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融资的作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赌协议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常常在私募股权投资中被机构投资者所采用,有助于保障投资回报和锁定风险。但对融资方而言,对赌协议犹如一把双刃剑,在激发企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业绩压力与风险。因此,本文深入探析了对赌协议的积极与消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对赌协议;企业融资;业绩指标;控制权;对策
一、对赌协议的含义
对赌协议是一种基于业绩的调整协议,是投资方与企业管理层(融资方)之间的一种双向约定,通常以企业股权作为“赌注”,以财务绩效指标或上市作为对赌的评判标准。即如果融资方达到预先设定的业绩指标,则投资方要无偿或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融资方管理层转让一定股份,作为完成业绩奖励;相反,如果达不到预先设定的业绩指标,则融资方管理层要向投资方无偿或按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转让一定股份,作为对赌失败的补偿。投融资双方签订对赌协议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双赢,投资者想通过对赌条款激励被投资企业成长,让自己手中的股权实现增值,赚取收益;融资方则希望以低成本获取资金,促进发展。在资本市场中,蒙牛乳业、雨润食品等企业实现了快速增长,超额完成对赌协议中的业绩标准,从而“一赌成名”。另外,也有太子奶、永乐电器等知名企业迫于对赌的业绩压力而陷入困境,遭遇巨大损失。所以,对赌协议对于投资方而言是一种锁定投资风险和获取回报的手段,但对融资方而言,虽然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但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二、对赌协议在企业融资中的积极作用
(一)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增加企业知名度
资金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一些处于发展初期的企业,由于缺乏抵押物、规模小和抗风险能力弱等原因,通常很难通过传统的融资渠道如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取得资金。因此,它们选择与机构投资者签订对赌协议,通过引入私募股权投资或风险投资的方式来筹集发展所需的资金,并用所筹资金去研发新产品、购置固定资产、开拓新市场、引进人才,从而实现自身发展与扩张。所以,签订对赌协议能够让中小企业成功引入私募股权投资或风险投资,获取大额资金,从而突破融资难的困境,实现成长。与此同时,与知名机构投资者签订对赌协议必然会引起媒体的报道与关注,吸引大众眼球,可以提高该企业在市场的知名度,有利于后期产品的推广与销售。
(二)激发公司发展潜能,实现快速增长
对赌协议的签订可以有效的提高融资方管理层的工作积极性,管理层能够更加认真经营公司,创造出更好的业绩。与此同时,还能增强整个公司的凝聚力和合作能力,有助于公司业绩的快速提升。例如,2002年12月,蒙牛集团向摩根士丹利、鼎辉和英联三家机构融资的同时,签订了一份对赌协议,双方商定在2004-2006年三年内,若蒙牛乳业的复合年增长率超过50%,三家机构将最多7830万股股权转让给蒙牛,作为对管理层的奖励。若达不到,公司管理层将因对赌失败而输给三家机构最多7830万股股权。这份对赌协议极大的激发了蒙牛公司的发展潜力,经过管理层团队的悉心经营,公司实现了快速增长,在2004年6月提前达到了预期增长目标,蒙牛也因此“一赌成名”。
(三)让融资企业享受增值服务,获取可观收益机构
投资者为了从市场获得高额回报,实现资本的增值,也希望融资方在对赌中获胜,所以,在签订对赌协议引入私募股权投资或风险投资后,投资者会帮助融资企业尽可能的达到对赌标准,实现业绩增长。在资本市场中,像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全球知名的财务投资者虽然不参与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但是会利用自身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为融资方出谋划策,提供一些列的增值服务,如提供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的建议,帮助融资方制定市场发展的战略,提供再融资服务等。融资企业可通过从投资方获取的资金和增值服务来实现逐步发展,并最终上市。与此同时,如果融资企业能够合理规划,在协议规定的时间内达到约定的业绩标准,将能够从投资方手中获取股权或资金的奖励。不仅成功实现了低成本融资,获取了可观收益,还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影响力,有利于其未来发展。
三、对赌协议在企业融资中的消极作用
(一)对赌标准设定过高,管理层经营压力较大
基于财务投资者逐利性的特征,投资方为了锁定自身的投资风险,保障收益,往往会设定偏向于自身且较高的业绩标准。为了筹集资金,管理层一旦接受了高标准的对赌条款,将承担巨大的经营压力,因为他们知道一旦对赌失败,将付出沉重的代价用以弥补财务投资者,所以融资方管理者整天背负着“必须成功,不能失败”的思想包袱,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也过分重视业绩和发展,无暇顾及公司内部治理与风险控制,忽略业务结构的有效整合,这一不成熟的运作模式将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另外,当宏观经济形势欠佳,公司经营出现亏损时,已经签订的对赌协议无疑是雪上加霜,让企业彻底陷入经营困境。
(二)管理层短期行为严重,企业潜力过度开发
为了赌赢对赌协议,在短期内提高盈利能力,让企业达到设定的业绩要求,一些融资方管理层不顾公司长远发展,不分析公司当前的情况和能力,过度采用并购等短期扩大规模的手段,让企业走向追求规模的非理性扩张之路,使企业潜力过度开发,严重损害了公司股东的根本利益。例如,2005年,永乐电器为了赌赢与鼎辉和摩根士丹利两家机构投资者约定的在2007年实现净利润高于7.5亿元人民币即可获得4697万股永乐股份的对赌协议,公司一改稳健经营的策略,采用了过度扩张的策略,进行了大规模的并购。但永乐管理层的整合与经营管理能力未能跟上公司快速并购扩张的步伐,导致公司财务业绩恶化,对赌失败,最终被国美收购。由此可见,对赌协议会透支企业长期发展的能力。
(三)容易造成控股权的流失,使企业失去独立性
对赌协议常常以企业股权作为对赌筹码,也就是说,融资企业一旦对赌失败,管理层就会割让股权,股权的流失会造成控制权的逐步丧失,对民营企业创始人来说,相当于失去了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企业,损失巨大。例如,2007年,太子奶向英联、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三大机构投资者融资7300万美元时签订了一份对赌协议。双方商定在太子奶获得7300万美元投资后的前3年,若其业绩增长大于50%,就可以调整(降低)对方股权;若业绩增长不到30%,太子奶管理层将会失去控股权。由于企业的高速扩张,再加上行业和宏观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太子奶经营业绩惨淡。最终,对赌失败,董事长出让股份,痛失企业控股权。
四、融资中对赌协议的应对策略及建议
(一)充分了解对赌协议,理性分析自身实力
融资方管理层在与机构投资者签订对赌协议之前,要充分了解对赌协议的性质与特点,不能被投资人的高价所吸引,只看到其中的“利”,而忽略蕴含的“潜在风险”。另外,也要与企业现有的其它融资渠道进行比较,充分权衡利弊,并决定是否应该采用此模式融资。若决定采用,面对投资方给出的对赌条件,融资方管理层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因为企业过去经营的成功而过度自信就贸然接受。在签订前,融资企业应合理评估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并结合行业发展情况和目前整个宏观经济形势来进行综合分析,充分考虑中观及宏观环境因素的变化趋势,理性判断自身是否具备完成对赌协议业绩指标的能力。
(二)加强与投资方的沟通,设定合理的对赌标准
由于信息不对称,机构投资者为了防范风险,保障自身的利益,往往会设定标准较高的对赌条款。有时融资方为了获取资金,明知自己达不到业绩标准还是盲目接受,最终造成对赌失败,损失惨重。所以,融资企业在签订协议前,应该仔细研究推敲,与投资方充分沟通,对条款进行合理设计与细化。对于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标准,如对赌协议中所设定的业绩指标过高或者要求达到业绩目标的时间过短等情况,要与投资方合理协商谈判,充分博弈,根据公司目前情况来设定合理的业绩增长幅度,将对赌标准尽可能确定在自身能够承受的一个范围。
(三)设置保护条款,保障对公司的控制权
为了规避对赌失败而造成的管理层控股权流失的风险,融资企业在与投资方谈判时,可以在对赌协议中设置一些对自身有利的弹性条款,给自己留一个可进可退的空间。例如,在融资企业经营出现亏损时或该企业明显无法在约定时间之前完成对赌条款中设定的目标时,企业有权选择给投资方一笔补偿款项的形式来中止对赌协议。或者融资企业因未达到设定的业绩目标而对赌失败,须割让股权时,可以允许该企业以增加利息支付为代价从融资方手中回购股权。这样的保护条款虽然会增加企业额外资金的支出,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控股权,防止出现业绩未达标而让管理层奉送控制权的现象。
(四)立足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融资企业为了完成对赌协议的约定目标,往往会采取过度扩张的短期行为,有时虽然能够赌赢对赌协议,但从长远来看,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发展潜力。所以,一个企业要想实现业绩持续稳定的增长,并最终成功上市,首先应该立足核心竞争力,形成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才能赢得客户,逐渐扩大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实现财富的增加。与此同时,企业还应注重内部治理,产品创新,加强管理团队的建设,只有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后才能吸引财务投资者,进而在对赌谈判中具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并通过自身实力去完成合理的对赌约定,最终,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嵩.资本市场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刘武.对赌协议及其风险对策[J].中国外资,2011(02).
[3]刘浩,汪芹.初创型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新解———对赌协议[J].中国集体经济,2012(15).
[4]米咏梅.企业融资中的对赌协议:激励与风险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36).
一、新三板的发展现状分析
新三板原指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的试点。现在不再局限于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而是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主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股权融资平台。之所以称“新三板”是因为不同于“老三板”的原转让系统,主要容纳退市企业及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
新三板起源于2001年中关村的代办股份系统进行转让试点,至2013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揭牌运营。近两年来发展飞速。仅2014年,新增挂牌公司数量为1216家,新增市值4038.42亿元,一共1572家,总市值4591.42亿元。截止2015年9月底,挂牌公司数量3585家,总市值增长至15110.2亿元。在2013年时,挂牌公司数量才356家。短短两三年时间,挂牌公司数量以及市值都是成倍增长。如果按照2014和2015的速度增长,未来新三板每年将有1500―3000家中小企业可在新三板挂牌交易,无需漫长排队,并且审核简化,没有利润门槛,实现真正意义上“中国的纳斯达克”。虽然我国大大小小企业有几千万家,已挂牌公司数量总体占比比较低,但随着新三板市场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优质中小企业可以挂牌新三板市场,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状态会进一步缓解。
二、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现状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一直是经济发展中的难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外源性资本市场层级大致分为三类:民间借贷、商业银行借贷和股权融资。大部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都是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大都以高利贷形式存在,虽然成本高,企业却不得已。而商业银行贷款渠道中,贷款仅占银行贷款总额的20%,但在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上缴税收占税收总额的55%,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由于中小企业和银行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银行的惜贷及贷款占比低。并且从银行融入资金的成本也非常高。据广东省中小企业局2012年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专题调研显示: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都在基准利率上上浮,平均利率为18.4%。而股权融资,尤其是主板和创业板融资,其上市条件就让中小企业几乎不可能。在这种融资现状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一直无法解决,更看不到希望。直至新三板市场的兴起与发展,给中小企业带来了希望。
三、新三板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意义分析
1.新三板市场挂牌条件低,只要求了存续期满两年,主营业务突出,公司治理完善。对公司注册资本和盈利,没有硬性要求。无疑让更多中小企业可以去申报挂牌。中小企业的融资不再局限于银行贷款和政府补助以及民间借贷。从新三板扩容以来,2014、2015近几年的飞速发展,新三板挂牌越来越便利,无需漫长排队,审核简化,又没有利润门槛,真正缓解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多年来的困境。
2.新三板市场发展迅速,尤其是扩容以来,挂牌公司数量成倍增长。在2013年时,挂牌公司数量才356家,2014年末,一共1572家企业挂牌新三板,至2015年11月3日,挂牌企业已达3918家。比9月底新增333家。新三板市场速度发展越快,越有利于更多的中小企业实现股权融资的需求,加之审核手续简化,更有利于中小企业进行申报。
3.对于民营中小企业来说,新三板不仅为企业提供新的融资渠道,还可以引入战略投资者,在带来资金的同时,引入规范的公司治理,为企业做大做强奠定资本与治理基础。同时,新三板挂牌可以提高公司整体声誉,尤其是新三板市场的信息公示制度和资本市场的监管制度,可以降低企业和客户的交易成本,增加客户的信任度,从而实现企业品牌的打造和企业形象的树立。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融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世界各国的普遍问题。以麦金农―肖学派为代表的学者指出,在金融抑制的融资体制下,存款利率被人为地压低,影响储蓄总量的扩张和结构的优化,从而阻碍了投资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贷款利率的限制,使得银行对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项目融资动机不足,进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给下降,导致金融体系内部的资金流向低效率部门,资金分配功能减弱,因此实施“金融自由化”更有利于企业融资;而在另一方面,Taylor、Hellmann等学者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研究发现,由于较高的利率会使资金从非正规金融市场转向准备金率较高的正规金融市场,造成金融市场上投资资金来源减少。因此,这一派学者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在物价稳定的前提下,实施比自由竞争市场机制确定的均衡利率更低的人为低利率体制,即“金融约束”体制。然而,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无法完全通过“金融自由化”亦或“金融约束”自行调节其作用机制从而达到预期的融资效果,但是,通过许多发达国家企业的发展过程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政府行为适时的作用在企业融资过程中却可以达到期望的效果。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具有的特殊性,使其比大企业更依赖于政府的扶持。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立法机关和政府都对中小企业融资给予特殊的支持,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组织支持、法律保证系统、财政支持系统,其基本立足点,都在于弥补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不足,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结合国外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就我国各级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提出应采取的四项措施。
一、实行优惠的财税政策
鉴于中小企业存在天然的资信等级偏低、规模小、资本充足率低、自我融资能力差的特点,政府应实行优惠财税政策,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我们在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的基础上,应采取“扶优择强”的原则,对有自主品牌、自主创新意识和吸纳就业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为重点帮扶对象,采取“孵化式”培育。
(一)加大政府财政扶持工作力度
政府为使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及社会的某些方面充分发挥作用的目标,需要制定各种扶持政策和资金援助,包括财政补贴和贷款援助。一般说来,政府的财政扶持是有限的,而且是非普惠的(与税收优惠不同),其功能在于引导。针对特定目的而实施的财政援助政策是具有特殊性的临时性措施,且纳入政府年度财政支出预算中,因此比税收制度更直接,更鲜明地体现政府意图,是政府对中小企业的一种直接援助。英国政府为了鼓励失业人员开业,对小企业实行补贴政策。为了帮助失业者自谋职业,鼓励他们开办小企业,以减少失业,英国政府制定了企业补贴,对自主开业的失业者,每周补贴40英镑。这就是一种针对小企业的财政补贴。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援助以贷款援助为主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和日本,其中,日本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援助以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为主。日本通过国家出资建立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和“工商组合金融公库”,向中小企业发放利率比民间银行低2%~3%的长期贷款。据统计,这三家金融机构平均每年给中小企业的专款约6万亿日元,以国家信誉保障中小企业融资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和规范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
在税收政策上,对中小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制定各种中小企业税收的减免与宽限政策,给予财政援助,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
大多数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统一税收制度基础上对中小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及其他优惠政策,主要有:降低税率、税收减免和返还、提高税收起征点、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和加大税收宽期限等。美国国会1981年通过的《经济复兴税法》规定:涉及中小企业的个人所得税下调25%,雇员在25人以下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按个人所得税率缴纳;国家税务总局还为中小企业提供6个月的纳税宽限期;日本税法规定,资本在l亿日元以下的中小企业,法人税税率低于大企业的25%;对新购机器设备在第一年里可作30%的特别折旧,或免交7%的税金;对进行贷款事业、企业论断与指导事业的地方公共团体与中小企业团体支付补助金。
除此之外,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国民生活起重要作用的特定行业的中小企业,政府应实行特别的税收优惠。德国对50%~60%的手工业企业免征营业税;在落后地区的新建企业,可以5年免交营业税,对所消耗完的动产投资,免征50%所得税;对中小企业中占据相当比例的合伙企业,工商所得的免税额为4.8万马克,对4.8万~14.4万马克工商所得,实行1%-5%的等级税率。日本政府对“指定行业”中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起重要作用的特定行业,实行合并时的免税注册;对企业协会、医院或诊疗所等所拥有的固定资产,以及环保设施中的特定固定资产,免征固定资产税。
二、创建多渠道的融资机制
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需要的资金是不一样的,那些高风险的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企业更需要资本性的资金投入,即风险投资或创业资本,而非一般性的银行贷款,为此政府应成立政策性的中小企业银行,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信贷支持,从根本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对中小企业来说,最适合的融资方式是中小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中小银行资金规模小,无力经营大的贷款项目,只好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而且,中小银行和中小企业一样,分散在各地,对当地的中小企业资信和经营情况比较了解,信息费用不高,因而也较愿意为中小企业服务。
其次,政府应建立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加大对信用担保机构的财政补助力度,完善担保损失补偿机制。对代偿的机构进行一定的风险补偿,分担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风险。担保机制不健全,是我国目前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关键所在。银行之所以对中小企业“恐贷”、“惜贷”,主要是对中小企业的还贷能力有顾虑。因此,建立完善有效的担保机制可以相应降低贷款风险,促进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
再次,政府可设立中小企业风险发展基金,为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的应用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美国的风险基金最为发达,遍及全国500多个“小企业投资公司”,其中大部分主要是向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提供基金的。1995年共有7万多小企业获得总共110多亿美元的风险基金。日本的风险基金也很发达。70年代后,日本开始实施中小企业现代化政策,进一步提出了中小企业要实现知识密集化、高技术化的政策,同时鼓励政府金融机构向新兴的高技术型中小企业提供“风险投资”。英国则成立了由100多家从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的小型金融公司组成的专设“风险资本协会”(BVCA),为高科技“风险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援助。
最后,创造条件允许中小企业以股票、债券等非信贷方式直接融资。当中小企业和资本市场发育成熟时,可允许符合条件的实行股份制的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向社会筹集资金。我国于2009年10月30日推出创业板市场,为中小企业融资打开了方便之门,我国有大量有活力的中小企业需要融资,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约I000万家中小企业,即使其中只有l%的优质企业想上市,也有10万家之多。创业板市场的推出,提供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将使那些运作良好、成长性强的新兴中小型企业得到加速发展的机遇,是中小企业优化的、可以持续的、更加科学的一条融资途径。
三、适当增加对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比重
Zhang Haiying
(Baoji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Baoji 721013,China)
摘要:应收账款作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而以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品来筹措资金的融资行为对于受让企业和银行或者应收款托收售贷公司都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Accounts receivable, as an important item of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s, directly affects the working capital flow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enterprises. Financing taking accounts receivable as guarantee is significant to assignee enterprise and bank, or enterprises assigned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关键词:企业 营运资金 应收账款 管理 效益
Key words: enterprise;operating funds;accounts receivable;management;benefits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1-0131-02
1在现代商业活动中应收账款融资的现状及其积极作用
1.1 应收账款的财务范畴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所形成的债权,主要包括企业出售产品、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等应向有关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等。
1.2 目前国内商业活动中应收账款普遍存在以上市公司统计数据为例,可以反映目前国内企业应收账款的规模。
专家统计得出:2008年前三季度,尽管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指标同比均有大幅增长,但同时暴露出来的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大幅增长问题,为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蒙上了厚重的阴影。列入统计范围的上市公司,截止2008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余额达7450亿元,平均每家公司为3.58亿元,同时,其他应收款余额也达3665亿元,平均每家公司为2.24亿元。继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巨额资金暴露后,应收账款激增已成为上市公司管理层关注的又一重要问题。
管理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尚且如此,国内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一样难以避开企业高速发展与应收账款激增之间的矛盾问题。
1.3 应收账款的存在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积极作用
应收账款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大量产生,蕴涵着积极的作用。
1.3.1 应收账款的产生体现了商业信用对贸易的积极促进作用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商品交易时,以契约作为预期的资金支付保证的经济行为,其产生基础是商品的赊销,表现形式是应收账款,而其核心却是资本运作,是基于企业资本实力和共同利益而产生的资本运作。应收账款的广泛出现,减轻了买方的资金压力,促进了卖方的销售业绩,并在理论高度上体现出了现代企业资本运营的新理念。
1.3.2 应收账款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买卖双方交易规则的确定是一种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买家取得赊销的便利,意味着减轻了短期流动资金压力,但同时也意味着折扣等其他机会成本的损失;反之卖家如果在支付期限上予以宽限,就有权利以资金成本的升高,减少折扣与折让。所以,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都是在资金成本与支付价格等其他条件上取得最佳平衡状态。从宏观上看,博弈的结果是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率得以提高,资源配置更趋合理,避免了社会资源的闲置。
1.3.3 应收账款的广泛出现体现了我国商业信用的逐步成熟和规范赊销意味着卖家给予买家的未来付款承诺以信任,物流和货币流在同一时间发生的无信用中介的交易方式就被以信用为中介的交易所取代,信用交易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扩大了市场规模。所以说,应收账款的大量出现意味着商业信用已经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逐步成熟和规范,商业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生命基础。
1.4 应收账款对资金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中小企业由于受基础比较差,内部管理混乱信用观念淡薄 规模小、实力弱,抵押与担保受到限制等因素的限制,较大型企业而言,应收账款更容易带来负面影响。
1.4.1 应收账款占用了企业正常的运营资金随着企业销售业务的推进,应收账款在滚动中保持一定的静态平衡,并随着销售额的增加而增长,严重占用了企业正常的运营资金。目前,不仅各类普通的工商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普遍巨大,即使是管理水平相对较高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数额增长的比例巨大,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短期内经常为负。销售收入的增长只给这些企业带来了账目利润,不能带来维持经营、扩大生产规模所必需的现金流入,企业持续发展因应收账款的增加遭遇不必要的困扰。
1.4.2 应收账款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随着应收账款数额的持续增加、平均账龄的不断增长,可能出现的坏账损失也会越来越大,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尤其是参与国际市场的中小企业,难以对国外买家有准确的信用评估,同时国际政治经济因素多变性更增加了卖家风险。
1.4.3 企业对买家的信用评估手段有限,风险控制能力较弱由于国内信用体系不健全,没有公开的企业信用资料借鉴,因此企业必须依靠自身经验来辨别赊销的对象及对应的赊销规模,潜在风险难以避免。目前国内企业对于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能力主要在以下方面存在漏洞:①企业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②没有应收账款管理的责任部门,责任在财务与市场部门之间推诿;③对应收账款的会计监督及催收相当薄弱④企业未对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进行信用管理;⑤企业没有能力对客户进行全方位的信用评估,赊销规模主观臆断。
1.4.4 买方市场形成,赊销成为国际贸易惯例,增加了国内中小企业资金压力近20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向买方市场形式转变以及向全球化方向发展,出口竞争日趋激烈,出口商为了促进销售被迫大范围接受赊销的贸易规则。据联合国贸发中心的统计资料,在国际贸易结算中,信用证的使用率已经降至16%以下,保理方式基本上取代了信用证而成为最主要的结算融资方式。然而,国内保理业务并不成熟,与国际市场不可避免的收款风险。
2中小企业利用应收账款融资的迫切性及必然性
中小企业更容易受到到企业外部竞争的影响,而企业自身由于资金的短缺和内部管理的不完善,面对日益普遍的应收账款难题,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显得即及时而有效,已经日益成为解决应收账款难题的必然性选择。
2.1 国内中小企业的融资难点基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所限,其融资环境直接受制于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环境,同时也涉及到银行、社会机构等几个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1.1 融资渠道单一理论上讲,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应该包括:政府资助、银行信贷、资本市场、融资租赁、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及民间资本等。由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初期,金融体系并不成熟,因此国内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局限于银行贷款及民间融资。民间融资有其先天的自发性、局域,决定其不可能成为融资主流;再从银行融资来看,目前国内银行普遍采取谨慎的信贷政策,历史较短、实力一般的中小企业难以得到银行的青睐,即便企业的各项指标达到了银行的准入要求,也往往因缺乏有效抵押物或担保人而难以融资成功。因此,总的来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十分单一。
2.1.2 银行融资的难点国内银行的风险监控体系是从计划经济时代旧模式转变而来的,改革的不彻底性决定了国内银行并不能充分适应现代化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经常处于“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尴尬境地。为了控制信贷风险,国内银行注重信贷申请企业所提供的抵押或担保条件,甚至把这一条件作为贷款审批的必要条件之一,这就给规模不大、资产有限、战略伙伴缺乏的中小企业制造了不可逾越的障碍,从而使中小企业陷入缺乏抵押物与保证人的困局。
2.1.3 民间资本难以发挥融资功能目前,我国民间资本总额十分庞大,仅浙江一省民间资本已达5000亿元,其中3500亿元因缺乏市场准入通道而不得不滞留银行。广东、浙江等私营经济发达的省份,民间资本比较壮大,但是缺乏成熟的投、融资平台,民间融资只能在人脉关系的基础上低水平开展,造成了社会资源的闲置,并蕴涵着极大的社会信用风险。
2.2 应收账款融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正处在账目有资金手头却没有可支配资金的一个尴尬境地。在这样的情况下,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无疑是一个较好的选择,从而对中小企业具有现实、积极的意义。
2.2.1 应收账款融资是中小企业融资切实可行的新途径目前,国内中小企业要取得融资,必要条件之一是提供有效资产抵押或质押。一般来讲,中小企业缺乏大额的固定资产,其资产构成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和存货两部分,融资思路只能围绕上述两项资产展开。
对于银行而言,企业存货具有以下特点:品种多样、价值评估不准确、跌价及损耗风险较大、变现难度大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只有钢材等少数存货品种可以作为银行融资的抵押物。
相反,应收账款更适于作为银行融资的担保条件,主要原因如下:①以货币为表现形式,不存在变现、跌价及自然损耗等风险;②金额确定、回收期限确定;③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容易确定,恶意诈骗的风险较小;④付款方良好的商业信用或银行信用能够降低资产损失的风险。
因此,从应收账款角度设计融资方案,是中小企业突破融资难题的关键点,也是切实可行的一种选择。
2.2.2 应收账款融资可以盘活存量资产并改善财务结构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要素,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但始终在动态中保持一定的存量,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支付能力。通过应收账款融资,企业能够在应收账款到期前取得现金资产,为正常的生产运营提供现金支持,同时改善企业财务结构,提升企业竞争能力。而且,如果采取无追索权的保理融资模式,保理商将买断企业应收账款,收款风险大大降低,并且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是应收账款的减少和货币资金的增加,负债并没有任何变化,更有利于财务结构的优化。
2.2.3 应收账款融资的全面推广是从宏观上促进了商业信用的发展应收账款融资的本质是以应收账款的回笼资金作为信贷资金的第一还款来源,其信用基础是借款企业商业信用与买家商业信用的高度融合。应收账款融资行为的广泛开展,不仅能够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更能够把商业信用的推广与应用提高到新的层次,有利于诚信、守法的市场经济规则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完善。
2.3 国内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取向谈及应收账款融资不得不分析与之关乎紧要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银行应收账款融资是指银行与卖方签订应收帐款融资协议,根据该协议,银行为卖方核定最高应收帐款融资额度,卖方将其与买方订立的商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帐款转让给银行,由银行收取融资额度使用费、融资利息、手续费及其它费用后按一定比例支付给卖方,并提供帐户管理、应收帐款管理及买方信用调查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2.3.1 目前国内银行常用的融资业务品种第一,按照担保方式分,主要有:①抵押贷款;②第三方连带责任保证担保贷款;③权利质押贷款(质押物包括:存单、仓单、应收账款、汽车合格证等)。第二,按照银行内部业务品种分,操作可行性较高的品种有:①流动资金贷款;②开立银行承兑汇票;③商业承兑汇票贴现;④减免保证金开立信用证;⑤保函;⑥其他创新业务品种。
2.3.2 国内应收账款融资与银行信贷政策之间的矛盾第一,贷款程序不符合中小企业资金周转的特点。中小企业在资金使用具有需求小,要求急、周转快的特点,单纯沿用对大企业的贷款品种和贷款审查方式,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的需要,往往会使企业贻误赚钱良机。目前,到银行去办理一笔贷款,审贷管理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短、平、快地要求,使部分中小企业失去申请贷款的信心,限制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第二,金融机构的资金定价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2004年1月1日起,扩大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后,金融机构普遍提高了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上浮幅度,由于上浮的影响加上金融机构的资金环境偏紧等原因,抑制了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据资料表明,2004年“一季度商业银行新增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占比较去年全年下降了9.6个百分点。”第三,成本收益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对称,内部的贷款利率不合理。据调查,中小企业贷款的频率是大企业的5倍,而户均贷款数量仅仅是大企业的0.5%,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是大企业的5~8倍。虽然按现有政策规定,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可上浮,但是经过测算,即使上浮30%,对中小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仍然很高。目前各商业银行普遍强化了对贷款审批、发放等各个环节的责任,特别是强化了信贷人员的风险约束,而激励机制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因而导致出现“贷不如不贷,贷多不如少贷”的心理,贷款营销积极性不高。第四,现行抵押担保办法限制了中小企业贷款需要。从各家商业银行放贷的条件看,目前银行一般只接受土地或建筑物的抵押担保。由于多数中小企业都是小规模经营,投入资金少,其土地、厂房大多采用租赁形式,可用作银行贷款抵押的资产主要是机器设备。因此难以满足银行的要求,相当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基本没有资格得到金融机构的贷款。《担保法》出台以后,具有担保能力的中小企业较少,且现在大多数有担保能力的企业并不愿意对外提供担保,这就使企业很难提供有效的贷款担保。
参考文献:
[1]史昆.深圳市德信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年报[J].上海企业年报,2004,(11):5-7.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环境;融资业务;经济发展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小微企业”越来越引起政府和市场的关注。“小微企业”在帮助解决就业问题、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推动科学技术进一步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吸收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它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小微企业融资难己经成为制约其生存和发展的瓶颈。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由此可见,目前研究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接着阐释了小微企业的作用及本文的研究意义,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地综述,最后分析了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对其融资业务的影响研究。
二、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情况
我国小微企业发展总体呈现出较快增速的态势。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我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小微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我国小微企业所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以及交纳税收,均占全国的超过50%以上。
我国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增加就业机会、推进技术创新、增加财政收入、完善经济结构、促进市场竞争等方面。小微企业决定了国家的经济活力和实力,在国民经济中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小微企业越成长,资金需求就越强烈,就越需要持续资金支持。然而,小微企业的融资大都很难得以实现。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小微企业融资受到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显著,政府扶持政策、资本市场、金融服务体系、社会信用体系等仍然滞后于小微企业发展的需求。分析企业所处环境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从深层次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才能满足小微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有效解决输入资金血液的融资问题,从而促进小微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目前,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改革措施,一定程度上推动和改善了小微企业融资状况,但是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三、小微企业的作用及本文的研究意义
“小微企业”在帮助解决就业问题、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推动科学技术进一步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提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建议,对相关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就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理论意义
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一直是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一些学者对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首先对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接着阐释了小微企业的作用及本文的研究意义,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最后分析了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对其融资业务的影响研究。希望能够丰富与小微企业融资相关的理论,能够深化关于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研究,能够使相关的政策措施更加系统化和有针对性。
(二)实践意义
中国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吸收劳动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社会和谐的稳定器、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它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小微企业融资难己经成为制约其生存和发展的瓶颈。为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由此可见,目前研究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对小微企业自身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对金融机构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对政府制定关于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具有重要的咨询价值。
四、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综述
目前来看,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但真正能够有效融资的渠道极为有限,企业的融资需求仍然很难得到满足。小微企业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自有资金不足,融资困难,融资额度有限,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日常的经营发展。下面,笔者将结合中国小微企业的融资实际提供一些分析。
(一)小微企业自有资金不足
自有资金是小微企业日常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我国小微企业创建和发展主要依靠内部融资,而目前,我国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管理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利润水平低,企业的留存盈余积累不足,无法满足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自有资金规模的严重不足制约了小微企业发展的规模和运营的效率,但是这是小微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引起的,由此可见,对外融资对于小微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下面的分析可以让我们看到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
(二)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不能满足众多小微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从我国投融资的实际体制来看,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仍为金融机构贷款,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不能满足众多小微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我国小微企业大部分将各类金融机构贷款作为获得外部资金的主要途径,这部分金融机构主要是各大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选择其他融资方式的比例较低。银行业对小微企业的关注度提高,但是在中小微企业中,往往中型企业中排位靠前的企业会被银行选为信贷对象,而小微企业一般无法得到满足。这是我国商业银行选择贷款对象的标准决定的。直接导致的后果是,许多企业即使能够得到贷款,也不能得到满足其业务需求的贷款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小微企业贷款占银行业发放贷款的比例较低。所以,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发放的门槛设置方面应该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更多地为小微企业服务。
(三)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
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小微企业发行债券融资的仍为少数。企业理论上可以通过债券市场发行债券,但是由于发行企业债、公开上市、公开发行公司债的门槛非常高,小微企业很难满足债券发行条件。中小企业集合债发行规模较小,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比例低的现状。②上市融资对小微企业来说很难。我国大陆的股票市场虽然有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但是入市门槛高,小微企业很难从证券市场融资。③小微企业股权融资困难重重。我国股份有限公司注册门槛高,大量小企业被排除在外,微型企业更无法企及。
(四)小微企业获得政策性资金资助的可能性低
我国对于企业的政策性资金资助很多,但是真正惠及到小微企业的却寥寥无几。实际情况中,小微企业不了解政府的政策,对申请政策性资金程序不清楚。即使了解,由于名额有限,“中签率”低,能够获得政策性资金支持的机会很小。所以,笔者认为我国政策性资金资助应该更多地向小微企业倾斜,以起到扶持其发展的效果。
五、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对其融资业务的影响研究
根据上文的分析发现,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不容乐观,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正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体现。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企业了发展。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很多,下面笔者将从融资环境角度来分析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对其融资业务的影响。
(一)内部环境:企业自身实力、内部管理等
根据融资顺序偏好理论,企业在进行融资渠道选择时,首先考虑企业内部融资。因此研究企业的内部融资环境就尤为重要。影响企业融资的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的实力状况、内部管理制度和信用记录。1、企业实力状况企业的实力主要包括企业的生产能力、财力、销售能力、管理者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指企业输入的资源在一定时间内,并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销售能力是企业市场营销能力最直接的体现,也是所有市场销售行为结果的体现。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从根本上说就是提高组织效率的能力。2、内部管理制度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是对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制度安排,包括企业的经营目标、管理组织以及各业务职能领域活动的规定。如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职责分配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等。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目标管理的有力措施和手段。3、信用记录我国的企业信用信息体系还尚未建立,目前企业的信用记录普遍认为是企业在银行是否按时偿还贷款的记录。银行会对企业信用进行评级。企业的信用记录是企业向银行机构贷款时审查的关键。
在企业成长周期中,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的不成熟,在融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麻烦,并主要源于其财务管理水平和信用等级较低这方面的原因。小微企业的信用缺失严重。小微企业的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信用能力不足、信用意识淡薄、信用行为缺失这三个方面。
(二)外部环境:政策扶持、资本市场环境等
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涉及多个方面,本文仅介绍研究企业外部环境中与融资关系密切的政策支持体系、资本市场、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服务体系以及信用评价体系。
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包括综合性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以及其他政策。小微企业所处的资本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小微企业所处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他准金融机构。
小微企业融资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策扶持、资本市场环境等。政府的扶持政策不持续、不系统,导致对小微企业的融资促进作用不明显,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的改善,迫切需要政府发挥其职能作用,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通过制定政策、引导投资、规范行为等措施,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发展空间。
资本市场作用有限,小微企业很难从资本市场融资,导致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小微企业服务系统不完善,影响小微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壮大,信用担保服务体系的发展滞后,使大多数小微企业在申请金融贷款时得不到担保,企业融资遇到了障碍。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有限,不能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政策性金融尚未发挥资金导向作用,小微企业极少能够获得政策性资金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