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茶文化的传播

茶文化的传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茶文化的传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茶文化的传播

茶文化的传播范文第1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茶文化传播与传承;茶艺表演

1我国音乐与茶文化的关系

1.1二者同属于文化体系

自夏朝开始,中国便开始出现“礼乐”一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制礼作乐”以及“礼乐之邦”等说法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礼乐体系对古人的重要意义。据我国近现代历史学者来看,我国音乐发源于炎黄时期,并得到后世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事实上,我国有着璀璨而丰富的音乐文化,比如先秦时期的石磬音乐和编钟音乐、秦汉时期的乐府音乐和歌舞百戏、唐宋时期的曲子词音乐等。相较之下,“炎帝尝百草”之后,茶开始与华夏儿女结下了不解之缘,但这并没有意味着我国茶文化得以形成。事实上,茶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一直到唐代茶圣陆羽编写《茶经》这本茶学典籍之后,才标志着我国茶文化的初步形成。我国音乐(文化)与茶文化同属于传统文化的分支,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2二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

我国音乐文化与茶文化虽然同属于传统文化体系,但是二者却有着很大的差别。二者在内容、形式、发展历史、影响范围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就音乐文化来看,音乐主要包括器乐和声乐,不同地域的音乐有着诸多差异(比如我国的汉乐和西方的爵士乐、摇滚乐等)。就茶文化来看,茶文化主要可以分为物质器物层面(茶叶种植、茶品、茶具等)和精神文化层面(茶文化习俗、茶文学作品、茶典籍等)。音乐文化主要是一种听觉艺术,其主要作用于人类的听觉感官;相比之下,茶文化则主要作用于人类的嗅觉和味觉。除此之外,音乐文化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而茶文化是兼具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一种文化形式,二者均可以给人的精神感受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音乐可以使人闻歌起舞、感同身受、潸然泪下,茶则可以使人感受到舒适惬意、自然放松,同时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

1.3二者呈现出融合趋势

由于音乐和茶文化均属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分支,因而二者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会出现相互重叠的现象,并逐渐呈现出一种文化融合的趋势。比如说,茶艺音乐、茶道音乐、禅茶音乐等就是这种文化融合趋势下的产物。但这并不意味着,茶文化音乐就是将“茶”和“音乐”这两个元素进行简单相加。二者是文化的交叠和融合,并非内容或形式上的加减乘除。当茶人步入茶室或者茶楼之前,首先就会听到缓和雅致的轻音乐,音符的节奏律动和茶室的摆设布置在无形中营造了一种天然的饮茶意境,从而使茶人真正放松身心,舒缓疲劳的身躯。由此可见,茶文化音乐是基于茶文化理念和音乐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给茶人的心灵带去一阵暖风。

2音乐教育对茶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作用

我国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提及“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观点,由此看来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德育和智育,同时还要重视诸如美育在内的其他教育内容。音乐教育属于其中的美育(即“美感教育”)的范畴,因而音乐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幼儿园到大学,音乐教育基本上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涯,为学生培养了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茶文化是我国引以为傲的文化,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逐渐沉迷于物质世界中无法自拔,茶文化也因此淡出人们的视线。茶文化与音乐文化同属于我国传统文化,并且呈现出融合趋势,因而借助于音乐教育传输茶文化理念将有助于我国茶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当前,音乐教育对茶文化传播与传承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2.1音乐教育可以为茶文化传播提供更坚实的土壤

从现阶段茶文化的发展可以看出,很多社会人士对茶文化、茶思想都不太重视,当问及与茶有关的典故时,有人竟十分茫然。很显然,这一现象透露出茶文化的循序渐进,要想更好地传播我国茶文化,还需要从现阶段的教育做起。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其思想和言行对祖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将包括茶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植入到教学内容中,将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并帮助给他们自觉树立文化保护意识。从近几年的学术论文中不难发现,很多教育工作者都曾尝试着将传统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美感和鉴赏能力的学科,我们同样可以将茶文化导入到其中,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能够意识到茶文化的重要性,并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自觉肩负起传播和传承我国优秀茶文化的重担。

2.2音乐教育可以发掘潜在的茶艺表演者,推动茶文化传承

茶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并且茶文化艺术形式也曾为我国历史舞台上散发着特殊的光芒。但是现代化脚步的加快导致人们出现“短视”的问题,他们开始忽视文化的重要性,进而导致我国很多传统文化艺术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比如茶艺表演。通常意义上的茶艺表演主要由乐器演奏者和歌舞表演组成,茶艺表演可以深化茶人对茶文化的认识。在音乐教育中,教师可以借助茶道音乐和采茶歌等音乐形式培养学生对茶艺表演的兴趣,并从中发掘颇具天赋的人才进行培养,从而为我国茶文化的传承做出一定的贡献。当然,在此过程中,教育单位不妨与民间茶艺表演机构合作,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场所,从而在某种意义上推动茶文化的传承。

3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传播传承过程中的应用

在具体开设音乐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学工作者应该对茶文化加以了解,并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整合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培养其对茶文化的兴趣。要想更好地促进茶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我们建议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音乐教育:

3.1创新教材内容,加大文化比重

在中小学,音乐通常作为一门“副科”存在,音乐教材更是多年也未进行调整和创新。随着时代的变化,音乐内容也出现了很多变化,要是一直按照原来的教材进行教学,就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促进我国茶文化的传承,教材编撰人员可以结合我国茶文化进行编写,将与茶文化相关的音乐内容编入教材。比如说,可以在教材中加大茶文化的比重,介绍我国各个地方的采茶歌(唱腔、歌词等)、并可以适当地融入现阶段的茶艺背景音乐和茶文化轻音乐,培养学生对于我国茶文化的认识。当然,还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学校经常在临近考试时会将音乐课砍掉,将其挪让给“语数外”等科目。很显然,这种课程设置存在明显的缺陷,这会导致学生不重视音乐课,对音乐课产生抵触心理。

3.2利用多媒体,调动课堂氛围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多媒体也逐渐进入到很多学校,多媒体成为了教师教学的辅助手段,有助于推动教学内容的展开。近年来的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很多音乐教师通常采取一种“唱练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事实上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师大都由其他科目老师担任,因而这些老师在示范歌唱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专业的问题,比如气息不稳、“走音”层出不穷等。这种不专业的教学方式很可能会在较大程度上误导学生,使学生也出现此类错误。为了避免此类问题,教师不妨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播放茶文化音乐的精选有声读物、音频和视频等,帮助学生形成较为直观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帮助学生对茶文化音乐形成全面认识。

3.3开设趣味茶吧,培养学生兴趣

很多情况下,一周一次的课堂教学并未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对茶文化音乐的兴趣。而且根据人类的记忆规律来看,人们在学习之后的两到三天内进行巩固可以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因而,趣味茶吧的开设将有助于学生在课下进行音乐学习。音乐教师在布置茶吧时,应该注意结合茶文化的特点进行摆设布置,从最大程度上营造出一种自然舒适的茶意境。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学习音乐,一边饮茶一边感受茶乐的律动,身心也会放松下来,这对于结束了一天繁重学习任务的学生来讲是十分有益的。当然,学生在茶吧内可以欣赏到各类茶艺音乐,并接触到一些课堂上未曾接触的音乐内容,进而感受到茶音乐的魅力。

4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和茶文化均属于文化范畴,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重合,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茶文化音乐。音乐教师应该认识到音乐教育与茶文化之间的关联,并积极主动地将茶文化内容导入到教学过程中,使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相结合,这样可以使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茶文化保护意识。为了更好地促进茶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教师也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于茶文化音乐的兴趣。

参考文献

[1]肖艳芳.浅析民族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之间的联系[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12):233-233.

[2]谢向颖.分析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在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体现[J].北方音乐,2013(9):141-141.

[3]郎启训.对当前云南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反思———从传承民族文化谈起[J].文教资料,2009(35):218-220.

[4]张笼.浅谈高校音乐教育对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作用[J].文摘版(教育),2015(3):167-167.

茶文化的传播范文第2篇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文化冲突;文化碰撞;电视剧

《北京人在纽约》,1992年拍摄,1994年正式出品播出的电视剧,对于身处异国他乡的中国人,在面临东西文化交融中,所受的各种身份的不认同,歧视,欺骗和更多负面的东西。“If you love him, bring him to New York, for it’s heaven; if you hate him ,bring him to New York, for it’s hell.” 也许,纽约正是天使与魔鬼的结合,是天堂也是地狱。在文献综述中,研究《北京人在纽约》的,有探讨文化主题的,有谈内主人公的,还有谈阶层文化属性的,这些研究的共同点在于大家都在谈文化,东西文化,但是,却没有基于跨文化主题之上进行分析,因此,我想就这个角度来进行探析和探索。

一、重回基本——解读当下的跨文化传播新意

跨文化传播,顾名思义,即跨地域、跨领域进行的文化传播,但究其几个字,还不足以解释跨文化传播,如何用学术语言解释,先来看看不同学者的观点。童兵认为,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从学理上说,指属于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组织、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信心传播与文化交流活动。跨文化传播的核心是它的“跨文化”,这种跨越不同文化体系的传播行为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参与者不仅依赖自己的代码和编、解码方式,而且同时也了解并参与对方的代码和编、解码方式,是一种互动的传授活动。依照这个观点,跨文化交流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的交融和碰撞,而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跨文化”。尹韵公先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更为开阔的思路,他首先指出了跨文化传播并非当下时代的产物,自古以来就存在,同时又指出跨文化传播的核心在与“谁对谁”也就是“谁跨谁”的文化,这与童兵的“跨文化”核心比起来,就稍显丰富。当然,如果仅仅是自古以来就有,那么,作为当下更为明显的跨文化,跨文化传播应该有其新时代下独有的特性,“如果说过去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一定的国家或一定的民族还有相当的选择权和自的话,那么今天的全球化时代,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越来越多地显示出跨与被跨的意味,其选择权和自的空间愈来愈小。”诚然,这个观点确实能够反映出当下的文化霸权,在亨廷顿将《文明的冲突》一经发表后,各方学者们都纷纷为之探讨,亨廷顿看到了世界上几大文化可能发生的冲突,同时也对未来世界的文化前景进行了探索。当今的跨文化传播,从其利弊来讲,都是一场文化的冲突与征服。

二、《北京人在纽约》——爱他就带他去纽约与恨他就带他去纽约的文化冲撞

在剧中,王起明起初是一个在北京有着极为高雅职业的艺术家,他拉大提琴,生活在梦想中,可是,他和妻子郭燕认为在大西洋的彼岸纽约城有着可以实现他们理想的土壤和根基,因此两人决意去纽约寻找梦想,闯出他们自己的生活,当这对夫妇到达肯尼迪机场的时候,瞬间一种茫然、不知所措袭来,他们突然意识到这里的生活好像和想象中的不一样,拜见了郭燕的姨夫姨妈后,他们又被带到了一处地下室,姨妈拿着500美金对他们说,这就是你们住的地方,这500美金你们先拿着,以后有了钱在还我。就这样,他们的纽约寻梦之旅开始了。也许,王起明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是的,他是第一代华侨移民的缩影,他们的背后,是无奈和辛酸。

当王起明终于不用在大年三十无论刮风下雨下雪要去送外卖的时候,他坐到了办公室,于是将女儿宁宁也接到了这个理想遍地的国土,可是,没有父母完整的爱,面临者有一个新的继母,对于这个16岁的孩子,在这个大西洋彼岸的陌生地方,彷徨不安,想要妈妈的各种情感,我想,得不到对她的伤害也是深的,于是,她开始以一种极为颠覆的叛逆去试图无声的说明,这就是你们不管我的下场,而她自己,最终选择嫁给一个老头,这种文化颠覆,伦理颠覆,作为一个叛逆期的青年,在接受过传统东方文化之后在去感受西方的各种文化,她彻底的变成一个文化交融下的牺牲者。

三、跨文化传播现今及展望

诚然,《北京人在纽约》只是一个文本分析,原著作者曹桂林本身也是一个旅美作家,因此王起明可以说是他自己的一个缩影,但是,无可置疑,确实反映出的是东西文化冲撞后华人的茫然不知所措,无可奈何。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无疑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变得更加炙热,而《北京人在纽约》只是描述了第一代侨民在文化冲突下的处境,随着更多的华人华侨的兴起,也许唐人街和所有关“唐”,不能说与自由女神像媲美,但是可以做到,平等相待,这些也正是跨文化传播研究者们需要关注并且探讨的问题,在两种不同文化的冲撞下,如何做到最大化的兼容,使两个文化都保有并不被侵犯,做到最大意义的共赢,这可能是当今传播需要钻研的成功传播之道,“做好跨文化传播研究是软实力落到实处的关键之一”,“影响力是国际传播软实力的最终体现”。当今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如何提升国际影响力,落实传播软实力,发扬我们自身的优势文化精髓,保护地方文化特色,正如最近兴起一时的《舌尖上的中国》,它就是个很好的去传承并发扬我们自身文化的成功典范,让更多的国人加深自己文化的了解,让不知道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开始对中国文化了解。那么《北京人在纽约》的文化处境将决不再重演。

参考文献

[1] 童兵.试析跨文化传播中的认识误区[D].新闻大学,2004.

[2] 尹韵公.谁在对谁行为——基于跨文化传播的思考[J].传媒观察,2005.

茶文化的传播范文第3篇

关键词:淄博;民间工艺;自然地理;社会历史;传统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8-114-2

传统民间工艺既是个体行为亦是社会现象。民间工艺的发达得益于劳动者个人心理特征。相较于西方文化沉醉于极度肉体感性生命而强于极限体育活动,抑或沉醉于极度精神理性而长于系统科学构建,中国文化从来都是游走在感性与理性两极之间寻求“阴阳平衡”。知足常乐的感性诉求和经世致用的精神理性导致绝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重实践而轻思辨,所以古代有精确测算的圆周率却无法构建思辨见长的几何学理论体系。相反地,正因此恰恰成就了中国文化中发达的艺术与工艺分支。在理性与感融地带,中国古人“艺术地”思维并活动着,修身养性的琴棋书画对立于艰涩玄虚的逻辑、数学,因此中国古代科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被“工艺化”了,比如传统“四大发明”的工艺性稀释了深刻的科学性。民间工艺是文化的又是历史的,其发展动因体现出自然属性与社会历史的双重性。

一、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的调查研究

早在远古时代,山东淄博一带就出现了东夷海岱文化以及后来对中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齐文化。在秦早期,齐国盛世时,其疆域极为广阔,它“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将山东省东部沿海以及黄河下游全部囊括在内。太公初封于齐国“以齐地负海泻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乃劝女工之业,通鱼盐之利,而人民辐辏。”另有记载:“昔太公封于营丘,辟草莱而居焉,地薄人少,于是通利末之道,极女工之巧。”可以看出,齐国初期它的自然条件是非常恶劣的,阻碍着农业发展。统治者才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因地制宜的发展渔业、盐业及纺织业等,发展工、农、商业,增加人口,壮大国力。淄博处在山东中部,却仍然可以称得上四方辐凑,交通上,它不但与山东全境相通,而且还连接着华北各地,也与河南、江苏、安徽等省相连接。交通极为便利。这样的便利使它在信息、技术、人才、原材料、产品的流通上获得了极大优势。

二、对淄博民间工艺文化发展历史社会原因的调查研究

伴随文明程度的提高,统治阶级领下的经济、政治、宗教、风俗文化等成为自然地理因素之外又一类影响民间工艺文化发展的历史社会原因。

(一)经济方面的原因1.经济政策的鼓励

经济政策是一个总体概念,包括经济衰退时的复苏型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推动型政策,经济退步时鼓励型的政策和引导经济转型的导向型政策。

太公初封于营丘,为壮大“地泻卤,人民寡”,“方不足百里”的齐国提出 “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桓公时管仲为相延续“抟本肇末,通商惠工”的政策,提高“四民”之“工”者地位,借助“工商食官”之名以稳固的政府采购举措刺激手工业的发展。

2、工匠制度和劳动关系的制约

先秦及秦汉时期,手工业的经营模式以官营为主,兼有贵族经营、乡绅私营和家庭手工作坊几种,并延续至明清,各个朝代工匠制度和劳动关系必然影响到民间工艺状况。

3、 繁荣商业的刺激

在我国,自古以来就“重农轻商”,战国时期,百姓“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不能交换手工制品,只能自用。春秋时期,“百工居肆,已成其事”, “凡建国,佐后列市,设其次,置其叙,正其肆,陈其货贿。” “肆”就是市场,也就是说可以流通。

(二)社会方面的主要原因

1.明初大移民导致异地文化传播与融合

许多不是本地的民间工艺就有可能伴随移民而来到这里。如淄博琉璃工艺。《博山孙氏族谱》:“吾族原籍枣强,洪武三年,祖克让迁居州府南一隅,后又迁居笼水(即今博山之孝妇河)……应内宫监青,造珠灯、珠帘,供用内廷。”可见著名的孙氏琉璃世家来自于山西。

2、社会风尚引导民间工艺潮流

民间工艺既是同时代主流社会风尚的产物亦是其客观表现和铭记。历朝历代自有其标志性时尚,观淄博民间工艺发展史仅以春秋战国及民国初期作为典型。

“各门艺术都或多或少的是民族性的,与某一民族的天生自然的资源禀赋密切相关”。民间工艺成为最具民族性的民间艺术,这从其起源与发展过程中对于本土自然地理条件的直接相关性便可见一斑。然民族特性也绝非一成不变的静态趋势,在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之间经济与文化交流的不断推进中,民间工艺的审美意识亦在相互影响中渗透、融合,比如移民对于民间工艺文化的传播与整合。

传统民间工艺,他们是相同时代下主流社会风尚的产物,也是客观现实表现的铭记。历朝历代自有其标志性时尚,观淄博民间工艺发展史,以春秋战国及民国初期作为典型。

参考文献:

[1](清)魏源.・序言[M].长沙:岳麓书社,2011.

[2]山东省长公署.山东第一次物品展览会审报告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5.

[3]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主编.中国实业志之山东志[M].台北:宗青图书出版公司,1934,12.

[4](民国)林修竹.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M].济南:山东省长公署科,1919-1920.

[5](清)富申修,田士麟纂.博山县志,参见中国地方志集成之山东府县志辑[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茶文化的传播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文化交往;茶文化

1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逐渐走向世界。一方面,以孔子学院、中外文化年等形式为基础的沟通渠道进一步完善,中国文化交往进入空前发展时期。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国家知道中国文化,而中国文化的传播途径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为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提供了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中国自身经济发展迅速,政治文化等各项生活要素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愿意了解中国文化。

2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背景与方向分析

教育是育人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与知识掌握的重要阶段。以往在接触世界教育时,更多的了解到的是以英语文化为核心欧美发达地区文化,中国的汉语文化事实上缺乏一定的影响力,属于东亚地区的区域性语言。在以往,对汉语这门语言来说,无论是其传播地区,还是掌握人群,实际上都较为有限。教育是一种以文化为核心的意识影响,了解文化的前提和基础是语言,无论是听,还是看,都需要用语言做保障。同时随着语言交往范围的逐渐扩大和语言体系化的不断成熟,文化的魅力和认同感也进一步明显。事实上,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语言是保障,但经济沟通才是重点。只有国家强大了,发展了,才会有地区和国家愿意去了解你的文化。如果你自身经济发展落后,基本没有对外沟通和交往,那么文化交往基本上就没有开展的土壤和先天要素。正是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经济实力进一步加强,社会发展不断成熟,使得中国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在这一背景下,汉语作为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纽带,作用更加明显。随着我国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如今对外沟通、文化交往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考量。我国逐渐完善对外文化交往的渠道和途径,无论是文化年建设,还是向全球多个国家开设孔子学院,加大留学生选派及交往人数,完善留学服务政策,丰富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等等,都是国家针对汉语教育发展趋势所作出的重要举措。从其发展方向来看,在未来,汉语教育的国际化、复合化程度将进一步明显。而这一过程也将是让世界各地区了解和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过程。同样正是汉语国际教育日益成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更有保障和基础。这就为我们丰富普及中国茶文化的相关知识内容、完善茶文化研究体系提供了重要帮助。

3以茶文化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可行性———基于二者融合点分析

茶文化并不是一种独立于传统文化的文化元素,其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中对做人、处事的相关要求和规范,对人们掌握道德、礼仪规范的客观约束等等,实际上都在茶文化中有所涉及。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其落脚点只能是文化内容的宣贯与传播,通过充分发挥汉语的工具性指导作用,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而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时,选择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实际上是可行。

3.1文化缩影———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集中反映,也是一个地区几千年传承发展的宝贵继承。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也是唯一一个文化传承未出现断层的国家和地区。在今天,随着文化传播形式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要想将我国传统文化有效、体系化的成功推出,需要我们选择有效的切入点进行推广和宣传。而在这一背景下,茶文化就可以充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被有效传播。究其实质,则是因为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茶文化是几千年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也是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了解的内容。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成熟发展,如今通过茶文化,就能从客观上清楚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整体内容。

3.2核心涵盖———茶文化有效融入了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之所以说茶文化可以代表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要点都在茶文化中得到一一体现。我国是礼仪大国,传统文化中,所提倡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我国是礼仪典范,无论是客人,还是亲属,以及各种事物的处理规范都做了相应的要求。这就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谦让、静心,也在茶文化中被良好继承和成熟应用。同时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对个人的要求与约束,包括个人性格、喜好、正确的处事方式,如何做人与做事等等,这些都在茶文化中有具体的体现。茶文化所倡导的生活理念与我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理念,从本质上看是一致的。正是茶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核心涵盖,恰恰说明了因为茶文化融入了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因此通过推广茶文化,可以很好阐述中国传统文化。

3.3实质一致———两者都是中国文明的集中反映

实质一致,是评判两个内容是否一样的重要标准。对于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茶文化能否代替传统文化,其依据和前提就是两者的实质与根本是否一致。在文化交往高度开放的今天,想要向全世界推广传统文化,就必须选择能够集中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集大成之反映,也是能够代表中国精髓的重要元素。而茶文化也是如此,茶文化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的重要集合,是不断发展的中国文化的见证。正是二者都是中国文明的集中反映,才使得在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可以以茶文化为传播的接入点。通过充分融入汉语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背景,在传播茶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发展。

4结合汉语国际教育背景有效实施茶文化研究的思路分析

文化是其他地区和人们了解该地区风俗、风情面貌的基础,也是展示一个地区形象的窗口。通过文化展现,能让人们对该地区形成相应的直观了解。如今,随着汉语国际教育发展不断成熟,传播茶文化,推广传统文化的机遇日趋完善,这也使得我们需要充分结合时展的客观变化,调整传播形式,丰富茶文化研究思路。通过变革茶文化的认知方式、认知思维,从而实现对茶文化的深度研究。

4.1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构建茶文化传播的新高度

所谓开放的思维,实质上讲的就是任何文化都是可以相互融合、互相贯通的。要打破传统的旧观念和封闭思维。我们必须清楚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文化之间的隔阂与界限逐渐模糊,文化的融合与互通可能逐渐明显。所谓开放的思维,实际上是一种理论认知基础和前提,也是处理茶文化传播的基本思维。随着汉语国际教育日益成熟,如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核心,对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念也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这是时展的必然要求。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实质,想要达到茶文化传播的新高度,就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思维来看待这一文化传播与沟通过程,实现文化的融合发展,通过汉语国际教育这一渠道,为茶文化的“国际化”打下坚定基础。

4.2以中外结合的方法———构建茶文化研究的新渠道

事实上,中国的茶叶很早以前就已经先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个地区,曾经一度,茶叶是我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为我国贸易顺差做出了重要贡献,而随着茶叶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事实上,在国外,也形成了相应的茶文化,而这也应该属于茶文化的一部分。此外,如今孔子学院这一汉语教学渠道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可以在本国家、本地区了解中国文化。而人们在接触中国茶文化的同时,也必然会形成相应的理论认知和体系化感受。而这些认知也属于研究茶文化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在研究茶文化时,必须融入这一新渠道,通过将中外研究思路相结合,实现对茶文化研究渠道的有效延展。

4.3以互动、沟通的形式———构建茶文化研究交往的新思维

任何文化都不是单纯的讲解,却不接受反馈的过程。讲解与反馈,互动、沟通才是文化交往、沟通发展的重要桥梁。一直以来,我们在进行文化传播时,由于语言沟通存在一定障碍和困难,使得整个交往过程并不彻底,但随着文化沟通进程不断加快,想要发展自身文化,加深文化研究理解,就必须重视其他人和地区对该文化的理解和认知,通过文化沟通的不断深化,实现茶文化研究的升华与发展。

4.4以长远、前瞻的战略思维———构建茶文化推广的新格局

茶文化的研究与推广要充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和特点,通过充分融合,实现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而想要做好茶文化的推广与发展,就需要我们树立长远发展思维,超前布局。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使得我们在进行文化继承和推广发展过程中,必须以“超前量”的思维来对外自身发展。只有超前布局、提前谋划,才能为茶文化成功推广奠定坚实基础。而梳理长远前瞻的战略思维,也是在文化沟通交往程度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客观要求。而这正是时展的必然所在。

5结语

随着文化沟通与交往形式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当前已经进入国际化文化沟通、交流时代,而汉语的国际教育也成为趋势和方向。在这一大的背景下,如何进行茶文化的传播,就需要我们在对茶文化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汉语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潮流,实现其传播与推广。而深度研究茶文化,也需要对国外茶文化的内容进行了解。正是语言沟通障碍的有效解决,实现了茶文化交往的创新与发展,成功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革新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林海.汉语国际教育与茶文化传播[J].传播科学,2012,8(15):36-39

[2]范存智.全球化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思路[J].文化论坛,2013,4(7):44-49

茶文化的传播范文第5篇

关键词:明清时期;茶文化;海外传播;特点

茶文化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在明清时期趋于完善,奠定了现代茶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基础。明清时期是茶文化呈现跳跃式发展的时期,茶叶的生产、制造及饮用方法较之以前都发生了巨大转变,茶叶品类迅速扩大,饮茶事宜更为简约,清饮之风最终确立,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得到充分挖掘,哲学意义也得到进一步扩充,真正成为中华民族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化身。明清时期同时也是我国茶文化海外传播的关键时期,此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萌芽诞生,科学技术得到长足发展,航海技术尤为发达,中西方贸易往来愈加密切,中国的物质产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理念进入西方社会,掀起了一阵“东学西渐”的热潮,茶文化以茶叶为载体传至西方各国,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活紧密相连,形成了极具地方色彩的西方茶文化,为世界文化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明清时期的茶文化

我国人民种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饮茶之风的形成则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饮茶活动开始与民族文化相关联。发展到唐代,我国茶文化基本形成,茶事活动由单纯的实践上升至系统的理论,饮茶意义也从其保健功效升华为精神熏陶,享有“茶圣”美誉的茶学大师陆羽著成《茶经》一书,宣告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的问世,内容涉及茶叶的起源、性状、种类、采制、烹煮、饮用、功效、茶俗、茶器、产地等,言简意赅,包罗万象,是后世茶学研究的重要文献。宋代对茶文化的研究更为兴盛,内容广泛而详尽,相关著作多达三十种,既有专谈斗茶技艺的如《茶录》,有鉴别茶品高下的如《品茶要录》,有综合论述茶具选择及茶叶珍藏方法的如《大观茶论》等。明代,茶文化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与儒释道哲学思想的结合更加密切,茶学专著达到七十余部,比如《茶说》一书提到了茶室、人品与茶品之间相似性的问题,《茶疏》则着力于对茶道礼仪、茶叶药理与茶人品德进行评述,还首次记录了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清代的茶学研究以编录和总结前朝的史籍资料为主,比如《续茶经》就是对《茶经》的解释与扩展,其体例按照《茶经》划分为上、中、下三卷,共计十目,字数则由七千扩展至七万。《续茶经》在附录中增添了历代茶法,把唐朝至清朝一千年间的典型文献收录其中,使许多濒临失传的茶学著作得以保存,为后人研究茶文化提供了极大便利,可以说是继《茶经》之后我国茶学研究史上最为杰出的一部作品。茶文化是劳动人民在制茶与饮茶的过程中自发创造而成的文化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茶文化的定义,各位学者众说纷纭,至今尚未达成统一的概念,一般来说,茶文化是人们在生产、利用和发展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来表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思想情感和意识形态的总和。茶学专家姚国坤先生在《茶文化概论》中指出,“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以物质为载体,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茶文化的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在物质形态方面包括茶书、茶画、茶具、茶歌、茶戏、茶叶制品等,在精神形态上包括茶道、茶德、茶性等,在制度形态上包括茶政、茶法、茶礼等,在行为形态上包括茶风、茶俗、茶规等,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民族性、地域性和审美性,是物质与精神、功能与审美、高雅与通俗的高度融合。明清时期的茶文化相比前朝茶文化而言具有独特意义。在茶叶及茶具方面,散条茶逐步取代了团饼茶,茗饮法逐步代替了点茶法,饮茶的整体审美意境得到提升,许多造型精美、花色考究、质地优良的上乘陶瓷茶具应运而生,比如青花瓷、斗彩瓷等,增添了好茶之人饮茶的乐趣。在茶艺方面,工夫茶艺达到鼎盛,“凤凰三点头”等兼具艺术性与技巧性的动作走向成熟,对饮茶的环境、意境和心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茶叶生产技术方面,绿茶的蒸青技术得到改进,炒青技术问世;花草茶的制作工艺大幅提升,很多花草都可用来做茶;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花草茶等七大茶类正式形成。在茶馆文化方面,明清也是茶馆发展的鼎盛时期,茶馆成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场所,各类茶馆遍布大街小巷、数不胜数,形成了特殊的茶馆共饮文化。在精神哲学方面,茶文化自诞生以来就与儒释道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清时代我国统治阶层对佛教、道教和儒教极为重视,茶文化与三者的融合更加深入。儒家文化看重人格与品德,茶文化则有“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以茶品比人品,表明饮茶之人清明质朴、静虑修身的人格特征;道家文化主张天人合一、清心寡欲、淡泊名利、返璞归真,将人的生命融于自然万物,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存在是和谐共生、相互转化的,茶文化汲取了其中的自然思想,认为饮茶的一切环节都要尽可能地简单、纯净,不可破坏茶叶原有的自然品性;佛家文化提倡包容、给予、感恩与自省,它与茶文化的有机结合主要体现在禅茶之上,僧侣每天要在固定的时间饮茶,提神静心,达到禅茶对于“和、静、清、俭”的要求,极大地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2明清时期茶文化的海外传播

文化传播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来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或信仰的全部社会交往活动,包括商业贸易、文化交流、技术传播、人口迁徙、文化教育等一系列物质和精神途径。明清时期茶文化的海外传播主要通过对外贸易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外经济、政治、科技情况及涉外政策的影响。明清时期,民间手工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资本原始积累开始,私人海上贸易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民间经济往来频繁,中国的丝绸、茶叶、陶瓷等被运往海外并获得了各国人民的喜爱,相应的文化形态也进入东西方各国,开启了“东学西渐”之路。明清时期茶文化在东方国家的传播范围主要包括日本与朝鲜。日本和朝鲜与我国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自古经济往来与文化交流甚密,唐朝时期就已接触到我国的制茶与饮茶文化,形成了各自茶道的雏形,不过当时仅限于贵族阶层,明清时期茶叶贸易与茶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化,茶叶成为日常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人家,儒释道思想也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茶文化在日本和朝鲜呈现出系统化、模式化的发展态势。其中,日本茶道在明清时期定型,以“和、敬、清、寂”为主要理念,既展现出中国茶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特色,展示出日本民族谦和宁静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朝鲜茶文化则更加注重我国茶文化的礼仪与规则,意欲通过茶道对人的行为进行教育和约束,最具代表性的是每年5月25日全国茶日中举行的“五行茶礼”仪式,人们衣着规整、举止庄重,向神农氏神位献茶,展现出朝鲜茶道文化中“礼、敬、和、静、清、玄、禅”的思想。明清茶文化在西方国家的传播则集中体现为英国茶文化与美国茶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我国茶文化自十七世纪进入英国以来,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尽管起源于中国,但受自然地理条件与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创造出以红茶为主的混饮式茶文化。众所周知,明清时期茶文化清饮绿茶,为何到了英国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呢?这是由于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湿润多雨、气候阴冷,绿茶性寒,在这种条件下长期饮用会导致脾胃不适,而红茶性温,具有暖身、养胃、健脾的功效,自然得到了英国人民的青睐。至于混饮的方式,则源自英国价值理念中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下午茶”文化中有非常鲜明的体现。英国人的午餐与晚餐时间相隔较长,且午餐颇为简单,每到下午四点左右就会感到饥饿难耐,于是人们开始以点心、水果辅茶,并在茶中加入牛奶、蜂蜜、水果、黄油、鲜花、香料、咖啡、鸡蛋等,以保证均衡而全面的营养,促进体能恢复。除下午茶以外,英国人每天会有多个固定的饮茶时间,清早醒来要在床边享用一杯“早安茶”,早餐时辅以“早餐茶”,上午十点左右为“上午茶”时间,午饭时刻享用“午餐茶”,下午四点左右为“下午茶”,晚餐时饮用“晚餐茶”,就寝前还要来一杯“晚安茶”。除了每天固定的饮茶时间以外,英国人还会举办名目繁多的茶宴、茶会、茶餐等,形式优雅,气氛尊贵,用具考究,参与者要身着正装,行为端庄,举止得体,充分展现自我的文化气质与内在修养,成为英国人社会交往的重要平台。与讲究形式与细节的英国茶文化相比,美国茶文化就显得随意而时尚。起初,美国人在西方殖民者的影响下,采用的是相似的混饮方式,后来,随着茶叶贸易的开展与茶文化的普及,加之美国自由意识、开拓主义、创新理念和实用主义的影响,美国茶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饮方式,发明了袋泡茶与冰茶,以适应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为现代茶文化的发展做了突出贡献。

3明清时期茶文化海外传播的特点

茶文化是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形式,能够随着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做出相应改变,生命力强,影响深远,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明清时期茶文化的海外传播历时长久,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我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但受交流方式与外部环境的种种限制,并未形成规模,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中外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茶文化找到了持续有效的传递方式,包括茶叶贸易、著作翻译、人际交流等,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各国的社会生活,并深入到文化艺术领域,催生出一系列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文学、艺术、绘画、歌曲、建筑等作品,对各国的风俗习惯产生了显著影响。茶文化在很多国家的语言文字中形成了关于茶的谚语和词组,丰富了各国的语言体系,使茶文化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连结更加紧密。其次,茶文化对各民族的物质及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清时期茶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态度、人格追求、审美理念、思想意志、内在情感、礼仪观念等,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念、和谐理念、自省思想与淡泊态度,对民族性格的塑造和社会氛围的搭建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茶文化传入海外以后,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娱乐、休闲和餐饮的方式,还承载着各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提炼民族个性、谱写民族历史的文化手段,对各国的物质及精神文明建设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茶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也是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融合。在我国,茶文化注重精神享受,人们通过饮茶来获得身心的平和与宁静,通过研究茶的品格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与品质,熏陶自己的思想情感,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在东方国家传播时,由于文化背景的相似性,比如日本与朝鲜的茶道文化也是以精神享受为主,但在西方国家传播时则不然。西方文化体系以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为核心,强调饮茶的保健功效与交际功能,混饮方式的确立、袋泡茶与冰茶的创造就是有力的说明。当然,明清茶文化在肯定其精神价值时并不否认其物质价值,海外各国茶文化同样认可茶文化的双重价值属性,并都把茶文化视为展现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的窗口,彰显出茶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毫无疑问都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娇艳明媚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刘勤晋.茶文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陈香白.中国茶文化[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

[3]姚国坤.中国茶文化概论[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4]王漪.明清之际中学之西渐[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