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石油化工的认识

对石油化工的认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石油化工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石油化工的认识

对石油化工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市场化选聘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5-0131-02

一、引言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正在兴起,人才资源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实现党的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人才是关键。

中电投宁夏青铜峡能源铝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电投宁夏能源铝业)于2008年12月26日战略重组成立。四年来,公司按照“煤为基础、电为支撑、铝业核心、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工作方针,大力加强煤-电-铝产业链建设。成功发展为是全国最大的单体电解铝企业。现电力装机容量186万千瓦,实现了火电、风电、光伏发电并举。经过四年多的摸索与实践,宁夏能源铝业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与推进市场化选聘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二、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与通过市场化选聘相结合的几点做法

找准党管人才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结合点是企业经营中人才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中电投宁夏能源铝业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紧紧抓住“围绕企业发展选人用人”这一核心。中电投宁夏能源铝业针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新要求,按照“凝聚高端人才、稳定骨干人才、流动通用人才”的工作原则,根据公司“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结合各板块专业技术队伍结构现状,通过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技术人才,招聘大中专学生、高端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制等方式,加大了煤炭、电力急缺人才引进力度,改善了人才结构,基本满足了生产及建设需要。根据铝业板块实际情况,加大了对生产岗位技能人才培训,使技能人员队伍得到了充实和加强,为后续人才结构调整起到积极作用。

(二)始终坚持“领导集体选人和用制度选人”这一原则。中电投宁夏能源铝业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原则,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和,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透明度,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2011年,公司拿出20多个岗位开展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公开选聘和面向社会招聘等竞争性选拔工作。同时组织开展选人用人满意度调查,完善选人用人工作。在选人用人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选拔过程的“阳光操作”。所有重大人事任免均由党委会统一研究决定,避免了“个人说了算”的现象发生。通过一系列工作,把最优秀的人才选配到最关键的岗位上,营造了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的良好环境。

(三)突出“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这一重点。中电投宁夏能源铝业做好新设单位领导班子配备和现有单位班子的评价工作,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使竞争性选拔成为干部选拔的重要方式之一。完善干部考评机制,实行“二考评、二考试、一考核”的方式,加强对于部的考核力度。建立考核结果反馈制度,执行末位淘汰机制,把干部年效与个人考核结果、单位综合业绩考核结果进行挂钩,充分发挥考核的奖惩作用。通过考核,真正建立了干部能上能下,能升能降的动态管理机制。

三、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原则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须着力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要创新“识才”机制,让优秀人才“出得来”。用才须先识才。能不能识别和发现人才,科学的识才方法和机制是保证。要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就要牢固树立“埋没人才也是过错”的观念,把识别人才的重点放在实际能力的鉴定上,把评判人才的标准放在岗位职责的适应性上。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人才测评体系,对各类人才的知识水平、能力及其倾向、工作技能、发展潜力和性格等实施测量和评价,从而为科学的用人提供准确的依据;要建立和完善公开的识才机制。拓宽人才视野,坚持任人唯贤,通过职位公开、考核标准公开、考核程序公开、干部政绩公开、任前公示等形式来扩大群众的民、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充分施展才能的选拔任用机制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良性循环机制。

(二)要创新“引才”机制,让优秀人才“进得来”。吸引人才,是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一要拓宽引才渠道。按照“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原则,积极拓展引才渠道,采取个人自荐与公开招聘等灵活有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引进紧缺急需优秀人才。着眼于产业全面提升,围绕综合开发,以铝业、煤炭、电力等行业为重点,聘请一批专家,以增强企业实力。二要优化引才方式。健全科学、开放的人才吸引机制,减少引才的审批环节,营造引才的绿色通道,打破制约引才留才的“瓶颈”,使人才政策做到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积极探索有效载体纳才、项目带才、信息联才等方式,通过创新引才政策,形成引才、聚才和用才的正确导向,把各类优秀人才吸引到公司各项事业中来。三要创新引才机制。在人才引进战略上,要转变过去“重引进、轻使用”和“重使用、轻培养”的观念,努力优化人才成长、发展、创业的各种机制和环境。加快培养适应产业集群需要的领军型人才。并加大培训力度,培养造就一批技术带头人,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要创新“育才”机制,让优秀人才“长得快”。人才培养是人才工作的基础,是人才工作的源头。应充分发挥各级培训机构的主渠道作用,在现有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再培训上狠下功夫。要以完善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以需求为导向的继续教育体系。在培养方式上,分类型、分层次、分次序地进行,坚持紧缺人才优先培养,年轻人才加紧培养,优秀人才重点培养,采取以老带新、进修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促进人才的成长,有效提高现有人才素质。在人才引进上,既要重数量,也要重质量,既要重学历和职称,也要重能力和业绩。

对石油化工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火灾事故;安防措施

1 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过程中出现火灾事故的原因

1.1 可燃物的不安全放置 在进行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的过程中,可燃物的违规放置是导致产生火灾的重要原因。由于石油化工生产的环境极其复杂,可燃物不按照规定放置的乱象屡见不鲜。通常来说,可燃物的不安全放置也分为以下几种情况:首先,在设备检修的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的隔离,导致可燃物的泄露;其次,石油化工生产环境存在着高温高压的情况,在高温环境中,当产生迅速降温降压时,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剧烈变化导致石油相关设备,比如管道的破裂或者是变形,造成了易燃物的泄露;再次,在进行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的过程中,对设备内部没有进行彻底的清理,检修工作完成后,还存在着一些灰尘或其它杂质。同时,设备内部易燃气体在检修完成之后没有清理干净,存在火灾隐患;最后,从石油化工工艺设备中清理出来的杂质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放入指定的场所,而是随意摆放,增加火灾事故发生的机率。

1.2 没有严格控制点火源 由于石油化工设备在运作的过程中,存在着气体的挥发,只要出现一点火源,就极有可能产生火灾。比如金属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火花、静电、明火、高温物体以及化学反应等。其中明火源表现为:很多工作人员有吸烟的习惯,或是汽车的尾气排放管没有采取防火帽等安全措施,导致明火在石油化工场地出现。其次,在进行设备的维修时,难免会出现使用到电焊、氧乙炔切割、等离子等工具,而这些工具的使用,没有严格地按照相关的手续或制度在指定的区域进行工作,且没有防火措施,监管不到位等直接导致火灾事故的产生。最后,在使用吊装设备以及相关铁器进行工作时,容易出现火花,包括人体活动时产生的静电以及其他化学反应都容易导致石油化工发生火灾事故。除此之外,相关的检修人员在检修的过程中没有严格地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导致在工作中的管理不协调,容易在操作的时候产生失误,且往往会出现交叉作业的出现。在实际的检修过程中疏忽大意,没有严格地控制点火源,进而增大了火灾发生的机率。

1.3 检修人员安全意识较低 石油化工工艺设备的检修是一项较为严谨和细致的工作,在工作中,不仅要求检修工作人员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还有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检修工作的顺利完成。但是,就目前来说,相关的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对安全意识没有给予充分的认识,且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安全技术的处理也进行得不到位,时常出现违规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纪律的现象发生。

1.4 缺乏防护用品,没有完善的消防监督体系 在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的过程中,防护用品是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很多石油化工企业,为了一时的利益,没有准备充足的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除此之外,很多检修人员在检修的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防护用品的重要性,在检修的过程中不使用防护用品或不正当使用,当有火灾事故发生的时候,不能够最快的采取措施,进而导致火灾事故扩大,造成更大的损失。

2 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过程火灾事故安防措施

2.1 提前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有备无患、未雨绸缪在石油化工工艺设备检修的过程中尤为重要。这里说的有备无患和未雨绸缪主要是指,在进行检修之前,就应该做好相关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加强相关消防器材的落实,并把责任落实到个人,让相关的工作进行安全作业。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措施,包括详细的施工流程和善后工作。制定紧急预案,在发生火灾的时候能够迅速反应,把损失降到最低。其次,加强检修人员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检修人员的安全技术。让检修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实时提高警觉。除此之外,要求检修人员熟练地掌握检修流程和消防器材的使用,包括火灾处理的正确程序,使检修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较强技术水平。最后,定期进行消防器材的检查,消防器材是防止火灾扩大最有效的工具。所以,实时对消防器材进行检查,保证消防器材的可用性。同时,消费通道也要保持畅通,保证发生火灾的同时能够尽快采取措施。

2.2 严格遵守检修安全操作流程 严格按照检修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进行检修工作是保障检修工作能够安全进行的前提。首先,要严格做好检修停车的安全处理。在停车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在压力没有进行全部释放之前,不可以对设备进行操作。针对设备和管道中的异物要彻底的清理干净,并做好降温降压等措施。其次,采取正确的工艺措施,消除危险物品。在设备停车之后,检修人员要将设备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才可以进行操作,对与设备相连的管道也要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比如加盲板等,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最后,严格控制火源的使用。在检修的过程中,在禁火区域应该严格使用明火,当要使用电焊等操作工具时,应该取得相应的许可,在有防火措施的规定范围内以及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杜绝化纤织物的使用,做好隔离工作,加强对火源的控制。

2.3 进行石油化工工艺设备现场的安全检查 在实际的检修工作中,要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对检修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和必要的监护措施,防止违章和无消防措施现象的出现。通过对现场的安全排查,及时发现一些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并积极处理,从而保证检修工作的安全进行。

3结语

石油化工工艺设备的检修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在检修的过程中也较为容易发生火灾事故,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石油化工工艺设备的检修安全,就应该严格地做好火灾防护措施,包括对检修人员的安全意识的提高,从而为石油化工企业提供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

参考文献:

对石油化工的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石油化工 消防安全 管理

1 引言

石油化工企业通常是以石油或者天然气作为生产原料,生产制造石油化工产品、化学药物制品、有机合成纤维、有机合成树脂以及有机化工生产原料的大型工业企业。石油化工的生产制造过程一般是通过一系列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进行的,生产制造原料与产品大部分都有一定的易燃性、易爆性、剧毒性与腐蚀性,生产制造工艺的操作过程复杂、连续性较强,存在着生产制造危险大、火灾爆炸概率高等问题。石油化工企业因为其本身存在生产、使用、储存物品的易燃性与易爆性问题形成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危险性。在生产、储存、经营等各个环节中,假如操作管理过程出现意外,遇火或者受到摩擦、碰撞、震动、高温或者其它方面因素的实际影响,也可以引发火灾或者爆炸事故,容易导致工作人员的伤亡与经济损失,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近些年以来,石油化工企业出现的火灾意外事故频繁发生,应该引起国家、政府以及公安消防安全部门机构的高度重视[1]。

2 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问题

(1)石油化工企业本身的消防安全防患意识有所欠缺,消防安全的管理机制不完善。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爆炸事故不断频繁发生,其中大部分都是责任事故,这充分表明消防安全管理机制与消防安全工作执行规范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只是形同虚设。(2)石油化工企业主要以经济利益为工作中心,通常会忽视消防安全的防范工作。一些石油化工企业投资建设完成之后,只是单方面地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目标,注重生产而忽视消防安全,消防安全的防患管理工作处于十分的薄弱环节。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对生产制造设备以及消防安全防患设施的检测、维修与维护等处理。有部分石油化工企业不投入经费到消防安全中,对一些消防安全防患设施不进行及时地维修、维护与更换,容易导致小火酿成大灾事故,泄漏促成爆炸事故。(3)缺乏内部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或者内部监督工作不到位。大多数中小型石油化工企业的内部缺乏相应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一般除了政府机关部门进行外部检查工作以外,大部分国有形式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都有上级消防安全管理部门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工作,一般都可以将火灾隐患清除在萌芽阶段。(4)对于消防安全管理技术性人才缺乏培养,导致消防安全管理的技术性人才十分缺失。一部分石油化工企业进行员工的入厂教育,一般只简单地实行常规的生产技术培训,缺乏消防安全机制的培训,没有组织灭火预案的消防演练活动,企业员工无法深入地认识到岗位存在的火灾隐患性,没有学会基本形式的防火与灭火等消防安全知识,缺乏火灾的扑救与疏散逃离现场的知识[2]。(5)石油化工企业缺乏消防安全的许可标准。一些石油化工企业的建设项目没有认真执行消防安全机制审核、消防安全设施监管与消防安全设施验收,导致部分企业在没有获得有关审批流程的状况下开工建设或者投入生产,导致成先天性火灾事故的安全隐患。(6)我国总体的化学工业生产制造基础相对较差、技术水平标准不高,大部分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小,生产制造工艺落后、设施设备简陋、自动化控制程度较低,安全生产制造的先天性条件缺乏,容易导致火灾事故的形成。

3 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1)公安机关部门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应当充分增强对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在目前的发展态势下,公安机关部门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需要加大对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的关注,加强相应的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同时适当地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提升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防患意识,能够及时地发现消防安全隐患,不断消灭存在的火灾安全隐患。(2)公安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应当加大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力度,专门地培养具有专业水平的技术人才,在石油化工企业的新建、改建与扩建过程中提高消防安全的审核与验收,避免遗留先天性的火灾安全隐患。(3)公安消防安全机构应当充分借助安全监督部门相应的管理优势条件,实行部门联合行动,杜绝石油化工企业的失控漏管现象,同时公安消防安全部分机构应当及时将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状况通报到相应的安全监督部门,从而可以作为安全监督部门对石油化工企业经营许可证照年审的重要参考根据[3]。(4)我国需要从法律法规体系上进行责任的细化,对于评价机构进行严格管理,从而可以促进评价机构的业务素质与法律制度、道德素质的建设进程。(5)我国有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应的法律标准规范性文件,要求石油化工企业需要加大消防安全的管理费用投入,运用先进形式的科学手段,增强企业本身的安全改造力度,在工艺产生环节上完善消防安全管理条件,全面系统地提高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6)石油化工企业需要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相关规范条例,建立企业的消防安全防患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消防安全的各方面安全管理机制。

4 结语

石油化工企业火灾事故的引发,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必然性,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安全防患工作有所欠缺,没有建立石油化工企业本身的消防安全防患意识,单方面地追求经济利益,忽视生产安全的重要性,加上内部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这些都是引发石油化工企业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企业、社会与国家有关部门应当着手于石油化工企业的存在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管理对策,有利于促进石油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宋建池,范秀山.化工厂安全系统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对石油化工的认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西北石油化工企业; 信息化; 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2-0175-01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即“eHR”(electronic HumanResource),是新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趋势,是以网络技术的成熟与运用为基础,以ERP、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程序服务提供商)等概念的出现和具体实施为存在和发展的环境,以人力资本开发和增值的迫切性为终极原因,将先进的软件配上高速的硬件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建立的一种基于Internet的人力资源服务网络系统,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基于互联网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化与自动化。“信息化”把有关人力资源的分散信息集中化并进行分析,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全面自动化,与企业内部的其他系统进行匹配。

(2)获得人力资源管理外部服务。企业的人力管理者能够有效利用外界的资源,并与之进行交易,比如获得人才网站、高级人才调查公司、薪酬咨询公司、福利设计公司、劳动事务公司、人才评价公司、培训公司等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商提供的服务。

(3)实现企业内部自助服务。让员工和部门经理参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视员工为内部顾客的思想,建立员工自助服务平台,开辟全新的沟通渠道,充分达到互动和人文管理。

一、西北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开始的较早,少数石油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程度相对较高,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但相对于石油化工企业生产信息化的快速推进,我国西北石油化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信息化明显落后,与东部和跨国石油巨头差距很大,还处于发展阶段,已经成为石油化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块短板,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二、西北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1.对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西北石油化工企业在石油勘探、油田测井、石油炼化、石油运输和销售等各方面的专业应用系统发挥了巨大作用,信息化已经日趋成熟。但是,人力资源信息化却相对滞后,显然,西北石油化工企业“重安全生产,轻企业管理”的意识仍然存在,忽视人力资源建设,更对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行动上缺乏动力,片面的把人力资源信息化看作是技术问题。

2.缺乏人力资源信息化的专业技术人员

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需要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对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多数石油化工企业缺乏熟练掌握人力资源软件的从业人员,这直接导致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进程缓慢。

3.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软件的不完善,信息化效益没有得到发挥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不断变化给信息化带来新挑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西北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不断发生变化,相关信息化管理软件系统也要随之发生变化,甚至是有的企业因为人力资源信息化软件的开发跟不上管理的变化,而陷入困境。

4.不注重更新维护与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信息化是紧跟信息潮流,时刻变化的。一些西北石油化工企业在初期引入人力资源信息化后,都希望功能众多,做到一步到位,以为这样就能够获得良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益,不注重更新维护和持续发展,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是不合理的,严重影响了企业在获取人力资源信息方面的能力,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三、西北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和完善的对策

西北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和完善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需求与效益相结合、发展与改革相结合,重点解决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性问题。要以公共信息设施为基础,以电子政务为龙头,以信息服务为切入点,通过人力资源信息化带动西北石油化工企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和完善需要研究企业外部经营环境中可能的风险与机遇,以及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与管理的水平,同时要遵循企业信息化各个阶段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提高西北石油化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1.革新观念,使领导和员工充分支持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建设

信息化是一种管理方式的转变,也是管理理念的转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需要IT技术的支撑,但真正影响和决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是人,软件只是帮助实施管理的一种手段。管理理念的转变需要各级领导、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

2.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员工素质

西北石油化工企业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对信息技术、管理信息化以及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项目上的认识和技能掌握是十分重要的。要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充分的理解和消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本质,从而提高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使用水平和运行效益。

3.研发适合西北石油化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系统软件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软件为企业带来了许多便捷和效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效率,但由于西北石油化工企业其特殊的性质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因而石油化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就要用适合自身特点的系统软件。例如,陕西延长石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结合自身的特点启用了用友集团开发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人力资源基础业务的集团化集中管理。

4.制定符合西北石油化工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

西北石油化工企业所生产的石油、天然气、乙烯及其他化工能源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一环,为军事国防、交通、工业、农业、科技乃至人民生活各方面的必需品都提供了能源,这就奠定了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中,要注重其系统性和战略性的发展,要纵观全程,对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做出明确的投资判断,使其效益最大化。

对石油化工的认识范文第5篇

关键字:石油化工 设备腐蚀 防护与监测 策略

腐蚀现象在各行各业普遍存在,并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石油化工行业,由于在石油的开采和冶炼的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加上这些设备所处工作环境的恶劣以及保养不周等原因,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腐蚀现象,直接影响到石油化工行业的正常运作,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人员伤亡、资源浪费、阻碍新技术的发展等后果。因此,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对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研究,不断探索化工设备腐蚀的原因和规律,对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正确选择与使用材料,并选择最佳的腐蚀预防措施,对提高石油化工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的原因探讨

1.造成腐蚀破坏的外在因素

1.1介质温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石油化工设备所处工作环境中的压力越高,温度越高,腐蚀越快,由于腐蚀现象的产生是一种电化学反应行为,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越其扩散速度增大,电解液电阻下降,越利于其反应,每升温10℃,腐蚀速度增加1-3倍。

1.2应力及疲劳的影响。应力及疲劳是产生腐蚀现象的重要因素。石油化工设备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形成应力与疲劳,尤其是热加工的组织应力和冷加工的变形应力。在石油化工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随着应力和疲劳的产生,在一些综合因素下将会引起金属内部的扭曲,加剧微电池腐蚀,从而降低了该部位的电极电位,形成腐蚀破裂,降低石油化工设备的使用寿命。

1.3腐蚀性介质的影响。在石油化工设备使用中,其周围存在许多如酸、碱、盐、水、氧等腐蚀性介质,将与设备接触面进行反应,或者加速了设备表面的腐蚀反应,这是产生腐蚀的主要原因之一。

2.造成腐蚀破坏的内在因素

2.1零部件的表面越粗糙,越易腐蚀。通常情况下,零部件的表面越粗糙,越易腐蚀,粗糙的表面使得设备与外界的接触面增大,有利于如氯离子等的渗入,为石油化工设备部件产生点蚀提供先决条件。

2.2金属的晶粒越尺寸大,腐蚀越快。金属的晶粒越尺越大,越容易产生晶间腐蚀,并且其各项力学性能较低。

二、石油化工设备腐蚀的防护与监测策略

1.正确选用材料

对于石油化工设备的防护材料的选择,必须正确地选用材料,从源头上提高设备的防腐能力,因为材料的物理与化学特性关系着石油化工设备装置的可靠性以及使用寿命。由此可见,合理选材对于石油化工生产意义重大。一般情况下,耐腐蚀材料主要涉及到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这两类。对于非金属材料的选择,大多是用于黑色金属的防腐措施,通过喷漆、涂层等方式涂在设备表面,防止设备与外界的接触而起到防腐效果;而对于耐腐蚀金属材料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到石油化工设备的结构与类型,根据这些参数来选择防腐蚀金属材料,同时,还应该根据介质的性质、压力和温度以及产品的要求和材料的价格与来源等,选择最优的金属防腐材料。

2.金属化工设备表面的防护

设备表面的防护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化工石油设备腐蚀防护措施,这种方法是在采用牺牲阴极保护法,采用电极电位高的金属在石油化工设备表面上覆盖,如热浸镀锌、镀铝等,从而有效地避免金属与腐蚀介质的直接接触,避免了基体与介质发生电化学反应,这些表面的覆盖层可有效的防止金属的腐蚀,这是在石油化工生产中常用的防止腐蚀的方法。具体操作是在金属表面添加金属镀层或者非金属涂层,但是要根据覆盖层物质的特性以及使用的环境有效的选择才能更好的防止腐蚀。

3.设计石油化工设备时要考虑到防腐蚀

对于石油化工设备的防腐蚀,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要从设计石油化工设备开始,将防腐蚀贯穿于整个石油化工设备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有关腐蚀和腐蚀控制的问题,对化工机械设备进行最优化设计,从而设计出性能好的石油加工储藏设备。一般情况下,防腐蚀设计主要包括化工设备的结构与布局,石油化工设备的选择,设计防腐蚀保护措施等,这些不仅仅与设计技术相关,还应与设计者的考虑问题有关,所以在石油化工设备的设计、制造以及安装过程中也要考虑到腐蚀的问题,切实地防止石油化工设备的腐蚀。

三、石油化工设备安全运转的监测方法

1.装置故障的诊断方法

对于石油化工设备故障的监测和诊断,必须重视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和停工状态下进行的监测和诊断。例如,对于石油化工设备出现全面腐蚀的情况,由于其腐蚀产物——锈层,具有抑制腐蚀的作用,腐蚀速率逐渐下降,在在酸性环境腐蚀中,膜不稳定,宜采用腐蚀减薄遵循抛物线法则,即采用超声波探伤测定板厚,从而到达监测腐蚀的目的。但是,现有的许多腐蚀监测的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而且检测精度也相差较远,需要慎重选用,甚至有的尚未工业化应用。例如,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若要精确测量其开裂深度是十分困难的,有时只好等到发现泄漏才停工检修,不利于石油化工企业的正常运作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在对石油化工设备安全运转的监测中,导致故障的发生常常是材料变质和腐蚀等的化学现象与机械现象(疲劳和破坏)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监测过程中必须进行合理、综合地考虑。

2.影响安全运转的故障分类

研究表明,我们可以将石油化工装置运转过程导致的故障大体上分为设备故障和工艺故障这两大类。其中,工艺故障将会使得石油化工设备的整体性能下降。由于其在运作过程中由于传热管结垢,甚至堵塞管道,使得液体流量下降。例如硬度高的循环冷却水只要接触到60℃的传热管,分离性能下降,便会析出碳酸钙垢塔板结垢,产品收率降低;而设备故障,如泄漏现象,由于酸液对不锈钢全面腐蚀,疲劳开裂,应力腐蚀开裂等。发生全面腐蚀的pH值界限:如SUS304的PH约为2,SUS316的pH约为1.5。当然,大多情况下是由这两种故障是交织在一起的,因为,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异常反应而造成局部过热的情况,从而导致设备管线变形,甚至破裂,使得设备的泄漏也会导致产品的污染。因此,在进行石油化工设备安全运转的监测时,必须深入探讨影响安全运转的故障种类,根据不同的故障种类提出与之相适应的监测模式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石油化工设备的监测水平。

参考文献

[1]卞建华,张建民. 石油化工设备腐蚀问题的探讨[J]. 山东化工, 2008,(06) .

[2]汪功成. 浅谈化工设备的腐蚀与预防[J]. 新疆化工, 2010,(03) .

[3]红梅,王永红,秀梅. 缝隙腐蚀对化工设备装置的影响及控制途径[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1,(07) .

[4]王家辉. 石油化工用液氨设备的应力腐蚀开裂及其防护[J]. 石油工程建设, 2008,(03) .

相关期刊更多

现代泌尿外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花木盆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湖北省绿化委员会

临床泌尿外科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