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振兴发展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村振兴发展现状

乡村振兴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一、基本情况

XXXX镇位于XXXX县的最北端,总面积xx平方公里,拥有耕地xx万亩,有“XXXX粮仓”、“芦笋之乡”、“蔬菜瓜果之乡”之美誉。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XXXX镇农业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拥有农业观光园、农产品市场、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多家农业经营场所。

为扎实推进XX乡村振兴工作,了解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学习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和经营理念,学习生态观光农业开发运营模式,促进XXXX镇农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XXXX镇农业发展适应新时代、新业态,制定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符合本地特点的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分2批赴兰陵县、寿光市、青州市进行考察调研。

二、收获体会

1、推进乡村振兴,要转变生产观念,积极学习新知识。通过考察,考察团成员切实感受的科技进步的力量。寿光作为世界级的蔬菜集散地,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对于农业科技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创新,离不开思想观念的转变。考察团深刻的体会到唯有加强学习,解放思想,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因地制宜发展XXXX特色现代农业。XXXX镇作为全县最大的种植业乡镇,我们必须要对下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有一个准确而清晰的认识,加强农业知识学习,及时更新知识结构,进一步转变观念,逐步从粗放型、个体型农业向“以科技为本”规模化经营型农业转变,从以简单的农业生产和农业服务为主线逐步转变为农业生产、农村生态、农民生活为主线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积极借鉴兰陵、寿光发展模式,在农业产业化布局中科学合理规划,做到种植现代化、管理精细化、产销一体化、形式多样化、生产全程化,既要搞好全周期的技术培训,又要注重信息服务、营销服务,注重线上线下融合,推进XXXX镇农业生产布局合理、生产专业,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2、推进乡村振兴,要注重人才培育,提高农民素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优先发展。XXXX镇近些年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农业技术培训,辖区内农民的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尤其是XXXX镇靠近高新区和济宁市,交通便利,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业产业流动厉害,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得农业生产新技术新业态的推广使用进度较慢。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育一批爱农村、懂农业爱农民的专业人才显得更加迫切更加重要。在兰陵、寿光、青州,考察团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尤其注重人才培养,引进高科技人才,同时积极对接上级农业部门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花大力气挖掘农业农村实用型人才。大批三农人才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改变了落后的生产模式,也保障了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3、推进乡村振兴,要科学规划产业,拓展农业产业。

通过考察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农业不再是孤立的农业生产,而是整个农业生产前、中、后全方位、全过程的活动,是农业与旅游业、服务业相融合的新发展模式。兰陵农博园让农产品与沂蒙红色文化相融合发展红色旅游,寿光菜博园和兰陵农博园培育多种观赏花卉,青州花卉博览园线上线下融合,利用物流业将鲜花送到各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发展农业生产促农增收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农村生态保护,努力挖掘本地特色,使一产接二产连三产、四产,延长农业产业链,开展农产品初加工、农业生态旅游。XX队员要用活上级帮扶资源,深入调研,因地制宜,努力打造农业优质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下一步计划

乡村振兴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休闲 旅游产业

生态休闲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是旅游产品中增长最快部分。它除了是一种以休闲为目的,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旅游活动外,同时也是回归自然、复归人性的生态休闲行为,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增强爱护、保护自然的意识。发展上犹生态休闲旅游,是打造赣州市特色旅游品牌、繁荣旅游经济的重要内容,面对生态休闲旅游快速发展的大趋势,上犹开发生态休闲旅游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同时也是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1 上犹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上犹县是赣州市最早提出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县(市),1997年就提出了“旅游兴县”口号,后经2006年引进安远集团投资开发陡水湖和五指峰两大景区,旅游产业发展规模初具。打造上犹生态休闲旅游品牌,也正是顺应了国际休闲旅游和国内消费趋势。随着资源、区位等优势的凸显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规划若干意见》的深入实施,赣崇高速公路的竣工通车,各类政策的叠加效应集中释放,与赣州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战略,上犹生态休闲旅游已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新契机。2007-2010年上犹县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95.0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5318万元;2011年全年旅游人次突破38万,增长34.2%,旅游总收入2.31亿元,增长34.1%;2012年旅游人次突破50万,增长29.6%,旅游总收入3.1亿元,增长34.8%;2013年接待游客66.2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12亿元,分别增长24.26%、27.48%;2014年,旅游接待总人数约9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6亿元,增长42%。凭借着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优秀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一条鱼”、“一幅画”、“一块石”、“一杯茶”、“一列小火车,” 这五张名片。2007年成功入选“中国生态旅游大县”66强,被评为中国“最具魅力的生态旅游大县”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生态旅游大县”,2008年被评为“中国石艺之乡”,2009年被评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并成功承办赣州市第三届生态旅游文化节,2010年被评为“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县”,2011年成功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旅游百强县”,2012年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华人世界》栏目的《客家足迹行》节目中宣传推介了上犹的生态旅游。

2 建议与对策

上犹生态休闲旅游发展中虽然存在着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目前正处于一个从政府主导发展向市场主导发展的转型期,在体制机制、投融资需求、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困惑、与周边知名生态休闲旅游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2.1 发展观念有待加强,体制机制还需理顺。近年来,上犹县出台了《上犹县旅游配套产业发展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启动了旅游文化城、赏石文化城、文峰四星级酒店、游客服务中心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建设,陡水湖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界级旅游珍品”赣南森林小火车园村至窑下旅游专线重新开通运行,梅水园村被评为全省首批4A级乡村旅游景点。上犹县委县政府对旅游非常重视,但是形成的格局是非常单薄的,还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真正把旅游产业当作支柱产业来发展。虽然自2006年以来携手安远集团开发两大项目,但旅游开发体制、陡水湖景区旅游管理体制还未理顺。要建立健全领导协调机构,形成发展合力;要科学编制规划,按照产业化、特色化、精品化、差异化和生态化原则,合理谋划产业布局。

2.2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财力投入不足。旅游项目招商引资难度大,资金渠道少,数额小,景区基础设施薄弱,独特性、唯一性资源不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旅游产业发展投融资理念比较落后。旅游资源市场化进程过慢,政府投融资平台建设发展不快,跟不上发展需要。要树立旅游业大招商、大发展的意识,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实行全民招商。制定优惠政策,放低准入门槛,激活社会资金,以确保我县旅游产业得以快速健康发展。

2.3 旅游文化内涵含金量低。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也是现代旅游业特质,挖掘并物化文化是旅游提升的重要方面。为全面建设旅游强县,2013年上犹县重点推出了陡水湖景区、上犹油画产业园、赏石文化城、旅游文化城和“印象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岛五大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却缺乏深度挖掘,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尚未形成产业文化,旅游景点显得文化底蕴单薄,品位不高。因此重点挖掘茶业文化、奇石文化、渔业文化等十大文化,充分利用上犹生态山水文化、客家民俗文化、茶文化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2.4 配套服务不完善。生态旅游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生态旅游规划人才、项目包装专业人才、公关宣传人才、产业营销专业人才少;宾馆、饭店、商业、度假村、乡村特色农业等方面的经营管理及农业、厨艺等技术人才还比较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成熟旅游线路较少,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旅游项目中体验性不强,娱乐性、体验性、参与性产品开发少,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和独特卖点。景区景点建管存在档次不高,“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套服务不完善,接团力较差等问题。因此要按照优化布局、提升档次,完善功能的思路,完善旅游景区、建设旅游产业园、健全旅游要素。

乡村振兴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开发性金融;扶贫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6(1)-0046-04

一、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现状

(一)概况

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本文称秦巴山片区)包括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甘肃六省市的80 个县(市、区),国土总面积为2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65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051.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56.3万人,城镇化率18.95%。该区西起青藏高原东缘,东至华北平原西南部,跨秦岭、大巴山,地貌类型以山地丘陵为主,间有汉中、安康、商丹和徽成等盆地。地跨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是淮河、汉江、丹江、洛河等河流的发源地,水系发达,径流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3%,是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品种多样,天然气蕴藏量大。旅游资源丰富,极具开发潜力。该区域内,襄渝、宝成、西康、宁西等铁路和沪陕、福银、京昆、二广、沪蓉等高等级公路初步构筑起区内外交通运输骨干网络。

(二)贫困状况

1、农户生计脆弱,致贫原因复杂。片区受大山阻隔,相对封闭。片区内地形复杂,洪涝、干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易发多发,是我国六大泥石流高发区之一,灾致贫返贫现象严重。51个汶川地震极重灾县和重灾县中有20个在片区,灾后振兴发展任务繁重;全国45个未控制大骨节病县中有16个在片区,因病致贫问题突出;有42个县属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区,4个县位于三峡库区。国家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总县数的90%,有47个老区县,占总县数的58.8%。2010年,1274元扶贫标准以下农村人口有302.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9.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1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高3.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2%。农户家底薄、生产积累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贫困面广、程度深。

2、区域发展差异大,产业支撑能力弱。片区内东部与西部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平坝与山区之间发展差距大,农村特别是深山、高山区发展困难,陇南、巴中等地存在大范围深度贫困。2010年,片区内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县仅为片区平均水平的23.2%、45.7%。片区内“三线”建设形成的飞地经济特征明显,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中心城市对周边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不足。旅游、农业等特色资源开发程度低,配套设施落后,产业链条不完整,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发展优势。

3、基础设施薄弱,交通制约突出。片区内水利设施薄弱,部分地区工程性缺水严重,基本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为37.5%。40.2%的农户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69.3%的农户还存在饮水安全问题。24.7%的行政村没有完成农网改造。省际、县际断头路多,铁路网覆盖范围不足,陇南9县区整体不通高速公路。片区内4.5% 的乡镇不通水泥路,50.6%的建制村不通水泥路,大山深处还有一些群众靠溜索出行。机场建设和航空运输严重滞后。交通运输骨干网络不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化程度低,制约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发挥。

4、基本公共服务不足,科技支撑乏力。片区内人均教育、卫生支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6.8%。教育设施整体落后,师资力量明显不足。医疗卫生条件差,妇幼保健力量弱,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不足。农技推广服务不足,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低,现代农业发展缓慢。科技支撑当地发展的潜力没有充分显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

5、生态建设任务重,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片区承担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三峡库区生态建设等重大任务,有85处禁止开发区域,有55个县属于国家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建设地域广、要求高、难度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

(三)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

1、对贫困和扶贫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受历史、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影响,贫困地区发展面临的思想认识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部分农民对自身的贫困现状和贫困原因缺乏主观认识,开拓市场的能力弱,难以真正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和理念过度依赖上级财政补贴和救济,对开发式扶贫,依靠市场化手段引导社会资金,特别是借助金融力量推进扶贫开发的认识不足,导致金融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难以形成社会化扶贫开发格局。

2、扶贫开发的方法不够科学,效率优待提高。如扶贫主要依靠财政资金投入,资金管理粗放,使用效率较低。一些财政资金以“撒胡椒面”方式投入,并未得到很好的珍惜和利用,扶贫效果十分有限。同时,财政扶贫资金通常按行业或者部门划拨给地方政府,使用方式和资金投向比较僵化,整合利用存在较大困难,难以发挥杠杆作用撬动银行信贷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

3、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储蓄资金外流严重,商业银行将吸收的存款投入到回报率较高的发达地区,造成了对贫困地区资金的“抽血”作用。金融市场单一,贫困县中,国有商业银行占绝对优势,缺乏多元化的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贷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或准金融机构数量极少。市场、制度和信用建设滞后,客观上造成了贫困地区融资难问题。

4、金融扶贫开发的力度和相关配套政策不够。由于贫困地区自身条件的制约,金融在融资支持扶贫开发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借款人实力不足、运行成本高等方面。这些困难导致金融机构支持扶贫开发的积极性不高。

5、区域特征及跨区域扶贫开发协调难度较大。秦巴山区作为西部大开发和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区,并承担着国家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的功能规划,在退耕还林后面临着后续产业调整及退耕户生活来源替代等诸多问题。片区涉及6省80个县(市、区),只有统一规划、共同推进,才能达到扶贫开发的理想效果。

二、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必须借助开发性金融支持

(一)开发性金融的特征与作用

从理论框架看,开发性金融是一种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之间的金融形态和金融方法;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以中长期投融资为手段,依托国家信用,通过市场化运作,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制约,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增强经济竞争力。与传统政策性金融相比,开发性金融强调市场化运作,坚持支持发展与防范风险并重,注重资产质量和整体财务可持续,实现了从财政运作到金融运作的根本性转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核心原理:一是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宗旨,不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二是建设市场、信用和制度,打通融资瓶颈;三是通过规划先行,促进科学发展;四是把政府组织协调和开发性金融投融资优势相结合,推动市场建设;五是注重管控风险、财务可持续的市场化运作。开发性金融的具体运作表现为,开发性金融机构通过直接对政府拟发展的产业及其相关项目给予大额、长期资金支持,发挥连接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纽带作用,借助国家信用以及制度建设、市场建设和信用建设的经验,推动市场发展和体制机制完善,从而有效解决政府拟支持领域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和市场失灵问题,促进实现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二)开发性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的成功实践

开发银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历来十分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截至2014年6月底,累计向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发放贷款1.67万亿元,重点支持了农村公路、安全饮水、危旧房改造、教育医疗、特色产业发展等领域的项目,促进了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通过资金投入,以及市场、制度和信用建设,显著地改善了当地投融资环境和金融生态。

1、深化银政合作,凝聚各方合力,构建社会化扶贫机制。政府是扶贫开发事业的统筹组织者,银证合作是开发性金融机构扶贫的重要保证。开发性金融机构与政府合作,就是要将政府的组织优势与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开发性金融机构可以依托国家信用,把政府、银行、企业的力量结合起来,在没有市场的地方建设市场,在有市场的地方充分利用并不断完善市场,通过融资支持项目建设并推动信用、制度、市场成为连接政府和市场之间的桥梁,进一步构建社会化的扶贫开发机制。为此,开发银行密切与各级政府合作,2006年与国务院扶贫办和地方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围绕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合作。与国家民委共同研究提出支持武陵山片区发展的实施方案,并与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签署六方合作协议,推进区域扶贫开发试点工作;与四川、内蒙古、贵州、甘肃等省(市、区)政府签订扶贫攻坚合作备忘录,从基础设施、特色产业、教育、医疗等方面支持各地的扶贫开发工作。

2、坚持规划先行,加大融智服务,助力贫困地区科学发展。规划先行是开发性金融机构扶贫的一大特色。开发银行发挥专家、行业优势,与地方政府和客户开展规划合作,编制区域、产业、社会、市场发展规划,系统地设计相应的融资规划。同时,开发银行发挥综合金融服务功能优势,通过一站式的综合服务为地方政府和客户提供综合融资方案,助力贫困地区发展。如2013年与湖南省民委合作编制的武陵山片区融资规划,得到了国家民委的高度肯定;根据甘肃省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为甘肃省政府编写了《甘肃省扶贫开发咨询报告》,针对全省58个贫困县实现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对策建议。

3、明确重点领域,加大融资支持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环境。基础设施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为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开发银行通过“政府主导、机构实施、银行支持、社会监督”的融资模式,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向贫困地区发放基础设施贷款近1.2万亿元,其中,交通5496亿元、电力4283亿元、农村危旧房改造1471亿元。为解决甘肃省贫困县的佳通和饮水安全问题,开发银行按照“整合扶贫资金、搭建融资主体、实行统借统还”的融资模式,整合甘肃省扶贫资金,成立省扶贫开发公司,对通村公路、饮水安全项目进行统一规划、整体授信、分年实施。

4、创新金融模式,开展产业扶贫,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产业扶贫是帮助农户增收致富最有效的途径。针对贫困地区贷款条件的实际情况,在“四台一会”的基础上,开发银行建立了“政府主导、机制建设、统一借款、扶贫贴息、社会共建、农户受益”的批发市融资机制,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开发转变。如开发银行与贵州省扶贫办合作,设计了“开行小额农贷”产品,为22个贫困县设计了42个金融服务方案,支持当地茶叶、中药材、果蔬等产业发展,直接惠及农户8028户、合作社110家、中小企业77家,带动27万户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5、坚持教育为先,加大人才培养,着力推动智力扶贫。教育是引导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开发银行把教育作为片区扶贫开发的重点予以大力支持。坚持应贷尽贷,向405个国家级贫困县发放助学贷款149.8亿元,支持贫困学生266.9万人次;支持青海、山西、内蒙古等贫困地区的校安工程建设,累计发放贷款270亿元,新建、改造中小学校舍4975万平方米,使450万中小学生直接受益;与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合作开展“彩烛工程”,先后为465名贫困乡村小学校长开展综合素质培训;召开定点扶贫县地方干部培训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三、开发性金融支持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的路径

(一)加强银政合作,夯实跨区域协调机制

开发性金融的特征与优势决定了其在区域开发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积极参与跨区域扶贫开发协调,能较好地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有效地打通政府与市场关系,营造和谐可持续的金融生态。因此,开发银行应与秦巴山片区相关省级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加入扶贫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各相关分支机构分别参加地方政府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二)实施规划先行,编制系统性融资规划

当前,国家层面已经完成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各相关省、市政府已完成或者正在编制区域扶贫开发规划。开发银行应当发挥专家、行业优势,与地方政府和客户开展规划合作,编制区域、产业、社会、市场发展规划,并系统地设计相应的融资规划,实施项目带动的开发式扶贫,从源头上开发设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社会事业等项目,并提供系统的融资解决方案。

(三)搭建投融资平台,整合扶贫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针对秦巴山片区跨区域特点,应按照“政府组织、企业实施”原则,以省为单位,搭建省市级扶贫投融资平台,整合各行业、各部门扶贫资金,注入省市级投融资平台,做实、做强投融资平台,采用“省带县”或“市带县”的项目运作方式,通过投融资平台与地方政府采用PPP模式推动项目实施。

(四)创新模式,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综合经营优势

开发银行要充分发挥长期、大额、批发性业务优势,发挥市场、制度、信用建设优势,发挥“投贷债租证”综合经营优势,积极探索扶贫资金与信贷资金配套使用办法,创新信用结构,灵活采用风险控制技术,通过银团贷款、联合贷款等方式,引导商业银行资金以及其他社会资金,推动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改善,提高金融服务区域开发的深度、广度和质量,进一步夯实金融扶贫工作的基础。

(五)将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

积极支持小城镇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完善城镇功能,提高人口聚集能力,支持“移民搬迁”,使贫困地区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将贫困村危旧房改造与城镇化相结合。加大对贫困人口教育培训的支持力度,融资推动各类职业学校建设,支持贫困生职业技术教育,加大创业促就业贷款力度,增强贫困人口的就业技能。

参考文献

[1]陈绪敖,何家理.秦巴山区、武陵山区集中连片扶贫调查及可持续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8):

266-272.

[2]陈元.贸易全球化的中国开发性金融实践和理论.开发性金融研究,2014,(2):1-4.

[3]梅世文,白石.开发性金融助力扶贫开发[J].开发性金融研究,2014,(2):82-87.

[4]马健.开发性金融扶贫路径的实践探讨[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2,(5):3-5.

[5]周助青.农业政策性金融助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调研[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4,(12):18-21.

[6].创新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扶贫思路[J].农业发展与金融,2014,(1):24-26.

[7]马玲.贫困地区政策性金融业务发展思考[J].金融经济(银川),1997,(6):43-45.

An Analysis on the Mechanism of Developmental Finance Designed for Poverty Reduction in Qinba Mountainous Areas

TANG Youbin

(Shaanxi Provincial Branch of China Development Bank, Xi’an Shaanxi 71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