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

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

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第1篇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主干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热加工工艺基础、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检测技术及控制工程、CAD/CAM基础。

该专业主要学习力学、机械学、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现代设计方法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电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运行、试验与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机电设备系统及元件的研究、设计、开发,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营销等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电子技术、新能源、机械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2、新能源;

3、机械/设备/重工;

4、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5、汽车及零配件;

6、计算机软件;

7、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8、互联网/电子商务。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机械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等工作,大致如下:

1、机械工程师;

2、销售工程师;

3、结构工程师;

4、设备工程师;

5、售后工程师;

6、电子工程师;

7、质量工程师;

8、工艺工程师。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俗称机电一体化,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也是最有前途的一种方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机械设计制造方法,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能承担各类机电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开发工作。

该专业注重工程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专业口径宽、适应性强。

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第2篇

关键字:创业教育 地方高校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38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背景下的河北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1412143)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应用技术型高校指的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以推动知识创新、传授、应用服务地方为宗旨的,其主要特征为应用性、地方性。特别是在我国正在推行应用技术型高校分类探索的背景下,对应用技术型高校创业教育管理的框架设计更是缺乏深度认识,在学科建设、研究阐释、思想认识等方面也呈现出很多问题,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亟需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创业教育管理进行深入研究。

一 河北省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014年河北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36.78万人,算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叠加,毕业生求职人数再创历史新高。一方面是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较为困难,一方面是许多企业找不到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种现象虽然由多种因素造成,其中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河北省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也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要求。另外,在引导高校转型的同时,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也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选择。因此,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基础上做好河北省地方高校创业教育对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创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力推进的一项教育措施,河北高校不断探索已做出不小成绩,相对东部沿海省份,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较晚,且经验不足,尚存在如下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形式较为单一

河北省创业教育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开展创业教育最主要的形式有开设相关课程、举办创业者讲座、举办创业大赛等。学校创业教育举措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追求。随着大家对创业教育认识的逐步深入,创业教育也渐渐从学校素质教育的边缘走向中间位置,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目前河北省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开设数量少,种类仅仅停留在创业和就业指导方面,而实际意义上的创业教育课程较少(如创业管理等课程),而目前学生们对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期望很高,包括商业知识、创业心理、交流沟通、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

(二 )创业教育师资实践经验较少

各高校创业教育专业教师较少,多数学校都只有一两名专职教师,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专门教师,其创业教育工作由就业指导中心导师和各学院辅导员负责。

(三)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够系统

依据个体在创业过程中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将美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系列课程做了分类,分为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素质和创业实务操作四类。可见,创业教育课程应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课程。就目前河北省地方高校开设创业教育的现状看来,创业教育缺乏系列课程,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的课程。整体上缺乏系统性。当前大多数高校创业教育主要局限于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从而导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和基础知识学习脱节,似乎创业只是某种技能或技巧的掌握而已。大部分地方高校所谓的创业教育实际上是脱离正常教学体系的创业指导或创业培训,只是学生可以选择的“第二课堂”或业余活动。

二 河北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各学校创业教育的开设目的主要集中在:继续开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等方面。河北省高校探索创业教育模式时,没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模仿其他高校的创业模式,在学习先进经的基础上,应结合学校创业教育各方面因素,开展适合本校的创业教育,以应对新形势。

(一) 建立创业教育组织机构

健全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对与创业教育的组织、协调、开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美国拥有众多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我国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却残缺不全。从高校创业教育开展情况来看,我国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多归属于学校行政部门,如学生处、招生就业处、团委等部门,以组织学生开展第二课堂为主要创业教育形式。只有部分高校成立创业学院(虚拟学院)或创业园,负责组织、管理学校的创业教育,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仍处于摸索尝试阶段,经验不足。

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不仅仅是高校的职责,同时也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国家应出台相应文件并给予适当的经济资助,支持高校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的建立;社会也应承担一部分责任,企业、企业家等应该在有富余的情况下赞助学生创业项目,积极支持高等教育,支持高校学生自主创业。

(二)优化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第一课堂作为学习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应把创业教育的内容融合到第一课堂的教学中,而非仅仅以校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同时应加大第一课堂对创业教育知识传授的力度,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对学生进行教育。第二课堂是学生开展创业相关活动的平台,高校应积极制造机会,多组织有关创业的课外活动,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模拟大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挖掘创业潜能。

(三)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创业模拟活动,以获得创业的体验。同时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创业及创业实践体验。很多国内外高等院校的教授曾经有过创业的经历,并担任过或现在仍然担任一些企业的外部董事,这使得他们对创业领域的实践、发展趋势及创业教育社会需求变化有良好的洞察力。

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第3篇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有:市、县(区)、乡(镇)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职业管理岗位;城市街道、社区劳动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站(中心)劳动就业、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社会保险等业务管理服务岗位;各类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业务管理服务岗位;民政部门、社会福利机构、社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岗位;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劳动监察机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相关事业组织劳动关系管理服务岗位。

二、现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专业就业率偏低我国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人数相比较于欧美发达国家十分少,同时我国拥有更多的为劳动与社会保障设立的工作岗位,但是违反常理的是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上却并没有优势,同时出现了专业就业率低的现象。当我们仔细研究各大高校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定位时发现,各大高校尽管为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设定了多元化的就业选择,但是不论是名牌重点大学,还是普通院校在实际教学与培养中,更加倾向于让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参与到国家公务机关的工作当中,学生在选择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时也就形成了思维定式,认为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成为国家公务机关的的工作人员。这样现象的产生严重阻碍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顺利就业。名牌重点大学与普通院校的学生在专业水平的差距是必须要承认的,所以从理论上来说,这两类学生的就业选择应当差异化,以尽可能地减少这些学生的直接竞争,但是现实是,不论是重点名牌大学的学生还是普通院校的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与自身位时都希望让自己成为一名公务员。这个现象并不直接制约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的就业,但是考虑到我国每年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提供的国家机关工作岗位十分有限的事实,这也就不难解释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生就业率不高的现象了。由于对自我定位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根深蒂固,我国出现了许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不找工作,一心考公务员,一考就是几年的现象。让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就业情况更加严峻的事实是几年前我国大学生扩招,各大院校都加大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生源的招生,缺少相关实际调研,盲目招生。

2.专业认可度较差我国从1998年开始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但是从目前的社会反映上看,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认同度并不高。当然,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整个专业的职业规划上并没有明确的指向,导致学生在选择这些专业时并没有认真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去选择;其次,在社会上,政府与企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了解十分不足,很多毕业学生在找工作时反应企业与政府在招聘时很少招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学生在就业时产生一系列的不适应。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一直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实际提供给这些学生的工作岗位又十分有限。这两方面的因素造成了社会上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认可度较差。

3.就业方向不明确根据对各大院校的公共信息进行分析,各个大学对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学生专业方向定位并不相同,大致呈现出以下几种培养选择。第一种是以经济学为主要培养方向,这类大学在培养时偏重劳动经济学方向;第二种是以社会学为主要培养方向,在校期间主要研究包括社会保障学以及劳动法规等课程;第三种以公共管理为主要培养方向的,这类高校重视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学生组织,协调,领导能力上的培养;第四种主要以工科为主的培养方向,这类培养方向的高校比较少。

4.自身素质不完善当然,专业的培养是一方面,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学生在自身素质上的培养,这里所指的素质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既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包括学生在沟通,合作,领导,组织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如果在校学生能够高质量地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知识,同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相关工作的实践中去,对于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有帮助的。

5.课程体系结构不完善,缺乏系统性由于我国劳动社会保障专业从国外引入,在我国发展时间短,不少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成体系,难以使学生在4年学习后形成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链。课程内容简单和结构不合理、体现创新能力的课程偏少等问题,这样不利于拓宽学生视野,这既不能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1.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点入手,找准教学的方向,抓好教学的质量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讲求应用,讲究实用的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就业方向应该找准定位,同时又不应该固步自封,学校老师应当积极地予以相关的辅导,让学生打破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只能通过考公务员实现自身价值的旧观念,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就业观。

2.明确专业就业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要适应不断增长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该专业的定位应该在培养应用型的社会服务型管理人才上。除了培养少数专业方向的学术型人才外,更要大力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型社会服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于企业和基层的服务岗位。专业的培养定向应当体现学生的就业能力强,进入工作岗位后上手操作快,站稳岗位牢和发展后劲足。

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只有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学生在就业时能够占得先机,更好地争取到合适自己的工作岗位。同时针对学生对于就业岗位的价值判断问题,需要学生认识到目前整体的就业形势,自觉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实事求是地对自己进行评价,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第4篇

法学热的背后,也需要有些冷思考。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大学生就业报告来看,近几年来,法学专业就业频频亮红灯,属于“失业量比较大,就业率比较低的高失业风险型专业”。因此,在报考的时候,你就要对开设法学高校的专业设置有所了解,发掘相同专业名称背后的秘密,结合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报考,才能在法学的天空飞得更高。在本科层次,除了政法类大学,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都开设法学专业,而一些理工科的院校也开设了具有行业特色的法学专业,下面我们就来一览它们的风采。

法学(不分方向)

很多学校的法学专业不分方向招生,在培养方面也比较注重宏观。法学专业四年本科时间,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说话的条理性,树立社会责任感。在理论层面,学生需要学习法学基本理论和系统法律专业知识,熟悉我国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在技术层面,律师实务、司法鉴定、法医等技术也要求有所了解与掌握。

必修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

就业方向:因为没有进行专业分流,重视学生法律基础知识的培养,所以就业范围比较广。随着就业门槛的提高与近年来法律硕士的大规模扩招,许多同学选择攻读法学硕士或者法律硕士,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如果你还想继续充电,读研是最好的选择。此外,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公检法机关、公司企业、律师事务所、金融机构等都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大量岗位,可从事律师、法官、法律顾问、法务专员等相关工作。当然,如果你性格外向,热爱媒体工作,也可以选择与法律相关的媒体工作,如去法制日报社。央视著名主持人撒贝宁就是法律硕士。

推荐院校:开设法学专业的王牌院校有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如果你对冲击这些名校有所顾虑,西北政法大学、山西大学、云南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

小贴士:如果不爱做学术,研究法理学等理论型专业,那么司法考试是你在法学领域从业的通行证。这个被称为“国内最难考的考试”其实对于认真学习的本专业学生并非高不可攀。对法学跃跃欲试的你,不要因为外界的舆论对自己向往的专业望而却步哦!

法学(卫生法方向)

时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当前医患纠纷愈演愈烈,卫生系统中专业的法律人才的缺口也越来越大。此外,该专业对国家医事法律的健全,有着推动作用。因而有规范化教育背景的,既懂医学又知法律的人才的作用日益凸显,卫生法专业也成为越来越多学生的选择。卫生法学是医学与法学交叉的前沿学科,学生既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知识,对医学领域有所了解,又要系统学习法律知识,能从法律层面解决卫生系统存在的问题。因而,该专业的可替代性较弱,一旦学有所成且对口就业,前景十分看好。

必修课程:

在法学部分,需要修的课程有宪法学、法理学、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商法学、中国法制史、国际经济法、行政法、知识产权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

在医学部分,需要修的课程有基础医学、病原学概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概论、护理学概论、药学概论、公共卫生学导论、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

专业特色课程:卫生法学、医事法学、医事仲裁与诉讼、药事法学、卫生监督学、医疗纠纷法律实务、外国卫生法学等。

就业方向:除了司法部门、法律服务机构、行政机关,还可以去医院医务科做专兼职法律顾问,去卫生系统如卫生局政策法规处等,在与医疗卫生活动相关的执法监督和医疗事故鉴定、医疗纠纷调解等司法工作中有突出优势。

推荐院校:很多医科大学都开设有这个专业,在法学专业下招生,如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也有一些医科大学在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中开设卫生法相关方向,授予管理学学位,如重庆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事法律方向)、南京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与法学方向)。

小贴士:不得不承认,很多报考医学院的学生最初都希望学习医学专业,因为成绩原因不得不调剂到法学等文科专业,也因此造成医科大学法学招生难、专业差的误解。事实上,当前法学毕业生众多,而真正能将法学知识运用到医学领域的人并不多,在医事法上术业有专攻地去学习与研究,就业自然不是难事。另外,很多名校招收卫生法、医事法相关方向的研究生,如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项目的卫生法方向,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医事法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报考这些热门高校的人数必然众多,而如果你本科就是学习卫生法方向,那么备考自然更加容易,成功率更高。

法学(国际法方向)

国际法是作为国际法律关系主体的国家(或者地区)之间制定和实施的法律,这个方向的法学专业主要学习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军事法等内容。在大学四年里,你需要学习国际法基础理论、原理与法律方法,能够运用国际法分析并解决现实问题。所以,这个方向的学生可以算是复合型实用人才。

随着国际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高校专业设置也越来越国际化,现在一些院校的法学专业的本科向国际法方向倾斜。虽然在专业目录上没有体现出来,但通过课程介绍你可以有所了解,所以,如果你有志于学习该专业,就要多关注那些以外交等专业为强势专业的院校。

必修课程:理学、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商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组织法、国际人权法、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诊所式法律教育、法律英语等。

推荐院校:这一领域内比较好的院校有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

就业方向:国际法方向的学生外语要求更高,从事涉外方向的法律工作较多。可在政府机关、司法部门、对外经贸、涉外律师、投资、金融、证券、保险、海事等法律相关部门工作。此外,大型外企的法务专员也更倾向于要这一专业的学生。

小贴士:带“国际”二字的专业一般听起来都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专业,所以更多的付出自不用说。这个专业对英语有极高要求,甚至很多专业课采用双语授课,所以填报此专业时需要同学们注意,部分院校会对英语单科有所要求。

法学(经济法方向)

很多年来,高考生对经管类专业追逐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经管类高校成为报考的大热门。一些学校往往也开设法学专业,且都和经济密切相连,法学专业的经济法方向的录取分数水涨船高。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有坚实的法学基础知识,特别要掌握国际经济法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要掌握国际经济贸易基础理论知识与实务,并能熟练掌握英语,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国内外法律问题能力的法律人才。

必修课程: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外国合同法等。

推荐院校: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

经济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第5篇

对于学生选择职教师范生的意愿我们也做了调查,其中愿意的占16.1%;不愿意的占39.2%;不清楚的占44.7%。我们分析得出对于职教师范专业,小部分同学在了解的基础上能够接受职教师范专业。但在剩下的同学中,犹豫选择的和肯定不选的各自占有一半。愿意选择职教师范为未来学习方向的同学大部分都是因为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倾斜,不选择职教师范的同学大部分是因为不想选择教师作为职业以及未来不明确的就业前景。

2专业教师对职业师范专业的介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会计专业是江西省第一个包含师资类的会计专业,此专业经过1993年的以完全职教专业招生到2004年以完全应用类专业招生演化为如今分为职教类和应用类两个招生方向。同时针对学院会计专业的教学安排和就业规划,学院的安排是会计专业在本科教育前四个学期接受统一基础课程,在大二下学期结束之前进行职教类和应用类专业分流。大三和大四开始接受职教类课程。会计职教类方向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中高职院校就业,应用类方向专业毕业生面向社会就业。在采访当中,老师们针对职教专业的教学特色归纳到:在专业方面,职教类专业比应用类专业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并且不局限于毕业后进行教学工作,使得职教毕业生在就业渠道的选择更有灵活性;在就业前景方面,国家对职教类专业有众多政策扶持,鼓励并且推广职教师资类专业,这使得职教师资类毕业生拥有更多的机会。同时还提出在职教类和应用类方向的选择上,学生们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同时也应该加强此类专业的推广,使得学院的职教类专业的特色继续保持。此次采访内容以文稿的形式刊登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报上,从而进一步宣传职教师范类专业。

3职教师范专业的宣传及推广方式方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