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影视文学的综合性

影视文学的综合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影视文学的综合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影视文学的综合性

影视文学的综合性范文第1篇

一、如何定义综合性学习

如何确定综合性学习的概念一直是学界讨论不休的话题,至今人们的分歧仍然存在。尽管如此,有关综合性学习的主要思想,大家还是认同的,即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的教育和学习方法,它变革传统教育的弊端,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它还提倡营造开放和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抵制封闭式教学。

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课程改革虽然对综合性学习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建议,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很艰难曲折。实施成效和预期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 教者没有深刻领会综合性学习的内涵

课程标准令许多有着多年教学经验、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老教师不知所措,对于他们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其脑海中根深蒂固,其转变只能是缓慢的。还有一些教师不能深刻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将综合性学习仅仅理解为朗读、生词、背诵的结合。这些观念都对综合性学习的实施提出了挑战。

2. 学生不能充分理解综合性学习

有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已经开始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但是学生长期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已经对教师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对新的学习方法一时难以接受。综合性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更侧重于引导学生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学生不能从根本上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因而一时难以转变学习习惯。

3. 缺乏完善的评价机制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的重点往往都是生字词的识记、解释,课文的背诵、默写等,这些教学内容可以仅仅用正确或错误来评价,而综合性语文学习所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对其的评价也相对复杂,不能仅仅以对错来评判,至今仍缺乏一套完整、全面的评价机制,这也是造成综合性学习出现问题的原因。

三、如何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

要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教师应该从思想上重视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深入理解其内涵,要能通过具体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与信心,让学生从思想上转变,使语文综合性学习真正发挥作用,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以期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1. 开展培训,提高认识

要让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新的教学方式真正走进语文课堂,其切入点是要让教师对其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为此,相关教育部门应该与学校联合起来,请资深教育专家对初中语文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对语文综合性学习有一个完整、深刻、全面的认识。与此同时,在对教师进行评价与考核时,也可以将其在课堂上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作为评价的标准,抛弃完全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教师进行评价的方法。教师要逐渐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模式,让语文综合性学习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2. 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地体会到乐趣,享受学习的全过程,而非仅仅注意其学习成绩,学生要在这一过程中对学习获得全新的认识,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地追求,勇于实践与创新,在对语文综合性学习进行评价时不能将结果作为全部的评价依据。

这一评价机制可以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家长评价与教师评价这四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评价的结果不一定要以明确的对错来反映,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肯定与反省,也可以是同学的感受与意见、教师的赞许或批评。上述种种,皆是力求对综合性学习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认识自己,以后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与方向性。

3. 将综合性学习融入学生的学习习惯

影视文学的综合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关系探讨;审美特征;发展状况。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053-1.5

“影视文学”属于传统经典概念的说法。长期以来,一般意义上的“影视文学”就偏重于文学层面的意义把握,书面形式的影视文本的独立存在成为可能,阅读文字含义中的“影视文学”就具有特殊的价值。时代潮流迅疾发展,创作现实使人们对影视文学概念的理解更为宽泛,简单拘泥于书籍形态的影视文学在具有无可置疑的合理价值的同时,也显现出更加明显的局限性,超越文学的层面,进入到影像艺术的声画表现,是现代传媒时代的影视文学不能不改变的认识。

总体来看,文学走进影视,影视离不开文学,无疑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客观需要,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成为了影视文学形成发展的动力。

一、影视与文学的关系探讨

人们把电影和其他艺术进行类比的过程中,挖掘出了其他艺术的特性在电影中的具体体现,电影成为了诸多艺术的混合体。文学作为电影存在的前提,以至于有人称文学是电影的母体。电影回归自身的过程本身同时也是电影与文学的融合、交流过程。在电子媒介一统天下的今天,电影与文学的融合代替了疏离,或者从文学的角度说,它走进了电影。可见,二者的交流也必然会促进其共同发展。

电影表现的是文学意味。电影艺术的最大特点当属其兼容性,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可被电影改造利用。文学,作为最为古老的艺术之一,很多艺术又都可以从中获得灵感。我们常说,艺术是相通的。文学和电影在时间空间表现力、语言机构叙事方式上的天然联系,必然使得文学成为对电影影响最大的艺术之一。电影是依靠对人类现实生活的记录和再现渗透艺术精神和艺术意味的。在渗透艺术精神与艺术意味的过程当中,文学在形态上帮助电影完成了这样一个过程。

电影与文学的感觉差异。电影以其逼真形象来表达生活,而文学之美,则美在含蓄,它以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意境去诠释生活,借助文学、千变万化的修辞方式,将确定的对象又不确定的摆放在人们面前。虽然电影自身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形式,但是其声色之美,形象之真都决定了它不可能具有文学的含蓄之韵。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之下,文学安身立命的生存之道或许有所动摇,而它不可能也永远不会对文学的想象和真实的互动取而代之,这也是文学生命力之所在。

二、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

在文艺大家族中,电影和电视艺术诞生得最晚。可是,诞生之后,便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电影和电视,尽管有不同之处,但相同之点更多。

影视艺术的特征。从电影美学的角度来看,影视艺术具有时空统一性、声画可融性、表现综合性、形象逼真性等审美特征。时空统一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均处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影视作品也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影视的视听记录机器所提供的空间,就是那个纪录在胶片或磁带上的画格和声带,每个画格都展现出记录下来的视觉空间。也可以说,影视的时间是空间化的时间,它物质化了,成为具体可闻可见的空间运动;影视的空间是时间化的空间,它有一个时间的流程。由于影视文学的特殊性,它在时空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声画可融性。现代影视编导在构思时,不仅要善于汲收美术、戏剧的特长,要考虑画面的安排,关注画面美,同时还要善于通过各种音响来构成节奏感与画面美。例如中国电影《卧虎藏龙》不受时空限制而代表了永恒的东方魅力,将别具特色的中国文学(书法、山水和武术)极其巧妙又不可避免的融合在一起,将片中人物及观众一同带入一种唯心的中国山水画境界,更体现出了影片内外人与自然迫切要求的“天人合一”。表现综合性。影视的综合性包括两方面:一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二是多种艺术的综合。影视艺术大量地汲取绘画(包括雕塑)的艺术造型特征。音乐是长于抒情的艺术,它那特有的韵律美、节奏美也融入影视艺术之中。文学之溶入影视,主要在于文学塑造人物形象与典型的方法,以及故事情节的结构安排,细节的描写等方面,均被影视艺术所吸收与改造。仅仅从影视表演的角度来看,影视与戏剧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影视是综合的艺术,但并不是拼凑的艺术。形象逼真性。所有的艺术都要讲究真实,但影视的形象更为逼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0年代末产生了有声电影,到了50年代,宽银幕电影问世,后来又出现了嗅觉电影,全息电影、球幕电影等等,使得电影中的形象更加贴近生活。

影视文学的特征影视文学是为制作电影电视使用的,是摄制影片和电视的文学基础和文学蓝图。因此,影视文学的作者必须根据影视艺术的特点进行编写。

三、中国影视文学的发展现状

影视文学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其外延可以扩展到整个文化领域,用社会学方法探讨电影的生存与发展的整体文化问题在新时代也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电影具有世界共通的画面,语言有国家、民族之分,但画面是没有国家、民族之别的,因此电影文学具有世界性是必然的。有相当数量的剧本开始重新探索电影的本体特性,借鉴技术进步和其他艺术门类变化发展的结果。充分开掘电影表现形式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大多数剧本开始注意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注意电影的思想艺术价值的体现与经济价值的体现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这也是这两年电影文学工作的一个新走向。

但是我国的影视文学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同时这也是影视文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电影剧本创作中存在的缺乏生活气息和底蕴、满足于书斋内的自我欣赏以及文笔华丽、内容空洞、玩弄形式等问题必须加以克服;有的剧本和影片观念陈旧,技巧贫乏,采用电视剧处理故事和人物的方法,对电影的特性认识利用不够,也是电影文学创作和整个电影创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编剧可发挥的余地越来越少。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成型的作品,只需要编剧加以改编修改,这给在未投资影视前,用文学作品检验一下市场,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作品本身就已经具备了市场,和读者,所以其后的影响力只会扩大不会减小。

市场越来越挑剔。由于文学作品的多元化,需要更多的关注不同途径的文学作品,提高作品的时效性和生活性。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电影会越来越多地朝着综合艺术、更影像本体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中国电影还是会不断地向文学借鉴经验,中国电影的文学性还会继续存在,并且电影文学剧本的写作也将具有更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

影视文学的综合性范文第3篇

【摘要】影视产业的繁荣促成了影视媒介与文学更广泛的合作,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通过荧幕走向大众。本文分析了影视之所以吸引文学的特性,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影视媒介对文学传播的影响,并试图探寻出推动影视和文学达到互惠双赢的要素。

关键词 影视媒介 文学传 播影响

一、文学作品“触电”的背景

文学的发展和媒介息息相关,进入大众传媒时代后,媒介与文学的关系更是紧密相联、相互作用。文学传播媒介经历了报纸、期刊、影视到网络,不同媒介参与下的文学传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影视媒介视听兼具,集美学性、艺术性和市场性于一体,对文学更富表现力和传播力,因而影视文学有欣欣向荣之势。

1895年电影在巴黎诞生,4 年后,乔治·梅里爱将《灰姑娘》搬上银幕,缔结了影视媒介与文学作品之间天然相成的“姻缘”。从欧美经典电影《乱世佳人》、《哈利·波特》、《少年PI 的奇幻漂流》到我国的《倾城之恋》、《红高粱》、《活着》等等,这些皆为经典文学与影视结合的成功之作。电视普及后,与文学相关的连续剧,诸如四大名著改编成的剧集、琼瑶剧、海岩剧等也是一片勃勃生机,另外还有一些探讨文学作品的电视节目也开展得如火如荼。这种通过影视展现文学的传播形态,吸引更多受众目睹了文学著作的风采,这也正是由于影视媒介的特征使这两者的结合具备了可行性。

二、影视媒介的传播特性

1、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交融

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理论强调的媒介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进程的重要性是已被证实的,大众传媒既属于精神层面,又属于物质技术层面,具有精神和物质技术的双重属性,影像技术和人文文化的通力合作打造了璀璨的影视文化。如,影视摄像镜头通过移动摄影和运动构图,让我们欣赏到了一种运动的视像美;数字声音技术可以协助画面展示更丰富和多层次的空间意识;“蒙太奇” 技术通过对镜头、场面和声音的剪辑、组合,产生一系列连贯、象征、悬念、联想等艺术表现形式;而3D 电影的出现更是带给观众立体化、直观化的视觉效果体验和如临其境的感受。

2、艺术性、娱乐性和商业性的统一

电影和电视是兼容了音乐、绘画、雕塑、诗歌和舞蹈等艺术风格的一门综合性艺术,“电影从绘画和雕刻中吸取了视觉形象的直接感染力;从音乐中吸取了通过音响世界去获得的协调与节奏感;从文学中吸取了它善于通过事物的一切联系和表现去有情节地反映世界的能力;从戏剧中则吸取了演员艺术。”电影和电视文艺娱乐功能的凸显,一方面是现实社会的压力使人们心理上产生强大的娱乐需求,另一方面是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再者,影视本身具有文化和商品双重属性,商业性是影视与生俱来的,而电影和电视剧市场的繁荣和竞争进一步加重了其商业性色彩,它通过一定的票房价值和收视率来换取观众的参与。影视媒介的艺术性和娱乐性、商业性是辨证统一的,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电影的价值。

三、影视媒介对文学传播的影响

文学不仅是电影的灵感源泉,也是电影成为经典的重要保证。2005 年美国《图书标准》杂志的一项统计表明,在电影史上有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影片改编自图书,而在奥斯卡奖最佳影片的提名作品中这一比例高达五成。大众对视听的追逐渐渐取代了对文字的阅读,越来越多的大众热衷于通过影视媒介了解文学,而不是文学原著。但影视媒介对文学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影视以直观、通感的形式引领更多大众接触了文学作品,给文学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另一方面,影视往往不能寻求到准确的契合点与文学完美融合,削弱了原作的文化精髓,且作家和读者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

1、影视媒介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1)再生之功。开辟新的传播渠道,拓宽了文学的发展空间。影视剧对文学作品的演绎为文学传播找到了新路径。影视媒介传播了文学的文化价值,也触发了文学高涨的经济价值。有些文学作品在影视媒介介入之前已经广为人知,影视继续对其呈现后,起到了强化、加温作用,《山楂树之恋》、《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就是蹿红于网络,在电影传播的效应下,纸质书籍销量大增。而有一些不知名的文学作品是在被改编成影视剧后引起了巨大反响,观众在饱览过一场场视听盛宴后意犹未尽,本着不留空白的心理再去品读原著,被改编的文学作品瞬间成为畅销书被抢购,麦加的《暗算》、龙一的《潜伏》在热播的同时,文学读本也颇受欢迎。也有一些文学读本是在影视作品热播以后推出的,借着影视的余温和轰动效应继续“走红”,如宁财神的《武林外传》。

引导文学走向大众化,丰富了文化传承。影视立体化的视听传播手段比平面化的文字传播更符合受众对信息的接受、理解规律。如《红楼梦》、《三国演义》此类古典名著,因其文学性、综合性和时代距离感强烈,对读者的知识水平有较高要求,影视剧生动形象的展示弥补了普通大众的遗憾。同时,传播文学的电视节目进一步促成了经典文学的民间普及,如《百家讲坛》在经历过困境后走起大众路线,以大众化和通俗化的表现形式阐释精英文化,一度掀起了“红楼热”、“三国热”、“论语热”、“三字经热”,它以更全面深入的讲解吸引了观众,解冻了这些文学经典被悬置的尴尬,使之重焕活力。

(2)弱化作用。消解了文学的独立品格,艺术美感缺失。文学文本的千种情万般意都诉诸于笔下的文字,影视并不能将文字中深藏的玄机和细腻美表现尽致,艺术美感大打折扣。读者阅读是与文字的情感互动,带有揣测、想象和个性化的视角,影视逼真的画面挤压了受众的想象空间,审美趣味损失。

拙劣、歪曲的改编,削弱了文学的传播效果。并非每部电影都能对原作实质把握到位,准确再现或反映原作的风貌。经过编剧、导演、演员层层主体的创造,难免会流失一些具全局性意义的原汁原味。《白鹿原》是一部斑斓多彩的史诗大作,其中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极富感染力,但电影上映后差强人意,表达模糊、虎头蛇尾,尤其令没看过原著的观众莫名其妙。更有一些制作方出于商业目的考虑,为博眼球赚票房大造噱头,将原作中表达含蓄的事件、人物肆意歪曲,出现了“戏说、大话、新说”版本。电影所传递的片面甚至扭曲、背离原作精神的信息不但不能体现文学作品的真实价值,反而会误导受众。

2、影视媒介对文学作品传受双方的影响

(1) 作家身份多重,创作思维影视化。作家与影视结缘后,其身份除了是作家还是编剧,这一新身份的叠加使他们在创作思维上受到波及。像琼瑶、海岩、六六他们本就是影视作家,已经养成了影视化的惯性思维,他们对走向电视早已轻车熟路。也有一些名作家不是被动地接受“影视”改编,而是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影视”创作中来。影视剧的热播还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学存在,即影视同期书,这些作品在影视剧播出后出现,如、《大长今》、《建党伟业》,这类创作中作家是被动的,对作家思维影响尤其深刻,其“影视脚本”的印记明显。

(2)读者的消费者角色凸显。大众传媒社会中,读者也是受众的一部分,因而更多的以消费者的角色被认知、迎合。在影视文学制作者眼里,他们不仅仅是文学学习者或爱好者,更是票房、收视率的贡献者。由此造成的局面是,一方面制作方为满足消费者的胃口而摒弃了和商业性原则相矛盾的优秀理念,影视作品品质不高;另一方面,受众的消费心理驱使他们对文学的态度、接受目的发生改变。在文学作品以文学读本的形态存在时,读者的角色是相对纯粹的,他们在阅读中获知信息、充实知识、培养情操,阅读的主要出发点是收获“精神食粮”,虽然也用作消遣娱乐,但并不构成主要目的。进入影视文学阶段,大多数人不再寄希望于从中获得文学熏陶,尤其在紧张疲劳过后,只是将其作为一项休闲娱乐活动,以释放压力、舒展心情。这使得大量通俗浅显、放松搞笑、刺激离奇的影片能叫座,而一些经典文学改编的影视反倒曲高和寡。

四、影视媒介与文学和谐共荣的要素

文学以影视为展示平台令人喜忧参半,喜的是文学搭上影视的车轮开拓了一片绿洲,忧的是文学独立的面貌被改写,倚靠影视获得生机难免失其本性。影视和文学应该寻求更的地合作方式以达到互惠共荣。

1、影视以尊重的态度再现文学

尽管影视对文学发挥了其他媒介不可比拟的传播作用,但影视也不能以救世主自居,对文学的态度应是平等的、尊重的,因为影视媒介也从文学世界汲取了养分,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底蕴,两者是各取所需。对待蜚声中外的经典名著更应尊重原貌,演绎出与原著一致的精神风貌,否则不仅不能带给受众重温经典的温暖,倒落个不值一看的评价。传播致效的前提是传受双方具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影视若能在商业原则和文化原则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既顺应市场逻辑又能遵循文化宗旨,兼顾受众的审美趣味,方能对文学起到优化作用,这一媒介自身的价值才能实现最大化。

2、文学以宽容的胸怀接纳影视

影视产业逐利的本性抹去了文学高雅严肃的品性,滋长了文学的娱乐功能,文学演变为影视作品后,受众不是在享受一场精神盛宴更像是消费一盘娱乐快餐,因而有人对文学的这种依附地位顾虑重重,认为文学命运堪忧。其实,虽然影视和文学是两门独立的艺术,但同属于文化产品,总会存有共同的艺术追求,两者结合可以相得益彰。作家在坚守文学本位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姿态接纳影视,破除精英文化观念的束缚,文学的魅力才能真正惠及社会。

参考文献

①李晓筝,《论影视改编对文学传播的影响》[J].《电影文学》,2013(2)

②靳珂,《浅析当今传播媒介对现代文学消费的影响》[J].《作家》,2012(12)

③雍青,《论影视改编对叙事作品文学性的弱化》[J].《咸宁学院学报》,2011(1)

④柳艳芳,《视觉文化冲击下的当代小说影视改编的尴尬处境———以池莉、方方小说电影改编为例》[J].《文学界》,2010(4)

⑤腾志朋,《传播媒介变迁语境下的文学发展》[J].《丽水学院学报》,2008(8)

⑥潘阳,《影视作品改编问题再探》[J].《四川戏剧》,2008(6)

⑦赵允芳,《大众传媒在当代文学传播中的作用》[J].《传媒观察》,2007(2)

⑧吴玉杰、宋玉书:《冲突与互动:新时期文学与大众传媒研究》[M]. 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

⑨熊召政,《传媒时代的文学》[J].《瞭望新闻周刊》,2004(9)

影视文学的综合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影视;文学;互动;融合;改编;叙事方式

文学是所有艺术中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而影视出现的比较晚,被称为“第七艺术”。影视尽管从早先的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但它不是哪一种艺术的分支或变种,而是一门具有独特表现力的综合艺术形式。影视艺术依靠光学技术,已经从戏剧、文学等所创造出的表意手法和认识手段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形成一种独立于文学之外而又频频眷顾文学的生存状态。我们可以形象化地把文学看作是众多艺术发生发展的“母体”,而影视等艺术则是它养育的“子女”。它们有着共同的文化起源,却又以不同的表现方式给人类提供着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愉悦。文学和影视各自生成的演变史大大丰富了文学与图像符码各自的叙事能力。它们之间血脉相连,具有一种内在互动的密切联系。

一、影视和文学在相互融合中变异与借鉴

法国理论家乔冶・萨杜尔说过:“一种艺术决不能在未开垦的处女地上产生出来,而突如其来的在我们眼前出现,它必须吸取人类知识中的各种养料,且很快地就把它们消化。电影的伟大就在于它是很多艺术的综合。”影视艺术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综合了其他各门艺术的多种元素,并经过自身主体性整合而呈现出特有的艺术表达功能,具有时空统一性、声画可融性、表现综合性和形象逼真性的艺术特征。影视艺术是在文学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利用现代社会的科技手段才蓬勃发展起来的。它作为一种以线形方式来安排信息的“马赛克式”艺术,是通俗的、大众化的、生活化的。受众从中寻找知识、思想,也寻找感官愉悦,建立情感依托和精神支柱。正如宗白华所说的:“在这里,物的感性的质、光、声、色、热等不是物质所固有的了,光、声、色、热中的美,更成为主观的东西。”

但是作为“遗传”,文学和影视艺术必然有其相通之处,理论家荒煤就说道:“我们电影要上一层楼,主要靠文学,没有文学的基础,电影是上不去的,世界上许多著名电影,大多是长篇小说改编的。”这或许有点绝对化,但却说明了文学对影视有着很强的心灵感召力。当代中国文学在题材选择、主题发掘、人物塑造、价值取向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给影视艺术的发展以多方面的启迪。正如当代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所说:“我一向认为中国电影离不开中国文学……我们研究中国当代电影,首先要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因为中国电影永远没有离开文学这根拐杖。看中国电影繁荣与否,首先要看中国文学繁荣与否,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如果拿掉这些小说,中国电影的大部分都不会存在。”文学为影视艺术提供再创造中必定会产生变异,那么它就不大可能像中国文学那样成为只供特定接受群体欣赏的单纯艺术;对受众而言,它也就不会仅仅局限在有限的审美领域,而是要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它超越了艺术的美学范畴而扩展到整个社会文化之中,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方式、语言方式、交际方式和思维方式,人类通过它而获取了一种新的语言符号――视听语言(这是文学所没有的),这种借助图像符号的视听语言,使人无意识地被灌输和储存信息。视觉上的刺激性带来心理上的挑战感,而画面和音响效果的配合,能使人内在的情感受到充分提升和升华。而视觉图像成为这个世界最基本的面貌,而分析和批评图像被看作当代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能力之一。正是在显示和认识现实中,当代人实现着完全意义上的沟通、对话和共享。

而对文学来说却没有这么明显的优势,在这方面,它是以弱势出现的,因而影视的强势功能也慢慢影响到文学的发展。影视艺术确实带给文学诸多启示,仅就蒙太奇技巧对文学的影响就不可低估。自它诞生以来,格里菲斯、爱森斯坦等相继拓宽蒙太奇的实用领域,使蒙太奇成为当下影视中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而且影视中的其他技巧如平行剪辑、快速剪接、快速场景、声音过渡、特写等都开始被小说和戏剧借鉴而应用。

总之,当代中国文学的多种元素被影视所同化与吸收,发生了质的变化,使影视艺术成为时空综合的视听艺术,而影视的先进技巧也被文学所模仿和利用。所以,当代中国文学和影视艺术在“技”和“道”的层面上互相学习,互相渗透,在新的文化语境中作出适合各自生存发展的明智的审美选择。

二、影视和文学在相互改编中各自坚守与创新

自改革开放以来,商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荡涤着人民稳定的心理结构,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存状态乃至整个社会的行为模式都在解体中重构,实用功利主义原则抢占了话语霸权的制高点,并以强者风范渗透到包括文学、影视等艺术在内的一切精神和意识形态领域中,所以现当代文学与影视的默契在风雨飘摇中凸显出变异和凌乱的势头,而改编(以小说居多,不仅是精英小说,还包括武侠和言情小说)则成了这一桥梁的“捷径”。

一些影片把人们所熟悉的典型形象搬上了银幕,再现了各个时代的历史风貌,使经典文学作品得到了新的意义诠释,有力地促进了影视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为名著改编影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而有些影片演火了,也被改编为小说。那么改编应遵循什么原则呢?鲁迅先生在给孟十还、山本初枝等的信以及《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和《(阿Q正传>的成因》等文章中,针对别人改编他的作品或他人改编别人的作品发表了许多中肯意见,并特别强调两点:“一是改编要尊重原著的创作意图,二是改编要正确地把握人物性格逻辑。”改编既要有坚守原有剧情的孤独意识,又要有拓宽新视野的合作精神。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力图挖掘民族文化的第五代导演,如张艺谋、陈凯歌等就做出了榜样。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天才的专业禀赋、传统的文化底蕴以及时代赋予的开放性思维模式促使他们在艺术殿堂里纵横捭阖,并把自己深刻的哲学、文化和历史的思考融进了影视本体,他们的经典之作几乎都是改编而来:张艺谋成名作《红高梁》由莫言同名小说改编而成;《黄土地》其母本为柯蓝的散文《深谷回声》;张军钊《一个和八个》源于郭小川同名叙事诗;刘恒《伏羲伏羲》改编成《菊豆》等。在改编中,他们仍然保持与原著思想的一致性,坚守阵地。

但由于带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艺术体验,又以一种非合作的姿态去审视本文,使其呈现出与原著不尽相同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色彩。影视对文学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有利于导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且相对缩短的生产――流通时间更符合影视商业产业化的运行规则,所以目前我国影视改编文学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不仅使编导者名利双收,而且让文学及其创作主体也因此而获利受益,作家借助影视抬高身价,文学文本也备受青睐。

但是,影视与文学毕竟有很大的不同,德国学者克拉考尔 说:“小说和电影也互有不同:它们形式特征毫无共同之处,它们所抓取的世界也互不相同……这些形式特征表现在对时间、速度、空间和表现角度(视角)等元素的处理上……”又说:“一切小说都侧重于表现内心的发展或存在的状态。”“电影倾向于表现一种仍然跟物质现象紧密地仿佛由一根脐带联结在一起的生活,而它的情绪和理智内容即来自这些物质现象。”现当代文学名著本身就是一个较完美的结构体系,其中的形象塑造和内涵张力具有无法替代的稳定性,所以改编可能造成其稳定系统的失调,这对改编者的创造力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它要求编导者有创新的勇气和新颖的视角,重新构建一个和谐的稳定系统。而这种系统的转变最明显受到影响的便是“话语”的“改头换面”,所以需要探讨文学和影视的“话语”。

然而,影视艺术作用的结果反映在人们对影视与小说关系的认识上,表现了小说对影视艺术的屈从和依附,于是便产生了“趋影视体”小说。就文体特征而言,“趋影视体”主要表现为叙事的大众化和话语的程式化。其结果是小说与影视剧本之间的差异被削弱,小说的“味中之味”被消解。这种文体在追求环境描写的视觉造型、简洁明快的对话和蒙太奇结构,更多地融入了影视艺术的技巧、技法,体现了鲜明的影视化倾向,同时仍保持小说的独立品行。特e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小说家在影视作品基础上进行再度创作,将视听符号向文字符号转换,这就是产生的小说“后生”现象。

三、影视和文学以不同的话语模式影响着对方的叙事方式

从符号学和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讲,观赏艺术(当然包括文学和影视)的过程就是受众对艺术文本的解读过程。这个过程不仅要靠视觉暂留视像的生理机制,而且还依赖于受众的想象、联想与记忆,依赖于对形象与情景的再创造。受众对艺术文本信息的接受,是一个感知、理解、想象、情感多层次复杂构成的心理活动过程。

尽管在文本本体上影视与文学话语模式不同,但文学的叙事方式与其想象世界之间和影视的叙事方式与其虚构世界之间有不少共同点,即都可以采用各种组合切割的叙述方式。

美术、文学、音乐、绘画等诸多艺术都是人类凭借不同媒介用以书写话语的不同方式,即不同的话语形态。影视也是一种语言活动,它的语言话语只是指运用影像画面和声音“说话”、“写作”造成各种表现效果的艺术手段,如摄影、照相、剪辑、音响处理、录像等,既包括电影制作者个人用摄影机(录像机)“写作”、“说话”,又包括这种“言语的沉淀”。帕索里尼认为,电影话语可分为语素和影素,语素作为意义单位相当于镜头,影素作为定义单位则相当于现实中的客体和动作,它们各有自己的自然而非约定俗成的意义。影视的语言是一种直觉符号的语言,影视就是利用这种独特的话语模式把信息输送给观众。而文学话语不是直觉符号的语言,它是文字符号的选择和编码,并通过编码传递给读者信息,其实包括影视在内的一切艺术既是“话语”,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语言”,就在于这些艺术的媒介诸如线条、色彩、图像、形体、影像、声音等,都是信息载体,都是意念和情感的物质性载体和思维工具,都具有类似语言的传播功能。影视借鉴了文学中的人物刻画功能,也具备了行动元和角色的双层作用,而人格特征的塑造以及人物自身的同一性和独立性又构成其“角色”的作用,影视的叙述话语与视像构成产生丰富的变化,具有文学意义上的象征、隐喻、哲理式的叙述话语与视像构成逐渐成为影视艺术创作新的语言系统。

影视文学的综合性范文第5篇

(北京电影学院 电影学系,北京 100088)

摘 要:中国的影视教育经历了近20年的高速发展,步入了深入发展的关键阶段,影视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是影视教育深入发展的核心环节。解决好这一问题,不仅涉及专业定位(包括界定、地位、框架等)问题,而且涉及课程的层次、结构、形式、数量等问题,同时包括处理好专业院校与各类高校、专业教育模式与通识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等关系的问题。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确立影视的独立学科地位,整合资源,合理规划,强化课程建设的力度,建设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中国;影视教育;艺术教育;学科建设;专业课程设置;改革;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影视教育在我国发展起来只是近十几年的事,相关的研究比较匮乏,不少研究还停留在经验总结和归纳梳理阶段。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的文章中或者是在一些研讨会上,经常会有人提到截至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多少所学校开设了影视专业的具体数字。在影视教育还没有一个清晰外延的情况下,这样的提法实际上是非常笼统的,这里的“影视专业”具体包括哪些方向,在什么意义上使用,都是不明确的。这些问题不解决,数据上也是难以一致的。因此,在明确影视专业概念的基础上,勾勒出我国高等教育格局中影视教育的基本轮廓和发展现状,进而对影视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的状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比较可靠的交流基础,就不仅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异常紧迫的了。

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普通高校的本科专业设置存在着两套既有关联又相对独立的操作程序。一套是国家规定的学科专业系统;另一套是各高校在申请了专业名额后将该专业置入现有的院系专业建制之中的做法。在置入的过程中,各高校往往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学科基础、发展定位及现实需要等情况,综合考虑设定。在这种情况下,影视专业形成了在内容上涉及艺术、中文、新闻、传播、广告,乃至计算机、文化管理等多学科交互渗透;在建制上包括了学院、系所、专业、方向等多层级交叉建构的复杂局面。而且,这种局面还是一种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动态的局面。前一套操作程序有统一的固定专业目录,统计起来比较方便,但存在一定程度的简单化的问题,难以比较全面地反应现实情况。即便如此,这种统计的意义和价值也是不应被忽视的。后一套操作程序的统一则比较麻烦,由于情况每年都会发生变化,需要定期重新进行认定。看来两种情况兼顾,互相认定的方法比较可靠。目前,北京电影学院正在进行的“电影学创新研究团队”的“中国影视艺术高等教育现状调研”项目就是在这一方向上有所努力的尝试,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从国家规定的高等教育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上看,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包括11个学科,71个门类,212个专业。目前,影视在本科层面没有专门的学科门类设置,设在“文学学科”之下。据“中国教育在线网站”最新的“2008年普通本科学科专业目录”,①文学学科的专业设置格局如下:

在这样的学科专业格局中,影视教育主要涉及“新闻传播学”及“艺术学”两个门类。其中,传统的电影专业,包含“编、导、表、摄、录、美”,即戏剧影视文学、电影导演、表演、摄影、录音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电视教育中的专业,包含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这两个方面被纳入到影视专业的范畴应该是顺理成章的。另外,音乐、绘画、舞蹈、戏剧等传统艺术门类范畴的专业应该被排除在影视专业的范畴之外,其中包括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绘画、雕塑、美术学、舞蹈学、舞蹈编导、戏剧学专业。编辑出版学专业也可以排除。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存在一定争议的专业:动画、艺术设计、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专业。

本文注意到各高校影视教育的实际状况:在动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艺术设计、广告学之间,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学之间存在交叉互融、难以截然分开的情况;近年来,影视教育研究领域“影视合流”、“大传播”的呼声四起,使得电影和电视教育变得难解难分;北京电影学院已经开设了动画和广告学专业,并将动画作为“4个重点本科专业方向”之一。当影视理论界还在就电影、电视界定的问题聚讼纷纭、各执一词的时候,影视教育领域已经率先开启了视听媒介融合的进程,对现实做出了更为迅速和直接的反应。只要以发展的眼光稍稍突破一点儿眼前现实存在的行政区隔、媒介区隔来看问题,以数字为基础的各种视听媒介融合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文认为应该把动画、艺术设计、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几个专业纳入到高等教育的影视专业范畴。此外还要提到的是,影视教育新近衍生的一个专业――影视管理专业,在国家学科专业目录中属于“管理学”学科下“公共管理类”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由于牵涉面较广,在此暂不做统计。因此,本文提出的作为高等教育的影视专业范畴涉及13个专业。

据教育部网站的最新数据,截至2008年4月8日,2008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学校共计2334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共1070所(此外还有“普通高职院校”1169所;经国家审定的“分校办学点”95个),包括独立本科艺术院校33所。②另据教育部提供的2008年普通本科院校(包括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招生专业数据,属于本文界定的13个影视教育专业范畴的普通本科院校(含独立学院)总计810所,占1070所普通本科总校数(含独立学院)的76%。其中,即使是除去艺术设计、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这4个专业的校数总计也达到351所,占1070所普通本科总校数(含独立学院)的33%。

据此,作为高等教育的影视专业设置现状如下(按校数排序):

在确定了影视专业的基本范畴之后,关于影视教育的专业设置的一些重要问题便随之凸现出来。

首先是影视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学科专业格局中的地位问题。影视在本科层面没有专门的学科类别设置,而是被置于文学学科的艺术类之下。在影视已经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全面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情况下,在影视类专业已进入76%的本科高校并涉及众多专业方向,而且作为课程全面进入高等教育并正逐步进入初中等教育的情况下,影视甚至没有能够在国家高等教育本科的学科专业格局中获得一个最起码的“名分”,这种情况应该改变。

其次是影视专业设置引起的学科专业的框架问题。可以说,目前的专业设置的框架已经明显脱离了影视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影视没有专门的学科类别设置,只有若干关系远近不同的专业置于文学艺术类之下,给各高校设立影视专业罩上了一个必须加以扭曲才能适应的框架,束缚了影视专业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影视专业的内容、边界、定位相当混乱,在实际操作中更有诸多不便。特别是,按照传统行业分工设置的过于细致的专业,已经无法适应影视事业的现实发展要求,不利于社会及行业需要的综合人才的培养,不利于学生根据自身需要的自主发展,更不利于影视教育的健康发展。

还有,影视专业设置需要处理的一些关系问题,例如,如何看待影视专业院校与综合大学影视专业的关系,如何认识专业教育模式与通识教育模式,如何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等问题,都未能形成共识。厘清这些观念,仍是影视专业课程设置及改革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

目前影视专业已在各类高校中得到普遍发展,从国内普通高校的性质类别上来看,就有综合大学、理工学院、农业学院、林业学院、医药院校、师范院校、语文院校、财经院校、政法院校、体育院校、艺术院校、民族院校12类。如果就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与其它开设影视专业的高校的数量比例来看,是2:800的关系,其中综合大学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各类专业院校在其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据中国教育统计网站的数据,2005年全国普通本科高校共701所,其中综合大学占146所,艺术院校29所,其余各类专业院校489所。③影视专业教育在各类专业院校中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在影视专业院校与综合大学中都有哪些不同,都是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各类高校在影视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情况和特点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调研。

一般认为,目前国际上影视教育模式主要有两种,即专业教育模式与通识教育模式,也就是“苏联模式”与“美国模式”,国内的影视院校基本上属于前一种模式,其特点是以专业为核心贯穿教学;而美国的影视院校基本上属于后一种模式,其特点是以跨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基础,学习阶段后期再分专业,学生的素质比较全面。专业教育模式与通识教育模式的关系,实际上集中体现了目前影视院校在课程安排方面的核心问题,这就是高等院校的两类主要课程,即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设置问题,具体涉及课程的范围、数量、结构、形式等方面。

从公共课来看,一般来说包括国家统一规定的一部分课程,以及各高校可以自主安排,学生也有一定选择自由的一部分课程。我国高校中,公共课一般包括三类,即理论等思想教育课,英语、体育、计算机等公共基础教育课,大学语文、艺术概论等人文素质教育课,其中前两类一般为“必修”或“指定必选”。而美国的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根据哈佛大学在20世纪80年代确定的内容,主要包括六类,即文学与艺术、科学与数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哲学分析、外国语文和文化,普遍作为影视专业“必修课”的是写作及外国语。各高校可以自主安排的作为“选修”的“人文素质课”的情况,最能够体现目前影视院校在课程设置上的主要特点和问题。比较一下北京电影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电视和数字媒体系、纽约大学艺术学院电影学系的“人文素质课”,在范围、权重方面都有很大区别。④

在课程的内容范围上,一般说来,以多学科为基础的学校和专业型的院校本身资源、职能和分工不同,学科多的学校自然底盘较大,公共课的范围较广;专业型院校资源有限,非专业课程也与专业联系较紧。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专业院校,人文素质课的设置涉及大学语文、文学、戏剧、美术、音乐、形体、艺术概论、社会学、宗教、信息检索等,基本上都是艺术方面的课程,范围相当有限。国内的综合性大学情况或许稍微好些。而在美国,从事专业电影教育的专门院校很少,绝大部分是综合性大学中的影视系科,他们的普遍做法是通过调控选课范围来使得学生对艺术、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都有一定学习,在天文、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数学、人种学等方面都有所涉猎。

在课程的可选范围上,北京电影学院要求的3门课程只有21门可选,而且基本上一个方向的课程只有1门。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影视系要求的10门课程则提供了138门可供选择,并且几乎每个方向都有多门课程可供学生选择:艺术和哲学要求5门课程,有包括艺术史、世界艺术和文化、非洲裔美国人研究、拉丁裔美国人研究、民间传说和神话、音乐、人种音乐学、音乐史、哲学等在内的4组58门课程可选,要求每组选择不超过2门;社会科学要求3门课程,有包括各国语言、名著研究、传播研究、历史、政治科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在内的3组39门课程可选,要求每组选择不超过2门;科学要求2门,有包括天文学、大气科学、化学和生物化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地理学、数学、物理学、微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细胞和生物学、生物生态和环境等在内的2组41门课程可选。

在课程的学分权重上,北京电影学院人文素质课的学分仅占总学分的4%,即使在侧重制作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这个比例也达到了20%,而在侧重理论研究的纽约大学,这个数字则是31%。

从专业课来看,美国的通识教育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后的前两年内完成核心课程学习,到第三年才开始进入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中国的影视院校则是公共课与专业课齐头并进,这样往往从第一年就开始专业课程的学习,好处是学生的专业较为扎实。而与国外相比,我们的专业课程由于紧紧围绕划分非常细致的专业设计各自的教学计划,课程安排有突出的系统性、指定性。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例,其专业课全部为系定必选课或必修课,各系之间的差别很大,从十几门到三十几门不等。其中电影导演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就是贯穿2个学年的4个系列的课程:导演剧作ABC、表演ABC、视听语言ABCD、剪辑A。电影剧作专业方向的专业课则按照理论和实践的相互配合设计了同为六个学期的电影剧作理论与技巧1-6、电影剧本写作1-6两门课,安排在一天上、下午上,前后由全系12名老师共同负责。

美国影视院校的专业课程则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而是建立丰富多样、细致灵活的课程体系,以选修课为主,对提供选择的课程分类分组,并对每类每组的选修数量进行规定和宏观调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以纽约大学影视学院为例,要求一年级学生在完成学校、学院的核心课程的基础上,还要必修历史批评、剧作、技术制作、制作基础等4个方向7门课。其中,剧作方向要求3门课程,有11门可供选择;历史与批评要求3门课程,有19门可供选择;制作基础课程要求修4门课,有23门可供选择;制作技术课程更是有47门之多可供选择。在专业课外还经常开设内容广泛多样的各种课程,如各种片种、类型、作者、电视媒介、广播媒介、电影与社会、电视与文化等课程;并且会开设针对不同学生背景和创作需要的课程,如实验电影、移民电影、少数民族电影、国际合作制片等。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影视系在学生四年级集中某一方向学习时,提供电影制作、电视制作、剧作、动画、批评研究等5个方向26门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某一主攻方向,也可在本专业搭建的主修平台上辅修其他学科的课程。

专业教育模式与通识教育模式区分的重点,在组织教学的基本标准不同。前者以专业为标准,学校要依据指令性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组织课程,在专业设置上要求尽量全面且单个专业口径小,在课程设置上则易造成重复和教学资源的浪费;通识教育模式在专业设置上综合性很高,没有针对年级和专业贯通四年的教学计划,其教学质量的保证,一方面通过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另一方面着眼于在课程的规格上进行严格管理,只在课程的组织上制定指导性计划。例如十分重视教学大纲的规范性,每一门课程都有详细、充分的教学大纲,对每门课任课教师的教学辅助资料的准备、学生作业的批改做出系统、严格的要求,每门课开课时,教师都要印发详细的课程介绍、影片观摩、阅读书目、教学进程、教学要点、作业考核方法及要求等资料,这些最终为学生、老师、学校提供了互相监督的评估依据。

专业教育模式与通识教育模式区分的实质是,在前一种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进程、学习方式基本是在教学计划中预先设计好的,而在后一种模式之下,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地选择专业方向、学习内容,授课教师,以及自主地安排学习进程。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学分制不仅作为测量学生学习、组织教学的量化标准,而且作为一种统一尺度,使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成为可能;使学生接受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学科、不同规格的教育,实现多样化发展成为可能。在美国的很多高校,学生可自选全校范围内的课程,并鼓励学生跨学科专业、跨系甚至跨校选课学习,高校间学分互认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高校与中学之间也有学分互认的做法。我国近年来将学分制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着眼于使人才培养模式从过去单一的学术精英型转向学术型、应用型以及复合型等多样化发展。一些高校开始实行允许转专业,按大类招生等。

专业课与公共课的问题,实际上是所有影视院校都面临的,专业课较强的学校在公共课上的资源、精力投入就会相对有限,反之亦然。针对这种矛盾,国外的解决办法是,将专业影视院校与综合性大学影视专业的职能相分离,独立的专业影视院校,一般只承担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任务,只教授专业课,不单独授予学位,而是与综合性大学合作,让学生去选修一部分文化基础课,由综合性大学授予学位;综合性大学的影视院系,自己开设专业课,学生同时到其它院系选修文化基础课。但我国的艺术院校都具有专业培训和学历教育双重任务,一方面在观念上总是以专业培养为唯一目标,人文素质课设置紧密围绕专业课进行;另一方面也还未在与学科资源丰富的综合性大学进行优势互补方面获得有力的支持、探索出有效的途径。

总的说来,国内影视院校的课程设置在公共课的设置上,无论在内容范围、可选择度、数量权重等方面都亟待拓展,目前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过多集中在影视专业及相关知识方面。在专业课上,我们有一些系统培养的经验和优势,但存在控制过多、不够灵活的问题,尤其是学生几乎没有自主选择的空间。所以本文认为,国内影视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在借鉴通识教育模式方面,通过学分制量化课程标准仅仅是第一步,在进一步全面推行学分制的基础上,关键还在于在教学内容的各个环节和方向上增加课程数量,丰富课程内容,扩大课程范围,以便能够结合实际及时调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可能。

如何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是目前设影视专业的高校尤其是艺术专业院校无法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艺术院校的教学通常以艺术创作者、艺术作品研究和艺术实践内容的课程为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教授有限,学生的理论观点多形成于不系统的经验总结。这其实是对理论研究重视程度不够的表现。所以,艺术院校应该在加强基础理论课程权重的同时,考虑通过课程形式的改变,培养学生自觉的理论意识、有效的理论转化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实践教学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就没有任何探索和改革的空间了,事实可能恰恰相反。实践教学的有效性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毕业生在刚刚参加了一些艺术实践之后,就控诉说自己在学校里从未听说过从未见过这些东西。这种司空见惯的情况绝对不能再容忍了。这些问题不仅是实践教学的问题,同时也是理论教学的问题。而且涉及到教学单元和实践单位的合作问题。但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影视教育已经在各类院校中广泛开展的情况下,各类影视院校完全可以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探索和发展出各具特色的更加多元的理论联系实践、实践联系理论的教学模式,培养技术型、专业型、学术型、复合型的多样化影视人才,从而推动影视教育和影视事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认为,国内影视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还有极大的可持续的发展空间,最主要的方面有:在原有根据行业分工设置的专业的基础上重新整合,进行更具综合性的分工;以传统的影视制作专业为核心,以包括广告、网络、媒体的艺术、技术、管理在内的影视传媒为依托,以文化艺术理论和教育为基础,建立相关专业的逐级发散体系;从对专业的行政管理转向对课程的规范管理,建立由门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各类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各高校应针对自身情况开发具有自身特色借鉴通识教育模式的专业教育,例如,综合大学中的影视专业,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甚至可以和其他系、学院联合授予双学位,而学科基础比较单一的学校在教学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方面不仅可以努力发展自己的课程体系,同时还可以创造条件积极探索出与学科资源丰富的综合性大学优势互补的有效合作途径,为专业发展提供有利支撑。

着眼于影视教育发展的未来,课程的教学方式方面的变革将成为一项很重要的内容。首先,随着学分制的进一步发展,师资等教学资源的缺乏势必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更高效率充分利用资源的教学方式,就是非常重要的了。努力将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应用于教学是一个方面,与此同时,更应该重视影视专业教育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技术方面的双重特殊性。从教育技术的发展来看,新技术在广泛应用之前,总是先在教育中发挥作用,电影的教学也同样如此。在我国,电影最初与高等教育的结合,就是作为教学手段进入高校:早在1922年,南京金陵大学、苏南文教学院就开始了电化教育;1936年,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成立“教育电影部”,成为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个电影专业。当前,与影视教育大发展几乎同步的另一个重要进程就是,影视、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及辅助内容日益进入大学课堂。现有影视教学方式主要有课堂讲授、影视作品分析、专题讨论、现场拍摄,其中包括电影、电视、多媒体等各种形式的视听作品的观摩以及现场制作观摩这些重要的影视教学方式,可以设想在未来逐步由影视媒体本身来进行。通过影视手段进行的影视教学,无论在优化教学资源方面,还是在提升学习过程及效果的人性化程度方面,特别是在影视教育自身的战略性发展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价值。

能否担负起影视教育发展的历史重任,最终取决于决策者对教育新理念的眼光胸襟与行动的勇气,研究者在其中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最重要的是理念和行动并重,并且从现在开始。(责任编辑:陈娟娟)

① 参见中国教育在线网“全国高校本科专业介绍及招生代码查询”(/html/g/gxzhuanye.shtml)。

② 参见“教育部公布2008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高校名单”(.cn/gaokao/2008-04-10/1441133388.shtml)。

③ 参见中国教育统计网2005年高等教育全国数据:普通高等学校校数(/sjcx.aspx#)。

④ 资料来源:谢晓晶、薛文波主编《北京电影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06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影电视和数字媒体系网站(tft.ucla.edu/dof.cfm);纽约大学艺术学院电影学系网站(nyu.edu/)。

Several Problems in the Curriculum Setting and Reform of Film

and TV Education Majors in China

WANG Zhi-ming,ZHAO Nan

(Department of Film Studies, Beijing Film Academy, Beijing 10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