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范文第1篇

关键词:铁路运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7日

铁路是中国长期发展以来最基础、最广泛使用的一种运输方式,铁路运输为地域辽阔但资源分布不均的中国经济协调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伴随铁路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城市之间的距离缩短,区域间的辐射能力得到很大的扩展,加快了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和产业转移,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变革。不过,为保障与促进铁路运输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这还需要人们理清两者的关系,并提出有效建议来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一、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铁路运输加大了城市之间的融合程度,铁路运输的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积极意义,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助、互制的关系。首先,铁路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供给,先进的铁路运输系统拉动与促进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反之则制约及阻碍着区域经济的顺利发展。其次,在铁路运输的支持下,区域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之后,区域经济又反过来影响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求会随之发展变化,进而影响与制约着铁路运输系统的发展规模及水平,若违背区域经济发展实情来扩展铁路运输建设,则会造成交通资源的闲置而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甚至会拖累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在经济和社会动态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视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关系,积极采取有效政策与策略来处理两者的平衡,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

二、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一)协调发展应防范的问题

1、负溢出效应的防范。我国铁路的发展是顺应时展需求的产物,铁路的发展始终要配合与适应生产力的需求,因而在利用铁路运输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负溢出效应的防范,即铁路运输系统的扩展需要和区域经济科学对接,防止因超前的铁路运输而加重区域经济的负担。目前,我国仍有许多区域经济的发展还相对较弱,物质条件与基础设置还不够成熟、完善,铁路的建设与发展能够促进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在规划与布局区域铁路运输系统时需要着重考虑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合理对接,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的对接就会造成区域经济负溢出效益的发生,进而制约与阻碍着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

2、替代效应的防范。近些年,我国铁路运输的建设在不断完善,高速铁路的建设与开通大大提高了铁路运输能力,相比较公路、航空等其他交通运输工具来说,铁路运输具有较高的替代性,但反过来铁路运输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防范其他交通运输工具对其的替代性。铁路的建设与完善需要从整个国家的战略视角上进行科学分配、合理规划,需要在考虑经济发展需求与交通运输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来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作用,以此来防范替代效应的出现。所谓的替代效应,就是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协调规划与布局铁路的建设,以实现铁路运输和其他交通运输工具发挥各自优势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二)促进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

1、加强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建设可持续规划,实现双赢目标。鉴于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因而为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加强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可持续规划,以双向的契合来实现双赢的发展目标。铁路运输的发展能够为区域经济提供更大的供给,以此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转型与优化,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又影响与决定了铁路运输建设的发展程度,铁路运输的建设与规划要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因此,从科学性、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加强对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合理规划,以最大限度发挥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相互促进的作用,实现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一方面推动区域经济的转型,在铁路运输的大力支持下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完善与优化铁路运输建设,积极发挥铁路运输优势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建设高效完善的高速铁路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随着区域经济的逐渐发展壮大,其对铁路运输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我国铁路运输开始优化路网结构,大力发展建设高速铁路,提出“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建设构想,以此大幅度提高我国铁路运输的速度与能力。发展建设高效完善的高速铁路网,扩大路网规模与覆盖面,这是促进与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提高铁路运输的综合效率,加强铁路运输的辐射能力,以此来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互动发展。由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发展建设完善的高速铁路网,连接贯通西部与中部、中东部地区,实现东西、南北的沟通,完善各地区的铁路运输网络结构,促进铁路网综合运输能力的提高,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三、结语

铁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基础产业,铁路运输的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要想实现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应当重视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对接,优化配置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要素和资源,加强对协调发展过程中防范问题的重视,科学处理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关系,最终实现双赢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展策略;共同富裕

1.前言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党的以后,中国实施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得到了空前的释放,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然而,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由于自然禀赋、历史基础、区位条件、政策取向等种种差异,中国这个巨大的经济空间的发展仍然是不平衡的,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区域差距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失衡的经济空间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种种不利影响。因此,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2.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

区域问题和问题区域的存在,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中央就明确提出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方针。因此,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区域政策的目标应是制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目标,将有利于逐步缩小区际差距、有利于促进西部开发、有利于加快改革和扩大开放、有利于合理调节区域经济关系,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制定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区域政策的同时,还应充分吸取国外的成功经验,吸收国外区域政策研究的成果,使之既能解决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又能在理论方法、技术手段等各方面得到丰富和发展。[1]

3.充分发挥城镇化进程对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

重视解决好“三农”问题,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重视再就业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城镇化进程既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有效途径。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经济发达的城市群和城市带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由此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因此,要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合理规划今后的城镇化进程,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步伐,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差距。要在中西部地区现有的城市建设基础上,发挥大中城市的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在中西部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群和城市带,带动相邻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差距拉大,是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及时重视和认真解决,就容易引起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为此,国家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区域协调发展的系列举措已开始生效。[2]

4.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未来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将继续依赖于改革开放战略所带来的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机会,以及通过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的效率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依赖于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要减少行政干预,把区域合作的主体让位于市场来主导。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说到底是人才、科技、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不畅所致。近几年,虽然资本流动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人才和科技的流动明显缺乏动力。有关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建立起各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的机制,以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3]

5.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实施引进人才战略

激励是管理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应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吸引其他地区和国外的投资者慕名而来。国外在落后地区所采取的激励措施,就是把落后地区与核心区限制工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和许可证制度结合在一起,主动引导一些企业从核心区向落后地区转移。政府常采用区位补贴的方法来激励边缘区的工业增长。我国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该根据我国国情,采取更多的激励措施,创造一个鼓励员工开拓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的宽松环境,以及思想活跃和倡导自由探索的氛围;要建立正确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重奖重用有突出业绩的开拓创新者;要强化企业内的竞争机制,激励人们去研究新动向、新问题,并明确规定适应时代要求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具体目标。通过激励使我国区域经济建设得到健康快速发展。其次,对于重点发展的产业所需人才以及短缺的人才,通过设立专项资金,以高福利、高工资等手段为其解决后顾之忧,同时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实行多样化的人才流动模式。以市场调节为主,坚持行政调动与柔性流动、引进人才与引进项目相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引进与流动模式。

6.积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

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中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下,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稀疏,相互间的经济协作联系松散,缺乏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也缺乏具有较强实力的专业性城镇,经济发展的城镇支撑体系非常薄弱,难以依托城镇发展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严重地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应依托现有的城镇格局,选择现实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的城镇作为经济增长极,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进程,积极培育好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增长极,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此要重点扶持一批欠发达地区的城镇,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空间载体,从而构筑起全国多层次的多极经济增长中心,用一种全局较为均衡的、局部不均衡战略来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消除区域经济的分化现象,改变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格局,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以中心镇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为重点的同时,要力促资源、资金、产业、人口等要素在这些城镇的相对集中,使之形成完善的网络,营造和培育增长速度,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稳步发展。[4]

7.结语

就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存在是一个无争议的客观事实,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是在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且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缩小和消弭。因此,必须按照中央的部署,有计划、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逐步控制和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把地区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最终消除区域差距,达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夏江敬.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2(12):40-42.

[2]杨宇白.试论我国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及其实践[J].经济问题探索,2006,7:37-40.

[3]赵峰.推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制约及发展方略[J].农村经济,2007,12:45-47.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性、应用性和岗位性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实现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是一个亟待进一步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

(一)区域经济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职业教育存在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之中,受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制约。

1.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决定着职业教育资金支持规模,提供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人口数量以及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程度、培养目标、内容和手段等。区域经济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升级决定了对职业教育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需求,从而引起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结构的互动调整与升级。区域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和层次结构有着不同的需求。区域产业结构及变化决定着区域内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不同区域的产业特点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着不同的要求,进而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内容。

2.区域经济体制决定着职业教育的体制和机制。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带动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分配等方面制度的相应变化,如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职业院校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经济制度的优劣决定着社会对职业教育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区域经济规划的重点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和结构分布。

3.区域经济环境决定着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表现,除了职业教育的内部要素之外,还与它和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有关。职业教育表现出哪些功能,是其本身与它的环境共同决定的,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呈现出来,离开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区域环境,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二)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职业教育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主要表现在:

1.职业教育能促进区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职业教育可以大范围地培养农村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使他们易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附加值,开辟增加收入的新渠道。

2.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人力资源结构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二者一致时,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增长;当二者相悖时,则反之。因此,人力资源结构决定着区域产业结构能否顺利调整和升级,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基础。当今社会,技术技能型人才缺乏已成为阻碍中国各区域产业调整升级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能较好地缓解这一矛盾。

3.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区域吸引外资的能力。当今中国正日益成为世界加工工厂,劳动力的可获得性是投资环境的构成因素中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因此,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可以为本地区培养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富士康集团到郑州落户就在于河南丰富的人力资源魅力。

4.职业教育可以降低区域对自然资源的消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依赖于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一般包括两个过程:发明和转化;而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着素质和技能水平,可以直接促进到科学技术的吸收、转化和创新,通过人力资源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中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状

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利用智力资源兴办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方面,与时代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1.职业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低层次性。职业教育在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过程中,战略意识有待加强。这突出地表现在与对区域经济建设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大中型企业的协作、联系的广度远不如与中小乡镇企业;开发、生产、咨询、顾问等浅层次的协作所占的比例较大;职业教育未能发挥主力军或指导性的作用。

2.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中人才培养的差异性。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来说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企业发展中需要的高素质的创造型、应用型人才太少,专业人才和熟练劳动者整体素质与时代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另一方面,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专门人才仍显不足。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问题分析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职业学校、区域企业双方都大有裨益。可目前进展不理想,原因何在?

1.职业教育的结构分布。区域职业教育的结构分布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如果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互适应,则更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职业教育的一部分投入会成为人力资源的专业转换成本,从而产生资源浪费。据研究:如果一个高中毕业生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为1,中职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与所学专业对口时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为1.2,不对口只为0.8。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也影响教育投入效用的发挥,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应与区域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以及区域的技术结构相适应。

2.制度环境。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将受到制度环境的制约。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能促使职业教育发挥最大的作用,是区域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保障。

3.社会文化。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不仅受到法律制度的影响,它还受到非正式制度因素的制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信念和选择的标准,在一定客观现实基础之上,决定着人的生活方式和行动方式。理想的社会文化可以使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而一些不适宜的社会文化因素,如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鄙视态度、重学历轻能力的观念等,可以使职业教育的效用降低。

4.经济增长。一个区域的经济长期没有增长,那么职业教育的经济效益就会下降。经济的不增长意味着经济生活处于平衡状态,经济活动的范围在特性上没有变化,对能力和就业人员的需求变化减少,通过职业教育所提高的能力将得不到发挥,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就受到限制。

三、促进中国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措施

目前发达国家主要有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跨国家型三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尽管发展模式不同,但都重视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重视市场的基础性作用,重视教育、培训事业资金投入,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确立协调互动发展的模式。政府应主导职业教育和统筹硬件建设,办学上引入市场机制,职业教育机构主动寻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与之形成良性互动。职业教育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应考虑建立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而应根据地方经济实力和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职教体系。职业教育类别与产业结构相适应。发达地区由于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三个产业的结构趋于现代化,因此职业教育的类别、专业设置上应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而在欠发达地区,主要面向第一、二次产业培养所需人才。

2.企业应重视职业学校力量。市场经济社会,企业一定要推动企业和职业学校的密切合作,提高企业的技术发展能力。区域企业要主动邀请职业学校有关专家参加咨询和论证。企业一方面要采取优惠政策鼓励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兼职、讲学或当顾问,提高企业科技人员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要支持企业专家登上职业学校讲台。还要积极支持协助职业学校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以培养技能性实用性人才。

3.建立现代开放职业教育体系。应建立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适应的以高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教育与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构建互相衔接、相互贯通,多层次、多元化、终身化、保障性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4.制定有效合作的激励政策。国家要建立和完善职业学校与区域各企业相互了解,密切合作的途径,实现职业学校与产业界的经常性接触与对话;职业学校主管部门及职业学校本身要建立、健全、完善和加强对职业学校广大教师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的激励措施。通过政策法令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来保证职业学校与区域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如今,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这使得中部崛起可期可待。而我们河南职业教育势必抓紧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浪潮中,才能真正成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才能真正使自身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强。

参考文献

[1]庞祥武.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理论界,2005,(1).

[2]林金良.论区域经济建设与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6,(36).

[3]谌莹,唐志军.发达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08,(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范文第4篇

一、资金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评估

从资金流配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看,我国区域经济呈现“相对差距略有缩小、绝对差扩速放缓”的发展态势,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与阻力并存,资金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进退交织。分析国内区域资金流动和经济发展的动态演变过程,评估资金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效,是探索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目标的前提。

(一)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基本面1.持续强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支持。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央就提出将缩小地区差距作为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并相继推出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系列战略。“十一五”时期,中央首次提出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并根据各区主体功能定位作出了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的战略部署。十六大顺应我国经济发展客观形势,调整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的区域条状化分布,打造“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主体功能区。2013年,中央进一步细化区域政策,制定和实施了珠海—西江经济带、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区域规划,不断加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力度。当前,中央又进一步提出“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构想,将区域协同发展作为我国经济新常态的重点,从点到面力推涵盖我国所有省市区的“一弓双箭”的战略布局。2.持续向好的区域经济发展局面。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度落实,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由“东快西慢”向“西快东慢”转变。2008年,中部GDP增速反超东部;2010—2013年,中、西部地区GDP加权平均增速为11.8%和12.7%,分别高出东部地区1.1个和2.0个百分点;截至2013年年末,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比重为44.4%,比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王小娥,2014)。⑦区域经济增长需要外部拉力和内在推力的相互作用,无疑,资金配置管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内外部资金整合利用的过程。从外资使用看,2014年上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33.3亿美元(折合389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⑧从内部投资看,2014年1~6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1277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3%),地区经济内生动力明显增强。⑨

(二)资金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尽管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观基本面势态良好,但区域经济发展始终明显受到资金供给、区间资金流动和外资流入方向的影响。资金流协调经济发展遵循的是市场价值规律,要素报酬率直接决定资金流向。1.资金流动总量与区域差距。自改革开放以来,资金分布不均衡现象在我国持续存在。东、中、西三个区域之间资金总量不均衡,整体呈现东部流动集中,中部、西部分散的特点。社会融资方面,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偏快。数据显示,2013年,东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达8.5万亿元,占各地区社会融资规模的52.2%。⑩信贷规模方面,东、中、西部资金流动规模、更迭速度差距明显。2013年末,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42.2万亿元、11.1万亿元、14.6万亿元和5.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15.7%、17.2%和14.0%。瑏瑡外资利用方面,2014年上半年,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26亿美元,同比增长2.8%,占比83%;中部地区61亿美元,同比增长9.6%,占比9.6%;西部地区46亿美元,同比下降11.5%,占比7.4%。瑏瑢2.各资金流动项与区域差距。在我国阶梯式的区域经济现实中,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市场成熟度相对较高,更具资金吸引力;中西部地区虽然资金需求量大,但资金获得率相对要低。就融资成本而言,东部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个数约占总量的40%,市场竞争较激烈,企业议价能力较强,资金使用成本较低,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高。2013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全年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7.03%、7.69%、7.70%和7.44%。瑏瑣就资金通融而言,发达城市总部经济效应突出,资金融通量大。2013年,北京资金净融出42.4万亿元,是最主要资金融出地区;江苏、广东、上海、山西和吉林位居资金净融入前五位,合计净融入资金22.6万亿元。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资金流管理策略

资金流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能否实现,客观上反映为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处于理想状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内涵,制定相应的资金流管理策略,是“十三五”期间深入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战略,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理想愿景按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在资金流配置管理的视角下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想愿景可以表述为:在全区域生产要素无障碍流动的大环境中,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四大板块”按照自身在区域分工中的精准定位,突出竞争优势,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舞台中找准位置,确定各自的区域产业结构,发达地区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支柱产业错位发展,并以产业转移及技术扩散带动大批与之相关的落后地区,实现生产要素区域互济以及资金运作效能最大化,将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其中,区域分工精准定位是发展前提,支柱产业错位发展是基础支撑,资金最优效能运作是增长动力,生产要素区域互补是增效措施,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是内部目标,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是外部目标。

(二)区域资金流配置管理策略“十三五”期间,在有效抗击经济下行压力的同时重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从资金流配置与管理着手,坚持“公平、协调、共享”的指导思想,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确保目标的可触及性,把握措施的可操作性,以增强区域微观主体市场活力。

1.加强全国区域资金布局计划。区域资金布局计划是为维持全国资金的流动性和适当的资本结构,以有限的资金谋取最大效益的资金筹措和使用的计划。制定“十三五”期间以优化资源配置和协调区域发展的全国区域资金布局计划,关键是要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导,缩小资金布局单元,提高资金投向的精准性与有效性,保持区域发展战略与资金系统管理目标的一致性。(1)合理安排主力资金,梯度承接产业转移。“十三五”时期,全国资金布局计划需要突破资金局部的分块管理思想,将国家产业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开发姿态打开互济通道,综合利用生产、运输、销售一体化的综合网络,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等梯度转移与承接产业,引导资金流向和投资重点,安排一定规模的资金投入到对区域经济发展更具协调力的优势产业,带动东、中、西产业结构升级。(2)开展资金联姻,谋求跨区共赢。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转变资金区域分割、各自为用、统收统支、投资单一的局面,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以企业联合为基础、以项目合作为纽带,增加内部资金相互调剂的可能性,开展合作跨区域性多种资本联姻,促进物资生产与资金流动的良性循环,以投资谋求区域经济共赢、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落实全国重点项目资金。在经济转型发展的攻坚期,把握发展脉搏,“软硬”兼施,聚焦项目,招募资金,是促进区域经济联动、协调、均衡、和谐发展的根本。(1)以“硬手段”落实重点项目。首先,在对“四大板块”产业总体布局和结构足够调控的基础上,以加快项目建设作为突破口,抓住区域经济发展的敏感点,积极开放跨区域合作的全国性项目。其次,从产业方向、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集约用地等方面对拟落户项目实施综合评审,杜绝规避或违背区域分工及主体功能区建设要求的大型项目立项。再次,大力开发易于形成产业聚集、产业升级、形成新经济增长极的全国性制造业项目;高度重视事关全国整体发展的总部经济、金融、电商等三产类项目落地生根;重点关注科技含量高、财政贡献大、对区域产业平衡有重要调剂作用的现代服务项目的引进和培育。(2)以“软实力”保障资金到位。“软实力”关系到重点项目立项后的发芽生根与壮大成长。为保障全国性重点项目的落实力度,最需要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加强资金配置与管理机制建设。一方面,建立项目资金招标机制。公开项目的计划、可行性、利润率等指标,选择资金实力雄厚、资产状况优良的区域内外投资,通过市场化筛选支持项目资金的运作;另一方面,建立项目联动配合机制。多方管理部门联动配合就所开发的重点项目实施全程跟踪服务,监督项目资金流向与使用效率,及时予以公示,实现项目规模效益。

3.全面开发金融发展潜能。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地区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决定其与区域经济发展更具目标一致性,客户结构决定其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具调节性。以政策支持挖掘地方金融潜能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资金管理策略。(1)统一全国金融战略目标。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强化宏观调控与微观指导作用,从全国的视角统一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战略目标,避免出现资金流向偏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或过度竞争等问题。一方面,引导分散的地区金融市场统一到全区域金融大市场之上,通过规模效应聚集资金有目标的支持重点区域内项目的建设,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京津冀经济圈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相对薄弱地区的资本流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金融监管部门的桥梁与平台作用,通过对各区域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协调金融机构与政府、企业以及广大居民的关系,引领金融机构服务统一目标,积极服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构建有效的金融服务体系。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中,挖掘全国性金融机构以及地方金融两方的优势潜能,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一方面,应实施差异管理,有针对性的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做出金融贡献的金融机构调整存贷比考核标准,降低金融机构运营成本,单列重点项目信贷专用额度,通过诸如冲销坏账和资本金补贴等措施,打开金融信贷资金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释放通道;另一方面,培养良性竞争。适度放开区域性金融机构网点规模限制,鼓励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或参股建立中小型银行,与全国性金融机构良性竞争。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及资本运用效用,集聚区域内外可用资金,增加增量资金投入,促进区域间金融资本的合理流动。

4.拓宽社会资金融资渠道。鉴于财政性扶持的财力有限,商业银行“惜贷避险”以及外资对高资本收益的追逐,因此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需要建立和完善多元金融市场,拓宽适合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流动渠道。(1)培育高效性资本市场。顺应区域经济多元化投资与企业多样化融资的大趋势,加强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培育,建立超前的高效率、低成本的中、长期债券市场,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通过制度创新与管理完善,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参与资本市场活动,规范市场运用资本融资工具提高直接融资比重。(2)创新市场性金融产品。结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丰富金融工具与产品供给,形成涵盖股票、债券、票据、期货、理财的多次产品体系,为区域项目合作提供资本市场融资服务。强化资本市场主体要素建设,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对接,支持实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利用市场性金融产品直接融资;帮扶中小科技型企业以知识产权与股权、债权转化的融资方式,缓解资金短缺症状。(3)建立融资补贴机制。结合各区域资本市场结构特点与发展层级,以政府推动与专家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重点项目名单。坚持“产业相关、行业相近”的原则梯次推进资源整合,分类给予融资指导,对列入名单的重点项目给予补贴。对资本市场融资项目前期工作给予费用补贴,加大对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工作力度。同时,对引进上市公司的奖励补助加大,以增强对上市公司的培育。

5.完善资金价格引导机制。区域资金流动机制不健全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立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现状,完善资金价格引导机制,扭转资金逆向流动是解决我国区域差距的有效手段。(1)盘活存量信贷资金。遵循资金运动基本规律,根据“四大板块”间实体经济长短期资金需求差异,科学核定各融资主体的资金需求量,充分发挥利率市场化在资金调节与流动性管理方面的作用,盘活存量资金,合理“去杠杆化”。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有效缓解资本约束压力,改善信贷资产期限结构,增强资产流动性,将信贷资产证券化资源配给信贷投放符合政策导向的商业银行,提高欠发达地区实体经济部门的资金可获得性,改变市场上低效配置资源的问题。(2)新增差异信贷支持。结合“四大板块”产业群体融资需求特点,整合可利用资源推进金融产品、服务手段以及技术工具创新;优化信贷增量结构,实施差异化定价,有重点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适当取消对发达地区的信贷规模控制,针对发达地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内的大企业以及上下游小企业开展批量金融服务;适度安排对落后地区的定向资金支持,针对老工业区、落后地区以及新规划区所引进的高风险且无抵押、弱担保的新兴项目、转型项目,安排差异化的优惠定价,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6.创新银行金融服务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的纵深延伸对商业银行提出了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新要求。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推进零售业务及银行网点智能化转型,扩大受众范围,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1)运用互联网技术更新业务模式。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推进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加大产品创新应用与推广。重点是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纳入到全国银行体系整体建设之中,将传统银行系统与在线金融、移动金融等新兴技术模式加以整合,构建物理网点与网络银行相适应的业务体系。创建金融业务跨行、跨区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模式,通过突破区域的空间与距离限制的在线操作,扩展优质金融服务的受众范围。(2)利用外部驱动力推进网点转型。网点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基础经营单元,客户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资源。在区域经济变革发展的特殊时期需要引导商业银行顺应外部经济环境与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根据区域客户群体分布特点和流动状况,将区域经济发展诉求体现在商业银行的区域网点分类、规模布局和功能设定之上,将业务重心定位于为当地的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之上,扩大区域金融影响力与辐射力。(3)挖掘内部发展力,放低服务姿态。相对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区域性银行对网点的依赖程度更高,挖掘区域银行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部发展力是升级金融服务地方经济的关键。摒弃传统的客户营销服务姿态,将被动的“坐商”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的“行商”服务模式,建立直销银行或社区银行服务模式。引入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运用远程电子渠道实现服务升级、资源整合及网点业务配合,有针对性地实施网点的客户服务,提高区域商业银行在本区域内的经济带动力和政策执行力。

7.深化财政政策导向作用。区域财政政策是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在收敛区域经济差距中的作用很实用。构建一个具有自律机制的能有效运行的基层财政体制,使之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性、有效性、连续性的引导作用。(1)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强财政的杠杆性作用。建立与完善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财政手段之一。在内部操作方法上,下放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审核权,减轻基层财政配套压力;规定资金用途,提升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操作透明度。在外部激励保障上,建立以量化指标为主的考核评价体系,将各种财政性转移支付直接列入地方预算。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重点监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2)加大财政公共建设投入,增强财政的保障。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性手段,改善宏微观金融生态环境是吸引投资到落后区域,提高落后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根本。具体的做法就是将投资重心从竞争性领域转向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保障等非盈利性领域;开展公益性社会征信体系建设活动,解决薄弱地区的信用环境。(3)注重区域相关政策配合,增强财政协调性。任何区域的财政政策都不孤立存在的,应通过产业政策、金融信贷政策的支持,灵活运用财政投融资工具,才能有效配置资金流,提高投融资效率。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灵活的金融信贷政策安排,协调全国货币政策的统一性与区域差异性,实施特殊的区域金融政策。通过倾斜性的金融信贷支持政策,有选择的运用信贷资金支持落实地区改善经济基础薄弱的状况。(4)加强财政资金运行监管,增强财政透明度。建立以财政资金管理为核心,以资金计划执行为主线,以资金使用效益为重点的管理监督体系,确保资金支出的有效性。一方面,监督财政资金的数量与流向。单列支持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财政资金,防止资金挪用与挤占;建立产业发展股权引导基金,通过市场化筛选支持项目的运作。另一方面,监督重点项目资金的使用与效率。对地方重大基建项目以及专项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实施动态监控与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在“有保有压”的原则下进一步优化财政收支结构。

三、结语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1 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1.1 高等教育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关村科技园以来,目前共建有53个国家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些国家级高新区和开发区全部依托当地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而设立,它们的设立有力地推动了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并且,它们还为改善所在区域的经济结构提供了动力,并带动了所在区域的诸如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迅速成长,大大提高了所在区域的产业技术层次。一些著名学府更利用自身的实力,自创高科技园区。

1.2 高等教育是营造良好市场经济环境的重要力量 由于信用不良而引发的各种矛盾,并由此带来的低劣的经济运行和潜在的社会问题令人十分担忧,规范经济秩序,重树信用之风,当然要靠法制建设,要靠执法部门的大力查处、整治,但更重要的还有赖于全社会的倡导、教育和监督,以培育良好市场经济环境。在这个环节之中,高等院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是社会舆论监督的核心力量之一。其次,它是构筑社会道德基础的重要力量。信用问题首先是素质问题,尤其是道德素质问题,因此,教育环节特别是高等教育环节就显得十分必要。对此,高等院校可利用自身教书育人的感化功能,发挥其它社会力量所难以替代的作用,同时,还可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抨击失信违约现象,建立道德法庭,打造“诚信文化”。这些软环境的建设,对促进区域经济的正常运行有着长远而重大的影响。

1.3 高校学生消费是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教育启动消费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高校扩招和增加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拉动大量消费,并相应地增加就业。首先,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经济存在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以高校为中心的小经济圈。因此,发展并适当地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将高校作为小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对经济存在一定的拉动作用。其次,美国研究证明,高校的存在对周围房地产的价格提升起到一定作用。因此,要以高校为中心开展房地产业、商业、饮食业的发展。再次,要大力发展高校旅游业。一是针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外出旅游,因为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有足够的假期、相当多的旅游需求、也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二是可将高校作为一种旅游资源,高校具有很多人文景观和一定的历史意义,将高校作为一项旅游资源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2 区域经济对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

2.1 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在发展区域经济上采取一定的非均衡的政策措施,极大地刺激了部分地区的经济活力和潜力的发挥,同时整体性的市场经济转轨所释放出来的劳动力生产性的加强,加上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不断增强地方自主权和财政收入比例,还有对不同发展地区在财政提留和补贴上的宏观调控,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不平衡,但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地区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较大,使地区财政有能力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投入,从而促进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此外,区域经济发展中对科技开发水平的迫切需要,对适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类型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原有的高等教育计划体制是无法满足的。

2.2 完善高等教育结构 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生产技术结构的调整,其高等教育结构将随之进一步优化。

如上海的高等教育为了满足上海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需要,调整人才培养的规格、种类、层次,积极培养各类复合型、外向型、应用型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外向型专业人才,以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生产技术结构调整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在学科、专业结构上,与第三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呈快速增长趋势,与第二产业中发展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开始得到较快发展。在层次结构上,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除了培养广大的复合型、外向型、应用型人才外,还努力培养各种在地区经济起飞中具有决定性影响和作用的高层次人才。

2.3 提升高等教育发展速度 区域经济发展制约着高校的发展,这不仅已为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增长的经济以其雄厚的实力推动区域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事实所证明,而且也被建国后区域工业布局调整时期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尽管得到较快发展,但与沿海地区相比仍有不少差距的事迹所证实。在地域工业布局调整时期,政府主要通过计划经济和行政手段来改变地域布局、推动中西部的工业和经济建设以及高等教育发展。在长时间里,国家把大量的资金投放到中西部地区,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中西部地区的高等教育并未得到更快的发展,基本上与经济的发展保持同一水平。

3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互动的途径

3.1 创新宏观管理体制,促进互动发展 首先,政府要加强行政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改变政出多门的状况,还要收集政策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以保证政策文件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建立和完善高校与区域各企业相互了解、密切合作的途径,实现高校与产业界的经常性接触与对话、共同探索加强合作、增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制定科研经费、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来引导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吸引社会企业投资高等教育的研究;要扩大企业自主权,引导企业依靠科学技术来增加活力和实力。其次,促进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管理体制上看,高等教育区域化的管理权限应分层管理,加大管理权限的下放。

3.2 重视高校科技力量,校企紧密结合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通过科技振兴企业。高校学科门类齐全,基础研究力量雄厚,师资及科研力量强,还有一支有研究生、本科生组成的科研力量,以及拥有颇具规模的实验设备和图书情报系统。因此,企业界的各级领导一定要有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推动企业和高校的密切合作,提高企业的技术发展能力。区域大中型企业在进行重大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决策时,要主动邀请高校有关专家参加咨询和论证,以使高校明确企业的科技难题关键所在,及时修正自己的研究方向,校企紧密结合,可以有效消除科技成果转化的壁垒。

3.3 建设有效合作的政策,建立健全科技产业化的支撑服务体系 国家要加强制定政策行政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改变政出多门的状况,还要收集政策执行情况的反馈信息,以保证政策文件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建立和完善高校与区域各企业相互了解,密切合作的途径,实现高校与产业界的经常性接触与对话,共同探索加强合作、增强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的有效途径;要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依靠科学技术的活力和实力;高校主管部门及高校本身要建立、健全、完善和加强对高校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服务于区域技术经济建设的激励措施,建立必要的奖励制度,报酬、奖励和荣誉要贯彻责、权、利一致的原则。要充分保护和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允许和鼓励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使那些在高科技产业化中做出贡献的人先富起来。通过政策法令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来保证高校与区域技术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军.对建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关系的思考——兼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3).

[3]张小刚.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