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管理内涵

公共管理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管理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公共管理内涵

公共管理内涵范文第1篇

    (-)关于公共管理概念

    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正在华夏大地兴起,专家学者推出的教材、着作、论文颇为可观。 但是在什么是公共管理问题上,可谓见仁见智。不说中国,就是“先行者”的西方一些国家也 有类似情形,以致于有些学者认为“公共管理”概念象“瞎子摸象”,难以确定。在此,本人拟 作一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尝试,把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 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 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

    作为管理,公共管理和其他管理(如工商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运作等方面,有许多 共同之处。但作为“公共”管理,它在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上,又与其他管理有明显区别。以公 共管理与工商管理为例,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国家、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公共事务及其 管理过程,而工商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工商企业及其经营过程。两者的具体差异在于:一是管 理目的不同,公共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社会公共利益,工商管理的目的是谋求组织利润;二是 管理性质不同,传统的公共管理具有垄断性,工商管理则具有竞争性;三是管理手段不同,传 统公共管理以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手段;工商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辅之 以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我们既要把握二者的联结点,更要着力找出二者的差异处,以求对 公共管理有全面的认识。

    (二)关于公共管理类型

    为了加深对公共管理概念的认识,我们须进一步对其作外延分析。概念的外延是指该 概念囊括的所有事物。公共管理的外延即指它所管理的一切公共事务。为了对“一切”有概 括性认识,我们又要对它们作“类型”求解。笔者认为,就宏观而论,世上所有的公共事务可 分为三类:一是国家公共事务二是政府公共事务,三是社会公共事务。

    1.国家公共事务。据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对国家作出如下定义:“由政治单位在其管 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政府的功能:①立法;②司法;③执行、行政管 理。”这是广义的政府(国家)观。应当指出,这里所指的国家是特指狭义的国家,即广义国 家中最重要的部分①立法以及②司法。这种国家公共事务主要包括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 土完整,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等,侧重于与国体、政体方面有关的,关乎整体职能把 握的宏观控制和影响类型的公共事务。

    2.政府公共事务。《美国百科全书》指出:“政府一词适应于管理团体和国家的机构及 其活动。通常它指的是诸如英国或日本这些民族国家或其分支如省、市地方政府的组织机 构及法定程序,就这一方面而言,政府对已经确认为某一民族国家中成员的事务进行管理。 由此可见,政府就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治理机构。”应当指出,这是狭义的政府,它专指一 个国家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种政府公共事务包括政治选举、行政区划与国家礼仪 方面的政治性公共事务、国家安全公共事务、对外关系公共事务、人事行政公共事务、财务行 政公共事务以及机关内部的公共事务。

    3.社会公共事务。这里的“社会”并非“人类社会”的广义“社会”涵义,而是专指“政府 管理社会”中的中观的“社会”,这里的“社会”,即将社会管理与政治、经济管理职能并列的一 个领域,它主要涉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公共事务。这种社会公共事务主要包 括:教育、科技、文化艺术、医药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社会服务、社会公用事业以及维持社 会秩序的公共事务等。这种类型的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日常生活联系最 紧密,同时这部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是直接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实施对象,因此,它所显示的 社会公共性也最强。

    如前所述,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由于纷繁复杂的公共事务 可以归纳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三大类,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种种 公共管理归结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正是这“三足鼎立”共同构 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庞大的公共管理体系。我们既要从个性去分清它们的差异,又要从共 性去归纳它们的统一,用共性与个性相联结的辩证法去把握公共管理的真谛。

    二、社会性是公共管理的共同内涵

    如上所述,公共管理是由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构成的,因此,“国 家”、“政府”、“社会”都分别是公共管理的内涵之一,然而,比较而言,只有“社会”才是公共管 理的共同内涵。对此,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

    (一)公共管理主体的社会性内涵

    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下面分别阐释它们的社会职能特征。

    1.国家的社会职能。正如恩格斯所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 阶段上的产物。只有到了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 为了使这些对立方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 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 “秩序”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 家。因此,国家来自社会,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公共管理内涵范文第2篇

(乌鲁木齐市城市废弃物管理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9)

摘要当前,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将直接影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还将影响到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相关政策、目标的实现进程。本文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公共部门 人力资源管理 问题及对策

随着大部制改革的实施,改革后的人事部门与劳动部门撤销合并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意味着传统的人事管理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转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公共部门尤其是政府人事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将直接影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进程,还将影响到执政能力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相关政策、目标的实现进程。因此,开展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公用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以国家行政组织为主要对象,依据法律规定对其所属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任用、使用、工资、保障等管理活动和过程的总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对公共部门人事行政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全面更新,它不同于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无论是从管理内容、管理原则、管理方法还是在管理部门的地位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

二、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公共部门的传统积弊太深。我国的公共部门沿袭了一些传统保守思想,一些公共部门仍然存在权力至上、唯上是从的现象,使得公共部门内的人才没有施展的空间;公共部门的管理思想和手段陈旧,很多公共部门不仅没有为人才提供发展的平台,甚至束缚了人才的发展,因此影响了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2.人才选拔、任用机制有待健全。我国公共部门中的人才选拔和任用机制比较陈旧,没有一个良好的人才生存空间所必须具备的与组织配置和市场配置相结合公平、公开的选拔任用机制。招聘甄选制度不健全、方法运用不当,招聘甄选“暗箱操作”的现象仍然存在。比如我国一些公共部门内还存在权力大于权利的风气,靠关系招聘、提拔任命干部,使得人才选拔变成了少数人参与的政治工具,没有遵循唯才是举的原则,直接破坏了公共部门人才选拔和任用的公平性。

3.培训开发效果欠佳。培训开发观念滞后,单方面的重视管理而忽视对于人才市场的开发,工作人员不是工具,他有着进步性,只有将员工的管理与培训相结合才能避免落于旧时的“进,管,出”这样的管理俗套;公共部门的培训课程主要分成四部分:岗前培训、学术性知识的培训、技术,技能的提升培训以及不可或缺的思想道德培训。由于大部分的公共部门培训以技术、技能的提升培训为主要内容;岗前培训不足,导致入职后对工作内容及其工作范围不熟悉,工作效率低下;学术性知识的培训周期过长,对培训地点及培训老师的要求很高,以及员工对知识的领悟程度不高,在执行过程中有较大难度。如有些部门和企业的某些培训课,今年、去年甚至前年都一样,培训者每年学的还是老内容、老方法,有的员工同样的课上了好几次,培训只是“走过场”,与预期的效果相差甚远。

4.职位分类粗糙。职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基础。职位分类是指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工作性质、繁简程度、责任轻重和所需资格条件,区分若干具有共同特色的职位加以分类,并作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分类标准的一种管理制度。目前我国职位分类还不发达,公务员的分类系统仍以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划分为主,而且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具体的工作分析、职位评价和工作说明书等实质性内容,特定职位要求的职责和条件通常没有明确的规定。此外,对于国家权力机关和党群团体的工作人员,目前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管理,仍旧是不同类型干部,同一模式管理。

5.绩效考评制度不完善。我国公共部门内的绩效评估以官方为主,多是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的评估,缺乏社会公众对政府以及政府内部的自身评估;进行绩效考核时,大多数由上级领导来完成,然而工作绩效是多维度的,不同个体对同一绩效得出的结论是不相同的,因此这种考核方式信息面较窄,难以保证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考核的内容是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同时注重考核工作实绩。但在实践中,一方面缺少评价实绩的客观标准,使得注重实绩这一考核原则变得模糊:另一方面,公务员的考核大多是定性的。德、能、勤、绩、廉缺乏量化从而难以比较,并且对这五个方面的权重没有明确的规定。考核结果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忽略结果的应用,没有针对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个人发展和培训计划,也没有明确考核结果与薪金和职务调整、选拔培训之间的具体联系。

6.运行机制不健全。现行的公务员运行机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薪酬和晋升是我国公共部门的两大主要激励机制,二者作用的发挥都以绩效考核为重要依据,由于绩效考核功能的弱化,薪酬、晋升与实际绩效的关系存在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了薪酬和晋升的激励作用;同时,作为行政部门的激励机制较为规范化、制度化和严格化,激励机制的灵活性不够,激励效果不明显。另外,由于以重人伦为核心的儒家文化的影响,公共部门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尚不健全,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竞争未做到法治化和制度化。

三、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1.更新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种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念,人才是需要进行开发、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潜能的一种关键性的资源和能高效增殖的资本,充分注重对人才的引入和培养,为人才创造公平竞争、自由发展的平台;肃清公共部门中的各种传统保守思想,坚决摒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因循守旧的思想和做法,坚决反对权力至上的“官本位”思想,用“以人为本”的思想引导和规范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2.建设公平公正的用人选人机制。在管理机制相关改革中,首先,公共部门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在公共部门内部实行待遇靠贡献、岗位靠竞争、机会靠能力的竞争机制,实现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的灵活合理的用人机制;其次,应该建立公正、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尊重并满足职员自我发展和参与的需要,进一步发挥公务人员的创造潜力,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整个公共部门的发展。

3.增强培训开发的时效性。转变培训开发观念,公共部门培训的方向和目的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标准和要求,首先从观念开始改变,对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有充分的理解,有针对性的,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长期的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其次进行长期或短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培训使其接受“二次教育”、“继续教育”甚至“终身教育”,提高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水平、文化知识、业务能力等,希望通过培训后更好地适应工作,提高效率。

根据培训需求设置培训内容,公共部门的培训内容要适应公共部门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分特点、分性格、分级别进行培训,加强培训内容的理论联系实际,对政治理论、政策法律知识和道德素养、专业技能二手抓,二手都要硬,同时应该加强对公共部门培训的监管力度,保证内容和效果均保质保量完成。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培训的方向,注重培训的实践性,加强培训内容的吸引力。一方面要提高课程和讲师的学术水平,大力推行自主选学、在线学习等方式;另一方面扩展培训的方式方法,比如广电教育,远程培训等。通过培训将拥有高政治水平,道德觉悟和法律意识的人才源源不断地输入到我国的公共部门中,通过这些高品质新鲜血液的注入,我国公共部门将更快更好地提高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遇到的难题。

4.建立科学的职位分类制度。职位分类制度的优点在于对各项职位要素都有明晰的规定,不足之处在于静态的职位描述缺乏灵活性,只强调人适应职位要求,而忽视人的能动性、创造力。目前的趋势是以“概括性的工作描述代替了详细的工作描述”,不强调职位分类的细化。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方法,结合实际,制定一套科学的职位分类制度。

5.建立与实际相适应的绩效考评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与实际相适应的绩效评估体系,是程序公正性的内在要求。“政府绩效考核就是对政府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能力、服务质量、公共责任和公众满意程度等方面的考察,对其管理过程中投入和产出所反映的绩效进行核定。”在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时,应建立多层次的考核目标,不要仅仅局限于单一的考核目标,而且对考核标准也应该进行量化,根据实际来切身量度。在进行考核后,针对考核结果还应出台一系列的薪酬体系和奖惩制度,以此达到激励的效果。

公共管理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感染管理;组织体系;质量检查;卫生规范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24-148-02

Strengthen the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ork Content

WANG Meihua GONG Guangming ZHOU Hongfang

Jiangsu Nantong Tumor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Branch,Nantong 2260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cal standards,hospital infection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Based on the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 and hospital care to consider the interdependence of activities in the process,exploring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 and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Key words] Infection management;Organization system;Quality inspection;Health standard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多学科、多部门,其重要性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正为人们所广泛认识[1]。2010年我院以创建“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为契机,狠抓内涵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立体网络,规范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成立了由院长挂帅、副院长为主任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每季度活动一次,研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规划和实施步骤做出决策。实践证明,院领导直接参与有效推动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各临床科室成立了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室负责人和护士组成。感染管理科每月召开一次监控员会议,反馈信息、布置任务、指导工作。这样,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感染管理科、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三级监控网络形成,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开展起来。感染管理科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完善各类制度和检查标准,如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消毒管理责任制、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流程、医院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方案等,确保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2 规范开展医院感染各项监测,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为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各种可能,专职人员每天深入病房进行前瞻性调查,结合微生物实验室报告单,查看阳性患者和高危患者,及时发现散发病例,并与床位医生沟通,采取严密控制措施。一旦发现感染病例,床位医生通过院内网络直接上报感染管理科。在开展全面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结合省内要求,开展目标性监测,包括血源性职业暴露、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ICU医院感染,每季度对监测结果汇总分析,并在委员会会议上通报。每年开展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了解我院感染发生状况及分布规律、不同危险因素与医院感染的发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感染管理科的职能决定着它必须按要求进行环境卫生学及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确保医疗安全[2,3]。感染管理科年初制定监测计划,实行科室自测与感染管理科抽测相结合。全体医务人员严格按各项操作规程执行,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强化无菌操作意识。

3 加强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重点部门、重点人群的管理

加强医院感染重点科室、部门和人群的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主攻方向,实施的主要措施包括制定“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及质量标准;每月对各科室进行不定期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对临床科室进行实时反馈,对于存在问题在每季度委员会上进行通报,提出整改措施。遇有医院重点部门改、扩建工程项目,严格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重点科室管理制度,配合后勤部门,对施工图纸认真审核,提出建议,使一切工作及未来结果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医院重视供应室管理工作,对清洗、消毒、灭菌等工作均有严格要求,考虑到清洗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灭菌成败,医院实行了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所有待灭菌物品均送供应室清洗,确保了无菌物品质量。考虑到肿瘤专科医院实际,医院为减少配制化疗药物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对护士职业损害,2007年成立了静脉药物配制中心。中心成立后,我科高度重视医务员工职业防护,并通过各种具体措施,有效保障了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和感染管理工作质量。

4 认真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全院安装了非手触式水龙头,增设干手纸、提供快速手消毒剂等手卫生设施,分期分批对所有员工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培训及考核,提高医务员工手卫生依从性。去年4月在院长室关心、支持下,全院开展了“健康在您手中―规范洗手周”活动,医、技、护、行政、后勤等全员参与。“规范洗手周”现场活动日,院领导、职能科室负责人、临床及医技科室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等带头参与,南、北院共有772人(约65.00%)参加了现场洗手活动,“手卫生工作志愿者”接受了到场每位员工“洗手六步法”的正确演示操作。跟踪调查显示,“规范洗手周”活动开展后,全体医生、护士、工勤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洗手正确率及洗手依从性均得到了明显提高。“规范洗手周”活动,作为落实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市卫生局组织的相关培训上进行了介绍,手卫生作为主题的活动,在当地医疗机构相继开展,对手卫生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5 医疗废物管理常抓不懈

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加强对医疗废物、污水的管理。定期对全体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的培训。医疗废物严格分类、杜绝混放,达3/4满进行有效封扎并挂放中文标识及文字说明,每天由专职人员按规定时间、路线去各相关科室收集医疗废物,保证科室医疗废物日产日清。医疗废物严格交接,产生地与暂存地台帐相符。医疗废物暂存地严格管理,按规定对暂存处、运送车辆工具等进行消毒。因我院实施化疗患者较多,听取了上级检查组专家的意见,将细胞毒药物西林瓶作为医疗废物处理,放入感染性医疗废物桶内,打包时挂放细胞毒药物名称的标签;细胞毒药物安瓿作为损伤性废物处理,放入锐器盒内,确保无化疗药物废弃瓶外泄。

6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全员感控意识

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素质的高低是抓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关键,因此,医院每年派专职人员参加各级各类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活动,学习者视野拓宽的同时,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也得到整体提高[4];感染管理科作为重要职能部门,注重制订培训计划,有效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医院对新上岗人员进行感染管理知识岗前培训是立足源头、防患未然的重要举措,通过培训,他们不仅能够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而且真正体现了从我做起。

7 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以科研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专职人员及医务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撰写感染管理论文多篇。立项课题《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研究》获2010年南通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立项课题《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防护研究》正在施行中。

总之,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工作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表现,它不仅体现了对患者生命的尊重,而且对于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护人员职业健康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 TrimJC,ElliootTSJ. A review of sharps injures and preventaive strate gies[J].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2003,(53):237.

[2] 马成云,李波,李文君,等.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550-552.

[3] 张勤英,张蕾薇. 加强组织管理 控制医院感染[J]. 现代医院,2007,7(3):114-11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消毒技术规范[S].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154-157.

公共管理内涵范文第4篇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被现代企业管理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公司2007年12月完成重组后,2008年全面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山西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文中简称融租公司)作为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公司的二级子公司,在集团公司的指引下,2008年、2009年实行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预算管理实践的参与者,笔者有幸在清华研习了全面预算管理理论及相关课程,深感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如何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并把学到的理论运用于公司管理中值得深入探讨,为此笔者将结合山西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两年来预算管理的实践,来探究其中的若干问题。

二、全面预算管理内涵及意义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对与企业存续相关的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融资活动的未来情况进行预期并控制的管理行为及其控制安排。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企业协调的工具、控制的标准、考核的依据,是推行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基础,也是促进企业各级经营管理人员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编制和实施预算管理,可以整合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流,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的要点可以概括为制度安排、战略体系、盈利模式、控制标杆、考核标准。全面预算管理是整合公司管理的最佳工具,能使高层管理者的职能逐渐集中于对资源的长远规划与对下级的绩效考核上。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行有以下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具体化

全面预算是将公司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用财务语言详细描述出来,是对公司整体经营活动一系列量化的计划安排。全面预算能够细化公司战略规划和年度经营计划,通过编制全面预算,将公司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细化为公司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目标和行动计划,从各方面确保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从而控制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二)能增进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由于全面预算以企业价值最大化来谋求业务计划、资金计划和人员组合等诸多计划的最佳结合,所以,企业通过预算的编制,可以使各部门的计划得到最好的协调,使企业整个计划体系相互衔接、完整而切合实际;同时也有助于公司上下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加深部门及员工对公司战略的理解。

(三)有利于业绩考核和激励机制的实施

全面预算管理是公司实施绩效管理的基础,是各部门、员工绩效考核的标杆。预算的实现又需要通过绩效管理进行调整与控制,缺乏相应绩效考核的预算会造成实际的经营成果与战略目标相脱钩。通过预算与绩效管理相结合,便于公司对各部门实施量化的业绩考核和奖惩制度。

(四)有利于控制企业的风险

全面预算是公司管理层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监控的有效工具,通过寻找经营活动实际结果与预算的差距,可以迅速地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强化内部控制,降低了公司日常的经营风险。全面预算体系中可以初步揭示企业下一年度的预计经营情况,根据所反映出的预算结果,预测其中的风险点所在,并预先采取某些风险控制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规避与化解风险的目的。

三、融租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情况

山西金融租赁公司成立于1992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是山西省唯一的一家金融租赁公司,是山西国际电力集团公司的二级子公司。公司经营业务主要是:融资租赁业务、接受承租人的租赁保证金、向商业银行转让应收租赁款、租赁物品残值变卖及处理业务等。

融资租赁业务是融租公司的主要业务,融资租赁业务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供货人和租赁标的物的选择,由出租人向供货人购买租赁标的物,然后租给承租人使用,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工具。融租公司作为出租人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租金计算原则是:出租人以租赁物件的购买价格为基础,按承租人占用出租人资金的时间为计算依据,根据双方商定的利率计算租金。租金收入是融租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之一。目前,融租公司根据集团公司的预算管理办法和公司业务特点已形成一套预算管理雏型。

(一)设立预算管理委员会

公司设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是预算管理的决策层,主要负责审议确定预算目标;审定上报、下达的年度预算;审定预算修正方案;组织定期检查分析预算执行情况等。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设预算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计财部,负责预算管理的日常事务。

(二)预算的编制

结合融租公司的行业特点,制定了预算相关指标,主要是: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资本收益率、租金回收率、不良资产率等。预算的编制程序采用“上下结合”的方式,编制方法是“零基预算”编制方法与“增量预算”编制方法相结合。

预写作论文算的编制以业务预算为基础,以存量业务和增量业务为起点,测算出主营业务收支预算。公司针对融资租赁业务的特点,设计了一套业务预算报表。存量业务按照每一项目,考虑风险因素即回收率,预测预算期租金的回收及期末租赁项目的规模;增量业务根据年度经营计划分部门预计增量业务规模,并考虑预期收益率及业务开展时间,测算预计产生的收益。根据业务的规模,测算业务发展所需资金及费用。

在业务预算的基础上,结合公司利润分配政策,制定预算年度筹资方案。根据筹资方案及资金成本率,制定资金成本预算。

费用支出预算参考基期实际情况、历史水平,结合预算期业务计划及对费用降低的要求,采用“零基预算”法进行编制。

在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费用预算的基础上,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损益表、预计现金流量表等。

(三)预算的执行和考核

公司预算经公司预算管理委员审核通过后,报经集团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后执行。

在执行中按照预算审核各部门的费用开支,按照预算合理安排资金的配比。按季通报各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差异的原因。

四、融租公司在预算管理中遇到的几个问题

两年来,由于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融租公司在预算管理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初步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预算管理体系。但公司预算管理中也遇到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一)预算目标尚未和公司的发展战略有效地衔接

预算的编制尚未和公司发展战略相衔接,使预算编制缺乏前瞻性,无法在资源安排上作长期考虑,可能造成预算目标局限于短期利益,无法为公司经营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持保障。

(二)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及参与不足

大家普遍认为预算管理工作是计财部的事情,其他部门是旁观者,只需了解和必要时给予配合。对于有些完不成的指标,不去查找完不成的真正原因,而认为是计财部定的过高,不合实际,甚至认为是财务人员与自己过不去。

(三)信息不对称导致预算松弛

在预算管理中,公司的预算编制程序是上下结合的方式,各部门编报预算时都会夸大完成预算的困难,另外,在预算的编制中,租赁项目的租金收入与完成项目所需的成本、费用的关联度无法科学预测,影响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四)预算执行监控力度不足

为保证全面预算的有效执行,公司要将预算目标按季度、月份分解到各部门,甚至责任人,目标分解的科学性、完整性影响公司对预算执行的监控。在预算执行中,公司对预算执行的监控停留在将预算结果同执行情况进行比较的阶段,对执行过程中的监控不到位。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都会强调预算外事项的特殊性,而批判“预算太死板”、“计划赶不上变化”,从而使预算方案和指标不能坚持执行,导致预算管理虎头蛇尾。

(五)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绩效评价是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需要以完善指标体系作为支撑,需要将指标层层分解到各部门、甚至每个员工,指标体系的不完善,使得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

五、完善融租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

以上在第四部分所谈及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为此,笔者从公司实际出发并结合全面预算管理理念提出一些建议。

(一)以战略为导向,恰当、合理地编制全面预算

首先,需明确公司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公司战略目标,预算体现的是公司战略意图,预算目标是落实公司战略目标,实质是根据战略来配置资源。因此,明确的战略目标是全面预算的基础和前提。

预算的编制依据应为:SWOT(优势、劣势、机会、挑战)分析———企业战略———中长期经营计划———年度经营计划,战略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预算的有效性(参见图示)。

其次,要把预算作为落实战略规划的重要工具。通过预算编制,统一各部门对公司经营目标的认识,产生战略协同效应,更好的发挥预算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二)继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组织科学、完善的授权管理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体系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和保证,严谨的授权管理体系有利于管理部门责、权、利的统一,可以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同时防范经营风险。

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应明确由预算管理决策机构、预算管理职能机构、预算管理执行机构三个层次组成。预算管理决策机构为公司预算委员会,是组织领导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最高权力组织,受公司董事会直接领导,由公司董事会成员、总经理、财务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组成,负责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协调解决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重大问题。预算管理职能机构为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公司日常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预算管理的执行机构为公司各级预算责任执行主体,即各部门。

建立和完善管理授权制度,要以制度的形式,详细规定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公司总经理及各部门的管理权限,确立公司授权结构和管理授权规则,实现“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会计核算”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确保责、权、利的统一。

(三)提高认识、加强沟通、全员参与

公司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全面预算管理,这对该制度的执行起着关键性作用。另外,要加强对公司员工培训,强化员工的预算意识,提高其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是预算管理有效运行的保证。预算编制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责任,需要公司所有部门、所有员工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公司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将预算目标层层分解,使责任单位及人员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应有效地激发员工参与预算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员工自主地控制预算的执行情况,自觉地完成责任预算中确定的目标。

(四)采取严格的预算执行和监管措施

为了使全面预算管理有效执行,首先要细化预算,将预算的责任、指标、费用等各方面进一步细化,分解到各部门和责任人,使他们具有明确的目标和过程监控,从而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准确、合理的预算本身并不能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只有认真执行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坚决杜绝违规操作,才能真正达到全面预算管理控制的目的。全面预算一经批准下达,即具有指令性,在公司内部应具有“法律效力”。大到最高管理层,小到公司的每个员工都是预算的执行者。

计财部可以对预算的执行进行监管,对公司整体预算实施有效监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按月编报预算执行分析报表,这是财务部门对预算进行过程监控的依据,也是预算管理委员会考虑是否调整年度预算的重要参考。

预算的执行和监督是紧密联系的,有力的监督是有效执行的重要保证。预算执行的管理以日常动态检查、月(季)度分析考核、中期检查预测与适时合理调整等方法,贯穿于公司经营的全过程。新晨

(五)运用科学的预算考评制度

将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和结果纳入公司绩效评价体系,与员工工资挂钩。通过考核与评价,确保预算目标与战略目标的一致性,贯彻公司坚持诚信的企业文化;通过对预算管理工作各环节的考核与评价,总结预算管理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通过预算执行结果地考核与评价,正确考核与评价经营者及全体员工的工作成果,实现预算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作用。考核评价过程中,决不搞“平均主义”,要打破中庸的心理防线,鼓励先进,鞭策落后。

公共管理内涵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化学化工;实习;教学管理

化学化工类专业实习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性认识,是理论教学的继续、深化和检验,有助于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实习现状

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高校化学化工类专业实习受到明显的制约,化学化工类专业实习环节严重弱化、实习难等问题越来越突出[1]。主要表现在:(1)企业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2)学校实习教学的目的、要求与现场实际脱节;实习实践环节的投入短缺。(3)学生无心实习,实习走马观花。实习教学流于形式。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而质量源于管理,所谓管理主要包括三方面,即目标、资源、组织。为此,本文针对专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的,借鉴其他院校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尝试在遵循教育和认识规律的前提下,对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实习通过管理的内涵创新来解决以上问题。

二、化学化工类专业学生实习管理创新措施

1.加强实习目标管理。由于缺少完善的实习目标管理体系,一些校外实习流于形式,甚至变成参观式或放羊式实习。在实习管理活动中,通过目标管理,可以把实习目标分解为战略性目标、策略性目标以及方案、任务等。一方面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增强对其所学专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实习战略目标与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目标一致,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接触生产实际,学习生产过程,加深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能力,使策略性目标定位于铸就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将实习计划的贯彻执行建立在学生与指导教师的积极互动的基础上。

2.加强实习资源管理。实习活动的实习资源主要包括实习基地、实习师资、实习经费。抓住这三要素,才能发挥最佳效益。(1)充分发挥学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开展形式广泛的产学研合作[2],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管理。实习基地是开展实习活动、巩固提高理论教学成果的物质基础。企业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的原因,主要是首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环境下,企业出于经营成本的考虑,对于不能给企业带来实质经济效益的活动一般不愿意考虑。其次,企业对接纳学生实习有较多的顾虑。如果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将给企业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如赔偿、诉讼风险,依据目前安全生产法规给企业的处罚等),接纳学生实习也对企业正常生产造成干扰。基于以上各种顾虑导致企业对接纳学生实习持消极态度。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采取产学研合作措施,抓住企业科技进步的关键,以学生为载体向企业提供人力智力支持,如我们可以通过为企业提供科技信息、技术咨询、培训技术,积极承担企业委托的技术开发项目,优先转让基地方面所需的技术成果,帮助企业攻克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提高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与企业建立紧密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使企业获益,提高企业积极性。(2)充分发挥学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产学研合作为突破口,缓解实习经费紧张局面,加强实习经费管理。实习经费是确保该环节实施的必要保证,现在高校在教育教学观念上还是重知识轻能力,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一旦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发生冲突,往往牺牲实践教学。由于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导致部分学校教学实习经费十几年不变,另一方面,近年来的扩招又使得教育经费短缺,高校便往往挤压在实习教学方面的投入。两方夹击,导致实习经费更加短缺,要增加实习实践环节的投入难度也随之增大。通过产学研合作及其他渠道,利用自己的专利、技术和研究成果,兴办新的产业实体或直接服务于生产经营第一线等方式,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积极参与办学,弥补了教学资金投入的不足,逐年改善了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由此进一步增强了办学的活力,促进了专业和学校的发展,形成了较好的良性循环。(3)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是整个实习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在实习活动中的作用直接决定了整个实习效果的成败。这要求教师既有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深的学术造诣,又有熟练的操作技能。然而学校教师一般具有扎实的本学科前沿知识与技术,但往往实际应用经验不足;因此我们大胆尝试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实行校企双导师制,通过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来担任学生的校外导师,由于企业导师尽管对学科前沿知识和技术了解不多,但往往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这样一来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就能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使老师能更好地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更好地引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加强实习组织管理。(1)合理安排实习时间。由于管理模式单一。为保证校内教学的连续性,学院在实习时间安排上还在延续过去多年的做法,即成批量进行,每次实习的时间比较短,没有考虑到企业的生产实际,许多学校几乎都是集中在同一时间安排实习,导致在较短的时间内企业需要接纳大批量的学生同时实习。学院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特别是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在这期间学生面临找工作、考研、考证、出国联系等压力,根本无心实习。由于实习是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主体参与,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实习时间安排上,要兼顾企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教学计划进行灵活地设计,保证实习时间的充裕完整。(2)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学生对毕业实习,大都有一种兴奋和新奇的心理。在实习前教育中,我们要求学生准备实习的有关资料安排学生到图书馆或网上查阅与化学化工类实习车间工艺有关的资料,使他们全面地了解该工艺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同类产品的更为先进的生产方法,实习计划安排表等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实习目的、任务要求、具体步骤、考核要求等,从而更有效地、系统地指导学生进行认识实习。通过邀请实习基地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相关专家作报告或座谈,让学生了解专业相关企业的生产情况、管理模式、专业相关的技术难题和研究热点问题,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3)认真做好现场实习。现场实习是实习的核心内容,通过现场实习可培养学生熟悉和适应现场工作的能力[3],缩小课堂教学与生产应用实际的差距,使学生了解化工生产实际情况,适应现场的工作氛围和工作方法。为了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首先,我们请现场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给同学们现场讲解生产的工艺原理、流程特点、生产操作控制的主要指标及主要质量控制手段等知识;其次,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检查学生实习情况,督促他们进行听、记、看,在此过程中,若发现有不认真实习的现象,就给予批评教育。另外,我们还与学生一起倾听现场人员讲解,这样便于发现必讲的内容是否被遗漏,以便向现场指导人员及时提出予以补充,并结合现场实际对学生进行口头提问,以便启发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对学生尚不清楚的地方进行补充讲解。

4.规范实习评价体系。建立一套规范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实习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于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实习成绩,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是极为有利的。因此我们尝试突破以往以实习材料作为评定学生实习成绩唯一向度的做法,采用企业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职业能力考核相结合的全面、客观的实习考核评价方式。(1)实习单位鉴定考评。实习单位领导及实习工作具体指导人员是学生实习全过程的直接见证者。在实习结束前,厂方领导或技术人员就本岗位所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设计试题,对学生进行测试,并参考完成实习任务的质量、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等情况对学生给出鉴定意见及鉴定评分。(2)学校指导老师现场检查考评。指导老师在现场实习进行到一定时间后,就实习岗位的作用、工艺流程、工艺条件、设备、操作、控制等方面的问题设计好题目,对每个学生进行现场提问,要求学生现场回答,根据答题的情况给予学生客观评价。(3)实习态度和表现成绩的评定。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通过考核学生的工作认真负责程度、出勤守纪情况、厂方鉴定、公共关系、定期与指导老师联系和汇报情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敦促学生为了获得这一部分的良好成绩,重视实习过程。(4)实结报告考评。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提交书面材料,内容包括:实习技术总结、实习体会和对实习的意见与建议。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的知识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升华,指导老师认真阅读学生实结和意见可以为学校指导老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提供参考依据,为今后的校外教学实结经验。

三、总结

解决高校学生实习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学生等方方面面,关系到科教兴国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国家战略的贯彻落实。如何解决当前实习管理的滞后,构建生产实习管理新模式,还需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坚持创新性学习,不断进行管理内涵创新,建立一种新的长效机制,形成强劲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把实习管理创新的成果转化为常规管理,才能探索出真正适合体现素质教育的生产实习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董超俊.大学生生产实习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1,(3):82-84.

[2]张新厂,钟珊珊.产学研联合培养复合型研究生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1):57-60.

[3]郭勇义,韩如成.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9,(8):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