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新媒体时代 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自党的十以来,多次强调,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对中华血脉的坚守。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深深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新媒体时代,人人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每天接受和传播的信息非常多且杂,在此背景下大学生的素质养成必然会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一些问题。传统文化具备弘扬传统社会美德的功能,在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应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的价值。

1.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形成厚重的传统文化。从广义上来讲,传统文化包括传统精神文化和传统物质文化;狭义的传统文化指精神文化,本文所指主要是狭义的传统文化即传统精神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中形成的对整个社会具有共同影响的精神、心理状态、价值理念等,具体包括儒释道学说、天文、地理、民俗、行为、制度等多方面的优良传承。

2.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的作用

传统文化既能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功效,又能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2.1传统文化以德为中心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新媒体时代,网络平台有时成为负面情绪的发泄窗口,某些大学生在闲暇时间会登录微信或微博,随意散发各种言论,甚至成为专业的键盘侠或者某些评论网站的水军,不顾社会道德规范,诱发道德问题。

传统文化以德为中心,体现了人的群体价值,反对为了金钱和利益产生违背道德的行为。倡导对人的尊重,可以改善现代大学生的道德缺失,重视修身养性,有利于现代大学生以平和的心态解决现实生活的难题。

2.2传统文化可以使人放松身心,提升修养。

新媒体时代,除了公共媒介,还有自媒体,大学生通过电脑或者移动通讯端接受大量信息,且更替速度特别快,难得片刻的安宁和休闲。某些大学生心态浮躁,缺乏平和的心态和钻研精神。

对传统文化的细细品味,可以使学生放下心中的浮躁,追求心`的宁静,放松身心,提升自身的内涵和修养。

2.3传统文化可以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新媒体时代的某些负面新闻和娱乐新闻的过度传播,使某些学生对不正确的价值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附和,缺乏对自身的全面认识,迷失正确的世界观。

经济发展了,但文化不能落后,社会风气不能污染。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具有改变社会风气、创建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2.4传统文化活动是学生构筑友谊的桥梁。

新媒体时代,一些学生每天以网络为中心,进行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上电影等多项活动,同学间人际交往和交流大幅度减少,同学情谊不深,缺少情感依托。

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具备知识性、娱乐性和趣味性,通过活动准备、观看表演、传统民俗展示,会给人美的享受,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进学生间的友谊。

2.5传统文化可以促进高校文化的交流。

现代教育体系中,文科专业开设了部分通识类课程,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思政道德素质和礼仪素养,而理科专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则几乎没有,未能有效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举办传统中华文化活动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可以将学生从网络中解脱出来,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高校文化的交流。

3.发挥传统文化优势,推动新媒体时代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为了系统发挥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积极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推动新媒体时代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

3.1构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

为了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素质养成教育中发挥作用,学校应响应国家号召,重视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功能,开发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将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课程的一部分,在进行理论讲授的基础上,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塑造自己的职业形象,修身养性,形成良好的文化修养,推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

3.2培养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

构建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应配备专业的传统文化师资队伍,一方面要求老师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另一方面应具备较强的文化技能。教学时一方面能为人师表,给学生做好表率,让学生形成良好的修养,另一方面,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技能。通过自身的学习成果组织文化活动,如书法表演等,既能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又能增强学生的组织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3增强传统文化内涵教育,树立正确价值观。

传统文化课程,要侧重体现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从养生的角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二是强调分享;三是强调以礼相待,注重学生的礼仪教育;四是强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传统文化的这些内涵,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具有现实意义。

3.4举办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培养学生平和的心境。

学校应多举办传统文化体验活动。通过活动的举办、体验和交流,让学生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传统魅力,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待人处世的淡然心理和平和的心境,在浮躁的新媒体时代寻得一片宁静,提升综合素质。

总之,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功效,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活动的开展。在新媒体时代,应注重传统文化的积极功能,推进高校学生的素质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胡芬芬.传统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结合点分析[J].福建茶叶,2016(1):184-185.

[2]孙琳,鲁石.传统茶道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探讨[J].福建茶叶,2016(6):197-198.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传统体育养生;体育健康教育;意义

传统体育养生是我国优秀文化中的瑰宝,它在预防各种疾病、强身健体、增加涵养道德、延年益寿和强盛民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体育养生主要是依靠人体自身的能力,通过调养精神和心情,以此来改善人的整体精神面貌,让人身体的整个机理都得到运动,以强健身体。传统体育养生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所以如何有效地利用传统体育养生来强化当代大学生对体育健康的认知,让学生真正地了解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培养他们喜爱运动的习惯和兴趣,是促进现代高校体育健康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1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

中国传统的体育养生的历史能追溯到几千年前,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的形态,我国传统的养生运动主要以养生功、五禽戏、保健功、青年拳、24式太极拳、16式太极拳、32式太极剑、太极功夫扇等各种有效的传统养生方法为主,通过人的能力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挖掘出潜藏在人身体内的内在潜能,让人不断地挑战新的自我,通过不断调整姿势和呼吸,运用自已的意念来增强身体各个部分的机能,使人的身心融为一体,最终到达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国传统的养生思想,汲取了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和中国古代的医学思想,在人们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通过调节人的身心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中国的传统养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运动方式,在运动过程中,通过气息和动作的不断变化,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养生效果的行为规范,能够让人的身心得到释放,身体得到锻炼,使人的身心都能健康地发展。中国的传统养生还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医学思想,中国传统的医学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主要研究的是人体各种形态和内在之间的联系,通过综合分析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讲究的是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和八卦九宫说,主要围绕的是人的生命价值、形神关系和动静关系,要求人的身心愉悦、平和,才能延年益寿、百病不侵。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中大学生作为主要的参与者,体育教学要求的目标是让学生从体育运动中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要求学生内心的烦恼也能得到很好地释放,并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同时希望从课堂中学到医学保健和营养卫生知识。从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转变过程可以看出,体育在慢慢地向科学化发展,与其他科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完善的体育健康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学到有价值的知识,从而能够运用在实际中,增强身体素质。

2传统体育养生对体育健康教育的作用

2.1促进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高校体育健康教学过程中,教学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术,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养成喜爱锻炼的好习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做了定义,只有将心理、生物和社会3个方面结合在一起,才能有效地提高生命的质量,提高人的身体素质,保证健康、幸福地生活,这是现代医学对生命健康模式的诠释。体育锻炼的真正目的不是一种形式教育,而是让学生真正将自身生命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与周围的环境有机地协调在一起,最终达到通过不断地运动来提高身体的机能,与自身生活的环境协调发展。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主要讲究的是“性命双修”“调身、调息、调息”的观点,现代高校的体育健康教育也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让学生的身心和自然环境相契合,明白健康的真正意义所在,健康不仅是身体处在一个良好的状态,同时更重要的是身心积极、乐观,才能享受生活,热爱生活,为学生从事体育活动奠定基础。通过高校体育健康对传统养生的教育,让学生能够了解身体和内心的活动状态和运行的机理,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身心并炼,学会调节心理上的健康,同时还让学生了解学习体育不仅仅是一个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才养成的过程,在养生锻炼中美化心灵、健康向上和培养努力奋斗的进取心,培养追求进步的决心、品德、创造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2.2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

高校的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念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学生一般是具有全面、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的群体,处在这个时期的学生,身心处在全面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培养体育健康意识的最佳时期,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让学生积极地参与锻炼,让学生养成经常锻炼的好习惯,有利于提高和保持大学生阶段的健康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更加愉快地生活和工作。通过传统养生教育,让学生正确理解健身的含义和内涵,树立一个科学的、理性的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让学生在每天的锻炼中不断地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使其思维能力与内心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传统体育养生一般讲究的是顺应万物,内容通常很丰富,受时间、季节的影响比较小,场地和器材等问题比较容易解决,所以学生在自已学习和生活中一些小的空暇时间,就能进行传统体育运动,在日常的生活中坚持锻炼,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使得学生即使走向社会之后,也能坚持经常锻炼,达到受益终身的目的。

2.3丰富了高校体育教育内容

传统体育养生的核心理念“天人合一”“人本思想”,表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和谐美德,很多传统的高校体育项目一直沿用到现在,丰富了体育教育的内容。传统体育养生的运动方式比较易学易练,一招一式看似比较简单,但是仔细品味会发现其中展现出了美学的因素,具有比较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我国也具有较大的拥护群体。像现在比较流行的太极拳、太极剑、扭秧歌等传统的体育项目,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形式样式比较多,同时还具有竞技性、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起到健身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养生运动形式主要是通过慢练习和慢运动来达到全身的血液循环,舒经活络,调节体内的气息,让学生平心静气,改善心浮气躁的不良心态。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底蕴,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来丰富高校体育教育,具体的还是要结合实际的情况进行挑选。让学生在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感受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魅力和精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对传统的体育运动模式进行一定的创新,让学生能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使之更加适合当代大学生锻炼的需要。

3结语

目前,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在高校体育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很多地方还不是很完善,需要我们在实际的应用中,结合学生对其学习的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突破原来固有的角度,将传统体育养生和学校体育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作者:宋文利 单位:广东金融学院体育教学部

参考文献:

[1]张国鹏,周小虎.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与学校体育教育[J].铜陵学院学报,2011(5):113-115.

[2]田兰波.中国传统养生理论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0(15):103-104.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天人合一 传统体育养生 古典哲学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85-03

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天人合一”是处理天人关系的重要基本思路。“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我国古代先民的宗教崇拜,最早产生于先秦时期,而作为一种明确的命题,则是由北宋的张载提出的。“天人合一”这一哲学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一部分,应用广泛且意义重大,对哲学之外的传统养生学、伦理学、经济学、美学等各个学科都有深刻的影响。钱穆先生曾高度评价“天人合一”思想“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属处”。传统体育养生学,作为传统养生学的分支,自产生之初就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天人合一”整体观更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基本观点之一。“天人合一”一直是一个扑朔迷离但又充满诱惑的观念。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天人合一”思想为主线,来讨论它的哲学含义,以及传统体育养生视角下的“天人合一”。

1 “天人合一”的九种代表性解读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天道是指对世界的认识,人道则是对人自身的认识。中国哲学家在思考天道与人道的问题时,大都肯定二者的相通性,至于是如何相通的,则看法不一,遂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天人合一观。

在两千年的思想进程中,对这一命题内涵的不同理解大致可以归类为以下九种:(1)老子的“天人玄同”说。老子从现实和理想两个层面论述天道和人道的关系。从现实层面上说,天道与人道是不一致的,天道是自然之天,是公正无私的,而现实中人所实行的社会制度却做不到,存在贫富不均的两极分化;从理想层面上说,老子认为人应当取法乎天,求得天人合一,要求人们放弃一切违背天道的行为,进入“彼我玄同”的天人合一境界。老子的天人合一观注重天道,包含着尊重客观规律的思想,但却忽略了人道的特性,不注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带有一定的消极性。(2)庄子的“无以人灭天”说。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天人合一观,强调人们做事时必须服从自然之道,但他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庄子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老子天人合一观的消极性,具有一些辩证天人合一观的思想萌芽。不过,庄子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道家天人合一观的消极化倾向,他认为一切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是违背天道的,否认主观目的性可以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3)“天人相同”说。这是孟子以及《易传》和《中庸》作者们的看法,表达了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和以上道家学说不同,儒家所说的天是义理之天,并且从理想和现实两个层面来理解“人”。从理想层面来说,人是已经做到道德义理等价值存在体现的人,即我们所说的圣人,其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义理准则都源于天道,本于天道,从这个意义上说,天道和人道是相通的,人是与义理之天直接合一的,人就是义理的化身;从现实层面来说,人不会都是圣人,现实的人不能充分地体现道德义理等价值存在,但是,现实的人同理想的人在本性上时相通的,现实的人通过修身努力,可以把自己造就成圣人,实现与义理之天的合一。(4)“天人相交”说。这是荀子和唐代哲学家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的看法。该学说把天看成自然存在,把人看成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承认天的运行变化具有客观规律性,同时也承认人具有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能力。基于此,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命题,既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又看到人对自然界“制之”、“用之”、“使之”、“化之”的能动作用,比较正确的说明了天与人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坚持了辩证的天人合一观。(5)董仲舒的“天人相与”说。董仲舒认为天是人类乃至万物的祖先,它完全支配着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人的形体性情皆取之于天。在他看来,天与人具有相同的结构和相同的情感,天是放大了的人,人是缩小了的天,故而天人可以互相感应。他以感性的方式论证天人合一,表现出明显的神学唯心主义倾向。(6)程颢的“天人同体”说。程颢认为“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提出了“天人一本”的命题。该学说把天人合一内在的理论基础定位为儒家一向倡导的“仁”,把天人合一描述为“仁”的道德境界,开辟了宋明道学研究天人关系的新思路。(7)“天人一气”说。这是宋代哲学的创立者张载和明清之际哲学家王夫之的看法。张载将天界定为广大无垠的太虚,漫无边际的苍穹,认为天只是万物的本体,并不具有意识,并在此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以天为本体、人为中心是张载天人合一观的显著特征,王夫之继承发展了他得学说,认为天道和人道都是一个生生不息、前后相继的运动发展过程,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统一起来,达到天人合一。(8)朱熹的“天人一理”说。朱熹把“天理”视为天人合一的内在理论基础,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确立了“理在事先”的基本原则。这个“理”一方面是指物理,即每一种具体事物的本质规定性;另一方面是指伦理,即三纲五常等道德规范。朱熹勾画了一个二重化结构的世界:一层是形而上的、抽象的理世界,另一层是形而下的、由事物组成的具体世界。理世界是具体世界的逻辑前提,具体世界是理世界的实际体现。理以气为中介,构成了具体事物。理一旦体现在具体世界之中,便不再与具体事物相外在,而转化为具体事物的内在规定,即所谓“性”。而人作为万物中的一物,也是理的体现者,故而天人一理。“天人一理”说强调三纲五常,表现出客观唯心主义倾向。(9)“天人一心”说。这是心学派陆九渊和王阳明的看法。陆九渊强调人是宇宙的核心,赋予人心以价值本体的意义,认为天理就是人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他提出要实现“天人一心”,就要向内用功,使“此心澄莹中立”,就可以实现道德价值,达到合一的境界。王阳明继承了陆九渊的学脉,但他更注重“心”的价值本体论意义。陆王心学呈现出明显的唯心主义倾向。

不同学派不同时期的中国学者对“天人合一”的理解都颇有差异,上述每一种代表性观点都沉积着每代人深厚的哲学文化底蕴,包含很多合理因素,但是都不可避免的带有历史的局限性,时代决定了当时的人并不能在强大的自然面前发挥足以左右自己生活的作用。我认为,在该语境下各家提出的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比较正确的观点。但是,人的主观能力的发挥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的时代,笔者认为,荀子的观点恰好符合了时代的需求,我们既能尊重自然运行规律,更能制天命而用之。

2 传统体育养生中的“天人合一”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根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以传统哲学为理论指导,哲学领域中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关系体现在传统体育养生学中就是“天人合一”整体观。以“天人合一”为特色的天人观对传统养生思想影响极深。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大体是从人体内环境的统一性及人与外界自然的和谐性两个“合一”的方面来研究养生之道的。

2.1 小宇宙:人体小环境的协调合一

传统体育养生学认为,人的生命由心和身两大要素构成,心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等心理活动,身是指人体的组织机构,由五脏六腑五体诸窍组成。“小宇宙”的合一表现在两个方面:(1)心(神)和身(形)的合一。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两者相互依赖、互根互用。传统体育养生学强调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的综合锻炼达到调整中枢神经系统,借以道德的自我约束和心理修炼来加强自己的精神意志,从而增强机体的整体机能。借由“内壮”到“外壮”的方式追求人体环境的身心统一,以达到形健神旺的养生目的。(2)“身”的各组成部分的内部合一。每个部分虽都有各自的组织机构和功能,但从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特征来看,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并非是完全独立的,而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完整的整体。五脏生理功能之间的平衡协调对维系人体内环境相对恒定至关重要。它一方面通过阴阳平衡规律,协调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促进人体朝着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五行生克制化规律,协调脏腑相互间任何一个发生的太过或不及,防止其因失去平衡而发生疾病和衰弱。另外,还可以通过经络把各脏各腑、四肢百骸、诸窍上下内外沟通,使气血运行到全身各处,通过精、气、血、的充养作用,来达到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养生作用。

2.2 大宇宙:人与外界环境的合一

人同时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同样离不开物质的社会,因此,古代养生学家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探讨人与外界环境的合一:(1)人与自然的合一。人与大自然的融合共存,不仅仅是后天生存的必要,更是先天本能的决定。人是自然物的一种,人的生命是自然物的精粹,并在不断地获取自然界的精华,人类既然来自天地,理应法天则地,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中医学所说的外伤六,充分说明人与自然不适应时,就会使人体发生病变,有损健康。人类活动应该顺应四时,辨识阴阳消长,根据季节气候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的变化而变化。此外,根据每天晨昼昏夜时序的消长衰盛变化,人的生理活动也应做调整以适应其变化,以此达到人与自然的合一,进而起到防病养生、延年益寿的功效。(2)人与社会的合一。人是社会成员之一,只有依靠和融入社会才能提高生活质量。社会上存在着形形的人和事,随时都会出现是与非、善与恶的矛盾和斗争,面对这类社会现象,必然引起心理情绪的变化,如果人的认识深度不够、调心养神的指导思想方法不正确,排除不掉恼、怒、怨、恨、烦、喜、忧、思、惊、悲的情绪波动和骤变,往往会累及五脏,导致疾病。传统养生非常重视人的精神调摄,注重人的心态适应社会的改革,认为人应该明辨是非善恶,并适应社会环境,做到淡化声色名利,待人和睦,达到人与社会的合一。

天人合一,是传统养生思想对待天和人的主要观点,重视“顺乎天道”“顺乎自然”,但也强调“我命在我不在天”“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人不仅要主动适应自然与社会,而且要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把握阴阳消长,利用自然变化规律,变通社会事理,使生命在自我调控过程中探索和追求健康长寿。

3 结语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有关体育与养生的文献逐年增多。但说法不一。有“养生体育”、“体育养生”、“运动养生”、“传统养生体育”等。本文在学习和借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体育为立足点,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及人们生活的需要提出绿色养生。即指按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原则。参与者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养心、养神、养形的一种保健方法。并且还涉及了绿色养生的特点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0.前言

进入2l世纪,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巨大进步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总体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却日益下降,“现代文明病”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与每一个人“亲密接触”。为了“防患于未然”和提高生活质量,人们逐渐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专家们预言,2l世纪是以自我保健为主的世纪。”“自我保健可以说是传统养生的现代说法,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时俱进的结果。我国历代传统养生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独特而有东方特色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深受世人所推崇。然而,“在学术界,存在着重养生著述的医学专门研究,轻养生价值的多学科综合探讨的问题;在体育界,存在着重养生术势套路的传习演练,轻养生观念理论的深人分析的问题。”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传统养生与体育始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是提法众说不一。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绿色养生,并认为绿色养生是新时代的呼唤,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内在和谐。

1.绿色养生概念的提出

绿色是大自然的主色涮。象征着蓬勃的生机、旺盛的活力、绵延的生命,象征着理解、宽容、善意、友爱、和平和美好。它已经从像花、草、树木一样的自然绿色内涵,转向人类生活世界更深层次的生态语境。绿色是和F、纯洁、健康的代名词,含有无公害、纯洁、公正、科学、进步和发展之意,是生命旺盛而富有生机的体现。绿色代表人们的渴望和对更高水平的期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许多以绿色为标志的产品和服务先后被推向了大众,打开了广阔的销售市场。事实已经证明:这些绿色产品和服务迎合并满足了大众的需求。在学术界也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绿色奥运、绿色体育、绿色理论等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并逐渐推广。

养生,又称摄生,是各种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增加寿命等措施的总称。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导引、五禽戏这类养生功法。“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养生的定义是: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等手段,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养生既要顺应自然,又应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做到内外齐养、形神兼修、动静结合、劳逸结合、把握中和之道等,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防患于未然”。常见的传统养生方法主要有静神、运动、食养、药补四种。

体育作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本质上与养生血脉相承。但目前国内体育界对养生一词的叫法却是五花八门,有直接叫“养生术的,有叫“传统养生”的,有叫“养生功法”的,也有叫“体育养生”的。暂且不说这些说法的是否符合基本的逻辑学规则,笔者认为这些说法更能说明目前人们对养生知识了解的不够全面、深入。当然,在我国古代养生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与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存在一个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不断成熟完善的历程;其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相适应,存在一个或强或弱的迷信神灵、崇拜上天的过程。纵观我国传统养生的发展历程和整体轮廓,应该说体育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是人们从事养生的一种手段。

近年来,关于体育与养生的文献逐年增多,但说法不一,有“养生体育”、“体育养生”、“运动养生”、“传统养生体育”等。本文不是对这些说法发表看法,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的需要提出一种新的说法—一绿色养生。绿色养生是指按照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原则,参与者通过体育活动达到养心、养神、养形的一种保健方法。绿色养生是体育和养生的结合,是我国传统养生的下位概念,是我国传统养生理论与时俱进的结果。养生与绿色养生是一般与个别、整体与个体的关系。

2.绿色养生的特点

2.1适用范围广。绿色养生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来达到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适合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龄层次。按照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变化,不同人群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男性的运动量可适当大些气而女性的运动量应小一些,特别是女性在月经期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及少年时期正是机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其运动对促进生长发育和增强体质有重要意义,所以运动方式主要是每目的‘两操“(即早操和课问操)和1小时的休育活动;青年时期正是机体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机体各系统迅速成熟,青春活力最旺盛的时期,可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大运动;中老年人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宜选择较轻柔的运动。

2.2可操作性强。绿色养生是我国传统养生的下位概念,所包含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上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主要是一些对器械要求不太高或者是徒手活动的项目。所以,它有很强的操作性,运动量可自如控制,特别符合当前国际流行的中、小强度运动健身原则;活动场所也不受限,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且能有效地达到健身养生,祛病延年的效果。

2.3经济性高。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传统的武术项目及散步、慢跑等具有投入少、习练简易,不会因为场地、设施、天气等其它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受到影响。换言之,可以随时、随地、随意愿进行练习,能以较小的投入达到较大的收益,不仅能有效地达到健身养生,而且还可以收到祛除疾病、延年益寿的效果,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

3.绿色养生的原则

3.1个体差异原则。有一种传统的观点认为:养生是老年人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认识越来越不合时宜,事实证明:养生应该从青少年做起。一些专家还呼吁:在童年期就应该培养孩子们的保健意识,促进他们良好健身行为和生活习惯的形成。绿色养生提倡个体差异原则,就是指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即要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体状况来选择不同的运动形式和运动量。

3.2身心协调原则。养生,从整体上来说,即撮养身心以保健延年的思想和方法。体育的终极追求也就是通过科学的身体运动进而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以达到人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绿色养生坚持身心协调原则,特别是在当前强调“健康第一”的大环境和背景中,富有积极的时代意义。如果增进健康只侧重于运动而偏废日常生活中的养生(包括心理状态的调整等),或者忽视运动而过于强调其它方面的调节,则势必会造成整体健康的不协调、身心发展的分离,也会导致中国古代养生思想的丢失。、

3.3动静结合原则。动静结合是现代健康活动的基本特色,足绿色养生应该坚持的核心原则。动,指运动形体,i骂过身体活动完成;静,指清静心神,经由静养实现。动是生命的特征.也是生命存在的条件。动式如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武术、舞蹈、慢跑、散步等,对形体锻炼大有裨益。静可以安定心神,调节精神.各种器官生理活动和谐。有利于祛病、健身和延年。相对于身体的运动来说,养生可谓是以静为主的健康活动,其中导引、吐纳虽是运动.但也是绵缓轻柔之运动动静结合且有度协调更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和谐发展。

3.4循序渐进原则。传统养生强调静养,通过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消耗,最大限度地减缓新陈代谢的速度,从而延长生命寿限,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我们由此可以得到启示:养生对个体来说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一种生活态度。虽然绿色养生以动为主,可以通过身体外在的运动来活筋骨、调气息、通经络、疏气血、调脏腑,从而增强体质、使人健康长寿。然而,人类健康长寿并非靠一朝一夕、一功一法就能实现.而是要针对人体的各个方面,采取多种调养方法,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进行。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第5篇

太极拳是受中国传统哲学影响最深的一个拳种,它依附于太极阴阳学说,以此为拳理的理论基础、行拳的根本,从宏观的太极拳论中,强调拳理与“天道”的一致性。古人不仅把“天人合一”视为一种自然关系的学说,而且是关于人生理想、人生觉悟的学说,将本体论、认识论与道德论三合为一,“天道”与人性(道德原则)一致起来,以顺乎自然、天人相通观念来操练太极拳。使人在精神上处于一种空明的“无人之境”的心态,能对大自然进行心灵的交流。从道家思想的主静,导致了太极拳主静贵柔拳理的出现。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不欲以静”,希望恢复一种符合于人道的人际社会,太极拳将这样一种虚静理念注入运动技术之中。练拳先要入静,做到心静体松,行拳时“心静用意”,在运动中把精神和意念贯注于一招一式之中,做到“心中无物,极其虚灵”,最后达到“以静御动”,“虽动犹静”的高级阶段。今天,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世界中,太极拳静心养性、动中求静的运动方式是非常可取和应该提倡的。

练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呼吸要匀、细、深、长,自然平和。太极拳中要求“以虚灵之心,养刚中之气”,“浩然之心行之而天往不宜”。强调中气贯于脊中,收于丹田,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太极拳在绵亘不断的运动中动中求静,气遍全身,“随势扬气”。太极拳的用意练拳、行拳练气、虚静其心、以心行气,将气与心结合,以人的思想、精神、心理状态为修炼的基础,既蕴涵着生命本原论,又涉及道德精神论。

传统太极拳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整体、重直觉,主张认知方式与修养方法一致起来。太极拳在学习认识过程中,主张由自然入手而知虚实,把握阴阳和谐变化而明劲法,求虚静而懂神明,要求由熟而悟、由悟而通,渐熟渐悟。在拳技中,其拳势、拳法、拳理都需要彻悟。在日常生活中,直觉领悟往往是短暂的,而太极拳则把它延长为一种持久的意识,通过体悟,使“求自然”、“贵虚静”、“重养气”在整体意义中得以实现。中国太极拳正是这样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和学习方法,才会成为人们借助运动修炼人生的有效途经,达到内外兼修、道艺兼备的效果。

看待太极拳,一定要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太极拳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是武术的一部分,是和中华民族的历史相连的,是在几千年文化历史的熏陶感染下形成的。它涵盖面广,所以内容丰富,包含了伦理学、医学、美学、经济学的内容,可以说它是东西方体育文化交流的一个切入点,特别是后现代社会。由于太极拳的博大精深,更确切地说,就是太极拳能更好地为人类祛除疾病带来健康。在美国太极拳馆校就有好几百家,而且还在继续增加,国外有的学校把学生的早操全部改成了太极拳。国外的习武者不但学拳,同时还学习中国文化,学习中国武术的真谛。珍惜太极武术的传统,保留我们自己民族的民族性,才可能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

太极拳富含人文精神,通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恰如其分的把握,由内至外化成传统的文化精神。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认为:“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体育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体育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太极拳就着重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是人文与天文的和谐。在许多思想家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通的。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表现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理论中“天人和一”的思想。在古人看来,天人是相通的,男女与天地相和,四肢与四季相通,并从向太阳和背太阳的差异中发现了阴阳,用它来分析和联系各种事物,并将其运用到养生保健中,中医认为机体内部及周围环境保持阴阳平衡,人体就健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多元性及各民族和国家寻求文化发展,是人类文化生活相互增进的一个源泉,所有文化和文明均具有一个共同的普遍价值,每种文化都有值得认可、尊重和保存的尊严和价值。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功夫,具有自己的特色。太极拳修炼的是一种“境界”,提倡的是一种与自然和谐同步的精神,符合阴阳调和、圆缺盈亏的生物节律,是后现代生态文化值得珍视的宝贵资源。太极拳表现了东方文明的根源与大自然有相互依赖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东方文化的生态保健理念,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

以上表明,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中国的文化传统与智慧,具有自己的特色。太极拳理论中,表现了东方文明的根源与大自然有相互依赖的和谐关系,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生态保健观念,更符合人性的需求。其贵柔主静的思想与精神,将为人类身体文化的发展带来启示。中国自古以来就推崇与自然和谐一致的心旷神怡的心态,并不主张通过放肆来实现以我为中心的人格意识。在体育活动中贯穿生态平衡理念,符合人类未来价值趋向的健康观念,代表东方文明的太极文化,可以对世界体育健身文化做出补充与贡献。太极拳是中国典型古朴的融技击、健身、养生于一体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产生的历史只有300多年,却以旺盛的生命力普及于国内,传播于世界,这其中既有太极拳理论和技术相对成熟的自身原因,也与现代社会大众健康的普遍需要存在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剑,邱丕相.从科学和人文精神看武术的生存与发展.体育学刊,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