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发展形势

经济发展形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发展形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发展形势

经济发展形势范文第1篇

一、以思想大解放,努力营造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别人也在发展速度加快,发展。别人的发展速度更快,总是先我一步。纵向比,县第一季度GDP和县级财政收入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形势还可以,但横向比,县的财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37.1%石嘴山市的财政收入增长42%高出我县近6个百分点,竞争日趋激烈,加上行政区划调整后,县财政供养人员增加近2000人,各项基础设施支出增多,负担加重,压力加大,形势不容乐观,现实不允许我有丝毫的松懈。总在说电力、运力等是瓶颈问题,但最大的瓶颈问题是人的思想问题,有了思想,才有思路,有了思路,才有出路。近年来,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和作风整顿等措施,思想有了一定的解放,但还不够,观念更新太慢,没有完全把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首要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真正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出现的新问题,总是观望的多,探索的少,照搬的多,创新的少,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走,所以总是慢人半拍。

二、以职能大转变,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

随着经济日益全球化,世界经济已融为一体,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竞争日趋激烈,服务成为一个地方经济发展快慢的关键。哪里的服务搞得好,投资商就到哪里投资发展,哪里经济发展速度就快,就能抢得发展的先机。抓服务,关键在行政职能的转变,要深刻理解政府就是服务,干部就是服务员,投资商就是顾客,就是上帝。在这一点上,县工商、经贸、土地、发展计划、园区管委会等部门作了大量工作,真正体现了政府服务经济的职能。从总体上来看,我县在服务质量上较去年有所下降,在个别部门和干部中,存在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的不良现象,有些部门未经批准,擅自到园区、企业检查,甚至乱收费,干预企业的正常生产,挫伤了投资者的热情,大大影响了县委、政府的形象。有关部门要站在全县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多服务、少收费,多支持、少干预,未经县委、政府主管领导同意,有关部门不得随意进入园区和企业进行检查,要变管理企业为服务企业,在全县营造良好经济发展环境,让企业自由自在的发展壮大。在涉及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问题上,有关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要一个口号、一个调子,保持同步,协同作战,不允许各自为战。对几个部门联合办理的有关事项,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将对相关部门和责任人进行严肃查处。近期,县委、政府将邀请企业业主对各行政职能部门进行一次背靠背的评议,对排名靠后的限期整改,对一意孤行,不从全县大局出发的,部门不予评先,并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情况严重的,将给予组织处理。

三、狠抓落实,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凡是县委、政府制定出台的优惠政策,所做的承诺,必须说到做到,能给的优惠政策一次性给够,承诺及时兑现。坚持既定的各项奖励政策不变,对为全县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重奖、提拔和重用。对发展迅速,对县级财政贡献率大的企业业主,从经济、政治等方面给予相应的待遇。县计划、经贸、财政、税务、土地等部门要积极应对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按照自治区陈建国书记所讲的,积极搜寻全国其它地区所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及时调整和修订过去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并进一步完善,做好政策的对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现实性。

四、加大环保力度,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过去的发展中,不可否认。由于县情的因素,出现过重发展、轻环保的行为,没有认识到保护环境实质上就是保护经济的发展环境,那是当时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不能说是谁的错。现在从中央到区、市、县,大家对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各方面的政策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下去。结合平罗经济发展的实际,工作中应本着“边发展、边治理”边发展、边规范”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堵绝以牺牲环境而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发展的净土和发展空间,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环保局要建立动态监测系统,对已形成的污染企业,要按照政府限期治理通知的要求,治理合格后再投入运行;污染治理上,要将关口前移,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监管;项目审批时,严格遵守“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经贸、环保、园区管委会等部门要彻底摸清园区内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把企业进行归类,按照园区的总体规划进行合理摆布,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放到一个小区,不要乱批乱建,同时,加强对已批企业的监测,加大对未经批准擅自改变原来项目性质企业的查处力度。环保局和广电局要加强环境保护正面宣传,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向企业进行环保政策和环境技术有关信息的宣传,要加强对环保政策、法规知识的学习,使企业和领导逐步提高认识,自觉开展和支持环保工作。

五、加大征收力度,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财政环境

县财政、税收等部门要充分发挥为国聚财、为国理财的职责,牢固树立抓财税工作一天都不放松的思想,认真贯彻“强化征管、堵塞漏洞、严厉打击偷税行为、清理欠税”的方针,加大征管力度,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督力度,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积极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招引资政策,扩大税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发展形势范文第2篇

以稳定价格为核心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国际金融危机给保障我国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带来新的挑战,即如何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如何防止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去年9月份以来,国际主要农产品价格前高后低,波幅高达30%以上,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全面下滑,预计短期内很难明显反弹。这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非常不利。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农产品需求减少是农产品价格下行的重要原因,全球农产品供给增加导致了农产品价格的下跌,能源价格暴跌也加大了农产品价格下行的压力。农产品价格剧烈震荡,大大增加了我国调控农产品供需平衡的难度。因此,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仍是今年农业发展重中之重的任务。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形势总体不错,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可以确保,但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角度考虑,从确保实现扩内需战略目标的高度着眼,今年应该将保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并适度回升作为重要任务。这就需要加强和改善农业宏观调控,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统筹处理好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的关系,通过保障农民种粮收益来实现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统筹处理好农产品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关系,重点是避免个别农产品的数量变动影响对粮食安全形势的判断和宏观经济的预期;统筹处理好长期政策与短期政策的关系,既强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充分发挥临时收储和进出口调控等短期政策的效能。

以调整结构、完善体制为根本方法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加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沿海地区外向度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严重冲击,数以千万计的农民工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稳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的矛盾,有着深刻的体制和制度原因。区域之间产业布局不合理致使大量农民工在省际年复一年地流动,过于偏重外向型经济致使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城镇化过程中相关制度改革滞后暴露出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矛盾。今后一个时期,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有四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不会因国际金融危机而逆转,确保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应成为长期战略。二是为有效兑现“人口红利”,需要更快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缓解农民工结构性失业问题,将我国劳动力的短期优势变为长期优势。三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候鸟式”流动问题,需要统筹工农和城乡发展,加快制度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转移,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偏重投资和出口向投资、出口、消费并重转变,经济由区域非均衡发展尽快向均衡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向一元结构转变。四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扩大农村内部就业。应在发展特色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下功夫,鼓励各地根据实际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尽可能追求产业或产品的差异化,以拓展不同的市场空间。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积极发展农村生产性和生活业,努力提升农村专业化分工水平,不断拓展农村就业的领域和空间。

以强农惠农、改革创新为主要手段促进农民增收

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加大。农民增收困难,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农业增产不增收的局面有可能再现,而且增产后还有可能出现农产品“卖难”问题;二是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工资性收入有可能下降,并且很不稳定;三是有利于农民稳定增收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尚未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还不健全。今年中央1号文件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主题,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落实中央有关部署,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可重点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大“多予”的力度。适度提高粮食直补标准,加大农资综合补贴力度并完善补贴动态调整机制,以综合性收入补贴的增加来直接促进农民增收。充分发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生产性专项补贴的引导作用,提高补贴标准,扩大覆盖范围,大力支持农业专业化、优质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产品价格支持制度,有效利用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在“放活”上继续深化改革。放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政策,按照“非禁即许”原则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拓展经营领域和范围。积极培育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鼓励农民开展多种要素、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以强化生产功能为取向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村土地一直兼有生产和保障的基本功能。随着土地流转规模扩大和农民就业渠道多样化,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有所弱化。但在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的情况下,农村土地的保障功能再度凸显。土地保障功能虽有利于维持农村社会稳定,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配置效率。从农村实际出发,未来一个时期基本的政策取向应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矛盾,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在近期,可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民工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并加大财政补助力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逐渐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赖。二是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逐步强化农村土地的生产功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农户为流转主体、农地用途不变的原则,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引导和支持农地流转,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土地配置效率。

以创新发展模式为抓手推动乡镇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为探索中国特色农村工业化道路作出了历史性的突出贡献。在不同时期,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出现过阶段性变化。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

销售,采取“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工业化模式。在产业限制逐步放开后,乡镇企业又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拓宽了乡镇企业的发展空间,但乡镇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的事实说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单一模式不利于乡镇企业可持续发展。乡镇企业应实行多元发展模式,既发展外向型经济,又发展内向型经济,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广阔的农村市场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当前,促进乡镇企业发展,需要体现三点基本政策取向:一是坚持贴近农业、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的原则。贴近农业,就是围绕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业,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贴近农村,就是围绕转移农民就业、合理配置农村资源要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性和生活业;贴近农民,就是形成以创业促就业、就业促增收、增收促创业的良性循环。二是在地域分布上重点鼓励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劳动力回流较多的省份发展乡镇企业,引导这些地方承接东部地区和城镇的产业转移,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三是[,!]推动产业集聚,引导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和城镇集中布局,使乡镇企业职工的职业转移与空间转移相结合,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步推进。

经济发展形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新形势;发展途径;研究分析

农业经济发展应紧密结合具体国情,选择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与技术,遵循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强化资源使用率。现阶段,农业经济应在发展过程中兼顾生产模式、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等因素科学统筹安排,合理调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农业经济发展要依据国家颁布的环保政策,更应在满足日常生活生产要求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一、发展现状

(一)相对单一的农业生产模式

不断创新的科学技术,能够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是推动农业稳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可是基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不仅现代化技术利用率偏低,并且农业生产模式较为单一,在农业生产期间受限于气候变化,对生产效率造成影响。

(二)仍存在自然环境破坏问题

以往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以自然资源的消耗为代价带来的经济增长,导致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很难恢复。而为保障农业经济有效发展,当前不能只看到农业经济效益,需加大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力度。

(三)相对较低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运用现代化技术,在促进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助力农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目前,由于相对有限的农业技术的适用范围,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力,减缓了发展步伐。依据我国农业当前发展形势分析,化学用品及机械设备的使用范围最广,针对化学用品若是没有严格依据标准使用,极易影响到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如过度应用化肥农药土壤很容易发生盐碱化、富营养化的问题等。另外,加工农产品的过程中,如果无法有效处理及妥善安置废弃物,也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过度应用化学用品或是农药,会增大农作物的化学药物残留,间接影响人体健康。

二、发展途径

(一)积极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

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及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程度,可以建设标准化农业生产示范园区。促进节水农业发展,大范围普及滴灌、喷灌等相关节水基础,生态脆弱区域要限制抽取地下水,加大培育抗旱节水农作物力度。降低化肥农药应用量,如将瓜果蔬菜等重点栽培领域作为试点,同时依据国际上的农药残留标准,将国内现行标准不断完善,以此增强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竞争能力。[1]

(二)采取“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

第一,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基于高度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提供给农产品交易的一个全新思路,以往农业企业主要通过零售或是线下团购的方式进行销售,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新的平台,在提升产品销售效率的同时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便利。进入“互联网+”时代,可以将电商平台作为农产品的主要交易载体,而且还能作为农产品的集散地以实现产品与信息交互的平台,实现消费者与生产者时刻相连。对此,应汲取成功的平台建设经验,立足农产品建立以电商平台为支撑的生产链及供应链,调整农产品的传统交易方式,即便是偏远地区也拥有快速的农产品流通渠道。第二,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济为更好地和互联网相融合,则应通过“互联网+农业”这一发展模式,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动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是完善的基础设施。为保障互联网的有效使用,应将现有通信设备进一步完善,在农村地区提高互联网入户普及率,创设良好的网络环境,在提供技术支持的基础上还需做好网络设备管理,及时找出潜在故障并对设备问题及时处理。第三,构建网络化服务体系。网络信息技术还能运用到生产服务平台,实时对农产品有效监控,一方面农产品生产会更为快捷便利,另一方面还可以发现农产品生产中产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该服务平台帮助消费者掌握农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了解各个生产环节,在确保产品安全的基础上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进入互联网时代,农民可通过互联网平台接受学习教育,在具体生产中渗透网络信息技术。遇到的生产问题应将其及时上传至服务平台,在将问题快速有效处理的同时,提供给农业生产所需的信息数据,从而提供农业经济发展和互联网相互交融的农业服务。在具体生产环节,农民会提出很多信息要求,如农资、种苗供求信息等。通过农业信息标准,可以规范信息的处理、采集和。依托有效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提升农业信息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并整合涉农信息,定期向农户相关信息,从而为广大农民提供全面且权威的行业报告,在规范农业信息制度上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发挥农业政策的支持及激励作用

第一,优化农业保险制度。对比非农生产,农业生产会更加依赖自然条件。面对自然灾害问题,美国政府出台了自然灾害补贴政策,那么我国也应汲取美国制定农业政策的经验,提供给农民相应的农业保险。针对因为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引发的损害,多数单个农户难以应付这些损失。通过保障农业生产机制等措施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速度。农户可以在农业投资获得稳定收益,吸引其积极参与农业营利性投资。第二,加大补贴力度,革新补贴模式。国家有必要加大农业补贴投入力度,予以粮食产业充足支持,让补贴的保障作用真正体现在种粮农民收入上。基于不断提升的补贴标准,补贴政策会增强家庭增收、粮食增产等方面的促进效应,对此可汲取发达国家经验,将现有补贴方式调整创新。我国各地区依据国家提供补贴标准,按照地区整体财力情况、机会成本适当将现行补贴标准追加。

(四)培养农业经济协调发展主体

关于农业经济发展应重视服务实体建设。以农村合作社为代表的相关中介组织,形成功能多元更加开放的服务体系。依托服务实体提供资金、技术及项目服务,提高整体运作的产业化、市场化及社会化水平。其一,政府相关部门针对已有中介组织,依据低污染、低能耗的基本原则指导其分类并服务“三农”。其二,中介组织依据科学的操作规程,形成科学的生产技术规程,在进行生产培育时做到有章可循。另外,中介机构还要对农产品追溯,上市之前由县质量检测中心严格检测,而且要出示准出证明。通过检验的农产品,在进行粗加工之后进行统一包装再销售,同时还应清楚标示品名、生产者、质量等级等,这样产品能够餐桌追溯到农田。其三,进行价格、税收等方面的改革,为中介组织的建设发展提供支持与政策优惠。其四,做好制度建设并优化其运行机制。为推动中介组织更好的发展,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需为其自身建设提供指导,如依据《经济合同法》等法律条文,将现行的制度规章加以完善修改;重视民主监督规章,定期组织会员大会落实民主管理及决策。

三、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在新形势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促进作用,能够保障我国经济体系建设的完善性,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市场发展格局予以完善和升级,为其提供明确的转型趋势。其中,在农业经济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产量普遍较高,但由于受到了客观性干扰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导致我国目前的农产品占有率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比普遍较低。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农产品的占有率,并在国内市场发展过程中占较大的份额,需要结合新形势的时展特点予以全面分析,积极地引进国外的先进农产品及生产技术,打造新型优良的农业产业品牌,并在新形势时代背景的助推作用下,促进农业经济逐渐增长。

(二)完善我国经济体系

在社会经济高效化的发展过程中,促使我国的经济形势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在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建设阶段,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日常生活质量,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经济体制。不仅如此,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客观性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所以导致相应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无法得到有效创新,阻碍了农业经济水平的提升。在农业经济长久化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社会各界的日常生活质量,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能够积极顺应新形势的革新趋势,针对农业经济的发展特点予以全方位的分析,采取完善有效的改革措施,突出农业经济发展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在新形势的影响下,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助力支持,不仅能够结合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予以完善,还可以在多样化创新改革措施的支撑作用下,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并且能够使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体系当中占据较大的份额,维持了社会经济体系发展的稳定性。

(三)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

对于传统的农业经济来说,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相关监管部门并未对此方面的经济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导致农业经济监督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并且失去了原有的效用,在缺乏有效监督方式的情况下,对农产品的发展项目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在新形势下,社会各界对于农产品的生产质量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需要基于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农业产品生产形式,要求相关生产部门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质量的监管力度,从而生产出优质的农产品。通过对监督工作体系的完善和优化,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质量,还可以为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有助于维护农业经济在社会发展体系当中的稳定性,为农业经济增长奠定了有利基础。

四、结束语

经济发展形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式;问题;探讨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同时农业也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是促进社会建设以及保障国民需求的关键推动力。乡镇农业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因此,增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是当前我国社会以及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

1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

1.1环境优化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改革,农业经济也取得显著提高:第一,硬件方面,农业水利设备的发展和建设得到有效改善,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抗汛以及抗旱能力,同时,乡镇在进行农业水利建设的同时,还改善了居民用水安全,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间接促进乡镇经济的发展;第二,软件方面,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也在乡镇得到快速传播,同时,农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也得到显著提高,利于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推广,在国家和党的强调下,乡镇农业部门针对市场混乱的情况进行及时治理和整顿,为外资进入奠定环境基础。

1.2增长方式优化

第一,当前,农产品逐渐由以往的单一品种向特色精品方向优化,随着生产结构的变化,很多农业精品都取代了以往的普通产品,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率;第二,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农业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以及果业生产方面,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第三,经营方向也由以往的单一式向多元化方面发展,促进乡镇经济更上台阶。

1.3经济结构优化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结构正向合理化、科学化以及多元化方向发展,特别是近些年,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促使劳动力结构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同时,生产模式也由以往的单一模式逐渐向运输、服务以及餐软为一体的综合性结构,在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乡镇人均收入的增加。

2在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1发展观念陈旧

当前,我国一些偏远乡镇依然沿用传统的发展模式,其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扶持。同时,农业人员的思想依然十分保守,缺乏上进心和进取心,受到传统发展模式和思想观念的双重影响,农业经济停滞不前。同时,一些乡镇虽然拥有比较好的资源,但是农业人员只重视农作物的种植和开发,忽视了餐饮业、旅游业的发展,形成资源浪费。

2.2农业人员素质较低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分析,我国乡镇农业从业人员都严重缺乏专业生产技能,同时,文化程度较低,小学文化甚至文盲占农业人员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同时,随着乡镇青年人员都选择外出打工,导致留守人员除了孩子就是老人,乡镇劳动力呈现下滑趋势。

2.3市场环境落后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呈现多样化,乡镇农业发展的效率以及水平一直处于相对缓慢的状态,整个市场缺少合理性和规范性,经济发展的形象和理念与实际不符,例如,我国重庆乡镇地区,虽然耕地比较多,但是其发展更加重视工业,很多乡镇居民也弃农从工,导致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失。

2.4资金匮乏、技术落后

当前,我国乡镇地区由于体制的约束,缺少资金用于改善技术,融资量、外部资金以及乡镇农业经济投资很少,同时,政府扶持资金的预计和安排十分有限,对生产技术以及市场发展十分不利。

2.5基础建设滞后

当前,我国很多乡镇农业基础建设滞后,用于农业的水利建设十分缓慢,甚至一些乡镇依然秉着靠天吃饭的思想,根本没有修建水利设施,对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3解决乡镇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问题的相关对策

3.1转变发展观念

当前,针对一些比较落后的乡镇地区,一定要转变农业人员的发展观念,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通过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农产品吸引投资,起到招商引资的作用,进而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其次,农业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要利用本地的农业资源,并且对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3.2提高农业人员的素质

农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是促进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培养农业人员的素质,从农户中挑选出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对农业生产抱有热情的年轻人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使其成为专业技术领头人,并且实现以点带面,由这些专业技术领头人带领所有农户开展农业现代化经营和生产,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3.3创新农业技术

首先,要创新乡镇农业生产技术体系,提高乡镇农业科技研发基地以及乡镇农业研发中心的建设速度,完善研发机构的运行机制以及人员招聘机制;其次,乡镇政府一定要大力宣传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且通过资金以及政策上的扶持,促进农村研发中心的发展;最后,政府要创设优质的技术环境,积极探索技术创新新方式,改善投资环境。

3.4实现产业化运行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以往的单独生产环境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乡镇农业一定要实现产业化运行,根据本地的农业发展实际,通过多种方式吸引投资,丰富农产品的营销渠道。同时,政府还要进行宏观的调配和整改,在调配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实际情况,与其他产业充分结合,通过互进互补的形式,实现乡镇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3.5加强基础建设

当前,我国一些乡镇由于农业基础建设比较缓慢,进而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快速发展当地的农业水利建设,购置以及兴建用于农业生产的机械设备,实现现代化生产;其次,在扩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同时,还注重对产品进行深加工,从以往的原材料供应转变为具备特色的产品销售,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下,我国乡镇农业经济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农业生产技术需要创新、农户思想意识需要改进,进而适应当前多变的市场。乡镇农业研究者一定要根据本地的农业发展实际情况,针对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而促进乡镇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鲲.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存在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5,(3):1-2.

[2]王继翠.浅析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存在的问题[J].现代商业,2014,(4):49.

[3]吴根英.浅析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与存在的问题[J].中国经贸,2015,(2):137-137.

经济发展形势范文第5篇

           对当前经济形势总的看法是: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基本平稳,在平稳中还保持了较快增长,总体形势良好;第二,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对我国的负面影响有所显现,进入第二季度以来,经济运行出现了一定的减缓;第三,下半年外需继续减弱,发展前景不尽明朗,但内需有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

 

一、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走势.国家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今年以来经济增长的情况看,有这样三个特点。第一,从生产角度看,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要是由工业增长所推动。从今年工业走势看,相对比较稳定,总体上已增长的趋势发展. 第二,从需求角度看,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要靠内需增长所拉动。从今年需求变化情况看,投资增幅提高比较明显,一开局就比较高,增速逐月加快,表明国有及其他投资是相当活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是一样,从内需的角度看,都是两位数的增长,表明内需增长机制有所改善。与此同时,进口和出口增幅都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进.出口相抵,出现顺差,表明外需出现明显的回落。

 

第三,从运行过程看,整体经济呈现较快增长、较低通胀和较高经济效益的良好运行态势,表明国民经济继续沿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从效益看,财政收入,工业企业利润都曾增长趋势。农民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也保持增长。由此,宏观效益和通货膨胀都在良性循环区间内。

 

但从发展趋势看,国民经济增长出现了减缓的苗头。呈现逐月大幅回落走势。

 

二.社会总需求适度增长.今年以来,社会总需求在宏观调控政策的积极作用下,保持了适度增长,满足了国民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需要.内需增长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外需的减弱,因而支持了当前经济的增长。而外需,由于国际形势不好以及我们出口政策和工作方面的一些问题,出口增幅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

 

需要指出的是,内需增长的加快,无论是从投资还是从消费看,都显示出政府主导的特征。在投资领域,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比集体和个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在消费领域,城镇居民消费增长比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快很多.

 

三. 结构调整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旋律.各方面都比较关注。存量和增量调整都有新的进展,农业和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有所改善,但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的反复苗头和收入分配问题的日益突出应引起高度关注。

 

在存量调整方面。农业结构调整比较理想。种植业结构继续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一是品种优化。二是布局优化。东部沿海较大幅度调减了粮食面积,集中发展优势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业;中部地区也加大了优质专用粮开发步伐。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煤炭行业在巩固近两年成果基础上,继续实施关井压产,企业产品平均售价上升,煤炭行业整体上扭亏为盈。冶金行业在继续做好“关小、淘汰落后”工作的同时,加快了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步伐,宝钢、首钢、武钢宣布战略结盟,市场销售较好的产品增长较快,产品价格稳中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