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建设背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 旅游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旅游创新是城市整体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科技在创新旅游产品、旅游服务和旅游管理等方面的显著价值,以及科技旅游对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抓手作用,提出发展科技旅游是创新旅游的核心,并就如何发展科技旅游提出建议。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科技 旅游
“旅游”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词汇,人类需要用发展的眼光不断更新对它的认识。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该怎样认识旅游?如何创新旅游呢?
一、创新型城市建设中“旅游”的价值
1.经济价值
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积累资金,引进技术和人才,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旅游业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在城市发展中的产业地位非常突出。以上海为例,2003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4%,2004年上升到6.0%,到2005年上海市旅游总收入达到1604.26亿元,增加值548.26 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6.2%。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也相当明显。新疆的布尔津县,2005年接待游客共62万,旅游总收入4.8亿,占GDP的39.5% ,拉动GDP 增长11.7个百分点。
2.文化传播价值
“一个人旅游的经历及感受会以言语语言和非言语语言方式,以口语形式和文字形式去影响别人。并且他可能在一切适宜的场合完成对他人的宣传,而不论其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接受信息的人会成为信息的再次传播者,遂形成逐次非定向信息扩散。”旅游不仅将目的地文化传播出去,也将客源地文化传播进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因此,旅游是形成创新文化和营造整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创新环境的一条重要途径。
3.科普价值
传统观念一直将教师课堂教学视为传授科技知识、培养科技人才的主要途径,而事实上这种教育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相比之下,旅游的科普价值突出表现在它能够呈现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科技知识,同时旅游过程寓教于乐,有利于科技知识的传播和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科技旅游是创新旅游的核心
科技旅游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技旅游是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旅游的各个要素,包括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目的是使旅游者享受到现代化、高品位的旅游经历,满足他们“求新、求知、求乐”的心理需求。狭义的科技旅游是指以现代科技为主题的科技科普游。如:2001年5月18日正式启动的“广州科普之旅”, 京北出现的科学文化旅游带以及上海绘就的六大科技工业旅游区。
1.依靠科技是创新旅游的根本
(1)依靠科技创造旅游新产品,丰富旅游市场
普恩的可塑性理论认为,旅游目的地要想不断提高竞争力,就必须保持可塑性,即永远的创新、不断的变化.旅游产品是可变的、可细分的、可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塑造的,产品创新是市场策略的关键,这主要在于新产品的开发。科技的发展为旅游产品的创新提供了便利条件。一方面,科技成果的大量涌现为旅游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利于旅游新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将现代高科技应用于原有的旅游产品之中,将进一步提升景点形象,极大丰富产品内涵,使旧的产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依靠科技提高服务水平,带动消费者需求
旅游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这其中任一环节的服务不到位都可能影响到消费者的旅游体验,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消费需求。众所周知,科技的发展已经带来了便利的交通和优良的食宿环境。事实上,如果将科技应用于景点呈现和导游讲解服务之中,就更加能使游客拥有一段美好的游玩体验。
(3)依靠科技创新旅游管理,促进旅游业发展
旅游管理既指政府的行政管理,也指企业的经营管理。完善合理的管理体制机制是旅游业沿着正确的轨道有序发展的保障,同时灵活有效的管理方法也是旅游业永葆活力的必要条件。管理要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制宜,科技的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播,极大的改善了政府和企业的管理时效;同时网络平台的构建加强了政府与企业间的交流与互动,能够更加充分的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主体和企业的发展性主体的作用。
此外,如何处理好发展旅游业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是近几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用技术手段解决问题是必不可少的途径。例如,上海市依靠高新技术的开发成功治理苏州河的污染问题,美化环境的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2.科技旅游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有力抓手
(1)科技旅游促进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增强城市自主创新能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是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城市关键之中的关键。
科技旅游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和休闲为一体,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①旅游者是在旅游过程中接触科学知识,相比较于课堂教学、报告讲座等,学习效果更加显著。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影响感受性,影响知觉、记忆和思维。相对于其他传播方式,旅游所带来的愉悦的心理环境使信息接受者没有太多的戒备心理或敌对心理,因而有利于信息的接受。②科技旅游具有直接性,它通过实物或者模型向旅游者传授科学知识,通过实地观赏或模拟来展示现代科技的魅力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力,这种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促使主客体的双向交流,达到普及科技激励创新的目的。此外,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旅游这种方式更具传播优势,有利于公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
(2)科技旅游推动城市旅游业发展,促进创新资金积累和创新资源聚集
科技旅游符合市场导向,具有强大吸引力,对于提高城市经济收入,吸引创新人才和创新技术有重要作用。①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断提高,他们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展示和罗列上,更加求新求异,追求高品位的知识性强的旅游体验。②现代科技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科技手段创新旅游产品的表现形式,利用科技成果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创造更具特色和更加舒适的旅游环境,这越来越成为现代旅游市场的竞争点。③环境恶化、能源短缺是这个时代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现代高科技应用于这一问题的伟大成果正在一个个闪现,这是人类的骄傲,必将成为新时代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
三、关于发展科技旅游的建议
1.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开发旅游新产品
开发旅游新产品,首先要以主题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各项科技成果,开发以“科技”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并加以包装,对原有科技成果进行二次发掘,如创新表现形式,开发体验型、参与型的项目,景点解说服务专业化、科技化等。以创新带动需求,以高品位引导消费。
2.优化导游解说系统,充分发挥旅游的科技科普功能
在旅游过程中,先进、专业的导游解说系统能够增进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增强主客体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充分发挥旅游的科技科普功能。在导游解说系统中,导游词非常关键,它直接反映旅游产品的内涵。对于科技景点,要着重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技影响编入解说词,重点突出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作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晦涩的专业知识传达给游客。
3.拓展客源市场,发挥科技旅游后发效应
农民和工人是最基层的劳动生产者,他们的科学素养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发展。近年来,农村人口的出游率不断增加,显示了他们的出游愿望。各城市应努力拓展客源市场,通过各种途径吸引西部地区客源,吸引农民和工人加入到科技旅游的行列当中,发挥科技旅游后发效应。另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中小学生应该成为科技旅游的主体。
4.将科技旅游与商务旅游相结合,塑造城市旅游新形象
商务旅游是都市旅游中最重要的活动,在带动目的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有利于城市形象的宣传。发挥科技力量优化商务旅游环境(如设施、安全、经济等),使商务旅游从一开始就成为一次“科技游”。
参考文献:
一、生态社区建设的系统构成和服务体系
(一)建筑节能系统
1.建筑节能是生态社区主要标志
人类的能耗主要有建筑能耗、运输能耗和生产能耗三方面,其中,建筑能耗约占总能耗的40%,是生态社区最重要的部分。世界各国生态社区最重要特征是采用最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与方法。如,德国法兰克福作为生态城市,最早诞生了欧洲的被动节能房屋技术。瑞典建设生态城市的典型经验,是通过木制保温房自身的隔热性实现了房屋的取暖和防暑。
2. 社区建筑节能的技术构成
社区建筑节能技术有五种类型:一是被动房技术,主要特点是增加建筑物维护结构的保温系数,减少建筑物冷桥、热桥的冷热耗散。二是热辐射技术,主要特点是通过屋顶或地板下冷热水管的辐射,取代传统取暖用的热对流技术,所用水温比传统制暖的约80度水温降低了近50度,大大降低能源消耗。三是地暖技术。四是保温门窗技术。五是新风系统技术,这种系统由进风道和出风道组成,进风道的新鲜空气通过过滤、加湿,出风道在排出废气过程中与进风道实现冷热交换,进而实现室内空气的恒温、恒湿和清新。
(二)可再生能源系统
生态社区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采用绿色、可再生能源替代石化能源,减少碳排放和温室效应,建立起可持续的能源供给体系。一是太阳能,包括太阳能光伏和太阳能热水器,同时利用太阳能集热为地源热泵存储热能;二是地热、地冷系统,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既能供热又能制冷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系统。三是水源热泵,是利用地球水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转换的空调技术。此外,还有空气源热泵、风能和核能等。
(三)公共空间和绿地系统
社区公共空间对社区居民的社会交往和归宿心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社区公共空间设计,将有助于社区分担城市的功能,其系统包括:第一,绿地系统。既要有中心绿地系统,还要有分散绿地规划建设;不仅要绿化建筑体,还要绿化庭院,增加社区居民融入自然的范围;考虑社区建筑区间的空气流向和可流动性,便于社区空气净化。第二,社区公共休闲空间。包括社区住宅楼房之间的公共小庭院系统划分、社区内规划合理的街道宽度。
(四)垃圾污水循环处理利用系统
根据目前国际生态社区的经验,在生态社区建设封闭式全自动地下废物收集系统,由垃圾焚烧和废水余热回收的能源用于城区采暖。市民的生活污水和废弃物经处理后能产生沼气,为汽车提供了燃料。
(五)产业及公共服务系统
一是产业服务系统。全球典型的生态城区,像德国的弗莱堡市、奥地利古兴市等,其生态产业为本地就业提供了日益扩大的空间。二是公共服务与管理系统。生态城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环境治理、社会服务、社会治理为城区的生态建设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制度保障,体现了市场背景下政府公共职能的准确定位。生态城区公共系统的空间布局规划和职能设计需要与城区建设在空间上协调,以提高公共系统的运行效率。
(六)道路通行系统
一是社区人车分流系统。在国外成熟的生态社区的道路交通体系中,行人和自行车拥有优先权。在社区人行通道上,儿童、老人没有任何交通危险。目前,我国的社区道路带有明显的机动化时代特征,道路主要是为机动车通行便利而设计。生态社区显然是后机动化时代的产物,应该为逐步到来的人行时代和非机动化时代提前构建道路系统。
二是自行车出行系统。生态社区的一个标志是自行车等非机动交通工具的比例高于其它社区。自行车在社区的地位反映了社区生态文明的程度。国外生态社区对自行车的重视表现在,居民楼一层基本上是作为开敞的自行车停车场所,旨在鼓励居民尽量使用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因此,社区道路系统中应该有专门的自行车道,楼宇间、楼宇内或地下室的自行车停车场的容量按照每户两辆自行车的空间来设计。
(七)社会人文系统
社会人文环境是生态社区的精神和灵魂。生态社区不仅是一个接近自然的人工系统,也是一个具有人文特质的社会系统。生态社区不仅提供自然、清新、优美、便捷、舒适的自然物质环境,还提供个人自主、人与人之间和谐、互助、关爱和共享的氛围,增强人们的幸福感。每个生活在生态社区的居民都应享有社区事务的话语权和终极决策权。社区的社会人文环境系统体现在四方面:一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高度关注和参与;二是社区邻里沟通工作;三是社区文化活动的普及推广;四是社区居民自我管理。
二、生态社区建设是北京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
(一)生态社区是生态城市系统的重要基础
1.人居系统是城市系统最重要的单元
城市生态系统包括大气系统、水系统、绿地系统、产业系统、人类流动系统以及人居系统等方面,其中的人居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具体体现就是生态社区,也被称为绿色社区或可持续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系统,强调人群聚落(“社”)和自然环境(“区”)的生态关系整合,是居民家庭、建筑、基础设施、自然生态环境、社区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
2.生态社区体现生态城市的核心价值
生态社区由数个生活小区组成,通常容纳数万人口、范围在2平方公里以上。生态社区作为城市人居系统的基本生活单元,在城市生态系统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首先,生态社区是生态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具体体现。目前国内外建成的生态社区都具有空间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特点,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有序的空间环境。其次,生态社区构建了环境支撑系统,在社区范围内实现了自然系统与人工系统的有机融合、绿地系统与建筑系统的合理布局,绿色能源供给系统与能源节约系统的有效配置。再次,生态社区成为凸显生态城市特色的组成部分,体现了生态城市的主要功能。
3.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项目突出了生态社区的发展导向
自1986年江西宜春市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以来,截至2012年7月, 97.6%的地级(含)以上城市和80%的县级城市提出以“生态城市”或“低碳城市”等发展模式为城市发展目标。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尝试这方面的规划建设实践。
(二)生态城市是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和价值取向
1.生态城市是北京城市发展定位的要求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立了北京城市发展目标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明确了北京特殊的城市性质和发展定位。在现代生态文明发展阶段,首都是一个国家人居环境的代表,也是国家生态竞争力的展示。目前,世界生态环境评比中,德国首都柏林以其城市绿地面积数位列第一。因此,生态城市目标是北京城市的发展定位和价值追求。
2.生态城市是破解北京城市发展瓶颈的必然路径
北京城市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管理瓶颈。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绿色空间萎缩等,降低了城市发展质量,增加了城市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加之越来越频繁的城市灾害和公共危机,生态宜居、城市安全保障已经成为现代城市运行的首要目标。
3.生态城市是北京城市发展转型最重要的推动力
上述问题的出现,既有城市资源过度聚集的原因,也有产业类型和产业体系的原因,但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原因,是过于注重城市功能分区带来的人口、交通和环境问题,是产业导向型城市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后果。这种发展模式注重城市功能分区和产业集聚的空间经济效益,对城市交通、环境支撑考虑不足。北京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金融街及周边的交通压力、北京通州、大兴和昌平天通苑的“睡城模式”(以居住区为主)都说明了这一点。
(三)生态社区建设已经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
1.生态社区成为提升北京城市化发展质量的依托
当前,北京正处于由一般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型过程中,生态社区将成为这一转变过程中的重要部分。生态社区在特定范围内建立起了现代城市运行的生态系统,包括能源系统、废物利用系统、绿地系统、公共空间系统、人居系统、公共服务系统、路网系统及交通系统等,完善了城市的功能,丰富了城市化的内涵,提升了城市化的质量,在社区范围内实现了生态城市的目标。生态社区为社区居民创造了清洁、舒适、自然的最佳生活环境,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2.生态社区成为北京城市更新的重要载体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的一个自然阶段。随着北京城市产业升级,产业空间布局调整,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等,都将带来北京城市的更新和发展。特别是北京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产业规模和人口规模扩大,需要通过城市更新,扩大城市空间规模,拓展建成区面积,提升城市的承载力。过去北京城市更新发展的主要模式是摊大饼式的向外扩展,而没有采用组团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产业布局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协调性不够。国外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在城市更新中注重新城建设,以新城为载体实现产业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同步。以生态社区为重要内容的生态城建设为新城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提供了支撑。
3.生态社区是推进北京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
新型城镇化是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北京的城市化具有明显的异地城市化特征,一方面约有700-800万的外来人口拉升了北京的城市化率,同时又有不低于这一数字的瞬间流动人口在北京城区活动,另一方面是北京远郊区县的大量农村人口没有跨进城市的门槛,其城镇化更多表现为土地的城镇化和房地产造城运动,相当部分建筑能耗高,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全,社区绿化率低,道路交通布局不合理,社区空间格局不科学,生态性、宜居性低。这种模式实际上依然在重复过去城镇建设的老路,需要通过生态社区建设,提升北京郊区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增加对人口的吸引力。
4.北京生态社区模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比较典型的生态社区有丰台长辛店低碳生态社区、石景山远洋山水绿色生态社区和石景山五里坨生态社区等。这些社区在生态建设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初步建立了五个系统:一是社区公共交通系统和出行系统,几乎不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部分社区小区的建筑节能、节水系统和可再生能源系统;三是建立了人车分流系统;四是社区绿化景观系统和自然湿地环境系统;五是社区垃圾污水处理系统。
三、北京城市发展中的生态社区建设思路
生态社区展示了一种新的生活模式,提出了城市建设的新目标和新路径,将极大地改善城市生活品质,对提升北京城市发展质量带来深远的影响。
(一)制定符合实际的生态社区建设规划指导体系
生态社区建设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系统工程。对生态社区系统不仅需要价值认同,还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和运作能力,更需要政府和专业机构的系统规划和设计指导。目前出现的冠以生态社区名义的房地产项目,其中许多缺乏生态内涵,政府和专业机构指导功能缺位是一个重要原因。北京生态社区建设规划指导体系包括社区公共空间规划指导、社区人居系统规划指导、建筑节能设计指导、绿地系统规划指导、绿色出行指导、废物循环利用规划指导等。
(二) 制定生态社区建设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目前各地的生态社区项目千差万别,重要原因是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标。现有的生态社区标准主要是参照生态城市标准,后者有无数个版本,许多标准和指标直接来自文明城市、宜居城市、田园城市、绿色城市、智能城市等不同领域的评价系统。目前生态社区评价指标和标准存在问题,一是指标体系对生态社区的指向性、对应性不足,影响了评价的全面性,难以突出社区建设的生态导向;二是生态社区指标的分级指标不足,对社区生态建设的指导力弱化;三是生态社区的评价标准的定量化有待加强;四是生态社区评价指标和标准体系的国际参照性和开放性不够。
(三)建立和完善北京生态社区建设的动力机制
生态社区建设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建设生态社区的动力来源于对生态社区的认识和理解,也来源于政府的激励机制。政府应按照市场机制的运行特点,建立生态社区建设的动力机制,包括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励机制有两类:一是财政手段,包括生态补贴政策、环保补贴政策、绿化补助政策;二是无形资产授予:包括授予生态社区名誉、称号、品牌认可、资格认证等。约束机制有两类:一是建设规划审批要求,包括建筑能耗要求、社区绿化率要求、社区雨水回收系统要求等;二是社区建筑验收达标要求等。
(四)建立生态社区建设服务平台
建立生态社区建设的信息服务平台,旨在提供国内外社区建设的新模式、新经验,介绍国家对社区建设相关的节能、环保项目的支持政策等。
建立生态社区建设的技术服务平台,旨在展示与社区建设相关的生态技术、环保技术,介绍相关产品和企业,建立网上专家咨询服务平台。
建立生态社区建设的融资服务平台,旨在建立各类产业基金、节能环保基金等融资平台,建立生态社区建设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帮助企业克服生态社区建设的资金瓶颈。
(五) 推进生态社区建设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现代节能环保技术设备是生态社区建设的技术基础。生态社区建设中大量使用的节能设备、环保设备、可再生能源设备、保温墙体材料、保温门窗等产品,其自主生产加工基础还比较薄弱,完全依赖产品设备进口成本高昂。因此,当前亟需建立生态环保的技术体系,加强相关领域的研究,为北京生态社区建设提供技术适用、价格合理的设备系统。
四、寻找生态社区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生态社区建设规划与新建小区建设规划相结合
未来新建小区规划要求一定的小区规模,避免分散的房地产开发。可以参照国外的社区开发建设模式,在统一规划的新社区里由不同的开发商分片开发。规模化的小区开发可以实现生态社区的系统建设。同一开发商的项目由不同的建筑商施工,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多种建筑形态交错的社区人居系统。
(二)生态社区建设与新城建设结合
相比建成区,结合北京新城发展推进生态社区建设具有可行性。
北京的亦庄、通州、顺义正在进行新城建设,其中规划有大量的居住区项目。这些地区原有自然环境条件良好,绿化率较高,人口密度较低,有足够的可规划空间。将新城居住区规划与生态社区规划结合,以提升新区的生态化程度。
(三)生态社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
近二十年来北京的城镇化发展与全国许多地区一样,走了一条土地城镇化道路。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环境优美、生态良好、节能环保、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生态社区建设必然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不二选择。可在北京近郊和远郊区县选择试点城镇,研究北京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推进生态社区建设的政策和路径问题。
(四)生态社区建设与北京城乡结合部建设结合
北京城乡结合部当前面临外来人口大量聚集、建筑无序、人居环境脏乱、垃圾处理负担重、秩序混乱等诸多问题,成为城市治理的一个难题。治理城乡结合部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改变这一地区的人居环境,建成环境整洁、秩序规范、生态宜居的城市边缘地区。这也是生态社区建设的目标。因此,在北京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的城乡结合部进行生态社区建设,在此过程中同步完成城乡结合部治理目标。
参考资料:
[1]毕光庆.新时期绿色城市的发展趋势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0(4):232.
[2]陈浮、陈海燕.城市人居环境与满意度评价研究[J].人文地理,2000,15(4):56.
[3]陈静、尹卫红、张景秋.宜居城市与北京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J].北京联合人(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15-18.
[4]贝恩特・达勒曼、陈炼.绿色之都德国弗莱堡――一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范例[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
[5]董宪军.生态城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21.
[6]顾文选、罗亚蒙.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J].北京规划建设,2007(1):7-9.
[7]郭根.中国健康城市建设报告NO.1[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8]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5(10):45.
[9]雷翔,欧阳东.人居环境的地域性与可持续发展[J].建筑学报.2006(3).
[关键词]北京;世界城市;挑战
[中图分类号]D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70(2010)04-0089-05
一
建设世界城市,自上世纪以来一直是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北京所欲建成的世界城市,就是经由区域性的国际城市,再建成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比肩的位居世界前列的城市。北京世界城市的目标经过了大致如下的孕育过程:(一)初步提出。上个世纪80年代末,北京组织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在确定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时,形成了要建设成为与上述五个城市(当时还加了一个莫斯科)比肩的世界中心城市的初步想法(见《首都发展战略研究》1988年)。囿于当时北京的发展条件和水平,以及整个国家的总体状况,北京要位居世界城市行列的远大目标当时被认为还是很遥远的未来愿景。(二)深化认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中国开放的拓展、北京国际交往的增多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关于城市发展目标的认识和表述变得清晰,在原有基础上提出了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加快追赶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的设想,那时北京关于追赶的目标城市中已删去莫斯科,原因是苏联解体,俄罗斯弱化,莫斯科逐渐丧失了在冷战时期一度作为世界城市的影响力而被边缘化。这一时期虽然明确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但是在论及如何实现愿景时还是比较谨慎。期间比较明显的变化是,北京关于国际城市的研究有所增多,统计部门和一些研究机构已开始注意国际城市的衡量指标,并进行一些比较研究。1997年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了《世界大城市社会指标比较》,选取世界85个城市的52个指标进行了比较,尽管这个比较的指标收集尚不齐全;资料的年份参差不齐;城市包括范围和统计指标口径不尽相同:指标项目的设计有待商榷。但是对于帮助北京判断自己在国际城市中的地位和差距,提供了一些参考。总体上说,这一时期,从目标角度看,北京城市发展更多着眼于现代化及相关指标值而不是世界城市,这是北京在人均GDP不到一万美元,相关现代化基本指标尚未达标之时的自然选择。当然,现代化与世界城市虽然两者有相一致的地方,但是内涵却有比较明显的差别。现代化是世界城市的基础,世界城市则是具有世界性影响力和控制力的特殊的现代化大城市。现代化城市不一定就是世界城市,要成为世界城市当然首先要实现现代化。总体观之,上世纪80年代末和整个90年代,北京关于国际城市、世界城市虽有不少思考,但仅限于一般的课题研究,并未正式成为规划或决策文本。(三)清晰定位。进入新世纪后,2000年北京制订“十五”规划,确定了“新三步走”战略部署,提出到2010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框架: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时,成为当代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其实就是指世界城市。其后,2005年中央批复《北京总体规划2004至2020年》,确定城市目标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在“十六字”目标中,国家首都和文化名城显然是北京现状的描述而不是欲达目标,国际城市和宜居城市含有目标意味。当时,各界对北京能否实现宜居的关注和议论比较集中,疑虑较多,惟国际城市议论较少,基本认同,多认为只是所需时日问题。2005年版的规划中关于北京城市未来目标的实施大体延续了“十五”规划的新三步,也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步是构建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第二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十五”规划是初步建成);第三步到2050年成为世界城市(“十五规划”: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至此,北京城市最终要成为世界城市的定位才算正式确定。
综上所述,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城市,其实是北京城市发展一直追求的长期目标,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孕育才逐渐成熟,体现了北京对自身定位的自觉意识和自我期许。在此基础上,北京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判断:北京已进入全面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新阶段,正式开启向世界城市目标驶进的航程。
二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既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又有现实因由。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综合实力大大提升,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影响力增强,开始由世界边缘逐渐走向世界中心。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发展的强劲势头和巨大潜力以及其对全球发展的重要拉动作用。中国要实现复兴,迈向世界中心,已呈不可挡之势,与此相应,其必然推动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金融管理中心的首都北京,成为世界城市。从北京自身来讲,自筹办奥运会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建设、国际化程度、现代化水平、城市美誉度等都大大增强和提高,已经成为世界注目的东方大都会。可以说,北京加快世界城市进程,主客观两方面条件都已具备。可以预料,中国走向世界中心、实现伟大复兴之日,就是北京成为世界城市之时。
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已经明确,那么。未来的北京要建设成为什么样的世界之城?又该怎么建设呢?这是各方关注和议论的焦点。让我们先来看,现在普遍认同的四大世界城市,它们成为世界城市的历史背景。伦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是最早的世界城市,凭借产业革命的先发优势和大英帝国的坚船利炮把它的影响带到全球;纽约是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兴盛,因二次大战后建立的世界经济秩序而雄霸全球;东京可以说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上世纪60年代末随着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开始跻身世界城市;巴黎则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科技、时尚的适时不断的有机结合,从工业革命开始一直保持世界都会地位。曾经是世界城市的莫斯科,则以其规模、实力和历史文化,犹因其代表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时期曾位居其列,亦随冷战结束而淡出。实际上,上述五个世界城市,在东西方对立、全球化未及时代,其影响力主要局限在各自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军事、经济范围,都称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世界城市。直至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东西方开始和解,全球化成为主导潮流,世界城市才正式登场,显示出真正作为世界城市的作用和影响力。今天,北京要成为地球上新兴的世界之城,与以往世界城市出现不同的是,这是在21世纪的背景下,在全球化迅猛发展,孕育新的科技革命的时代,且伴随一个古老大国的复兴。因此,北京作为新兴世界之城,可能而且应当在多个方面呈现与以往世界城市不同的内容。可以预见,21世纪,是世界酝酿新的科技革命、产生新的理念、诞生新的城市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时代,也是世界格局将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21
世纪中叶的城市将会在城市形态、工作、生活、起居方式、能源、交通、通讯等方面发生革命性变化。基于此,北京要建设成为未来的世界城市,指导思想要立足于21世纪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新发展,体现东方文化特色,不能简单复制以往世界城市,更不能重复世界城市曾经走过的弯路,把教训当经验。那么,什么是21世纪的世界城市呢?首先,在发展取向上,要能引领21世纪城市发展方向、体现21世纪城市的发展理念;其次,在发展水平上,要能反映最先进的科技创造和应用,最先进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再次,在经济发展方面,要采用绿色、低碳、低耗、可循环的新的发展方式、确立先进的模式;最后,在文化和价值观念上,要能实现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融合,实现东方文化的世界化。也就是成为一个具备鲜明东方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绿色的、科技的、富足的、时尚的、人文的新型世界城市。
三
要建设成为世界城市,北京有着良好的条件和机遇以及真实的现实需要,但同时,也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挑战一:城市扩张与限制的矛盾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否意味着要延续现有超常扩张的发展方式?这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建成区面积从40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近1200平方公里,几乎是原来的三倍;人口从780万增加到2000多万,也是原来的两倍多,其中一半以上人口聚集在主城区,首都功能核心区每平方公里有22546人;机动车则从60多万辆增加到400万辆,是原来的6倍多。北京城市屡超规划的扩张给城市资源、环境、交通、治安、日常运行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问题是迄今为止,北京还没有找到控制城市继续快速扩张、功能继续增强的比较合理有效的办法:城市规模扩张式建设格局依然在延伸,流入人口以每年60万速度在增加,机动车每年增加50多万辆,每两年就增加100万辆,而且北京机动车使用频度要比其它世界城市高出几倍。显而易见,如果再按目前这样扩张下去而不加以控制的话,仅过10年以后,静态估计北京的人口就将会接近3000万,机动车900万辆,建成区扩充到1800平方公里。而再过30年,等到2050年,北京将会膨胀成什么样?那样的城市在未来将如何生存?不堪想象。勿庸置疑,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必然不能延续简单的扩张式发展路径,而需要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必然不能听任扩张冲动的主宰,而要规之以发展理性:必然要在疏解城市功能、增强可持续发展方面走出新路子。一句话:不能只做加法,还要做减法。
以此为计,放眼未来,如何把北京当前正在进行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发展、新城建设、南部地区发展和新机场建设等增量发展纳入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长远规划中,进行科学谋划;如何审慎地、理性地、前瞻地规划控制现有中心城区已有的功能和诸多中心,而不是一味地强化:如何适时处理好控制外来人口与实现居住和户籍、教育、医疗、社保平权的关系:如何在优化环境和交通与遏止发展冲动之间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都需要有新的视野。诚然,在一个长期大一统的国度的首都,放弃高大全的思维模式并不容易,无论是对于决策者还是一般民众。但是,不管怎样,在走向世界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记住城市学大师刘易斯-芒福德的警示:切不能把特大城市本身作为目的,追求过度发展,生命和健康远比钢筋和水泥更重要。
挑战二:单城突进与区域协进的矛盾
世界城市,通常都以发展水平较为接近的都市圈形式出现,北京也不能例外。可以预料,世界城市目标的凸现,客观上一定会助推北京城市进一步扩张,功能更加强化,加速北京对各种优质发展资源的吸附和聚集,很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与周边地区的差距。
长期以来,北京的发展呈“孤城突进”之势,北京与周边地区发展存在很大落差,环京周边100公里的区域内,存在着大面积贫困带,这些地区多处于半干旱和半湿润过渡气候带,山贫土瘠、沙化严重、盐碱遍地,几百年来一直就是穷困地区,像这样在首都周边存在贫困带的现象在世界上是极为少见的。环京八市石家庄、廊坊、保定、唐山、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与北京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八市经济总量加总大致与北京相当,即使直辖市天津,与北京相比,发展水平也有一定差距。纽约、伦敦、东京、巴黎大都市区的发展同质化程度很高,大都市圈内的发展水平都很接近,为它们成为世界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即使国内具有成为世界城市可能性的上海,其所在的都市圈同质化程度、区域成熟程度也明显高于北京都市圈。即便如此,北京还要在能源供应、城市用水、人力资源、城市大环境治理等方面吸附周边地区。实际上,作为800年的古都,不管是封建时代的京城也好,还是作为社会主义的首都,北京城的繁荣从来不局限于京畿圈的供养,而是仰仗于威权治理下的首都经济模式,聚集全国的优质资源,调用各方的要素。如果单凭北京周边地区的资源,是不足以支撑大北京的。但是,这样的超市场、调用资源型、孤岛式的发展模式,在未来新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理念下,要不要持续?能否长期持续?以及如何持续?值得深思和考虑。环视世界,大城市的都市圈化是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世界城市的建成无不仰赖于整个都市圈的发展,没有都市圈支撑的世界城市是难以想象的。
一千多年前的罗马的陨落历史告诉我们,如果城市前进方向不正确,如同流沙上建城。那种寄生型经济和豪取式制度安排,那种对远地人们实行单向的吸附以至于丧失平衡和和谐,终使其自身演化成一架为保证其人口继续存活的机器,并最终以一种更普遍的形式给城中的富人和穷人都造成一种一样空虚和无为的依赖生活,那只能是一个异常的存在,寄生式的辉煌,是不可持续的模式。
基于此,北京在确定世界城市的目标后,应当致力于京津冀经济圈的共同发展,首先做好市辖区县的统筹发展,同时着力推进京津冀经济圈规划发展纲要实施,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辐射作用,把京津冀都市圈建设成为世界级都市圈。今后,能否通过制定和实施完善的区域规划,促使城市圈产业、部门在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协调布局,充分发挥圈内各城市在生产、流通、生活、消费等领域的整体功能,切实推进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将是北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大课题。
挑战三:模仿与创新的矛盾
迄今为止的世界城市,都产生于21世纪之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尤其是全球化的推进,而成为引领城市发展,乃至引领世界发展的众城之城。
中国是现代化的后来者,城市化的追赶者。近三十年来的追赶,特别是最近十年的快步前进,中国各地,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进行着波澜壮阔的造城、改城、扩城运动,尤其是作为首都的北京尤为典型,主导这场城市化速成运动的关键词有两个:复制和模仿。大量似曾相识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许多互相抄袭的街区和景观隔城并立。先是复制国外城市,
然后国内城市互相抄袭。当然,没有学习和仿造的追赶难以做到;但是,简单、机械的复摹也很可能把问题和病毒一起拷贝下来。当前北京人口蜂聚、空气浊化、交通拥堵、贫富分化、城市不断膨胀,所有这些城市病,都是以往许多国际城市所曾经历过的,我们只是在重复。正如拉维丹所指出的,19世纪城市的历史是一部疾病的历史,20世纪的城市历史,可以称作一部奇怪的医疗故事,这种治疗方法一方面寻求减轻病痛,另一方面却孜孜不倦地维持着导致疾病的一切令人痛苦的环境,而其实际产生的副作用象疾病本身一样坏。
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在理念上、思维上、方法上、技术上有所突破,实现创新;如何避免19世纪20世纪城市建设的通病,走出过分贪大求多的误区,修正规模就是一切的工业化时代模式。如何以新的理念理解城市的功能,诠释城市的价值,切实走出一条绿色、低碳、低耗、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如何辩证地看待技术手段的两面性,不过分使用技术,尽可能地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如何洞悉先行世界城市曾经经历的城市化、郊区化、再城市化背后的历史逻辑而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些都是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考验。
挑战四:文化包容与冲突的矛盾
世界城市,必然也是文化之都。没有全球文化影响力的城市,不成其为世界城市;不能以先进文化引领世界城市,无疑是个名不副实的世界城市。
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必然要寻求文化上的影响力,展现自身的文化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成一统,近代以来虽因国衰而示弱于西式文化,但体系依然、活力依旧。北京固然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现有文化建设多有可称道之处,但要具备世界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并不容易,尚需努力。鉴于东西方在世界观、价值观、意识形态、文化理念方面的差异,北京弘扬中国文化,无疑要打破西方的文化霸权,冲决西方文化模式,因此难免会彼此发生剧烈碰撞,需要较长时期的磨合,其实这种碰撞和磨合现在就已开始。文化争夺,核心是文化主导权和话语权的争夺。城市主要功能就是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这种文化权能通过制度文明、科技创新、观念先进、引领时尚藉以展开和实现。某种意义上说,北京成为世界城市,文化上面临的争夺和竞争将更为深刻和持久。未来,北京能否以谦和的姿态、包容的心态学习吸收人类一切好的文化;能否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世界优秀文化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并世界化;能否在城市运营和治理、环境保护、市民生活方面提供21世纪的城市生活样式:能否在营造创新氛围、孕育时尚观念、繁荣文化艺术方面体现21世纪的潮流;能否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层次和国际化水平;最具挑战性的是,北京能否克服莫斯科当初以意识形态和文化绝对对立的姿态立于世界城市之列,而以更具有亲和力、包容性、吸引力的城市形象走向世界中心。还有,我们能否进一步探索、完善中国式社会主义,在西式自由市场一代议民主契合型的制度形式之外提供一种新的有竞争力的现代制度样板,这就是当前正在热议的尚未成熟的中国制度模式,从而以制度文明示世。这些都需要北京。更需要我们国家在制度和文化上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发展、进步和正确应对。
诚然,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差异、利益的矛盾都是客观存在,对立和互相挑剔更容易一些,相互学习和包容需要高远的境界、宽广的气度、利益的调适和高超的智慧。况且,这种包容和融合不完全取决于中国,取决于北京,而是一个互动和调适的过程。
挑战五:现代城市与古都风貌的矛盾
北京旧城的构建体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人文传统、美学观念和营造技术,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伟大创造,堪称为人类古代城市设计的东方典范。
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首,有6项具有代表意义的重要历史文物建筑及人类遗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全球拥有世界遗产项目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然而,近年来,反映老北京风貌的旧城传统建筑,以年均减少一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消亡。在北京约62,5平方公里的旧城里,有关数据显示,旧城四合院传统建筑风貌区以及传统和现代混合区的面积,不到总量的40%;完全现代化风貌的区域已占40%多;道路、现代广场的面积大约占20%。原有的3000多条胡同,保存至今剩下不足500条。从大约1200平方公里建成区的大范围来看,北京的旧建筑已成为零星的散落,整个城市几乎可以看成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大量的新奇建筑出现在北京,许多新建筑几乎没有任何中国元素,找不到中国文化的熟悉和亲切感,从而使北京城市特征、城市风貌和城市气质模糊化。也许新奇建筑的评价尚有待于历史检验,但并不是所有新奇建筑都堪比当年的巴黎埃菲尔铁塔。建设世界城市,我们当然不能妄自尊大,但也不能盲目仿建,不能承载自身文化的建筑很难说是好建筑,没有历史年轮的城市难以成为令世人认同的世界城市。
建设世界城市,北京如何能以保护和发展兼具的眼光看待传统建筑和旧城风貌,实现发展性保护而不是发展性毁坏。如何避免资本暴力下的开发商主导、大拆大建的急功近利心态;如何控制超密度中心区、低俗商业设施的建设、避免随意改变城市肌理的滥权;如何加强旧城改造的统一领导,克服部门各自为政,政策被肢解的局面,特别是摆脱被资本绑架,受短期政绩所驱使;如何适当控制新奇建筑试验数量,加强新奇建筑设计的论证、审核和把关;如何使北京成为面向未来,兼顾传统与现代,中外合璧的高品位、高境界的世界之城。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既不是北京一城之事,亦非北京一市之功,而是中国实现复兴、真正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要求。没有国家的崛起,北京难以有世界城市的影响力,亦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城市。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亦非在国中独享世界城市之盛名盛景,以中国之大,前景之好,未来中国可能出现的世界城市还不止一个,比如上海。对此,北京应当清醒,北京并不具有完整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需直面的是,中国是现代化的后来者,中国的复兴之途必然充满阻遏和挑战,即使我们寻求在世界既有秩序之内的崛起,仍然难以避免与世界既得利益集团的长期斗争、冲突和较量。面对诸多考量,北京的世界城市之途愿景美好。前途光明,但必然是一条充满艰辛和挑战之路。
关键词:城市;绿色空间;海绵城市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7-0075-02
1 研究背景
随着人类不断掌握自然规律,改造自然,也将城市向着人类意愿的方向规划建设,人与城市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在自然界中,个体的生长总会伴随矛盾的出现,阻碍其健康发展,诸如城市的各种污染与对自然界的无视践踏。
在全面推行海绵城市和城市双修理论的实践过程当中,绿色空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实践体现。城市双修的阶段性任务正是相关专业为推动经济新常态,推动城市转型,推动生态文明的进程[1]。
2 德阳绿色空间规划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2.1 城市建设基本完善,绿色空间难以大规模插入
在意识到城市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政府提出的G地指标不断刷高,但是这些公园绿地大多出现在城市周边郊区,真正有需求的城市中心区因为造价昂贵或不可能有足够面积的地块用以建设大型公园绿地,总的绿地面积在提高,但城市中心区的绿地比例越发减少。见缝插针的小尺度绿色空间,其面积小,数量多,灵活多变等特点可以在城市中心区充分发挥作用,建设适宜的供人们休闲、游憩的小型空间,弥补大型绿地在中心区难以施展拳脚的缺失,成为城市绿地系统、城市公园的重要补充。大于3 hm2,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的集中绿地才能够是城市中的冷岛[2,3]。但是,城市小绿地的降温功能非常显著。分布均匀的25个1 hm2的小绿地与一个25 hm2的大绿地可以在225 hm2的城市区域中起到类似的冷岛效应[4](图1)。
2.2 文化建设有待提升
时代的进程将促使人们更多地肩负起社会责任,共同维护城市环境将成为每一个人必须的潜在意识,是城市进步的主要体现。绿色空间的规划与建设或许是简单的堆砌,真正重要的是人们作为主人翁的管理与维护,真正做到没有随处可见的垃圾,没有漫天弥漫的雾霾,没有损害环境的行为。
2.3 生态旅游建设有待加强
德阳市位于成都平原东北部,成都和绵阳中心位置,与之各相距约55 km,区位优势明显,是成都环城游憩带,成都旅游门户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德阳定位为重工业城市,加之旅游业态尚需整合与开发,所以其旅游市场总体规模不大,远不及乐山和都江堰,仅高于达州和凉山。德阳市旅游资源亮点不突出,形象不鲜明,旅游市场有待大力开发,以环保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环保,实现双赢。德阳市现有绿色空间规划建设体系尚需完善,形成生态旅游名片,吸引成都经济区及周边区域的游客,其绿色空间体系可以在城市绿地、生态湿地、雨水花园、下沉绿地、屋顶花园等的基础上构建。
2.4 经济社会活动需要引导
经济与生态并不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以生态为代价把经济搞上去是不可持续的道路,粗放式发展的阶段已经过去,优美的生态环境才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引导德阳市由重工业城市向生态工业城市转型,逐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倾斜。提高绿色科技含量,加强环保监督力度,以德阳绿色山水为依托,抢占成都经济区环城游憩带优势地位,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经济与生态相依相生,共同繁荣。
3 德阳绿色空间规划建设策略研究
3.1 旅游极点创建
目前德阳旅游吸引点不足,但作为成都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城市,环城游憩带,且生态资源尚未充分发掘,德阳的旅游发展空间还有所期待。应充分利用本底生态资源,提升资源质量,打造多个具有吸引力、持续力、生命力的旅游景点,先立足于成为成都旅游目的地,再拓展至周边区域。借鉴国内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案例,迎合游客心理,开发充满乐趣,充满运动,充满负氧离子的旅游业态。
3.2 湿地生态完善
德阳已建成市区第一个湿地公园,即旌南湿地公园,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一步,是一个具有净水、环氧功能的新型湿地景观公园。该项目占地约50亩,引进欧洲人工补给地下水技术,利用人工湿地处理绵远河水,由人造池塘入渗补给地下水,缓解城市用水需求。建立地下水监测孔,监控地下水质变化,保证水质达到水源要求[6]。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河流水体排出需要净化,同时进入城市也有必要净化。况且,旌南湿地公园功能面积上不算大,还不能满足整个建成区的需求,所以在德阳上游可以规划建设一个湿地公园,完善湿地生态,形成湿地双核,控制净化水体进出。
3.3 点状公园广布
大型绿地已难以进入城市中心区,小型绿地点状布置将对城市绿地系统有弥补作用。以点为突破口和出发点,充分利用城市“失落空间”,促成较为有效的合作模式,鼓励市民、专家、学者、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设计,共同开发,共同享受。小尺度绿色空间合理分布,绿色廊道将其串联,形成有机网络,逐层完善城市生态系统体系,促进城市内部绿色旅游(图2)。研究利用雨水花园、下沉绿地、屋顶花园等小尺度水生态基础设施,将自然景观逐步逐点引入城市。
3.4 生态廊道贯穿
廊道是基本的连接通道,在城市生态中,是人口流、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等的通道,是城市各斑块节点的通道,维持着城市的动态平衡。以岷山路、泰山路、庐山路、龙泉山路为基底,打造 “四山”纵向生态廊道,以青衣江路、黄河路、凯江路、长江路、岷江路、珠江路、沱江路、嘉陵江路为基底,打造“八水”横向生态廊道,纵横串联城中大小绿色空间,形成有机整体(图3)。
积极建设城市绿道基础设施及植物配置,积极营造城市绿道集聚活动,积极推荐城市绿道名片。以德阳自身特点,引进改进欧美绿道建设策略,构建了覆盖面广、可达性强、连通度高的多层次绿道网络,配套“以人为本”的服务设施,吸引更多居民安全舒适地使用绿道,将绿道打造为生动的知识平台,为居民开展日常休闲康体活动提供空间,为人们营造欣赏艺术和享受艺术的空间,以实现综合性的绿道建设效益[5]。
3.5 绿色科技应用
将科技、生态、景观三位一体结合,运用于绿色空间,如屋顶花园、雨水花园、城市绿地、生态湿地等绿色体系各类设施;推行相关办法,鼓励促进各类科技创新组织协会,鼓励青少年、大学生及相关有创新精神的人员进行科技创新;促进创造富有科技感、具有景观吸引力、同时对生态环境有保护作用的景观设施。
4 结语
在大型绿色空间难以进入城市建成区的情况下,点状绿色空间的弥补性尤其重要,而其面积小、布置灵活、样式多样的特点,加上绿色廊道的网状链接,绿色科技的创新加入,必定给城市居民更多的活动、游憩和交流空间,促进城市居民精神、生态、科技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张 舰,李昕阳.“城市双修”的思考[J].城乡建设,2016(12).
[2]李延明.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1999(1):24~27.
[3]刘娇妹,李树华,杨志峰.北京公园绿地夏季温湿效应[J].生态学杂志,2008,27(11):1972~1978.
[4]傅 凡,赵彩君.分布式绿色空间系统:可实施性的绿色基础设施[J].中国园林,2010(10).
关键词:北京;世界城市;河北;影响;对策
一、 世界城市的内涵
1. 世界城市产生的背景。生产力与市场的空间集聚和扩散是城市发展的起源和动力,也是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工业的聚集经济效应使制造业及服务业集中到了城市,间接上又使城市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中心,进而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同步促进。在缓解人口过载、交通拥堵、成本上升等规模不经济现象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的扩散效应引导城市发展由个体突破到区域协同转型,推动了城市圈经济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集聚和扩散作用的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城市圈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世界城市的出现成为必然。
2. 世界城市的界定。19世纪初,德国诗人歌德首先提出了“世界城市”这一名词,用于描述罗马和巴黎。作为学术用语,1915年,西方城市和区域规划先驱格迪斯尝试对“世界城市”的概念进行了阐述。1966年,英国的地理学家、规划师霍尔在他的著作《世界城市》中系统化的研究和总结了“世界城市”的含义。综合来看,所谓世界城市,是指在国际领先的经济实力、创新能力、政治文化影响力、决策控制能力和区域协调能力的支撑下,具备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跨国公司总部中心、国际科技研发转化中心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职能的城市。
3. 世界城市的主要特征。从发达国家城市化建设实践的历史经验看,伦敦、纽约、东京等世界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五方面的鲜明特征:一是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以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在70%以上;二是以都市圈为区域依托,通过区域合作、由区域整体承担单体城市难以完全具备的世界城市各个功能;三是以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为目标,从消极被动控制城市规模向主动疏散引导过度集中膨胀的城市功能转变;四是以渐进演化为节奏,遵循从国家区域城市、国家城市、国际性城市、国际大都市到世界城市的演进次序;五是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演变为契机,利用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的变更和调整实现城市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突破。
二、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机遇与挑战
1. 高起点进入后工业化阶段。西方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证明,后工业化阶段的产业结构具有比工业化阶段更强的刚性,与之匹配的投资消费比也更难调整,这是国内诸多大城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两大难题——工业和投资比重过高——的重要根源。2009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 865.9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在达到中等发达水平的同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与2008年的上海和2010年的天津相比,北京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起点是最高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GDP比重为36.49%、仅相当于天津的一半;第三产业与工业增加值之比为4.08、是天津的4倍多。在上海和天津还在产业结构刚性约束下艰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基础已经夯实。
2. 奥运带动国际影响力提升。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增强了北京的综合竞争力,也极大提升了北京的国际影响力。北京奥运会投入固定资产投资351亿美元,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创造了210万个就业机会,扩大了北京的旅游业规模,促进了服务业大发展。进一步优化了北京的城市布局,加速了北京的现代化与国际化。同时,奥运会不仅给北京、中国和世界留下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还留下了独特的精神财富,特别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转化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三大发展战略,已经成为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基本内涵和鲜明特色。特别是在变“激励一代人”到“激怒一代人”的伦敦奥运会映衬下,北京举办奥运会的优异表现更加令人回味和称赞。
3. 世界格局演变提供契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使产业经济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回归,更重要的是引发了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的深度变化。随着美国、欧盟和日本发展速度的降低,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加速上升,并在后危机时代占据了更优的发展先机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重新洗牌、特别是世界金融体系重建的过程中,作为第二大经济体和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有理由也有实力成为新的主角,必将逐步走向世界前台发挥大国作用。而大国崛起中的中国城市有条件也有必要承担全球经济引领者的职能,以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作为载体,释放中国的大国影响力和控制力。