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气工程与机电工程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以及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是重要部分,对保障建筑整体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只有加强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的管理力度,才能够确保建筑机电工程的质量,从而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
建筑工程;机电工程;安装施工管理
0引言
在建筑工程的整个工程始终,都会涉及到机电工程的安装施工,其中包括施工机电的安装、建筑机电的安装等,所以,建筑机电工程安装的施工质量保障是建筑工程总体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建筑机电工程的安装施工是个系统的工程,它包含了电气工程、智能化工程、给排水工程、消防工程以及空调通风工程等。
1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管理概述
1.1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建筑工程中的机电安装规模逐渐增大,同时,对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机电工程中的安装包括很多方面,其基本范围覆盖了民用、工业以及公共工程中的电气、设备、取暖以及自动化的控制等。施工主要分为五个步骤,分别是设备的采购、设备安装、设备调试、设备试运行以及竣工验收。安装工程是个系统工程,每个步骤都有内在联系与外在的区别,只有进行好每一步,才能保证整个安装工程的完成。
1.2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管理
科学化的管理对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具有积极意义。首先可以促进安装人员更好地安装作业。安装人员的规范操作是安装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只有加强对安装人员的管理,使安装人员了解相关的规章制度,才能促进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能够确保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能够保障机电设备的运行,进而保障机电工程安装施工的质量。第三,能够促进安装施工的顺利进行。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是系统化的工程,良好的管理可以使施工更加合理化与有效化,从而保证安装施工的高效率施工,保障施工质量。
2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各部门不协调
建筑工程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协调一致,才能更好地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目前,我国大多数建筑工程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协调性,这也导致了机电工程安装施工环节的一些问题。在安装施工过程中,由于各部门不配合,从而导致施工事故的发生。比如防雷设备的安装,只体现在设计图纸上,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没有很好的沟通,造成施工错误,从而无法确保建筑质量安全。
2.2安装人员缺乏操作规范
在机电工程的施工安装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不按规定施工,造成严重的操作失误,一方面造成施工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无法保障施工质量,导致整个建筑工程质量不过关。例如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在安装配电设施时,没有考虑到配电的维护和维修问题,导致机电设备安装和施工过程中没有可靠的电源,造成人员安全事故。
2.3设计不合理
任何施工工程都离不开前期的设计。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用电设备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建筑机电工程的安装施工也随之会发生改变。所以,在安装施工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用户的真实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施工步骤与施工规格。只有合理的设计,才能使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3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管理策略
3.1合同文件管理
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工程施工的合同文件进行仔细的审核,结合自身条件,对施工的机械、材料以及各项数据等进行严格核对和查证,合理评估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成本、材料供应、施工设备的使用以及施工质量的要求等。完善合同文件管理制度,健全体制,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在整个工程项目中,要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加强合同履行的效果。
3.2人员管理
建筑机电工程的安装施工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具有足够的专业技能。所以,建筑施工单位应该积极招聘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确保安装工作的高质量完成。同时,要确保对安装施工的有效管理,提高施工效率,保障安装施工的顺利进行。首先,施工管理部门在招聘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时候要公平公正并区别对待。专业人才主要是考察相应的安装专业技能,而管理人员主要是考察其管理和规划能力。其次,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施工监管以及进行相应的考核。岗前培训是为了使其更加适应自己的工作,达到安装工作的需求。施工监管是保证其按规定进行安装,确保安装的规范性。最后要对施工质量进行考核。
3.3安全管理
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的安全管理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安装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另一方面是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首先,在安装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安装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确保安装施工的安全进行;切实保障在施工过程中自身以及他人的安全;建立健全安全体系,提高安全防范的意识和措施。其次,对于机电设备的维护也十分重要,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保证机电设备能够安全运行,避免出现技术故障,要定期地进行检查和维修,保证机电设备的运行安全。最后,对安装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通过施工前的强化教育以及施工阶段中的定期教育,从而落实施工安全的每一个环节,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
3.4材料管理
材料的采购是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的首要环节,加强材料管理是安装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第一,在选择材料时,要与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材料供应商进行合作,保证材料的质量;在材料采购的过程中加强材料的检测和验收工作,杜绝不合格材料的使用。第二,施工现场,要对材料进行合理储存和安放,避免材料在使用前的损坏。第三,加强材料使用的管理,制定合理的材料使用规范,一方面合理利用材料,避免材料的不必要浪费;另一方面,规范安装操作,防止在安装过程中造成对材料的损坏。在材料的管理过程中,为了保障材料的质量,需要对所有材料进行现场测试,确保材料质量能够达到施工要求。
3.5质量管理
加强安装施工整体质量管理十分重要。首先,管理人员需要明确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检测标准与内容,进行程序化、规范化以及标准化的质量检测与监督。其次,采用多种检验方法,加强专业的检测、员工检测、日常检测和抽查等形式,确保机电设备的质量,全方位的加强机电设备安装施工的质量管理。第三,建立健全质量监管体系,提高管理人员和检测人员自身素质,建立责任制,确保安装施工的质量保障。
3.6进度管理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促进安装施工的顺利进行。管理人员需要对安装施工的规模以及所需工期准确预测,并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从而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明确材料的供应、使用情况,对安装时间、安装工序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每一步都在预定时间内按要求安装完成。确保安装施工过程中进度计划的严格执行,促进安装施工的顺利进行。
3.7验收管理
工程验收是安装施工的最后阶段,也是质量把控的最后一关。加强机电设备的安装施工验收管理,可以很好地保障安装质量,进一步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要对相关材料以及资料进行检验,对安装施工的相关档案进行整理;规范验收程序,质检机关要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确保满足建筑要求;验收记录要保持完整,并需要相关负责人签字,明确责任人。
4结语
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和工程质量保障有着重要意义。在安装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对施工过程的管理;对施工进度的管理以及最后的验收管理。只有全方位地进行管理,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才能更好地确保建筑机电工程中安装施工的顺利进行,这是建筑机电工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现代建筑行业的必然要求。
作者:李金宝 单位:和记黄埔地产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学科建设;优化整合;新方法
作者简介:朱海燕(1976-),女,安徽明光人,嘉兴学院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助理研究员;张今朝(1971-),男,安徽庐江人,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讲师。(浙江 嘉兴 314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嘉兴学院2012年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N8515126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6-0104-02
学科建设一直是高等院校提升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自身不断发展的终级推手;实验室建设,是学科团队进行教学、科研的物质支撑;而实验室管理则是两者结合的纽带,是体现高等院校特色的重要方面。[1-3]
在浙江省诸多高等院校中,嘉兴学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几年来充分利用浙江省高等教育发展机遇,竭力发挥学校办学特色与优势,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的办学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办学道路,在实验室建设、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不菲成绩。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办学优势,积累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知名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不断深化,学院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出现的薄弱环节间接地反映了团队建设的不足。如何在学科建设中添加新的内涵,如何提升学科专业水平和综合实力,如何挖掘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丰富潜力,夯实实验室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再反馈至学科团队建设,形成一个健康良好的动态循环体系,是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因而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4-6]
一、电气类学科专业概貌
1.发展中初显规模
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分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和电机及电气控制两个方向,两个学术基层组织:传动与控制工程研究所、电气装备及其自动化研究所。近几年来,无论在师资队伍引进和实验室平台建设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如图1所示。从2008年至2012年间,电气工程类实验室建设经费从3100万增长到3800万元。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要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电气工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以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目的,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物质条件建设为保证,以相应的学科建设为依托,推动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在人才培养规格上体现强电与弱电相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体现优化课程体系,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质量;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实践环节,努力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和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09年被指定为浙江省高校重点建设专业。
2.需要解决的问题
(1)科研和教学环节的薄弱导致实验室建设势头不足。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作为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一直是教学过程中遵循的培养目标。科研可以提升教学质量,但如何将科研和教学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在实际操作中却遇到问题,也反应在实验室建设中,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两个主要专业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自动化近两年扩大了实训环节,但由于缺少高层次、高质量的项目支撑,很难将教学与科研融合起来,并落实到实训环节的平台上去。另外,很多教师还没有把科研和教学很好地统一起来,从而导致教学与科研的矛盾不可避免,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工作量在客观上一般偏多。于是一部分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于科研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实验室建设虽然在硬件上每年投入比较大,但教师的精力有限,很难承担更多的实验室建设任务。
(2)学科特色不够明显。学科建设一直是支撑高等院校的生存和发展之柱,也是体现高校培养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源动力。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基本是从零开始,从师资队伍的组建到学科及专业拓展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如嘉兴学院电气类学科还没有从传统学科中走出来,也间接地反映在实验室平台建设中,将实验室建设与当前学科新领域新产业联系起来,发挥新的优势,体现新的特点,也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
(3)师资紧缺、力量分散,实验室建设内容不够丰富。教学和学科活动中,师资力量一直是最为核心的问题,对实验建设和管理质量也有直接的影响。学科建设在实质上还是人员的最优整合过程,作为地方高校,重视人才引进,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是保证学科发展壮大之根本。但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平台较低,特别是近年来对于引进人才的要求更为严格,待遇提升空间不大,一部分科研能力较强的人才难以引进,造成一些紧缺专业如电力系统、电力传动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即便引进一部分师资力量,但存在专业不对口,研究方向分散的队伍结构问题。因而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建设方案缺少更多师资的参与,方案论证比较粗糙,严谨性不够。结果造成建设的专业性和可操作性存在一定缺陷,设备的组合不够完善,内容不够丰富。
二、实验室与学科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路
1.实验室建设促进学科团队建设
电气工程学科是一个传统型学科,国内不乏名校在该学科领域内一直占领先地位。新建本科院校的共同之处在于学科积累不多,基础薄弱,短时期内很难缩小差距,需要培育团队的研究特色,凝炼团队的优势与亮点。以嘉兴学院电气工程学科建设为例,在继承传统学科精华的基础上,集合新时期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如图2所示思路,应做好以下工作。
(1)学科团队参与实验室建设,找到自身薄弱环节,并加以提高。实验室建设不是一个简单创建流程,而是从方案的设想、论证、建立以及使用提高的过程,同是也为下一轮建设提升做准备,学科团队共同参与实验室建设,是不同专业和方向有机整合的过程。如电力电子与传动学科实验室,在筹建之初,参与方案制定的团队进行了分工,成员涉及到的不同研究方向包括电力电子、电力传动、控制工程、电子信息、数据传输与总线技术等。实验室建设小组其实是学科团队的一部分,大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取长补短。实验室平台是学科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科研水平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2)将跨学科专业特色在实验室建设中体现出来。从学科特色出发,集合本学科专业特点,寻找新的学科衔接点,拓展跨学科专业。打造新型的实验室平台,提高学科层次,如电机领域可以与故障诊断、噪声处理、汽车工程等领域相集合,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完全可以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与优势。另外,围绕实际生产过程的各种机电控制与信号检测及信息处理问题展开研究,研究实现生产过程各物理量检测的新原理、新方法和处理信息、实现控制的新原理、新技术。以新型复杂电气系统的研究为主线,应用嵌入式系统技术提高电子系统的实时处理速度、可靠性和集成度,研究多电机协同控制和研制新型节能电机和新型传感器等。
(3)集中团队力量,建设好实验室研发平台,申报高层次的科研项目,打造标志性科技类成果。通过近几年的课题申报结果来看,电气工程学科团队拿到的省级、国家级项目偏少,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包括实验室环节中研究平台的薄弱,缺少技术成果的积累。集中力量挖掘实验室平台的研发潜力,以提高团队实力,夯实学科基础。
2.学科团队参与企业交流,扩充实验室“产、学、研”空间
优秀人才下企业活动是近年来新建本科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新举措。特别是一些刚毕业的博士已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是高校学科团队的中坚力量。让这些博士参与企业生产或产品开发活动,参加一些难题的攻关研究,了解相关领域在国内当前的发展状况,将企业信息反馈至工程研发环节,并和实验室建设项目结合起来,创办研究基地,加强横向、纵向课题合作,其成果必然为学科的拓展增加新的内涵。
(1)积极参与企业产品研发,优化学科团队结构,创建实验实践示范中心。学科团队不能闭门造车,科研项目中涉及到的实践环节,可以有针对性地带到企业中去,结合企业的生产实践和特点,对学科团队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将实验室平台与实践需求接轨,加强实验室建设,提升层次。
(2)创建校企合作平台,通过“软引进”方法将企业高层次人才融入学科团队中来,互通科研信息,联合申报高层次课题,进行深层次合作。
(3)以研究所或技术研发中心形式,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方式,将实践教学与科研项目结合起来,为未来研究生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3.学科团队依托实验室平台彰显教学特色
新建本科院校不同于资深本科院校,主要区别之一是新建本科院校以教学为主,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服务地区经济为主要基石。教学是第一位的,提高教学质量是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根本举措。在考虑教学与科研的协调问题上,团队在组成上需要进行有效分工,年纪偏大、职称偏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可以肩负主要教学任务,对于团队的科研情况做总的方向性指导;而年轻力壮、精力充沛、有科研潜力的教师主要担负科研攻关任务,教学工作量可以适当放宽。教学上以实验室平台为支撑,适当扩大开放性课堂课时,将科研成果结合课程大纲教学内容,有针对性进行项目性、多模块教学模式。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推进,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使得教师面临的教学科研压力也呈现前所未有的势头。电气专业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验平台建设的内容和发展,直接反映了团队建设的内涵和层次。大力促进实验室教学和科研平台建设,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并根据自身特色购置先进的实验设备,与团队建设相适应,形成一支前沿理论有开拓,实验平台可支持的学术梯队,将学科与实验室建设紧密结合,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杨德磊,刘凌云,马长波.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对策与措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8):10-11.
[2]李喆.谈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八对关系[J].中国高等教育,
2012,(8):16-18.
[3]史作安,李宪利,徐柳明.发挥学科建设优势提高本科教学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86-86.
[4]管志强,李献涛.应用教学型高校如何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12,(16):35-37.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018-02
一、引言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不仅具有较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具有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除了进行系统的大学通识教育,还要锻炼培养在创新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能力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工程类专业人才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们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过程中普遍比较重视课程的实践比例是否协调、学分的控制是否恰当等微观的设计与操作问题,而对培养人才的创新性问题有所忽略,使得我们制定的实践教学体系有缺失、有不足,仍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二、国内外现状
冷战结束前,美国重点关注工程类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他们的工程教育改革,总体来说有两个主要趋势:①回归工程。②工程教育通识化。英国的工程类教育非常重视实用性,注重课程体系的规划以及每一门课程的授课内容的安排,讲究至精至简、祛除冗余,十分重视课程内容的调整。在实践教学学时分配上,英国大学的理论授课课时非常少,一般只有12学时,普遍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比在1∶3~1∶4。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工程类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构建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教育部课题组2006年的《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报告也已将提升工程教育战略地位、加大工程教育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步伐提上日程。目前我国工程类专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如何构建切实激发学生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问题正逐渐显现在高教工作者的面前。
三、新升本科院校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
新升本科拥有开办职业技能教育的经验,但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的过程中,创新型人才培养与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区别,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大部分新升本科院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三方面的关系。
2.构建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3.以系统工程、并行工程、控制工程为出发点构建的工程类实践教学体系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影响。
四、河套学院电气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分析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
1.将系统工程、并行工程、控制工程等概念引入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组成、结构关系及支撑要素。
2.选取机电工程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特例,调查分析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并针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现状构建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践教学体系。
3.通过分析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三方面的关系,对新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性质和特征的分析研究。
4.系统评价新构建的工程类实践教学体系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影响。
5.对现有实践教学体系与新构建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对比,尝试给出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一般方法。
(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展示
河套学院电气工程类专业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探索,结合高等教学应用型转型的指导思想,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构建了适合新升本科院校实际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分别从社会专业实践、实验动手操作、专业技能创新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课程设置,即以基础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为平台,开展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以专业设计与实习、工程训练、证书及岗位培训为契机,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以工程训练大赛、机器人大赛、CAD大赛等比赛为依托,拓展科技实践能力。
目前我院电气工程类专业已形成了专业特色明显、专业培养人才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实验教学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基础实验、工程训练、综合提高三部分共同组成了实验课程体系(如图1)。
(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举措
1.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中,我系以工程类人员的实际动手能力为核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最佳途径。通过专门的专业工程类竞赛为学生提供充沛的自主学习时间和广阔的学习空间,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经过不断摸索与实践,我院电气工程类学生已获得省级以上工程比赛奖项五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实践教学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与此同时,为提高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实验研究条件,电气工程类专业正着手进行开放式实验室活动,积极利用新引进设备设立开放型机械制图与CAD实训室、机器人创新实验室等,为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平台,达到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的目的。
2.以岗位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实践教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同时还需要与岗位职业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对其他高校的培养方式的调研,结合我院本科学生的实际特点,目前我系对电气工程类学生开始推行“三结合教育”:学生、教师、技术人员相结合,教学、科研、企业实践相结合。以岗位职业技能基础,由学校、企业共同指导并开展实践教学,将中高级维修电工证、中高压作业证及相关证书与仿真电站实训与变电站值班实训等岗位培训融入日常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基本实现了实践教学与岗位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机结合。
3.以产学研合作为平台促实践教学体系发展。从控制工程的角度出发,将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环节――科研,定位于产学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层面。针对新升本科院校教学为主、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目前正逐步以申报科研项目、引进周边企业项目为途径,以项目为引导,推动科研发展。在践行产学研合作模式的过程中,已逐步形成适合工程类专业发展,具有应用型、创新型特色的科研道路。通过承接紫金矿业、盾安控股等相关企业的项目,让部分师生分学期参与项目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4.以实践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保障,确保实践体系有序完善。实践教师是学院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主要实施者,主要包括:担任各门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以及实验室专职教师。为大力促进实践教师队伍,我院以系统工程、并行工程的思想为基础,主要通过“本校培养”与“对外引进”结合的一体化方式,已形成了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和生产教学经验丰富的“生产型”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确保了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有序完善。
(四)实践教学体系效果分析
我院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一直秉承与社会、与学生紧密结合的宗旨,以与时俱进的态度,持续进行体系改进,目前经过几年的工程类专业的探索,已具成效。
实验、实训计划符合工程类电学专业的专业办学特色;实验、实训课题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能够做到每次课都有目的、有要求,实验教学更有成效;通过查计划、查课题、查实验实训教学中的指导过程,能够进一步的评价实训教学质量。
五、结论
调查研究表明,构建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够综合提高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及与社会接轨能力,能够为其他工程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于高校开展对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三方面关系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Engineer of 2020-Visions of Engineering in the New Century ”.Washington D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机电英语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高职英语由基础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两个部分组成,专门用途英语是大学英语的高级阶段。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ESP),又称专业英语,是指与某一专业领域密切关联的英语。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开展专业英语教学是为了促进“专业+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和就业竞争力。专业英语不只是基础英语学习的简单延续,其课程目标是扩展学生在本专业方面的英语词汇量,熟悉本领域的英文术语,了解专业领域英语文献的表达特点,并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翻译技巧、阅读能力、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与基础英语相比,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更具应用性特征,这更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的宗旨。在高职所开设的专业英语中,机电英语就是最常见的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之一,其所覆盖学生面相对较大,因此,开展对高职机电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教学对策的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高职机电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合作的不断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交流也日益频繁。高职学生要想成为一流的技术人员,就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外语能力,从而及时准确地了解、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因此,为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我国各高职院校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机电英语教学,然而目前总体上的教学状况并不尽如人意。
(一)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整体水平参差不齐。
专业英语是以基础英语作为前提的,所以学生要学好专业英语,就必须在学习之前和学习过程中,掌握好较为扎实的英语语法、词汇、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机电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包含了机械专业、电气工程、计算机技术等各个专业门类的知识。它是以这些专业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应用英语来理解和表达这些专业知识能力的课程。因此,机电工程专业英语的词汇量大,专业性强,而且不少专业词汇的含义与基础英语释义有很大区别,比如die一词在通用英语中的释义一般是“死亡、消逝”,而在机械行业中,它有“冲模、模具”的意义。另外,在句型结构上,机电专业英语往往长句多,结构复杂,句子之间的逻辑关联密切,对读者的英语阅读能力有较高的要求。然而,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高职生源质量日益下降,学生总体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而且整体上参差不齐,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英语成绩差异甚大,这对高职机电英语教学的开展和质量的保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师资力量匮乏,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课堂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课老师的质量,专业英语教学更是如此(潘笑勤,2006)。高职机电英语教师除了需要具备其他教师必备的素质外,还必须同时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较好的机电专业基础知识。而目前高职专业英语教师的普遍情况分为两种,一是英语专业毕业出身的教师,他们往往具备较为扎实的英语语言水平和综合语言教学能力,但对机电工程方面的知识非常缺乏,而且短时间内难以通过自学或培训来全面改观,因此他们往往很难透彻地理解和教授一些与机电专业密切相关的英语知识点或篇章内容;二是机电专业毕业出身的专业英语教师,他们虽然具有扎实的机电学科专业知识,但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往往比较欠缺,而且缺乏英语语言教学的专门培养和授课经验,教学成效难以保障。而同时具备扎实的英语知识和全面的机电知识的优秀师资少之又少。而且在师资的培养上,包括师资的引进、出国深造等方面,学校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师资发展滞后、缓慢。这把高职专业英语教学带入尴尬境地,在师资力量匮乏的情况下,一些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教师也被“委以重任”,这样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三)课堂教学缺乏创新性,大多沿用传统基础能力培养模式。
由于师资不足,很多高职机电英语课程由公共英语教师来担任。在课程教学上,习惯了通用英语授课方式的公共英语教师往往难以摆脱其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教授机电英语的时候沿用传统的培养学生基础英语能力的授课模式。不少教师认为专业英语无非是给学生逐字逐句翻译课文,讲解一些专业术语而已,不用讲解语法和句子结构,更不用练习口语和听力,教学模式也是“词汇讲解+翻译”或“阅读+翻译”等形式,讲解时只采用口头表述和板书。因此学生一般都处于被动地位,教学内容也比较单一、枯燥(李建勇等,2007)。这种缺乏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使得本来英语基础就比较薄弱的大多数学生更生烦闷感,专业英语学习的兴趣荡然无存。此外,专业英语与通用英语有着截然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以同样的教学方法来教授这两种不同的课程只会事与愿违、事倍功半。
(四)学校对专业英语教学重视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除了开设有专业英语外,还开设了基础英语必修课程,而且基础英语课程占据了更多的时间。此外,多数高职院校要求学生必须通过一定的英语能力等级考试方可毕业,并鼓励学生参与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因此,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都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基础英语教学和学习上,专业英语教学往往成为了边缘学科,任其自由发展。重视学生英语基础能力培养无可厚非,但是“专业英语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应用提高阶段,是高职高专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学生从英语学习阶段到应用阶段过渡的任务,从而保证学生三年中英语学习不间断”(丁双红、张学辉,2004),忽视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不免会误导学生进入“为考试而学英语”的歧途。此外,由于学校对机电英语教学的重视不足,校园内部的专业英语学习氛围、教学质量管理等相关工作也没有能真正地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学生的外在学习动力严重缺失。
二、改善机电英语教学现状的对策
面对高职机电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地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来对其加以改善,从而促进机电英语教学的优化发展。
(一)实施分层教学制度。
针对高职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的现象,为提高教学成效,实施分层教学是一个良好的解决途径。实施分层教学也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和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在具体做法上,实施分层教学可以将全体学生按其基础英语能力的不同把他们划分为三个不同层级的群体,各层级学生群体分开授课,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并按不同的要求来分别进行考核。分层教学已不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很多教学实验和研究表明实施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总体学生的教学质量和水平。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为了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宜将分层的原则和学生所属的班级层次告知学生,以免造成学生“先入为主”的消极影响,并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在给不同层级英语水平教学班级定名的时候,不宜采用体现“优差”、“等级”性质的名称,而应尽可能地应用数字或字母来表示。
(二)开展实物实景教学。
实物实景教学生动形象,在机电英语教学中采用这一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和学习效率。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应尽可能采用实物实景教学。比如,在讲授《Numerical Control(数字控制)》时可以带学生到数控加工中心参观,让他们在实景中通过对实物的认知和应用与数控有关的一些常用英语术语来达到强化记忆的目的,比如:work table(工作台)、coolant(冷却液)、spindle(主轴)等常用的专业词汇。当然,在进行实景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让学生做好预习功课,这样才能实现应有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学涉及一些比较便于携带的实物,教师可以将其带到课堂上,从而让学生加深对相关物件英文名词的记忆。除此之外,开展实景实物教学的另一大好处是能极大地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让学生产生一种“在实践中学习”的感觉,具有强烈的“学以致用”感,这对提高学生专业英语学习的认知、情感和目标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提高是多个方面相互关联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加强校本教学质量管理是一个必然要求,归结起来,就是要加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这个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由师资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学业考核等方面组成。师资保障是教学质量保障的前提。针对高职院校机电英语教师不足的现状,学校一方面要加大师资引入的力度,另一方面要给予更多政策上的支持,促进教师的发展和转化,比如给予提供出国进修的机会等。此外,在外出培训条件给予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来促进校内不同专业师资的跨专业合作,即公共英语教师与机电专业教师在某些方面的合作教学或互助学习,促进校本师资的发展。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主要是采取老教师牵头的随堂听课制度,听课的目的,一是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二是起到指导、帮扶和相互学习的作用,而后者才是最重要的。在学生的学业考核方面,学校对学科考核的方式和态度往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因此,在考核上首先要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度;其次考核的设置要体现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以考核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校本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是多方面通力合作方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偏废于任何一方都会导致前功尽弃。
参考文献:
[1]丁双红,张学辉.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特点及改革意见[J].理工高教研究,2004,(2):114-115.
关键词:医院;电气施工;工艺技术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1电气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
1.1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要组织好
设计图纸在工程建设施工中是必不可少的依据。因此,严格的图纸会审工作是施工前必须进行的工作,必须邀请电力、监理、设计、施工以及环保等单位共同会审,希望各参建方能够对设计图纸的工程质量要求、相关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有非常详细的掌握。同时,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也必须要做好。
1.2电气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要严格审查
技术文件指导了施工全过程,实施施工图的具体措施包括了电气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方案。要制定严密全面的计划,一般是通过筹备施工组织、施工以及施工技术等制定的,能够很好的指导施工活动,对缩短施工周期以及节约投资、加快施工进度以及提高经济效益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使施工单位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能够得以最终实现。
1.3加强电气施工技术管理
电气施工技术管理在医院电气施工中是不可或缺的,其在施工工程的全过程中都存在。整个过程中都要按照一定的规范、规程所规定的标准进行施工,所有操作都要符合规定,使得其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1.4安全管理
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安全第一是始终应遵循的原则,这首先要引起相关人员务的高度重视,让他们知道工程施工受着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的直接影响。相关人员同时还必须做好防雷和接地工作,这些工作要严格符合设计要求,使得接地电阻不能超过1Ω[1]。此外,有关人员要全面考虑施工现场的交通、防盗、环保、电气设施以及防火的使用,还有相关的材料堆放情况等,以确保得到最低的影响程度。
2电气施工对供配电安全可靠性的要求
医院要求配置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电源,要是一旦断电,手术室、血透室、分娩室、急诊部监护病房、CT扫描、婴儿室、配血室等相关医务工作会有很大不便,医疗事故甚至都会发生,对病人的生命有害,所以《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规定,一级负荷是上述用电负荷标准,不能只依靠一个电源供电,要确保一个电源发生故障的时候还能有别的合适电源,最大程度上确保供电可靠性[2]。
3电气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3.1电气施工现场的线路安全
在施工现场一定要谨慎用电,为了能够保证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必须将不必要的马虎大意的情况降到最低。在施工现场可能引起发生线路的不安全事故的情况主要有几种:首先是短路现象在电气线路的发生,主要是外包的绝缘层失效,其引发原因有很多种,包括线路相交叉引起、电线老化以及电线不合格等等,使得线路内芯直接与空气接触,以及绝缘层被电压击穿,线路短路就此发生了。工作人员对这些情况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一定要小心进行施工,避免发生一些类似情况。
3.2电梯中电源的专用性问题
病人和医务工作者的非常重要的垂直通道就是医梯,病人会由于电梯停止运行而遇到很大的麻烦,甚至会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电梯的安全性。有很多因素会造成电梯事故的发生,电气工程相关因素主要有:在工作运行状态时电梯有可能出现供电线路超负荷运转等情况,这是由于相关人员没有在电气施工过程中重视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性,使得电梯以超出了其实际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负荷来设置其最大负荷电流,超负荷的情况发生由于设置的最大限度超过了其实际电流,主开关本来能起到保护性作用,但是却不能及时进行自动调节,使得事故最终还是发生 [3]。因此,在电气施工中必须要结合实际环境考察与参阅相关文献的系统全面,电梯电源电流最大限度值的制定必须合理,必须要少于这个极限值,人的生命安全受电梯的安全质量问题的直接影响,因此,疏忽大意是绝对不能有的情况,电梯运行中的质量安全必须要有确保。
4电气施工中的工艺技术控制对策
4.1电气施工管理的主要措施
(1)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
国家有关工程质量以及工程安全的各项技术标准和方针政策必须要认真贯彻执行,制定相关的技术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以及工程安全。在施工过程中,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需要严格贯彻的,对工程质量的评定和工程安全的检查必须要加强。
(2)提高效率,缩短工期
为了最大程度地缩短工期,与施工单位之间的密切配合协作必须要积极主动。缩短工期能够增大工程建设的投资收益,实现双方共赢。
4.2电气施工质量的控制
(1)基础工程
在日常运作过程中确保杆塔不出现变形、倾倒或者下沉现象的依靠就是基础。因此,高压输变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直接受电气施工工程中基础施工质量的好坏。钢筋混凝土和混凝土是通常情况下基础的主要构成材料。若是转角塔上拔力较大,有着比较稳固抗较大上拔力的钢筋混凝土浇筑基础是常用的基础。
(2)杆塔工程
输变电线路杆塔由于有着不同的受力特点而可以三种,包括直线型、转角型以及耐张型。输变电线路的供电经济性、安全可靠性以及建设速度受到杆塔的选择的影响,因此科学、合理的选择杆塔型式及其结构是很有必要的,使得顺利进行医院电气施工工程有所保证。钢筋混凝土杆以及预应力混凝土杆是丘陵、平地等地区常用的,这些地区有利于运输和施工;而铁塔是难以施工和运输的地区常采用的。在高压输变电线路施工中,杆塔组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建设是要高度重视这个环节。施工人员必须知道塔杆的使用性能受杆塔结构形式,杆塔所用材料及其受力形式很大的影响。杆塔能够支持避雷线和导线,杆塔变形必须要能承受一定的荷载,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强度和刚度要求也是要满足的条件。
4.3安全保护医疗电气设备
按照电气设备的安全保护标准及其用途,医疗电气设备主要包括了正常医疗电气设备、防护医疗电气设备以及特殊医疗电气设备三种。正常医疗电气设备主要是由医护人员使用和操作的,病友对医疗电气设备没有直接接触;防护医疗电气设备是病友的身体直接接触的;特殊医疗电气设备是病友的大脑、内脏以及心脏直接接触的医疗电气设备。
IEC标准规定,插座和低压移动设备之类的末端回路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是30 mA [4]。因为带电导体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很少的部分是通过心脏来与人体皮肤接触,因此30 mA电流是人体皮肤接触的安全电流,心室纤颤是不会发生的。但是如果有超过50μA的电流通过心脏,那么心室纤颤的情况就会产生。因此,IEC规定10μA以下是允许通过患者心脏的医疗设备的漏电电流。故不宜采用漏电开关来保护某些特殊医疗电气设备,保护措施必须要能防止微电击。
结语
质量影响效益是众所周知的,单位的生命就是质量。而医院是人员密集场所,其主要功能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场所,整个业务工作都受到电气施工质量的影响,因此施工工艺技术必须紧抓,防患于未然,控制好其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家富.对一级负荷供电要求的探讨及供电方案的分析[J].建筑电气,2010(9):71-72.
[2]冯成安.双电源自动转换装置设计[J].机电工程技术,2009(6):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