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装配式安装施工方案

装配式安装施工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装配式安装施工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装配式安装施工方案

装配式安装施工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筑安装;配合施工;监理措施

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实践工作经验,通过本文,针对建筑安装与土建、装饰配合施工监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通过辨别、研究建筑安装与土建、装饰配合施工之间的界面,阐述了土建结构以及装饰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安装施工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施工准备环节、土建施工环节,以及装饰施工环节,在安装配合土建、装饰施工方面所应用的监理措施。

1 和土建、装饰施工配合的安装技术

建筑安装与土建、装饰配合施工具体可以划分成土建结构施工以及工程装饰施工两大部分。其中,土建结构施工主要是进行土建施工,其目的是为安装工作做好充分的预留、预埋工作。在工程装饰施工过程中,需要交叉进行安装施工以及装饰施工,安装系统需要在装饰饰面施工完成之前进行隐蔽调试与验收。

2 施工准备环节的建立措施

施工准备环节的建筑安装,需要和土建施工、装饰施工统一完成图纸的会审以及设计的交底工作。对于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而言,则要把装饰与安装施工加以区分,然后再完成图纸的会审以及设计的交底。若是在交底过程中发现问题却未及时沟通,那么将会导致施工碰撞或者返工现象的发生。基于上述情况的考虑,工程监理应当规定在会审以及交底过程中互派人员参加,并且还应充分交换会议纪要。以下是图纸会审以及设计交底工作中需要着重注意的几点问题:

首先,需要注意图纸设计中是否明确了预留、预埋的各种标志,预留、预埋洞口是否与设计图纸充分一致;施工方面与监理方面需要依据工作经验以及实际条件来审核设计图纸,设计图纸中的位置与尺寸若存在问题或疑问应该与安装方面及时沟通,并加以处理。

其次,预留、预埋以及敷设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设计变更或者需要采取应对措施时,安装方面要与土建方面达成一致意见,此后由监理方面召集业主和设计方面进行会审,同时认真做好施工变更记录,以备后期查找。

第三,在装饰施工环节需要尤其注意标高的把握,装饰施工单位的深化设计图纸需要和安装排管图纸进行比对。还应及时组织召开专题协调会议,应特别重视统一要求。

3 建筑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的建立措施

通过工程实践经验我们知道,安装施工工作主要是各类管线以及构件的预留和预埋,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任务便是与土建施工配合工作,努力为土建施工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例如,安装预留、预埋失败,后期再进行打孔钻洞,便会给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针对基础工程,穿墙管道施工若不能保证质量,便会引起外墙渗漏,进而给土建施工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所以,在土建施工环节,一定要确保安装施工的质量,同时土建施工也要为安装施工预留一定空间和时间。

3.1 科学安排施工,确保施工正常开展

安装监理方面需规定根据土建施工顺序完成安装施工及其验收工作,切不可按照工作面任意工作,以免导致土建工程在浇筑混凝土时,安装却未完成预留和预埋的后果,或者在完成之后却没有及时通过监理验收,从而影响了实际施工进度。

3.2 设置流转表,为安装施工提供保障

为有效保障安装施工,进一步强化土建与安装施工配合,监理应设置混凝土浇筑流转表。其中,楼层梁板混凝土浇筑流转表主要包含了搭设排架、模板工程、预留预埋给排水、预埋强弱电管线、预埋设备基础以及钢筋工程等等;柱墙混凝土浇筑流转表主要包含了模板工程、预埋强弱电管线、预埋电线盒等等。混凝土浇筑表应由监理工程师来控制,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规定安装施工方面和安装监理方面必须现场签字确认,从而确保安装施工的顺利完成,并顺利通过安装监理验收。

3.3 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处理问题

在土建施工中,为充分做好安装的配合工作,需要加强沟通、交流,并且监理方面应要求安装施工方面和安装监理方面参加工程会议。这一环节的施工工作虽然不多,但其安装质量却会对日后工作带来较大影响。在工程会议上,各方应充分沟通、及时交换意见,尤其是图纸变更问题,协调各项工作对于处理施工配合是极为必要的。

4 建筑安装与装饰施工配合的监理措施

装饰施工中,安装和装饰存在交叉作业的情况,因此这方面的工作任务相对繁重,其配合程度将会严重影响到工程整体功能及其质量。

4.1 组织专项检查,配合移交

在装饰施工过程中,安装系统及其部件也在大范围的进行施工。考虑到安装施工需完成系统验收,因此安装建立方面需要组织起专项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最终将其解决,防止日后验收系统时出现大量问题。与此同时,组织对已经完成管路及部件的检查,主要检查各种管线及部件是否存在连通问题,并在此后做好弱电系统配管的移交。

4.2 施工中的工序质量验收

在机房施工之前,建立方面应敦促安装方面完成机房和管路的移交工作,同时进一步明确各方工作,根据要求的报验流程检验隐蔽工程。在交接土建、安装工序时,由土建监理提供工序流转单,并交给安装专业监理验收,验收通过之后方可开始隐蔽工程。此外,机房应多次移交,监理需认真做好每一次的移交验收和见证,防止互相推诿责任现象的发生。

4.3 装饰区域安装质量的验收及其产品保护

在装饰施工后期安装末端设备、设施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安装产品以及装饰产品的保护,安装施工完成之后,经过经验合格后及时予以报验,同时附带好其性能测试报告。在施工验收结束之后,还需要做好防损、防盗、防污染的保护工作以及系统的调试准备工作。

5 结语

伴随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施工工艺的不断进步,工作中所涵盖的内容逐渐增多。为了达到统筹兼顾,科学管理的目的,业主应考虑采取较为合理的总承包管理模式,这对于各方面系统的控制与配合将起到良好的效果。同时,施工人员也要做好各项工作的交接,工作中决不能麻痹大意,不可认为施工之间的工序就能忽视不做,相反,应将其视为重点工作做好。此外,建筑安装与土建、装饰交叉施工,需要涉及到一定的保护问题,工程各方面也积极教育施工人员不应破坏作业产品,切实保护好各项施工。

参考文献:

[1]袁成斌,由淑艳.施工阶段的过程管理方法及实施[J].黑龙江科技息,2009(13).

[2]余代林.浅谈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3).

[3]劳其三,李荫棠.水工建筑及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广东建材,2012(09).

装配式安装施工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土建工程;电气安装工程;配合实施

土建工程的实际质量对于建筑的后续运行产生直接的影响,不仅涉及到建筑运行安全,在一定程度上还会牵扯到节能性等多种实效。通过对房屋建筑建设经验的总结得知,土建工程与很多项目都存在一定联系,特别是电气安装工程,二者的实际联系相对较为密切,如何在施工中进行有效的配合逐渐成为衡量工程好坏的重要标准。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确保电气安装和土建能够相互配合的贯穿于整体施工进程,以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1.施工准备环节

在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土建工程的设计人员需要与电气安装工程的设计人员进行配合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如下所示:

(1) 在施工之前,充分结合安装的要求与特点明确总体施工方案,及时并准确的找出方案中潜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2) 土建结构图纸当中配置的高压配电间与低压配电间所对应的预埋钢件和附属线路的敷设是否可以满足规范的要求。

(3) 土建工程设计人员应对设计图纸进行仔细的核对和审查,明确空调孔洞、消防设施预留孔以及配电箱等重要电气安装位置,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结合电气安装设计人员给出的条件,准确划定尺寸等参数,禁止存在遗漏,否则会对后续施工带来严重的影响。

(4) 将结构类型、电气安装计划以及图纸审查记录等重要内容全部注解在施工图纸上,以免发生由于疏漏所造成的返工。

(5) 相关负责人应定期巡查各个班组的施工筹备情况,在遵照施工组织计划的基础上,妥善安排施工任务,合理配合电气安装与土建施工。

2.土建工程与电气安装工程的配合施工

2.1 基础施工阶段

在土建基础施工环节中,相关施工人员应与电气安装人员进行配合,一同完成强电与弱电的电缆穿墙与止水设施的预埋施工。土建施工人员在对墙体进行砌筑的过程中,应按照要求留出一定尺寸的洞口,在砌筑完成之后,再交给电气安装人员实施一系列的管线等相关施工,以免出现工序交叉等现象,影响施工进度。与此同时,土建施工的负责人应积极和电气安装施工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共同对图纸的内容进行核对,留意重要的电气安装细节,如轴线、标高以及数量等信息,验证其是否满足图纸所提出的要求,然后安排施工人员对引出线进行焊接,最后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除此之外,应对防雷接地、管线暗设、配电箱安装孔洞等预留施工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充分利用基础主筋的基础上,将其作为主要接地装置,在进行均压环施工过程中,应按照具体的要求留出引出线,以有效解决栏杆、门窗以及各类幕墙的防雷与接地问题,确保土建施工安全无误。同时,土建施工人员需要把选取好的主筋在其基础底部进行有序分散,分别引到屋顶和防雷网,并将它们焊接为整体,与底端钢板进行连续,做出相应的记号。钢筋绑扎完成但未进行合模之前,需要对那些不满足防雷要求的钢筋接头实施焊接,在各个专业均办理了隐检手续之后才可进行合模。

2.2 主体施工阶段

(1) 砖混结构配合施工

对于电气安装工程而言,其所对应的墙内线路敷设需要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砖混结构也需要按照同样的顺序进行施工。在预埋管线之前,应在墙体上开出一定深度的敷设槽。通常由土建施工人员在没有砌筑完成的墙体上先将线管与各类器具预先固定好,然后与砌筑施工一同进行预埋。在预埋过程中,不允许出现线管外露情况,与墙面之前的距离不得低于15mm。在墙体的高度达到了开关位置时,可将开关盒暂时放在墙体上,还可将已经完成连接的管盒一起放在墙体上,管盒的位置应尽可能的准确到位,根据墙体的实际厚度与盒的具体安装位置确定管盒的突出尺寸,通常情况下,突出尺寸保持在5-10mm范围内。对混凝土楼板的内配管实施浇筑的过程中,土建施工人员需要在上层钢筋还没有进行绑扎以前,将底层钢筋充分绑扎,并根据图纸的内容确定尺寸,充分考虑线管的具置进行配合施工。在混凝土浇筑工序中,电气安装班组应安排专人进行值班,避免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对已经完成预埋的配管或管盒造成损坏。如果管路出现明显的损坏迹象,应立即进行修复。针对图纸上明确标注的预埋件位置,比如电梯井中的轨道支架等,应由土建施工队伍负责,但电气安装的相关负责人应随时对施工情况进行检查,以免出现遗漏。

(2) 墙体配合施工

在对墙体进行施工时,施工速度往往很快,土建工程施工人员需要和电气安装人员积极配合。电气管线必须在墙中保持绝对水平或垂直,为降低施工难度,通常不允许出现斜走现象。配管时,土建施工人员应充分考虑标高线来准确得出电气设备的主要安装区域。对于由现浇混凝土板构成屋面结构而言,由于其钢筋结构分为上下两部分,配筋分布稠密,存在多个连接点,并且板梁钢筋需通过绑扎形成一个整体通路。塔楼与楼梯间也需要连接混凝土柱体。在对电气管线进行敷设的过程中,管线应尽量敷设于钢筋中央,底板钢筋绑扎充实以后,施工人员应尽量缩短周期,为后续线路敷设工作做好准备。此外,在浇筑环节中,由于疏漏而没有进行预埋的部件,必须在楼层地坪以前进行补埋。在施工中,应安排专业人员对套管和管线的安装埋设进行监督,如发现存在损坏情况应立即进行修复。电气设备安装时,应根据设计结果在技术交底完成之后先进行留孔,在设备安装完成且检查未发现异常后,由土建施工部门进行封堵。

墙体抹灰之前,土建施工人员积极配合电气安装人员,对全部预留孔进行仔细的核对和检查,切实符合相关要求以后固定箱盒。暗配管路应得到全面的检查,对管路进行清扫之后设置引线,并对管盒进行封堵。抹灰过程中,土建施工人员需切实做好收口。在涂料粉刷完成后,安装室内照明灯具,在此过程中应注意成品保护,以免使其遭到损坏。在高级民用建筑当中,卫生间墙上的管线有很多,为防止这些管线在进行安装时产生冲突,施工人员在工作前应对图纸进行仔细的核对。房屋建筑中的配管、配盒以及配电箱等,需要在抹灰工序之前完成暗敷,禁止在安装之后实施抹灰。为安装配电箱,土建施工过程中应按照一定的尺寸留出安装洞,洞口的实际宽度在300mm以上时,需设置相应的过梁,并在过梁上做出用于管线安装的槽洞。对于轻型复合墙而言,在配管安装时,土建施工人员应先通过测量准确得出线盒的具置,然后合理计划管子的走向,与电气安装人员配合完成挖孔任务。

结束语

对于现代房屋建筑而言,为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电气安装与土建工程应保持高度的配合。这不仅是切实提高建筑质量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当前房屋建筑工程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简单介绍施工准备的基础上,细致的阐述了砖混结构配合施工与墙体配合施工,提出了相应的施工要点与注意事项,为房屋建筑工程的顺利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洪波. 试论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与电气安装工程的配合实施[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1:104-105.

装配式安装施工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安装重点;难点

引言:

打造绿色、环保的施工模式,融合现代化房屋需求,尤其是应当控制施工期间的污染问题,能够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质量。由此可见,施工人员务必充分认知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要求,总结预制装配模式的装配要点,在房屋安装期间融入规模化的控制体系,能促使建筑趋于规模化发展。另外,装配式小模块安装设计中工程设计,以便在协调墙体、梁柱、预制楼板的过程中进行吊装作业,提高施工进度控制质量。

一、装配式建筑的应用优势

1. 施工效率高

装配式建筑可在BIM技术的监控下监控预制构件的安装、使用情况,同时可监控预制梁、外墙、空调板等操作的状态,以便结合既定的施工要求进行加工监控。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仅需结合施工图纸细则进行设计,评价出各构件的组装需求,根据建筑构件的组装要求确立施工连接方案,能减少传统施工技术运行效率不高的不利影响。

2. 施工成本低

装配式建筑可在既定的施工支持下对构件进行项目设计,设计完毕后可将施工场地内的构件进行施工装配,期间可及时对建筑的进度进行调整。因此,该方法所需求的成本相对较低,施工人员可在BIM技术的监控下进行预制构建的组装过程。同时,该方法可在机械控制中进行施工,可节约传统建筑设计的人力成本的支出,且施工期间的污染性较低,所以可减少施工操作期间的能耗产出[1]。

二、装配式建筑安装重点及施工要点

1. 策划阶段

装配式工程进行期间,施工人员需统计施工图纸、内外业数据资料等方面的信息,根据建筑的应用需求展开分析、策划,可提高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需统计装配式建筑的策划目标,根据工程定位、施工设计状态作出必要的调整,可消除设计方案不合理的不利影响。因此,施工策划期间,工程人员应当分析出也影响建筑质量的投资、使用、环境、功能要素,评价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及时标识出施工方案不科学的部分。另外,项目策划实践中,工程人员也应当确立约束性的控制目标,评价建筑方向及其应用之间的潜在联系,可消除外界环境、资金支持等不稳定因素的设计偏差。

2. 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监控中,施工人员需根据平面、立面之间的设计模式进行结构规划,同时在强化监控细节的同时确定监控方向。因此,为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应当在标准控制实践中解决立面设计调整问题,并在必要的干预监控、结构分析的过程中应用个性化地设计标准进行评定[2]。例如在外墙体结构配饰搭配控制中,需根据建筑的地形、外貌特征、细节状态明确各个立面的纹路特征,能在统一化搭配控制中凸显出多元化立面设计需求。总之,立面装配中,应结合楼体结构、内外墙构件特征进行统计,并在科学的组合协调中进行搭配管理,有利于提升剪力墙的功能性价值。同时,为提高门窗结构的合理性,施工人员还需融入多元化的设计元素,选择污染小、方便装配的设计材料。值得注意的是,预制梁设立期间,应当分析出预制梁的压浆参数指标,将该指标控制0.5MPa~0.7MPa之间。

3. 设计阶段

完善施工图纸的设计规划,结合BIM技术评价出设计图纸的问题,再确立相应的设计优化方案,提高施工步骤的核心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应当明确建筑的安装要求,根据施工安装要求展开评价,结合关联性控制要点进行细节监控,有利于提高施工设计的合理性。其中,设计前应罗列出各项工艺的顺序及运行方法,监控出各项控制参数的应用要求,再结合预制构件的尺寸、连接状态进行安装配置,可在进一步思考控制中提高施工图示的合理性。另外,施工设计中应评价出管线、管路、施工元件结构的联系,再结合图纸状态展开精准化的控制筹备,有利于提高建筑本身的功能性,也能让各项预制设计指标及时满足应用标准。

4. 构件加工

在各类基础性构件的加工处理期间,施工人员应标注各类构件的应用场所及应用需求,尤其是应当分析出构件的功能性需求,可提升构件的加工效率。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对构件进行初加工,依据构件的加工位置和生产要求监控出元件的使用要求。其中,施工人员应当重点审核构件的实际应用标准,包括于构件的尺寸、体积等指标。通过提高梁柱、墙面、框架等结构的功能性,再评价出构件的协调使用方式,能为后期楼板的预加工提供可靠的运行依据。

三、装配式建筑安装难点及提升方案

1. 重视施工质量管理

提高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案,分析材料吊装、墙面安装、标高控制、灌浆浇筑等环节的方法,依据标注控制工序确立施工方案、施工步骤内容,可及时对施工工序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解决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影响。例如在注浆工程期间,施工人员应分析出浆料的搭配、配比、使用等多方面的控制要求,同时解进行项目安全教育培训支持,帮助施工人员自主总结装配式工程的运行要点。期间,应当大力宣传注浆、做浆的安全控制需求,可在展示样板期间的同时进行安全做浆技术。通过建立可靠的控制制度和验收模式,能在分段施工、验收的过程中消除材料连接、尺寸应用不合理、连接效果不佳的不利影响[3]。

2. 落实安全管理技术

工程安全管理期间,应当采用BIM技术重点审查项目运行的难点,其原因是前期策划、设计期间可能会出现不合理的部分,故需要配置完善的控制思路。例如在预制叠合板安装、配置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注意一下要点。第一,复合板吊装时,采用模块化梁吊装复合板,其原因是吊装过程系统提升过程缓慢,可确保复合板的稳定性。在吊装作业期间,应当将控制距离固定在作业层300 毫米处,再给予必要的定位监控,避免叠合板受到外力的损伤。第二,应注意在吊板安装期间加设间距为150cm的支架,设定2-3 排的支架模型。通过在关键位置配置双层支架,可方便叠合板结构搭建完毕后,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始终大于70%,可为后期拆除工作提供建议。

3. 完善吊装操作控制

吊装工程进行期间,工程人员需明确预制构件的数量、型号、功能等指标,再给予不同构件展开必要的命名,可方便施工人员在信息化系统中对吊装所使用的材料进行一体化分配管理。因此,吊装工艺进行时,施工人员应在材料进场后立即对不同材料进行标号编排,采用简单、科学的名称进行命名控制,能够让构件在自主命名的期间发现内墙、关键、梁柱等部件的埋设要求。另外,应正视对材料性能的监控与检查,利用相应控制系统监控处吊钩的功能性和形状,可及时避免材料变形的发生概率。例如试吊控制期间,需控制起吊装置的离地高度进行测试,确保离地高度月48cm,然后停止试吊操作。通过综合核查机械元件的运行状态,再结合关联性控制预案进行编制监控,必要时应当涂抹剂并及时清洁元件表面的垃圾。同时,叠合板应用期间切不可进行野蛮施工,应根据《构件吊装专项施工方案》方面的理论进行材料构架,可提高构建的功能性,可避免材料偏移影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及时解决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利用信息化技术发现管理、施工方面的运行要求和运行标准,再结合既定的控制逻辑展开质量监控和质量分析,有利于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功能性和使用效益。另外,装配式施工期间还需总结房屋的稳定性和承载功能,结合必要的收集、测试状开展项目评测,能够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冉.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20(12):29-30.

装配式安装施工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BIM技术;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具体应用

1引言

随着城市化发展,建筑工程逐渐向高层和超高层方向转变,然而由于其高度问题,在工程开展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因此,主要结构会采用钢筋装配,使建筑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该结构采用专业厂家制造的一种重型钢筋管支撑建筑,从而提高其稳固性和质量。高层建筑实施难度较大,加强BIM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工程顺利开展,提高工作效率。

2装配式钢筋结构概述

2.1装配式钢筋结构的优缺点

装配式钢筋结构的优点:(1)装配式钢筋结构的轻便性极大减少了人工劳动力的输出。(2)由于其组件大多是由厂家直接安装好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因而比较其他结构的实施,其技术难度较低,施工速度快。(3)这种材料可以在工程结束拆除后循环利用,因而节能环保效果较好。装配式钢筋结构的缺点:(1)材料用量多,造价成本高,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工程开展有较大限制。(2)装配式钢筋结构的使用性能低于混凝土结构,比如耐热性差、隔音效果差等。

2.2装配式结构的建筑特点

该结构中使用的材料,大多是厂家根据工程需要生产和制造对应规格和型号的材料,主要有内外墙板、预制梁体结构、阳台和模板等。在实际工程开展中,相关安装和配置的技术要求较为繁琐复杂,因而可以结合BIM技术来提高其工作质量和效率。

3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价值

3.1结构的信息化处理

主要是运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实现可视化,并且结合相关的信息化技术,将相关施工数据和影响因素等信息输入系统中,运用数据分析,明确准确数值,为工程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运用该技术不仅能有效控制和合理利用资源,还能起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是企业获得更多经济利益的重要保证。与传统建筑工程相比,其可以将实际的工程、结构和各方面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然后引入对应的理论和数据,转化为具体模型。由于涉及内容多、范围广,如果用人工方式处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BIM信息化处理技术,可以针对实际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并将工程相关建造信息存储下来,同时实现信息共享。

3.2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钢结构装配建筑稳定性对于施工质量影响较大,对各类技术要求较高,在工程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完整性,安装和配置存在较大差异,可以运用BIM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保障正确操作,提高施工效率。

4BIM技术的运用特点

4.1可视化效果好

BIM技术对工程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用有价值的正确参数建立对应的可视化模型,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具体施工阶段,了解该阶段的详细情况,明确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做好预防和控制,并调整相关的施工方案。BIM技术还能实现三维绘图技术,相比传统的平面设计来说,其科学性和准确性更高。

4.2灵活性强

在开展钢筋结构施工过程中,运用BIM技术,可实现全方位检测和试验,从而确定具体施工方案,及时调整不合理的地方,以满足施工要求和标准,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

4.3协调性好

参与的各个建设企业和部门,由于各自的施工内容和权限不同,大多仅针对自身的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和施工,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当出现问题时,会存在较大的解决障碍,互相推脱责任。而通过运用BIM技术,以最直观的三维模型和数据展示,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部位,减少不必要的争执,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5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5.1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

5.1.1存在的问题

①在相关设计方案确定时,对应的预制件厂家并没有参与到具体设计工作中,而要求其设计的建筑造型难度过高、成本较大。②现在大多数建筑还是以混凝土结构为主,而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相关的设计人才较少且专业性不强,在施工中,设计内容与实际工程情况差距较大,因而无法适用于工程建造中。③在其结构创新设计时,过于追求新颖,建筑结构过于复杂,加大施工难度。④在建筑内部结构设计时,为了有效防止结构外漏,采用一些特殊材料,降低了原有的结构强度,抗震效果差。

5.1.2应对方法

①采用一体化集中设计方法,以现有结构建筑形式为基础,从全局出发,对各个结构进行合理设计,然后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将、设备和相关的管道、管线、结构内部等方面设计规范化和科学化,结合BIM信息技术,提高其设计的准确度和可行性。②在相关的装修工作中,可以将建筑内部结构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运用统一的材料和设备,简化施工程序。③为避免结构设计过于复杂或单一、结构衔接效果不好、稳定性差等问题,可以采用协同设计的方法,相关工程的各个部门共同参与,防止出现只重视结构设计,忽视相关施工活动和水电设计,造成交叉设计或不合理问题的出现。

5.2有关结构部件的生产和制造

5.2.1具体问题

①在具体装配化施工中,实行效果差,并且依然采用现场浇筑的方法来进行,不但增加成本,而且影响施工周期,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和污染。②有关部件的制造成本费用较大,相关的投资企业对其产生排斥,施工难以进行。

5.2.2解决措施

①全方位的管理和监督整体钢结构装配施工对应的作业过程,包括结构设计、生产和制造、安装和装配、完工验收等方面,安排专业人员实施动态监控,然后,针对各个过程实行协同开展作业模式。②在具体施工中,要依据对应的材料规格、型号、数量、设计标准,运用合理的方法展开优化组合。制造过程中,要开展模块化、专业化的生产和加工方式,不断提高材料的质量和性能,使其具备良好的节能环保效果。

5.3装配施工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法

5.3.1主要问题

①相关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不高,在具体施工中,存在一定的质量和安全问题。②实际操作中,相关技术人员对技术和工艺的了解不透彻,因而操作不准确,出现大量返工和重建问题,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成本开支。

5.3.2解决方法

①将主要结构的施工和管道施工分开进行,以保证结构稳定和质量为目标,减少后续维修和返工问题。②在技术的选用和确定阶段,要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和对应的工艺操作等,制定合理的技术实施计划,运用BIM技术,对施工活动实行信息化动态管理。③相关水电工程的设计和开展,要与主结构建造和装修活动相统一、协调,保证合理性。④要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掌握对应的装配技术,依据规范来进行,从而提高其工作质量。相关管理工作的落实是保证整体施工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因而要严格监督各个过程,对相关的工艺、人员、材料和设备等制定对应的管理规范,结合BIM技术,加强管理力度。

6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建筑中的具体运用

6.1三维模型的建立、运用和深化设计

运用相关软件建立三维平台模型,由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对应的建筑、结构和信息化的平面模型。传统设计工作中,大多以人工的方式收集和检测各项数据,然后结合对应的CAD绘图技巧来完成设计。而BIM技术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根据模型对有关钢筋和孔洞等展开碰撞检测,以确定其稳定性和合理性。设计人员根据信息模型提供的信息,分析并设计出合理的方案。

6.2钢筋结构连接部位节点模型建立

各个结构间的连接处理效果是保证其结构稳定的重要条件,由于施工技术和工艺方法的改变,处理较为复杂,可以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将具体节点设计和施工方案,运用可视化特性展示出来,并安排专业人员对具体员工进行技术指导和交底,明确工作流程和质量要求,遵守操作标准和规范,保证其质量。

6.3校对和施工调整

传统钢筋结构施工中,检测方法大多凭肉眼观察和分析,存在较大误差,导致一些隐蔽工程难以及时发现问题。通过运用BIM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各个部门可以明确对应的施工内容和技术要求,结合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和调整,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6.4检验钢结构稳定性

以模型为施工基础,实行自动化碰撞检测,确定各个结构间的连接稳定性、合理性。当发生碰撞时,确定其具置,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根据实际数据,采用正确的措施来调整和控制,保证其稳定性。

6.5精细化管理

运用BIM技术,可以通过模拟施工的方法,对各个作业阶段实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并结合模型的具体建立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活动。运用信息化动态监测,展现安装和配置过程,明确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将所有的过程细致划分,实现整体和局部的统一管理,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7结语

综上所述,在钢结构装配建筑施工过程中,其中主要是相关结构的安装和连接处理,但在现代高层建筑中,由于施工难度较大,包含节点施工较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通过分析该结构的主要特点和建造优势,结合BIM技术提高作业的效率和质量,研究其在具体施工中的应用,明确其重要价值和作用,可以为钢结构装配建筑的建造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赵丽丽.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7):55-56.

[2]兰波.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与装饰,2019(1):164,169.

[3]黄嘉骏.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运用[J].居舍,2019(06):55.

[4]于浩泉,孙玮玮,李楠.BIM技术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9(22):93.

[5]张迎春,潘捷.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7(03):48-50.

[6]唐章颖.BIM技术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4):68-69,169.

[7]张雄.浅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与装饰,2018(8):184,189.

装配式安装施工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装配式结构;特点;施工要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装配式结构在建筑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装配式结构对于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也至关重要,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的装配式结构取代了传统的混凝土作业,这极大的提高了工程的建设速度,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本文介绍了装配式结构的特点,并对其施工要点进行分析。

一、装配式结构的特点

(一)通过工厂化生产来生产预置构建,可以将预制构件截面尺寸、钢筋位置以及构件的平整度、垂直度等生产精确到毫米级,保证产品的质量,进而确保真个装配式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由于装配式结构是在施工现场直接安装,这样就极大的节省了工作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建设成本。

(三)根据其受力特征,预制构件采用特定的连接方式和现浇结构连成一体,这样就满足了整个装配式结构的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预置墙板底部采用企口方式与下层的墙板进行咬合,使其固定住,然后侧面的预埋螺套筒通过设置对拉螺杆及连接件将预制墙板与现浇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预制叠合类构件在叠合面上绑扎钢筋,经叠合面混凝土浇筑后形成整体,从而使得预制构件连接可靠

(四)装配式结构吊装完成之后,由于外墙板与外立面完全密封,现场的其他扫尾工作就可以非常安全的进行,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的危险性和生产成本。①

(五)装配式结构可以极大的减少施工现场的湿作业量,现场的钢筋和混凝土等实体材料以及架料和模板的使用量都大大减少,同时也极大的节约了工程所耗的电费等,很好的降低了施工成本。

二、装配式结构的组装施工要点分析

装配式结构的施工需要科学的施工方案,严谨的施工技术,才能保障工程的施工安全,下面以厂房钢结构吊装为例,对装配式结构的组装要点进行分析。

(一)吊装的注意事项

首先厂房构件的吊装一般分为两类:平面构件的吊装(屋架屋面支撑等)和竖向构件吊装(柱、柱间支撑、托架等)。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先吊装竖向构件,然后再吊装平面构件,这样可以减少厂房的纵向长度安装引起的累计误差,保证厂房的质量安全。其次单层钢结构框架吊装,竖向构件的纵向安装累计误差会对其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应该采用标准柱和标准节间,并选择有柱间支撑的位置,因为它最早形成框架,所以柱子的纵向垂直度变化是最小的。

(二)对工程进行定位放线

对厂房施工前,首先应该根据工厂建设地区条件,对厂房的主要点线分布情况和平面形状,并按照可以长期保留使用、方便观测的原则,在总平面布置图上设计出一个平面控制网络。这个控制网中确定的几条基本直线,以作为日后施工放样的控制线。同时为了方便以后相关的质检部门、规划和现场施工质量监理对工程进行检查,设计施工平面控制网其使用的坐标应与城市坐标相一致。平面控制网完成以后,为了防止由于控制点被碰触而造成的测量误差,应该对控制点用混凝土加固,然后再用砖砌或钢管进行围护。施工期内要定期对平面控制网进行检查复核,发现碰动及时的进行矫正。

(三)钢柱的吊装

在钢柱吊装之前,应先将柱脚底板下面的调节螺栓固定在地脚螺栓上,调整到位。用钢丝绳直接缠绕两道将钢柱吊装口锁紧后进行吊装,注意吊点应选择在钢柱离最上端的l/3处,并用麻袋或木板包裹,防止钢丝绳磨损造成构件表面油漆脱落,保护钢柱。钢柱吊到正确位置以后,先将钢柱的地脚螺栓穿上,然后再利用吊机的起重臂回转进行粗调,控制20mm以内的垂直度,将地脚螺栓进行紧固后,才能松钩。钢柱可以利用柱间支撑调整进行纵向校正,横向校正则一般采用手拉葫芦加钢丝绳缆索进行校正,当屋面的支撑全部安装完以后后,才嫩松开缆索。②

(四)厂房屋架的吊装

在厂房钢屋架吊装之前,必须对钢柱横向进行重复检测核实。在进行屋架吊点选择时,应尽量使钢屋架的重心位于内吊点的连线之下,或者在屋架屋脊处多增加一个保险吊点和吊索以防止屋架在吊装时发生倾倒。在钢屋架吊装到位之后,立即对其进行垂直度的校正,对屋架两端搁置处的螺栓紧固后吊机吊钩才能松钩。标准节间钢屋架安装完毕之后,应马上安装屋架尾面支撑,进行校正直至其形成几何不变体。在屋架的屋脊和檐沟处设置屋面临时支撑,跨度在18 m之内的屋架,设置三道临时固定支撑,跨度在18 m~30m的则需要设五道临时固定支撑。通过临时固定支撑对标准间以外的屋架粱进行校正。

总之,装配式结构操作方便,工艺安全,适合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要求,将极大促进建筑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