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发展前景及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1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
在经历萌芽起步、初步发展、较快发展和规范提高4个阶段的同时,休闲农业在发展、经营主体、空间布局、经营规模、休闲功能5个方面正在发生着重大转变。一是在发展上,从农民自发发展,向各级政府规划引导转变;二是从休闲功能上看,从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摘农家果的单纯方式,向回归自然、认识农业、怡情生活等方向转变;三是从空间布局上看,从最初的景区周边和个别城边郊区,向更多的适宜发展区域转变;四是从经营规模上看,由零星分散状态,向园区和集群发展转变;五是从经营主体上看,从以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合作组织经营、社会资本共同投资经营发展转变。
1.2休闲农业是适应时展的产物
休闲农业是适应国内外农业发展趋势的新产物,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形态和新兴农业产业,休闲农业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为主要目标,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把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紧密连结为一体。作为一种农业经营方式,休闲农业汇集生产经营、农村文化及农村、农民生活习俗等,经过科学规划、开发,提供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娱乐健身、教育培训、推广示范等多种服务,集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为一体,横跨一、二、三产业。
1.3休闲农业使人类更加亲近自然
休闲农业以田园风光、农村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为主题,结合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休闲农业利用田园风光、农村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科技示范园区等,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农业科技水平和人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现状,把高效农业和现代农业特征相结合,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回归自然、陶冶情趣、休闲娱乐的机会。
1.4休闲农业的经营模式
随着科技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形成了农事活动与旅游相结合的农业发展形式。为想了解农业、熟悉农村,倾心于回归自然和原生态,渴望在节假日到郊外观光、旅游、度假的人群提供了便利和服务。休闲农业以农业为基础,利用农业、农村资源,融合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设施,让顾客从事农耕、收获、采摘、垂钓、饲养等活动,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传统休闲农业、都市型休闲农业、科技型休闲农业、奇异型休闲农业等多种休闲农业经营模式随之产生。
2发展休闲农业的作用
200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建设现代农业,必须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休闲农业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种方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休闲农业对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优化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扩大内需以及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三农”建设和城乡建设的步伐。
2.1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休闲农业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郊区农业向都市农业方向转型,发展休闲农业,可以打造出一批园林生态型、垂钓休闲型、农村风景旅游型、历史人文景观型、特色餐饮休闲型、科技园区型休闲旅游农业产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在发展休闲农业的进程中,带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以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为重点的科技服务体系,进而促进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和新品种推广,提高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2.2优化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
休闲农业能吸引大批不同投资模式的投资者,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除了有企业家直接投资的模式外,还有村(乡)镇集体或农民广泛参与和城市职工下乡兴办的方式。从经营主体上看,从以农户经营为主,向农民合作组织经营、社会企业家共同投资经营发展。近年来,一些上规模、上档次的休闲农业园区,都是一些企业家投资兴建的,他们将把城市的资本、技术、管理和发展理念带入农业、农村,大大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
2.3致富农民的朝阳产业
休闲农业源于农业,建在农村,惠及农民,融通城乡,服务社会,发展休闲农业是一举多得、利国利民的事业。休闲农业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据研究测算,休闲农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动5个农村人口就业,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休闲农庄,可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直接和间接安置300名农民就业,可带动1000户农民家庭增收。休闲农业的产业拉动比例为1∶4,促进了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手工艺品生产、旅游用品和纪念品开发以及商贸、运输等产业的发展。
2.4可利用整合资源并扩大内需和统筹城乡发展
休闲农业能对土地、生态、劳力、资金等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做到生产与生态和谐、人与环境和谐、资源的长效和循环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走向农村、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的机会,使城市居民加深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城市的生活方式、服务意识、文化观念和市场信息源源不断向农村渗透,进一步推动了城乡的相互交融和城乡一体化进程。顾客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先进理念、进步的生活方式,影响当地农民,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缩小了学习和接受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距离,既丰富了农民的物质生活,也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促进了一代新型农民健康成长。
2.5促进村容村貌改观和新农村建设
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村级经济的发展,增强了村级组织的经济实力,使之有财力投入到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实施“三改”(改厕、改圈、改垃圾堆放)、“三通”(通路、通水、通电讯)、“三化”(绿化、美化、生态化)工程,改变了农村“脏、乱、差”,将原先的“穷山恶水”变成现在的“山清水秀”,优美的环境又吸引更多顾客,推动了休闲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实现了良性循环。
3发展休闲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丰富多样的物产资源,是25个少数民族聚集之地,属农业欠发达省区,但近年由于旅游业或特色农业飞速发展,带动休闲农业的发展,农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当前,休闲农业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缺乏统一规划
由于投资者对休闲农业认识不到位,缺乏周密的市场论证和发展规划,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除了有特殊风景或人文风貌的,休闲农业开发模式基本相同。园区大多缺乏整体规划,规模比较小,整体建设水平比较低,布局不够合理,设施配套不齐,服务功能缺乏创新,主要是以观光型、娱乐型、度假型3种为主,知识型、购物型、疗养型很少。休闲农业设施简陋、内容单调,只是钓鱼、住宿、打牌、卡拉OK、体育运动项目等,呈现出低、小、散的特点,没有树立自己的品牌、特色,缺少名气,生态、文化内涵也不高,消费范围多数是本省居民,缺乏吸引力、知名度、影响力。
3.2缺乏管理人才
休闲农业经营管理不够规范,机制不健全,经营者和管理者缺乏必要的培训,全凭经验和主观思维判断进行项目的建设和经营管理,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跟不上市场发展需求。园区内部的导引、休息、安全、卫生、消防、娱乐、餐饮等服务设施的开发与管理简陋、不完善,专业化水平低,管理粗放、涣散,服务水平较低,缺少开发、经营、管理和公关的专业人才。
3.3缺乏科技含量
大多数休闲农业在经营活动中科技含量不高,仅限于传统低层次经营层面上,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单一,农业资源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粮、菜、花、果成熟期也过于集中,品种少、品质差,吸引力、影响力不大,顾客停留时间短,消费少,经营效益低下,创新和持续发展难以做到。
4休闲农业的发展前景及对策
4.1发展前景
“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已成为发展休闲农业的新要求。围绕发展规划、标准化管理、信息平台、教育培训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大力加强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体系建设,这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为休闲农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充分挖掘休闲农业的巨大潜力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休闲需求,将为休闲农业带来无限的发展前景。
4.1.1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
不少地方党委政府不仅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把它作为为城乡居民创造文明健康的休闲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当成一项公共性、公益性的事业,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引导其快速发展。
4.1.2国家大规模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休闲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农村,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正在发生根本改变,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4.1.3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居民的需求结构开始转变。我国人均GDP的不断上升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带动消费结构发生转变,休闲消费无疑会成为其中的一大亮点,市场潜力巨大,这给休闲农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4.1.4休假增多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目前,我国除带薪休假外,工薪阶层每年享有的法定假日有100多天,这为城乡居民增加休闲消费创造了重要条件。因此,要以科技为先导、产业作支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因地制宜地发展休闲农业,以此来适应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休闲度假需求。
4.2发展对策
4.2.1提高认识,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休闲农业是传统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顺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新趋势、新需求在功能上延伸的发展趋势。发展休闲农业,要认清休闲农业是市场规律发展的必然,认识到休闲农业的重要意义,并以长远的眼光看到发展休闲农业所能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发展休闲农业在丰富城乡居民休闲、游憩生活的同时,将潜在的农业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使农业向绿色、生态、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业社会效益的重要措施,它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地方政府尤其是区(县)乡(镇)两级政府应该把发展休闲农业作为改善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变农村面貌的大事来抓,统筹规划指导,充分发挥旅游、农业、土地、文化、交通等各部门的作用,分工负责,协调管理,并给以政策及资金扶持,为本地农业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研究探讨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包括循环节约型农业的思路和方法,总结推广循环农业发展的好典型,推动全省循环农业发展,加快建设高效生态农业。
战树毅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全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的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和推进循环农业建设。到目前,全省已建设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41个,农村户用沼气池180万户,大中型沼气工程550处;建设“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示范村800个,示范户16万多户,新建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50个;推广“四位一体”和“猪、沼、果”、“猪、沼、菜”等循环农业模式15万户,推广面积近1 00万亩;年秸秆综合利用量4550万吨,利用率达到68%。仅农村户用沼气一项,就年处理农村人畜粪便等废弃物2500多万吨,生产沼气6.8亿立方米,相当于标准煤近50万吨,年增收节支近20亿元,沼气户户均增收1 170元。同时,通过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工程和沼气服务组织建设,年可转移农村劳动力近5万人。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废弃物资源非常丰富,发展循环农业不仅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而且对整个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各地要充分认识发展循环农业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战树毅强调,各地要进一步明确发展循环农业的思路和重点。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紧紧围绕提高人畜粪便、作物秸秆、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和节本增效两大重点,在全省加快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循环农业示范区,推广一批适用性强、效果明显的循环农业生产技术,发展一批生态环境好、质量效益高的循环农业示范基地,使我省节约型、生态型、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有一个大的提升。要立足当地的基础条件和再生资源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要着眼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找准发展的突破口;要在充分发挥政府推动作用的同时,注意调动群众参与循环农业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要始终把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农民增收放在突出位置,坚持惠民为本。效益优先。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以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建设为重点,努力加快以沼气为纽带的循环农业发展步伐。各地要随着沼气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结合各自的产业特点,进一步抓好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拉长沼气产业链条。今年要集中力量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新建55万户农村户用沼气、56处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建设任务。到2015年,全省农村户用沼气要力争突破500万户。各地要按照“建管并重”的原则,进一步细化相应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大中型沼气工程设计、施工过程的技术指导和监督。
二是坚持直接还田、过腹还田与加工利用多轮驱动,努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水平和效益。要以秸秆的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为主攻方向,加快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要加快建设秸秆收集体系,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企业建设必要的秸秆贮存基地,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进程;要发挥好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
三是以循环农业的理念,谋划好乡村清洁工程建设。乡村清洁工程建设是农业部循环农业促进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发展循环农业的一个重要措施。各地要以循环农业的发展思路,统筹谋划实施好乡村清洁工程,彻底消除农村“三大堆”问题。
四是加大科技创新与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循环农业发展的档次和水平。循环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因此,要始终把科技的创新与推广,作为推动循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一是要加快现有技术的集成推广。二是努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三是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强化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创新,不断提升技术档次,提高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
五是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循环农业健康发展。当前,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要尽快完善乡村服务网络,做到维修、换料不出村,真正让老百姓用的省心、放心。二是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把服务循环农业发展作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循环农业的技术培训、指导与服务,确保每一项技术、每一个环节都能服务到位。三是要积极探索社会化服务的新机制、新模式。要支持引导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组织、行业协会等牵头组建专业化服务组织,逐步构建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战树毅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思维方式,自觉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握好循环农业发展的方向,谋划好循环农业发展的思路。强力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实。
一是要确定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要立足当地资源状况和发展特点,加强调查研究,认真组织编制循环农业发展的具体规划,确定发展目标、主攻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实施方案,推动循环农业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
二是要加强引导,搞好示范带动。从明年开始,省、市、县都要抓一批典型,抓一批示范基地和样板单位,通过典型示范,让广大农民群众和相关企业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得到真真正正的实惠,把“要”变成“我要干”,由点及面地推动循环农业发展。
三是要积极谋划,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在发挥好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的同时,要尽快研究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投资发展循环农业。特别要研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农民、企业、金融机构、社会中介组织等积极参与循环农业建设。
四是要加强宣传,营造社会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宣传栏、培训班、专家讲座、现场观摩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大力宣传循环农业的基本理论、常规知识、发展前景和先进典型,让更多的人了解循环农业。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循环农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五是要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部门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把推进循环农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分管领导要靠上抓。要加大系统内部的统筹协调力度,建立完善的目标责任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努力形成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的整体合力。
关键词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河北唐海
中图分类号 S62;S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190-01
近年来,唐海县委、县政府以“服务新区,一体发展”为总揽,围绕加速建设曹妃甸新区及京津唐地区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外向型农业生产基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重点支持了唐海镇绿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六农场大棚蔬菜基地、八农场高效农业园区、九农场和十农场设施(蔬菜)农业园区建设,逐步做大曹妃甸新区的蔬菜产业。截至2012年4月全县设施农业面积1 017.00 hm2,其中日光温室面积507.07 hm2。
1 唐海县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2011年,新建设施农业面积170.67 hm2,其中新建日光温室面积140.33 hm2,完成设施小区建设7个。总面积100.40 hm2,日光温室520座,共落实市级补贴资金140万元、县级补贴资金140万元。十农场于2011年11月通过河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达300.00 hm2。以及以前的六农场和九农场均认证无公害基地666.67 hm2。全县蔬菜播种面积1 500 hm2,其中日光温室面积460 hm2,平均产量82.5 t/hm2,总产量37 950 t,平均产值18.0万元/hm2,总产值8 280万元;大棚226.67 hm2,平均产量90.0 t/hm2,总产量24 000 t,平均产值9.0万元/hm2,总产值2 400万元;中小棚213.33 hm2,平均产量52.5 t/hm2,总产量12 250 t,平均产值7.5万元/hm2,总产值1 750万元;全县露地菜播种面积600.00 hm2,平均产量45.0 t/hm2,总产量22 180 t,平均产值3.0万元/hm2,总产值1 800万元。主要品种有芹菜、西红柿、黄瓜、甘蓝、辣椒、青椒、土豆、豆角、油桃、生菜等。唐海县六农场、八农场先后为瓜菜注册了“天茂”、“郁之源”商标,使唐海县果菜产品打入了省内外。全县先后建立了唐海县曾茂蔬菜专业、唐海县志农萝卜专业、唐海县绿鲜缘蔬菜专业、唐海县梅苑蔬菜专业合作社,建昌专业合作社,形成了“主管部门+公司+基地+协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设施农业发展模式,促进了设施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 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不足
蔬菜生产投资很大、筹资较难。发展蔬菜产业特别是日光温室资金需求量大,如果扩大面积,投资大、群众自筹难,也是制约发展的因素之一。要想人人参与,把产业做大,需要依靠政府扶持,采取灵活多样的信贷方式。
2.2 农民素质有待提高
蔬菜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尽管近几年唐海县结合农民需求,组织开展了系列农民培训活动,使一大批适龄农民掌握了1~2门农业实用技术和务工就业技能,但从整体上来看,农民的技能素质仍难以适应蔬菜产业发展的需要。
2.3 种植品种、模式比较单一
以六农场为例,截至目前,该场蔬菜产业主产品仍为西红柿,西红柿种植面积占蔬菜产业面积的80%。因而,由于种植品种上比较单一,导致种植的模式单一化,大棚种植一般1年为3茬,即2茬西红柿、1茬芹菜。
2.4 品牌意识缺乏
六农场、九农场、十农场已取得了省级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其无公害农产品也得到了认证,并注册了商标,生产的蔬菜、果品也为广大消费者所认可。但是,菜农的品牌意识比较薄弱,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2.5 经纪人队伍有待壮大
大棚果蔬产品的产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由于缺少有能力的经纪人员对大棚产品进行销售,导致销售中存在着同质同品却不同价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棚农的收益。当有些品种出现价格低或者滞销时,无人帮助菜农及时解决销售问题,降低了菜农的收入。
3 发展对策
3.1 按区域分别规划设施农业的发展战略
对于已有基础的设施农业基地,应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发展档次较高的设施模式;对已进行设施生产的经济水平一般的农场、乡镇,应认真总结经验,巩固发展,逐步对现有设施条件进行改造升级,提高设施农业效益[1-2]。
3.2 制定设施农业发展的具体扶持政策
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技术,加大对农户购买装备机具的补贴力度。二是围绕设施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
环节,帮助、引导农户进行小额资金贷款,扶持设施农业发展。三是设立专项奖励资金,主要用于以下3个方面[3]:扶持高档园区、特色园区的标准园建设;完善设施配套建设和基础建设;扶持农民合作组织、行业协会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也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示范创新,促进设施农业由数量规模型向科技效益型转变。
3.3 注重科技创新,加强设施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
引进推广适合当地的温室(棚)结构及配套设施,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清理和控制装备、农产品冷藏保鲜设备的推广应用[4]。定期培训在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提高其推广服务能力。举办阳光工程设施农业专题培训班,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3.4 实施品牌战略和特色农产品战略
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的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带动农副产品加工业、营销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发展;积极培育产地交易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促进产销的流畅和衔接,积极向外界销售信息,解决农民的销售难、售价低等问题[5]。
4 参考文献
[1] 李俊有,翟志军,胡桂杰.赤峰市设施农业存在的主要气候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6):12,39.
[2] 万学遂.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农业机械,2000(11):4-6.
[3] 肖学祥.宁夏设施农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J].农机科技推广,2009(2):54.
关键词: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对策
1前言
位居大理市腹地、苍洱中轴线上的银桥镇,西倚巍巍苍山,东临淼淼洱海,是苍山洱海的“平分百二”之地,又因自然资源富集而被誉为“金水银桥”、“大理石之乡”。得天独厚的土壤环境、优越的地理区位和四季适宜的气候为银桥镇发展生态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近年来银桥镇农业发展遇到了洱海景观房、环湖客栈经营、餐饮服务的无序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农村劳动力短缺导致从事传统农耕种植业的人员及种植面积锐减,农民预期收益明显下降,加上农村污水、垃圾、畜禽粪便和农业生产、农药、化肥有害残留等污染并未得到有效解决等问题。这些问题,给生态农业发展和最基本的农田保护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也加大了洱海保护治理工作的难度。为此,银桥镇结合大理市产业发展总体定位和洱海保护治理大局,在综合全镇社会经济现状、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传统农耕文化、优势产业等情况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符合银桥镇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的路子,为大理市乃至全省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可参考的经验。
2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小”——发展规模小
从银桥镇目前情况看,高原特色生态农业规模化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农业生产基本以户为单位,农民以传统的直接经验技术为基础,使用简陋的铁木农具和人力、畜力进行生产,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种植结构单一,产品以粮食为主,生产的农产品主要自给自足,农业生产基本处于自我循环状态,农民增收缓慢,是当前银桥镇农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土地流转形不成规模。农民认识上有差距,土地流转困难颇多。有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大,农民念土情结较为严重,加之农业税全面取消后,土地收益又有提升,农民把土地看得更加珍贵。三是农业企业生产经营能力弱。银桥镇虽有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但其规模普遍较小,带动力较弱。全镇的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大多为基地型,生产加工型极少,销售靠的是单打独斗。从产品附加值来看,大部分农产品都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直接进入市场,目前尚无一家精深加工企业。
2.2“弱”——基础设施薄弱
银桥镇生态农业发展获得的财政支持比重仍然较低,远远满足不了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优势产业生产基地规模小而散;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滞后,符合绿色、无公害、有机的标准化基地较少,农产品单产偏低。洱海提灌设备老化、自然灌溉系统中自然水源紧张、大棚及喷滴灌系统面积还小,全镇目前只有喷灌溉面积53hm2,大棚33hm2。全镇无联合收割机和播种机,农业机具还少。这些状况制约了银桥镇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的更进一步发展。
2.3“差”——科技支撑不足
科技支撑明显不足,是银桥镇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意识还不够强。镇、村两级干部缺乏技术创新意识,指导农业发展凭经验办事,没有冲破传统农业的束缚;二是实用科技推广力度不够。银桥镇涉农的科技人员并不少,农业、农机、林业、水利、畜牧都有相关专业人员;三是农村人才培养不足。对村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村发展带头人等农村人才管理培养不到位,生产技能不强,制约了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四是农民群众整体素质不高。由于文化层次不高、科技水平低,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都较差。
2.4“缺”——品牌效应不强
银桥镇境内的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品牌效应尚未形成,特色优质农产品集中度低,带动辐射能力不强。农产品加工深度开发不够,主要以单一原料和初级产品为主,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产品的科技含量低,产品的内在质量、包装、卫生等质量要求与省外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缺乏跨地区,跨行业的大规模、高档次、深加工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同时,银桥镇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仍然较为薄弱,严重影响了农业经济的效益的提升。因此,银桥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如何有效提升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的关键。
2.5“低”——产营融合低
与全国及省内其它先进地区相比,银桥镇农业经济的效益仍然偏低,农业产业结构仍然存在很多不合理。产业链条衔接不紧密,农产品产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尚不健全。企业农户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在农业产业化链条中,只有农户生产的产品得到企业的认可,才能转化为农民的收入,实现农民的增收。
3发展对策和措施
3.1高规划引领,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首先必须明确其发展方向,建立有规模的经济实体,降低生产成本,发展有竞争能力的农业企业,打破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模式。切实从银桥镇的具体情况入手,对资源、市场、技术、政策等条件进行深入分析与论证,在此基础上选择重点催生与发育的主导产业、产品,并对有可能形成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进行重点选择和大力培育。征求有关专家意见、进行市场调研,力求规划方向和重点培育项目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行性。
3.2高额度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财政资金投入,重点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农田保护等投入,积极完善税收、信贷、补贴政策,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对产业发展的投入,努力形成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农民投入为补充,目标统一、形式多样、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投入新格局。
3.3高科技驱动,完善相关支持条件
农业科技是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的生产技术包括优良种培育、有机肥料配置、高效栽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先进的适用技术,通过示范广泛展示新成果,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讲座,长期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服务,有效地将好技术展示给农户,让农户眼见为实,从心底认同新技术,愿意改进现有的落后生产方式。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提高补助标准,扩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规模。
3.4绿色发展新实践,开启生态农业发展“新引擎”
一是突出发展有机农业这一主线。抓牢银桥最大的生态优势,突出绿色生态发展这条主线,增厚、拓宽、拉长绿色有机产业链,提高绿色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增强绿色有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努力拓宽绿色有机农业增收潜力和增收渠道。二是构建稻花识香、观光体验、休闲养生三大模块。打造稻花识香(有机大米)、观光体验(蓝莓、玫瑰花、樱桃、车厘子等)、休闲养生(薰衣草、茶)三个模块,实现四季不同:春天有田园之恋—“闻花识香”;夏天有采摘之乐—“蓝莓樱桃”;秋天有收获之悦—“稻田制米”;冬天有紫色之诱—“薰衣草迷恋”。三是打响绿色、有机、休闲、养生四张名片。四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绿色有机农业产业示范、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市场体系建设、休闲观光农业示范五大工程。五是做精花卉、水果、蔬菜、水稻、茶叶、烤烟六大产业。
关键词: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
一、生态农业的提出
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为了摆脱困境,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美国等)、“生物农业”(西欧各国)、“精久农业”(美英及第三世界国家)、狭义“生态农业”(欧美及亚洲国家)等“替代农业”(Alternative agriculture),以积极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经过世界各国的有益实践,多种“替代农业”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缓解生态危机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因减少或拒绝“石化能”的投入,降低了产出和效益,发展十分缓慢。而“生态农业”汲取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精华,在不断提高生产率的同时,保障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高效、稳定的新型农业生产体系,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广义的生态农业可以追溯到相对于“石油农业”的原始农业,系统概念的产生已近百年。最早在欧洲兴起于1924年,发起者是德国农学家鲁道夫・斯蒂纳 (Rudolf Steiner),在他主讲的“生物动力农业”课程中最先提出“生态农业”的概念。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生态农业在瑞士、英国和日本得到发展。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狭义的“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词最初由美国土壤学家Albrecthe W.于1970年提出。1981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 M.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中心思想是把农业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生态农业在欧洲得到国家的补贴支持,世界各国生态农业有了较大发展。
我国农业经过近20年的结构调整与环境资源建设,基本形成了适应国内对农牧产品需求的农业结构。但农业生产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农产品的成本高;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壤中有毒和有害物质含量超标;以水源、地力为核心的资源环境长期超载使用等。致使农业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农业环境资源短缺与农业系统内资源闲置浪费并存。加入WTO后的我国农业,农牧产品逐渐走向国际市场,但因品质质量不合格屡屡遭遇梗阻。在完全融入国际市场的今天,我国农业如何发挥自己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农业优势,克服现代农业的弊端,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我国学术界对农业发展道路的讨论开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1980年,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在银川召开。在会上我国第一次使用了“生态农业”一词。当时的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指出:中国的生态农业建设不仅要发展农业,还要以全面提高乡村环境质量为目标。此后,各种关于生态农业的研究成果相继发表,这些研究推动和促进了生态农业建设全面展开。
二、生态农业的内涵
美国土壤学家W. Albreche于1970年首次提出“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的概念之后的1981年,英国农学家Worthington M.将生态农业定义为“生态上能自我维持,低输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其中心思想是把农业建立在生态学的基础上。此后,各国学者对狭义生态农业做出多种不同的解释。
国内学者关于生态农业的涵义的阐述也有多种。我国著名农业经济管理和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在其专著《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1988年)中对生态农业概念作了概括:“生态农业就是从系统的思想出发,按照生态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的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以期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简单地说,就是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体系。”
我国著名生态学家、环境学家和生物学家马世骏教授在其专著《中国的农业生态工程》(1987年)中指出:“生态农业是生态工程在农业上的应用,它运用生态系统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和近代科技成就,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合理组合农、林、牧、渔、加工等比例,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结合的农业生产体系”。
中国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概括是:“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规划和组织实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它以发展农业为出发点,按照整体、协调的原则,实行农林水、牧副渔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并使各业互相支持,相得益彰,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生态农业建设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第一,生态农业是协调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关系,解决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我国发展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指导原则;第二,生态农业是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做整体和长远考虑的一项系统工程;第三,生态农业是一套按照生态农业工程原理组装起来的,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的实用技术体系”。
综合国内学者的阐述,我国生态农业的定义应当为:“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现代管理学、现代农业理论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优化配置土地空间、生物资源、现代技术和时间序列,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合为一体,促进系统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效益持续,最终形成区域化布局、基地化建设、专业化生产,并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和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多层面链式复合农业产业经营体系,是天、地、人和谐的农业生产模式”。
综合各种观点,生态农业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现代食物观念引导下,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二是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以继承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和吸收现代高新科技相结合;三是以科技和劳动力密集相结合为主,逐步发展成技术、资金密集型的农业现代化生产体系;四是注重保护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五是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和普及科技成果应用;六是切实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七是发展多种经营模式、多种生产类型、多层次的农业经济结构,有利引导集约化生产和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八是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牧渔,种养加、贸工农有机结合,把农业和农村发展联系在一起,推动农业向产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
三、我国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建设较以往的农业系统有以下的优势:一是通过建立合乎生态原则的生产系统,达到对能源、资源和劳动力的有效运用,解决粮食供应,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从而发展高效农业;二是通过建立更全面的土地利用和规划系统,使发展的程度和速度不至于超越资源的承载能力,自然资源不会消耗过量,保护环境不致退化,确保农业发展的可持续;三是农民收入增加,生活环境得到改善,达到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的目的。因为生态农业建设具备这些优点,所以便成了现今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80年代初就提出了自己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即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我国的生态农业是继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在我国具体条件产生的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模式,它既吸收了我国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精华,也不拒绝化肥、农药的适度投入,它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使生态系统保持适度的物质循环强度和能流通量,实现高产出、高效益、少污染。它强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协同提高,使农业生产与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我国的农业、农村纳入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我国的生态农业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为目标,以大农业为出发点,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的具有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是较为完整的可持续农业理论与技术体系。其主要特征有:
(1)综合性。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2)多样性。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社会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3)高效性。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的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4)持续性。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建革.“三料”危机:华北平原神态农业特点分析[J].古今农业,1999,3:42-51.
[2]姚学会.北方灌区节水农业发展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农学通讯,2005,9:40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