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从产业布局的趋势来看,产业集群的存在必定成为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形式,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都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增长极。

目前,农业产业化经营已进入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由松散型利益联结向紧密型利益联结转变,由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向龙头企业集群带动转变阶段。顺应此发展趋势,2012年2月,河南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拉开了河南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的序幕。

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龙头企业集群是核心。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激发龙头企业强大的带动能力是建设农业产业化集群的重要抓手。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植根于农业,发展于农村,贴近于农民,龙头企业的发展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而影响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加工,把小农户和大市场连接起来。这样,不但农户从农产品附加值中获得了较高的收入,而且农产品的消费者也从中获得了实惠。

同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强研发、抓推广,已成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的重要载体。据统计,全国有300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了省级以上研发中心,近90%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科研成果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的企业占60%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转型升级,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和发展。

此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一个龙头企业可以催生一批小企业,形成一个大产业,带起一座小城镇。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小城镇的财政收入,拉动小城镇市政建设,而且能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增强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让农民增收致富。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业;产业发展;农民收入

我国农业在近40a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发生着改变,并不断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便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农业主流的发展趋势是产业化发展,在这种发展模式当中,在确保农民收入的同时,还能够为其提供更多的经济来源,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此外,农业产业发展还会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更多科学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与质量,使我国农业逐渐向农业现代化方向发展。下面笔者就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影响进行阐述。

1农业产业发展的简介

农业产业发展主要是以市场为其发展导向,以经济效益为其发展中心,优化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要素,并建立规模化、企业化、区域化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形式,从而促进农业的发展[1]。农业产业化从本质上来讲是对传统的农业的改革,不仅是在技术上进行改造,还对其传统的农业产生模式进行了革新,使我国农业逐渐迈向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农业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与传统农业相比较还存在很多特点,如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等。这些农业产业的发展特点是当今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特点,也是其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2农业产业发展对农民收入所产生的影响

2.1农业产业发展中各环节对农民收入所产生的影响

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将会涉及到农业的生产、销售等环节。在生产环节,各地区农民应当综合考虑自身的特点,并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其生产的主要目的进行农业生产与农作物的种植,以免出现重复种植的现象而影响到产业发展的多样化。此外,还可以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确保所种植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具有较高的质量[2]。例如青稞的种植与生产,应当在该地区建立组织机构,鼓励农民能够参与到日常的生产种植当中,并邀请相关的技术人员对其种植技术进行培训与指导,从而为其提供良好的生产条件。在销售环节,应当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利用媒体进行农产品的宣传工作,以便吸引收购企业的注意,使企业能够来到生产基地进行农产品的收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该地农民的收入。

2.2农业产业发展中企业对农民收入所产生的影响

企业在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环节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也具有积极意义。企业规模的大小与为农民所增加的收入两者之间具有正比例关系,也就是说企业的规模越大,农民的收入也就越多。一般情况,农民的获利方式主要是在生产与销售2个环节获利,而企业则是在加工等环节获得利润[3]。企业是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力量,通过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能够不断增加农民所获得的利润,提高农民的收入。与此同时,企业还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充分利用农民剩余劳动力为农民增收。

2.3农业产业的特色发展对农民收入所产生的影响

特色的农业产业结构能够对增加农业收入具有积极作用。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时,应当形成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的发展模式,并建设相应的农业生产设施,例如节水灌溉设备等。通过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避免在雨季时发生洪涝灾害,从而保障农业的顺利的生产。与此同时,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应当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3结语

我国政府开始不断对农业进行改革,形成符合现代化农业的产业结构,使我国农业逐渐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向现代化农业进行转变。农业模式和产业结构的变化都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我国各地农业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当地农业进行改革,并结合当地农业的特点形成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以此增加农民的收入。希望通过本文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所进行地分析,使其能够为增加我国农民收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建.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来自河北省的证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4):28-31,34.

[2]孙新章,成升魁,张新民.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收入和农户行为的影响——以山东省龙口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4(2):510-513.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木文在对农业产业化中政府部门的信息需求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政府部门信息化管理水平的一些对策建议。

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地方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农业生产,并把它和加工、流通、服务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实现农工商贸、产供销服务一体化的新型经营方式。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已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本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和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副产品有效供约束、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当前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业生产者(主要是农民)、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主要是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控部门(主要是农业和乡镇企业管理部门)迫切需要有信息支持系统来提供有效信息服务与支撑。本文对农业产业化中政府部门的信息需求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提高政府部门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以利政府部门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科学决策和止确引导。

1政府部门信息需求的特征

信息是指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法以及关于这种状态和方法的表述,信息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基础。正确认识农业产业化中政府部门信息需求的特征,是加强农业信息管理和引导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和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决定了农业产业化政府部门的信息需求具有如下特征:

1.1综合性

从环节上看,农业产业化是生产、加工、销售等多环节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构成的综合体;从行业来看,它是农业、加工业、运输业、服务业等多行业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其中每个行业也是一个综合体,如农业是小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有机结合的综合体;从地区上来看,它是各乡、各县、各市、各省横向之间和乡、县、市、省纵向之间立体交义、相互作用构成的综合体。总之,农业产业化是多环节、多行业、多层次、多因素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系统整体,政府部门作用农业产业化宏观决策,迫切需要有关这个系统的总行信息。

1. 2战略性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白给农业向商品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种新型经营方式。能不能顺利实现这个转变,是事关农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政府部门对农业产业的总体布局和发展走势方面的信息需求特别迫切,以利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政策措施等。

1. 3动态性

一切事物都是在运动着的,农业产业化系统的运动性和可变性,就是其动态性。动态性特征要求政府部门在把握农业产业化系统运动和变化的情况下,如何调整、实现整体目标,并重视改进和完善信息系统,注意信息反馈,随时进行调节和控制。政府部门密切关注着农业产业化系统可能发生的变化情况,以便有效地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动态管理。

1. 4区域性

由于各地区自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教育程度、社会环境条件的差异性,使得各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自己鲜明的区域特色。区域性特征要求当地政府部门侧重收集、掌握与白身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

1. 5层次性

从农业产业化系统来看,可分为系统、分系统、子系统等多层次。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管理部门来看,可分为中央、省级、市地级、县市级、乡镇级政府部门。各级政府部门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信息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乡、县市级政府部门对微观、中观层次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信息的需求比较强烈;市地级、省级、中央政府部门对中观、宏观层次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信息的需求比较强烈。

1.6开放性

农业产业化系统是个开放系统,不但要从系统外输入资本、技术、人才等,而且要把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等向系统外输出。开放性特征要求各纺政府部门不仅要收集农业部门的信息,而且要收集科技、经济、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等部门有关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息:不仅要掌握本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而且要掌握外地区、全国乃至世界农业产业化发展特别是国内外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市场动态信息。

1.7实践性

政府部门收集、处理、传递和利用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关信息的目的性是很明确的,就是要提高农业产业化宏观决策的科学性、止确性和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针对性、有效性。因此,政府部门的信急需求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实践性特征使得政府部门密切关注农业产业化的现有条件、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方法与利益关系、农业产业化中的信息支持系统建设等农业产业化实践中遇到的难点与热点问题。

1.8多样性

政府部门信息需求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其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即信息需求的多样性。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从信息需求形式上看,有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二是从信息需求范围上看,有部门的、行业的、地区的、国家的、国际的信息:三是从信息需求内容上看,政府部门的信息需求包括政策信息、科技信息、经济信息、市场信息和管理信息等。

2关于提高政府部门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建议

2. 1加强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

信息资源的拥有量和开发利用水平是农业产业化决策的基础;数据库资源的拥有量和开发利用水平是农业产业化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应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建设农业资源数据库、农业生产信息数据库、农业市场动态信息数据库、龙头企业数据库、农业产业化人才库、知识库、思想库等。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上程,需要统筹规划,有序发展。省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规划、协调、指导各地建设具有各自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数据库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目前,江苏各地在政府统一规划下,建成了各具特色的数据库。如,宜兴市陶瓷批发市场动态信息库、张家港市羊毛衫批发市场动态信息库、吴江市丝绸批发市场动态信息库、灌云县棉花主副产品深加工及产业化数据库、邳州市银杏产品深加工及产业化数据库等。

2. 2加快政府部门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

铁路和公路是工业社会发展的命脉,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命脉。当今,建设信息网络,上网信息,并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的大事、实事。首先,农业和乡镇企业管理部门要加快办公和信息系统建设,并与上下级农业和乡镇企业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连通。江苏省2000年将现代农业住处体系建设作为为农民办的20件实事之一,江苏省农业信息网从无到有,在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市场信息收集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目前已成为国内一流的农业网站:其次,要逐步实现与经济住处网、科技信息网、教育科研网、电信网、广电网、因特网的互联互通,以便动态地反映各国、各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及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进行监测、预警,提高政府部门的办公效率、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

2. 3明确各级农业信息管理机构的职责

各级农业信息管理机构除为本级政府农业产业化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制定本地区农业产业化信息发展规划、计划和有关政策法规,组织、协调、引导下级农业信息管理机构开展业务工作外,在收集、处理、传递、利用信息方面又有所侧重。国家农业信息管理机构侧重于收集和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宏观信息:省、地市级农业信息管理机构侧重于收集和省内外、市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中观信息;县市、乡镇级农业信息管理机构侧重于收集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微观信息,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典型经验与教训。

2. 4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信息咨询服务

农户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一般因其规模小、实力弱、难以拥有稳定的市场和技术等方面信息的来源渠道,因此容易导致生产、经营决策的失误,或者不能及时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其市场竟争能力。针对农户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在这方面的需求,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县市、乡镇级政府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区农业生产和加工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收集它们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并经过一定的分析加工后为农户和加工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这既是在一些市场经济国家中取得成功的有效做法,也符合中国实行政府部门职能转换的大方向。如南京市六合县开办了全市第一家农业信息台,该县农民通过境内任何一部电话,拨通“95100”这个特殊号码,根据语音提示就可以查询到有关农林生产、技术和市场的信息,现己成为该县农民调整结构的好参谋。可见,开展信息咨询服务,可以改变当前在农业信息管理机构中普遍存在的“重信息资源建设、轻信息资源利用,重计划任务的完成、轻市场信息需求服务”的现象,从而有利于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业 产业化 经营 发展对策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各地开展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全国整体来看,总体上还存在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因素,要使我国的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对策。

一、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观念制约。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在思想认识上,从未把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对待,忽视了对农业产业特点的研究,我国农业是一个没有健全的产业体系,产业内部缺乏联系的产业体系。

2.利益问题。不少地方推进农业化经营的步伐慢,难以形成联合体,其中计较利益得失往往是其主要原因,这里有龙头企业与基地之间的利益矛盾,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矛盾,加工者与销售者之间的矛盾,带来了利益结构的扭曲和失衡,这是影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3.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优先发展工业政策,对农业的欠账太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当落后,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4.产业链条问题。由于产加销缺乏完善的连接机制,农业生产、加工、销售都没有形成规模,多数农产品仍停留在初级产品上,整体效益不高。

其他制约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因素还很多,比如技术进步问题、农民素质和组织化程度问题、资金问题、农产品安全问题等。

二、推进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对策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取得成功,必须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产业链的内外联系,为相关企业出台一些合理化的配套机制,使其找到自己的生态位,以提高产业链内企业的衍生和孵化的成活率,产业链条内企业在市场机制下进行衔接,达到自繁自育的效果。在具有自我繁育机制的产业链条内,新的企业的形成过程被称为衍生过程(Spin-off),即由前一个在产业链条内工作的企业主(或技术专家或经营管理者)来创办新企业的过程。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企业往往比具有资金优势的企业更产生“下一代”的子公司,子公司与母公司及其客户之间往往都有合同关系化长期交往所形成的“信任与承诺”的关系,他们不需要到产业链条外企寻找合作伙伴,产业链条内企业间的协作分别有以产品为中心、销售为中心、原料共给为中心、承包服务为中心的协作。如果产业链条内核心企业能与国外先进企业合资合作,则会十分有利于整个产业链条在经验技能方面的整体优化。

2.努力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水平。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以技术进步为先导,要求技术进步贯穿于良种、饲料、农产品加工、储备、运销等各个环节。目前,利用动物胚胎移植和分割技术发展胚胎生产、储运和动物高效繁殖,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超级猪、基因工程兔等新品种,使其生产性能大大提高;利用动物生长激素基因转移技术,加快畜禽性别鉴定技术,进行定向繁殖和饲养;改进提高畜禽胴体品质,提高畜禽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大力开发牛、羊等优质草食牲畜的引进和选育;积极开发饲料资源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新途径。

3.完善分配机制,注意兼顾农民利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完善分配机制,探索各个产业组成部分的平均利润,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兴办新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或配套服务体系,延长产业化的利益链条,创造新的附加值,增加产业体系中的利润总量,为实现各个环节平均利润创造条件。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一、日益凸显的发展格局

近年来,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着眼城乡统筹发展、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坚持用工业化思维和理念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实施产业化经营推进战略,通过强化政策支撑体系,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推进力度,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快速提升。以产业组织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主导产业基地初具规模、利益联接方式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加强为主要标志,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目前全市“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综合调查情况,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农业产业组织快速发展,带动能力明显增强。20**年全市成规模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1357个,其中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85家,比20**年(下同)增加533家,年均增加133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57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9家,市级136家。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367.73亿元,利税33.92亿元,同比增长1.83倍、1.58倍,年均增长16.3%和12.1%;其中157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利税分别达到265.5亿元、24.2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的72.2%和71.3%。比较规范的农村中介服务组织462个,年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达到24.9亿元、2.7亿元;农村专业市场发展到210处,年经营额132亿元,其中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达到76处,年经营额87.8亿元。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种植基地面积410万亩,养殖基地规模1.1亿头(只),农户95万户,目前全市已有55%的农户和53%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纳入产业化经营轨道。

二是生产基地规模加快膨胀,主导产业日趋凸显。农产品区域布局和特色优势凸显,初步形成了瓜菜、大蒜圆葱、优质果品、速生丰产林、苗木杞柳、肉鸭蛋鸭、淡水产品、甜叶菊、食用菌和中药材等区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种植业建成170万亩大蒜圆葱、15万亩优质西瓜、10万亩优质土豆、600万m2食用菌、10万亩甜瓜、5万亩甜叶菊、5万亩中药材和5万亩芦笋特色种植基地;养殖业建成1300余处规模养殖小区,年出栏千头的肉牛基地达到1**处,年出栏万只以上禽场2570处,年出栏千头的养猪场670处,年存栏2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基地56处,存栏1600万只肉蛋鸭养殖基地;水产业规模养殖基地发展到700余处,面积24万亩;林果业建成100万亩用材林、90万亩干鲜果品、25万亩苗木花卉和10万亩苗木杞柳基地。

三是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拉长,利益联接渐趋紧密。农业产业化发展由偏重于生产基地建设向基地建设、农产品加工、品牌开发、市场营销多方并重发展,农业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利益联接机制不断完善,订单、合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紧密型联系方式得到更多应用。在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中,通过合同、合作制、租赁等形式与基地和农户进行联接的达到2**家,占30%。从产业构成和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类型看,畜禽养殖产业和出口加工型企业利益联接关系相对紧密。

四是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支撑体系日臻完善。在认真落实省里对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扶持政策的基础上,20**年以来,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农业龙头企业和规模种养基地进行扶持。据调查统计,20**年市和县市区农业产业化财政扶持资金达到9624万元,其中市级财政4000万元。对规模种养基地、农产品质量认证和建立担保组织补贴2382万元,对新建、扩建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扶持和奖励1618万元。

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内涵不断丰富,利益联接方式不断创新,由以龙头企业带动为主向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中介组织、专业协会带动并重发展;功能不断拓宽,由带动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单纯经济功能,向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吸纳劳动力就业、全面改造农业农村农民等经济、组织、社会功能拓展。农业产业化在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现代种植业、养殖业发展,实行产加销一条龙生产,就可以把区域优势主导产业产品不断做强做大,逐步培植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较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地方特色鲜明的强村富民产业。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联合组织分散经营农户共同进入国内外市场,就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种养收入和综合经济收入。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联合组织起来,就可以减少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市场交易效率,有效规避和降低市场经营风险;把特色产业和产品做优做强,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量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就可以把先进经营理念、先进管理方式、先进科学技术等导入农业农村,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五)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带动力量。农业龙头企业是市场经营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参与和带动力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龙头企业在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通过对农民的教育培养,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支持,以及对农村组织结构和治理方式的影响,就可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同步推进,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三、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深入分析思考,农业产业化经营进入建设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进一步深化提高面临着十分突出的制约因素和不容忽视问题。

一是要素素质提高和组合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基地农户、政策支持以及市场引导等多个要素有机配合。目前龙头企业综合素质和企业家社会责任、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发育、基地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法律意识、政策支撑能力和配套程度、市场建设水平和规范化程度等,都还有不适应和需要进一步完善提高的问题。

二是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问题。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产业领域不断拓宽,由单纯种植业向农林牧渔业延伸;产业链条不断拉长,由生产环节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拓展,由产品粗加工、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系列加工发展;产业功能不断扩展,由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单纯经济功能,向发展产业、改造农村、培养农民综合功能拓展。这一系列重大深刻变化,要求农业产业化由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的低层次向现代农业、现代科学管理方式的高层次转化升级。

三是农业产业化组织创新问题。农业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有赖于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创新和提高,特别是担负桥梁纽带作用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服务发育发展。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生产合作社、专业协会和行业协会、农民经纪人队伍发育滞后、环境不优、政策支持不够等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制约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四是利益联接机制完善问题。利益联接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持久发展的关键。目前,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联接机制不健全、联接关系不紧密的问题十分突出,是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的瓶颈制约,已成为新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五是综合作用发挥问题。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带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经济功能相对发挥较好,但带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培养现代新型农民、改善农村组织结构和乡村治理方式、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社会功能作用发挥不够,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四、深化升级的对策措施

针对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的形势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要求,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化升级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各级扶持农业产业化政策措施,突出工作重点,狠抓关键环节,搭建平台,配套政策,完善机制,培育典型,培育队伍,营造环境,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搭建一个平台,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保障体系。根据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各级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决策指导和组织协调力度,搭建起一个高层决策、高效运作、高水平管理的发展平台,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制定政策和研究重大问题;设立专门办公室,负责调度指导和日常管理。

二是出台一套政策,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政策支撑体系。根据中央和省1号文件对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立足实际,认真总结汲取原来扶持政策,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制定扶持力度更大、扶持范围更广、扶持效果更好、更具操作性,包括财政扶持、税费减免、金融支持、费用优价、服务支持等在内的配套政策。

三是完善一个机制,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发展体系。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以完善利益联接机制为核心,逐步建立健全经营行为约束机制、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利润返还机制、矛盾问题化解协商机制,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的创新发展,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发展体系。

四是培育一批典型,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舆论引导体系。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认真总结培养一批不同地域、不同产业、不同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典型,特别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典型,通过新闻媒体和现场会、报告会、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多渠道进行宣传推广,逐步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典型示范和舆论引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