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农业市场发展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体验经济;生态农业旅游;山地产品开发;秦皇岛
基金项目:2016年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课题:“体验经济视野中的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构建――以秦皇岛为例”(项目编号:201601B041),主持人:王楚鑫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29日
引言
近年来,在体验经济环境影响下,生态农业旅游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备受推崇,并日渐成为推动农业经济与旅游经济双向发展的重要动力,未来发展前景不可限量。在此过程中,产品作为经济的载体,其有效开发对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至关重要,而这又是一个循序渐进、追求创新的过程,受市场需求、物质基础、文化环境等诸多元素的影响。
一、体验经济窥探
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又一经济发展形态,并逐步波及到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餐饮业以及旅游业等各个领域,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纵观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自己做、买来做、请人做、外包做等几个过程,其分别对应着上述几个经济时代。因而,体验经济具有很强的非生产性、不可复制性、短周期性以及互动性等基本特征。体验是体力、精神以及情绪等多元素重合,并上升到一定程度――人作为主体产生的美好感觉。严格意义上讲,体验并非经济产出,它也不像其他物品那样可以以清点的方式量化。而且这种主观感觉是不可复制的,世上没有哪一种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体验是同质的。一般情况下,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到体验经济的生产周期依次缩短,体验经济甚至可以以小时、分钟来论,例如互联网。此外,体验经济的核心是互动,由于个人体验是心智状态与筹划事件互动作用的结果,所以消费者会全程参与整个过程。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欧洲发达国家,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大规模开展体验经济,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
二、生态农业旅游发展背景
产业融合背景下,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要求,未来要走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核心目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农业旅游作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创新发展的产物,是服务升级的又一力作,更是两种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经路途,满足了当代大众多元化消费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初,时值我国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人们虽然尚未对生态农业旅游形成清晰的概念,但是北京、成都等部分大城市的周边乡村已然出现了最早形式的农业旅游,如农家乐、民俗接待等。历经20多年的发展,由于农业旅游产品及相关配套设施过于城市化、单一化、重复化,难以吸引大批游客或回头客,农村居民参与兴致不高,导致我国生态农业旅游仍处于“大规模扩张、低水平发展”的状态。如此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宝贵土地资源,还遏制了当地经济发展。尽快转变农业旅游生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刺激新的增长点,成为了各地经济发展的重头戏。
三、体验经济视野下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讲求一个循序渐进、持续创新、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夯实每一步,才能在体验经济时代有所建树,并由此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体而言,体验经济视角下,秦皇岛应充分利用地区优势,扩大文化影响,积极开发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笔者结合上文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实践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找准优势定位。良好的资源支撑,是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根基。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域的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等存在较大的差异,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能够依赖的资源基础有所不同。因此,秦皇岛应针对现有的生态农业资源和山地旅游资源做实地调研分析,充分了解当前的发展现状,明确可利用物质基础,进而确定符合自身条件的表达方式,以为后期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切实的理论依据和借鉴基础。秦皇岛濒临渤海湾,境内大小河流汇聚,有南戴河、北戴河等水域旅游资源,身处燕山东段,山体、丘陵、盆地等遍布,有都山、祖山等山地旅游资源。随着时间的绵延,历史在秦皇岛留下的刻度至今依稀可见,是我国政府批准的第一个中外共享的避暑胜地。此外,秦皇岛还是我国唯一一个同时协办过北京亚运会和北京奥运会的地级市。这些都为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同时,秦皇岛作为粮食作物的主产区,产出的葡萄、苹果、樱桃等盛誉全国,其农业经济发展也是有目共睹。基于此,秦皇岛应致力于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开发,出台一系列鼓励和引导政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丰富服务产品,从而为广大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服务体验。
(二)凸显地域文化。如上文所述,体验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互动性,它强调的是一种主观感受。文化本身是情感、精神、思想以及意识的交融,其在生态农业旅游产品中的渗入,能够带给体验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令人印象深刻;反之,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含蓄的表达方式,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地域特色文化的领悟。秦皇岛应理性地研究与分析本地文化类型,包括原生态文化、移民文化、创新文化或其他文化,找准切入点,对症下药,以探寻山地生态农业旅游文化与旅游产品间的最佳融合契机。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层面,同时还体现在社会公益层面,通过地域特色文化、绿色生态文化等注入,让人们体验世间美好,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因此,在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设计开发中,应注重融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消费大众营造富有参与性、体验性的文化氛围,增强其教育功能,最大限度地扩展价值。
(三)加大技术支持。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不仅需要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还需要先进技术支持,只有这样畅想才能变为现实。在充分论证了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设计的可行性与实现程度之后,就现有的技术环境进行分析,从而匹配符合需求的硬件技术及软件技术。其中,硬件技术包括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生产工艺、制作周期、包装以及运输途径等,从各个环节保证产品质量过硬,以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进而赢取消费、抢占市场。而软件技术则是指市场需求,这也是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集中价值体现。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秦皇岛相关企业应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体,加强对体验经济市场需求的分析,并整理成文字、图形,以作进一步的归纳总结,确保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的体验价值。在此过程中,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公司可以在网络上发起共享宣传活动,即将自己成熟的想法及产品设计在网络公众平台上,邀请广大生态农业旅游爱好者参与评论,并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借此做下一步的修整完善工作,保证最后的开发产品与客户需求相符,为市场攻坚奠定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体验经济视野下,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条件优越,前景广阔。未来随着体验经济、生态理念的进一步发展演化,生态农业旅游将受到新一轮的追捧,其产品开发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本文对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做出的相关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笔者希望业界更多学者关注体验经济发展,结合秦皇岛独有的山地、农业、旅游等资源优势,有机地把这些构成元素整合在一起,进而从体验经济的角度出发,提出更多秦皇岛山地生态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晓红.体验经济视角下农业旅游产品模式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2.11.
[2]乔洁,乐腾.河北省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2016.2.
关键词:生态农业;经济学;条件;对策
鉴于二十世纪以来现代石油农业所所产生的种种严重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合理利用各类自然资源,人们只得探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式,其中生态农业就是极具代表性与发展前景的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此,笔者试从经济学视角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1 生态农业的含义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集约化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由农、林、牧、副、渔等各个行业加以综合的大农业,而且还是农业生产、加工与销售之间彼此衔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生态农业不但继承了传统农业之中的精华部分,而且还十分注重于对现代科技以及科技成果加以运用,侧重于实施全面规划、改善结构,做到多业互补,进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相互统一。生态农业注重于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所具有的总体性、综合性以及协调性的相互统一。生态农业通过保持与改善这一系统之中的生态动态平衡规划为其指导思想的,通过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结构及其布局,积极提升太阳能固定率以及利用率、提升生物能转化率以及废弃物所具有的再循环率,推动物质在系统之中的循环以及利用,用尽量少的燃料、饲料和别的原材料之投入来换取尽量多的农产品与加工制品之产出。
2 生态农业的经济学相关理论
(1)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
实现农业产业化之内涵在于依据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内在需求,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为主体,在横向层面上促进资金、技术以及土地等各类农业生产要素趋向于集约化。在纵向层面上则是以市场为主要导向,以加工或者合作经济组织为主要依托,以各位农户为前提,以现代科技服务为方式,运用把农业再生产当中的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各个环节相互联结成为完整化的产业体系,从而实现产供销与农工商等的一体化经营之中,同时也是积极引导分散化农户小生产转化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也就是系统之中的非市场安排和系统之外的市场化机制的彼此结合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商品化农业所实施的自我积累、自我调节的经营模式,则是以各位参与主体所具有的共同利益为主要基础的一种经济共同体之运行。就农业产业化含义而言,其中心就是经营的一体化,而关键则是由龙头加以带动,基础则是农户的积极参与,本质为通过有关方共同组合而成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的新型经济联合体,让使各组成主体均可得到整个产业链所具有的平均利润,进一步形成统一化的市场条件之下的同行业、同产品所产生的利润。就本质而言,这也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在经济学上的重要意义。农业产业化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下的重要产物,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农业开发的内在动力以及自发性体制的创新。这一体制创新会发生,主要是由于其能够积极引领极其分散的中小农户进入到社会化大市场之中,从而形成规模化的优势。
(2)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理论
生态农业要想实现技术创新,主要应当做到:一是实现生态农业模式之创新。和传统农业不同的是,生态农业和自然之间具备和谐与交融之特点,资源的配置一定要具备复合与循环之特点,生产产品有机化与无公害之特点。二是要实现生产技术之创新。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典型的集约型农业生产方式,一定要采用更为高效、更加节约的科技手段,比如,微生物技术等新技术。三是要实现经营机制之创新。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之间彼此联结,因此,生态农业经营体系必然和传统农业经营方式之间具有相当大的差别。生态农业运行方式具备了市场化的特点,在生产与经营中具备了专业化的特点,在产品的供给上则具备了品牌化的特点。
3 开发生态农业的主要条件
(1)形成绿色经济意识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大力实施以绿色产品、绿色生产以及绿色产业为主体的绿色经济,这也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对于经济生活所作出的各项具体要求。如今,环境的标准已成为我国农产品进入到市场之中的一项重要标准,而绿色消费则已成为现代人消费目标以及时尚。如今,绿色消费的观念正在不断地深入人心。面对着这一新的趋势,深入发展生态农业首先就应当在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上进行全面调整。这就需要不断强化绿色经济意识之培养,并且通过舆论与政策引导、实施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从而形成包涵各职能部门、各涉农业企业以及广大农民等的多个群体的绿色经济观。要全面打破以前产量型农业发展的定势思维,从而形成以讲究生态效益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意识,从而切实引导农业生产与经营者在经济上的行为。与此同时,应当强化法制建设,运用更为完善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更为严格的执法行动等,从而让各农业领域的生产经营者在生产与经营的过程之中能够更为自觉地保护好当前的生态环境,更为合理地利用好农业资源,从而走出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彼此协调的现代生态化发展之路。
(2)创设较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生态环境作为和农业有关的全部自然因素以及自然力之总和。生态系统作为各种自然因素间彼此协调和补偿的新型开放系统。人类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有比较好的生态发展环境。与此同时,人类在积极开发与运用自然资源的社会生产以及生活活动之中,又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改变自然因素所具有的现实状况,让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出现新的变化。一旦不自觉地维护各种自然因素间的平衡状态,生态环境就容易往不利于现代人生存与发展之方向加以变化。假如这一变化突破了自身的上限,就会面临极大的危机。反之,只需更加自觉地维护生态系统之平衡,生态环境也就完全能够逐步地加以优化。对于农业生态环境所进行的保护,主要是对和农业生产具有紧密联系的土、水以及气体之保护,通过更加合理地利用,从而防治各类污染。
4 经济学视野下的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1)努力实施多目标下彼此相容的生态农业之发展
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就能实现代内公平以及代际公平。通过实现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能够实现企业与农户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统一。鉴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也具有了越来越大的差异。怎样合理地处理多个目标彼此间的相互关系,让其能够具备相容性,这是实现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外部情境。在我国农业生产的过程之中,企业与农户实施生产之目的完全是为了大力追求经济的利益,并且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而政府在确保农民群众收入持续提升的基础之上,一定要做到兼顾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企业与农户所实施的农业生产活动属于短期行为,而环境保护与生态效益之实施则是一个长期化趋势下的行为结果。企业与农户所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属于个体的行为,而农业生态效益之实现主要是应用生态区域或者生态系统之中的总体化、综合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当实现多个目标的相互包容,一定要以加大农民群众收入为其基础,从而实现其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之间的相互统一。一定要建立起更加稳定、更为长效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从而实现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的相互统一。一定要依据生态区域之划分,通过总体规划以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从而实现个体行为与集体行为之间的和谐统一,这样一来就能让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能够得以全面实现。
(2)合理地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
当前,我国的农产品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市场体系也不够健全完善,这已经成为了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阻碍。因为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尚未健全完善,生态农业产品所具有的市场优势也就难以体现出来,其价值自然也就难以真正实现。生态农业所实施的规模化发展自然也就无法实施。因此,在当前状况之下,积极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并不是由市场加以引导和发展的生态农业形式,而是由我国政府运用政策方式来引导自身发展的一种生态农业。由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尚未完全进入到健康实施的轨道之中。在此情况之下,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尚难以实现全面的规模化发展。
(3)实现生态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对立统一
与传统农业比较起来,生态农业具备相当高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能够形成十分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生态农业之发展也要求以某种生态环境条件为其重要保障。传统意义上农业的发展尤其是一部分掠夺式开发方式,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具有相当大的不利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完全简单地把农业生产方式归于生态环境恶化这一影响因素上。这是因为生态环境之恶化是多种不同因素相互作用之结果。因此,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并非是唯一能够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生态环境之改进应当从多方面入手加以实施,从而促进我国生态农业取得更好发展。
5 结束语
总的来说,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重要发展模式之一,其主要特点是能够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发展,在维护与发展良好生态环境的背景下,实现生态农业生产的高产化、优质化以及高效化之目的。生态农业能够极大地缓解人地之间的矛盾,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强化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工作,进而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这对于调整我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以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铁军.我国生态农业推广障碍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与科技,2004(6).
[2]罗新阳.农业生态经济: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从生态经济学视角审视[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20).
[3]高昆谊.云南发展设施农业的生态经济学思考[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2).
Abstract: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Tangshan town, Jiangning district agricultural ecology park considers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garden as the goal, uses the planning structure of "one district, two-axis, three clock, six park, more attractions", and makes the park into a modern agricultur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zone integrating ecology, economy and tourism.
关键词:汤山;生态农业园;规划设计
Key words: Tangshan town;agriculture ecological park;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3-0068-02
1现有基本条件
1.1 人文历史条件汤山是南京的东大门,素有“金陵东花园”之美称。同时汤山也是闻名于世的温泉之乡,为全国温泉之一。汤山地区民风淳朴,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还有矿产资源。著名的阳山(羊山)大石碑就在羊山北侧,享誉海内外的宝华山隆昌寺位于汤山镇北。尚有先生温泉别墅位于汤山镇温泉路3号,1992年发现的距今35万年南京人头骨的远古人类遗址―葫芦洞,还有桦墅村庙山附近的石佛崖洞,吸引众多中外人士到汤山旅游。
1.2 地理位置汤山地处江宁区东北端,距江宁东山主城30km。2006年3月与麒麟镇、上峰镇合并,设立新的汤山街道,辖区面积223km2,人口8.62万,管理23个居委会。南有直通禄口国际机场的汤铜公路,北有直达新生圩港口的汤龙公路,沪宁高速公路和宁杭公路由西向东穿镇而过。
1.3 气候汤山镇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总的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雨量集中;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余,雨热同季;灾害性天气频繁。降水丰沛而集中。年平均降水量为1072.9mm,主要集中在夏季,一般可达506.2mm,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左右。此时,雨量大,雨日多,日照少,湿度大。特别是初夏副热带高压北上过程中冷暖空气交汇于长江流域和江淮之间,这一带进入梅雨期,天气阴雨连绵,暴雨颇多。最冷月是一月份,平均月气温2.8℃,累年最低气温的极值为-13.3℃,最热月是七月,平均月气温是27.9℃,极端最高气温为40.4℃。全年太阳总辐射量在4600MJ/m2左右,太阳总辐射量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介中,尤其是在作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充足的光能。
1.4 地形地貌汤山地区属低山丘陵地貌,自北向南有东西向的射乌山―陡山,中部为北东东向的青龙山―黄龙山―孔山―狼山―白露头山,向南是北东东向的汤山,海拔标高一般在200-300m。规划区域所在地地形起伏多变,总体四周为起伏丘陵,中间为洼地,坡度约为15-30℃之间。地面海拔高度不一,差距比较悬殊。
1.5河道水系规划区域南临汤泉湖,区域内还零星分布一些大大小小的水塘。具有天然独特的水资源环境。
2规划思路
2.1 规划指导思想
2.1.1 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园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农业可持续发展占有极重要的地位[1]。然而,目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问题仍相当严重。因此,汤山生态农业园规划必须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首要的指导思想。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规划的各类项目进行科学配置。
2.1.2 “生态、经济、文化”三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系统包括生态、经济、文化三个子系统,要实现生态农业园可持续发展,就要保证这三个方面相协调。生态是建立园区之基本,经济是增强园区实力的保障,而文化则是园区经久不衰的关键。①生态立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汤山生态农业园以“白茶种植”、“有机蔬菜种植”、生态蔬菜种植”与“生态林果种植”等为主题营造生态环境,种植特色茶叶蔬菜果木,开发有经济效益的本地特色水生植物。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美化自然景观的目的。②经济强园。观光旅游与生态农业相协调发展。遵循“市场导向,政府引导”原则[2],提升和改造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以生态蔬菜种植与生态林果种植为核心,实施生态农业经济新模式,促进园区周边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③文化兴园。文化与自然、生态的交映。以地域文化、农业生态文化为核心,打造“生态牌”和“汤泉湖牌”,使之成为江宁区中现代化农业的窗口,展现江宁区休闲胜地的风貌,借文化的提升促进经济发展。
2.2规划原则①生态优先,保护环境。园区规划坚持贯彻运用生态学原理,实施保护性规划,对水、植被、土壤、人工设施等进行有机布局与合理安排,以实施资源再利用,形成良性生态循环[3]。生态农业的建设严格按照生态农业的要求进行生产,只允许残留有害物质规定在标准范围内适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其产品必须是无公害的,安全、营养的绿色食品;大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确保环境生态优美,生物多样性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植被覆盖率也大大高于一般农业。②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发展白茶种植、生态蔬菜种植与生态林果种植必须根据区域的资源条件、生产条件和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因时、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点。规划过程中,结合园区基地现有的生产及资源条件,并对周边区域的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合理定位,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目标。遵循这一原则,搞好相应的交通、水电、饮食、住宿等基础设施。③综合生产,兼顾科学实验。汤山农业生态园区是以蔬菜与水果生产为主的,所以园内的主要部分是蔬菜与水果的生产区、推广区和示范区,在这些区域的规划中结合道路及生产区的周边环境进行适当的绿化,使之有景可观。并且在规划过程中坚持科技生产与新品种试验的原则。④市场导向,注重效益。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是现代生态农业的显著特点[4]。园区规划建设一方面要研究江苏省农业市场的需要,开发具有良好市场潜力的生态农业项目。另外,还要放眼周边地区市场,以生态农业园为依托,打造园区的知名品牌。不断将园区品牌向纵深拓展,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⑤总体规划,分期实施。整体进行规划,合理安排地块的使用性质,并严格控制各功能区域的用地范围,科学地将各大功能区域、各景观点、各小项用地进行规划布局,保证园区整体规划的合理性[5]。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发展以及园区的经济效益状况分期分批进行建设。
3规划布局
3.1总体规划汤山生态农业园总体规划结构为“一区二轴三脉六园多景点”。一区:生态农业园中的综合管理区。二轴:指生态农业园中的道路轴与景观轴。三脉:凭借园区彰显的生态之脉、科技之脉与文化之脉。六园:生态农业园规划为六个功能园区。多景点:各个功能区域由若干个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的景点组成,每一个景点表现一个主题。
3.2功能分区整个园区共分为生态蔬菜园、生态果园、生态茶园、奇花异草园、水生植物园、优质水稻试验园与综合管理区。
3.2.1生态蔬菜园①工厂化育苗区。建设2500m2加温玻璃温室,进行工厂化育苗,形成年产值达250万株蔬菜苗的能力。主要生产番茄、辣椒、茄子、黄瓜、南瓜、西瓜、甜瓜、西兰花、甘蓝及豆类常见蔬菜苗,供应园区蔬菜园及周边农户种植。②新技术示范观光区。建成28000m2玻璃温室一座,主要进行基质栽培、水培和立体栽培。种植蔬菜种类包括水果黄瓜、樱桃番茄、彩色辣椒、珍稀甜瓜、小型西瓜、观赏南瓜、紫背天葵、蛇豆、草莓及生菜等是用兼观赏性蔬菜,形成蔬菜新技术示范观光园。③大棚有机蔬菜生产区。建设钢架大棚100座,占地面积81.58亩。主要进行常见茄果类、叶菜类、瓜类和豆类等蔬菜反季节栽培,产品供应市场和游客采摘及选购。④防虫网室有机蔬菜生产区。建设防虫网室45.88亩,主要进行春季及夏季各种绿叶菜类、豆类、白菜类等蔬菜的有机栽培。产品供应市场和游客采摘及选购。
3.2.2 生态果园①桃园。7.25亩,主要有菊黄、华光等品种。桃园与天然的水体相得益彰,辅之于其它植物材料,营造“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朵,中无杂树,芳草鲜美”的意境。②梨园。28.36亩,以新优品种黄金梨、水晶梨为主,在保证梨果正常成长情况下,体现出“梨花烂漫”、“梨白柳青”的景观效果。③甜柿园。14.45亩,以新品种新次朗为主,规划式栽培形成森林,平面式修剪易于采摘。④葡萄园。28.6亩,以具有观赏和食用价值的夏黑葡萄为主体材料,采用各式的园林小品(如葡萄架、立柱、廊、水池),巧妙结合,力求做到布局精巧,构图生动,层次丰富,意境分明。⑤树莓园。25.87亩,品种有红莓、黑莓。树莓浆果柔嫩,色泽宜人,风味独特,具有多种利用途径和很高的利用价值。
3.2.3 生态茶园①茶树良种繁育区。主要任务是收集国内外茶树优良品种,采用常规育苗技术和现代容器育苗技术相结合方式,使之成为江苏省茶树良种最大的繁育基地与推广中心。②茶园设施栽培区。以早生的优良茶树品种为基础进行设施化栽培与管理,满足消费者尝新、尝早的品茶习惯,在全省优质、高效种植农业中起引导作用。③良种栽培示范区。选择适于苏南丘陵地种植的茶叶良种,以有机茶园的标准进行种植、栽培与管理,形成良好的园相、树相。同时,对机采茶园进行试验与研究,为节省茶叶采摘成本,提高茶叶生产效率奠定基础。
3.2.4 奇花异草园主要种植各种观赏价值较高的花卉和草坪品种,花草品种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观花类:茶花、月季、郁金香、非洲菊、三色堇、类等;②观叶类:龟背竹、花叶万年青、变叶木等;③观果类:冬珊瑚、观赏辣椒、佛手、金橘等;④观茎类:仙人掌、文竹等;⑤新品种:红掌、秋海棠、花叶芋、小花矮牵牛、羽状鸡冠花等;⑥草坪品种:加拿大早熟禾、多年黑麦草、紫羊茅、细叶结缕草、地毯草、弯叶画眉草等。
3.2.5 水生植物园水生植物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调节气候,还在园林景观上起到重要作用。品种主要有:苦草、竹叶眼子菜、黑藻、水鳖、凤眼莲、花叶芦竹、慈姑、黄菖蒲、千屈菜等。
3.2.6 优质水稻试验园农业园拥有水稻试验园25.81亩,重点试验水稻两段式育苗和水稻新基质育苗两项水稻育苗新技术。
3.2.7 综合管理区①园区主入口。该入口不仅起到迎接游客的作用,同时也向过往于沪宁公路的人宣传了汤山生态农业园。大门设计为一个高8米的四方体构架,在构架的三面写上“汤山生态农业园”。在宣传的同时不失质朴的风格。②综合办公楼。该楼是对园区管理的主要地点,是一栋两层的建筑,面积1000m2,主要提供日常办公、管理、接待的要求。③生态停车场。用草坪做停车场,用行道树将车位隔离,树隙停车,树荫遮阳。
4总结
生态农业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属于农业生产的体制创新。它的显著特点是以金融资本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为目的,重点突出参与性、观赏性和娱乐性,充分体现农游合一性。汤山生态农业园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但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需注意以下方面:突出特色、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保护环境,严格管理;加强政府主导作用,保障健康发展;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开发市场,扩大市场覆盖面吸引更多客源,获取更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唐菲.浅析怀宁县三桥镇白洋湖农业生态园规划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584-1585.
[2]张晓冬.观光农业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521.
[3]崔志华,张金池.生态廊道农业园规划探讨-以东麟农业生态园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2-113.
关键词:林地果场;生态养鸡;鸡肉鸡蛋;绿色食品
中图分类号:F30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6-0066-02
1 林地果场生态养鸡的概念
林地果场生态养鸡是将传统的养鸡方法和现代科学养鸡技术相结合,利用林地果场进行规模养鸡,让鸡只以自由觅食林地果场里的各种昆虫、青草、早子腐殖质和矿物质等为主,辅助人工补喂饲料,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和严格的卫生防疫措施,并在整个饲养过程中严格限制化学药品和饲料添加剂及抗生素的使用,以提高鸡蛋、鸡肉风味和品质。
2 佛冈县发展林地果场生态养鸡的自然资源条件
佛冈县地处粤北山区,拥有丰富的林地果场资源。近年来,佛冈县沙糖桔种植业发展很快,近八成的农户种植沙糖桔,部分农户拥有大量林地,具有进行生态养鸡的自然资源条件。
3 发展林地果场生态养鸡的优点
3.1 饲料投入较少
林地果场里的食物资源比较丰富的。鸡只可以自由采食林地果场里的青草,草子等植物性饲料和昆虫、虫卵等动物性饲料,而且还可以从土壤中获取矿物质,仅在晚上补喂饲料即可,可以节约饲料。林地果场生态养鸡,一般可以减少饲料成本10%~30%,使养鸡效益得以提高。
3.2 药物费用低
林地果场空气新鲜、光照充足,饲养密度小,环境安静,应激因素减少,鸡到处觅食,抗病力较强,用药少,能节省药物费用。
3.3 养鸡设备投入较少
雏鸡在鸡舍内饲养,需要雏鸡舍。林地果场放养后夜间休息,搭建简易棚舍即可,不需要鸡笼,可以减少鸡舍建设费用。
3.4 市场价格高于普通肉鸡、鸡蛋
由于鸡只在林地果场里的生长环境优越,养殖时间较长,鸡肉、鸡蛋品质好,无污染、无药物残留,味道鲜美。如果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要求进行饲养,出售时更比普通的鸡肉、鸡蛋价格高很多。据笔者调查,佛冈县石角市场普通鸡蛋的价格0.65~0.70元/只,而林地果场放养鸡的鸡蛋价格为1.30~1.50元/只,林地果场放养的鸡比普通的肉鸡高出8~12元/kg。
3.5 增加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利用林地果场进行生态养鸡正是既合理利用了林地果场自然资源,又解决了传统养鸡占地多、鸡病多、对环境造成污染等制约常规舍内饲养时的问题,这种因地制宜利用林地果场发展生态养鸡的模式,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体现了鸡群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在林地果场里生态养鸡,林地果场里的青草、草子、虫子为鸡群提供了天然的饲料,鸡群的粪便为树林果林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有机肥,鸡吃虫子后减少了树林果林的病虫害,减少了拔除杂草的费用、喷洒农药的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也能为生产无公害水果提供条件,起到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方式。
4 佛冈县发展林地果场生态养鸡的几个关键问题
4.1 需要科学的配套技术支持
林地果场生态养鸡并不是简单、粗放的散放养,需要科学、规范的养殖技术。在营养、饲养、管理、鸡场规划建设、鸡病防治等方面要严格按照科学的配套养殖技术,才能保证林地果场生态养鸡的整个饲养过程的成功,才能养出规模,养出效益。
佛冈县生态养鸡需要科学的配套技术主要有几方面;(1)场址的选择;(2)鸡场(舍)的规划、设计和建造;(3)生态养鸡的育雏技术;(4)生态养鸡的营养与饲料配合;(5)生态养鸡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技术。
4.2 选择优良鸡品种
清远麻鸡是广东省的优质地方品种,在粤港澳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清远麻鸡头细脚细,皮薄肉嫩,味道鲜美,深受粤港澳消费者的欢迎。清远麻鸡野外生活力较强、耐粗食、觅食能力好,非常适合林地果场养殖,是佛冈县发展林地果场生态养鸡的优质品种。
4.3 要突出生态养殖,形成特色,创出品牌
林地果场生态养鸡要在选用优质品种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发展特色生态养殖,打造无公害、绿色品牌,以优质、特色品牌产品赢得市场。
4.4 建立完善的生产与销售产业链
林地果场生态养鸡的产品安全、风味独特,比规模化舍内饲养的其市场竞争力强、价格高,但是佛冈县目前林地果场养殖主要是以小商贩销售为主,没有形成自己的特有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要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就要建立完善的佛冈生态养殖的生产与销售产业链。
5 佛冈县林地果场生态养鸡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平山县;休闲农业;
1平山县地理位置
平山县地处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中段东麓,地理坐标为北纬38°09′—38°45′,东经113°31′—114°15′,东临获鹿县,南连井陉县,北靠灵寿县,西与西北靠山西省盂县。县城位于县境东南部的平山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离省会石家庄40公里,距离首都北京325公里。
2平山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
休闲农业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产业类型,因为它是利用农业景观和生产条件来发展旅游、观光、休闲等一系列的活动。在这里,人们可以在旅游中体会到“农家乐”。每一种产业的诞生都要有其必然的要素,而这种产业则是因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之前的温饱型变成了现在的娱乐享受型。目前这个阶段,我国的休闲农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当然了,休闲农业的开发也可以促进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是缩小城乡的差距的重要保障措施。[1]平山原本就是一个吸引游客的旅游胜地。该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加快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出符合河北实际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新的增长点。使其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中心城市,可以充分地发挥对全省文化产业的强劲辐射和带动作用。把休闲农业发展起来了,有利于城乡人民对信息、科技、观念的相互交流,正是有了休闲农业这个中介,让城市人可以了解和体验农村的好处,也可以让农民改变对城里人的看法和提高自身的素质,有了这些前提,城乡才能更好的沟通,协调发展;休闲农业也可以保护和传承关于农业的文化,并且能够挖掘更深层次的农业文化,把这些事做好了还可以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不仅如此,休闲农业还为游客提供了旅游休闲、娱乐、度假和身心放松的场所。
3平山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
当前阶段,平山县在120多个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点中有15个规模较大且有一定的知名度,在这15家中,一家在河北省的名叫名东方巨龟苑的休闲观光农业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有刘家被评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它们分别是滚龙沟观光采摘园、拦道石农业观光园、北马冢农业生态观光园、紫云山休闲度假村、沕沕水生态观光园、佛光山生态园,最近还有很多生态农业园区都发展起来了,且被人们所熟知,代表性的有葫芦峪、生态谷、泓润庄园等,这些休闲农业的发展,为平山县的观光旅游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由于这些旅游业的崛起,带动了我国购物店、土特产零售摊点、农家乐、旅游饭店这些服务性的企业的发展,且数量也越来越多,有旅游项目的村庄高达128个,比较有代表的是黄安村、东冶村、北马冢、柏树庄等,而从事农业旅游的人员也有6万多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的就业率。从这方面来讲,休闲农业在平山县在其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色。[3]
4平山发展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4.1存在的问题
最近这些年来,我国休闲农业的高速发展,得到了一个很好的结果,可是我国毕竟是新手上路,难免会有不正确的指导方针,该地区发展休闲农业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工作人员的素质低下而且服务态度不好。因为现在的休闲农业的经营者大部分是原来从事农业的农民,缺乏管理经验怎么可能管理的好这个产业呢?因为没有培训加上大多是农民,整体的素质肯定不会高到哪里去,可能是跟他们之前的工作有关所以缺乏服务的意识[4]。休闲农业是以乡村企业,农民自主创办,缺少专业的培训和整体的规划,而且大多数都是与其他市面上的设计差不多,农民大部分知识文化都不高,就想不到什么好点子,都是一些简单的,模仿性的成分居多,在开发建设上比较随意,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不正确性。休闲农业得以发展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的生态环境,而有一些经营者不在乎这点,只顾大规模、豪华的建设,严重的破坏了大自然的环境。还有的人,砍伐树木,破坏农田,随意的改变土地的形态,把原来的生态平衡全都破坏了,这样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是土地沙化,可是扪心自问我们当时发展农业就是为了这个吗?有的游客在参观旅游景点的时候不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乱丢垃圾,还有的故意破坏农业的环境,再加上清洁人员不及时清理这些垃圾,会导致这些地方被垃圾侵蚀,不利于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2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