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集体经济发展经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京津冀 区域经济 一体化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京津冀区域经济以北京为核心、天津河北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潜力巨大,分析该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研究制定区域经一体化发展的对策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均GDP情况分析

GDP是一国或者某个区域的综合经济水平的直接体现,反映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和综合经济水平。研究分析京津冀地区的人均GDP对于考察当前经济状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看,在2004-2013年10年间,河北省地区GDP明显高于北京市和天津市,每年的总量都几乎相当于北京和天津的总和,但就人均情况看(表1),却明显偏弱,北京和天津的年人均GDP都高于全国2-3倍,而河北低于全国平均值。就经济增长速度看,北京市增速在京津冀地区中最快,其次天津,再次河北。

(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析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大规模组织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其实现程度能直接影响下一个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该投资涉及国有企业、城乡集体经济单位、其他经济成分和居民个人的投资行为。在近几年,京津冀地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发展,规模不断增加,且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其投资仍然存在结构不完善的问题。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例仍然较小,个人投资的无序化现象还比较严重等等。

(三)京津冀产业结构分析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各具特色。例如北京市以第三产业为主,各种新兴服务业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传统制造业工业经济开始陆续退出区域经济。天津产业结构与北京的不同,第二产业是支柱产业,且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在比重上十分接近。河北省第二产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且成熟程度也明显高于第一第三产业。从总体特征来看,三地产业结构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也具有很大的潜力。

二、完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一)破除行政分割下的经济合作壁垒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阻力就是行政体制上的相互独立而产生的经济合作壁垒。三地行政分割十分明显,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固定资产投资调配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独立化倾向。这种相互间缺乏沟通和协调的机制,一定程度上造成三地之间重复建设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出现。为此,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首先要对行政壁垒做出统一的规划处理。可以在行政体制上建立一个协调三地合作发展的统一组织机构,将行政体制上不利于合作发展体制障碍进行详细的梳理和整顿。

(二)创造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包括思想文化环境、硬件基础设施环境、政策环境、体制环境等。首先思想文化环境作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软环境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文化认同对于增强彼此间的合作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全面启动,经济发展文化先行成为一种促进合作交流的途径。通过营造和谐、有序的文化氛围,加强企业与地方之间的共融性。其次,硬件配套设施的建设,如铁路、机场和港口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对该地区内部以及内部与外部的联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减少企业的物流成本,增强企业与外界的联系,提升该地域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力等。另外政策制度环境是影响一体化进程中的又一重要因素。在三地政府协调下应当尽快出台产业发展的共同政策,对政府的经济行为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规范,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大政府在促进三地经济共同发展、协调发展中的作用。

(三)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生态环境是现代经济体综合实力的体现,它的优越程度将影响地区经济发展。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传统工业的重要分布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资源消耗、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该地区转型升级的一个不利因素。因此,在推动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应当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始终遵循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的原则。

三、结束语

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京津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体制的系统化还是在功能的完善性上都与长江三角区和珠江三角区存在较大差距。目前这两个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已经较为成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带有明显的不可复制性,京津冀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进程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不断的摸索中推进。

参考文献: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范文第2篇

经济增进源自实体经济的开展

实体经济大体是指农业、制造业及效劳业,涵盖第一、二、三财产,是一国经济开展的基本。在经济全球化前提下,列国根据比拟优势开展具有竞争力的财产,如兴旺国度鼎力开展现代效劳业、高端制造业,开展中国度鼎力开展制造业、效劳外包或出售资本。实体经济中一、二、三财产的构造,是根据消费需乞降财产劳动出产率状况动态开展的。跟着制造业劳动出产率超越农业,很多农业就业生齿转入制造业,劳动者在高效率部分取得更高的待遇,本钱也会流向高效率部分取得更多收益,财产构造随之转变。相同,当效劳消费需求添加、效劳业效率超越制造业时,也会惹起资本从新装备。跟着效劳业特殊是高效率的现代效劳业疾速开展,效劳业比重超越制造业。经济更加达,现代效劳业比重就会越高,这是契合消费需乞降财产部分劳动效率转变规则的。不该把实体经济狭义地舆解为制造业,效劳业特殊是现代效劳业也是实体经济的主要构成局部。国际经济竞争就是劳动出产率的竞争,财产构造首要也是根据财产劳动出产率转变而晋级的。

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是基于钱币、信誉、将来收益讨取权证等与实体经济相联系关系的虚拟经济或符号经济系统。物物交流发生钱币需求,动摇平抑发生信誉系统,资本装备发生将来讨取权证如股票等金融东西,这些符号系统具有促进经济开展的主要效果,用好了可以降低买卖本钱、优化资本装备、加速经济开展。但假使虚拟经济不是依据实体经济的需求而开展,而是与实体经济脱节,招致过度刊行钱币或准钱币,就会推进通货膨胀、资产泡沫,惹起投契,构成自我推进、自我完成预期的资金轮回圈,与实体经济越来越远,直至发作危机。自虚拟经济呈现以来,人们都但愿征服它,但依然危机不时,并且每一次危机的发作和终局都大致一样:普通是起始于经济昌盛之后实体经济开展的动力和立异缺乏,实体经济中很多钱币析出进入虚拟经济系统,金融监控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又推进私家、企业、当局过度欠债。如美国在经济“大昌盛”后,因私家过度欠债投资房地产而招致次贷危机以致囊括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从中可以看出,实体经济的立异开展和金融准则的完美健满是平抑虚拟经济膨胀最有用的办法。

开展中国度经济赶超大多基于资本禀赋,如我国很多充裕劳动力是制造业赶超的根底。2001年我国参加世界商业组织,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迎来财产晋级和立异开展的时机,但也遭到国际经济格式调整的冲击。当前,我国经济就面对着构造调整和表里需再均衡的压力。国际钱币基金组织剖析兴旺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在曩昔50年中的28次外贸顺差逆转的阅历发现:经济再均衡的进程会降低经济增进速度,但还能促进经济构造调整和立异;经济构造调整招致就业构造调整,商业部分就业下降,非商业部分(效劳业)就业增进加速;财产构造调整和技能立异加速,非商业部分和中高技能财产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分明进步,在国际分工价值链中的位置提拔。我国当前的经济再均衡比以往更深入,并将继续多年。从国际经历看,完成经济转型是基本。应把开展现代效劳业和技能立异作为实体经济开展新的偏向和动力,不然,扩展内需就要靠进步欠债率,资金就会从实体部分流入虚拟经济。

需乞降劳动出产率决议财产晋级

一国财产晋级根本遵照两大规则,即恩格尔需求变化定律和库兹涅茨财产劳动出产率变化规则。恩格尔定律是指跟着居民收入程度的进步,食物消费占消费比重逐渐下降,并扩展为物质消费比重下降、效劳消费比重上升,然后引致效劳业开展。库兹涅茨以为,一、二、三财产之间存在劳动出产率的差别,这推进劳动力在财产间转移,引致资本在财产间从新装备。从财产晋级的普通规则看,兴旺国度第三财产比第二财产具有更高的劳动出产率,这会推进第三财产继续扩张和资本向第三财产装备。然则,假如第三财产遭到某种体系体例按捺,劳动出产率比第二财产低,就会招致效劳业难以开展,或许即便开展也会招致经济效率下降。当前,良多开展中国度第三财产的比重曾经超越60%,但因为劳动出产率仍低于第二财产,招致这些经济体中很大一局部是效率低下的第三财产,经济堕入低增进怪圈。可见,财产晋级的要害是提拔财产劳动出产率。只要提拔财产劳动出产率,才干加速财产晋级并带动经济高质量增进。

我国人均GDP程度曾经进入中高收入阶段,消费晋级曾经提出了提拔消费质量和加大效劳消费供应的激烈要求,当时看病难、上学难、行车难等景象恰是效劳消费需求得不到知足的旌旗灯号。知足效劳消费需求首要应依托开展现代效劳业,包罗金融、交通、电信及信息效劳、文明财产以及公共根底设备如供水、供电、排污等效劳,这些效劳部分是财产需求的新偏向。但是,这些部分还存在垄断或行政控制,很多社会资本难以进入。还,效劳业中传统低效的效劳业占很大比重,如餐饮等。这些部分关于短期处理就业问题虽然有意义,但因为劳动出产率低下,很轻易遭到房租转变和经济动摇的袭击,且难以规划化开展。只要提拔现代效劳业的比重,知足消费晋级和效劳业全球化竞争要求,才干为我国财产晋级供应动力和空间。

相同,制造业的技能立异和劳动出产率提拔是我国实体经济开展最主要的环节。我国制造业规划曾经很大,正逐渐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发明”。需求留意的是,技能立异需求更多体系体例鼓励、市场鼓励,而不是当局直接干涉。当局发扬效果的范畴在于完美准则和增强监管。当时全球制造业的技能立异和设备更新都与当局规范牵引相关,如节能减排规范带动设备更新革新、修建资料改良等。因而,在技能立异上当局应增强鼓励性准则设计,树立更为严厉的控制规范,推进企业技能设备晋级,裁减掉队产能,再经过减税、上市等市场方法鼓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发明”。

世界上成功的制造业中间如德国和新加坡,一个凸起特点就是果断压低房地产价钱,坚持制造业人力本钱与劳动出产率同步增进,强化人力本钱优势和立异优势。而良多阅历了房地产泡沫的国度,很多财产曾经转移出去。我国要坚持制造业大国位置,进而成为制造业强国,就必需按捺房地产泡沫。

掌握开展立异周期,推进构造性革新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范文第3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 经济 研究

前言

竞技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依赖于经济同时又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湖南省竞技体育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如何?湖南省运动员从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取得一个第六名到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取的金牌数、奖牌数及总分位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一:即7枚金牌、1枚银牌、5枚铜牌、1个第4名、3个第5名、1个第7名,创造了湖南省体育史上的辉煌。尽管近年来湖南省竞技发展很快,但目前对湖南省竞技体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还很少,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本文试图进行一些尝试性的研究,为湖南省竞技体育和经济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湖南竞技体育成绩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

1.1 湖南省竞技体育成绩分析

竞技体育运动发展,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奥运会是世界最高级别的体育盛会,亚运会和全运会作为亚洲和中国的“奥运会”,其规模、声势和影响,以及对社会的吸引力,对群众热情的激发,对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都是其它任何形式的运动会所不能比拟的[1]。因此,奥运会、亚运会和全运会的成绩最能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技体育发展水平。本文以湖南省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亚运会和全运会所获取的金牌数与总分情况进行分析。

1.1.1 湖南省运动员在第23―27届奥运会上的成绩分析

世纪之交的中国竞技体坛,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旧的格局不断被打破,一些竞技运动的新生力量不断产生,竞技体育中垄断与反垄断的较量日趋激烈[2]。湖南省运动员积极代表国家参加奥运会,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取得一个第六名到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金牌数、奖牌数及总分名列全国各省市区第一,湖南竞技体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湖南省运动员在23―27届奥运会上获金牌数量变化如图1所示:

1.1.2 湖南省运动员在第7―13届亚运会上的成绩分析

湖南省运动员代表国家积极参加亚运会,从第七届亚运会上获取2金到第十三届运会获取13金,充分显示了湖南竞技体育较强的实力。如图2所示:

1.1.3 湖南省运动员在第1―10届全运会上的成绩分析

作为我国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全国运动会,是中国体育行政区域之间的最高竞技舞台,其历届运动会上各参赛代表团的成绩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各省市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及各地区的竞技实力差异。本文以湖南省参加历届全运会的有关成绩资料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湖南省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2]。各省市区在全运会的训练和比赛上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而在全运会上获取的金牌和总分排名基本上反映了其竞技体育的实力与发展水平。同样,最能反应湖南省竞技实力的指标也无疑是全运会上所获得的金牌数[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湖南省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竞技体育运动发展新路,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图3是湖南省运动员在1―10届全运会上金牌变化图。图4是湖南省运动员在1―10届全运会上名次变化图。

由图3中可以看出,只有在第5届和第10届全运会,湖南省的成绩有所下降外,湖南省的体育水平基础上呈显著的逐年上升趋势。

由图4可以看出,从1959年湖南省运动员在第一届全运会居第21位,到十运会的第十位(不计雅典奥运会带入的金牌),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而且,从第六届到第十届全运会,湖南排名基本上保持在前十名左右,在全国显示了较高的竞技体育发展水平。

1.2 建国以来湖南人均GDP发展情况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常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为主要衡量指标,根据国际经验,GNP超过1000美元,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变化[4]。建国以来,湖南经济发展较快,但与其它省份相比,GNP在全国排名基本没有变化。图5显示了1952―2002年湖南GNP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表1则显示了湖南省竞技体育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由表1可以看出:湖南省运动员在悉尼奥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在全国排名第一,而同时期湖南省的GNP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在全国排名第17和第26,处于较低水平,这一巨大的反差说明湖南竞技体育发展优先于同时期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以运动员获得的金牌数量为标准还是以总分成绩在全国的排名为依据,湖南省竞技体育发展势头很好,但图5中显示同时期湖南省的GNP在全国一直处于二十名左右,这一系列事实证明:经济与竞技体育的发展有时也会出现不平衡性,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湖南省也可以有较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从而形成了湖南竞技体育发展的特殊现象。

2 结论与建议

2.1 对湖南省运动员在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奥运会、亚运会和全运会上获取的金牌数量及总分在全国的排名,以及同时期湖南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排名的分析表明:湖南省竞技体育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且已实现了突破性进展,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处于较低水平,显示了湖南省竞技体育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且湖南竞技体育发展优先于经济发展的特殊现象。

2.2 湖南省应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促进竞技体育和经济的和谐发展,实现体育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效益。

参考文献:

[1]凌平.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竞争格局的比较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0,(3):9.

[2]颜炳孝,李子芹,李长俭.从全运会看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J].山东体育科技,1999(4):55.

[3]罗智.我国全运会竞技集团实力差异及时空变化轨迹[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4):69.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巍山县;经济发展;问题;对策

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县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当地经济发展具有特殊性。巍山县是多民族自治县,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其多民族的人口结构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巍山县位于高原山地地区,虽然拥有丰厚的自然和旅游资源,但交通、内需、产业结构等问题,是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巍山县经济发展基本概况

截至2014年末,巍山县户籍人口为31万,劳动力人口为18.5万人,占总人口的59.68%,劳动力人口中还有16%的富余劳动力。据2015年巍山统计年鉴统计,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75492万元,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比”增长10.4%,生产总值有一个稳步健康的提高。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5973万元,同比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169456万元,同比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150063万元,同比增长8.9%。目前,巍山县的招商引资在第二产业方面以“一园四片”工业园区为主要平台,加强招商项目服务和跟踪督促。但就整体而言,该县的招商引资重点仍然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以农产品加工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为招商引资的主导方向。下表清晰地反映出巍山县重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招商引资数量和重大项目占比也是最多的。

二、巍山县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不发达

目前,制约巍山县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滞后。巍山县作为多民族自治县,其特殊的地域特征决定了,到目前为止,部分行政村、自然村依然没有解决“村村通”问题。交通的不便利,直接影响的是居民的出行量和交流,造成闭塞;交通的不便利,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巍山县,无论是在景区景点的打造,还是在吸引游客提高景区的载客量方面都严重受到制约,对巍山县发展旅游业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的影响较为巨大。同时,交通的不便利,对巍山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及农产品的外销出口的巨大影响更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政府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不仅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内需不足,出口市场窄

从2015年的巍山县政府发工作报告和巍山县人民政府网站来看,巍山县政府是十分重视招商引资的。但问题在于,巍山县把招商引资作为解决政府性负债,摆脱政府手中没有钱的尴尬局面的办法,致使该县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有针对性的实施办法。巍山县的经济发展需要有自己的活力,如何拉动内需,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找到适合巍山县出口的市场,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巍山县现在的产业结构是“二一三”结构。巍山县不能走资源消耗型的工业化道路,但轻工业、低耗能的建筑建材业可以作为巍山县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按照产业结构发展的规律,巍山县产业结构应调整为“三二一”结构,坚持发展以南诏国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建设为重点的旅游业和现代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打造好以风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以锑为主的矿冶业等第二产业是目前巍山县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向。

(四)县内贫富差距大

经调研,巍山县居民收入有相当大差距。有些居民家庭年收入可达十几万,有些居民却只能吃低保。差距的存在,除了家庭背景、居住条件等客观条件制约之外,还有因历史的原因导致的社会发展不平衡程度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不同的原因,问题的解决需要信心和耐心。

(五)旅游景区的宣传与规划力度不够

巍山县旅游资源丰富、景区景点有浓郁的特色,但较之大理古城、丽江等著名的旅游地,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对景区景点的有规划的打造,并扩大宣传,增强吸引力存在差距。因此,在深度挖掘旅游资源,做特现有景区景点的同时,对整个巍山旅游业及其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做好宣传这篇大文章,是巍山县经济发展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对大理市巍山县经济发展问题提出的建议及策针建略

(一)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巍山县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建议在巍山县落实26亿的者摩山隧道招商引资建设项目,使巍山县成为大理州通往普洱市等地的重要通道,通过提高巍山县的交通辐射力,促进旅游业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议充分利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建设的有力条件,争取国家和云南省、大理州的政策支持,努力解决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问题;建议用好政策,很抓村村通工程,对不适宜居住的村寨,加大安居工程的建设和投入力度,谋求新的发展。

(二)实现拉动内需和扩大市场的统一

虽然巍山县拉动内需和扩大市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是这是一条必须要探索的道路。要真正拉动内需,巍山县政府需要充分考虑,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通过供给侧改革,为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同时,需要进一步认真解决好脱贫致富问题,努力增加居民收入,为拉动内需和扩大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巍山县可以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在农产品及旅游产品的加工制作方面形成特色和拳头,拓宽大理、丽江等著名旅游地的市场,巍山县还临近保山市、临沧市和南涧彝族自治县,除了向大理、丽江寻找市场之外,也可以挖掘着三个地区的市场及资源为我所用。

(三)打造以旅游为中心的龙头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链

在大旅游发展的背景县,凭借巍山县独有的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做特做精旅游产业,使之成为巍山县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建议进一步对巍山县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认真规划,并通过实施认真落实规划,谋求旅游产业的新发展;建议进一步打牢旅游品牌的基础,如赋予“美食节”以更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提升巍山县的旅游知名度,扩大特色旅游影响力;进一步扶持并打造精品客栈,有助于留住游客,助推巍山县旅游经济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建议以旅游产业为龙头,打造出有巍山特色的产业链。当前,通过旅游纪念品、特色美食的开发,通过“互联网+”的模式的介入,通过旅游产品电商平台建设,加快智慧旅游步伐等措施,不仅可以助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和发展,而且,能以旅游产业的发展为龙头,带动巍山县产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助推巍山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脱贫致富

建议巍山县政府在脱贫致富方面,进一步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争取政策支持,整合资金,创新产业帮扶模式,做好以龙头企业帮扶带动群众增收、以专业合作社帮助带动贫困户增收、以家庭农场实现贫困户增收三篇文章;加大精准扶贫的力度,在发动群众、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上采取超常规措施,注重把扶贫搬迁与发展旅游相结合;除了改善居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外,必须高度关注居民的精神生活,如何转变居民落后的旧观念,激发居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居民主动有意识的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改变政府一头热,居民等靠要思想,让居民自觉自发的致富,才是一条长远的脱贫致富道路。

(五)加大巍山旅游景区宣传,打造有巍山特色的旅游

对于旅游的宣传,一是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广告要打出去,人力、物力的宣传都需要资金。要让游客知道有巍山县这个地方,游客才有意识到巍山来旅游。二是打造巍山的特色,如果巍山县的景点景色是别的景区都有的,或者别的景区远远超过巍山县,那么游客肯定不会选择巍山县旅游。巍山县要打造一个别的景区景点无法模仿和超越的特色,使之成为品牌。比如巍山将小吃打造为旅游的一项品牌就是十分成功的,有相当一部分热爱美食的游客慕名而来,从而使游客驻足,增加了游客在巍山县的停留时间。

四、结语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 县域经济 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成为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及实力的关键指标,只有实现县域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好实现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对于河北省而言,虽然地处京津腹地,但由于京津对人才、技术、资源的空吸能力,以及政策、历史方面的原因,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不容乐观,“环首都贫困带”这一概念反映出河北省保定、承德、张家口区域性的贫困。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质性推进,河北县域的经济发展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以及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河北省的县域经济发展要不断转变思路,依托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资源合理规划,找准方向,切实提升河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1.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就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河北省发展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河北城镇化水平、城镇化质量不高,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不足;同时,河北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型、高耗高污的产业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严重缺乏新兴产业的支撑,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资源的消耗与环境的污染,河北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质量偏低,主要特征有:第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不能结合自身优势,特色产业少。第二,县域经济结构不合理,如:工业比重大且多处于产业链初级,经营管理不完善;服务业规模偏小;城乡发展严重失调。第三,县域间合作共赢意识差,地方保护主义盛行,资源浪费严重,加上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限制了区域经济的规模增长。第四,县域经济偏重资源消耗型和生态破坏型的粗放发展模式,重视提高财政收入和经济数据,忽略了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第五,人力资源不足,尤其是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既不能很好地带动县域经济发展,也不能合理有效利用县域的资源,环境的污染、资源的高耗也无法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因此,河北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应当把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产业。

2.京津冀一体化带来的影响

长期以来,京津地区有着优越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资源的优势,这种优势又使得人才、资金等各方面的优势资源集聚到北京、天津。这种对各种资源的“空吸”进一步地影响了河北各个县域的发展。北京、天津成为“超级城市”的同时,河北成为各种资源、人才的输出地,而不是受益地,这主要体现了京津等大城市的资源聚集能力。此时,中心城市对周边县域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是抑制,并造成“环京津贫困带”的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周边县域经济的发展。

而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京津中心区域的产业转移、人口疏散、相邻城市1-2小时交通圈的建立,意味着京津等大城市开始重视并发挥资源扩散能力。在此前提下,河北县域经济的区位优势与后发优势更容易显现,各县区应当积极对接,全面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尤其是京津地区企业入驻周边县市,有利于河北省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吸收先进的技术、资金、人才、信息以及先进文化和管理经验。对于县域经济而要合理把握定位:一方面要承接市域经济产业转移;另一方面要成为市域经济的配套补充。因此,县域经济必须重视自身定位,最大限度地吸纳优势资源,推进更深层次的技术革新、产业创新,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

对于河北各县域,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承接产业转移不仅是机遇,更凸显出不少问题:河北省县域经济大部分处于生产企业粗加工、对本地资源依赖度过高、技术含量低、创新能力差、产业升级困难的状态。长期追求“短、平、快”的粗放式发展带来的高投低产、资源短缺、生态恶化等环境与发展间的矛盾已成为制约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对产业的顺利承接,以及承接后的后续发展能力。因此,河北各个县域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不仅要积极吸收先进资源,快速发展;同时,更要积极转变发展思路,改变增长方式,统筹城乡、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走有利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河北县域经济发展方向的几点思考

河北县域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加强与京津以及其他中心城市的联系,合理吸收资源借势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在经济对接、产业承接的过程中优化产业结构,整合自身优势产业,实现产业调整升级,实现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第一,实现农业产业化。在保证事关民生的农副产品生产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区位、资源优势,给农民带来更多实惠的经营项目的发展如:畜牧、水产、园艺等方面开展多样化经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工商的一体化经营,实现种养与产销的一条龙经营模式,建立系统的农业经营体系。加大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投入力度,保证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增强对农民的培训投入,用技术更新带来财富,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第二,发展配套产业体系。河北县域经济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功能定位应当着眼于承接转移产业、建立与中心城市工业相关的配套加工业、发展服务业。因此,河北县域经济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以及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重视发展配套产品、中心城市优势产业的下游产品和其他相关产业。通过承接大中城市的产业,同时也在为中心城市提供保障与服务中发展。对此,河北各个县市,应当制定配套相关中心城市、甚至京津地区的总体发展规划。

第三,发展循环经济。首先,通过强化行政管理机制,合理布局整体规划,发挥调控职能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也要运用价格、税收、补贴等手段调节市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其次,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扶持高科技含量、效益好、资耗低、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的产业,彻底淘汰旧产能。同时,推进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不仅要在各个乡镇个体企业、乡镇企业中,尤其是在化工、建材、采掘等行业,推进清洁生产,鼓励企业

采用新原料、新工艺,淘汰关闭落后工艺设备,实现“减污、增效”。更要积极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吸引更多资金投入发展循环经济。

参考文献:

[1]薄锡年.河北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