问题

1、相关人员专业素养低

和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石岛管理区也存在着经营者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不够的现象,现阶段经营休闲园区的大部分是当地的农民,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观念相对来说比较保守,不能很好地对园区的发展做出专业的规划。园区里面的工作人员大部分也出自农村,专业素养不够,为了园区的长远发展,招聘专业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2、园区存在闲置问题

当地休闲农业把提供采摘园和垂钓活动作为主打项目,同旅游业相似都有自己的经营周期,受季节影响十分明显。当作物处在成熟阶段时,大批游客纷纷前往园区观光游玩,园区里热闹非凡,迎来一年里的营业高峰期。作物成熟期结束后,游客数量明显减少,营业额下滑,园区内工作人员工作量明显减少,园区存在闲置现象。

3、缺乏总体规划

由于园区内相关的专业人员较少,经营者专业素质低,导致园区发展存在定位不明确的问题,经营者贪图一时的小利,盲目的引进别的发展模式来经营自己的园区,不能对园区未来发展给予一个明确的总体规划,不能突出自己园区的特色优势,使园区产业链不完整,经济效益减弱。

4、园区生态压力大

大量的游客的观光也使园区的生态产生了一些问题,由于观光游客的素质参差不齐,随手乱扔垃圾等低素质的行为层出不穷,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成为了园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发展路径及对策建议

1、专业化经营

鼓励经营者多参加相应的管理培训课程,提升经营者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鼓励经营者大胆的引进新模式、大胆的进行管理创新,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营销、策划等,为园区的长远发展做出相应的规划,明确园区的定位。

2、合理利用资源

由于休闲农业的经营有一定的经营周期,在淡季时不仅资源闲置浪费,而且也使园区内经营的收入受到一定的影响,解决资源闲置问题十分必要。园区负责人可以在经营淡季时组织员工进修,提升自身的修养;还可以引进新型的技术,错开作物的成熟期,保证一年四季园区都可以正常的迎接游客。

3、科学合理规划

结合本地的特色和传统文化,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休闲园区,通过聘请专业人才,给予明确的定位和科学的园区规划。利用当地靠近海边、有大型港口、毗邻韩国和日本、是山东省著名旅游城市的优势,吸引大批游客,打造当地休闲农业的名牌。延长园区的产业链,发展成采摘、垂钓、婚庆、饭店、住宿等多功能一体化的产业,使游客们对于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践行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的口号。

4、加强生态保护

作物成熟时,园区迎来一年中游客观光的高峰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压力。为了持续发展,当地必须加强生态治理,鼓励人们保护环境,从点滴小事做起,不要随意乱丢垃圾等低素质的行为而破坏生态。

5、利用政府政策发展

园区的长远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政府的支持可以保证园区以更扎实的步伐,稳扎稳打走好每一步路,少走弯路错路。特别是休闲农业的发展对于农民、农村、地方经济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给予园区政策支持可以看作是使双方都能受益的做法。

6、引进外部资金和模式

由于本地发展休闲农业的时间较短、经验和资金都不充足,园区应该本着谦虚学习的态度,定期组织人员外出参观学习,不断吸取外部充足的资金和发展的经验,结合本地特色,在园区内走出一条特色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