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时代青年人的媒介素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引言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人们接触媒体、理解媒体和使用媒体时应当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素养的一种培养和教育。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是教育青年军人要有很强的媒介素养意识和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各种媒介。
一、加强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的时代意义
1、媒介素养教育是信息社会的时代要求
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人们了解国内外大事的主要渠道。大众传媒重新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直接来自于大量媒介信息的引导,人们对外界环境所作判断的正确与否,也直接受制于媒介对这个世界反映的客观度和准确度,即使在管理严格、纪律严明的军营中也不例外。
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与休闲娱乐功能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置身军营的官兵接触和感知外界社会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很大程度上成为官兵建构自身思想素质和政治理想的重要影响源。当前,我国传媒在产业化、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日益深入和普遍地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当然也包括军营生活。
2、媒介素养教育是筑牢思想防线的有效手段
在国家安全面临新挑战、军队建设转向新战略的二十一世纪,我国十分重视信息的对抗与掌控。但是不能不承认,我国目前对卫星电视、越洋广播、互联网络的控制和屏蔽能力还很弱,与西方国家之间亦存在着出入境信息流量的逆差,形成事实上的西强东弱的局面。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中,西方的新闻媒介、文化产品日益渗透并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通过各种新型信息媒介,更影响着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奇心、容易接受新事物的青年军人群体。
应对这种形势,我们可以采取两种主要措施,一是对媒介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在全球开放的舆论环境下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舆论阵地,二是在青年人、特别是军人的思想意识中建立一种强有力的“防御机制”,使他们有能力识破某些信息的“温柔外衣”下包藏的祸心,并能主动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传播我们自己的声音。
3、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践行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
在我军建设八十多年的历程中,新闻宣传和文化建设在传播国防知识、树立军队和军人形象、宣传国防政策、培育战斗精神、鼓舞全民国防意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上世纪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等文学、影视作品讴歌了时代英雄、造就了一代精神和时尚,对提升国防力量、树立国家形象和威望、唤起青年的社会责任感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在经济大潮中,与军事和军人有关的新闻、专题以及文艺作品仍然受到社会和年轻人的欢迎,军人仍是年轻人心中的偶像和英雄。因此说,在二十一世纪,大众传媒以无处不在的影响力给军事信息传播提供了新舞台和新挑战,同样,也为我们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宣传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塑造新一代军人,提供了历史性契机。
4、媒介素养教育是提高当代军人自我教育能力的基本保证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是通过主体对知识、信息的内化,进而改变其认知、态度和情感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了理想信念的确立,而媒介素养教育则能够确保青年军人在媒介信息海洋中的理性和清醒,有效地利用有用信息、摒弃垃圾信息、抵御敌对信息、传播正义信息。
媒介素养教育产生于大众传媒时代对传媒经验理性认知的需求,是当代人面对日益强大的传媒力量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和防范措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达成自身与现实环境以及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三者的协调共存。因而,从根本上说,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在性质上不同于部队针对各种主题或形势的要求而进行的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而言,媒介素养教育侧重于受教育之后一个知识盲区的填补,一种新的认知能力的获得,一种好的思维习惯的养成。 转贴于
二、对青年军人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抑制媒介不良影响的措施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加强对传媒的管理力度,禁堵不健康内容登堂入室,进入大众传播渠道;二是在受众中间普及媒介素养教育,让更多的受众拥有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生存本领-媒介素养,成为积极的媒介信息操控者。笔者认为,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青年军人媒介素养教育放到重要位置
加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宣传和推广,整合、利用各种媒介素养教育和学习资源。笔者认为,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质教育的途径很多,不一定要设置专署机构,重要的是提高对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的科学认识,并将之结合到军事教育理念中,将具体工作融合到部队的日常教育中去,拓展政治思想教育的内涵,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教育的方法手段,分析青年军人的特点,加强教育的针对性。
(二)更新教育内容,建立结构合理、训教一致的培养体系
相关部门和机构必须加强方法、策略的研究,制订相应政策,形成具有军队特色的媒介素质教育体系,普及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军事院校教育是我军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军校毕业生是我军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从军校学员的培养抓起。一些院校、科研机构在新闻传媒以及心理战、舆论战理论与战法研究等方面已经有了深厚的科研和教学积累。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应该尽快使这些资源能很好地利用起来,建立具有军校教育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开发相关的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
(三)优化培养环境,营造媒介素养培养的良好氛围
在加强媒介知识普及的基础之上,在院校、部队的文化建设、日常生活中营造健康、科学的媒介信息环境。利用校园和部队营区网络资源,让基层官兵参与到媒介信息的制作和活动中。目前,随着部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部队官兵的信息能力有了飞速的进步,不仅部队的军事工作、日常管理工作等都可以借助计算机或网络来进行,局域网也给广大官兵提供了大量的新闻、生活和娱乐信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信息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变得模糊,浏览信息的人同时也可以信息、参与网上讨论等等。
结束语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青年军人正处于日益复杂的大众传播媒介环境,能够在各种复杂局面面前保持军人本色、保持清醒的头脑、抵制各种侵蚀和诱惑,是新世纪对军人提出的新考验,也是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重要基础。通过在青年军人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让他们了解新闻传播的基本知识和规律,学会正确分析和判断信息真伪、识别正确与错误、有效地利用信息为学习和工作服务,树立信息安全意识、掌握信息安全技术,是全面提升部队综合战斗力的重要思想保证和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076-02
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更是众说纷纭。梁漱溟先生说过:“文化是什么?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一个民族生活的样法蕴含了这个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所沉淀的精神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坚守的价值观念。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解读
1.塑造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抵抗不良文化影响。在思想活跃的中国高校,正呈现出社会价值多元化的现象,这是时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进步,但同时出现的还有一些只求标新立异、吸引眼球的声音,对于社会转型期青年价值观的形成非常不利。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置身于各类电子媒体中的大学生每天被来自社会的各种信息包围,其中有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思想,也不乏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众多负面消息。这些信息用骇人听闻的标题吸引人们的眼球,一帮缺少有效法律法规和道德约束的网民,在自觉与不自觉、正常与非正常的状态下,传递着扭曲的价值观。传播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道:“那些危险的无稽之谈成了我们公众话语的重要部分”[1],他指出,媒介会于无形之中影响我们的文化,带来一种娱乐至死的文化状态。尼尔波兹曼写下这些话的时候,正是电视逐步成为美国社会大众媒体主流的时代,而现在的网络媒体相比电视,对文化和价值观的扭曲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南京的“彭×案”,由于各类媒体的不断发酵,造成了极大的社会负面效应。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年人来说,这些信息新颖,有冲击力,在浏览的过程中难免会失去自己的立场,受到感染和影响。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洋溢着智慧光彩的哲学思想,讲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等,这些正面的人生观、价值观若可以深入青年人的思想,内化为他们自觉的“生活的样法”,则可以帮助他们抵抗这个浮躁的网络信息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传统文化的研习有助于大学生端正思想,明辨是非。
2.构建健康、和谐、有底蕴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然而,没有中华文化,谈何校园文化,传统文化为良好的校园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博大精深的儒释道等多家哲学思想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思想的重要来源。大学校园文化只有扎根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才能健康、蓬勃地发展。同时,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是中华文化之下的校园文化,既体现青年的风采,又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现状
1.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不乐观。笔者做了个问卷调研,问卷中简单的三道有关传统文化的题目没有学生能够全部答对。其中有一条关于孔子的哲学思想的选择题,更无一人全部答对。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大多停留在中学阶段的语文课本中。除了对儒家思想稍有了解,对于中国古代众多璀璨的哲学思想知之甚少,甚至连上下五千年的朝代更迭也少有学生能了然于心。而这种不乐观的认知状态是浮躁的社会和应试教育为我们的学生带来的硬伤。
2.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缺乏并存。虽然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状况不容乐观,但可喜的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还比较高。问卷显示,大部分的学生表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愿意了解,希望高校可以多开设国学课,邀请专家开设讲堂。
三、提升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可行性路径
1.构建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体系。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应贯穿一生的学习,在教育部2014年3月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也就是说,大学阶段的教育主要是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为当代大学生自身的人格修养。然而通过前面的调查得知,大学之前的教育阶段,并没有完成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任务,因此,学生还需要补课。
2.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中。大学阶段的学生理解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都有着极大的提升,大学文化也更为开放,而且没有了高考的压力,学生在学习的重点和科目上具有一定的自。此时的学生思维活跃,接受力强,社会交往和社会经验也相对丰富起来,面对这样的学生,高校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丰富讲学的形式,一边给学生“补课”,一边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精神。
3.培养一支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高校的文化教育不仅是停留在文化的表象教育上,更多的应该是文化的内涵教育,这就需要教师对文化具有认知度和认同感,教授时具有感染力、说服力。比如现在著名的历史老师袁腾飞,他的历史课受到很多青少年的追捧,他录制的历史类节目在优酷上有着超高的点击率,这个现象不仅仅在于他本身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知识,更多的在于他灵活多变的授课语言,因此培养一支专业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一方面,依托相关学科专业教师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公共课,另一方面邀请知名教授来访讲学,为学生带来思想的饕餮盛宴。同r,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培养,让辅导员教师成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将传统文化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4.将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校园文化是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凸显传统文化内涵。(1)将传统文化内涵融入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无声而又时时显效的特殊课堂。[2]高校的物质环境,比如教室、实验室、行政楼、心理工作站等,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学生进行文化交流的场域,因此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校园物质环境建设,营造温馨有传统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感染熏陶学生,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陶冶心性、正己修身的重要场所。(2)将传统文化内涵融入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内化的过程。首先,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播不应“传统”,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搭建融入信息时代特征的传播平台,利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流行文化传播知识。其次,构建传统文化实践体系,依托学生社团,开展多样的以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为内涵的学生活动。在校园内不断渲染传统文化的氛围,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他们主动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5.辩证地对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包容地对待异种文化。中华文化深邃而博大,源远而流长,传承和发展是成长的两个方面。传承需要学生在历史中去了解文化的形成过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是对历史的肯定,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文化的形成都有其时代背景,文化的发展则需要结合时代特征,开拓创新,拓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文化不断碰撞、渗透、相互吸收,面对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我们要放平心态,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正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世界文化才丰富多彩、生机勃勃。我们可以学习鲁迅先生的态度:“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拿来,‘拿来’之后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在传承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外来文化之精华,使之融于中华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使中华文化枝繁叶茂,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民办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创新
1 民办高校读者阅读现状
民办高校在我国兴起并得到规模发展,它不仅圆了无数学子的大学梦,而且加速了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前进步伐,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从精英到大众化教育历史性跨越式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民办高校的学生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进校后他们的学习压力不是那么大,一部分学生的专业进取心不足,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普遍缺乏吸取知识的动力。正是因为在起跑线上的先天不足、基础相对差,导致了他们你对阅读的兴趣不浓厚,需求量不大,主要阅读具有消遣和娱乐性质的休闲类图书。再有因为英语四、六级及考研的需要,英语类及考研类图书在课外阅读中占比例较大。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网络游戏、QQ、MSN、微信、电影等网上活动成了他们课外活动的首选。阅读的书籍局限于应对考试的教学用书。部分大学生想读书,存在读书的愿望,但由于阅读能力、检索能力的不足,在浩瀚的书海中却不知道如何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书籍。
2 开展阅读推广的重要性和意义
阅读推广是推动大学生读书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对于民办高校的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图书、资料、视频、音频、数据库等是新知识、新信息的载体,这些载体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在浩瀚的书海中,怎么读书、读什么书,犹如大海捞针一般。图书馆要发挥其教育职能和服务职能,以阅读推广为媒介,通过正确的引导,促使读者养成良好的阅读行为,提高读者的阅读水平、学习效率和人文素质。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和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民办高校的办学宗旨是办社会之所需,补公办之所缺,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重任。同样,民办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肩负着为读者提供知识营养,提供文献保障的重任。面对校园内逐渐淡去的读书氛围,图书馆要在服务理念上不断改进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工作,引导青年人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其思想认识、写作能力、文化品位和审美素养,夯实文学底蕴,弘扬人文精神,更好地服务青年成长、成才。
3 阅读推广创新举措
3.1 开展读书征文活动,利用学分制奖励刺激大学生读书
读书征文活动已经是全国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的一项重要举措,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校开展的效果也大不相同。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类学校的学生本身的知识层面较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很强,加上图书馆经费充足,能给予获奖者相对丰厚的物质奖励。所以,征文活动相对开展的比较顺利,参与的人数也会很多,达到了阅读推广的效果。但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受到学生自身知识层面相对不高、获取知识能力相对不强、图书馆经费不足、校领导不够重视等因素的影响,使征文活动开展起来比较困难。存在参与人数少、文章抄袭率高等现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起不到阅读推广的作用。因此,对于民办高校开展读书征文要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要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校领导重视会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另外要联合学校的学工部和团委一起开展活动,这样可以使活动的协调、宣传得以保证。第二,利用奖励学分来刺激学生参与活动。学分是学生比较关心的,参与征文活动就可以直接得到学分奖励,比整个学期上一门选修课获得学分显得更有吸引力。以黑龙江东方学院为例,学院在全院范围内红头文件,通报读书征文获得学分作为制度来执行,对评出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纪念奖分别给予2学分、1.5学分、1学分、0.5学分的学分奖励及额外的物质奖励。此举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兴趣,参与人数明显增多。第三,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学院资源,如校刊、校报、校园广播、海报等媒介进行宣传,并推荐阅读书目,引导学生阅读。第四,成立专业的评审委员会或小组,确保评审结果的权威性,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最后,对获奖读者进行表彰,召开表彰大会,让获奖者感受到这份荣誉,并且能够扩大征文活动的影响力,为下一期征文活动起到宣传、推广的
作用。
3.2 开展书评活动
书评活动是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一种常见手段,也是图书馆宣传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书评可以指导读者更好地阅读图书;可以指导读者正确对待文化遗产;可以指导读者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世界观[2]。以往高校开展的书评活动大多是将已经选好的图书目录推荐给读者,让读者在这些图书中选择阅读,写出书评参与活动,最后进行评审。这种形式的缺点是具有局限性,如果推荐的图书中没有读者想看的或者喜欢看的,读者就不会参加这次活动。书评活动应该以读者为中心,因为开展书评活动的目的就是要推广阅读,达到宣传的目的。第一,征集书目。书目应该由学生进行推荐,然后由图书馆进行筛选审核后出去。可以利用网络做一个推荐系统,让读者在网络上进行书目推荐;也可以在人员密集区开展书评的签名活动,让大家每个人推荐一本书,在征集书目的同时也起到了宣传的作用。第二,举办书评会。在特定的日期举办大型的书评会,书评会的形式可以是茶话会的形式,氛围要轻松和谐,要请几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专家或者教授来参加书评会。专家也要进行图书评论,还要对每个学生的评论进行评价和评分,这样也会吸引大量的同学来参加书评活动。通过讨论与交流,自由轻松和谐积极的发言会让大家对一些好书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可以让大家听听专家是以怎么样的角度和深度去读书的。最后,进行评选。由专家在进行书评的读者中选出最好的几位进行点评并颁发荣誉证书及物质奖励。书评会可以使读者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书友,共同读书,共同进步,达到了推广及宣传的效果。
3.3 建立移动图书馆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读者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传统的纸质阅读迅速向移动阅读转变,即利用智能手机、ipad、kindle等移动设备进行阅读。移动阅读具有阅读工具的便携性和可移动性、阅读内容的可检索性和及时获取性、阅读行为的持久性和连续性、阅读效果的低碳性和绿色性、阅读影响的广泛性和社会性等特征[3]。随着移动阅读的广泛普及,高校图书馆也随之产生了新的服务模式——移动图书馆。国内一些比较著名的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都相继提供了移动图书馆服务。目前,移动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主要有:图书馆系统的相关服务(查询、预约、续借等)及移动阅读两方面。国内各大公办高校已经陆续的开展了移动图书馆服务。而对于民办高校图书馆,在服务模式、理念及经费的影响下,大部分都没有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民办高校的读者虽然知识层面相对不高,获取知识的能力相对不强,但他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却和公办大学的读者相同或者更加与时俱进。因此,民办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势在必行。将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网络通过移动终端直接呈现到读者面前,会吸引更多的读者阅读,在广泛开展服务的同时,也达到了阅读推广的目的。
3.4 开展定制图书馆个性化系统的移动设备外借服务
移动设备外借服务已经在全国高校开始推广,现阶段主要是电子书阅读器外借服务,只有部分高校开展了IPAD等平板电脑的外借服务。当前高校外借的移动设备主要以电子书阅读器和基于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脑为主,只有少部分外借苹果的产品和基于Windows系统的平板电脑。在价格上,苹果的产品和基于windows的平板电脑价格比较昂贵,基于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脑价格相对便宜而且容易操作。在系统修改上,苹果的操作系统不易修改,Windows和Android相对容易修改。目前的服务形式基本上是把电子图书拷贝到设备里借给读者阅读,比较单一。给读者提供更加具有图书馆特色系统的移动设备会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并主动利用。图书馆购买移动设备时可以和商家定制具有本馆特点的个性化操作系统,由图书馆提出具体的需求,在界面设计、功能设计上都要有图书馆的特点。可以将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做成相应的APP,方便读者使用。让读者在使用时能够很方便的检索和阅读图书及观看视频资源,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移动设备的作用。
3.5 设立阅读推广部
阅读推广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年在这项工作中花费的人力、财力及物力占很大比重,使阅读推广工作卓有成效。民办高校图书馆也逐渐把阅读推广作为主要工作来抓,来正确的引导更多的读者进行阅读,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实现馆藏利用率的最大化。信息泛滥和信息污染也是当前信息的一种时代性特征,对于民办高校的读者在文献选择上变得更加困难,书籍太多与读者的个性化需求的矛盾也需要得到化解,读者阅读迫切需要帮助和辅助的桥梁或者平台??——阅读推广[4]。阅读推广工作要建立长效机制,将阅读推广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阅读推广工作的规范性和连续性,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阅读推广部,制定详细的岗位说明书和部门工作细则、制度等。在民办高校图书馆人员紧张的条件下,工作人员可以指派其它部门工作人员兼职工作。目的就是要把阅读推广长效化、制度化,保障阅读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调动读者的读书积极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动机、挖掘读者的阅读潜力、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
3.6 在读者中培养“阅读推广员”
大学生读者参与图书馆工作在国内外高校已经很常见,在民办高校中大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也已经成为了热门现象,也是民办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弥补了民办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不足的缺陷。大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是图书馆管理学的研究课题,是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延伸[5]。有的高校不只让学生读者承担一些日常的图书排架整架、值班等事务性工作,而且尝试让读者承担更重要的管理工作。2013年3月21日,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图书馆聘任一位学生读者担任馆长,是四川省首位学生馆长。主要从事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的工作,参与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各种工作,积极发挥联系图书馆与读者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大部分民办高校中也成立了和读书相关的社团,如读书会、读者协会、书友会等,这些社团也大大推动了图书馆的工作。在阅读推广工作中,可以在学校的各个专业中选拔一名或多名热爱读书的“阅读推广员”,阅读推广员要经过图书馆专业的培训。这些“阅读推广员”要在各自的负责范围内将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图书馆的最新图书信息传递给其他读者,读者之间相互复制、相互激发,播撒下更多阅读推广的种子。
总之,阅读推广工作任重而道远,对于不同性质和定位的学校要有学校个性化的推广措施,将阅读引入正确、健康的轨道,提高读者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郑晓晖.高校图书馆导读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15):47-48
[2]陈素香.书评推读书 读书促书评[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3,(2):52-54
[3]郭晶等.移动阅读环境下的IC2创新服务模式[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1,(1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