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影视与文学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影视艺术;文学
影视艺术与文学到底应该呈现出哪种关系才较为合理?本文认为影视艺术与文学的关系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影视艺术与文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每个事物都有合理存在的一面,而存在的同时都会起着双刃剑的作用。影视艺术直白的表现情感和发展情况,带来的情感共鸣只可能是一时的悲哀或者恐惧或者欢乐。时间久了人们便会发觉那种文化快餐式的累积会使人变得庸懒,情感变得苍白无力。文学抽象而发人思考,只有真正地讲心境投如其中,才能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人类所共有的情怀。在观众集体式的欣赏上,影视艺术不能把作者的倾向性赋于形象性,不能把大段的议论的文字对冲突双方的或对生活的评价表现出来。影视艺术必须在短时间内用具体的,活生生的人和各种镜头给观众视听的综合性审美。
在表现小说《祝福》的孩子被狼吃了这一段的时候,电影中是安排在贺老六吃药的同时,祥林嫂听见几声狼嚎,叫了声:“阿毛”就跑了出去。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心理传达了文学作品的意思。
二、影视艺术必须含有文学性
我想很多人都有过花很多的时间看一部很烂的影片的经历,觉得不值得花精力在无意义的事物上。一般人看影视艺术作品,是怀着期待和被感染的心态,最后发现只不过是一部商业吵作片或者大成本投资,著名影星汇集的豪华片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感触。个人比较偏爱文艺片,认为很多恐怖片和科幻片都是低内涵和缺乏深度思考即兴创作的东西。李安《断臂山》是根据1997安妮・普罗克斯的短篇小说改编,只有数十页的小说,文字精简。李安用自己独特的理解:家庭、责任、爱情与生活;“爱是可以超越文化差异的,当爱降临时,异性之爱与同性之爱是毫无差别的,不妨把性别撇开。”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关注。电影《断背山》在优美的西部风光和略显沧桑的吉他音乐的衬托下两个牛仔之间的爱情如歌如泣,达到了“从没有过地如此纯洁、神圣地刻画两个男人间的爱情”的地步,而影片的最后,Ennis目送自己即将与心上人结婚的女儿驱车离去,打开衣橱,凝视着断臂山的明信片,饱经沧桑的脸上老泪纵横,说出那句令人心痛的”I swear”的时候是如此的凄凉,想想这忽然而已的生命中又有多少不能承受的痛苦――看着他们,想着自己,失落的天堂弥漫着每个观者的内心,不失原著细腻优雅的文学色彩。
现代电影如:《恋人曲》《海之歌》是典型的绘画诗;《红气球》是靠造型造成了诗的旋律;《人与兽》《湖畔》是具有散文哲理的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用黑被和时空交叉方式象散文抒情诗来表现诗意的哲理。
三、影视艺术必须尊重文学
现在的影视作品经常改编文学原著,有时甚至改得面目全非,彻底背离原著的表达意图。导演应具有一定的责任感,不能以追求票房,收视率而刻意迎合大众。我很反感一些文艺作品以激情戏为卖点,过于露骨,矫情。如果观众的口味是大团员结局,就拍那些皆大欢喜的;如果观众期待的是流泪,意外死亡或失忆之类的,就拍感人肺腑的。当今的影视艺术有明显的娱乐化趋势,值得一提的是,当一切艺术文学都为娱乐而活的时候,人们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的时候,人类文明就会有毁灭的态势。电影版的《祝福》,最后结尾是导演安排了一段祥林嫂捐门槛无效,愤而抗议的时候,她就拿着厨刀去砍庙里的门槛。这个细节是文学作品中没有的,不难看出这其中有导演的用心,对旧社会的强烈的控诉。但是很多人看完以后,有的也认为这是画蛇添足的表现,从祥林嫂的个人性格看,她的思想觉悟还不能做出电影中的行为。《肖申克的救赎》电影还是总体上忠于斯蒂芬?金的原著的。一些细节的改编上,如电影中安迪长得又瘦又高,但原著中,安迪的身材属于短小精悍,而且相貌英俊的那种。原著中说“安迪长得比较矮小,生就一张俊脸……”,同时对安迪还有这样的叙述:“安迪在一九四八年到肖申克时是三十岁,他属于五短身材,长得白白净净,一头棕发,双手小而灵巧。他戴了一副金边眼镜,指甲永远剪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我最记得的也是那双手,一个男人给人这种印象还满滑稽的,但这似乎正好总结了安迪这个人的特色,他的样子老让你觉得他似乎应该穿着西装、打着领带的。”所以,安迪给人的感觉总是非常精神、非常清爽,戴着一副眼镜,更衬托了他的聪明智慧。还有最后结局稍有不同。小说结束在Red前往墨西哥寻找Andy的路上而不确定他能否找到,以“我希望”作为结尾,而电影中Red在墨西哥的海滩找到了Andy这一幕我认为2种版本还是小说最后把希望和就赎展示得比较恰当。
四、好的影视艺术可以给予文学丰富的养分
影视文学比文学拥有更多的群众性,是任何文学作品不能比拟的。因此它必须具有震撼力和表现力。文学的表现工具只是文字,有相对的限制性;影视艺术有无比的精确性和敏锐性,能较好的反应一切复杂的生活现象。《白毛女》这部影片表线的喜儿这个农村妇女,在残酷的地主阶级剥削下,遭到非人的屈辱和迫害,发出了“我要报仇,我要活。”的呼声;在阶级斗争和大自然的斗争中,充分表现了她那种“舀不干的水,扑不灭的火”的反抗性格的形成。它对观众直接诉之于形象,使观众得到的是完全逼真的感受。另外,影视艺术具有政府空间和时间的魔力,我们可以看到同代同代人的生活景象,也可以看见一切动人心弦的历史的重演。《乱世佳人》中瑞德说:“我不求你原谅,我永远也不理解和原谅我自己,如果子弹打中我那倒好了。我是个,我只知道我爱你,即使这倒霉的世界和我俩都变成碎片,我也爱你,因为我们很相像,我们俩都够坏,自私而精明,但我们能够一眼就把事物看清。”的时候,这个南方庄园主的女儿却狂野而不娇纵,一点都没有珍惜的拒绝的场景,具有概括和典型化文学作品的能力。
五、在观众的接受方式上的区别
我们看一幅画,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反复吟味。对于电影来说,如果观众一个地方没有看懂,或者体会不够,他不可能要求停顿一下,甚至连思索一下的空隙都没有,他只能在感受上留下一个缺口,缺口一多,电影给他留下的印象就会变得残缺不全,也就很难集中精力来欣赏了。所以影视艺术要创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剧本要准确的刻画人物性格个思想感情,不要把人物局限于某一个固定的场景里;演员的演技要出色到可以和剧本融合;其它的幕后创造英雄要在同意的创造意图下进行工作。
诚然,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电影从艺术手段,表现内容等多方面受到了文学的滋补,然而反过来想想,在许多高喊文学优越性声音的背后,电影是否也与无声无息之间补给了文学呢?答案是肯定的,电影的视觉性表现方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途径,当代苏联著名作家阿・伊凡诺夫曾经这样回答记者:“电影给了我特殊的简洁。”约翰・霍华德・劳逊也曾经指出:“许多现代小说都使用了‘摄影机眼睛’的技巧,并模仿银幕上连接出现形象的方法来描述动作。”包括电影的表现手法――蒙太奇,也大量于无意之间进入了文学创作。现在当在人们批评电影媚俗性越来越强的时候,文学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当今出现的大多的所谓身体写作,网络文学作品都是想从一种视觉性,直感性的话语效果去直接触动读者的敏感神经,此类作品是其所标榜的另类还是骨子里的媚俗?答案已经了然于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 ? 影视艺术就是影视艺术,它不低于文学,不等同于文学,也不依赖于文学,文学所能表达的深度和广度并不是电影所能做到的,而电影所表现的光影与声音的互动也是文学所不能及的,中国传统的电影论试图重现文学曾经对戏剧所获得的成功,一度喧嚣着要建立仅仅以文字形式给人们欣赏的电影文学类型是不可能实现的,文学只是影视艺术要吸收的一个方面,在影视艺术面前,还另有一片广阔而神秘的天地需要后人去不断挖掘。
参考文献
一、 影视作品应保留独特舞台艺术特色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掀起了一股狂潮,在当代艺术舞台上独占鳌头。在这个发展阶段过程中文学作品在艺术舞台上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依附文学作品是理所当然的。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以及人物关系等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影视作品充分结合文学作品能够全面提升影视作品的叙事功能,文学作品对于当代影视行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譬如影视作品《新版红楼梦》《我的父亲母亲》以及《红高粱》等都是改编自经典的文学作品,并在上映后获得了受众热切追捧。
但实际上,影视作品在新时期中获得如此大的成就不仅是因为与文学作品的结合,还是因为影视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参照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而是在创作过程中突出了影视作品的艺术特点。[1]影视作品在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底材时,通常会围绕着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精神内涵展开创作,并通过采用影视作品创作特色来对原著中的内容进行增加或者删减,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和鲜明。因此,影视作品如果想要获得较大成就,就需要保留着自身舞台艺术特色,并拒绝做文学作品的附庸产品。
影视作品在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底材过程中应当充分汲取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和精神内涵,但是应当要保留着影视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形式,这样才能促进影视作品的迅速发展又不至于使得影视作品内容过于乏味。因此,影视作品创作者将文学作品改编成为影视作品时应当要充分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切勿让影视作品失去舞台艺术特色。而当前来说隶属文艺片的影视作品都受到影院与受众群体的排斥,而文艺片影院票房更是一落千丈。[2]当今时代是消费时代,许多观众进入电影院观看电影主要是为了寻求感官享受和精神享受,而文艺片所表达的主题内容都是比较沉重和悲剧,因此,电影影院和受众群体都不太喜欢此类影视作品。同时,导致文艺影视作品不受到观众喜爱的原因,还有导演在改编过程中的局限性思维。许多导演在制作影视作品时容易受到文字思维局限性的影响,致使我国影视行业比西方更为落后。影视作品在改编文学作品过程中应当不要受到文学思维的限制,而是跳出文学思维束缚并以全新模式来进行电影创作。譬如文学作品中散文式、抒情式以及叙事性等,一旦应用到影视创作中便会导致电影作品枯燥乏味,致使观众对电影作品提不起兴趣。因此影视作品创作人在改编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应当要注重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结合时展需求和市场上大众心理需求从而创作出具有独特舞台艺术特色的影视作品。
当前来说,电影市场上,不仅商业片排挤艺术片,而好莱坞大片也打击着我国影视作品的发展。在好莱坞西方大片的打压下,国产影视作品应当要充分结合电影发展的基本特性,汲取文学作品的精髓和精神内涵,创作出独具特色的影视作品。我国影视作品想要在电影行业中取得较大成就,就必须注重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着影视作品的迅猛发展。
二、 文学作品应当坚持艺术创作特色
当前已经逐渐进入全民消费时代,人们难以耐心花费长时间来阅读文学作品,但很多人愿意通过观看电影来释放内心的压力和情绪。文学作品逐渐边缘化,越来越多的人群更加青睐于影视作品,而影视作品在艺术舞台上地位日益凸显。
在时展和生活压力的影响下,当前我国许多文学作家逐渐开始进入影视行业,在影视行业中充当着影视编剧,并按照影视作品的基本要求来创作文学作品,这种行为导致经典的文学作品逐渐转变为世俗文学作品,这些文学作品想要在影视行业发展如日中天中获得更多利益。就人性来说,受到生活压力的影响,文学作家进入影视行业开启影视编剧道路是正常的,但是文学作家在进行影视剧本创作过程中应当要重视影视作品市场发展和艺术特点,始终保持着正确而良好的心态,不能只顾着市场需求来撰写出世俗文学作品,这样会导致文学作品只能成为影视作品发展的奴隶。所以文学作家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应当要保持着端正的态度,不仅要看到电影市场的基本需求,还要创作出经典的文学作品,不能使创作的文学作品过于世俗。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应当要充分坚持着其独特特色和创作模式,不能为了创作电影而创作文学作品。同时文学作家应当要重复认识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因此,应当要以端正且正确的态度去看待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之间的结合。
在当今时代文学作品逐渐边缘化,而实际上文学作品所具备的独特特色和艺术魅力是无法被其他物质完全取代的。文学作品在精神内涵和人物塑造以及语言艺术等方面相对于影视作品更好。[3]目前是图像时代,但是影视作品也难以完全取代文学作品在艺术舞台上的实际地位,文学作品永远都不会被消除,因此,文学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过程中不能做影视作品的奴隶。在创作过程中应当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为受众群体创作出更加富有艺术特色的作品。
三、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相辅相成
相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影视作品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但是却能够在短期内获得如此大的成功,而文学作品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发展盛况不再,有的人认为影视作品能够逐渐取代文学作品在艺术舞台上的地位。而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完全没有认识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本质关系,只要对两者本质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就会知道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舞台艺术特点,两者相辅相成,并且都难以取代各自在艺术舞台上的地位。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能够通过其各自的形式和表现方式来呈现出人物形象特征和感情心理,从而使得观众产生情感共鸣。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两者的表现形式有着很大的差异,而两者能够在艺术舞台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就说明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有相互借鉴的地方。相对于影视作品来说文学作品在人物塑造和叙述结构以及情感表达上更富有感染力,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着文学作品精髓来展开创作。影视作品更加重视舞台艺术效果和视觉感受效果,在感官感受上更胜文学作品一筹。而影视作品的受众群体和传播速度以及传播范围等都比文学作品更好,因此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两者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但两者都能相互借鉴各自的精髓并相辅相成。
当前来说,我国影视作品在叙事结构和人物形象塑造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对于影视作品这种普遍现象就必须结合文学作品的展开创作。譬如国著名导演张艺谋所创作的《英雄》以及陈凯歌的《无极》等逐渐由艺术片向商业片转变,因为电影叙事逻辑和情节逻辑以及人物性格逻辑等方面较为紊乱,所以在上映后漏洞不断,并受到观众的抨击。[4]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影视创作者应当在影视内容中融入文学性,从而使得影视作品的商业性和艺术性始终保持着平衡关系,只有美艳画面和绚丽动作没有丰富的故事内容是无法满足观众需求的。因此,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导演不仅要重视视觉和精神享受,同时还能让观众情感得到共鸣。始终保持着艺术和商业的相互平衡,以满足当代观众的基本需求。
同样的,文学作品在发展过程中也离不开影视作品,许多文学作家在评价影视作品过程中通常会以文学视觉和文学思维来看待影视作品,因此,对于现代化影视作品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误区。文学作品应当要充分观照影视作品的优点,脱离文学固有思维的禁锢。在现代化消费时代里影视作品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大众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因此,文学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也要充分结合大众文化展开创作,从而通过文学思想和精神内涵来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此外,文学作品还可以借助于影视作品来不断拓宽受众范围和受众群体,充分利用影视作品的优势特点来宣传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特色和精神内涵。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影视作品文学素养,还能有效推动着文学作品的迅猛发展。譬如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在上映后便受到广泛好评,便会引发许多观众阅读原著的热情与积极性,这样不仅让影视作品得到发展,而且还能不断拓宽文学作品的受众范围和受众群体。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两者都具备着平等的地位,都有着各自的艺术特色,两者相互结合能够实现“双赢”目的。
影视作品在以文学作品作为创作底材过程中不能延用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而是实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形式的相互转化。文学作品在改编成影视作品过程中不但要遵循着原著的思想主题和精神内涵,而且还应当结合现代化时展和市场发展的基本需求,对文学作品内容进行改造,保留原著作品中的精髓内容并摒弃原著作品中的糟粕部分,这样才能够创作出更加良好的影视作品。同时影视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也可以结合艺术灵感展开创作,即使没有完全遵循文学作品的思想主题和精神内涵,但是却能让影视作品更富有文学性,两者相互结合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影视作品在改编文学作品过程中,应当要注重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两个关键点。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故事与人物直接组成了精神内核,也就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影视作品在改编过程中仍然保留着文学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和人物形象特点等,而是对其内容进行相应更改。正如批评家张卫所说,在改编文学作品过程中应当要注重“神似”,这样不仅能够遵循文学作品的思想主题,还能够实现影片内容创新。在改编过程中可以遵循文学作品精神内涵,但不应当局限于文学作品的创作形式,需要不断创作出具有着影视作品独特特色的电影。此外,也不能胡编乱造使得影视作品完全脱离文学作品。譬如国内著名导演张艺谋所制作的影视作品《红高粱》与《我的父亲母亲》,其中这两部影视作品结合电影的主要特点来对故事情节进行相应的改动,但是在改编的过程中仍然延续了文学作品中的感情基调以及精神气质等。影视作品《红高粱》和文学作品《红高粱家族史》两者都将人物形象和情感内涵表现出来。而影视作品《我的父亲母亲》和文学作品《纪念》两者都能够使得观众真切感受到父亲与母亲的情感。但是张艺谋所制作的影视作品《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对话剧《雷雨》进行改编,而实际上该部影视作品在情节编排与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和话剧《雷雨》有着很大的差异,无法表达出原著中的效果。
结语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应当要相互结合,文学作品在影视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影视作品也能够不断拓展文学作品的受众范围和受众人群,两者相辅相成,并具有各自独特的艺术特色,能够不断丰富社会人们的精神生活与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周利荣.传播媒介发展与文学文体演变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12.
[2]周建华.西方文学电影改编理论的发展流变[J].巢湖学院学报,2015(2):57-62.
一、师生关系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可能通过多种途径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它不仅影响学生归属需要的满足,影响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及情绪状态,而且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接纳与认同,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
(一)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学生需要的满足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都属于缺失需要,这些需要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必须得到满足。对学生而言,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尊重的需要。无法感受到被老师关爱,或者感觉自己无能的学生,往往不大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追求自己的成长目标。如果教师能够考虑到每个学生的需要,尊重他们,关心他们,就会给予学生很大的满足感,激发学生去求知。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主、胜任和归属的需要。当学生的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积极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任务中去。归属的需要,即个体需要感受到来自周围环境或他人的关爱、理解、支持,体验到归属感。大量研究表明,个体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心理上需要体验一种安全感,希望与环境中对自身有重要意义的人(如父母、老师等)形成一种密切的关系。在教育实践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获得归属感的重要途径。
(二)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接纳与认同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促进学生认可、接受老师所指示的活动规则,采纳教师所重视的目标和兴趣,积极配合参与课堂上的教学活动。相反,如果学生不喜欢老师,难以与老师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那么就很难让学生真正接纳与认同老师的目标、规则等,也就很难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老师的教学。一位从教十几年的语文老师,学生都很敬畏她,上课也守纪律,老师的话没有敢违抗的,但只是表面上的顺从,班里的绝大多数学生就是不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原因并非该老师的教学水平低,而是学生不喜欢这个老师,很少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而另一位语文老师不仅讲课有吸引力,而且与班里同学的关系十分融洽,因此大家都喜欢上这个老师的课。可见,如果教师不能够深入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就会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接纳与认同,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三)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和动机状态。当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接纳、肯定和喜欢时,学生会体验到情绪上的幸福感,会对学校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肯定性评价,即使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只要他们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仍然会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并付诸努力。而那些情感上受到忽略、自尊心受到打击、表现出对教师的消极情感的学生,会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如焦虑和抑郁),很难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投入。
(四)师生关系会影响学生对自我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尊重和欣赏,融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被人喜欢的,这有助于学生增加对自我的肯定性评价,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增强对自己的信心。积极的自我概念、自信心是促进学生学习投入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学生难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尊重和肯定性评价,师生关系不太融洽甚至有严重冲突时,不仅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接纳与认同,而且会影响学生对自我的评价,进而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对年龄较小的学生来说,教师的影响可能会更为明显。有些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教师的关爱与支持,头脑中渐渐形成了负面的自我概念,这会严重阻碍他们对学习的投入。
二、学生期待的师生关系
国外的一项对教师的研究发现,中学生描述的教师形象是:具有民主和平等的交流风格;引导学生参与和投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形成对学生行为和成绩的合理期望;在教学中以及与学生的人际互动中表现出关心的态度和兴趣;提供建设性的而非严厉的、批评性的反馈。能力强的学生喜欢那些能够对他们提出挑战,鼓励课堂参与,教育目标与他们自己相似的老师。而能力弱的学生尊重这样的老师:亲切地对待学生;公平;能够把学科内容解释得清清楚楚,让学生容易理解;能够维持对课堂的有效管理;能够表达对每个学生的兴趣;提供给学生自主的选择机会;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要做出适当的反应等。
在国内的研究中,学生喜欢的老师往往是课堂教学水平高,表达清晰,生动幽默,有吸引力;关心和爱护学生,能够热心地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能够公正地对待不同的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善于聆听他们的感受;信任学生,经常给予学生鼓励和赞赏。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往往是喜欢批评与指责,做事不公正,不懂得尊重学生,不能理解学生的感受,过分严厉,讲课不清晰,对学生缺乏爱心和耐心,高高在上,情绪调节能力差等。
三、建立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师生关系
上好课、让课堂富有吸引力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此外,教师如果能够从课堂教学以外的一些因素人手,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营造尊重信任的氛围,表达积极的期望,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支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等,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
尊重信任说起来简单,但真正落实到行动并不容易。能力强、学业成绩优秀、讨老师喜欢的学生,往往更能赢得老师的信任,但对于学习成绩较差、性格有明显缺陷、家庭社会地位低的学生,现实中未必都能赢得老师的尊重。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获得别人尊重的需要,都有自尊心,如果教师能够把每个学生都看作有一定潜能的人,都有可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取得进步,并能够尊重他们,会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激励作用。调查发现,有些教师在对待中等水平或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时,表现得不太友好,笑容更少,非言语的支持(如关注的目光、期待的眼神)较少,批评指责超过表扬。在课堂提问及反馈方面,对于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等候的时间相对较短。当他们无法给出正确答案时,老师不太愿意多做启发,往往表现出缺乏耐心;而当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出错时,老师更多的是提醒,批评较少。学生往往能够明显感受到老师对待不同学生的鲜明态度。在一次家长参与的公开观摩课上,一位语文教师为了达到自己期望的效果,对同一个学生提问多次,而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从未有回答问题的机会。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信任,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尊重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学生。如与学生说话时目光注视着学生;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能够有适当的等待时间;学生出错时给予理解而非冷嘲热讽;给予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学生表现出色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等。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对学生的尊重。但前提是教师从内心深处能够接纳每一个学生,能够有公平公正的意识。如果并非真正关爱或喜欢学生,就很难从言行方面表达出对学生的尊重。
(二)表达对学生的积极期望
要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业基础,建立适合他们的目标和期望。对于能力强、肯钻研的学生,可以给予他们更富挑战性的任务,鼓励他们进行深入的探究,确立更高的努力目标。对于中等水平或学业成绩较差的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未来发展的期盼,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不离不弃。一位语文老师说:“教书十年来,我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学生,将来也不会放弃你们中的每一位。我相信你们。”事实上,这位老师在行动中也的确做到了。当学生成绩落后时,她会给予积极的鼓励:“你们只是暂时的落后,加把劲就会赶上去。”同时给予学生具体的策略指导,如及时复习巩固,加强日常积累,注意学以致用,准备错题本,把出错的原因、困惑记下来等。
教师要向学生传递这样一种信念:学生都能够学好。如果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心,学生就有可能对自己有信心。在对待学业困难的学生时,需要树立学生能力的发展观,以动态的发展眼光来看待学习困难的学生。有些学生只是暂时困难,在适当的外界条件和有效的教育干预下,完全有可能发生转变。
(三)营造团结互助的班级氛围
消极的同伴关系(如同伴排斥,同伴欺负,朋友之间的冲突等)会导致学生对学校和学习的消极态度,产生焦虑、抑郁等各种消极情绪,使学生难以投入学习活动,从而造成学业问题,甚至长期的社会适应不良。同伴欺负主要表现为直接的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如讽刺、辱骂、起外号等)以及间接欺负(如背后说人坏话、散布谣言等)。同伴欺负不仅导致受欺负者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对学校产生恐惧和厌恶心理,而且有可能造成被欺负者身体上的伤害与不适,阻碍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业活动。有研究表明,经常受同伴欺负或被同伴排斥的学生,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容易焦虑、抑郁,因此班主任老师需要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班级里有安全感,不被欺负与排斥,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第一,重视积极的同伴关系的建立。由于观念上的原因及时间上的限制,不少教师不太关注学生的交往能力的培养及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建立,尚未将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同伴关系、社会交往联系起来。因此,教师首先要正视、认识同伴关系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各种活动来引导、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协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同伴关系。
【关键词】英雄形象 《三国演义》 《老人与海》
“英雄是一种立足于现实又指向未来的愿望理想和行动力量的化身”,就具体的文学作品而言,作家们主要是通过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叙事和客观环境的描写来展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由于人的思想观念总会受到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就会有不同的英雄观,且都会带上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和心理表征。
一、中西方的“英雄”概念
1.东方式“英雄”概念。《新华大词典》以及《辞海》中对英雄的定义为“才能勇武过人的人;杰出的人物;具有英雄品质的人”。可见,汉语中“英雄”的定义聚焦于“才能出众”,甚至是“无私忘我,奉献他人”;英雄人物应该运用自己的才能奉献他人,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
2.西方式“英雄”概念。根据在线词源字典(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提供的定义,“英雄”指”man of superhuman strength or physical courage”(具有超人力量或勇气的人)、”defender, protector”(捍卫者、保卫者)、”man who exhibits great bravery”(展现极大勇气的
人)等。可见,西方的英雄人物不一定是牺牲自我成全他我的人,但一定是能够“救赎”自我和他我的人。
二、中西方文学作品中英雄塑造方式的异同
1.《三国演义》中关羽英雄形象的塑造。《三国演义》的关羽是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关羽的英雄气概就在于他的“义”。关羽的“义”是义忠于私,义尽于个人,并且具有一定封建报恩思想的“义”,体现在他的忠义和报国安民上。他的“义”是恩义,即重然诺、轻生死、义不负心。而重然诺、轻生死、义不负心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道德标准。
中国儒家文化造成中国人重群体关系、轻个体自我的文化心态。自从儒家一家独大后,其伦理观念一直就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准绳,成为人们普遍认可接受的衡量人贤德的标尺。中国文学作品在塑造英雄形象时往往符合孔子“君子”的要求,符合孟子“大丈夫”的要求,在坚守、等待、磨砺中成仁讲义,是儒家伦理思想观铸就了英雄们的超凡脱俗,从而最终化劣为优获得成功,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
2.《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形象的塑造。在《老人与海》中,渔夫圣地亚哥就是“一个人”,在与大海搏斗的过程中,他奋斗的历程就是孤独的,而故事又不是为人所知的,他每天孤零零地划着空荡荡的船下海捕鱼,又划着空荡荡的船回家,这种一个人的孤独,通常是西方式英雄所有的。第85天的时候,他终于钓到了一条大过他渔船的马林鱼,正当他战胜了马林鱼满载而归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场灾难,一群鲨鱼开始围攻向他袭来,他凭着不屈的意志与鲨鱼搏斗并最终战胜鲨鱼,而他的马林鱼就只剩下一堆骨架。
西方文化基本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追求个性解放和现世享乐,追求自我的存在和价值。作为古典自由主义的要素之一,个人主义一直强调人的自由和重要性,强调独立的个体。因此,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创作中大多抱着“个人至上”的态度。西方文学作品中的英雄更多的是表现自我的勇力,而不是像中国文学中的英雄背负了太多的伦理道德。在文中,大海与鲨鱼象征了命运和世界不可知的神秘,而这“一个”老人战胜了鲨鱼群,他是一个人的战争,是为了战胜命运,而不是为了给大多数人带来幸福。
三、Y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西方的英雄主义更多强调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这样的英雄非常勇敢,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气,并且武艺超群,这样的英雄崇尚自由,非常注重和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其凸显的是救世主意识。而中国的英雄更多的强调集体英雄主义,这样的英雄忠诚忠义,维护权威维护正统,崇尚的是集体主义民族大义,尤其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和体现。从中西方不同的英雄主义我们看到西方人的热情、自由、奔放,他们追求世俗生活,信奉上帝,有着极强的独立人格意识。而中国人受到传统文化的英雄,人们更加含蓄内敛,重整体大局,崇尚道德伦理,有着很强的依附人格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启军.英雄崇拜与电影叙事中的“英雄情结”[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03).
[2]潘天强.论英雄主义历史观中的光环和影音[J].人文杂志,2007(3):20-25.
[3]海明威.吴劳译.老人与海[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4]李伟.比较视域下中西方英雄观的差异[J].学术探索,2012(4).
[5]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6]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M].北京:三联书店,1987.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 人文关怀 思想内涵 应用策略 制度 关系
在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中,若想要保持制度管理的有序状态,就必须提升整体管理效率,达到“以人为本”的战略目的。所以高校应该尝试摆脱刻板僵化的制度条款约束与规范,更多的从人情人文及个体需求角度出发,尊重人的内在动机,在基于学生主动性、参与性的基础上来实施人本化管理。充分体现高校教育管理改革中所应该具备的人文价值。
一、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所谓“人文关怀”,是基于哲学理论中关于对人的全面发展及科学论断理论。人文关怀一定与人的思想、生活意义及命运相关,它代表的是人类所追求的先进价值观与社会发展核心文化。所以它应该秉承的基本内涵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主体中心,在关怀关爱中充分做到尊重人、维护人的根本利益,并同时满足人的个性需求。在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中,尊重学生的思维想法并关怀他们的精神生活,可以激发他们在主动性、创造性方面的突出表现,是建设新时代下新人才的重要发展模式[1]。
二、高校教育管理与人文关怀思想的关系
上文提到,高校教育管理是要做到“以人为本”的,换言之,融入人文关怀的管理制度应该以解放人、培养人、发展人和塑造人为主,进而提升管理机制的文化内涵和效果,以契合人才高素质培养作为主要教育目标。在本文看来,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二者能够实现共生共融以及共建,也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让高校校园的人文特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柔性角度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当然,二者的统一并非易事,因为人文关怀思想在融入传统高校管理机制中一定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高校需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来衡量自身状况,从而提出不尽相同的管理模式。
由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实质上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与人文关怀思想是存在表面对立矛盾的,它们的区别在于人文关怀约束动机,通过自律发生作用,而制度管理约束行为,则通过强制实现管理。并且二者在情感运用方面也不尽相同,但不得不承认,二者之间的关系却是不可分割的互补关系。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既需要强化制度管理,又应该施加人文关怀,因此二者必须做到相辅相成,有机统一,这对于高校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良性作用[1]。
三、人文关怀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就已经融入了诸如“仁爱”、“学规”这样的人文关怀理论。而近代大学的选课制、学分制以及弹性学制也充分表明了人文关怀对于高校管理及发展的重要性。人文关怀思想的基本核心就是充分尊重学习者的自由化发展,并围绕他们的需求构建一套人性化的教育管理体系,让他们能在平等且自由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一)围绕教学方法创新的人文关怀思想融合
在新课改后,高校更加注重教学方法改革,都希望实现“以人为本”的自由化、人性化教学模式。人文关怀思想视域下的高校教育体系就是要强调这一点,它打破了传统中仅仅通过考试来评判学生的单一标准,而是希望从思想和实际两方面来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学习。首先,以激发学生追求真理与科学热情的角度来实行教育管理模式,给予学生一定的精神快乐与满足,让他们在无人管理下也能够自觉学习。也就是说,结合人文关怀的教育教学方法,应该为学生带来一种愉悦的学习情感体验,所以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借教学内容来发挥学生的个体性差异,不应该再恪守于传授大学教材的相关知识点传授,而是借助知识点来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让他们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这种教学理念就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能够首先深度理解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点清晰展现出来并灵活运用,让学生能够领略到课程的精髓所在,这也基本实现了人文关怀的基础理念;第二,多样化学习方法,将诸如“参与式学习方法”、“团队研究式学习方法”等等融入到高校教学活动当中,建立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且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人文关怀就是要激发教师做到用心、用情来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期待学生能与教师产生共鸣,在默契配合中吃透教学内容,最终实现教学目标[2]。
(二)围绕教学过程营造人文关怀氛围
如果仅仅依靠对教学课程的合理安排与正确的教学方法实际上还不能完全达到目的,所以还应该做到围绕教学过程营造人文关怀氛围。上世纪末,我国华中科技大学的涂又光教授就提出了著名的“泡菜理论”,他指出泡菜中的白菜、萝卜各有味道,但是它们的味道却取决于泡菜水的味道。将这一套理论转换为高校文化氛围的营造也是同理。人文关怀思想就是要起到泡菜水的作用,它所烘托的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学术思想以及风格魅力。为此,高校应该围绕大学生兴趣开展一些丰富的课外活动,为全体师生营造一种平等、开放且民主的参与氛围,和谐他们的人际关系,凸显他们的个体个性。另外,优美的校园、宿舍等学习环境建设也能够荡涤师生心理,让他们可以在人文关怀的生活氛围围绕下更愿意接受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并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学习知识[2]。
结语: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形势下,高校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思想在校园的传播,它不但改善了我国高校传统教育中人情味缺失的问题,师生也能够以更多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拓展知识结构内容,开放思想个性。另外,在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中融入人文关怀思想也更符合当前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建设指导理念,它是时展的必然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